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一单元质量评估:(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单元质量评估(三)
第三单元
(90分钟100分)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50分)
1.“十二五”时期,党和国家高度重视收入分配工作,采取了一系列深化改革的政策措施,“十三五”将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五年,也是最后五年。
“十三五”时期我国要在全社会形成两头小、中间大的橄榄型收入分配格局。
这一要求的根本原因是( )
A.遵循价值规律要求
B.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不断完善
C.共同富裕目标的客观要求
D.我国的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
【解析】选D。
我国分配制度的改革和调整属于生产关系的调整,从根本上是由生产力决定的,D项符合题意。
A项与题意无关,B、C不是根本原因。
2.2016年,某市城镇单位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为48 159元。
其中,近5年城镇单位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为53 703元,近5年规模以上私营企业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为40 525元。
私营企业在岗职工工资收入属于( )
A.按劳分配
B.按管理要素分配
C.按劳动成果分配
D.按劳动要素分配
【解析】选D。
按劳分配是在公有制范围内,不符合“私营企业”这一题意要求,故A不选;企业的管理人才凭借管理才能参与分配的方式是按管理要素分配,因此B不符合题意;按劳动成果分配对应个体劳动,故不选C;只有D项符合题意。
3.国家统计局调查数据显示。
近几年平均工资保持较快增长,但工资水平的地区差距、行业差距、岗位差距仍然较大。
针对这一问题,可采取的合理措施有
( )
①提高劳动报酬在再分配中的比重
②创新扶贫方式,推进特殊困难地区的发展
③禁止非法垄断及非法竞争行为
④逐步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平均化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解析】选C。
本题考查社会收入分配公平、推动城乡一体化等知识点。
实现社会收入分配公平要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①表述错误。
采取②表述的措施有利于解决工资水平的地区差距、行业差距。
岗位差距较大的问题往往是由非法垄断和竞争造成的,而要解决这一问题应该采取③表述的措施。
我国要实现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而不是平均化,④表述错误。
4.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种劳动收入与合法的非劳动收入都
得到国家保护和社会认可。
下列选项中,属于合法的非劳动收入的是( )
①债权人取得的利息收入
②股票持有人获得的股息、红利、股票交易收入
③私营企业职工的工资收入
④国有企业职工的年终资金
A.①③
B.①②
C.②③
D.③④
【解析】选B。
债权人取得的利息收入及股票持有人获得的股息、红利、股票交易收入属于合法的非劳动收入,①②正确。
私营企业职工的工资收入属于合法的劳动收入,排除③;④属于按劳分配收入,是合法的劳动收入,不选。
本题选B。
5.基尼系数,是国际上用来综合考察居民内部收入分配差异状况的一个重要分析指标。
基尼系数的数值越低,表明财富在社会成员之间的分配越平均。
下列做法中有利于降低基尼系数的是( )
①保护居民合法的财产性收入
②提高务工人员最低工资标准
③个人收入按超额累进税率缴税
④健全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制度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解析】选C。
健全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制度,保护居民合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