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蒜素:复配杀菌剂农药的首选原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乙蒜素,ISO通用名:Ethylicin,中文别名:抗菌剂402,CAS号:682-91-7,分子式:C4H10O2S2,分子量:154.25,化学名称:乙烷硫代磺酸乙酯;结构式如图1,属有机硫杀菌剂。
图1 乙蒜素结构式
乙蒜素属于一种广谱植物仿生杀菌剂,是大蒜素的乙基同系物,是我国20世纪60年代开发的抗生素衍生物。
以保护作用为主,兼有一定的铲除作用和内吸性。
对多种病原菌的孢子萌发和菌丝生长有很强的抑制作用,杀菌谱广。
在农业生产上主要用于种子的处理和茎叶喷雾。
乙蒜素是复配杀菌剂农药的首选原料。
01、作用机理
乙蒜素的作用机制为:其分子结构中的 (S-S=O=O)基团与菌体分子中含-SH基的物质反应,从而抑制菌体正常代谢。
另外乙蒜素对植物生长具有促进生长的作用,经它处理过的种子出苗快,幼苗生长健壮。
02、应用
乙蒜素是广谱性的杀菌剂。
具有抑制病原菌的代谢功能的作用,对多种作物的细菌、真菌病害都有非常好的防治效果。
低浓度的乙蒜素还有提高发芽率,刺激作物的生长,能够防治红薯的黑斑病,水稻的烂秧,稻瘟病,恶苗病,小麦的腥黑穗病,棉花的许多病害。
乙蒜素还可以用作种子的处理剂,叶面喷施或者灌根,经过处理的稻种、棉种,薯块等等种子,具有出苗快,出苗早,生长健壮,死苗烂苗少
等等优点好处。
03、作用特点
适用范围非常广泛。
粮食作物、经济作物以及蔬菜、果树均可使用;
速效性高。
温度在25℃以上,24小时见效,72小时控制病害。
无残留。
喷施在作物上,比如在黄瓜中最多停留4天、草莓2天、小麦3天。
活性高,用量少。
经测定在50--260ppm浓度范围,可有效抑制棉花立枯病、枯萎病、黄萎病;水稻稻瘟病、白叶枯病、恶苗病、烂秧病、纹枯病;玉米大小斑病,黄叶;小麦赤霉病、条纹病、腥黑穗病;西瓜慢枯病、西瓜苗期病害;黄瓜苗期绵疫病、枯萎病、灰霉病、黑星病、霜霉病;白菜软腐病;姜瘟病;番茄灰霉病、青枯病;辣椒疫病及草莓、白术、人参、香蕉、苹果、葡萄、梨树、茶叶、马蹄、花卉、花生、大豆、芝麻等作物上的多种病害,效果显著;
混配能力良好。
可以与多种杀菌剂进行复配,来提高防治病害的效果。
市面上常见的咪鲜胺·乙蒜素,三唑酮·乙蒜素,氨基寡糖素·乙蒜素,恶霉·乙蒜素等多种,这样复配,提高了防治农作物病害、减少投入、提高效果。
04、国内登记
经中国农药信息网查询,截至2023年2月10日,我国乙蒜素登记的有效证件有36个,其中,原药3个,单剂22个,复配制剂11个。
目前乙蒜素市场上主要以单剂为主(尤以80%乳油较为常见),其他有与咪鲜胺、戊唑醇、噁霉灵、氨基寡糖素、杀螟丹、三唑酮的复配,登记数量不多。
登记用于大豆、甘薯、棉花、苹果树、水稻、油菜、辣椒、黄瓜等防治各种病害,使用方法以喷雾为主,也可进行浸种。
登记的主要剂型为乳油。
05、可混配有效成分
乙蒜素残留期比较短,相应地持效期也是比较短的,为了提高防治的效果,最好是与其他杀菌剂复配,来得到速效加持效的效果。
整理国内目前对乙蒜素混配研究,具体如下:
乙蒜素、粉唑醇和壳寡糖的农药组合物。
乙蒜素、粉唑醇和壳寡糖的质量比为(70-80):(8-12):(2-5)。
将粉唑醇、壳寡糖和乙蒜素复配使用,综合了乙蒜素药效强、见效快和粉唑醇见效持久、可铲除孢子以及壳寡糖增强抗逆性的优点,具有明显的增效作用,对作物白粉病具有十分显著的效果。
氟菌螨酯和乙蒜素的杀菌组合物。
氟菌螨酯和乙蒜素的重量比为30:1~1:20。
该组合物对农作物上的霜霉病、枯萎病等病害具有优异的防治效果,持效期长,对农作物安全。
氟菌螨酯和乙蒜素复配后具有显著的协同增效作用,可减少农药使用量,降低使用成本,减轻对环境的污染,延缓病原菌抗药性的产生,增加农药使用寿命。
苯醚菌酯和乙蒜素的杀菌组合物。
苯醚菌酯4%-20%,乙蒜素15%-40%,成膜组分0.5%-15%,其余为助剂与水,其中的百分比浓度为重量百分比。
该杀菌组合物,制剂组成比例具备技术可行性,且对葡萄霜霉病的预防和治疗表现出较好的协同增效作用,可以有效的降低萄霜霉病菌对苯醚菌酯的抗药性风险,是一种较为理想的葡萄杀菌剂组合物。
多菌灵和乙蒜素复配的杀菌组合物。
多菌灵和乙蒜素重量比为1:60-25:1。
该组合物具有显著的协同增效作用,同时具有预防治疗作用、持效期长、用药量少、降低环境污染和农药残留量、可延缓病原菌抗药性的产生。
溴菌腈和乙蒜素的杀菌组合物及应用。
溴菌腈和乙蒜素的重量份数比为40:1~1:40,组合物中活性组分重量百分含量为1~90%。
该杀菌组合物用以防治由病原真菌引起的作物病害,如果树、谷物、瓜类、蔬菜等作物上的霜霉病、斑点落叶病、疫病、炭疽病、白粉病、锈病等,不仅能够起到协同增效的作用,延缓病原菌抗药性的产生,而且能够提高作物品质与产量。
乙蒜素和异稻瘟净的杀菌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乙蒜素与异稻瘟净的重量比为5~80∶1~40。
可应用于水稻稻瘟病的防治。
该组合物安全环保、成本低、效果好。
田间药效试验证明该组合物具有明显的增效作用。
三氟苯嘧啶和乙蒜素的复合种子处理剂。
乙蒜素和三氟苯嘧啶重量配比为1:10~10:1。
该复合种子处理剂在防治稻飞虱的应用。
优点为:该组合物利用不同杀虫机理的农药,将其完美结合起来,用于水稻种子处理,与单剂相比具有明显的增效作用,持效期长,水稻生长前中期不需要防治稻飞虱、稻蓟马,可降低防治成本;能够减少水稻生长期用药量、降低环境污染和农产品的残留,且对水稻生长安全,既可人工操作,也可机械操作;同时能够促进水稻出苗、生长,提高水稻的抗逆性。
噻唑膦和乙蒜素的组合物及其应用。
噻唑膦和乙蒜素的重量比为1:20~15:1。
该组合物有效克服了现有药剂(杀螟丹)剂型选择范围小和易降解不稳定的缺点,增强了噻唑膦的渗透性,防治效果好,且明显降低噻唑膦的亩用量,其亩用量可达20克以下,缓解了噻唑膦对水稻种子发芽的抑制,增强了药剂使用安全性。
氟啶胺、乙蒜素和杀螟丹的农药组合物及其应用。
氟啶胺、乙蒜素和杀螟丹的质量比为1~10:5~20:1~15。
该农药组合物在防治镰刀菌和线虫引起的植物病害中的应用。
以氟啶胺、乙蒜素和杀螟丹三元复配作为有效成分的农药组合物效果好、成本低。
06、前景展望
乙蒜素是我国首创农药品种,成本和价格与其它杀菌剂相比还是低廉的。
另外,如进一步做药效研究,扩大用途,可提高产量和扩大销路。
乙蒜素不但能抑制多种真菌、细菌、而且有刺激生长作用,可以说是一个颇具市场前景的农药品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