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厂发供电

合集下载

电厂工作原理

电厂工作原理

电厂工作原理
电厂是利用燃煤、燃气、核能、水能等能源进行发电的设施,
是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重要基础设施之一。

电厂的工作原理主要包
括能源转换、发电和输电三个主要过程。

首先,电厂的工作原理涉及能源转换过程。

燃煤电厂利用煤炭
燃烧产生高温高压的蒸汽,然后蒸汽驱动汽轮机旋转,最终驱动发
电机产生电能。

燃气电厂则利用天然气或其他燃气燃烧产生热能,
同样驱动汽轮机发电。

核能电厂则利用核裂变产生的热能来加热水,产生蒸汽,再通过汽轮机发电。

水能电厂则利用水流的动能转换为
机械能,驱动水轮机发电。

这些能源转换过程是电厂工作的第一步,为后续的发电提供了基础条件。

其次,电厂的工作原理还包括发电过程。

通过能源转换得到的
机械能,驱动发电机产生电能。

发电机内部的转子在磁场的作用下
旋转产生感应电动势,从而转化为电能输出。

这一过程是电厂工作
的核心环节,直接决定了电能的产生和输出。

最后,电厂的工作原理还包括输电过程。

发电机产生的电能首
先经过变压器升压,然后通过输电线路输送到各个用电场所。

在输
电过程中,需要考虑电能的稳定性和安全性,确保电能能够高效、稳定地输送到用户手中。

总的来说,电厂的工作原理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能源转换、发电和输电等多个环节。

只有各个环节协调配合,才能保证电能的高效、稳定产生和输送,为社会生产生活提供可靠的电力支持。

火力发电厂按入炉煤量正平衡计算发供电煤耗的方法

火力发电厂按入炉煤量正平衡计算发供电煤耗的方法

火力发电厂按入炉煤量正平衡计算发供电煤耗的方法
火力发电厂按入炉煤量正平衡计算发供电煤耗的方法是一种常用的方法,用于评估火力发电厂的煤耗效率。

它基于火力发电厂的燃料供应和电
力产量之间的平衡关系,通过计算单位电力产量所需的煤耗来评估火力发
电厂的煤耗效率。

下面是对该方法的详细解释。

1.入炉煤量正平衡:
2.计算燃料消耗量:
燃料消耗量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得到:
燃料消耗量=煤耗*发电量
其中,煤耗是单位发电量所需的煤耗,发电量是单位时间内发电厂产
生的总电力。

燃料消耗量表示单位时间内火力发电厂燃料消耗的总量。

3.计算发供电煤耗:
发供电煤耗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得到:
发供电煤耗=燃料消耗量/产生的总电量
即发供电煤耗是单位电力产量所需的煤耗,表示单位电力产生所消耗
的煤耗量。

4.评估煤耗效率:
通过计算发供电煤耗,可以评估火力发电厂的煤耗效率。

通常情况下,煤耗效率越高,说明单位电力产生所消耗的煤耗越少,说明火力发电厂的
煤耗效率越高。

5.影响煤耗的因素:
总结:
按煤耗平衡计算发供电煤耗的方法是一种常用的评估火力发电厂煤耗效率的方法。

它基于火力发电厂的燃料供应和电力产量之间的平衡关系,通过计算单位电力产量所需的煤耗来评估火力发电厂的煤耗效率。

为了提高煤耗效率,需要优化燃料供应、提高燃烧效率,并保持设备的正常运行和维护。

第四章 发电厂厂用电

第四章  发电厂厂用电

2,低压厂用电系统的中性点接地方式 (1)中性点经高电阻接地系统 特点: a,单相接地故障时,可以避免开关立即跳闸和电动机停运,也 防止了由于熔断器一相熔断造成的电动机两相运转,提高了低 压厂用电系统的运行可靠性; b,单相接地故障时,单相接地电流值在小范围内变化,可以采 用简单的接地保护装置实现有选择性的动作; c,必须另设照明,检修网络,需增加照明和其它单相负荷的供 电变压器; d,不需要为了满足短路保护的灵敏度而放大馈线电缆的截面; 适用范围:电厂的低压厂用电系统一般均可采用.
其中 KP厂用电率(%); SC厂用计算负荷(kVA); cosφav平均功率因数,一般取0.8; PN发电机额定功率(kW). 厂用电率是发电厂主要的经济指标之一,一般凝汽式火电厂为 5~8%,热电厂为8~13%,水电厂为0.5~1.0%,核电厂为4~5%. 降低厂用电率可以降低发电成本,提高对系统的供电量.
换算系数的选取;
2,轴功率法:
二,厂用变压器的选择
1,额定电压 变压器一,二侧额定电压必须与引接电源电压和厂用网络电 压相一致; 2,台数和型式 当厂用高压母线只有3KV或6KV一种电压等级时,可选一台 全容量的分裂绕组变压器分别供两段母线;或选两台50%容 量的双绕组变压器分别供两段母线; 当厂用高压母线出现3KV或10KV两种电压等级时,可选选 两台50%容量的三绕组变压器分别供四段母线; 3,厂用变压器的容量 双绕组变压器: S T ≥ 1.1S H + S L 分裂绕组变压器:高压绕组 S tsl ≥ ∑ S c S r S ts 2 ≥ S c 分裂绕组 4,厂用变压器的阻抗:一般要求短路电压百分值大于10%
五,厂用电接线的基本形式
发电厂的厂用电接线常采用"按炉分段",且设立"公用 厂用母线段"的单母线分段接线形式,并使用成套配电 装置接受和分配电能.以下是典型接线:

电厂效率煤耗及热电厂供热供电厂用电率计算

电厂效率煤耗及热电厂供热供电厂用电率计算

电厂效率煤耗及热电厂供热供电厂用电率计算电厂效率是指电厂在发电过程中的能源利用效率,即发电量与消耗的能源之间的比例关系,通常以百分比表示。

煤耗是指电厂在发电过程中所消耗的煤炭数量,通常以吨标准煤为单位。

热电厂供热率是指电厂在发电过程中所产生的余热利用于供热的比例。

电厂用电率是指电厂自身所消耗的电力与发电总量之间的比例。

下面将分别对这四个指标进行详细介绍和计算。

1.电厂效率的计算电厂效率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电厂效率=发电量/耗煤量*100%其中,发电量一般以千瓦时(kWh)为单位,耗煤量一般以吨(t)为单位。

除了煤耗外,其他能源如天然气、燃油等的消耗也要计入。

2.煤耗的计算煤耗是指电厂在发电过程中所消耗的煤炭数量,一般以吨标准煤(tce)为单位。

煤耗的计算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进行:煤耗=耗煤量/发电量*1000其中,耗煤量是指电厂在一定时间内所消耗的煤炭数量,一般以吨为单位。

发电量一般以千瓦时(kWh)为单位。

3.热电厂供热率的计算热电厂供热率是指电厂在发电过程中所产生的余热利用于供热的比例,通常以百分比表示。

热电厂供热率的计算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进行:热电厂供热率=供热量/(供热量+发电量)*100%其中,供热量是指电厂所产生的余热用于供热的热量,一般以千瓦时(kWh)为单位。

发电量一般以千瓦时(kWh)为单位。

4.电厂用电率的计算电厂用电率是指电厂自身所消耗的电力与发电总量之间的比例,通常以百分比表示。

电厂用电率的计算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进行:电厂用电率=电厂自用电量/发电量*100%其中,电厂自用电量是指电厂自身所消耗的电力,一般以千瓦时(kWh)为单位。

电力的“发、输、变、配、用”环节一次讲清

电力的“发、输、变、配、用”环节一次讲清

发电概述发电是指利用发电动力置将水能,石化燃料(煤、油、天然气)的热能、核能以及太阳能、风能、地热能、海洋能等转换为电能的生产过程称为发电。

用以供应国民经济各部门与人民生活之需。

发电动力装置按能源的种类分为火电动力装置、水电动力装置、核电动力装置及其他能源发电动力装置。

火电利用煤、石油和天然气等化石燃料所含能量发电的方式统称为火力发电:按发电方式,火力发电分为燃煤汽轮机发电、燃油汽轮机发电、燃气一蒸汽联合循环发电和内燃机发电。

火力发电是现在电力发展的主力军,在现在提出和谐社会,循环经济的环境中,我们在提高火电技术的方向上要着重考虑电力对环境的影响,对不可再生能源的影响,虽然现在在中国已有部分核电机组,但火电仍占领电力的大部分市场;水电是将水能转换为电能的综合工程设施:一般包括由挡水、泄水建筑物形成的水库和水电站引水系统、发电厂房、机电设备等:水库的高水位水经引水系统流入厂房推动水轮发电机组发出电能,再经升压变压器、开关站和输电线路输入电网。

截至2007年,中国水电总装机容量已达到1.45亿千瓦,水电能源开及利用率从改革开放前的不足10%提高到25%;水电事业的快速发展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同时还带动了中国电力装备制造业的繁荣。

风电是利用风力带动风车叶片旋转,再透过增速机将旋转的速度提升,来促使发电机发电。

依据目前的风车技术,大约是每秒三米的微风速度(微风的程度),便可以开始发电。

风力发电是新能源领域中技术最成熟、最具规模、开发商业化发展前景的发电方式之一,发展风电对于保障能源安全,调整能源结构,减轻环境污染,实现可持续发展等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核电站是利用原子核内部蕴藏的能量产生电能的新型发电站核电站大体可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利用核能生产蒸汽的核岛、包括反应堆装置和一回路系统:另一部分是利用蒸汽发电的常规岛,包括汽轮发电机系统。

我国的核工业已也已有40多年发展历史,建立了从地质勘察、采矿到元件加工、后处理等相当完整的核燃料循环体系,己建成多种类型的核反应堆并有多年的安全“管理和运行经验,拥有一支专业齐全、技术过硬的队伍。

电厂工作原理

电厂工作原理

电厂工作原理
电厂是一种能够转化各种能源为电能的设施,工作原理是通过能源转换和能量传递来将能源转化为电能。

电厂通常使用燃烧化石燃料或核能燃料来产生高温高压的蒸汽。

在燃烧过程中,燃料的能量被释放出来,将水加热为蒸汽。

蒸汽在高压下进入涡轮机中,使得涡轮机旋转。

涡轮机与发电机相连,当涡轮机旋转时,发电机也开始运转。

发电机是将涡轮机的机械能转化为电能的核心设备。

在发电机中,旋转的电势线圈通过磁场产生电磁感应,从而产生电流。

电流经过变压器进行电压的升高或降低,最终输出到电网供人们使用。

在电厂的运行过程中,还有其他系统和设备,如锅炉系统、供水系统、冷却系统等。

锅炉系统负责将水加热为蒸汽,供水系统负责提供冷却水以冷却发电设备,冷却系统负责将热能从发电设备中散发出去,保持设备的正常运行温度。

总而言之,电厂通过能源转换和能量传递的方式将各种能源转化为电能。

这种转化过程需要借助燃料的燃烧、蒸汽的产生和涡轮机、发电机的机械能转化等关键步骤来完成,实现电能的生产和供应。

火力发电厂按入炉煤量正平衡计算发供电煤耗的方法

火力发电厂按入炉煤量正平衡计算发供电煤耗的方法

火力发电厂按入炉煤量正平衡计算发供电煤耗的方法一、总则1-1为了加强火力发电厂(发下简称火电厂)发供电煤耗的科学管理,不断提高火电厂经济效益。

根据部颁《火力发电厂节约能源规定(试行)》制订本方法。

1-2火电厂发供电煤耗统一以入炉煤计量煤量和入炉煤机械取样分析的低位发热量按正平衡计算。

并以此数据上报及考核。

1-3对125MW及以上纯凝汽式与供热式大型火电机组在计算发供电煤耗时,应逐步实现单台机组进行。

同时按其配置的制粉系统及燃煤计量方式作如下分类:(详见附录一)燃煤计量方式制粉系统型式直吹式储仓式分类单台的给煤机装有燃煤计量装置ZCCCZC1CC1原煤仓后由总的燃煤计量装置分别给各机组计量ZC2CC2原煤仓前燃煤计量点位置1-4发供电煤耗仍按燃煤收到基低位发热量折合为29271kJ/kg发热量的标准煤进行计算。

1-5本《方法》适用于50MW及以上容量的火电厂。

2-1单台纯凝汽式机组日发供电煤耗的计算2-1-1日标准煤耗用量Brb=Brj-Brkt式中:Brj-日计量入炉标准燃煤量(即日生产用能,包括燃煤、燃油与燃用其它燃料之和)。

Brj=其中:Brm、Bro、Brq-分别有日入炉煤计量装置的燃煤耗用量,日入炉的燃油耗用量与日入炉的其它燃料耗用量;kJ/kgQrm、Qro、Qrq-分别为燃煤、燃油与其它燃料当日的收到基低位发热量;tBrk-当日应扣除的非生产用燃料量,即符合6-1条规定并通过入炉燃料计量点后取用的燃料量,tt1(BrmQrm+BroQro+BrqQrq)29271同时应按上述公式换算至标准热值的非生产用燃料量。

2-1-2日发电煤耗bRf=式中:NrF-日发电量。

TBrb6某10NrFg/(Kw·h)kW·hNrF=NrF-Nrk其中:NrF-日计量的发电量。

kW·hkW·hNrK-当日应扣除的非生产用电量。

即符合6-1条规定,并通过厂用电计量点后取用的用电量。

工厂供电 知识点总结

工厂供电 知识点总结

工厂供电知识点总结一、电力系统结构1.1 电力系统概述电力系统是指将发电厂发出的电能,经过输电线路、变电站、配电网等设备输送到用户用电设备中的整个系统。

它由发电厂、变电站、输配电系统和用户构成。

1.2 发电厂发电厂是将各种能源(水能、火力、核能等)转换成电能的场所,它主要包括发电设备、发电机、汽轮机等。

1.3 变电站变电站是将输送来的高压交流电(HV)、超高压直流电(HVDC)或特高压交流电(UHV)等电力,转换成适合送输的低压配电电压等级的设施。

它主要包括变压器、开关设备、保护设备等。

1.4 输配电系统输配电系统主要包括输电线路、配电线路等,它是将发电厂发出的电能经变电站输电到用户用电设备的系统。

输电线路主要承担长距离输电任务,配电线路主要承担近距离配电任务。

1.5 用户用电设备用户用电设备是指利用电力系统供电的各种电气设备,包括发电厂、变电站、输配电系统等。

二、电力系统工作原理2.1 电力的发电电力的发电是指将各种能源如水能、火力能、核能等转换成电能的过程,主要包括发电厂的工作过程。

2.2 电力的输电电力的输电是指利用输电线路、变电站等设施将发电厂发出的高压电力输送到用户用电设备的过程,主要是高压电力的输送。

2.3 电力的配电电力的配电是指将输送来的高压电力通过变电站变压,然后经过配电线路供电给用户用电设备的过程。

2.4 电力的供电电力的供电是指将用户用电设备供给所需要的电能的过程,是电力系统的最后一道工序。

三、电力系统的运行管理3.1 电力系统的调度电力系统的调度是指根据用户的用电负荷情况、发电厂的发电能力等条件,合理调配电力资源的过程,以保证电力系统的运行稳定。

3.2 电力系统的计划电力系统的计划是指根据电力系统的负荷预测、输电线路的维护等情况,合理制定电力系统的运行计划。

3.3 电力系统的监控电力系统的监控是指采用自动化监控系统和远程监控系统等手段,实时监测电力系统的运行情况,以及及时发现和处理电力系统的故障。

火力发电厂按入炉煤量正平衡计算发供电煤耗的方法

火力发电厂按入炉煤量正平衡计算发供电煤耗的方法

火力发电厂按入炉煤量正平衡计算发供电煤耗的方法一、 总 则1-1 为了加强火力发电厂(发下简称火电厂)发供电煤耗的科学管理,不断提高火电厂经济效益。

根据部颁《火力发电厂节约能源规定(试行)》制订本方法。

1-2 火电厂发供电煤耗统一以入炉煤计量煤量和入炉煤机械取样分析的低位发热量按正平衡计算。

并以此数据上报及考核。

1-3 对125MW 及以上纯凝汽式与供热式大型火电机组在计算发供电煤耗时,应逐步实现单台机组进行。

同时按其配置的制粉系统及燃煤计量方式作如下分类:(详见附录一)1-4 发供电煤耗仍按燃煤收到基低位发热量折合为29271kJ/kg 发热量的标准煤进行计算。

1-5 本《方法》适用于50MW 及以上容量的火电厂。

二、 纯凝汽式机组按入炉煤量正平衡计算发供电煤耗的方法2-1 单台纯凝汽式机组日发供电煤耗的计算 2-1-1 日标准煤耗用量B rb =B rj -Brkt式中:B rj -日计量入炉标准燃煤量(即日生产用能,包括燃煤、燃油与燃用其它燃料之和)。

tB rj =292711(B rm Q rm +B ro Q r o+B rq Q r q)t其中:B rm 、B ro 、B rq -分别有日入炉煤计量装置的燃煤耗用量,日入炉的燃油耗用量与日入炉的其它燃料耗用量;kJ/kgQ rm 、Q ro 、Q rq -分别为燃煤、燃油与其它燃料当日的收到基低位发热量; tB rk -当日应扣除的非生产用燃料量,即符合6-1条规定并通过入炉燃料计量点后取用的燃料量,同时应按上述公式换算至标准热值的非生产用燃料量。

T2-1-2 日发电煤耗b Rf =rFrb N B ×106g/(Kw ·h) 式中:N rF -日发电量。

kW ·hN rF =N rF -N r kkW ·h其中:N rF -日计量的发电量。

kW ·hN rK -当日应扣除的非生产用电量。

发电厂电气部分详解(ppt)

发电厂电气部分详解(ppt)
供电方式:由一个电源供电。但在大型发电厂,也常 采用两路电源供电。
二、厂用负荷分类
按用电设备在生产中的作用和突然中断供电所 造成的危害程度可分为五类:
④ 事故保安负荷:
在 200MW 及以上机组的大容量电厂中,自动化程度较 高,要求在事故停机过程中及停机后一段时间内仍必须 保证供电,否则可能引起主要设备损坏、重要的自动控 制失灵或危及人身安全的负荷。
水电站的主要站用负荷
(2)站内公用电。 站内公用电是指直接服务于电站的运行、维护和检修等生产
过程,并分布在主、副厂房、开关站、进水平台和尾水平台等处 的附属用电。通常包括: 1)水电站油、气、水系统的用电。 2)直流操作电源与载波通信电源。 3)厂房桥机、进水口阀门和尾水闸门启闭机等。 4)厂房和升压站的照明和电热。 5)全厂通风、采暖及空调、降温系统。 6)主变冷却系统如冷却风扇、油泵、冷却水泵等。 7)其他如检修电源、试验室电源等。
② Ⅱ类厂用负荷:
允许短时停电(几秒至几分钟),恢复供电后,不 致造成生产紊乱的厂用负荷。
供电方式:两个独立的电源供电,并采用手动切换。
二、厂用负荷分类
按用电设备在生产中的作用和突然中断供电所 造成的危害程度可分为五类:
③ Ⅲ类厂用负荷:
较长时间停电,不会直接影响生产,仅造成生产上的 不方便的厂用负荷。
Kp
Sccosav10% 0
Pn
式中:S c ——厂用计算负荷(见§5-4);
cosav——平均功率因数,一般取0.8;
Pn ——发电机的额定功率。
不同类型电厂的厂用电率:
火电厂:5%~8%,
热电厂:8%~13%,
水电厂:0.5%~1.0%。
二、厂用负荷分类
按用电设备在生产中的作用和突然中断供电所 造成的危害程度可分为五类:

火电厂负荷供电方式

火电厂负荷供电方式

火电厂负荷供电方式(1)与发电厂无关的负荷不应接入厂用电系统。

行政办公楼、值班人员宿舍等少量厂前区负荷可通过专用低压厂用变压器,接入高压厂用电系统。

(2)锅炉和机组用的电动机应分别连接到与其相应的高压和低压厂用母线上。

对于60MW及以下的机组,互为备用重要设备(如凝结水泵)也可采用交叉供电方式。

每炉有2段厂用母线时,双套辅机应分接于2段母线上。

工艺上有连锁要求的I类高低压电动机,应接于同一条电源通道上。

(3)无公用母线时,全厂公用性质负荷分别接在各段厂用母线上,但应适当集中。

有公用母线时,相同的I类公用电动机不应全部接在同一公用母线段上。

对200MW及以上机组,公用负荷可由起动/备用变压器供电。

(4)无汽动给水泵的200MW、300MW 机组,每台机组具有2台电动给水泵时,其2台泵应接在本机组2段工作母线上;每台机组为3台电动给水泵时,其中1台泵应跨接在本机组的2段工作母线上。

(5)无汽动给水泵的机组。

每机组为3台电动给水泵时,其中一台应跨接在本机组的2段工作母线上。

有汽动给水泵的300MW.600MW机组,其备用电动给水泵,宜接在本机组的工作母线上,也可接在起动/备用变压器供电的公用母线上(此时600MW 机组若有2 段公用母线,宜用跨接方式)。

(6)主厂房附近的高压厂用电动机及低压厂用变宜由主厂房内的母线单独供电。

经济上合理时,也可组合供电。

即在负荷中心设2段公用母线段,其电源可分别从第1、第2台机组的厂用工作母线上引接,也可由起动/备用变压器供电。

(7)远离主厂房的高压电动机,当系单元机组单独使用时,应接自本机组的高压厂用工作段。

当系2台及以上机组公用时,可在负荷中心设置配电装置,从不同机组高压厂用工作母线段或从带公用负荷的起动/备用变压器引接2回或以上线路作为工作电源或备用电源(备用电源也可从外部引接):也可在负荷中心设置变电站,其电源可按以上方式引接,也可从厂内110kV 以下配电装置引接。

火电厂供电标准煤耗

火电厂供电标准煤耗

火电厂供电标准煤耗
一、发电效率
1. 定义:发电效率是指火电厂每单位时间内所生产的电能与标准煤的能量之比。

2. 影响因素:发电效率受多种因素影响,包括设备性能、燃料质量、运行方式、负荷变化等。

3. 提升方法:通过优化设备运行参数、改善燃料质量、提高设备维护水平、采用先进技术等手段来提高发电效率。

二、热效率
1. 定义:热效率是指火电厂在转换能源过程中,有效能量与总能量之比。

2. 影响因素:热效率受燃料品质、燃烧方式、蒸汽参数、汽轮机效率等因素影响。

3. 提升方法:通过优化燃烧方式、改善燃料品质、提高蒸汽参数、提高汽轮机效率等手段来提高热效率。

三、厂用电率
1. 定义:厂用电率是指火电厂在生产过程中,用于设备运行所需电能与总发电量之比。

2. 影响因素:厂用电率受设备性能、运行方式、燃料消耗量等因素影响。

3. 提升方法:通过优化设备运行方式、降低燃料消耗量、提高设备性能等手段来降低厂用电率。

四、燃料消耗量
1. 定义:燃料消耗量是指火电厂在生产过程中,所需的标准煤数量。

2. 影响因素:燃料消耗量受发电量、热效率、厂用电率等因素影响。

3. 提升方法:通过提高热效率和厂用电率,降低燃料消耗量,提高燃料利用率。

五、发电成本
1. 定义:发电成本是指火电厂在生产过程中,所需的总成本,包括人力成本、设备维护成本、燃料成本等。

2. 影响因素:发电成本受多种因素影响,包括人力成本、设备维护成本、燃料价格等。

3. 提升方法:通过优化人力成本结构、降低设备维护成本、改善燃料采购渠道等手段来降低发电成本。

同时,提高发电效率和热效率也可以有效降低发电成本。

发电厂应急照明供电方式分析及改进方法

发电厂应急照明供电方式分析及改进方法

发电厂应急照明供电方式分析及改进方法摘要:发电厂能够为社会提供优质的电力能源,因此必须做好应急供电工作。

在发电厂应急照明系统中最重要的就是应急供电系统,应当注重该系统运行稳定性和安全性。

此次研究分析了应急照明供电系统在应用期间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上述问题提出针对性的解决措施,进一步探讨分析发电厂应急照明供电方式的改进方法,希望能够对相关人员起到参考性价值。

关键词:发电厂;应急照明;供电方式;改进为了确保发电厂的稳定工作,必须将应急照明设置在重要场所及设备附近,因此供电方式的合理与否直接影响变电站设备运行安全性。

发电厂照明系统供电方式主要为380V供电,在供电母线故障检修时需要停电处理,检修时间往往需要1~2天,而在企业管理系统中,供电系统容量仅能满足应急照明负荷的1小时用电需求,因此该系统长期缺乏交流电源而不再运行,从而引起该区域内工作照明与应急照明均无法正常运行,极大影响发电厂运行安全性和稳定性。

1、发电厂应急照明系统原理在正常运行条件下,应急照明系统电源供给是通过主电源供电,利用充电机对蓄电池进行充电处理。

在输入供电点电源之后,会将电源切换开关,之后通过应急输出开关至应急照明负荷盘母线。

在完成电池组充电之后,充电器会将电压调整至蓄电池浮充电。

照明供电点交流电源会切换至装置动作,利用直流输入开关,可以使蓄电池组电能输送到逆变模块,之后到达切换开关。

在恢复交流电源之后,会自动退出逆变器,并且恢复至原有供电方式。

2、应急照明系统现状和存在问题现阶段,发电厂照明供电点包含1号紧急电力供给系统和2号紧急电力供给系统,其中,2号紧急电力供给系统母线为3号紧急电力供给和4号紧急电力供给,如图1所示。

21MDI段正常照明负荷和1号紧急电力供给系统存在相同负荷覆盖区域,其他照明供电也存在相同情况。

若某一段母线处于停闸和带电检修状态时,会使覆盖区域内无照明情况。

例如1号照明供电点检修,在该供电点I段进行检修时,其他照明负荷失电,且1号紧急电力供给系统退出,此时应急照明负荷失电,此时就会导致1号照明供电点I段供电部位无照明。

电厂工作原理

电厂工作原理

电厂工作原理
电厂工作原理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步骤:燃料燃烧、发电、电压调节和输电。

首先,燃料燃烧是电厂发电的起始步骤。

电厂通常使用煤炭、天然气、石油或核燃料等作为燃料。

燃料在燃烧过程中释放出热能,通过燃烧室中的燃烧反应,将热能转化为热量。

其次,热量会转移到锅炉中的水,在高温和高压的环境下,水被加热并转化为高压蒸汽。

这些蒸汽将通过连接在锅炉上的管道传送到涡轮机。

然后,蒸汽进入涡轮机,使其运转。

涡轮机内部有一系列的叶片,蒸汽的高压能量将转化为机械能,推动涡轮机高速旋转。

接下来,涡轮机与发电机相连接。

涡轮机的旋转运动将通过轴传递给发电机的转子。

转子内部的导线和磁场的相互作用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为了保持稳定的电压供应,发电机产生的交流电会经过变压器进行电压调节。

变压器会将发电机产生的高压电能转换为更适用于输电的电压。

最后,输电是将电能从电厂输送到用户处的过程。

电能经过输电线路传输,通过变电站进行配电,最终供应给不同的终端用户使用。

总而言之,电厂工作原理包括燃料燃烧、发电、电压调节和输电等步骤,通过将燃料的热能转化为机械能,再转化为电能,最终实现电力的供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厂发供电试题一、填空题1、电路就是(电流)所流经的路径,它由(电路元件)组成。

2、由欧姆定律的表达式可知,通过电阻元件的电流与电阻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而与电阻成(反比)。

3、基尔霍夫电流定律指出:对于电路中的任一节点,(流入)节点的电流之和必等于(流出)该节点的电流之和。

4、几个电阻头尾分别连在一起,即电阻都接在两个(节点)之间,各电阻承受同一电压,这种连接方式叫做电阻的(并联)。

5、交流电是指(大小)和(方向)都随时间作周期性变化的电动势。

6、所谓三相系统就是由三个(频率)和有效值都相同,而相位互差(120°)的正弦电势组成的供电体系。

7、电磁感应也称“(动磁生电)”,由电磁感应引起的电动势叫做(感生)电动势。

8、电磁感应的两个基本定律是(楞次)定律和(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

9、按照触电事故的构成方式,触电事故可分为(电击)和(电伤)。

10、按照人体触及带电体的方式和电流流过人体的途径,电击可分为(单相触电)、(两相触电)和跨步电压触电。

11、小电流电击使人致命的最危险、(最主要)的原因是引起(心室颤动)。

12、流过心脏的电流越多、电流路线越(短)的途径是电击危险性越(大)的途径。

13、概率为50﹪时,成年男子平均感知电流约为(1.1)毫安,成年女子约为(0.7)毫安。

14、人体电阻是(皮肤)电阻与(体内)电阻之和。

15、脱离电源就是要把触电者接触的那一部分带电设备的(开关)、(刀闸)或其他断路设备断开;或设法将触电者与带电设备脱离。

16、触电者触及高压带电设备,救护人员应迅速(切断电源),或用适合该电压等级的(绝缘工具)解脱触电者。

17、触电伤员如意识丧失,应在(10s)内,用看、(听)、试的方法,判定伤员呼吸心跳情况。

18、触电伤员(呼吸)和心跳均停止时,应立即按(心肺复苏)法支持生命的三项基本措施,正确进行就地抢救。

19、电烧伤是电流的(热效应)造成的伤害,分为(电流灼伤)和电弧烧伤。

20、当电气设备的绝缘质量降低时,通过绝缘材料的(泄漏)电流增加,可能导致绝缘材料(温度)升高。

21、电火花是电极间的(击穿放电),电弧是大量的电火花(汇集)而成的。

22、燃点是物质在空气中(点火)时发生燃烧,移去火源仍能继续燃烧的(最低)温度。

23、1区(1级危险区域)指正常运行时预计(周期性)出现或偶然出现爆炸性气体、(蒸气)或薄雾的区域。

24、爆炸危险区域的级别主要受(释放源)特征和(通风)条件的影响。

25、危险性大的设备应(分室)安装,并在隔墙上采取(封堵)措施。

26、在扑灭电气火灾的过程中,应注意防止(触电),注意防止充油设备(爆炸)。

27、用万用表测量电阻完毕后,应将转换开关拨到交流电压(最高档)或(空档)上。

28、常用电工仪表根据工作原理分为电磁式、(磁电式)、(电动式)和感应式等仪表。

29、用兆欧表测量完毕后,先取下(引用线),再停止摇动(摇把)。

30、电工仪表按照测量方法主要分为(直读式)仪表(比较式)仪表两种。

31、万用表的结构主要有表头、(测量线路)、(转换开关)、电池、面板以及表壳组成。

32、钳形电流表的精度分为(2.5)级或(5.0)级。

33、万用表测量电压时,应(并联)接入被侧电路,测量电流应(串联)接入被测电路。

34、测量直流电流时,可使用(磁电式)、电磁式或(电动式)仪表。

35、仪表测量直流电流时,要注意仪表的(极性)和(量程)。

36、完成工作许可手续后,工作负责人应向工作人员交代(现场安全措施)、(带电部位)和其它注意事项。

37、在电气设备上验电时,必须用电压等级(合适)而且(合格)的验电器。

38、严禁工作人员在工作中(移动)或(拆除)遮拦、接地线和标识牌。

39、工作票一式填写两份,一份由(工作负责人)收执,另一份由(值班员)收执。

40、绝缘安全用具分为两类:(基本绝缘)安全用具和(辅助绝缘)安全用具。

41、安全色是表达安全信息含义的颜色,表示禁止、(警告)、指令、(提示)等。

42、验电器按电压分为(高压验电器)和(低压验电器)两种。

43、电气安全用具包括(绝缘安全)用具和(一般防护)用具。

44、在交流电路里,当验电器触及导线时,发亮的是(相)线,正常情况下,(零)线不发亮。

45、变压器按用途一般分为(电力变压器)和(特殊变压器)二大类。

46、变压器的额定电压、额定电流是指(线)电压、(线)电流。

47、变压器过电压引起的故障,过电压一般分为(外过电压)和(内过电压)。

48、电力变压器是静止的电气设备,起(升高)或(降低)电压的作用。

49、电力变压器的电磁部分由(铁芯)和(线圈)组成。

50、变压器油的主要要作用是(冷却)和(绝缘)。

51、变压器故障主要发生在绕组、(铁芯),套管、(分接开关)和油箱等部位。

52、高压10KV变压器一般只装有(防雷保护)、过电流保护和(气体保护)。

53、电力变压器绝缘油有良好的(消弧性能),能防止油箱内(事故电弧)的扩大。

54、电力变压器指的电力系统一次回路中供输、(配)、(供)电用的变压器。

55、电力变压器按照相数分,有(单相变压器),(三相变压器)。

56、变压器高压侧电流(小),低压侧电流(大)。

57、变压器低压侧熔断器的容体应按照变压器二次(负荷)电流或二次(额定)电流选择。

58、电力变压器的基本原理是(电生磁)和(磁生电)的作用。

59、绝缘性能主要用(绝缘电阻)、耐压强度、(泄漏电流)和介质损耗等指标来衡量。

60、为了防止屏护装置意外带电造成触电事故,必须将金属材料制成的屏护装置(接地)或(接零)。

61、安全距离的大小决定于(电压的高低)、(设备的类型)、安装的方式等因素。

62、有电击危险环境中使用的手持照明灯和局部照明灯应采用(36v)或(24v)安全电压。

63、(绝缘)、遮拦和阻挡物、电气间隙和(安全距离)、漏电保护等都是防止直接接触电击的防护措施。

64、屏护装置所用材料应有足够的(机械强度)和良好的(耐火性能)。

65、漏电保护器有(电压型)和(电流型)两大类型。

66、屏护装置有(永久性)屏护装置和(临时性)屏护装置。

67、(保护接地)与(保护接零)是防止间接接触电击的最基本的措施。

68、电气设备的接地规程规定:电压在1000V以下电源中性点(不接地)的电网和1000V以上(任何形式)的电网中,均需采用保护接地。

69、TN系统有三种类型,即(TN—S)系统、TN—C—S系统和(TN—C)系统。

70、接地装置由(接地体)和(接地线)组成。

71、接地体分为(自然)接地体和(人工)接地体。

72、设备的(金属外壳)与(保护零线)连接的方式称为保护接零。

73、保护接地的原理是给人体并联一个小电阻,以保证发生故障时,减小通过人体的(电流)和承受的(电压)。

74、移动设备是指不固定的经常移动的电动设备,主要包括(手持式)和(移动式)两种。

75、Ⅱ类和Ⅲ类设备都勿须采取(接地)或(接零)措施。

76、手持式电动工具一般由(驱动部分)、传动部分、(控制部分)、绝缘和机械防护部分组成。

77、Ⅱ类设备是带有(双重绝缘)或(加强绝缘)的设备。

78、(保护接地)或(保护接零)是Ⅰ类工具的附加安全预防措施。

79、高压配电装置包括(保护电器)和(开关电器)。

80、高压开关电器主要有高压(断路器)、高压(负荷开关)和高压隔离开关。

81、更换高压熔断器的熔管必须(停电进行),并配用(安全用具),而且有人监护。

82、跌落式熔断器在(正常运行)时,是(串联)在线路上的。

83、高压熔断器熔断后,应检查(消弧管),有烧伤者应(更换)。

84、高压隔离开关主要用来(隔离)高压电源,以保证其他电器设备的(安全检修)。

85、高压隔离开关主要由(片状静触头)、(双刀动触头)、瓷绝缘、传动机构和框架组成。

86、隔离开关运行温度不应超过(70℃),可用变色漆或(示温片)、红外线测温监视。

87、互感器的功能是把线路上的(高电压)变换成低电压,把线路上的(大电流)变成小电流。

88、电流互感器是(串联)在线路上运行的,电流互感器的一次电流决定于(一次负荷)的大小。

89、我国生产的电流互感器二次边额定电流为(5A)和(1A)。

90、电流互感器的精度等级是用(电流)的相对(误差)表示的。

91、移相电容器的直接作用是(并联)在线路上提高线路的(功率因数)。

92、电容器由(外壳)和(芯子)组成。

93、电容器的几种接线方式有低压(集中)补偿、低压(分散)补偿、高压补偿。

94、电容器运行中电流不应长时间超过电容器额定电流的(1.3)倍。

电压不应长时间超过电容器额定电压的(1.1)倍。

95、电气线路可分为(电力)线路和(控制)线路。

96、架空线路指档距超过(25)米,利用杆塔敷设的(高、低压)电力线路。

97、断线可能造成(接地)、混线、(短路)等多种事故。

98、电压损失是(受电端)电压与(供电端)电压之间的代数差。

99、电气线路的过电流保护包括(短路)保护和(过载)保护。

100、架空线路巡视分为(定期巡视)、特殊巡视和(故障巡视)。

101、电缆线路的定期巡视一般(每季度)一次;户外电缆终端头(每月)巡视一次。

102、绝缘损坏后依据损坏的程度可能出现(短路)和(漏电)两种情况。

103、阀型避雷器是由数组(火花间隙)和(阀电阻片)组成。

104、雷电破坏效应包括(电作用)、(热作用)、机械作用的破坏。

105、按照雷电的危害方式分为(直击雷)、感应雷和(雷电侵入波)106、按雷的形状分类可分为(线形)、(片形)和球形。

107、避雷器应与被保护物(并联),装在被保护物的(引入端),其上端接在线路上,下端接地,当雷电波沿线路侵入时,避雷器首先放电,引雷电流入地,保护了设备的绝缘。

108、感应雷分(静电感应)和(电磁感应)两种。

109、接地是消除静电危害最简单的方法,它主要用来消除(导电体)上的静电,不宜用来消除(绝缘体)上的静电。

110、(爆炸)和(火灾)是静电最大的危害。

111、高压侧装设(阀型避雷器)或(保护间隙)主要用来保护主变压器,以免高电位沿高压线路侵入变电所。

112、防雷装置的引下线应满足(机械强度)、(耐腐蚀)和热稳定性。

113、避雷器的型式有(阀型)、排气式和(保护间隙)等。

114、避雷针实际是(引雷针),它把(雷电波)引来入地,从而保护其他物体。

二、判断题1、电源是用电设备,它的作用是把电能转换为其它形式的能。

(×)2、我们把线圈刚开始转动瞬时的相位角称为初相角。

(√)3、日常用来照明的电灯是接在两根火线之间的。

(×)4、楞次定律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判断感生电动势或感生电流方向的方法。

(√)5、直接接触电击也称为故障状态下的电击。

(×)6、发生直接电弧烧伤时,电流进、出口烧伤最为严重,体内也会受到烧伤。

(√)7、电烙印是在人体与带电体接触的部位留下的暂时性斑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