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型转子片级进模设计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微型转子片级进模设计
陈炎嗣
【摘要】微型转子片产量一般较大,对内外形同轴度精度要求较高,常用复合模或级进模生产.本文对两种加工方法作了分析比较,针对具体制件选择了用级进模的理由,并在模具结构方面大胆采用薄板凹模,获得了成功;固定方法与常规模具也不同,都作了相应介绍,供参考和借鉴.
【期刊名称】《模具制造》
【年(卷),期】2013(013)009
【总页数】3页(P14-16)
【关键词】微型转子片;级进模;薄板凹模
【作者】陈炎嗣
【作者单位】北京东方电子集团模具厂,北京100102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G385.2
1 制件冲压工艺分析及冲压工艺方案的确定
如图1所示为微型电动机转子片,材料为厚0.35mm的硅钢。

该件内外形尺寸较小,同轴度要求小于φ0.02mm,精度要求较高,未注公差按GB/T15055极限偏差m级控制(较高)。

产量较大,可采用的冲压生产方案有多种,各自特点分析比较见表1所示。

图1 转子片
表1 几种冲压方案的比较序号 1 2 3冲压工艺方案单工序模(用2副模具冲裁)
复合模(用一副模具冲裁)特点级进模(用一副模具冲成)冲压过程①落料(落
下的坯件作为冲孔用);②冲孔(用落料坯件外形定位,冲孔后得制件)。

冲孔落料在一副模具的同一工位上一次冲压而成。

冲孔、落料在一副模具上不同工位进行,能实现连续自动冲压。

模具结构简单,制造容易,但生产率低,生产成本高,制件存在定位误差,同轴度差。

模具结构较复杂,模具成本高些,制件内外形同轴度质量好,生产效率高。

能采用自动送料和采用多排排样,生产效率很高,适合大批量生产。

内外形同轴度精度虽不如复合模高,但有送料器初定位,导正销精定位,制件质量能保证。

模具结构比复合模简单,维修方便。

由表1分析可知,当制件产量较大的情况下,在保证制件质量的前提下,为实现
自动送料和提高生产率,考虑采用三排冲压级进模生产比较理想。

如果制件产量特大,级进模生产5排或更多排冲压也是可以考虑的,但须注意模
具的制造成本随着排数的增加而增加,模具的维修亦因排数的增加带来更多问题,因此,排数的确定要仔细思考,不全是越多越好。

2 排样
转子片的排样如图2所示。

考虑到现有冲压设备小吨位的较多、制件初期需求量
以及模具制造能力等因素,采用1模出3件的错开排样。

步距为14mm,料宽为44mm。

由送料器初定位、导正销精定位的纵向送料方式进行冲压生产。

为了尽
量减少步距的误差对制件精度的影响,在冲转子片轴孔工位后,接着下一个工位就是落外形。

各工位的具体冲压内容为:工位①:冲2-φ3mm导正销孔,分别位于条料的两侧;工位②:条料两侧导正销导正下,冲两侧排样的转子片孔;工位③:条料两侧排样的转子片落料;工位④:冲中间一列排样的转子片孔;工位⑤:条料两侧导正销导正下,中间一列排样的转子片落料。

图2 转子片排样1.冲导正孔 2.导正、冲转子孔 3.落料 4.冲转子孔 5.导正、落料3 模具结构与设计要点
模具结构如图3所示,采用导柱在中部两侧的滚动导向标准模架(GB/T2852.2-1990125×100×165 OI或渭河工模具总厂生产ZL100、176N°6a
L×B=140×100)。

自动送料、固定卸料板卸料,导正销精定位的方法进行冲压,模具设计要点与特点:
(1)凹模采用5mm薄形整体式结构,外形尺寸为100×72×5mm。

材料采用Cr12MoV,硬度为 58~62HRC,凹模形状尺寸如图4所示。

外形的最终尺寸磨削加工得到,内形孔除螺孔和供线切割穿丝用孔外,全部形孔包括销钉孔都由线切割精加工而成。

一次切割往往3~4片一组,这样多做几件备件也有了,而且加工后的尺寸一致性好。

凹模的固定,采用直接放在凹模垫板1上,由定位销26定位后靠固定卸料板12通过螺钉2压紧固定。

固定卸料板与凹模13之间相对位置由定位销25保证。

凹模上2×M6mm螺孔,供拆卸用。

图3 转子片级进模(模架导向装置未表示)1.凹模垫板 2、9、14.内六角螺钉 3.凸模 4.导正销 5.凸模固定板 6.垫板 7、15、24、25、26、定位销 8.模柄 10.落料凸模 11.冲孔凸模 12.固定卸料板兼导板 13.薄板凹模 16.托板 17.盖板 18.半圆头螺钉(调节弹簧压力) 19.弹簧20.φ5mm钢球 21.螺钉 22.柱头螺钉 23.导件槽
图4 凹模
凹模线切割加工后的内形孔工作刃口部分保持3.5mm长,并须进行必要的研磨,注意出件斜度的方向性。

工作刃口下漏料部分单边放大0.2mm。

(2)落料工位的模座内下出件孔,装有导件槽23,如图5所示。

它使落下的制件达到有序排列叠加在一起。

图5 导件槽(45钢)
(3)落料凸模采用Cr12MoV制造,淬硬至58~62HRC,由线切割切成直通式
形状,与凸模固定板过盈配合后铆接固定。

此工艺过程比较方便,但铆接要牢固,也需要留有备件,便于维修更换。

(4)为了保持送料稳定地进入模具,左右方向靠固定卸料板的导料槽控制外,在进料口由件18、19、20(见图3)组成的微压装置对条料进行微压,防止料的起伏窜动。

4 结束语
该模具与薄板凹模经生产实践使用证明,结构合理、新颖、简单耐用,维修操作方便。

采用整体薄钢板凹模不仅对节省优质钢有特殊意义,而且便于模具制造和装置。

参考文献
[1]陈炎嗣.多工位级进模设计与制造[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