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鸿优化分章节课时作业全球气候变化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志鸿优化分章节课时作业全球气候变化
————————————————————————————————作者: ————————————————————————————————日期:

2014志鸿优化分章节课时作业09全球气候变化
一、选择题
有资料表明,近百年来全球平均气温已上升了0.6~0.9℃,当今全球气候具有变暖的趋势。

读图完成第1~2题。

北半球气温5年平均值的变化(以1880~1884年为基准)
1.上述气温变化对人类来说,既有正面影响又有负面影响,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气温升高将使森林树种大量增加ﻫ
B.高山冰川有些地方将出现减少或退缩现象
C.各地农作物产量都会大幅度减少
D.气候变暖会使各地人们的新陈代谢变慢,增强身体活力
2.图中反映的问题是全球变暖,下列对策可以缓解气候变暖的是()
①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量②大面积植树造林
③发展技术,提高燃料的燃烧效率④开发新能源,改善能源结构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全球变暖是当今世界面临的重大环境问题之一。

下图是“全球温度上升3℃后,世界不同区域靠雨水生长粮食产量的增减状况示意图”。

读图完成第3~4题。

3.有关升温3℃对靠雨水生长粮食地区的影响,说法正确的是()
A.全球变暖对全球各地区粮食生产都有害无益
B.北半球中高纬度的大部分地区粮食产量会增加
C.低纬度和南半球地区粮食产量有小幅增加
D.西半球粮食产量普遍会增加,东半球相反
4.据图推断,如果全球温度升高3 ℃,下列几个地区全年降水量增幅最大的可能是() A.澳大利亚B.西亚
C.北非
D.中亚
(2012·山东烟台模拟)读图(图中直线为总趋势线),完成第5~7题。

北京和张家口两地近50年的气温和降水统计
5.图示资料表示北京气候的是()
A.①和②
B.①和③
C.②和④
D.③和④
6.分析图示资料可知()
A.两地近50年来气温均呈逐年上升趋势
B.两地年平均气温与年降水量均呈负相关
C.我国越向西北内陆降水的变率越小
D.两地气温的变化基本一致,降水的变化也基本一致
7.图示资料显示的特点,基本上可以反映我国北方地区的情况。

气温和降水的这种变化给北方地区带来的影响是()
A.沙尘暴发生频率增加
B.植被的覆盖率提高
C.作物的生长期缩短
D.气温的年较差减小
8.从“全球气候的长期演变图”中可以看出()
A.全球气候是在不断变暖的
B.全球气候是在不断变冷的
C.全球气候是在不断变湿的
D.全球气候是呈波动变化的
全球气候的变化给世界各国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带来不同程度的影响,它要求人类积极采取各种措施应对这种变化。

读“丹麦位置示意图(图甲)”和“大气受热过程图(图乙)”,完成第9~11题。

图甲
图乙
9.近百年来,丹麦气候变化的主要趋势是()
A.气温升高,降水变少
B.气温降低,降水变多
C.气温升高,降水变多
D.气温降低,降水变少
10.对照图乙,丹麦气温的变化与下列因素有关的是()A.①增强B.②减弱
C.③减弱
D.④增强
11.针对当前全球气候变暖趋势,人类应该()
①植树造林,提高森林覆盖率②推广节能技术,提高能源利用率③开发核能和可再生能源,优化能源消费结构④关停高耗能产业,减小矿物能源消耗总量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二、综合题:
12.(26分)读“新疆近30年来的部分地理资料表”,完成下列问题。

天山冰川面积雪线
约9500平
方千米,
减少22%
年均上升
2~6.5米
博斯腾湖(1986年
以来)水位面积
上升4米多
由约880平方千米扩大到1000多
平方千米
南疆气候相对湿度降水量
平均增加4%~
10%
平均增加20.4%
(1)结合所学知识,简述以上变化的形成原因。

(2)以上变化对该地区的地理环境可能产生哪些影响? 13.(30分)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可怕的全球变暖”。


材料二:根据最新卫星观测图像显示,连接大西洋和太平洋的北极“西北航道”已经解冻。

所谓西北航道是指由格陵兰岛经加拿大北部北极群岛到阿拉斯加北岸的航道,它是连接大西洋和太平洋的捷径,一旦能够进行商业通航,将产生显著的经济效益。

数百年来,征服西北航道一直是西方航海家的梦想。

(1)据材料一分析全球变暖产生的严重后果可能有哪些?
(2)北冰洋的海冰覆盖面积随季节而变化,一般是面积最小。

一般情况下在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北部的北冰洋海域分布的海冰较少,其主要原因是什么?
(3)根据材料二分析西北航道为什么被许多国家称为“黄金航道”?
【答案及解析】
课时作业9全球气候变化
一、选择题
1.B
2.D 解析:第1题,气温升高,物种将易患病和遭受害虫侵袭,生物种类有可能减少;气温升高,高山冰川融化,将会出现减少或退缩现象;大气中CO2增多,可能使部分地区的作物增产;气候变化使得热带、亚热带地区炎热天气出现的频率增加,从而加快或者扰乱人体的新陈代谢,威胁人体健康。

第2题,四项措施都有利于缓解全球变暖。

3.B 4.B 解析:第3题,根据粮食增产和粮食减产的图例,可以确定全球变暖对靠雨水生长粮食地区的影响,如北半球中高纬度大部分地区粮食增产。

第4题,在全球温度升高3 ℃后,澳大利亚、北非粮食减产,而中亚增产幅度(0~40%)没有西亚地区(>40%)大。

5.A 6.D7.A 解析:第5题,读图可知,就多年平均气温而言,①比③高;就多年平均降水量而言,②的降水量大于④。

比较北京与张家口可知,北京的纬度比张家口低,所以多年平均气温高;北京比张家口靠近海洋,所以多年平均降水量比张家口大。

故表示北京气候的是①和②。

第6题,据图可知,北京与张家口两地气温的变化基本是呈波动上升,降水的变化基本是呈波动减少,所以两地气温的变化基本一致,降水的变化也基本一致。

第7题,气温呈波动上升,降水呈波动减少,给我国北方地区带来的影响是沙尘暴发生频率增加。

因为气温上升,蒸发量就会增多,加上降水量减少,地表就会变得更加干燥与疏松,风力也会增强,所以沙尘暴发生的频率增加。

8.D解析:据图可看出,全球平均气温和平均降水均呈现出波动变化的特点。

9.C10.D11.A 解析:第9题,随着全球变暖,近百年来丹麦的气温在升高;同时,中纬西风的势力增强,使丹麦降水增多。

第10题,丹麦气温的升高与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增强有关,对应图乙中的④。

第11题,关停高耗能企业的做法是不合理的。

二、综合题
12.答案:(1)全球变暖,冰川消融,造成汇入湖泊的河流径流量增加;(气温升高和湖泊面积的扩大)蒸发量增加,促进了水汽循环,导致当地湿度和降水增加。

(2)有利:降水、河流径流增多,对缓解干旱有利(或对植物生长有利)。

不利:冰川消融,将导致淡水资源的短缺(或洪涝灾害多发等灾害)。

13.答案:(1)①山地冰川融化加快;②陆地上径流量减少,水源短缺;③世界粮食产量减少,出现“粮荒”;④自然灾害加剧,损失加重;⑤海平面上升,生态系统遭受破坏。

(2)夏季受北大西洋暖流的影响。

(3)西北航道是沟通太平洋与大西洋的捷径,经济价值非常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