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科版八年级物理 (科学探究:速度的变化)运动的世界教学课件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设计实验:讨论并回答 (1)怎样判断小车在下滑过程中的速度是否变化? (2)要测量小车在上半段和下半段的速度,需要测量每一段的_________ 及其对应的_________。 (3)如何测量小车通过上半段路程和下半段路程所用的时间? 测量下半 段路程的时间能否让小车从中点处开始下滑进行测量呢?
新知讲解
时间(s)
t1= t2= t3=
平均速度(m/s)
v1= v2= v3=
分析论证:比较速度值,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新知讲解
一、探究速度的变化
交流反思:
(1)对比其他小组的数据和结论,是否相同? (2)实验过程中,怎样减小测量误差? (3)实验过程遇到了什么困难?是如何解决的?
强化练习
(衡阳中考)在如图所示的斜面上测量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让小车从斜面的A点由静 止开始下滑,分别测出小车到达B点和C点的时间,即可测出不同阶段的平均速度。 对上述实验,数据处理正确的是( B ) A.图中AB段的路程sAB=50.0cm B.如果测得AC段的时间tAC=2.5s, 则AC段的平均速度vAC=32.0cm/s C.在测量小车到达B的时间时,如果小车 过了B点才停止计时,测得AB段的平均速度vAB会偏大 D.为了测量小车在BC段的平均速度vBC,可以将 小车从B点静止释放
知识总结
速度的变 化
1.平均速度表示物体运动的平 均快慢程度
2.测量原理:v s 。
t
巩固练习
1. (十堰中考)某段道路的标志牌如图,它表示:大型客车最高行驶速度不 得超过__8_0_k_m_/_h___。
巩固练习
2.(攀枝花中考)在攀枝花市中考体育800m测试中,随着发令枪声响起,小睿 如离弦之箭一般冲出起跑线,3分20秒后冲过终点,取得了长跑满分的好成绩, 长跑过程中她的平均速度为___4_____m/s。
阅读教材32页材料
怎样才能证明丁同学 跑步速度是越来越小 还是越来越大呢?
通常要验证观点是否正
确,需要寻找证据来证明。
1.可以通过调查研究,从公共信息源
查找有关的科学资料
如
何
图书馆
互联网
书店
收
集
证
据 2.通过实验收集数据
下面是从互联网查找“世界飞人”北京奥运 会短跑冠军博尔特跑100米的研究资料:
1 新知导入 2 合作探究
3 课堂小结 4 拓展练习
课前小游戏:
谁反应快?
游戏规则: 甲同学用两手指捏住直尺的顶端,乙
同学做好用手指夹住直尺的准备。当乙 看到甲放开手,立即夹住直尺。双方交 换,各做一次,看谁反应快?
问题1: 你凭什么说你(他)的反应速度快? 说说你的依据。
问题2: 自由下落的直尺做的是什么运动? 速度是否变化?如何变化?
小迪比赛过程的平均速度为 8
m/s。
巩固练习
5.(内江中考)如图所示,是某同学设计的 测量小车在固定斜面上运动的平均速度实验装置图。 小车从带有适当刻度的斜面顶端由静止自由下滑,图 中的圆圈是小车到达A,B两处时,电子时钟所显示的 两个不同的时刻,则: (1)由图可知,斜面上的刻度尺的最小分度值为___1__mm。
0
济南西 08:37
08:41
406
曲阜东 09:13ຫໍສະໝຸດ 09:15535巩固练习
4.(遵义中考)学校运动会百米赛跑项目中,小迪起跑后2s末速度为
6m/s,终点冲刺时速度达到9.8m/s,在冲刺阶段小迪超越了小杰同
学,领先到达终点,最终以12.50s的成绩获得第一名并打破学校纪
录。在超越小杰的过程中,以小杰为参照物,小迪是 运动 的,
从起点算起每10米所用时间分别是: 1.82s、1.06s、0.90s、0.88s、0.83s、 0.83s、0.83s、0.82s,最后20米用了 1.72s,总成绩为:9.69秒。
从这组数据可以看出什么信息?:
1、博尔特的速度是怎样变化的? 2、他跑得最慢时是在第几个10米? 3、最快时是在第几个10米?
一、探究速度的变化
设计实验:测量上下两段的路程和时间,比较速度
t1 s1
s2
新知讲解
一、探究速度的变化
设计实验:测量上下两段的路程和时间,比较速度
t1
t3=t1-t2 s1 s3
s2t2
新知讲解
一、探究速度的变化
进行实验与收集数据:把实验数据填入下面的表格
(m)
全程s1= 上半段s2= 下半段s3=
讨论三: 方法:t2 = tC -tB
实验中应记录哪些数据? S1、S2、tB 、tC、 t1 、t2 、V1、V2
环节三:设计实验
4.步骤
(1)在斜面上用 刻度尺将路程分 为相等的两段S1 和S2,并标记A、 B、C ;
(2)将金属片放在B点,测出小车从A点滑到B点的时间tB, 则t1 = tB ;
实验探究:小车沿斜面滑下速度的变化
环节一:提出问题
小车沿斜面下滑时,速度是否变化?如何变化?
环节二:猜想与假设 小车在斜面下滑时的速度可能越来越大
环节三: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
如何设计实验?
环节三:设计实验
1.原理: v s t
2.方法:
取相等的路程, 测 出每段路程运动的 时间,进行比较.
3.器材:长木板、小木块、小车、刻度尺、停表、金属块、
s
(2)该实验原理是__v_=__t__。 (3)在实验中,为了方便计时,应使斜面的倾角适当___小____(选填“大”或“小”)一 些。 (4)由图可知:小车在A,B两点间运动的平均速度为__0_._0_3__ m/s。
第二章 运动的世界
科学探究:速度的变化
沪科版八年级全册物理课件
目录/CONTENTS
讨论一:怎样取相等的两段路程?
从起点线开始,用刻度尺测出相等的两段距离,并做 好标记A、B、C。
环节三:设计实验
讨论二: 怎样测小车运动的时间?
(1)秒表的使用方法
(2)上半段路程的时间怎样测?
方法:t1 = tB
复位
计时
(3)下半段路程的时间怎样测?
思考:能让小车从B点开始运动吗? 能让小车运动到B点时开始计时吗?
巩固练习
3.(济宁中考)下表是简化的2018年北京南至上海虹桥G101次列车时刻表。 G101次列车从济南西至曲阜东的行车里程为____1_2_9____km;G101次列车从北 京南至曲阜东的平均速度为____2_1_4____ km/h。
站名 到站时间 出发时间 里程/km
北京南 06:43
06:43
(3)将金属片放在C点,测出小车从A点滑至C点的时间tC ,则 t2 = tC -tB ;
(4)计算出S1、S2两段的速度V1、V2 。
八年级物理沪科版·上册
科学探究:速度的变化
新课引入
观察思考:
运动员在比赛过程中速度有没有变化?
新课引入
观察思考:
测量物体在两段路程中的速度,如果速度不一样,就说 明物体的速度发生了变化。
新知讲解
一、探究速度的变化
提出问题:小车沿斜面滑下时,其速度是否变化? 猜想:我认为……
新知讲解
一、探究速度的变化
新知讲解
时间(s)
t1= t2= t3=
平均速度(m/s)
v1= v2= v3=
分析论证:比较速度值,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新知讲解
一、探究速度的变化
交流反思:
(1)对比其他小组的数据和结论,是否相同? (2)实验过程中,怎样减小测量误差? (3)实验过程遇到了什么困难?是如何解决的?
强化练习
(衡阳中考)在如图所示的斜面上测量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让小车从斜面的A点由静 止开始下滑,分别测出小车到达B点和C点的时间,即可测出不同阶段的平均速度。 对上述实验,数据处理正确的是( B ) A.图中AB段的路程sAB=50.0cm B.如果测得AC段的时间tAC=2.5s, 则AC段的平均速度vAC=32.0cm/s C.在测量小车到达B的时间时,如果小车 过了B点才停止计时,测得AB段的平均速度vAB会偏大 D.为了测量小车在BC段的平均速度vBC,可以将 小车从B点静止释放
知识总结
速度的变 化
1.平均速度表示物体运动的平 均快慢程度
2.测量原理:v s 。
t
巩固练习
1. (十堰中考)某段道路的标志牌如图,它表示:大型客车最高行驶速度不 得超过__8_0_k_m_/_h___。
巩固练习
2.(攀枝花中考)在攀枝花市中考体育800m测试中,随着发令枪声响起,小睿 如离弦之箭一般冲出起跑线,3分20秒后冲过终点,取得了长跑满分的好成绩, 长跑过程中她的平均速度为___4_____m/s。
阅读教材32页材料
怎样才能证明丁同学 跑步速度是越来越小 还是越来越大呢?
通常要验证观点是否正
确,需要寻找证据来证明。
1.可以通过调查研究,从公共信息源
查找有关的科学资料
如
何
图书馆
互联网
书店
收
集
证
据 2.通过实验收集数据
下面是从互联网查找“世界飞人”北京奥运 会短跑冠军博尔特跑100米的研究资料:
1 新知导入 2 合作探究
3 课堂小结 4 拓展练习
课前小游戏:
谁反应快?
游戏规则: 甲同学用两手指捏住直尺的顶端,乙
同学做好用手指夹住直尺的准备。当乙 看到甲放开手,立即夹住直尺。双方交 换,各做一次,看谁反应快?
问题1: 你凭什么说你(他)的反应速度快? 说说你的依据。
问题2: 自由下落的直尺做的是什么运动? 速度是否变化?如何变化?
小迪比赛过程的平均速度为 8
m/s。
巩固练习
5.(内江中考)如图所示,是某同学设计的 测量小车在固定斜面上运动的平均速度实验装置图。 小车从带有适当刻度的斜面顶端由静止自由下滑,图 中的圆圈是小车到达A,B两处时,电子时钟所显示的 两个不同的时刻,则: (1)由图可知,斜面上的刻度尺的最小分度值为___1__mm。
0
济南西 08:37
08:41
406
曲阜东 09:13ຫໍສະໝຸດ 09:15535巩固练习
4.(遵义中考)学校运动会百米赛跑项目中,小迪起跑后2s末速度为
6m/s,终点冲刺时速度达到9.8m/s,在冲刺阶段小迪超越了小杰同
学,领先到达终点,最终以12.50s的成绩获得第一名并打破学校纪
录。在超越小杰的过程中,以小杰为参照物,小迪是 运动 的,
从起点算起每10米所用时间分别是: 1.82s、1.06s、0.90s、0.88s、0.83s、 0.83s、0.83s、0.82s,最后20米用了 1.72s,总成绩为:9.69秒。
从这组数据可以看出什么信息?:
1、博尔特的速度是怎样变化的? 2、他跑得最慢时是在第几个10米? 3、最快时是在第几个10米?
一、探究速度的变化
设计实验:测量上下两段的路程和时间,比较速度
t1 s1
s2
新知讲解
一、探究速度的变化
设计实验:测量上下两段的路程和时间,比较速度
t1
t3=t1-t2 s1 s3
s2t2
新知讲解
一、探究速度的变化
进行实验与收集数据:把实验数据填入下面的表格
(m)
全程s1= 上半段s2= 下半段s3=
讨论三: 方法:t2 = tC -tB
实验中应记录哪些数据? S1、S2、tB 、tC、 t1 、t2 、V1、V2
环节三:设计实验
4.步骤
(1)在斜面上用 刻度尺将路程分 为相等的两段S1 和S2,并标记A、 B、C ;
(2)将金属片放在B点,测出小车从A点滑到B点的时间tB, 则t1 = tB ;
实验探究:小车沿斜面滑下速度的变化
环节一:提出问题
小车沿斜面下滑时,速度是否变化?如何变化?
环节二:猜想与假设 小车在斜面下滑时的速度可能越来越大
环节三: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
如何设计实验?
环节三:设计实验
1.原理: v s t
2.方法:
取相等的路程, 测 出每段路程运动的 时间,进行比较.
3.器材:长木板、小木块、小车、刻度尺、停表、金属块、
s
(2)该实验原理是__v_=__t__。 (3)在实验中,为了方便计时,应使斜面的倾角适当___小____(选填“大”或“小”)一 些。 (4)由图可知:小车在A,B两点间运动的平均速度为__0_._0_3__ m/s。
第二章 运动的世界
科学探究:速度的变化
沪科版八年级全册物理课件
目录/CONTENTS
讨论一:怎样取相等的两段路程?
从起点线开始,用刻度尺测出相等的两段距离,并做 好标记A、B、C。
环节三:设计实验
讨论二: 怎样测小车运动的时间?
(1)秒表的使用方法
(2)上半段路程的时间怎样测?
方法:t1 = tB
复位
计时
(3)下半段路程的时间怎样测?
思考:能让小车从B点开始运动吗? 能让小车运动到B点时开始计时吗?
巩固练习
3.(济宁中考)下表是简化的2018年北京南至上海虹桥G101次列车时刻表。 G101次列车从济南西至曲阜东的行车里程为____1_2_9____km;G101次列车从北 京南至曲阜东的平均速度为____2_1_4____ km/h。
站名 到站时间 出发时间 里程/km
北京南 06:43
06:43
(3)将金属片放在C点,测出小车从A点滑至C点的时间tC ,则 t2 = tC -tB ;
(4)计算出S1、S2两段的速度V1、V2 。
八年级物理沪科版·上册
科学探究:速度的变化
新课引入
观察思考:
运动员在比赛过程中速度有没有变化?
新课引入
观察思考:
测量物体在两段路程中的速度,如果速度不一样,就说 明物体的速度发生了变化。
新知讲解
一、探究速度的变化
提出问题:小车沿斜面滑下时,其速度是否变化? 猜想:我认为……
新知讲解
一、探究速度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