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医德故事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6-11-14
2.良医救人
【原文】范公讳彬①,家世业医,事陈英王为判太医令②。

常揭家资以蓄良药,积米谷。

人有孤等疾病者寓之于家,以给毡粥③救疗……活千余人,名重当世。

后有人扣门急请曰:“家有妇人卒暴血崩如注④,面色稍青。

”公闻之,遽往;出门而王使人至,曰:“宫中贵人⑥,有发寒热者,召公看之。

”曰:、“此病不急,今人家命存顷刻,我且教彼,不久便来。

”中使⑦怒曰:“人臣之礼安得如此!君⑧欲救他命,不教尔命耳阶”公曰:“我固有罪,亦无奈何!人若不救,死在顷刻,无所望也!小臣⑨之命,望在主上⑩,幸得免死,余罪甘当。

”遂去救治,其人果活。

少顷,来见王。

王责之,免冠○11谢罪,敷析真心○12。

王喜曰:“汝真良医,既有善艺,又有仁心。

以恤我赤子○13,诚副余望○14也!”
(选自明·黎澄《南翁梦录》)
【注释】
①范公讳彬:即范彬。

公,对男子的尊称。

讳,古时对尊长不直称其名,故曰讳。

②太医令:医官职称。

掌管医药的行政长官。

事,侍奉。

③毡粥:稠粥。

④如注:好象流水。

⑤速往:急忙前去。

⑥贵人:妃嫔的称号,皇后之下即称贵人。

⑦中使:皇宫之中受役使的人,指宦官。

⑧君:对人的尊称。

⑨小臣:封建官吏和百姓对君主的谦卑自称。

⑩主上:主,指一国,或一家之主。

上,指皇上。

此指陈英王。

○11免冠:脱帽。

古人去冠表示谢罪。

○12敷析真心:解释心里的真实想法。

○13恤我赤子:怜悯我的黎民百姓。

○14诚副余望也:正符合我的希望啊。

6.徐灵胎恫瘝在抱
【原文】徐灵胎①云:乌镇莫秀东患奇病,痛始于背,达于胸胁,昼则饮食如常,暮乃痛发,呼号切夜,邻里惨闻。

医治五年,家资荡尽。

秀东欲自缢②。

其母曰:“汝有子女之累,尚须冀③念。

我如我死,免闻哀号之声。

”欲赴水,其戚怜之,引来就医。

余曰:“此病瘀血留带经络也。

”……因留于家,用针灸熨榻④煎丸之法,无所不备,其痛渐轻亦渐短,一月而愈。

其人感谢不置⑸。

余曰:“我方欲谢子耳!凡病深者,须尽我之技,而后奏功。

今人必欲一剂见效,三剂不验,则易他医。

子独始终相信,我之知己也,能无感乎?”
(选自清·徐大椿《洄溪医案》)【注释】
①徐灵胎(1693-1771年):名大椿,字灵胎,晚号洄溪老人,江苏吴江县人。

治学渊博,一生
批阅医书约千余种,堪称一代医学大师。

著有《神农本草经百种录》、《难经经释》、《伤寒论类方》、《兰台轨范》、《医学源流论》、《医贯砭》、《慎疾色言》、《洄溪医案》等。

②缢(益):吊死,勒死。

③冀:希望。

④熨(畏)搨(即拓字):药敷、按摩。

⑤不置:不停地。

⑥子:第一人称“你”,亦古时对男子的尊称,如孔子、老子。

9.大黄先生
【原文】我邑唐介庵①先生,抱性慈厚②,于医学深究南阳之旨③,各家亦能探讨,中年后以用大黄著名。

凡士大夫④与穷巷僻乡⑥,遇有热结不解者,必延唐大黄焉,于是乎先生之字,竟为大黄之名掩矣。

先生遇表证则汗之,应则补之,寒则温之,亦何尝执大黄而疗人之疾哉?乃人遇欲下之证,延先生耳,非先生之偏用大黄也。

先生之品,堪师堪拜⑥。

遇贫苦有疾,邀一次,下日自来,数里之内不坐船。

尝佩纸笔墨砚暨一囊钱,诊视后,随取写方,不待假诸那也。

”……尝见一家,深秋尚眠竹簟⑦,曰:“不宜,盍⑧勿易草席?”答言乏钱。

先生归,令一价⑨持席往。

又一邻人手艺
营生,积银十两,常置卧所。

一日忽不见,遂病,医药终无效。

先生知其情,袖银如数,诊脉时潜里于枕席间⑩。

病人一旦○11复得,喜悦而病瘥。

后皆知先生所为,纠而还之,终无德色○12。

(选自黄退庵○13《友渔斋医话》○14)【注释】
①唐介庵:今浙江省嘉善县人,清代乾、嘉年间名医。

因善用大黄,誉因“大黄先生”。

②抱性慈厚:胸怀仁慈,性情厚道。

③深究南阳之旨:精深研究张仲景《伤寒论》、《金匾要略》的医学宗旨。

南阳,系张仲景的籍贯,故以地名南阳
为张仲景的代称。

④士大夫:古代对官僚阶层的泛称,也指有地位有声望的读书人。

⑤穷巷僻乡;僻巷及荒凉偏远的地方。

⑥堪师堪拜:既可为人之师,又应受人崇拜。

⑦竹簟(diàn店):竹席。

⑧盍(hé何):同“何”。

⑨价(jiè介):旧时被遣送东西或转达事情的人称“价”。

⑩潜置于枕席间:暗地放在枕头底下。

○11一旦:一天早晨。

○12终无德色:始终没有让人感恩报德的神色。

○13黄退庵:即黄凯钧(1750-?年),浙江省嘉善县人,生于乾隆十八年,十九岁时弃儒业医。

积四十年之经验,著《友渔斋医话》传世。

○14《友渔斋医话》:黄凯钧著,全书八卷。

目分一览延龄,橘旁杂论,上池涓滴,肘后偶抄,证治指南,药笼小品。

言简意赅,切合实用。

10.梵僧施医
【原文】永贞①年,有东市富翁王布知之女,年十四五,忠鼻孔各随②息肉,如皂芙子,其根
细扣麻丝,长寸许,触之痛入心髓。

其父破钱数百万,治之不差。

忽一日,有梵僧③乞食,因问布知:“君女有异疾?吾能治之。

”布喜,即就治。

僧随取白色药④吹鼻孔,少顷摘去之,出黄水,都无所苦:偿之百金,不受而去。

(选自唐·段成式⑥《酉阳杂俎》⑥)【注释】
①永贞:唐顺宗李诵的年号,公元805年,年号永贞。

②随:即坠。

③梵(fàn饭)僧:清静的和尚。

梵,清静之意。

④白色药:白色的药面。

古人治鼻息肉,有用白矾、硼砂二味研面者,其色白。

⑤段成式:(?-863年)唐·文学家,字柯古,临淄(今山东淄博市)人,家于荆州,少藏书甚富,博文强记,撰有《酉阳杂俎》。

⑥《酉阳杂俎》:二十卷,续集十卷,或叙秘藏、或叙异事,分类记载,体例类似张华《博物志》。

12.狄梁公走马医赘沈
【原文】狄梁公①性闲医药②,尤妙针术。

显庆⑧中,应制入关④。

路由华州⑥⑧之北,稠人广众,聚观如堵⑦。

狄梁公引髻遥望⑧,有巨牌大字云:“能疗此儿酬绢千匹”。

即就观之,有富室儿年可十四五,卧牌下,鼻端生赞⑨,大如拳石,根蒂缀鼻,才如食筋。

或触之,酸痛刻骨。

于是两眼为赘所缒,目睛翻白,痛楚危急,顷刻将绝。

,恻然⑩久之,乃曰:“吾能为也。

”其父母洎○11亲属叩颡○12祈请,即辇○13千绢置于坐侧。

公因令扶起,即于脑后针寸许,仍询病者曰:“针气已达病处乎?”病人颔○14之。

公速出针,而赘疣应手而落,双目登亦如初,曾无病痛。

其父母亲眷且泣且拜,则以缣○15物奉而。

公笑曰:“吾哀尔病之危逼,吾盖急病行志○16耳,吾非鬻技者○17也。

”不顾而去焉。

(选自唐·薛用弱○18《集异记》○19)【注释】
①狄梁公:即狄仁杰(607-700年),字怀英,山西太原人。

初任并州都府法曹、大理承。

武则天时,任地官侍郎、行军副元帅、安抚大使,曾废除江南淫祠一千七百余所,只留夏禹、吴泰伯、季札、伍员四祠。

亦曾请天后还政,劝止造大佛像。

其为官廉正,威识过人,以不畏权势而著称。

②性闲医药:爱好研究医术方药。

闲,通娴。

③显庆:唐高宗李治的年号。

公元656-661年,年号显庆。

④应制入关:奉皇帝诏令前往函谷关。

制,制诏,即皇帝诏书。

关,指河南函谷关。

⑤华州:今陕西省东南部华县。

⑥(huánhuì环会):环绕市区的围墙。

⑦如堵:象一堵墙。

⑧引辔遥望:牵住马的绮绳在远处观望。

⑨鼻端生赘(zhuì坠):在鼻尖正中生一赘疣。

⑩恻(cè侧)然:悲伤、伤痛的样子。

○11洎(jì记):及的意思。

○12叩颡(sǎng嗓):磕头,连续拜两次。

颡,额。

一说以手加额为叩颡。

○13辇(niǎn碾):车子。

○14颔之:点头。

○15嫌(jian兼):质地细密的丝绢。

○16急病行志:急人之病痛,行己之志愿。

○17吾非鬻(yù育)技者:我不是卖技术求钱的人。

⑩薛用弱:字仲胜,河东(今山西永济西)人,唐代文学家,著有传奇小说《集异记》。

长庆(821-824年)年间,任光州刺使。

⑩《集异记》:薛用弱著,共十六则,多记隋唐两代奇闻轶事,间杂文人轶事。

14.良医风范
【原文】李医者,忘其名,抚州①人,医道大行。

崇仁县②有富民病,诣郡③邀李治之。

约病愈当以钱五百贯④为谢,李拯疗⑤旬日不少差,乃渴⑥病者之子求去,谕⑦以别呼医。

且曰:“临川⑧他医不可用,独王生⑨可耳。

”时王、李名相甲乙⑩,皆良医也。

病者家亦以李久留不效,喜其辞。

李归未半,道逢王医,李以曲折○11告。

王曰:“兄扰不能治,吾伎⑩出兄下远甚,今往无益,不如俱归。

”李曰:“不然,吾得其脉甚精,处药甚当,然主人疾不愈者,自度运穷○13,不当得谢钱尔。

故告辞。

公但一往,吾所用药今尚有之,以与公,只以此治之必愈。


王素敬重李,如其戒○14,即具病悉○15。

用李药微易汤,使三日有瘳○16。

富家以五百缗○17谢遣之。

王不敢独擅○18,今进其半。

李力辞曰:“吾不应得此!故主人病不愈,今之所以愈,公力也,吾何功?公治疾,而吾受谢,必不可。

”王不能强。

(选自宋·洪迈○19《夷坚志》○20)【注释】
①抚州:今称市,在江西省东北部。

②崇仁县:在江西省抚州市西南。

③诣郡:到城里。

诣(yì义),到。

郡,古代行政区域。

④五百贯:即五百吊或五百串铜制钱币。

此钱中有方孔备穿绳用,用绳穿一千文铜钱称为一贯。

古代穿钱的绳子也叫贯。

⑤拯疗:援救,治疗。

⑥谒(yè夜):进见。

此指告诉。

⑦谕(yo予):吩咐或告诉。

古时上告下称谕。

⑧临川:今江西省抚州市。

⑨生:旧指读书人。

⑩甲乙:次第相等。

○11曲折:指复杂的治疗过程。

○12伎:才能。

伎,同技。

○13自度运穷:自己估计运气不好。

○14戒:劝告。

○15即具病悉:于是了解全部病情。

○16疹(chōu抽):病愈。

○17缗(mín民):古代穿铜钱用的绳子。

一千文称为一缗。

○18擅:此指处理。

19洪迈:洪迈(1123-1202年),字景庐,号野处,鄱阳(今江西波阳)人。

南宋绍兴举进士,○
官至端明殿大学士。

学识渊博,精通经史,医卜星算,尤熟宋代掌故。

撰《容斋随笔》五集、《夷坚志》、《唐人绝句》等。

○20《夷坚志》:同○19。

22.龙蟠橘井
【原文】苏耽①,桂阳②人也,汉文帝⑧时得道,人称苏仙。

公早丧所怙④,乡里以仁孝著闻,
宅在郡城东北,距县治百余里。

公与毋共食,母曰:“无⑤。

”公即辍筯⑥,起身取钱而去。

须臾以至。

毋曰:“何所得来?”公曰:“县市。

”母曰:“去县道往返百余里,项刻而至,汝欺我也!”
公曰:买鲜时,见舅氏,约明日至。

”次日,舅果至。

一日,云间仅卫降宅⑦。

公语母曰:一某受命仙篆⑧,当违色养⑨。

”母日:“我何存活?”盘留。

母需饮食,扣小盘,需钱帛扣大盘,所需皆立至。

又语毋曰:“明年天下疾疫,庭中井水橘树能疗。

患疫者,与井水一升,橘叶一枚,饮之立愈。

”后果然,求水叶者,远至千里,应手而愈。

(选自汉·刘向⑩《列仙传》○11)【注释】
①苏耽(dān丹):今湖南郴(chēn琛)州人,生于西汉文帝时期。

为人虔诚,品德高尚,孝敬母亲,后人誉为神仙。

因提出橘叶和井水治病,造成医学史上有名的“橘井泉香”这一典故。

现在郴州市内尚有橘井,是后人为纪念苏耽所建。

②桂阳:郡名,今湖南省郴州市一带,包括耒(lěi垒)阳以南和广东英德以北地区。

③汉文帝:汉高祖刘邦之子,名刘恒,公元前179-前157年在位。

④早丧所怙(hù户):早年死了父亲。

⑤(zhǎ眨):指经过腌制的鱼类食品。

⑥辍筯(chāo绰zhù住):放下筷子。

⑦云间仪卫降宅:天上的仪仗队从空中降落苏氏住宅。

⑧某受命仙篆:我接受了上天的命令,名字已载入神仙薄籍。

簿籍叫篆,记载天上官吏姓名的素书。

⑨当违色养:必将离开家庭,不能承欢奉养老人了。

⑩刘向(公元前77-前6年):名更生,字子正,今江苏沛县人汉皇族楚元王刘交之四世孙。

治《春秋谷粱传》,曾校阅群书,撰成《别录》,另有《洪范五行传》,《新序》》、《说苑》、《列女传》等。

○11《列仙传》:二卷,旧题汉刘向撰,系后人伪托,实为东汉人所作。

内容记载赤松子等神仙
故事七十则,晋后据此书宣扬神仙故事,文人亦多引为典实。

25.病入膏育
【原文】晋景公①疾病,求医于秦②。

秦伯③使医缓为之④。

未至,公梦疾为二竖子⑤,曰:“彼良医也。

俱伤我,焉逃之⑥?”其一曰:“居肓⑦之上,膏⑧之下,若我何?”医至,曰:“疾不可为也。

在肓之上,膏之下,攻之不可,达之不及,药不至焉,不可为也。

”公曰:“良医也!”厚为之礼而归之。

(选自《左传》⑨)【注释】
①晋景公:即晋君,姬姓,名獳(nòu耨),周成王之弟叔虞之后。

公元前599-前581年在位,昏庸无道,于鲁成公八年,听信庄姬谗言,杀掉无罪的大夫赵同和赵括。

②秦:指秦国,春秋时期建都于雍,占地今陕西中部和甘肃东南部。

③秦伯.:指秦桓公,嬴姓,相传是伯益的后代。

公元前603-前577年在位。

④使医缓为之:派医缓给晋景公治病。

医指职业,缓是名字,姓不详。

为,治。

之,指晋景公之病。

⑤为二竖子:变作两个儿童。

⑥焉逃之:在哪里躲避好呢?
⑦肓(huāng荒):人体心脏与隔膜之间。

⑧膏:指人体心尖脂肪。

膏育,即心下膈上。

⑨《左传》:亦称《左氏春秋》,为儒家经典之一,是我国古代史学和文学的一部名著。

因记载缓、和二医的怡病故事,所以它成为医史的宝贵资料。

28.堤萦上书
【原文】太仓公①者,齐太仓长②,临淄人也,姓淳于氏,名意。

少而喜医方术。

高后八年③,更受师同郡元里公乘阳庆④,庆年七十余,无子,使意尽去其故方,更悉以禁方予之⑤。

传黄帝、扁鹤之脉书⑧,五色诊病,知人生死,决嫌疑,定可治,及药论,甚精。

受之三年,为人治病,决死生,多验。

然左右行游诸侯⑦,不以家为家,或不为人治病,病家多怨之者。

文帝四年⑧,中人上书言意⑨,以刑罪当传西之长安⑩,意有五女随而泣,意怒骂曰:“生子不生男,缓急无可使者○11!”于是少女缇萦○12伤父之言,乃随父西,上书曰:“妾父为吏,齐中称其廉平○13,今坐法当刑,妾切痛死者不可复生,而刑者不可复续○14,虽欲改过自新,其道莫由○15,终不可得。

安愿入身为官婢○16,以赎父刑罪,使得改行自新也。

”书闻,上悲其意○17,此岁中亦除肉刑法○18。

(选自《史记·仓公列传》○19)【注释】
①太仓公(公元前216一前104年):即淳于意,因任齐国太仓长,人们尊称为太仓公。

齐国临淄(今山东淄博市临淄区)人,西汉著名医学家,我国最早的医案创始人。

②太仓长:官名,主管国家仓库的官员,又称太仓令。

③高后八年:汉高祖刘邦的妻子吕难执政的第八年,即公元前180年。

④公乘阳庆:公乘,爵名,汉制第八爵日公乘,犹言可坐公家的车子。

阳庆是人名。

元里,当时乡里名。

⑤更悉以禁方予之:指阳庆将全部秘方传给淳于意。

⑥传黄帝、扁鹊之脉书:传给《黄帝内经素问》、《灵枢经》及《扁鹊内外经》。

⑦左右行游诸侯:指东奔西走,出入各诸侯国家,忙于诊务。

⑧文帝四年:即汉文帝刘恒执政的第四年,即公元前176年。

又据《汉书·邢法志》及《汉书·文帝纪》记载,淳于意被捕应为汉文帝十三年,即公元前167年。

⑨中人上书言意:在朝廷中任职的人上书汉文帝,状告淳于意。

中人,指朝廷中有权势的近臣。

⑩长安:西汉首都,今西安市。

传(zhuòn转),传车,古代驿站里专用的交通车辆。

○11缓急无可使者:关键时刻,没有一个能出面办事的。

缓急,复词偏义,指紧急、关键时刻。

○12少女缇萦(tíyíng提营):淳于意最小的女儿,名缇萦。

她聪明机智,大胆上书,使其父罪得释,并感动皇帝废除几种肉刑。

缇萦功泽后世,堪称巾帼英雄。

史学家班固赞叹说:“百男何愦愦,不如一堤萦。


○13齐中称其廉平:齐国人民称颂他为官清正,办事公平。

○14而刑者不可复续:并且,受了肉刑的人,他们的足趾、鼻子、不可能重新生长。

此刑,指古代割鼻、刺字、剁左右足趾等肉邢。

言外之意,这种残酷刑法不应继续使用。

○15其道莫由:指无路可走。

○16宫脾:宫府的奴脾,即奴隶。

○17上悲其意:汉文帝很同情缇萦提出的意见。

上,指皇上,此指汉文帝。

○18此岁中亦除肉刑法:这一年里,特为宣布废除黥(qIng情,在脸上刺字)、劓(yì义,割鼻子、剁左右足趾)等肉刑法。

○19《史记》:西汉司马迁(公元前145-前87年)撰,计一百三十篇,分十二本纪、十表、八书、三十世家、七十列传。

它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事上起黄帝,下至汉武帝,首尾三千年左右。

其中“本纪”叙历代帝王政迹,“世家”记王侯将相历史,“列传”是不同类型、不同阶无
的人物传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