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a3防火防爆措施 精品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1年3月1日
第一章 绪论
2/52
1.控制可燃可爆物质
1.1 取代或控制用量(釜底抽薪) 在生产过程中不用或少用可燃可爆物质,比如用不燃或不易燃的有机 溶剂CCL4或水取代容易燃烧的苯、汽油等;根据工艺条件选择沸点较 高的溶剂,如沸点在110℃以上的液体,在常温下使用,通常不易形成 爆炸浓度。
3.事故原因
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经广泛的调查取证和技术鉴定,最终认定 这起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是:安装工程公司工程处的庄某使用电焊焊割 108号罐爬顶管线,电焊火花引燃爬顶管线内的可燃气体发生微爆,能 量迅速积聚。由于该罐总罐容200米3,只存有约30米3的轻污油,还有 约170米3的空间,在炎热的天气下,形成爆炸性混合气体,并达到爆炸 根限,一遇到来自爬顶管线的高热能量,立即发生剧烈爆炸。
吕国生驾驶的手扶拖拉机虽有阻火器,但排气管堵塞积炭,已失去 阻火作用,在起动初速时就有火星冒出。
驾驶拖拉机经过的道路,恰好是汽油蒸气扩散挥发的边缘偏内一点, 蒸气浓度处在最佳状态。
经对拖拉机手与操作工的尸体解剖,操作工烧伤面积80%,其中Ⅱ 度烧伤45%,Ⅲ度烧伤30%;驾驶员烧伤面积达95%,其中Ⅱ度烧伤55 %,Ⅲ度烧伤45%,且烧伤部位明显不同,左侧面部及脖颈部烧伤严重, 前胸有几处开创性伤口,而背部伤势明显较轻,这是由于位于前方的拖 拉机排气管火星引爆可燃气体的初始状态及传播方向造成的结果。
2.1 明火
生产用火:燃油\燃料\电加热\蒸汽\过热水\喷灯\ 油浴\切割\烟囱\车辆排气管
非生产用火:取暖\焚烧\吸烟 设立禁火区/动火必须有动火证/动火前进行动 火分析/人进入罐塔内注意含氧量分析
2021年3月1日
第一章 绪论
4/52
1992年9月6日10时许,江苏省溧阳一家安装工程公司施工队承担该 炼油厂的成品油罐区大修工程接近尾声,只剩燃料油罐区107号、108号 罐罐下部焊接油品进料管线等大约1天的工作量。14时40分,该炼油厂 技术科工程师盛某到该罐区了解施工情况,在该罐区108号罐西边对施 工队长沈某说:“107号、108号罐里有油,焊接管线必须办理动火手续, 该用锯弓的地方就用锯弓”。沈某口头完全同意,实际却并未去办理动 火票,而是继续动火至当天下午收工。由于焊接任务没接。焊工庄某 (男,22岁)、铆焊工宋某(男,23岁)在108号罐西1米处开始焊割该 罐爬顶管线(油管线)。宋某在旁边帮忙,焊割工作由庄某实施。大约 焊割1分多钟,108号罐顶部开始冒白烟,爬顶线管内发出“扑扑”、 “刺拉”的声音。正在该罐西边5米远处给管线包岩棉的河南夏邑防腐 保温公司施工队的李某见此险情,起身就跑,与其一起施工的曹某随之 起跑,跑出仅3、4步,油罐即发生爆炸。宋某由于顺风向跑进火区,被 烧死,其余人员虽然跑出了火区,但均被不同程度烧伤,其中1人于9月 10日凌晨死亡。
1.4 惰性化(使可燃气体中氧气浓度低于最小氧气浓度) 在可燃气体或蒸汽与空气的混合气体中冲入惰性气体。
1.5 工艺参数的安全控制(详见第二节)
2021年3月1日
第一章 绪论
3/52
2. 着火源及其控制 引起火灾爆炸事故的能源主要有明火、高
温表面、摩擦和撞击、绝热压缩、化学反应热、 电气火花、静电火花、雷击和光热射线等。在 有火灾爆炸危险的生产场所,对这些着火源都 应引起充分的注意,并采取严格的预防措施。
2021年3月1日
第一章 绪论
5/52
1986年4月11日,位于美国宾夕法尼亚的内维勒 岛的USS化学公司的马来酸酐厂发生了火灾,使该 厂暂时失去一半的生产能力。 据USS称,爆炸和火
灾发生在工厂的蒸馏装置,附近的不明火源引燃了 二甲苯,并迅速蔓延到 绪论
6/52
1.2 加强密封(防止泄露) 为防止易燃气体、蒸汽或可燃性粉尘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应设 法使生产设备和容器尽可能密闭操作。对具有压力的设备,应防止易燃 物泄露与空气形成爆炸浓度。对真空设备,应防止空气漏入达到爆炸极 限。开口容器不允许储存易燃液体。不耐压容器不允许储存压缩气体和 加压液体。
1.3 注意通风排气(将可燃气体送出该区域,降低浓度) 必须保证易燃易爆有毒物质在厂房生产环境中的浓度不超过最高允 许浓度。设备的一切排气管都应伸出屋外,高出附近屋顶。排气不应造 成负压,也不应堵塞,如排除蒸汽遇冷凝结,则放空管还应考虑有加热 蒸汽保护措施。
1993年10月21日下午3点钟,江苏某石化公司炼油厂油品分厂半成品 车间无铅汽油罐区操作工在开启310号汽油罐出口阀作循环调合时,误 开了311号汽油罐出口阀,造成了311号罐内汽油打人已经满罐但人口阀 处于开启状态的310号罐,下午近6:00,310号罐浮顶被顶破,汽油大 量外冒、气化、扩散、流淌后,油蒸气遇罐区公路上行驶的手扶拖拉机 排气管火星爆炸燃烧,万吨油罐冒起了冲天大火,罐顶、罐区、阀门、 沟管、山林同时多火点烧成一片,燃烧面积达23437.5m2。现场2人死 亡(其中1名是农民工),直接经济损失38.96万元。
310号罐汽油冒顶扩散后,是什么能量(着火源)引燃了可燃混合气体, 也是专家组要论证确定的难题之一。当时,对着火源有两种存在的可能, 一种是驾驶通过罐区公路的手扶拖拉机排气管冒出的火花,还有一种认 为是静电所致。专家组通过认真分析论证,同意了消防部门确定的“手 扶拖拉机排气管引爆”的结论 .当时的空气湿度为70%-75%,在这种气 象条件下产生静电的可能性极小;经鉴定,
第三章 防火防爆措施
第一节 防止可燃可爆系统的形成 第二节 生产过程工艺 参数的安全控制 第三节 火灾爆炸事故蔓延扩散的限制措施 第四节 消防设施
第一节 防止可燃可爆系统的形成
燃烧三要素
Fuel
Oxidant
Source of ignition
各种化工生产过程中,根
据其使用条件,过程条件和产 品特征都会存在一定火灾和爆 炸的危险,为使这种可能性不 致转化为现实,把事故消灭在 发生之前,从技术角度来说, 应把握住每一个环节,从设计 工作开始,采取各种措施控制 引起火灾和爆炸的“三要素”、 “四要素”,从而使生产在更 安全的水平上运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