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a3防火防爆措施 精品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1年3月1日
第一章 绪论
2/52
1.控制可燃可爆物质
1.1 取代或控制用量(釜底抽薪) 在生产过程中不用或少用可燃可爆物质,比如用不燃或不易燃的有机 溶剂CCL4或水取代容易燃烧的苯、汽油等;根据工艺条件选择沸点较 高的溶剂,如沸点在110℃以上的液体,在常温下使用,通常不易形成 爆炸浓度。
3.事故原因
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经广泛的调查取证和技术鉴定,最终认定 这起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是:安装工程公司工程处的庄某使用电焊焊割 108号罐爬顶管线,电焊火花引燃爬顶管线内的可燃气体发生微爆,能 量迅速积聚。由于该罐总罐容200米3,只存有约30米3的轻污油,还有 约170米3的空间,在炎热的天气下,形成爆炸性混合气体,并达到爆炸 根限,一遇到来自爬顶管线的高热能量,立即发生剧烈爆炸。
吕国生驾驶的手扶拖拉机虽有阻火器,但排气管堵塞积炭,已失去 阻火作用,在起动初速时就有火星冒出。
驾驶拖拉机经过的道路,恰好是汽油蒸气扩散挥发的边缘偏内一点, 蒸气浓度处在最佳状态。
经对拖拉机手与操作工的尸体解剖,操作工烧伤面积80%,其中Ⅱ 度烧伤45%,Ⅲ度烧伤30%;驾驶员烧伤面积达95%,其中Ⅱ度烧伤55 %,Ⅲ度烧伤45%,且烧伤部位明显不同,左侧面部及脖颈部烧伤严重, 前胸有几处开创性伤口,而背部伤势明显较轻,这是由于位于前方的拖 拉机排气管火星引爆可燃气体的初始状态及传播方向造成的结果。
2.1 明火
生产用火:燃油\燃料\电加热\蒸汽\过热水\喷灯\ 油浴\切割\烟囱\车辆排气管
非生产用火:取暖\焚烧\吸烟 设立禁火区/动火必须有动火证/动火前进行动 火分析/人进入罐塔内注意含氧量分析
2021年3月1日
第一章 绪论
4/52
1992年9月6日10时许,江苏省溧阳一家安装工程公司施工队承担该 炼油厂的成品油罐区大修工程接近尾声,只剩燃料油罐区107号、108号 罐罐下部焊接油品进料管线等大约1天的工作量。14时40分,该炼油厂 技术科工程师盛某到该罐区了解施工情况,在该罐区108号罐西边对施 工队长沈某说:“107号、108号罐里有油,焊接管线必须办理动火手续, 该用锯弓的地方就用锯弓”。沈某口头完全同意,实际却并未去办理动 火票,而是继续动火至当天下午收工。由于焊接任务没接。焊工庄某 (男,22岁)、铆焊工宋某(男,23岁)在108号罐西1米处开始焊割该 罐爬顶管线(油管线)。宋某在旁边帮忙,焊割工作由庄某实施。大约 焊割1分多钟,108号罐顶部开始冒白烟,爬顶线管内发出“扑扑”、 “刺拉”的声音。正在该罐西边5米远处给管线包岩棉的河南夏邑防腐 保温公司施工队的李某见此险情,起身就跑,与其一起施工的曹某随之 起跑,跑出仅3、4步,油罐即发生爆炸。宋某由于顺风向跑进火区,被 烧死,其余人员虽然跑出了火区,但均被不同程度烧伤,其中1人于9月 10日凌晨死亡。
1.4 惰性化(使可燃气体中氧气浓度低于最小氧气浓度) 在可燃气体或蒸汽与空气的混合气体中冲入惰性气体。
1.5 工艺参数的安全控制(详见第二节)
2021年3月1日
第一章 绪论
3/52
2. 着火源及其控制 引起火灾爆炸事故的能源主要有明火、高
温表面、摩擦和撞击、绝热压缩、化学反应热、 电气火花、静电火花、雷击和光热射线等。在 有火灾爆炸危险的生产场所,对这些着火源都 应引起充分的注意,并采取严格的预防措施。
2021年3月1日
第一章 绪论
5/52
1986年4月11日,位于美国宾夕法尼亚的内维勒 岛的USS化学公司的马来酸酐厂发生了火灾,使该 厂暂时失去一半的生产能力。 据USS称,爆炸和火
灾发生在工厂的蒸馏装置,附近的不明火源引燃了 二甲苯,并迅速蔓延到 绪论
6/52
1.2 加强密封(防止泄露) 为防止易燃气体、蒸汽或可燃性粉尘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应设 法使生产设备和容器尽可能密闭操作。对具有压力的设备,应防止易燃 物泄露与空气形成爆炸浓度。对真空设备,应防止空气漏入达到爆炸极 限。开口容器不允许储存易燃液体。不耐压容器不允许储存压缩气体和 加压液体。
1.3 注意通风排气(将可燃气体送出该区域,降低浓度) 必须保证易燃易爆有毒物质在厂房生产环境中的浓度不超过最高允 许浓度。设备的一切排气管都应伸出屋外,高出附近屋顶。排气不应造 成负压,也不应堵塞,如排除蒸汽遇冷凝结,则放空管还应考虑有加热 蒸汽保护措施。
1993年10月21日下午3点钟,江苏某石化公司炼油厂油品分厂半成品 车间无铅汽油罐区操作工在开启310号汽油罐出口阀作循环调合时,误 开了311号汽油罐出口阀,造成了311号罐内汽油打人已经满罐但人口阀 处于开启状态的310号罐,下午近6:00,310号罐浮顶被顶破,汽油大 量外冒、气化、扩散、流淌后,油蒸气遇罐区公路上行驶的手扶拖拉机 排气管火星爆炸燃烧,万吨油罐冒起了冲天大火,罐顶、罐区、阀门、 沟管、山林同时多火点烧成一片,燃烧面积达23437.5m2。现场2人死 亡(其中1名是农民工),直接经济损失38.96万元。
310号罐汽油冒顶扩散后,是什么能量(着火源)引燃了可燃混合气体, 也是专家组要论证确定的难题之一。当时,对着火源有两种存在的可能, 一种是驾驶通过罐区公路的手扶拖拉机排气管冒出的火花,还有一种认 为是静电所致。专家组通过认真分析论证,同意了消防部门确定的“手 扶拖拉机排气管引爆”的结论 .当时的空气湿度为70%-75%,在这种气 象条件下产生静电的可能性极小;经鉴定,
第三章 防火防爆措施
第一节 防止可燃可爆系统的形成 第二节 生产过程工艺 参数的安全控制 第三节 火灾爆炸事故蔓延扩散的限制措施 第四节 消防设施
第一节 防止可燃可爆系统的形成
燃烧三要素
Fuel
Oxidant
Source of ignition
各种化工生产过程中,根
据其使用条件,过程条件和产 品特征都会存在一定火灾和爆 炸的危险,为使这种可能性不 致转化为现实,把事故消灭在 发生之前,从技术角度来说, 应把握住每一个环节,从设计 工作开始,采取各种措施控制 引起火灾和爆炸的“三要素”、 “四要素”,从而使生产在更 安全的水平上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