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中药在胃癌中的应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医中药在胃癌中的应用
摘要:中医药在胃癌的临床治疗上应用广泛,目前结合手术、化疗、放疗和API特异生物免疫疗法等多种手段综合治疗效果明显,达到根治或最大幅度地
控制肿瘤,延长患者生存期,改善生活质量的目的。
现代医学对胃癌采取手术切除、放化疗治疗、靶向治疗等手段,但在治疗过程中患者正气受损,影响其生存质量,缩短生存期。
中医药在胃癌诊疗过程中发挥重要优势,本文就中医学胃癌的病因病机、胃癌中医的辨证论治、中药治疗胃癌的机理等方面展开综述。
胃癌是一种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患病率高,早期胃癌手术后5年存活率高,但多数患者发现时已属中晚期,故治疗效果仍不乐观。
中医药对胃癌的病因病机有独到的见解和治疗思路,在预防肿瘤复发、减轻放化疗等相关副反应有一定作用。
一中医学胃癌病因病机
中医无“胃癌”病名,可归为“胃脘痛”“伏梁”“反胃”“噎膈”等范畴。
孙春霞等[1]提出,胃癌患者外因为正气内虚,邪毒侵犯,气不行津运血,使痰瘀渐聚,久成胃癌;内因为长期饮食不节或情志失常,宿食久聚不排、五志不畅共致气血枢机不利,使脾失健运,水湿内停,气滞血瘀,郁久化热成痰凝、瘀毒,聚成胃癌。
胃癌发病可归结为正虚和邪毒两大病因,正虚即机体先天不足或后天情志等影响下脾胃虚弱、功能紊乱、气血枢机不利,邪毒则包括外感六淫内生和侵袭,与正气搏击,出现本虚标实、虚实夹杂之证。
二胃癌中医的辨证论治
2.1 益气扶正,豁痰解毒
癌病发生多因正气不足以抗邪,邪气内犯,当治以“不断扶正,适时祛邪”之法。
巨大维和孙大治[2]提出,肿瘤治疗应固本清源,固先天之“本”、清后天湿瘀毒之“源”。
方药上综合运用四君子汤扶正固本兼活血、解毒、散结,针对热毒较甚者加以半枝莲、白花蛇舌草、龙葵等,针对痰浊较甚者加以牡蛎、海藻、山慈菇等。
独思静等[3]提出,肿瘤发病虚中夹毒邪以致气虚血瘀,或气虚阴虚夹
痰夹瘀,最终形成癥瘕积聚。
故临床以八珍汤、补中益气汤强健脾胃,匡扶正气,随证加减大黄、泽漆、胆南星、石见穿、蜂房等破除癥瘕,豁痰解毒。
2.2 健脾和胃,疏肝行气
脾胃互为表里,受困于湿,无力运化水液,痰饮内生,积久成癥瘕肿块;加之肝有疏通三焦生理功能,若肝气郁结,则水液代谢进一步失常。
周月芬等[4]提出胃癌腹泻者多胃脘有湿,阻滞气机,用淡附子、干姜温中健运止泻;兼食欲不振者,予三仁汤调气祛湿。
郝哲清[5]发现,胃癌患者症见胃脘刺痛,胸膈满闷等多为情志不畅,肝气郁滞,横逆犯脾者,治以小柴胡汤、四逆散等加减,疗效颇佳。
2.3 减毒增效,减轻负担
手术及放化疗为胃癌的常用治疗手段,但并发症或副作用使患者治疗后身体不适,生存质量较差,在治疗中联合中医治疗则可以减毒增效,提高患者的治疗耐受度与生存质量。
潘守杰等[5]对胃癌腹腔积液患者给予康莱特注射液联合顺铂腹腔灌注治疗,发现联治能提高积液控制率,起到增效减毒的作用。
姚国照[6]发现,健脾利湿的参苓白术散联合莫沙比利能促进脾虚夹湿型胃癌根治术后患者的肠功能恢复,减少手术切除对体虚患者的身体负担。
三中药治疗胃癌的机理
3.1 中药复方
枳实消痞丸消痞除满、健脾和胃,研究发现其能够阻滞胃癌SGC-7901 细胞在G0/1 期的DNA 复制进而抑制细胞增殖[7]。
进一步研究发现,方中臣药厚朴功效行气化湿,提取物厚朴酚可以通过抑制胃癌SGC-7901 细胞Bcl-2相关X 蛋白(B-celllymphoma-2-Associated X Protein)、细胞周期蛋白E(Cyclin E)及细胞周期依赖性蛋白激酶 2 (Cyclin-Dependent Kinase-2,CDK2)蛋白的表达以抑制细胞增殖[8]。
3.2 中药单体及配伍
白花蛇舌草是常见抗肿瘤药物,研究发现其提取物可以上调Bax 表达,下调Bcl-2 表达及细胞周期蛋白B1(CyclinB1,CCNB1)表达来抑制胃癌细胞生长,这种效用呈现剂量-浓度关系[9]。
三棱、莪术是具活血消癥功效的常见配伍,
研究发现其可通过剂量-时间关系降低人胃癌细胞SGC-7901移植瘤裸鼠血清中环氧化酶(Cyclooxygenase,COX)、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人碱性成纤维生长因子B(B-Fibroblast-Growth-Factor)的含量进而抑制胃癌细胞增殖及侵袭转移[10]。
四小结和展望
综上所述,中医药在诊治胃癌中作为西医治疗的辅助手段疗效较好,但存在如下问题:临床实验中,中医辨证证候标准不一、研究实验样本量较小,可合并分析的实验数量不足;在基础实验中,对不同病理类型及分期治疗效用最高的中药筛选不足,药物作用靶点及相关分子机制研究且尚未深入[11]。
所以未来仍需通过深入研究挖掘相关机制,同时应用大数据技术,开展多中心大样本的队列研究等进一步证实中药诊治胃癌的临床疗效,建立统一的胃癌辨证标准。
参考文献
[1] 孙春霞,赵普辉,范焕芳,等. 胃癌中医证型与基因、蛋白相关性研究现状[J]. 中国中医基
础医学杂志, 2018, 24(09): 1335-1338.
[2] 巨大维,孙大志,魏品康. 白细胞介素8与胃癌的研究进展[J], 2011(09).
[3] 独思静,方霜霜,陶紫晶,等. 从胃微生态探讨中医药防治胃癌前病变机制[J]. 中国中西医
结合消化杂志, 2021, 29(09): 674-676.
[4] 周月芬, 吴敏华, 谢艳茹, et al. 丽水市胃癌危险因素的病例对照研究[J]. 中国医药导报,
2018, 15(24): 45-50.
[5] 郝哲青. 复发胃癌再切除[J]. 国外医学(肿瘤学分册), 1982(01): 47-48.
[6] 姚国召,李志红. 基于数据挖掘探讨脾胃虚弱型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用药规律[J]. 中医临
床研究, 2021, 13(28): 18-22.
[7] 刘鹏,黄远程,江晓涛,等. 中医药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肿瘤免疫细胞因子机制研究进展
[J].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2, 24(01): 44-48.
[8] 柳春,王金兰,梁永林. 中医药对治疗胃癌的配伍规律研究[J]. 湖南中医杂志, 2020,
36(11): 163-164+191.
[9] 吴坚伟,龚红卫,秦丹梅,等. 中药汤剂联合FOLFOX方案治疗Ⅲ~Ⅳ期胃癌疗效和安全
性的Meta分析[J]. 中医肿瘤学杂志, 2021, 3(05): 67-77.
[10] 李雅娟. 南蛇藤提取物通过miR-144/451靶向mTOR抑制胃癌EMT的作用及机制[D].
扬州大学, 2021.
[11] Pan X, Tao H, Nie M, et al. A clinical stud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prolonging the
survival of advanced gastric cancer patients by regulating the immunosuppressive cell population: A study protocol for a multicenter,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ail[J]. Medicine (Baltimore), 2020, 99(16): e197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