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之驴柳宗元
柳宗元《黔之驴》原文及翻译.doc
柳宗元《黔之驴》原文及翻译各位知心的朋友们随我一起来看看这篇美文吧!下面是由我精心为大家整理的“柳宗元《黔之驴》原文及翻译”,更多优秀的文章尽在,欢迎大家阅读,内容仅供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柳宗元《黔之驴》原文及翻译作者介绍:柳宗元(773年-819年),字子厚,唐代河东(今山西运城)人,杰出诗人、哲学家、儒学家乃至成就卓著的政治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著名作品有《永州八记》等六百多篇文章,经后人辑为三十卷,名为《柳河东集》。
原文: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
至则无可用,放之山下。
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蔽林间窥之。
稍出近之,慭慭然,莫相知。
他日,驴一鸣,虎大骇,远遁;以为且噬已也,甚恐。
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益习其声,又近出前后,终不敢搏。
稍近,益狎,荡倚冲冒。
驴不胜怒,蹄之。
虎因喜,计之曰,“技止此耳!”因跳踉大㘎,断其喉,尽其肉,乃去。
字词解释:【1】选自《柳宗元集》,有删节。
柳宗元(773~819),字子厚,河东解(现在山西省运城县解州镇)人,唐代文学家。
黔(qián),地名,包括现在四川、贵州等省的部分地区。
【2】好(hào)事者:喜欢多事的人。
船载以入:用船装运(驴)进入(黔)。
船,这里是用船的意思。
以,而。
【3】则:却。
【4】庞然:巨大的样子。
【5】以为神:把(它)当作神奇的东西。
“以”后边省去“之”字。
【6】蔽:隐藏。
窥(kuī):偷看。
【7】稍:渐渐。
【8】慭慭(yìnyìn)然:小心谨慎的样子。
【9】莫相知:不知道它(是什么东西)。
【10】骇(hài):惊惧。
【11】遁(dùn):逃走。
【12】以为且噬(shì)己:认为将咬自己。
且,将。
噬,咬【13】觉无异能者:觉得(驴)没有什么特殊本领似的。
者,这里相当于“……似的”。
【14】搏:扑,击。
【15】狎(xiá):亲近而不庄重。
【16】荡倚冲冒:形容虎对驴轻侮戏弄的样子。
《黔之驴》原文、注释、译文及鉴赏
《黔之驴》原文、注释、译文及鉴赏[原文]黔①无驴,有好事者②,船载以入③。
至则④无可⑤用,放之山下⑥。
虎见之,庞然⑦大物也,以为神⑧,蔽林间⑨窥⑩之。
稍(11)出近之,慭慭然(12),莫(13)相(14)知(15)。
他日,驴一鸣,虎大骇(16),远遁(17),以为且(18)噬(19)己也,甚(20)恐。
然(21)往来(22)视之,觉(23)无异(24)能者(26),益(25)习(27)其声,又近出前后(28),终(29)不敢搏(30)。
稍(31)近,益(32)狎(33),荡倚冲冒(34),驴不胜(35)怒,蹄(36)之,虎因(37)喜,计(38)之(39)曰:“技止(40)此耳(41)。
”因跳踉(42)大㘎(43),断(44)其喉,尽(45)其肉,乃(46)去(47)。
[注释]①黔:地名。
唐时黔中郡,包括今湖北西南部、湖南西部、四川东南部和贵州大部,治所在黔州(今四川彭水县)。
②有好(hào)事者:“有……者”:“有(个)……的人”。
好事:喜欢多事。
③船载以入:“船载之以入”的省略。
船,名词作状语,用船。
之,代驴。
以,连词,同“而”,连接两个并列的谓语,可不译。
④则:却。
④无可:没什么可用之处。
⑥放之山下“放之于山下”的省略。
⑦庞(páng)然:又高又大的样子。
⑧以为神:“以之为神”的省略。
以之为,把(它)当作。
⑨蔽林间:“蔽于林间”的省略。
蔽,隐蔽。
⑩窥:本义是从小孔或缝隙中看,引申为暗中察看。
(11)稍,渐渐,副词,今义为“稍微”,与古义不同。
(12)慭(yìn)慭然:小心谨慎的样子。
(13)莫:不,副词。
(14)相,副词,单指动作的受事者(驴子)。
(15)知:了解。
(16)骇:本指马受惊,引申为害怕。
(17)遁(dùn):逃走。
(18)且:将,将要,副词。
(19)噬(shì):咬。
(20)甚:非常,十分。
(21)然:但,然而。
(22)往来:来来去去。
黔之驴原文译文【唐】柳宗元
生动描绘虎认识驴的心理过程,改变?
虎
找找虎的心理变化经历了哪几个层次。
虎的形象分析
机智勇敢 谨慎小心 观察仔细 狡猾敏捷
驴的形象
庞然大物 一鸣 一蹄
驴的形象
庞然大物 形体
本质特征
一鸣
表面现象 声音
大而无能, 虚张声势,
蹄之 绝招 黔驴之“技”外强中干。
各抒己见(选作)
有人认为驴是被迫运到黔地的,失去了原来的生 活环境和生活方式,颇有怀才不遇之运。你如何看待?
作业:
老虎见驴从“庞然大物”“以为神”到“断其喉, 尽其肉”有一个认识过程,请选择任一细节,写出老虎 的心理和行动状态,不少于100字
读了本文以后,你有何感触,联系实际,写一篇读后感。
唉!驴子形体庞大,好象很有法道,声音宏亮,好象很有本领,假使不 暴露出自己的弱点,那么老虎虽然凶猛,也因为疑虑畏惧而终究不敢进攻; 而现在却落得这个样子,真是可悲啊!
整体感知
用你的话说说这则寓言所讲的故事?
虎认识驴的心理过程
吃
识
驴
惧
虎
虎认识驴的心理过程,用原文回答
以为神
莫相知 以为且噬己也
觉无异能者 终不敢搏 技止此耳
《黔之驴》
原文: 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至则无可用,放之山下。虎
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蔽林间窥之,稍出近之,然莫相 知。
他日,驴一鸣,虎大骇远遁,以为且噬己也,甚恐。然往 来视之,觉无异能者。益习其声,又近出前后,终不敢搏。稍 近益狎,荡倚冲冒,驴不胜怒,蹄之。虎因喜,计之曰:“技
噫!形之庞也类有德,声之宏也类有能,向不出其技,虎 虽猛,疑畏,卒不敢取;今若是焉,悲夫!
读准字音
黔 qián 窥 kuī 骇 hài 遁 dùn
《黔之驴》原文与翻译
《黔之驴》原文与翻译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
至则无可用,放之山下。
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
蔽林间窥之,稍出近之,慭慭然,莫相知。
他日,驴一鸣,虎大骇,远遁;以为且噬己也,甚恐。
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益习其声,又近出前后,终不敢搏。
稍近,益狎,荡倚冲冒,驴不胜怒,蹄之。
虎因喜,计之曰:“技止此耳!”因跳踉大?,断其喉,尽其肉,乃去。
(噫!形之庞也类有德,声之宏也类有能,向不出其技,虎虽猛,疑畏,卒不敢取。
今若是焉,悲夫!)1,选自《柳河东集》。
黔(qián),即唐代黔中道,辖境相当于今湖南沅水澧水流域、湖北清江流域、重庆黔江流域和贵州东北一部分。
后来称贵州省为黔。
柳宗元(773—819)字子厚,唐代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古文运动的主导者,与韩愈并称“韩柳,世称柳河东。
2,好(hào)事者:喜欢多事的人。
3,船载以入:用船装运(驴)进黔。
船,这里指用船的意思。
4,则:却。
5,庞然,巨大的样子。
6,以为神:以为,以(之)为。
以,把。
为,作为。
神,神奇的东西。
把它当做神7,蔽林间窥之:藏在树林里偷偷看它。
蔽,隐蔽,躲藏。
窥,偷看。
8,稍出近之:渐渐的接近它。
稍:渐渐。
9,慭慭(yìnyìn)然:小心谨慎的样子。
10,莫相知:不了解对方(是什么东西)。
莫,不。
相,这里表示动作偏指一方,即一方(虎)对另一方(驴),不是双方互相的样子。
11,大骇:非常害怕。
12,远遁:逃到远处。
遁:逃走。
13,以为且噬己也。
且:将要。
噬:咬。
14,然往来视之。
然:然而,但是。
往来:来来往往。
视;观察。
15, 觉无异能:觉得(驴)没有什么特别的本领。
16,习:同“悉”熟悉。
益:渐渐。
益习其声:逐渐习惯了驴的叫声。
17,终不敢搏:始终不敢扑击它。
搏:击,扑18,近:(1)稍出近之。
近:形容词用作动词,接近。
(2)稍近,益狎。
稍:渐渐。
近:走进,靠近。
19,益:更加。
20,狎(xiá ):态度亲近而不庄重。
初中文言文:《黔之驴》原文译文赏析
初中文言文:《黔之驴》原文译文赏析《黔之驴》唐代:柳宗元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
至则无可用,放之山下。
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蔽林间窥之。
稍出近之,慭慭然,莫相知。
他日,驴一鸣,虎大骇,远遁;以为且噬己也,甚恐。
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益习其声,又近出前后,终不敢搏。
稍近,益狎,荡倚冲冒。
驴不胜怒,蹄之。
虎因喜,计之曰:“技止此耳!”因跳踉大㘎,断其喉,尽其肉,乃去。
噫!形之庞也类有德,声之宏也类有能。
向不出其技,虎虽猛,疑畏,卒不敢取。
今若是焉,悲夫!【译文】黔地(这里的黔不指贵州)这个地方本来没有驴,有一个喜爱多事的人用船运来(一头驴)进入这个地方。
运到后却没有什么用处,就把它放置在山足下。
老虎看到它是个庞然大物,把它作为神(来对待),隐藏在树林里偷偷看它。
(老虎)慢慢小心地出来接近它,不知道它是什么东西。
有一天,驴叫了一声,老虎十分可怕,远远地逃走,认为(驴)要咬自己,非常可怕。
但是(老虎)来来回回地观看它,觉得它并没有什么特别的本领。
(老虎)慢慢地熟悉了驴的叫声,又前前后后地靠近它,但始终不与它搏斗。
(老虎)慢慢地靠近驴子,态度更加亲切而不庄重,碰倚靠撞冒犯它。
驴非常生气,用蹄子踢老虎。
老虎因此而很快乐,盘算这件事说:“驴的技艺仅仅仅仅这样罢了!”于是跳起来大吼了一声,咬断了驴的喉咙,吃光了它的肉,才离开。
唉!外形庞大好像有德行,声音洪亮好像有能耐,(老虎)当初(假如说)看不出驴的本领,老虎即使凶猛,(但)多疑、畏惧,终究不敢猎取驴子。
如今像这样的下场,可悲啊!【注释】好事者:喜爱多事的人。
船载以入:用船载运(驴)进黔。
船,这里指用船的意思。
以,连词,相当于“而”,表修饰。
至:到。
则:表转折,却。
之:代词,代驴。
庞然大物:(虎觉得驴是)巨大的动物。
庞然,巨大的样子。
然,......的样子。
以为:把……当作。
蔽:躲避,隐藏。
窥:偷看。
稍:逐渐地,慢慢地。
近:形容词作动词,靠近。
黔之驴原文翻译以及赏析 柳宗元
黔之驴原文翻译以及赏析柳宗元的《黔之驴》这篇,千古传诵,是我国文苑里一朵永不凋谢的奇花。
非常值得赏析。
黔之驴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
至则无可用,放之山下。
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蔽林间窥之。
稍出近之,慭慭然,莫相知。
他日,驴一鸣,虎大骇,远遁;以为且噬己也,甚恐。
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益习其声,又近出前后,终不敢搏。
稍近,益狎,荡倚冲冒。
驴不胜怒,蹄之。
虎因喜,计之曰:“技止此耳!”因跳踉大?,断其喉,尽其肉,乃去。
噫!形之庞也类有德,声之宏也类有能。
向不出其技,虎虽猛,疑畏,卒不敢取。
今若是焉,悲夫!译文黔地(这里的黔不指贵州)这个地方本来没有驴,有一个喜欢多事的人用船运来(一头驴)进入这个地方。
运到后却没有什么用处,就把它放置在山脚下。
老虎看到它是个庞然大物,把它作为神(来对待),躲藏在树林里偷偷看它。
(老虎)渐渐小心地出来接近它,不知道它是什么东西。
有一天,驴叫了一声,老虎十分害怕,远远地逃走,认为(驴)要咬自己,非常害怕。
但是(老虎)来来回回地观察它,觉得它并没有什么特殊的本领。
(老虎)渐渐地熟悉了驴的叫声,又前前后后地靠近它,但始终不与它搏斗。
(老虎)渐渐地靠近驴子,态度更加亲切而不庄重,碰倚靠撞冒犯它。
驴非常生气,用蹄子踢老虎。
老虎因此而很高兴,盘算这件事说:“驴的技艺仅仅只是这样罢了!”于是跳起来大吼了一声,咬断了驴的喉咙,吃光了它的肉,才离开。
唉!外形庞大好像有德行,声音洪亮好像有能耐,(老虎)当初(如果说)看不出驴的本领,老虎即使凶猛,(但)多疑、畏惧,终究不敢猎取驴子。
如今像这样的下场,可悲啊!赏析唐顺宗永贞元年(805),柳宗元因参加翰林学士王叔文领导的政治革新运动失败,被贬为邵州(今湖南省邵阳市)刺史。
在被贬途中,朝中有人认为贬得太轻,又被贬为永州(今湖南省永州市)司马(州刺史的属官)。
在永州9年,他有机会深入了解人民疾苦,游历当地山水名胜,写下不少诗文名篇。
唐宪宗元和十年(815),被贬的“八司马”中尚存活的几位被召回长安,但仅过了一个月,他们又被放逐到远州做刺史,柳宗元去柳州赴任。
柳宗元《黔之驴》原文及翻译
柳宗元《黔之驴》原文及翻译作者介绍:柳宗元(773年-819年),字子厚,唐代河东(今山西运城)人,杰出诗人、哲学家、儒学家乃至成就卓著的政治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著名作品有《永州八记》等六百多篇文章,经后人辑为三十卷,名为《柳河东集》。
原文: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
至则无可用,放之山下。
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蔽林间窥之。
稍出近之,慭慭然,莫相知。
他日,驴一鸣,虎大骇,远遁;以为且噬已也,甚恐。
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益习其声,又近出前后,终不敢搏。
稍近,益狎,荡倚冲冒。
驴不胜怒,蹄之。
虎因喜,计之曰,“技止此耳!”因跳踉大㘎,断其喉,尽其肉,乃去。
字词解释:【1】选自《柳宗元集》,有删节。
柳宗元(773~819),字子厚,河东解(现在山西省运城县解州镇)人,唐代文学家。
黔(qián),地名,包括现在四川、贵州等省的部分地区。
【2】好(hào)事者:喜欢多事的人。
船载以入:用船装运(驴)进入(黔)。
船,这里是用船的意思。
以,而。
【3】则:却。
【4】庞然:巨大的样子。
【5】以为神:把(它)当作神奇的东西。
“以”后边省去“之”字。
【6】蔽:隐藏。
窥(kuī):偷看。
【7】稍:渐渐。
【8】慭慭(yìnyìn)然:小心谨慎的样子。
【9】莫相知:不知道它(是什么东西)。
【10】骇(hài):惊惧。
【11】遁(dùn):逃走。
【12】以为且噬(shì)己:认为将咬自己。
且,将。
噬,咬【13】觉无异能者:觉得(驴)没有什么特殊本领似的。
者,这里相当于“……似的”。
【14】搏:扑,击。
【15】狎(xiá):亲近而不庄重。
【16】荡倚冲冒:形容虎对驴轻侮戏弄的样子。
荡,碰撞。
倚,倚靠。
冲,冲击。
冒,冒犯。
【17】不胜怒:非常恼怒。
不胜,不禁、不能承受。
【18】蹄:踢。
【19】计之:盘算这件事。
之,这,指上文所说驴生了气只能踢的情况。
柳宗元《黔之驴》原文及译文
柳宗元《黔之驴》原文及译文本文是关于柳宗元的文学文章,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黔之驴》朝代:唐代作者:柳宗元原文: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
至则无可用,放之山下。
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蔽林间窥之。
稍出近之,慭慭然,莫相知。
他日,驴一鸣,虎大骇,远遁;以为且噬己也,甚恐。
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益习其声,又近出前后,终不敢搏。
稍近,益狎,荡倚冲冒。
驴不胜怒,蹄之。
虎因喜,计之曰:“技止此耳!”因跳踉大㘎,断其喉,尽其肉,乃去。
噫!形之庞也类有德,声之宏也类有能。
向不出其技,虎虽猛,疑畏,卒不敢取。
今若是焉,悲夫!译文黔地(这里的黔不指贵州)这个地方本来没有驴,有一个喜欢多事的人用船运来(一头驴)进入这个地方。
运到后却没有什么用处,就把它放置在山脚下。
老虎看到它是个庞然大物,把它作为神(来对待),躲藏在树林里偷偷看它。
(老虎)渐渐小心地出来接近它,不知道它是什么东西。
有一天,驴叫了一声,老虎十分害怕,远远地逃走,认为(驴)要咬自己,非常害怕。
但是(老虎)来来回回地观察它,觉得它并没有什么特殊的本领。
(老虎)渐渐地熟悉了驴的叫声,又前前后后地靠近它,但始终不与它搏斗。
(老虎)渐渐地靠近驴子,态度更加亲切而不庄重,碰倚靠撞冒犯它。
驴非常生气,用蹄子踢老虎。
老虎因此而很高兴,盘算这件事说:“驴的技艺仅仅只是这样罢了!”于是跳起来大吼了一声,咬断了驴的喉咙,吃光了它的肉,才离开。
唉!外形庞大好像有德行,声音洪亮好像有能耐,(老虎)当初(如果说)看不出驴的本领,老虎即使凶猛,(但)多疑、畏惧,终究不敢猎取驴子。
如今像这样的下场,可悲啊!注释1.好事者:喜欢多事的人。
2.船载以入:用船载运(驴)进黔。
船,这里指用船的意思。
以,连词,相当于“而”,表修饰。
3.至:到。
4.则:表转折,却。
5.之:代词,代驴。
6.庞然大物:(虎觉得驴是)巨大的动物。
庞然,巨大的样子。
然,......的样子。
柳宗元《黔之驴》原文、注释、译文及赏析
柳宗元《黔之驴》原文、注释、译文及赏析原文:黔之驴柳宗元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
至则无可用,放之山下。
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蔽林间窥之。
稍出近之,憖憖然,莫相知。
他日,驴一鸣,虎大骇,远遁;以为且噬己也,甚恐。
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益习其声,又近出前后,终不敢搏。
稍近,益狎,荡倚冲冒。
驴不胜怒,蹄之。
虎因喜,计之曰:“技止此耳!”因跳踉大,断其喉,尽其肉,乃去。
译文:黔地这个地方本来没有驴,有一个喜欢多事的人用船运来一头驴进入这个地方。
运到后却没有什么用处,就把它放置在山脚下。
老虎看到它是个庞然大物,以为它是什么神物,就躲在树林里偷偷看它。
渐渐小心的靠近它,惊恐疑惑,不知道它是什么东西。
之后的一天,驴叫了一声,老虎非常害怕,跑的远远地;认为驴要咬自己,非常害怕。
但是老虎来来回回地观察它,觉得它并没有什么特别的本领。
渐渐地老虎熟悉了驴的叫声,又前前后后地靠近它,但始终不敢与它搏斗。
老虎渐渐地靠近驴子,态度越来越轻侮,轻慢地碰撞、依靠、冲撞、冒犯它。
驴非常愤怒,用蹄子踢老虎。
老虎因此而很高兴,盘算这件事说:“驴的本领只不过这样罢了!”于是跳起来大吼了一声,咬断了驴的喉咙,吃光了它的肉,才离开。
唉!外形庞大好像很有道行,声音洪亮好像很有本领,当初如果不使出它的那点本领,老虎即使凶猛,但由于多疑、畏惧,终究不敢猎取驴子。
如今落得像这样的下场,真是可悲啊!注释:黔(qián):即唐代黔中道,治所在今四川省彭水县,辖地相当于今彭水、酉阳、秀山一带和贵州北部部分地区。
现以“黔”为贵州的别称。
则:却。
庞然:巨大的样子。
蔽林间窥之:藏在树林里偷偷看它。
稍出近之:渐渐地接近它。
慭(yìn)慭然:惊恐疑惑、小心谨慎的样子。
莫相知:不了解它。
他日:有一天。
大骇:非常害怕。
远遁:逃到远处。
且:将要。
噬(shì):咬。
益:逐渐。
终不敢搏:始终不敢扑击它。
狎(xiá):亲近而态度不庄重。
《黔之驴》原文及翻译
《黔之驴》原文及翻译《黔之驴》是柳宗元的作品《三戒》中的一篇。
《三戒》含《临江之麋》《黔之驴》《永某氏之鼠》三篇寓言。
本文是其中的第二篇,写的是一头驴被一只虎吃掉的故事。
下面小编为大家精心准备了《黔之驴》原文及翻译。
【原文】: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
至则无可用,放之山下。
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蔽林间窥之。
稍出近之,慭慭然,莫相知。
他日,驴一鸣,虎大骇,远遁;以为且噬已也,甚恐。
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益习其声,又近出前后,终不敢搏。
稍近,益狎,荡倚冲冒。
驴不胜怒,蹄之。
虎因喜,计之曰,“技止此耳!”因跳踉大,断其喉,尽其肉,乃去。
【注释】:【1】选自《柳宗元集》,有删节。
柳宗元(773~819),字子厚,河东解(现在山西省运城县解州镇)人,唐代文学家。
黔(qián),地名,包括现在四川、贵州等省的部分地区。
【2】好(hào)事者:喜欢多事的人。
船载以入:用船装运(驴)进入(黔)。
船,这里是用船的意思。
以,而。
【3】则:却。
【4】庞然:巨大的样子。
【5】以为神:把(它)当作神奇的东西。
“以”后边省去“之”字。
【6】蔽:隐藏。
窥(kuī):偷看。
【7】稍:渐渐。
【8】慭慭(yìnyìn)然:小心谨慎的样子。
【9】莫相知:不知道它(是什么东西)。
【10】骇(hài):惊惧。
【11】遁(dùn):逃走。
【12】以为且噬(shì)己:认为将咬自己。
且,将。
噬,咬【13】觉无异能者:觉得(驴)没有什么特殊本领似的'。
者,这里相当于“……似的”。
【14】搏:扑,击。
【15】狎(xiá):亲近而不庄重。
【16】荡倚冲冒:形容虎对驴轻侮戏弄的样子。
荡,碰撞。
倚,倚靠。
冲,冲击。
冒,冒犯。
【17】不胜怒:非常恼怒。
不胜,不禁、不能承受。
【18】蹄:踢。
【19】计之:盘算这件事。
之,这,指上文所说驴生了气只能踢的情况。
【20】技止此耳:本领不过这样罢了?止,只、不过。
柳宗元《黔之驴》原文与翻译
柳宗元《黔之驴》原文与翻译柳宗元《黔之驴》原文与翻译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
至则无可用,放之山下。
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
蔽林间窥之,稍出近之,慭慭然,莫相知。
他日,驴一鸣,虎大骇,远遁;以为且噬己也,甚恐。
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益习其声,又近出前后,终不敢搏。
稍近,益狎,荡倚冲冒,驴不胜怒,蹄之。
虎因喜,计之曰:“技止此耳!”因跳踉大?,断其喉,尽其肉,乃去。
(噫!形之庞也类有德,声之宏也类有能,向不出其技,虎虽猛,疑畏,卒不敢取。
今若是焉,悲夫!)1,选自《柳河东集》。
黔(qián),即唐代黔中道,辖境相当于今湖南沅水澧水流域、湖北清江流域、重庆黔江流域和贵州东北一部分。
后来称贵州省为黔。
柳宗元(773—819)字子厚,唐代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古文运动的主导者,与韩愈并称“韩柳,世称柳河东。
2,好(hào)事者:喜欢多事的人。
3,船载以入:用船装运(驴)进黔。
船,这里指用船的意思。
4,则:却。
5,庞然,巨大的样子。
6,以为神:以为,以(之)为。
以,把。
为,作为。
神,神奇的东西。
把它当做神7,蔽林间窥之:藏在树林里偷偷看它。
蔽,隐蔽,躲藏。
窥,偷看。
8,稍出近之:渐渐的接近它。
稍:渐渐。
9,慭慭(yìnyìn)然:小心谨慎的样子。
10,莫相知:不了解对方(是什么东西)。
莫,不。
相,这里表示动作偏指一方,即一方(虎)对另一方(驴),不是双方互相的样子。
11,大骇:非常害怕。
12,远遁:逃到远处。
遁:逃走。
13,以为且噬己也。
且:将要。
噬:咬。
14,然往来视之。
然:然而,但是。
往来:来来往往。
视;观察。
15, 觉无异能:觉得(驴)没有什么特别的本领。
16,习:同“悉”熟悉。
益:渐渐。
益习其声:逐渐习惯了驴的叫声。
17,终不敢搏:始终不敢扑击它。
搏:击,扑18,近:(1)稍出近之。
近:形容词用作动词,接近。
(2)稍近,益狎。
稍:渐渐。
近:走进,靠近。
柳宗元《黔之驴》原文和翻译
柳宗元《黔之驴》原文和翻译
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
至则无可用,放之山下。
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蔽林间窥之。
稍出近之,慭\慭\然,莫相知。
他日,驴一鸣,虎大骇,远遁;以为且噬已也,甚恐。
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益习其声,又近出前后,终不敢搏。
稍近,益狎,荡倚冲冒。
驴不胜怒,蹄之。
虎因喜,计之曰:“技止此耳!”因跳踉大,断其喉,尽其肉,乃去。
译文
黔(这个地方)没有驴子,有个喜好【欢】多事的人用船装运【运载】(了一头驴)进入(黔)。
运到后却没有可以使用的地方(处所),(便)把它放置(在)山下。
老虎见到它,是个庞大的动物,以为是神奇的东西,隐蔽在树林中间偷看【窥探】它。
(老虎)渐渐地走出来接近它,小心谨慎的样子,不知道【了解】它(是什么东西)。
一天,驴子一声长鸣,老虎大为【非常】惊骇,(顿时)远远地逃跑【遁逃】;以为是(驴子)将要咬【吞噬】自己,非常恐惧【很惊恐】。
然而(老虎)来来往往地观察【看】它,觉得(驴子)(好像)没有什么特殊的【不同的】本领【能耐】(似的);渐渐地熟悉【习惯】了它的叫声,又靠近(它)出没(在它的)前前后后【前前后后地走动】;(但老虎)终归【始终】不敢(和驴子)搏击。
慢慢地靠近,(态度)更为【更加】态度亲近而不尊重【随便】,碰撞倚靠冲撞冒犯(它)。
驴不能承受愤怒【禁不住发怒】【非常愤怒】,用蹄子踢它【老虎】。
老虎就欣喜【喜悦、高兴】了,盘算这件事,(心想)道:“(驴子的)技艺【本领】只不过【只是】如此【这样】罢了!”于是跳跃起来,大声吼叫,咬断它的【驴的】喉咙,吃尽【光、完】了它的肉,才离去。
柳宗元《黔之驴》原文与翻译
柳宗元《黔之驴》原文与翻译黔之驴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
至则无可用,放之山下。
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
蔽林间窥之,稍出近之,慭慭然,莫相知。
他日,驴一鸣,虎大骇,远遁;以为且噬己也,甚恐。
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益习其声,又近出前后,终不敢搏。
稍近,益狎,荡倚冲冒,驴不胜怒,蹄之。
虎因喜,计之曰:“技止此耳!”因跳踉大㘎,断其喉,尽其肉,乃去。
(噫!形之庞也类有德,声之宏也类有能,向不出其技,虎虽猛,疑畏,卒不敢取。
今若是焉,悲夫!)1,选自《柳河东集》。
黔(qián),即唐代黔中道,辖境相当于今湖南沅水澧水流域、湖北清江流域、重庆黔江流域和贵州东北一部分。
后来称贵州省为黔。
柳宗元(773—819)字子厚,唐代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古文运动的主导者,与韩愈并称“韩柳,世称柳河东。
2,好(hào)事者:喜欢多事的人。
3,船载以入:用船装运(驴)进黔。
船,这里指用船的意思。
4,则:却。
5,庞然,巨大的样子。
6,以为神:以为,以(之)为。
以,把。
为,作为。
神,神奇的东西。
把它当做神7,蔽林间窥之:藏在树林里偷偷看它。
蔽,隐蔽,躲藏。
窥,偷看。
8,稍出近之:渐渐的接近它。
稍:渐渐。
9,慭慭(yìnyìn)然:小心谨慎的样子。
10,莫相知:不了解对方(是什么东西)。
莫,不。
相,这里表示动作偏指一方,即一方(虎)对另一方(驴),不是双方互相的样子。
11,大骇:非常害怕。
12,远遁:逃到远处。
遁:逃走。
13,以为且噬己也。
且:将要。
噬:咬。
14,然往来视之。
然:然而,但是。
往来:来来往往。
视;观察。
15,觉无异能:觉得(驴)没有什么特别的本领。
16,习:同“悉”熟悉。
益:渐渐。
益习其声:逐渐习惯了驴的叫声。
17,终不敢搏:始终不敢扑击它。
搏:击,扑18,近:(1)稍出近之。
近:形容词用作动词,接近。
(2)稍近,益狎。
稍:渐渐。
近:走进,靠近。
19,益:更加。
20,狎(xiá ):态度亲近而不庄重。
《黔之驴》原文及翻译
《黔之驴》原文及翻译(最新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教案大全、教学资料、作文大全、演讲致辞、祝福语、名言句子、感悟故事、心得体会、总结报告、工作计划、党团资料、条据书信、合同协议、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teaching plans, teaching materials, essays, speeches, blessings, famous quotes, sentences, insights, experiences, summary reports, work plans, party and group information, and rules Letters, contract agreement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know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different sample essays, stay tuned!《黔之驴》原文及翻译《黔之驴》是柳宗元的作品《三戒》中的一篇。
【诗歌鉴赏】柳宗元《黔之驴》原文及翻译赏析
【诗歌鉴赏】柳宗元《黔之驴》原文及翻译赏析柳宗元《黔之驴》原文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
至则无可用,放之山下。
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蔽林间窥之。
稍出近之,??然,莫相知。
他日,驴一鸣,虎大骇,远遁;以为且噬己也,甚恐。
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益习其声,又近出前后,终不敢搏。
稍近,益狎,荡倚冲冒。
驴不胜怒,蹄之。
虎因喜,计之曰:“技止此耳!”因跳踉大?,断其喉,尽其肉,乃去。
噫!形之庞也类有德,声之宏也类有能。
向不出其技,虎虽猛,疑畏,卒不敢取。
今若是焉,悲夫!柳宗元《黔之驴》注释、好事者:喜欢多事的人。
2、船载以入:用船载运(驴)进黔。
船,这里指用船的意思。
以,连词,相当于“而”,表修饰。
3、至:到。
4、则:表转折,却。
5、之:代词,代驴。
6、庞然大物:(虎觉得驴是)巨大的动物。
庞然,巨大的样子。
然,、、、、、、的样子。
7、以为:把……当作。
8、蔽:躲避,躲藏。
9、窥:偷看。
0、稍:逐渐地,渐渐地。
、近:形容词作动词,靠近。
2、??(yìnyìn)然:小心谨慎的样子。
3、莫相知:不知道它是什么东西。
相:一方对另一方,偏指另一方。
4、他日:之后的一天。
5、大骇:非常害怕。
大:很,非常。
骇,害怕。
6、远遁:跑得远远的。
遁:跑,逃跑。
7、以为:认为8、且:将要。
噬:咬。
9、甚:很,非常。
20、恐:害怕。
2、然:表转折,然而,但是。
22、视:观察。
23、觉无异能:(虎)觉得(驴)没有特别的本领。
异:特别的,与众不同的。
能:本领,能力。
24、者:语气词,文中表示揣度语气,似的。
25、益:渐渐地。
26、习:熟悉。
27、终:始终。
28、搏:搏击,搏斗。
29、稍:渐渐地。
30、近:靠近。
3、益:更加。
32、狎:态度亲近而不庄重。
33、荡倚冲冒:形容虎对驴轻侮戏弄的样子。
荡,碰撞。
倚,倚靠。
冲,冲撞。
冒,冒犯。
34、不胜(shēng)怒:非常愤怒。
35、蹄:名词作动词,踢。
36、因:于是,就。
黔之驴 柳宗元
黔之驴柳宗元《黔之驴》朝代:唐代作者:柳宗元原文: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
至则无可用,放之山下。
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蔽林间窥之。
稍出近之,慭慭然,莫相知。
他日,驴一鸣,虎大骇,远遁;以为且噬己也,甚恐。
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益习其声,又近出前后,终不敢搏。
稍近,益狎,荡倚冲冒。
驴不胜怒,蹄之。
虎因喜,计之曰:“技止此耳! ”因跳踉大㘎,断其喉,尽其肉,乃去。
噫!形之庞也类有德,声之宏也类有能。
向不出其技,虎虽猛,疑畏,卒不敢取。
今若是焉,悲夫!译文黔地(这里的黔不指贵州)这个地方本来没有驴,有一个喜欢多事的人用船运来(一头驴)进入这个地方。
运到后却没有什么用处,就把它放置在山脚下。
老虎看到它是个庞然大物,把它作为神(来对待),躲藏在树林里偷偷看它。
(老虎)渐渐小心地出来接近它,不知道它是什么东西。
有一天,驴叫了一声,老虎十分害怕,远远地逃走,认为(驴)要咬自己,非常害怕。
但是(老虎)来来回回地观察它,觉得它并没有什么特殊的本领。
(老虎)渐渐地熟悉了驴的叫声,又前前后后地靠近它,但始终不与它搏斗。
(老虎)渐渐地靠近驴子,态度更加亲切而不庄重,碰倚靠撞冒犯它。
驴非常生气,用蹄子踢老虎。
老虎因此而很高兴,盘算这件事说:“驴的技艺仅仅只是这样罢了! ”于是跳起来大吼了一声,咬断了驴的喉咙,吃光了它的肉,才离开。
唉!外形庞大好像有德行,声音洪亮好像有能耐,(老虎)当初(如果说)看不出驴的本领,老虎即使凶猛,(但)多疑、畏惧,终究不敢猎取驴子。
如今像这样的下场,可悲啊!注释1.好事者:喜欢多事的人。
2.船载以入:用船载运(驴)进黔。
船,这里指用船的意思。
以,连词,相当于“而”,表修饰。
3.至:到。
4.则:表转折,却。
5.之:代词,代驴。
6.庞然大物:(虎觉得驴是)巨大的动物。
庞然,巨大的样子。
然,......的样子。
7.以为:把… …当作。
8.蔽:躲避,躲藏。
9.窥:偷看。
[黔之驴原文]黔之驴课文内容
[黔之驴原文]黔之驴课文内容《黔之驴》是唐代文学家柳宗元创作的一篇寓言小品。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的黔之驴课文内容,欢迎阅读。
黔之驴作者:柳宗元原文黔之驴(1)黔无驴,有好事者(2)船载以入(3)。
至则(4)无可用,放之山下。
虎见之,庞然(5)大物也,以为神(6)。
蔽林间窥之(7)。
稍出近之(8),慭慭然(9),莫相知(10)。
他日,驴一鸣,虎大骇(11),远遁(12),以为且噬己也(13),甚恐。
然往来视之(14),觉无异能者(15)。
益习(16)其声,又近出前后,终不敢搏(17)。
稍近(18)益(19)狎(20),荡倚冲冒(21),驴不胜(22)怒,蹄(23)之。
虎因(24)喜,计之(25)曰:“技止此耳(26)!”因跳踉(27)大阚(28),断其喉,尽其肉,乃(29)去(30)。
噫!形之庞也类有德,声之宏也类有能,向不出其技,虎虽猛,疑畏,卒不敢取。
今若是焉,悲夫!1,选自《柳河东集》。
黔(qián),即唐代黔中道,辖境相当于今湖南沅水澧水流域、湖北清江流域、重庆黔江流域和贵州东北一部分。
后来称贵州省为黔。
柳宗元(773—819)字子厚,唐代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古文运动的主导者,与韩愈并称“韩柳,世称柳河东。
2,好(hào)事者:喜欢多事的人。
3,船载以入:用船装运(驴)进黔。
船,这里指用船的意思。
4,则:却。
5,庞然,巨大的样子。
6,以为神:以为,以(之)为。
以,把。
为,作为。
神,神奇的东西。
把它当做神7,蔽林间窥之:藏在树林里偷偷看它。
蔽,隐蔽,躲藏。
窥,偷看。
8,稍出近之:渐渐的接近它。
稍:渐渐。
9,慭慭(yìnyìn)然:小心谨慎的样子。
10,莫相知:不了解对方(是什么东西)。
莫,不。
相,这里表示动作偏指一方,即一方(虎)对另一方(驴),不是双方互相的样子。
11,大骇:非常害怕。
12,远遁:逃到远处。
遁:逃走。
13,以为且噬己也。
且:将要。
【文言文《黔之驴》译文及赏析】 柳宗元黔之驴译文
【文言文《黔之驴》译文及赏析】柳宗元黔之驴译文黔之驴唐代:柳宗元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
至则无可用,放之山下。
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蔽林间窥之。
稍出近之,慭慭然,莫相知。
他日,驴一鸣,虎大骇,远遁;以为且噬己也,甚恐。
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益习其声,又近出前后,终不敢搏。
稍近,益狎,荡倚冲冒。
驴不胜怒,蹄之。
虎因喜,计之曰:“技止此耳!”因跳踉大,断其喉,尽其肉,乃去。
噫!形之庞也类有德,声之宏也类有能。
向不出其技,虎虽猛,疑畏,卒不敢取。
今若是焉,悲夫!译文黔地(这里的黔不指贵州)这个地方本来没有驴,有一个喜欢多事的人用船运来(一头驴)进入这个地方。
运到后却没有什么用处,就把它放置在山脚下。
老虎看到它是个庞然大物,把它作为神(来对待),躲藏在树林里偷偷看它。
(老虎)渐渐小心地出来接近它,不知道它是什么东西。
有一天,驴叫了一声,老虎十分害怕,远远地逃走,认为(驴)要咬自己,非常害怕。
但是(老虎)来来回回地观察它,觉得它并没有什么特殊的本领。
(老虎)渐渐地熟悉了驴的叫声,又前前后后地靠近它,但始终不与它搏斗。
(老虎)渐渐地靠近驴子,态度更加亲切而不庄重,碰倚靠撞冒犯它。
驴非常生气,用蹄子踢老虎。
老虎因此而很高兴,盘算这件事说:“驴的技艺仅仅只是这样罢了!”于是跳起来大吼了一声,咬断了驴的喉咙,吃光了它的肉,才离开。
唉!外形庞大好像有德行,声音洪亮好像有能耐,(老虎)当初(如果说)看不出驴的本领,老虎即使凶猛,(但)多疑、畏惧,终究不敢猎取驴子。
如今像这样的下场,可悲啊!赏析《黔之驴》是我国一篇著名的古典寓言。
开头是这样写的:“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
至则无可用,放之山下。
”作者首先从故事发生的地区环境写起。
“黔”,是唐代当时一个行政区的名称,又叫黔中道,包括今天湖南西部、四川东南部、湖北西南部和贵州北部一带。
这一带有什么特点呢?“无驴”,从来没有过驴子。
这一特点很重要,因为如果没有这一特点,就不会出现后面老虎被驴一时迷惑的情节,因此也就不会发生后面这样的故事。
初中语文 文言文 柳宗元《黔之驴》原文和译文
初中语文文言文柳宗元《黔之驴》原文和译文
黔之驴
作者:柳宗元
原文
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
至则无可用,放之山下.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蔽林间窥之。
稍出近之,慭慭然,莫相知.
他日,驴一鸣,虎大骇,远遁;以为且噬已也,甚恐。
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益习其声,又近出前后,终不敢搏。
稍近,益狎,荡倚冲冒.
驴禁不住发怒,用蹄子踢老虎.
驴不胜怒,蹄之.
虎因喜,计之曰,“技止此耳!”因跳踉大*(口阚),断其喉,尽其肉,乃去。
译文
黔这个地方没有驴子,有个喜好多事的人用船运载了一头驴进入黔地。
运到后却没有什么用处,便把它放置在山下。
老虎见到它,一看原来是个巨大的动物,就把它当作了神奇的东西.于是隐藏在树林中偷偷地窥探它。
老虎渐渐地走出来接近它,很小心谨慎,不了解它
究竟有多大本领.
一天,驴子一声长鸣,老虎大为惊骇,顿时远远地逃跑;认为驴子将要吞噬自己,非常恐惧。
然而老虎来来往往地观察它,觉得驴子好象没有什么特殊的本领似的;渐渐地习惯了它的叫声,又靠近它前前后后地走动;但老虎始终不敢和驴子搏击。
慢慢地,老虎又靠近了驴子,态度更为随便,碰擦闯荡、冲撞冒犯它。
驴禁不住发起怒来,用蹄子踢了老虎。
老虎因此而欣喜,盘算此事.心想到:“驴子的本领只不过如此罢了!”于是跳跃起来,大声吼叫,咬断驴的喉咙,吃完了它的肉,才离去。
柳宗元黔之驴原文及赏析
柳宗元黔之驴原文及赏析(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范文,如合同协议、演讲稿、策划方案、报告大全、条据文书、公文素材、教育资料、散文诗歌、作文大全、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sample texts for everyone, such as contract agreements, speech drafts, planning plans, report summaries, documentary documents, official document materials, educational materials, prose and poetry, essay summaries, and other material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柳宗元黔之驴原文及赏析柳宗元黔之驴原文及赏析原文:黔之驴唐代:柳宗元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谢谢大家!
诵读训练, 诵读训练,强化积累
《黔之驴》柳宗元 黔之驴》
黔无驴,……放之山下。虎 见之,……蔽林间窥之,……莫 相知。 他日,……甚恐。然往来视 之,……又近出前后,……稍 近,……驴不胜怒,……虎因 喜,……乃去。
诵读训练, 诵读训练,强化积累
《黔之驴》柳宗元 黔之驴》
黔无驴, 虎见之, 莫相知。 黔无驴,……虎见之,……莫相知。 虎见之 莫相知 他日,……然往来视之,……稍 然往来视之, 他日, 然往来视之 稍 虎因喜, 乃去。 近,……虎因喜,……乃去。 虎因喜 乃去
比较文题, 比较文题,析出寓意
为什么不用“黔之虎”? 为什么不用“黔之虎” 为什么要说“黔之驴” 为什么要说“黔之驴”就用 不好吗? “驴”不好吗?
诵读训练, 诵读训练,强化积累
《黔之驴》柳宗元 黔之驴》
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至则无可用, 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至则无可用, 放之山下。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 放之山下。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蔽 林间窥之,稍出近之,慭慭然,莫相知。 林间窥之,稍出近之,慭慭然,莫相知。 他日,驴一鸣,虎大骇,远遁, 他日,驴一鸣,虎大骇,远遁,以为且噬 己也,甚恐。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 己也,甚恐。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益习 其声,又近出前后,终不敢搏。稍近,益狎, 其声,又近出前后,终不敢搏。稍近,益狎, 荡倚冲冒。 驴不胜怒,蹄之。 虎因喜, 荡倚冲冒。 驴不胜怒,蹄之。 虎因喜,计之 技止此耳! 因跳踉大 断其喉, 曰,“技止此耳!”因跳踉大 ,断其喉,尽 其肉,乃去。 其肉,乃去。
黔 之 驴
柳 宗 元
常州市北港中学
冯锦华
朗读课文, 朗读课文,读出文味
读准字音 读出语调 读好情境
结合注释, 结合注释,疏通文意
结合注释, 结合注释,逐字逐句出 声翻译课文, 声翻译课文,在自己疑惑的 地方做好符号,以便交流。 地方做好符号,以便交流。
品读词句, 品读词句,概括特征
在书上画出写虎和驴的句 子,然后再圈出表现出老虎和 驴特点的动词, 驴特点的动词,想一想它不 同的特点。 同的特点。
黔 之 驴
柳 宗 元
作业:选角色, 作业:选角色,编故事
在驴和虎中选一个角色, 在驴和虎中选一个角色,编一个 故事。要求: 故事。要求: 贴近原文; (1)贴近原文; 有适当的想象; (2)有适当的想象; 有明确的中心; (3)有明确的中心; 我是一头驴” (4)以“我是一头驴”或“我是 一只虎”为开头; 一只虎”为开头; 300字以上 字以上。 (5)300字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