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职院校会计基础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高职院校会计基础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高职院校会计专业是培养会计人才的重要渠道,在会计基础教育方面承担着重大的责任。
然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会计基础工作存在不少问题,如知识来源单一、教学方法陈旧、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等。
本文将对这些问题进行探讨,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知识来源单一
在会计基础教学中,往往仅凭教材和老师口授来传授知识。
但是由于教材和老师的限制,这种方式很难给学生提供全面、深入的知识体系。
许多学生虽然得到了一些知识,但没有真正理解它们的内涵,更不会把它们用于实际应用中,导致学生在实际工作中遇到问题无从下手。
针对这一问题,教学过程应更加注重针对性和实用性,通过引进一些实际案例提升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教师应建立与职业现实联系的知识架构,加强学生尤其是家庭困难学生的辅导力度,从而打破知识来源单一的局面,使得学生在完成会计基础教育后具备更多的实践经验。
二、教学方法陈旧
在会计基础教学过程中,很多高职院校还是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主要是口头授课,讲解知识的同时,老师会向学生灌输一些理论知识,而忽略了实际操作技能的培养。
这种教学方法容易使学生失去兴趣,欠缺动力和创造性,进而影响教学效果。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高职院校应该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注重讲授基础理论知识的同时,还要注意独立思考的尝试,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思维。
如采用案例教学、小组互动讨论等方式,使学生不仅能够理解知识,而且能够更好地掌握基本的操作技能。
三、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
由于会计基础课程通常都是在大一的前两学期开设,往往作为基础必修课,教学内容繁琐、难度大,加之教学方法等方面的原因,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认为学习会计基础知识并不重要,这一点会影响到后续会计专业的学习。
为改变这一状况,教师应该将会计基础知识带到学生的实体经验上,用轻松愉快的方式让学生专注于会计问题,理解并使用相关知识。
教师需要通过评分等方式,提升学生的学习动力,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并通过重视学生反馈,及时发现和解决学生遇到的问题,促进学生对会计基础的学习兴趣。
综上所述,高职院校在会计基础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如知识来源单一、教学方法陈旧、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等,需要通过加强实践、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动力
等途径解决。
实施这些对策将为高职院校会计基础教育打下坚实的基础,使教育质量得到不断提高,并为学生从事以后的会计工作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