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饲料学第1章1到4节营养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B=0
鲤 鱼 氮 平 衡
氮摄取量
鲤鱼氮摄取量与氮平衡的关系
酪蛋白
24
五、蛋白质的生理作用
1)组成机体结构以及供机体生长。 如,各种细胞的构筑材料、肌肉蛋白等 2)作为能量来源,提供机体活动需要。 3)作为机体的各种特殊功能蛋白。 如,免疫球蛋白、呼吸蛋白、蛋白质激素、 各种酶蛋白、各种受体蛋白。 水产动物(鱼虾类)对蛋白质的需要量比哺乳动 物的大,约为后者的2~4倍。这与鱼虾类自身的 蛋白质含量高且以蛋白质为能量来源的特点有关
第一章 水产动物营养原理
营养 指动物获取并利用饲料的过程。 营养素 指能在动物体内消化吸收、供给能量、 构成机体与体质以及调节生理机能的物质 蛋白质 脂肪 营养素(六类) 糖类 维生素 矿物质 水分(常不当作营养素)

1
第一节 蛋白质营养
蛋白质:生命物质基础,机体重要组成,生
命活动中起重要作用;含氮高分子化合物。 基本单位——氨基酸 平均含氮16%;测出样品含氮量后可计算蛋白 质含量(包括非蛋白氮)。 计算公式(近似值) 蛋白质含量 = 蛋白质含氮量×100 / 16= 蛋白质含氮量×6.25
生长量
真实的保留氮量!
蛋白组体氮增量+无蛋白组体氮减量
NPU =
蛋白氮的总摄取量
×100%
注:1、蛋白氮摄取量是从蛋白饲料试验组中获得的数据。 2、分子为两个试验组体氮增量与减量的和。 3、生长氮量+维持氮量=保留氮量
15
二、氨基酸的平衡
1、氨基酸的平衡:指配合饲料中各种氨基酸的含 量和它们的比例等于鱼虾类对必需氨基酸的需要 量。(合成蛋白质是按氨基酸的比例进行的)
16
2、限制性氨基酸
限制性氨基酸
饲料蛋白质中含量不能满 足鱼虾的需要量及其比例要求的必需氨基酸。 第一限制性氨基酸(最缺乏) 第二限制性氨基酸(第二缺乏)
9
半必需氨基酸
半必需氨基酸:指非必需氨基酸中的酪氨酸、 胱氨酸。在机体内,酪氨酸、胱氨酸的量不 够时分别由相应的必需氨基酸——苯丙氨酸、 蛋氨酸(即甲硫氨酸)转化。
饲料酪氨酸和胱氨酸丰富时,苯丙氨酸和蛋 氨酸就不发生转化。酪氨酸和胱氨酸可节约 这两种必需氨基酸。因此饲料中这两对氨基 酸是否有适合的比例是很重要的。
必需氨基酸有十种:
异亮氨酸(Ile)、亮氨酸(Leu)、赖氨酸(Lys)、蛋 氨酸(Met)、 苯丙氨酸(Phe)、苏氨酸(Thr)、色氨酸 (Trp)、缬氨酸(Val)、 精氨酸(Arg)、组氨酸(His)
8
非必需氨基酸
非必需氨基酸 在体内可以合成的而且合成的 速度能够满足机体需要的氨基酸
可由蛋氨酸转 化而来;胱与 蛋以3:2 较好
2
一、水产动物体对氨基酸的利用
修复、补充组织蛋白质
维持机体结构的现状
构筑机体生长的蛋白质
机体出现生长
作为能量源加以利用
氨基酸脱落氨基可产生能量
3
1、氨基酸利用模式
I = Im+Ig+Ie
I Im Ig Ie ——机体吸收的氨基酸量 ——用于修复与维持机体的氨基酸量 ——用于生长的氨基酸量 ——用于能量消耗的氨基酸量
27
3、投饲率和饲料蛋白质最适含量的关系
投饲率 (占体重%) 1.5 2.0 2.5 3.0 3.5 4.0 达到最大蛋白质利用率 时饲料蛋白质含量(%) 达到最大氮积蓄量时 饲料蛋白质含量(%) 47 35 28 23 20 18 73 55 44 37 31 28
右边两栏指达蛋白质最大利用率的数据
例:谷类饲料的限制性氨基酸是赖氨酸和 蛋氨酸; 例:豆粕类饲料的限制性氨基酸是蛋氨酸 和苯丙氨酸。
17
3、几种饲料蛋白源的氨基酸组成特点
18
4、蛋白质的互补作用
蛋白质的互补作用 将不同蛋白质原料 合理科学的搭配能使不同蛋白质的必需氨基酸相互 补偿而接近鱼虾对必需氨基酸的需求的现象。
原因:不同蛋白质的氨基酸组成不同,搭配使用 可以使各氨基酸的比例更为平衡合理 例如:饲料①:菜饼35%,豆饼30%,鱼粉2%,麸皮 15%,混合粉14%的搭配的饲料粗蛋白含量为28%。 饲料②:单一的菜饼的粗蛋白含量为35%。 结果:前者饲料系数为2,而后者饲料系数为4。

19
三、鱼虾类蛋白质 与氨基酸代谢
用于维持和 生长的需要
用于机体 产生能量
20
在投喂无蛋白质饲料的条件下:

从粪便排泄的氮称为代谢氮,它来自肠黏膜 脱落的上皮细胞、黏液和消化液中的氮。 肾排泄的氮和鳃排泄的氮合称为内生氮,它 来自机体蛋白质修复更新时部分蛋白质降解 的产物。

无氮摄入时总排泄氮(Eo)=代谢氮+内生氮 Eo = Im(机体维持修复用的氨基酸量)
10
第一种方法: 使用酪蛋白; 精氨酸为EAA
EAA确定法
1)依据标准蛋白和测 定生长速度方法
鸡卵蛋白或酪蛋白作 标准;氨基酸减法试验; 指标为生长速度。
缺乏精氨酸,生长不佳
2)放射性碳示踪法
注射14C葡萄糖;6天 后分析肌肉氨基酸; 放射强度弱或无的氨基 酸为EAA;强的为NEAA。
11
确定NEAA
3~5%
40~45% 35~40% 30~35%
虹鳟
2~4%
45%
40~45% 35~40%
鱼苗的最适需要量
鱼种最适需要量 成鱼最适需要量
30
水产动 物种类
鳗鲡
对蛋白质的需要量 48.5% 45% 41%
备注
鳗线 幼鳗 成鳗 稚鱼最适需要量 成鱼最适需要量 最适需要量 幼鱼阶段最适需要量 最适需要量
5
氨基酸营养说明2
I流向Im或Ig还是流向Ie呢?(两种情况) 与蛋白质营养价值高低有关(第1种情况) 1)营养价值高时, I 流向Im或Ig的量增 加,用于Ie的量降低;
2)营养价值低时,I用于Im或Ig的量降低, 变成Ie的比例就增加。
6
氨基酸营养说明3
蛋白质的营养价值与量相同、但饲料其 它成分量不同时,I的流向不同(第2种 情况)
不管饲料中有 无胱氨酸,它 们的生长速度 几乎没有区别。 说明胱氨酸可 在体内合成。 即非必需氨基 酸。
使用酪蛋白 有无胱氨酸 为对照,
两条曲线几乎相同
12
3、必需氨基酸的需要量
表1-9,见教材p.20 表1-10,见教材p.21

13
对虾商品饲料中必需氨基酸推荐水平
氨基酸 占蛋白质 的百分比 占饲料百分比 36%蛋白 38% 40% 45%
26
2、确定饲料蛋白需要量方法的4种思路
1、使用蛋白质梯度含量的试验饲料,测定增重率、蛋白质 效率等指标,求蛋白质需要量。 2、使用营养价值高的蛋白质饲料,使氮平衡达到最高正平 衡,测定摄取氮量指标,求蛋白质最大需要量。 3、使用营养价值高的蛋白质饲料饲养鱼虾,经一定期间达 到体氮最大增加量,求蛋白质最大需要量。 4、综合考虑投饲率、氮积蓄量、蛋白质利用率等因素,确 定蛋白质最适需要量。
2.05 2.01 0.91 1.37 1.52 2.70 1.37 0.30
2.32 0.84 1.40
2.16 2.12 0.96 1.44 1.60 2.84 1.44 0.32
2.61 0.95 1.58
2.43 2.39 1.08 1.62 1.80 3.20 1.62 0.36
缬氨酸
4.0
白质效果的方法(PER是指鱼虾摄取每克 蛋白质后所增加的体重)
体重增加量(g)
蛋白质效率= ×100% (PER) 蛋白质摄取量(g)
注:摄取量与增加量均指饲喂一段时间内的量
35
3)测定体氮量的评价法 这是用蛋白质净利用率(NPU)来评价蛋白 质效果的方法。(蛋白质净利用率(NPU)是 维持量;修正值 指保留氮量占摄取氮量的百分比)
25
六、鱼虾类对蛋白质的需求
1、蛋白质需要量的两个层次:
1)维持鱼虾体蛋白动态平衡的蛋白质需要量 蛋白质最低需要量(理论研究考虑的 需要量) 2)鱼虾最大生长速度的最低蛋白质需要量 蛋白质最适需要量(养殖需考虑的需 要量)
对蛋白质需求的大小,是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如,鱼 虾种类、年龄、水温、饲料蛋白质量以及养殖方式等。

21
四、氮平衡
概念:动物摄取的蛋白质的氮量与通过粪尿以
及鳃排泄的总氮量的对比关系。考察机体氮量 收支平衡问题。 意义:由于动物体的氮大部分存在于蛋白质中, 而且蛋白质平均含氮量为16%,所以可根据氮 平衡来粗略地评价蛋白质的变动情况。
公式:
B = I – ( F + U )
其中: B I F U — — — — 氮的平衡 摄入的氮量 粪中的氮量 从鳃和尿排出的氮量
精氨酸 组氨酸 异亮氨酸
亮氨酸 赖氨酸 蛋氨酸 蛋+胱 苯丙氨酸 苯丙+酪 苏氨酸 色氨酸
5.8 2.1 3.5
5.4 5.3 2.4 3.6 4.0 7.1 3.6 0.8
2.09 0.76 1.26
1.94 1.91 0.86 1.30 1.44 2.57 1.30 0.26
2.20 0.80 1.33
1.44
1.52
1.60
1.80
14
中国对虾必需氨基酸的需要量
EAA种类 EAA需要量 中国对虾(g/kg) 李爱杰 蛋氨酸 苏氨酸 缬氨酸 异亮氨酸 亮氨酸 苯丙氨酸 赖氨酸 色氨酸 组氨酸 精氨酸 12.4 17.8 21.4 17.6 29.3 14.7 31.0 3.2 8.6 40.0 荣长宽 10.6 17.4 22.6 18.0 31.5 16.2 31.2 5.6 7.7 33.2 李爱杰 1.0 1.4 1.7 1.4 2.4 1.2 2.5 0.3 0.7 3.2 比 值(以蛋氨酸为1计算相对值) 中国对虾 荣长宽 1.0 1.6 2.1 1.7 3.0 1.5 2.9 0.5 0.7 3.1
22
氮平衡的三种情况
氮总平衡:B
= 0,即:I = F + U。 机体蛋白质的分解与合成为动态平衡状态。 体重不增不减 > 0, I > F + U 。 摄入的蛋白质用于生长。体重增加 < 0, I < F + U 。 机体排量超过摄量。机体消瘦体重减轻
23
氮正平衡:B
氮负平衡:B
氮 平 衡 mg
鰤鱼
45% 40%
真鲷 黑鲷 金鲷
55% 45% 40%
31
水产动 物种类
对蛋白质的需要量
备注
最适需要量
最适需要量
斑节对虾
中国对虾
35~40%
40~50%
白对虾
日本沼虾
28~32%
36~46%
最适需要量
最适需要量 最适需要量 最适需要量
罗氏沼虾
河蟹
36~42%
35~46%
32
七、蛋白质的营养价值评定方法
4
Im≈粪便排泄的代谢氮+ 肾排泄的内生氮+ 鳃排泄的 内生氮 氨基酸营养说明 它是维持生存的最低氨基酸需要;随鱼体增大而 减少;各种鱼的值相对稳定。维持量的值等于排泄 氮的总量,它是机体固有的最低氮消耗。它不能被 其它营养素代替。 Ig 的量在鱼的不同生长阶段不同。 它不能被其他营养素代替。它随鱼体增大而减少, 减少速度明显大于Im。充分长大时,Ig等于0,模式: I = Im+ Ie Ie 的营养作用(能量)可为脂肪和糖类所代替。 大小与脂肪、糖类量有关
28
4、一些水产动物对蛋白质的需要量
水产动 物种类 青鱼 对蛋白质 的需要量 40% 35% 30% 草鱼 团头鲂 备注 夏花阶段 鱼种阶段 成鱼阶段
30%
22~25%
鱼苗至夏花阶段
鱼种至成鱼阶段
29
21.25~30.83%
水产动 物种类 鲤鱼
对蛋白质的需要量
备注
最低蛋白质需要量
鱼苗阶段;最大需要量 鱼种阶段;最大需要量 成鱼阶段;最大需要量 最低需要量
1)能量物质少时,I 用于Ie 的量就增。 (充当能量物质) 2)能量物质多时,I 用于Ie 的量就减少。 (维持与生长的量增加)
因此,为提高饲料蛋白质效率、提高生长率,在 饲料中需使用足够的能量物质。
7
2、必需氨基酸
必需氨基酸(EAA)
必需氨基酸
非必需氨基酸(NEAA)
动物体不能合成或合成速度不能 满足机体需要的、必须从体外获 得的氨基酸
生物学评定法

蛋白质营养 价值评定法
化学评定法
生物化学评定法
33
1、生物学评定法
测定体重的评定法(通常有以下两种)
1)用增重率来评价饲料蛋白质效果: Wt — W0 增重率 = W0
Wt —— 饲喂t时间后的体重; W0 —— 放养时的体重。
34
×100%
2)通过测定蛋白质效率(PER)来评价蛋
非必需氨基酸八种: 可由苯 丙氨酸 酪氨酸(Tyr)、丙氨酸(Ala)、甘氨酸(Gly)、 转化, 脯氨酸(Pro)、谷氨酸(Glu)、丝氨酸(Ser)、 以1:1 为好 胱氨酸(Cys-Cys)、天冬氨酸(Asp)。 其中:酪氨酸和胱氨酸又可称为半必需氨基酸。 在饲料中,必需氨基酸与非必需氨基酸的总 比例应为:40%:6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