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内民主是党的生命
党内民主与党内和谐关系构建浅析
所 谓 党 内和 谐 , 就 是 指 党 内 民主 发 展 充 分 , 组 织 纪 律严明 , 党员之 间、 党 的各 级 组 织 之 间 以及 党 员 与党 的 组织之间等在思想行 动上统一协调 , 全党具有强大的生 机 和 战 斗力 的状 态 和 过程 。 十六 届六 中全 会 通 过 的《 中 共 中央 关 于构 建 社 会 主 义 和 谐 社 会 若 干 重 大 问题 的 决 定》 中明确提出 : “ 以党 内和谐促进社会和谐” 。 ( 一) 党 内和谐 有 利 于实 现 党员 的 主体 地位 。党员 是 党 的建设的主体 , 是和谐社会建设 的重要依靠力量 。党 员 的主体地位 主要体现在 : 党员有明确的主体意识 , 党员 的权 利 和 义 务 能得 到 实 现 , 党 员 能 够 主动 参 与党 内事 务 以及党 的管理 , 党的各项建设始终是以党员为主体来进 行等方面。党员主体地位的实现程度在一定意义上决定 了党的建设水平和质量。毛泽东 同志曾经指出: “ 处在伟 大 斗争 面前 的 中国共 产党 , 要求 整 个党 的领 导机 关 , 全党 的党员 和干部 , 高度地 发挥其积极 , 才能取得胜利 o - [ 4 1 ( P . ’ 构 建 党 内 和谐 有 利 于 坚 持 和深 化 党 内民 主 , 实 现 党 员 的 主体地位 , 使广大党员敢于讲真话 , 能够充分表达新的见 解 和新 的 观 点 , 从 而 形 成 生 动 活泼 的政 治 局 面 。构 建 党 内和谐还有利于克服命令主义 、 官僚主义和分散主义、 小 团体主义 的侵蚀 , 进行正确的集中 , 凝聚全党的意志和信 念, 促进 全 党 的团结 和统 一 , 提 高党 的执 政水 平 。 ( 二) 党 内和谐有利于提高党的政策的科学性。 “ 政策 和 策略是 党 的生命 ” 。政 策 正确 与否是 关 系到 党 的 生 死存 亡 的大 事 , 是关 系 到 中 国特 色 社会 主 义 事 业 兴衰 成 败 的关 键 。 党及 其 所 领 导 的 事 业 发 展 的事 实 充 分 表 明: 构建党内和谐是增强党的团结 、 发挥全党力量 、 提高 党 的政 策 科学 性 的前 提 和保 障 。构 建 党 内和谐 有利 于 营 造 平等 民主 的氛 围 , 强 化党 员 的 主体 意识 , 激 发 党员 的生 机 和 活力 , 增 强 党 的 团结 和凝 聚力 , 使 党 内各 种信 息 传递 更 为流畅 , 使党 的各级 组织和党员 的全局意识进一步加强 。
党内民主建设科学化的路径选择
摘要 : 党 内民主是 党的生命 , 是 党保持 生命 力、 凝聚力和创 造力 的动 力源泉 。党的十八 大报 告提 出要 积极 发展 党 内民主 , 增强党的创造 活力 , 全 面提 高党 内民主建设科 学化水平 。以改革创新 的精神推进 党 内民主建设
科 学化 , 要 深化对 党 内民主建设科 学化 的正确认识 , 努 力 实现 党 员民主权 利保 障机 制科 学化 、 推进 党 内民主制 度 建设 科 学化、 实现党 内民主 决策科 学化、 促 进党 内基层 民主科 学化 。 关键词 : 民主 ; 制度 ; 科 学化 ; 党 内民主 ; 党的建设 收稿 日期 : 2 0 1 3 — 0 5 — 0 3 作者及 单位 : 王士龙 , 中共 中央党校 党建部硕士研 究生 , 研 究方 向: 党 的建设理 论 ; 赵绪生 , 中共务渠 道 , 实现 充分参 与。健 全党 内情况 下情上达 、 党 内事 务听证咨 询 、 党 员定期
评议基 层领 导等 制度 , 保证 基层党员和党组织的意见 能够及 时、 准确地反 应到上级 。再次 , 积极营造 有利 于党 员行使 民主权利的环境和氛围。要广开言路 , 鼓
党 内民主是 党的生命 , 是党 内生活 的基本政治原 则和 制度 , 也是 党保持 生命 力 、 凝聚 力和 创造 力的动 力源泉 。党 的十 八 大报告 中指 出 : “ 要积极 发展 党 内 民主 , 增 强党 的创造 活力 ” 。如何 以改革 创新精 神推
进 党 内民主建设 , 努 力提高 党 内民主科学 化水 平 , 增 强党的民主执政能 力 , 成 为当前全面提高 党的建设科 学化 水平的一项重要课题。
利不断走 向胜利。 2 . 党 内民主 建设科 学化是 增强 党的执 政能力 , 保 持 党 的先进性 和纯 洁性的 必然要 求。党 的十八 大报
《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应知应会50题
《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应知应会50题1.党要管党必须从党内政治生活管起,从严治党必须从党内政治生活严起。
2.在长期实践中,我们党坚持把开展严肃认真的党内政治生活作为党的建设重要任务来抓,形成了以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和自我批评、民主集中制、严明党的纪律等为主要内容的党内政治生活基本规范。
3.新形势下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必须以党章为根本遵循,坚持党的政治路线、思想路线、组织路线、群众路线,着力增强党内政治生活的政治性、时代性、原则性、战斗性,着力增强党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
4.新形势下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重点是各级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关键是高级干部特别是中央委员会、中央政治局、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的组成人员。
5.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支柱和政治灵魂,也是保持党的团结统一的思想基础。
6.理想信念动摇是最危险的动摇,理想信念滑坡是最危险的滑坡。
7.全党同志必须把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作为毕生追求,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不断改造主观世界,解决好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问题。
8.全党同志必须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9.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是党和国家的生命线、人民的幸福线,也是党内政治生活正常开展的根本保证。
10.全党必须毫不动摇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聚精会神抓好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努力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打下坚实物质基础。
11.全党必须毫不动摇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根本是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做到头脑清醒、立场坚定,矢志不移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党内民主质量的进一步提高
Legal Sys t em A nd So c i et yf叁型查塾垒三!!!竺!!里型。
j茎!—■固函囫—■党内民主质量的进一步提高刘媛摘要党内民主是党的生命。
在新的历史背景下,加强和改进党内民主、切实提高党内民主的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在本文中,笔者对党内民主质量的提高表达了自己的看法,并提出了相关建议。
关键词党内民主民主权利选举制度中图分类号:D2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592(2010)10-207-01一、前言中国共产党能够保持持久的创新活力和团结统一,党内民主功不可没。
党内民主是的党的生命,对于这精神,我们不仅要深入地学习,还要认真的领会,我们要坚定、扎实、稳步地推进党内民主,这是在新时期党的自身建设的重要使命之一。
加强和改进党内民主、提高党内民主质量有利于全国人民在党的领导之下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胜利,为开创社会主义建设的新局面提供保证。
二、提高党内民主质量意义重大党的十四届四中全会上,中共十七届四中全会公报重申了党内民主的重要性:党内民主是党的生命,集中统一是党的力量保证。
坚持以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以党的坚强团结保证全国各族人民的大团结。
要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制度,保障党员主体地位和民主权利,完善党代表大会制度和党内选举制度,完善党内民主决策机制,维护党的集中统一。
首先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决定了要推行党内民主,中国共产党是工人阶级的民主政党,从建党伊始,党的基本原则之一就包括了党内民主:其次实践不仅一次地证明,党内民主是加强党的自身建没的一条十分重要的经验,不论是在民主革命时期还是在建国之后,党内民主为党的正确决策提供了重要保证,相反,如果党内民主遭到破坏,党的决策往往是错误的;再次,党的事业兴旺发达需要依靠党内民主,因为中国的社会主义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对共产人来讲是没有经验可以借鉴的,需要我们的群策群力,需要充分发挥共产党人的主观能动性进行探索,因此,只有充分发挥党内民主,党的活力、创造力、凝聚力刁1可能被充分地调动起来;最后,党内民主是推行人民民主的前提和关键,邓小平同志曾经明确地指出:要造成又有集中又有民主的政治局面,必须首先从党内造成。
中国共产党是一个把党内民主视为生命的党
一④ 万方数据
大决策。 但后来因种种原因,打乱了党内民主继续前进的
步伐。尽管毛泽东同志1962年在七千人大会再次强 调党内民主的重要性,重申要形成“又有集中又有民 主.又有纪律又有自由。又有统一意志、又有个人心情 舒畅、生动活泼。那样一种政治局面”。114I但由于党在 指导思想上已经形成了“左”的路线,根本无法扭转党 内不民主的状况。家长制、一言堂、个人迷信、权力高 度集中、个人专断等现象日渐风行,直至爆发“文化大 革命”.导致党内出现更为严重的集权专制。
对发展党内民主的思考
对发展党内民主的思考□蒋洁【摘要】发展党内民主,保证党员的主体地位,正确处理好民主与集中统一的关系,健全和完善反映党员和党组织意愿的党内民主制度,对于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党内民主;党的建设;党的制度【作者单位】蒋洁,镇江高等专科学校“党内民主是党的生命”,这是十六大总结党内民主发展的历史经验得出的科学结论,是对党内民主重要性的精辟概括和形象表述。
在党内民主问题上,我们党既有成功的经验,也有过沉痛的教训。
民主革命时期,我们党内曾经先后出现过陈独秀的家长制作风、王明的教条主义和独断专行,严重地窒息了党内民主,使党的事业遭受了严重的挫折。
在我们党执政后的一段时期内,由于指导思想上“左”的错误,不能正确处理民主与集中的关系,党内存在权力过分集中的问题,“从一九五八年批评反冒进、一九五九年‘反右倾’以来,党和国家的民主生活逐渐不正常,一言堂、个人决定重大问题、个人崇拜、个人凌驾于组织之上一类家长制现象,不断滋长。
”加之各种复杂因素的影响,最终导致了“文化大革命”的发生,使党纪国法遭到严重践踏,党和国家的民主生活破坏殆尽。
历史的经验教训反复证明,什么时候充分发扬党内民主,正确处理民主与集中的关系,党内政治生活就正常,党的事业就兴旺发达,即使出现问题,也能够通过民主机制及时加以纠正和解决;反之,什么时候党内民主受到削弱和破坏,党内政治生活就必然不正常,党就会犯错误,党和人民的事业就会遭受损失。
发展党内民主,健全和完善党内民主机制,是一个直接关系到党的生存和发展,关系到党和国家政治生活全局,关系到党和国家的事业兴衰成败的重大课题。
一、党员主体地位的保证对于党内民主的极端重要性,是由党内民主的性质和功能决定的从本质上讲,党内民主就是全体党员在党内当家做主的政治权利和政治制度。
在2005年全党开展的先进性教育中,党中央第一次提出:“党员是党的主体”。
对党内民主与人民民主的再认识
民 主… 词 源 于古 希 腊 语 ,是 指人 民的 统 治 ,大 多数 人 的统 二 、党 内民主 与 人 民 民 主 的辩 证 关 系 治 , 文 为 dt (ay 在 中 阚不 同的 历 史 时 期 民 主 一词 有 着 不 英 e or(。 n ̄ . 党 内 民 主 和人 民 民主 都 是 社 会 主 义 民 主政 治 的 基 本 内 容 , 同的含义。在古代 , 民主通常是指为百姓做主 , 为百姓寻求 一个 二 者 是 相 互 区别 、 相互 制 约 、 互 促 进 、 j 相 成 的 辩 证 统 一 关 相 _辅 样 好 皇 帝 , 明君 贤臣联 系在 一 起 。 与 在近 代 , 由于 社 会 历 史 的变 迁 , 系 。 区别 具体 表 现 为 : 它有了不 同的意思 , 多指 为推翻 旧的封建制度 、 行人 民革命 的 进 1内涵 不 同 、 . 武器, 为一代代先进 的中国人 的理想 与目标 。 成 而现在我们所说 党 内 民 主 既 是 一 种 制 度 也 是 一种 政 党 运 行 体 制 和 运 作 机 的 民 主 . 一 般 定 义 为在 一定 的 阶级 范 围 内 , 照 平等 和少 数 服 制。 内民主如果缺乏具体制度的安排和体制的完善 以保障 其 按 党 得 从多数原则来共同管理陶家事务的国家制度。 可见 . 不同历 史条 只会 落 空 。 主集 中制 作 为党 的 根 本组 织 制 度 和 领导 制 度 , 是 民 正 件赋予 丁民主不同的含义。其实 , 无论时代如何变迁 , 民主始终 党内民主的制度表现 。而党 内决策机制 、 内临督机制 、 党 党员民 是人类所向往和追求的美好东西。 在今天的中国, 不管是党还足 主权利保 障机制 、干部任用机制等都是党内民主作为一种政党 人 民都 : 常 重 视 民主 , { 因而有 l党 内 民 主和 人 民民 主 一 r 机制在实践 中的具体体现 。人 民民主是人民民主々歧的重要组 党内民 主是 自党成立 以来 始终坚持 和追求 的 曰标 。早 在 成 部 分 , 指 在 闫家 政 治 、 济 、 化和 社 会 生 活 L , 体 人 民 在 即 经 文 }全 J l 13 年 党的 六 届 六 中 全会 上 毛泽 东 作 的 政 治 报 告 《 嗣 共 产 党 乎等 的基 础 上 , 过 一 定 的 程 序 和形 式 , 98 中 通 享有 埘 家 和 社 会 事 务 在 民族 战 争 中 的地 位》 专 r讲 丫发 展 党 内 民 主的 问 题 他指 出 : 的 民 主选 举 、 主决 策 、 , J 民 民主 管 、 民主 监 督 的权 利 , 实 质 是 人 其 “ 大 党 内 民主 . 看作 是巩 固党 和发 展 党 的必 婴 步 骤 . 使 党 民当家作主。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 扩 应 是 多党合作和政渝 商制度 、 民 在伟 大 . 中生 动 活 泼 、 任愉 快 、 长 新 的 力 量 , 破 战 斗 难 族 区域 自治 制 度 、 层 民 主制 度 是 人 民 民主 的制 度 表 现 1 争 胜 生 突 基 关的 一 个 晕要 的武 器 。 … 冈 以 后 , 15 一 ”建 在 9 6年党 的 八 大 』 , 少 -刘 2主 体 地 位 不 同 。 . 奇作的政 治报告和邓小平作的关于修 改党章的 中 ,共 8次 党 内民主不仅是政党加强执政 能力的重要 手段 ,是关 系党 使用 了“ 内 }主 ” 如 : 少 奇 的政 治报 告 中 的第 部 分郧 毛提 的 生命 的问 题 , 且 被 赋 予 了促 进 党 的 先进 性 、 动 党 内 和 渚发 党 毛 . 刘 而 推 出 :必 须 往党 的各 级 组 织 中无 例 外 地 贯 彻执 行 党 的集 体 领 导原 展的重要使命 ,这充分表 明党 内民主在整个党的建设中处于头 “ 则和 扩 大党 内民 主 。”1 8 i 90年 l , 2 1 2月 邓小 平 指 :我 『各 种政 等重要 的地位。胡锦涛在 {大报 告中谈到 定不移发展社会 “ ¨ 二 治制度和经济制度 的改革 , 坚定地 、 要 有步骤地继续进 行:这些 主义民主政治时说 ,人 民民主足社会 主义的生命” “ . .毋庸置疑 , 改革的总方 向, 都是为了发扬 和保证党内民主 , 发扬和保汪人民 人 民 民 主是 全体 人 民的 民 主 , 括 了人 民的经 济 、 治 、 化 、 包 政 文 社 民主 . 就把 党 内 民 主提 到 了 改革 总 方 向 的高 度 。 泽 民 在党 会 等各 个 方 面 的 民主 , 系到 整 个 闰家 的生 死 存 因而 , 民 .哒 ” 江 关 人 的十 四大 报 告 中指 m :要 进一 步发 扬 党 内民 主 , 强 制 度 建 设 , 民 主 在 中 同特 色 社 会 主 义 现 代 化 闷 家 建 没 中处 于关 键 性 的 地 “ 加 切实保障各级党组织和党员的民主权利 , 、” 十六大规定 :要 以 “ 保障党员 民主权利 为基础 ,以完善党 的代表大会 制度 和党 的委 3适 用 范 围 不 同 . . . 员会制度勾 点 , 从改革体制机制入手, 建立健全充分反映党员 党 内民 主适 用 于 执 政 的 中 闲共 产 党 党 内 政 治生 活 。人 民 民
关于党内民主问题的若干思考
党 内民主 的基本 内涵 马克 思、 恩格 斯早在创立共产主 义者同盟之初 , 已经开始探 讨党 内 便 民主问题 。 恩格斯早在 14 8 5年就指出 :民主在今天就是共产主义 。 “ …… 民 主 已经成 了无产 阶级 的原则 、 群众的原则 。…… 当各 民族 的无产 阶级政党 彼此联合起来的时候, 它们完全有权把民主~词写在 自己的旗帜上 。” 列宁在创建新型无产阶级政党的实践 中, 丰富和发展 了马克思主义关 于党 内民主的理论 。列宁认为, 所谓党内民主, 就是说“ 内的一切事物 是 党 由全体党员直接或通过代表,在一律 平等和毫无例外的条件下来处理 的; 并且, 党的所有负责人员 、 有领导成员 、 有机构都是选 举产生 的, 所 所 必须 向党员报 告工作, 并可以撤换” 。 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 人, 在总结中国共产党 自身建设经 验的基础上, 进一步丰 富和发展 了党 内民主 的理论, 认为“ 内民主 的实 党 质, 是要发扬党员的 自动 性与积极性, 就 提高党 员对党 的事业的责任心, 发 动党员和党员的代表在党章规 定的范 围内尽量 发表 意见, 以积极参加党对
党 内民主的发展水平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党员 民主 素质 的高低 。因此, 要通过加强党员干 部的教育 , 提高党员 民主素质 。通过举 办民主集中制进 修班等形式 , 高新进 领导班子成 员贯彻 民主集 中制 的思想意识 、 论水 提 理 平和实践能力。 联系本地区本 部门的实际 , 抓紧制定有关具体制度 , 实加 切 强对党员干部的民主集 中制教育工作。 ( ) 二 完善党代表大会制度, 实行党代会 常任制 改革和完善党 的代表大会 制度, 是发展党 内 民主 的一个 重要的、 不可 忽视的方面 。首先要开好党的代表 大会 , 正体现 出党的代表大会 的权力 真 机关的作用 。在党的代表大 会上 可以对党 内重大 问题 进行充分讨论 , 甚至 展开激烈争论。其次 是实行党代会常任制。实行党代会常任制可 以减少代 表选举工作 的负担。 的最大好处是使代表大会可 以成为党 的充分有效 的 它 最 高决策机关和最 高监 督机关 。 ( ) 三 完善党 的地方各 级全委会 、 常委 会工作机制 , 一步发挥全委 会 进
《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应知应会50题
---------------------------------------------------------------范文最新推荐------------------------------------------------------ 《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应知应会50题《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应知应会50题:1.党要管党必须从党内政治生活管起,从严治党必须从党内政治生活严起。
2.在长期实践中,我们党坚持把开展严肃认真的党内政治生活作为党的建设重要任务来抓,形成了以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和自我批评、民主集中制、严明党的纪律等为主要内容的党内政治生活基本规范。
3.新形势下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必须以党章为根本遵循,坚持党的政治路线、思想路线、组织路线、群众路线,着力增强党内政治生活的政治性、时代性、原则性、战斗性,着力增强党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
4.新形势下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重点是各级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关键是高级干部特别是中央委员会、中央政治局、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的组成人员。
1/ 85.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支柱和政治灵魂,也是保持党的团结统一的思想基础。
6.理想信念动摇是最危险的动摇,理想信念滑坡是最危险的滑坡。
7.全党同志必须把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作为毕生追求,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不断改造主观世界,解决好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问题。
8.全党同志必须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应知应会50题。
9.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是党和国家的生命线、人民的幸福线,也是党内政治生活正常开展的根本保证。
10.全党必须毫不动摇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聚精会神抓好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努力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打下坚实---------------------------------------------------------------范文最新推荐------------------------------------------------------物质基础。
《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应知应会50题【精品范文】
《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应知应会50题《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应知应会50题:1.党要管党必须从党内政治生活管起,从严治党必须从党内政治生活严起。
2.在长期实践中,我们党坚持把开展严肃认真的党内政治生活作为党的建设重要任务来抓,形成了以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和自我批评、民主集中制、严明党的纪律等为主要内容的党内政治生活基本规范。
3.新形势下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必须以党章为根本遵循,坚持党的政治路线、思想路线、组织路线、群众路线,着力增强党内政治生活的政治性、时代性、原则性、战斗性,着力增强党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
4.新形势下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重点是各级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关键是高级干部特别是中央委员会、中央政治局、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的组成人员。
5.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支柱和政治灵魂,也是保持党的团结统一的思想基础。
6.理想信念动摇是最危险的动摇,理想信念滑坡是最危险的滑坡。
7.全党同志必须把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作为毕生追求,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不断改造主观世界,解决好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问题。
8.全党同志必须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9.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是党和国家的生命线、人民的幸福线,也是党内政治生活正常开展的根本保证。
10.全党必须毫不动摇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聚精会神抓好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努力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打下坚实物质基础。
11.全党必须毫不动摇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根本是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做到头脑清醒、立场坚定,矢志不移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学习党内监督条例心得体会
学习党内监督条例心得体会党内民主是党的生命,是党内监督的基础,也是保持党的先进性的重要保障。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准备的2017学习党内监督条例心得体会,希望大家喜欢!2017学习党内监督条例心得体会范文篇1在当前深化改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新形势下,如何使我们党始终保持其先进性,充分发挥共产党人的先锋模范作用,加强党内监督,显得尤为重要。
党内监督条例的出台,是与时俱进的产物。
认真学习贯彻落实好条例,是我们共产党人的首要任务。
一、建立健全党内监督制约机制是保持党的先进性的核心中国共产党自1921年建立以来,在历次党的会议和文件中都提出过监督问题并做了一些党内监督的规定,但是与这次党内监督条例相比,显得层次低、不系统、不规范、操作困难。
实践证明,制度的可行性、规范性和约束力,决定着监督工作的质量和效果。
没有规矩,难成方圆。
加强党内监督,没有制度就难以监督。
单靠以往提倡怎样做,很显然,已造成了一种软弱的监督局面。
要保持党的先进性,核心就是要加强党内监督,就要有一套监督体系,使之规范化、制度化,形成比较完备的互相配套、互相制约、互相提高、有章可依、便于操作的党内监督体系。
中国共产党人在总结了建党83年来的经验教训的基础上,适应改革、发展的新形势需要,为确保党的先进性这一显著特点,制定了科学完整的党内监督体系,解决了长期以来党内监督的薄弱环节。
条例第三章是重点,用了十节的篇幅,分别对集体领导和分工负责、重要情况通报和报告、述职述廉、民主生活会、信访处理、巡视、谈话和诫勉、舆论监督、询问和咨询、罢免或撤换要求及处理等十个方面作出了明确规定。
这些规定,填补了过去党内监督方面的缺陷,形成了相互配套、科学、严密的党内监督体系,使党内监督有了坚实的制度保障。
可以说,党内监督条例的出台,给我们共产党人提出了更高更严的要求。
只要我们认真学好条例,重在落实,就能够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永葆共产党人先进性的本色。
因此,党内监督条例是保持党的先进性的核心。
发展党内民主若干问题思考
2010年第4期贵州社会主义学院学报发展党内民主若干问题思考罗维英(贵州社会主义学院贵州贵阳550005)[摘要】党内民主是党的生命。
发扬和发展党内民主,是实现党的宗旨和奋斗目标的重要动力和组织保证。
党内民主建设的重要性日益突出,党内民主建设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和突破。
然而,党内民主建设仍然还存在薄弱环节。
因此,我们要以保障党员基本权利为根本,以加强党内基层民主建设为基础,建立并不断完善各项具体制度,确保党内民主决策,并高度重视制度程序问题。
【关键词]党内民主;薄弱环节;建议[中图分类号]:13261.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9310(20LO)04—0043—04A bs t r ac t:I n ner-par t y de m ocr a cy i s t he l i f e of t he par t y.D evel opi ng i nner-par t y dem oc r a cyi s t he i m p or t ant pow e r a nd or gani zat i on gI Iar antee t o achi ev e t he a i m of t he par t y a nd t he s t r u ggl e t ar get.The i m p or t an ce of i nner-par ty de m ocr a cy cons t r u ct i on has bec om e i ncr eas i ngl y pr om i nent,and i t has als o m ade80m e ac hi eve m en t s a nd br eakthr oughs,H ow e ver。
t he bui l di ng of i nner-par t y de m ocr ac y s il l has w eaknes s.Tber dom,w e hav e t o pr ot ect par t y m e m be玛’basi c ri ght s鹊a f u ndam ent al,base d O n s t r engt heni ng gr as s r oo t s de m ocr ac y cons t r uct i on,s et up a nd i m pr ove s peci fi c sys t em s t O ens ur e i nner-par t y de m oc r ac y deci si on—m ak i ng,an d pay hi s h at t ent i on t O sys t em pr o cedur es.K e y w or ds:i nner-p ar t y de m ocr acy;w e akness;sugge st i on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
党务公开知识竞赛试判断题
党务公开知识竞赛试题(判断题)1.党内民主是党的生命,党务公开是社会民主的重要内容。
2.党务公开是党内事务的内容、程序、结果等在党内进行公布。
3.党的基层组织实行党务公开,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然要求。
4.党的基层组织实行党务公开,是保障党员民主监督客观需要。
5.党的基层组织实行党务公开,是增强党的基层组织生机活力的客观需要。
6.党的基层组织实行党务公开,是实践党的宗旨的有效途径。
7.党的基层组织实行党务公开,是促进基层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
8.党的基层组织实行党务公开,是加强党内监督的重要举措。
9.党的基层组织实行党务公开,是推进基层各项工作的重要举措。
10.党的基层组织实行党务公开,必须坚持发扬民主,广泛参与的基本原则。
11.必须坚持积极稳妥,注重实效是我市党的基层组织实行党务公开的基本原则之一。
12.党的基层组织实行党务公开,要落实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选举权、表达权、监督权,进一步提高群众对党内事务的参与度,充分发挥群众在党内生活中的主体作用。
13.党的基层组织实行党务公开,要坚持自下而上的指导和自上而下的探索相结合进行。
14.党的基层组织实行党务公开,要讲求实效,防止形式主义。
15.党内党务除涉及党和国家秘密等依照规定不宜公开或不能公开的外,都应向党员公开。
16.实行党务公开要把党务公开与党外公开有机结合起来,相互借鉴、相互促进、协调运转。
17.党组织决议、决定及执行情况,不属于党务公开的内容。
18.党的思想建设情况,属于党务公开的内容。
19.党的组织管理情况,一般不属于党务公开的内容。
20.领导班子建设情况,是党务公开的内容。
21.干部选任和管理情况,是党务公开的内容。
22.联系和服务党员、群众情况,是党务公开的内容。
23.党风廉政建设情况,是党务公开的内容。
24.基层党组织联系和服务党员、群众情况包括帮助党员、群众解决生产生活实际困难。
25.接待来信来访、排查化解矛盾纠纷,不属于基层党组织联系和服务党员、群众情况的内容。
党内民主
16
主体素质:主体素质直接决定民主的质量。 共产党是两个先锋队组织,党员是中国民 众的精英。而且每个党员都在定期参加党 的组织生活,都在进行经常性的民主化锤 炼。
17
成本收益:民主实践有风险,可控是可行的 前提。我们党稳固的执政地位,她的纲领 宗旨对老百姓有巨大的号召力、感召力; 加上党内高度的组织纪律性,使发展党内 民主既能充满活力又不至于失控,从而积 累民主发展的经验,为人民民主开辟道路。
概括起来,民主集中制执行过程中有“两 怕”、“四变”现象:
28
“两怕”:有的“班长”怕班子成员对敏感议 题跑风漏气影响决策,怕充分发扬民主限制 自己的权力影响权威,怕反复走程序落下 “不敢拍板,不敢负责”的口实;班子成 员怕经常发表意见影响“沉稳”形象,怕 发表不成熟意见影响能力评价,怕提不同 意见落下“不保持一致,闹不团结”的口 实。——私心作怪
社会历史变迁的必然产物
(一)是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伴生物—— 自下而上推进的民主发展路径 改革开放以来,市场经济体制在建立并完善。 民主势头从村级向乡镇、从农村向城市蔓延, 典型的展示了民主发展的基本路径是由社 会底层向上演进,是社会内生的民主需求 而非外力推动的结果,这必然对执政党的 党内民主提出更高要求。
12
列宁在谈到公开、选举等制度时指出,这 些制度“可以造成一种能起生物学上所谓 ‘适者生存’的作用的自动机构。完全的 公开性、选举制和普遍监督的‘自然选择’ 作用,使每个活动家最后都能适得其所, 担负起最适合于他的能力的工作,亲身尝 到自己的错误的一切后果,并在大家面前 证明自己能够认识错误和避免错误”。这 里讲的自动机构、自然选择就是今天我们 讲的自我更新、自我调节的机制。
18
党内民主的推进风险
论推进党内民主的着眼点和工作原则
子和社会其他阶 层优秀分子, 在探索救国救民 真理过程中 主制度, 规范党内民主生活, 尊重党员主体地位, 保障党员 自 愿联合起 来而“ 举出” 先锋队组织。 的 这个党是新型的、 民主权利, 有 推进党务公开, 营造党内充分表达、 讨论、 民主 团 别于其他任何政党的中国 工人阶级的“ 主政党” 其在本 结和谐的氛围, 民 。 充分调动党员的积极性、 主动性和创造性。
首先 , 党内民主是创造性产生的前提。 邓小平在“ 八大” 修改 变和抵御风险能力 ,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已经显得越来越重
党章的报告中 指出, 党章把工作中 充分发挥创造性, 作为党 要, 是确保党更好地发挥自 己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 员的 一项权利规定下来, 不但可以 大大激发广大党员“ 领导核心的作用、 在工 不断得到发展和 壮大的一条重要途径。 作中充:集 中群众智慧, 分 运用独立思考 、 实事求是地 、 创造 性地解决问题, 而且可以 使许多惯于墨守成规、 惯于不尊重 党员群众创造性的领导人员 , 学会改变 自己的作风 , 从而促
放 自己。这就决定了工人阶级和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在 活力, 这是党的 先进性的 生动体现。 胡锦涛 指出: “ 党内民主 是 根本上是一致的。这个阶级最大公无私 , 最无偏见 , 最能让 增强党的创新活力、 巩固党的团结统一的重要保证” Tr) 。[C l ̄
广大的 人民 群众表达自 己的意愿和 要求。中国 共产党就是 党的 创新活 力具体体现为党的创造力、 凝聚力和战 斗力。 党 关注并能表达中国最广大人民利益要求的工人阶 级先进分 要增强这三种力量, 就要发展和扩大 党内民 健全党内民 主,
。[( 】 要思想为指导, 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 积极推进党 内民主 写在自己的旗帜上” 其先进性的重要体现就在于 整个党组织是按民主原则建立的”【( ,】 哪 ‘ 是根据民主 建设 , 对于坚持党的先进性 , 增强党的创新活力, 巩固党的 “ 原则组织起来的” [( 党员之间的权利是完全平等的, 。5 】 党内议事决策是按照民主集中的原则进行的。党内不同层 推进党 内民主是 坚 持党 的先 进性 的 次的组织之间, 党员与党组织之间, 党员之间, 是用民主集 必 然 要 求 中制进行联结的。 党的这种质的规定性表明, 党内民主是党
试论中国共产党党内民主的党员主体性作用
青春岁月党内民主是中国共产党加强自身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前提条件与内容。
只有在党内民主的前提下,中国共产党加强自身执政能力建设的伟大工程才能得以正确地、合乎规律地展开;而要加强执政能力,提高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水平,首要内容也是发展党内民主。
因此可以说,党内民主是中国共产党的生命。
党内民主不但牵涉到党的自身建设的问题,还对中国当前所正在进行和将要进行的政治体制改革起到强大的示范和推动作用。
党的主体是党员,党是由一个个具体的党员所组成的统一的集体。
所以党内民主的直接载体和直接参与者就是每一个党员。
因此,实现党内民主的过程就是广大党员发挥自我主体性、积极性的过程。
这种主体性作用的发挥对于中国共产党的自身建设,尤其是党内民主建设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一、党内民主中的党员主体性2002年中国共产党的第十六次代表大会的政治报告指出,“党内民主是党的生命,对人民民主具有重要的示范和带动作用。
”这是中国共产党第一次把党内民主提到如此的高度,这表明中国共产党已经开始真正地把握党的生命的内在本质规律和深层本质规定性。
中国共产党以前也曾提出过“政策和策略是党的生命”、“党的团结和统一是党的生命”以及“思想政治工作是党的生命线”等理论主张和实践要求。
但是,这些都必须以党内民主作为其本身的基础或前提条件。
只有在党内充分民主的前提下,才能有正确的政策和策略的制定与执行;只有在党内民主的基础上,党的团结和统一才能成为可能;也只有党内民主才能为党的思想政治工作提供有力的保障。
由此可见,党内民主是保持党的生命活力的深层次要求,甚至可以说是本质要求。
而其他的则属于派生性的要求。
党作为一个实体性的组织,是由千千万万的党员所组成的。
因此,党内民主的建设与实行的直接载体就是广大的党员。
所以在进行党内民主建设,落实党的民主制度,实现党内民主程序等都需要广大的党员参与其中,发挥自己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也就是发挥党员的主体性。
党员的主体性就是广大党员在党的决策、建设、组织工作中以主人翁的姿态和主体性的地位来积极地参与到其中去,发挥自己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0多年的执政,我们党经历了各种各样的考验,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党所面临的发展机遇是前所未有的,面临的挑战也是前所未有的,党内民主对人民民主起着示范和提升的重要作用。
从本质上讲,党内民主就是全体党员在党内当家作主的政治权利和政治制度。
发展党内民主的目的,就是要最大限度地调动全党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党永葆生机活力。
党内民主对人民民主具有示范带动作用。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扩大党内民主能够增强广大党员的民主素养,培育民主意识,在社会中营造良好民主氛围。
广大党员、干部通过党内民主的训练和熏陶,把党内民主的经验、作风和传统带到各自的工作岗位上,带动自己工作领域的民主风气,从而在全社会树立民主观念,带动人民民主。
党内民主能够提升人民民主。
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
我国地域辽阔、人口众多,各地区的发展不平衡、各阶层群众的政治素养也相差很大,人民民主的完善和巩固注定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必须从中国的具体国情出发,与中国特定的生产力发展水平以及中国的历史、民族特点和文化传统相适应,走中国特色的民主化道路。
通过党内民主提升人民民主,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战略选择,是一条切实可行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民主政治发展之路。
我们必须站在“党内民主关系党的生命”的战略高度来认识党内民主建设的重要性,必须通过继续解放思想,冲破这些障碍,为推进党内民主建设创造更为有利的思想条件。
只有加强制度建设,才能确保党内民主的正常化、正规化、常态化,不会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会因领导人的喜爱或厌恶而改变,从而充分调动全党参与党内民主建设的积极性。
党内民主建设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关键,完善与创新党内民主制度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的固本之策通过加强党内民主建设来提高执政能力。
要尊重党员主体地位,认真落实党章及党员权利保障条例等党内规章赋予党员的知情权、参与权、选举权、被选举权和监督权等各项民主权利,让党员在党内生活中真正发挥主体作用。
发展党内民主,不仅仅是一种作风,而且它关系到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