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教育史福禄贝尔PPT课件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0页/共35页
这种是一个立方体,分成 39个相等的小立方体,其 中3个再分成一半,另3个 分成4等份。教具可使儿 童学习几何形体和计数, 并配合不同的形体搭建各 种东西。
第21页/共35页
•
Gabe5B也是一个立方体,可以分 成44个小立方体,其中许多小立 方体再分成更小的部分,如平板、 斜角等。为儿童提供了多种多样 的几何形体,使他们有更多的配 合和思考机会。
用红、绿、青、黄、紫色的线织成网 套,套着的六个软球。福氏认为球 是“统一中的统一”,是运动的象征, 是无限的象征。球可以显示出“统一” 的中心和一切事物的一般表情。它包 含静与动,一般与特殊,即有各个方 面, 又是单一的表面,既是能看到 的,又是看不到的(它 有见不到的 轴心)。
第17页/共35页
第7页/共35页
(四)创造性活动原则
· 上帝是富有创造性的。
·
他充分肯定了创造性活动作为教育的方式在人的身心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意义,认为这种方式的教育
不仅能够加强身体,而且能够在极大的程上加强精神。
第8页/共35页
(五)社会参与原则
· 福禄贝尔深切意识到儿童之间的社交关系在其发展中的重要性。 · 福禄贝尔要求幼儿使之充分适应小组生活。“相互帮助”成为福禄贝尔幼儿园的座右铭。
福禄贝尔
Friedrich Wilhelm Froebel(1782---1852) 德国近代著名的教育家、幼 儿园的创始者,近代学前教 育理论的奠基人
第1页/共35页
一 生平与教育活动
• 1782年出生于德国中部图林根地区一个路德派牧师家庭。 • 10岁时被舅父送到教区学校接受正规教育。 • 15岁时,花了两年时间学习林务,但收获甚微。 • 1799---1801年,进入耶拿大学学习数学和自然科学,受到德国古典哲学的影响。 • 1805年,在教育家格鲁纳的影响下开始从事教育工作,同年去瑞士伊佛东学校学习裴斯泰洛奇的教育方法。 • 1806---1811年,在法兰克福贵族冯 霍尔茨豪林男爵家 任家庭教师。 • 1816年,在格力斯海姆创办“德国普通教养院”。
第9页/共35页
三 教育分期与各时期的任务
· (一)婴儿期
·
(二)幼年期
·
(三)少年期
·
(四)青年期
第10页/共35页
(一)婴儿期
· 应重视感官的发展。 · 听觉 视觉 · 发展了的感官、身体和四肢活动到了儿童开始自 动地向外表现内在变质的程度时,人的发展
的婴儿期也告终止,并开始了幼儿期。
第11页/共35页
• 11.1840年,命名为“幼儿园”。 • 1843年,出版了风行一时的家庭必读作品《母亲与儿歌》。
第3页/共35页
二 论教育的主导原则
• 福氏教育思想的主要理论基础是德国古典哲学,浪漫 主义文学和美育观点也对其产生一定影响。
•
在幼儿教育的内容和方法上,更多地受到裴斯泰洛
奇的启发和影响。
第4页/共35页
乱。
第27页/共35页
•
有八种颜色构成(红、黄、蓝、 绿、紫、黑、棕、白、橙)它 是抽像化的点,让孩子了解点 成线、线成面的道理,可以构 成蝴蝶、猫头鹰、树、秋千、 房子等。
第28页/共35页
通过多种游戏,可以了解球、圆 柱、正面体的特征,每只都有孔, 都可以用绳子串起来,可以搭成 汽车、飞机、桥梁等,孩子在玩 的过程中有触觉、视觉、听觉, 有助于大小肌肉发达,让孩子了 解立体图形的构成。
第19页/共35页
•
第四种福禄贝尔教具和第三种是同样大小的立方体,可以分为8个 长方板(立方体平分后又各分为4块长方形板),长方形板的长等 于立方体的高,长方形的厚等于高的1/4。 福氏认为这种恩物 可以帮助儿童识别长度、宽度、厚度或高度,清楚地了解物体形状 的变化,对于数学的要求也更明确。将加、减、乘、除以及分数的 原则在实物上,对于日后学习数字的计算也有好处,并可为学习几 何打下基础。
直径与6cm的棍子长度一样,
小圆的直径与3cm的棍子的长
度一样,大圆的直径与第二
种恩物的正六面体一边的长
度一样,大圆的直径与第一
恩物的球的直径一样,大圆
直径与第二恩物的圆柱直径
一样。小圆的直径与第三恩
物正六面体的长度一样。大
圆的直径与第四恩物直六面
体的长度一样。孩子在玩的
过程中,可以搭成鸟、花、
树、草等,但圆的中心不能
(一)统一的原则
•
“上帝是万物的统一体”的思想是福禄贝尔教育思想的哲学依据。
•
通过教育使人能自由和自觉地表现他的本质,即上帝的精神,这是教育的
本质。
•
人类必须首先认识自然,进而认识人类,最终才能认识上帝的统一,这就是
教育的任务。
第5页/共35页
(二)教育顺应自然原则
· 以人性来源于神性为依据,福禄贝尔断言人性是善的。 ·人天生具有完美性和健全性。 ·教育、教学和训练的最初的基本标志必须是容忍的、顺应的、保护性的和防御性的。
总结出一整套教育幼儿的新方法,建立起幼儿园教育理论体系,在促使学前教育成为教育理论领域的 一个独立部门方面,做出了卓越贡献。
他的幼儿园和学前教育思想对19世纪后半期直至20世纪初期的世界幼儿教育产生了积极影响。
第33页/共35页
第34页/共35页
感谢您的观看。
第35页/共35页
及做事或生产的技能技巧,从而为他们升入小学做好准备。此外,培训幼儿园老师和推广幼儿教育的方法
和新经验,也应是幼儿园的重要任务。
第14页/共35页
(二)自我活动与游戏 自我活动(self-activity)是一切生命的最基本特 性,是人类生长的基本法则,是人类自动地向外表现存在于自身 的上帝的精神的主要方式 游戏被福禄贝尔看做儿童自我活动的集中体现。
木制的小球体、立方体和圆柱(球的直径、 立方体的一边和圆柱的高都是相同的)。福氏认 为球体是单一的表面,是圆的;立方体有角有边, 和球体相反,它是静止的象征,也是“多样中的 统一”的象征。
立方体是统一的,但它的形式因观察的角度 关系(如从顶上、侧边或棱边),又成为多样的。 立方体的平面形式和稳定性是球体的否定,圆柱 则是球体和立方体的性质的混合,它在竖立时是 稳定的,而在卧倒时又是可动的。
第2页/共35页
• 1826年,发表其教育代表作《人的教育》,阐述关于教育原理和对教育各时期的观 点。
• 1834--1835年,在瑞士布格多夫孤儿院任职期间,日益重视家庭教育和儿童早期教 育。
• 1837年,完全转向学前儿童的教育。在德国勃兰根堡开办了一所学校,专收3~7岁 的儿童,并把以往发明的教具材料付诸实用。
•
作业是以恩物教学为自己的前提的。
• 4.运动游戏
•
团体游戏
•
根本原理:部分——整体
•
积极特征:寓德育于体育之中
•
发展儿童相互合作、团结友爱的品质和精神
• 5.自然研究
第31页/共35页
(四)从幼儿园向普通学校的过渡
——幼小衔接问题 中间阶段
中间学校
第32页/共35页
五 地位与影响
是近代学前教育理论的重要奠基者,幼儿园的创 始人
第22页/共35页
•
由18个立方体、直方体、 长的方向、切一半的六 块和横切一半的垫木可 以十二块构成,和第四、 第二种恩物相比较,了 解它们的相同点和 不同 点,可以知道第八种恩 种新的性质。
第23页/共35页
•
有八种颜色构成(红、黄、蓝、绿、 紫、黑、白、橙),正方形、直角二、 直角、等边三角形、正三角形、不等 边三角形、 大角二、等边三角、圆、 半圆构成,让孩子比较角的大小、面 的大小、圆的大小,可以搭成花、滑 梯、风车等。
第6页/共35页
(三)发展与对立调和的原则
• 在教育史上,福禄贝尔第一次把自然哲学中“进化”的概念完全而充分地运用于人的发展及其教育。 • 人的发展过程也和自然界的进化过程一样,经历了一个从不完善到完善、从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
的前进序列。并且这种发展是分阶段的、前后相继和相互联系的。 • 教育总是从内因和外因的矛盾入手,在两者之间发现调和的东西,克服差异,最终达到两者的统一。
第29页/共35页
•
有八种颜色构成,每种颜色15 粒,共120粒,让孩子学习点、 线、面的关系,孩子在玩的过 程中可以旋转珠子,增加手的 灵活度,通过在限度空间里的 活动游戏,可以熟知尺度的概 念。
第30页/共35页
• 3.作业(occupations)
•
主要体现福氏关于创造的思想,要求将此前所学的恩物的知识运用于实践。
(二)幼儿期
· 真正的人的教育从这一时期开始。
· 游戏和说话是儿童这时生活的要素。 ·强调家庭尤其是母亲在这一时期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教育内容:情感的激发、自制习惯的养成、由观察事物引向图画和对数的认识。
第12页/共35页
(三)少年期
——学习的时期
· 游戏与家庭生活仍是教育过程中的要素。
· 给予机会让孩子分担父母的工作。
儿童利用这三种形体可以学到很多知识,做 很多活动,如旋转、摇晃、滚动,并用不同的方 式表现它们所有的特征。大一些的孩子通过观察、 比较和进行描述,可以理解到一些初步的力学定 律。
第18页/共35页
一个立方体,可以分成8个小立方体。福氏 认为儿童可以借助于这种恩物获得关于整体 和部分的概念。这种恩物是放在一个立方形 木盒子里面的。在玩弄之前,首先将盒子倒 放在桌上,慢慢将底部的盒盖抽出,然后将 盒子轻轻向上提起,不要碰坏了大立方体的 形象,使孩子能看到一个完整的大立方体。 经过分开,出现了8个小立方体。幼小的孩 子们对此是会感兴趣的。 儿童可以在 摆弄这种恩物时,发展自己的创造力,利用 8个小立方体搭造各种东西,如立柱,城堡, 拱形构造,城门、桥梁、塔……。福氏认为 了解立方体的形象对于艺术、科学以及实际 的生活都是头等重要的。
第24页/共35页
•
圆柱体9cm的圆柱分三个同心圆、 再分四等分、高度分之等分36块 曲线分块组成,并配合不同的形 体,可以搭建各同建筑物,可以 跟第五、六、八种恩物相比较, 可以知道它们不同的性质,也可 以和它们并用。
第26页/共35页
•
有八种颜色构成(红、黄、
蓝、绿、紫、黑、白、橙),
他和第十种恩物相比大圆的
第15页/共35页
(三)幼儿园课程与教材
• 1、游戏与歌谣
•
1843年 《母亲与儿歌》 系统地介绍了通过歌谣及其相关的游戏活动教育儿童的方法。
•
也是他后来进行幼儿园教师训练的重要内容。
• 2、恩物(gift)
•
是福氏对他创制的一套供儿童使用的玩具或教学用品的称谓,意为上帝的恩赐。
第16页/共35页
· 寓言、童话、故事和唱歌也是这一阶段教育儿童的重要方式。
第13页/共35页
四 幼儿园教育学
• (一)幼儿园工作的意义与任务
• 意义:
•
并非要以幼儿园教育来代替家庭教育,而是力图以这种社会教育机构来弥补家庭教育的不足。
• 任务:
•
通过游戏与各种活动,培养儿童的社会态度和民族美德,使他们认识人和自然,发展其体力与智力以
这种是一个立方体,分成 39个相等的小立方体,其 中3个再分成一半,另3个 分成4等份。教具可使儿 童学习几何形体和计数, 并配合不同的形体搭建各 种东西。
第21页/共35页
•
Gabe5B也是一个立方体,可以分 成44个小立方体,其中许多小立 方体再分成更小的部分,如平板、 斜角等。为儿童提供了多种多样 的几何形体,使他们有更多的配 合和思考机会。
用红、绿、青、黄、紫色的线织成网 套,套着的六个软球。福氏认为球 是“统一中的统一”,是运动的象征, 是无限的象征。球可以显示出“统一” 的中心和一切事物的一般表情。它包 含静与动,一般与特殊,即有各个方 面, 又是单一的表面,既是能看到 的,又是看不到的(它 有见不到的 轴心)。
第17页/共35页
第7页/共35页
(四)创造性活动原则
· 上帝是富有创造性的。
·
他充分肯定了创造性活动作为教育的方式在人的身心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意义,认为这种方式的教育
不仅能够加强身体,而且能够在极大的程上加强精神。
第8页/共35页
(五)社会参与原则
· 福禄贝尔深切意识到儿童之间的社交关系在其发展中的重要性。 · 福禄贝尔要求幼儿使之充分适应小组生活。“相互帮助”成为福禄贝尔幼儿园的座右铭。
福禄贝尔
Friedrich Wilhelm Froebel(1782---1852) 德国近代著名的教育家、幼 儿园的创始者,近代学前教 育理论的奠基人
第1页/共35页
一 生平与教育活动
• 1782年出生于德国中部图林根地区一个路德派牧师家庭。 • 10岁时被舅父送到教区学校接受正规教育。 • 15岁时,花了两年时间学习林务,但收获甚微。 • 1799---1801年,进入耶拿大学学习数学和自然科学,受到德国古典哲学的影响。 • 1805年,在教育家格鲁纳的影响下开始从事教育工作,同年去瑞士伊佛东学校学习裴斯泰洛奇的教育方法。 • 1806---1811年,在法兰克福贵族冯 霍尔茨豪林男爵家 任家庭教师。 • 1816年,在格力斯海姆创办“德国普通教养院”。
第9页/共35页
三 教育分期与各时期的任务
· (一)婴儿期
·
(二)幼年期
·
(三)少年期
·
(四)青年期
第10页/共35页
(一)婴儿期
· 应重视感官的发展。 · 听觉 视觉 · 发展了的感官、身体和四肢活动到了儿童开始自 动地向外表现内在变质的程度时,人的发展
的婴儿期也告终止,并开始了幼儿期。
第11页/共35页
• 11.1840年,命名为“幼儿园”。 • 1843年,出版了风行一时的家庭必读作品《母亲与儿歌》。
第3页/共35页
二 论教育的主导原则
• 福氏教育思想的主要理论基础是德国古典哲学,浪漫 主义文学和美育观点也对其产生一定影响。
•
在幼儿教育的内容和方法上,更多地受到裴斯泰洛
奇的启发和影响。
第4页/共35页
乱。
第27页/共35页
•
有八种颜色构成(红、黄、蓝、 绿、紫、黑、棕、白、橙)它 是抽像化的点,让孩子了解点 成线、线成面的道理,可以构 成蝴蝶、猫头鹰、树、秋千、 房子等。
第28页/共35页
通过多种游戏,可以了解球、圆 柱、正面体的特征,每只都有孔, 都可以用绳子串起来,可以搭成 汽车、飞机、桥梁等,孩子在玩 的过程中有触觉、视觉、听觉, 有助于大小肌肉发达,让孩子了 解立体图形的构成。
第19页/共35页
•
第四种福禄贝尔教具和第三种是同样大小的立方体,可以分为8个 长方板(立方体平分后又各分为4块长方形板),长方形板的长等 于立方体的高,长方形的厚等于高的1/4。 福氏认为这种恩物 可以帮助儿童识别长度、宽度、厚度或高度,清楚地了解物体形状 的变化,对于数学的要求也更明确。将加、减、乘、除以及分数的 原则在实物上,对于日后学习数字的计算也有好处,并可为学习几 何打下基础。
直径与6cm的棍子长度一样,
小圆的直径与3cm的棍子的长
度一样,大圆的直径与第二
种恩物的正六面体一边的长
度一样,大圆的直径与第一
恩物的球的直径一样,大圆
直径与第二恩物的圆柱直径
一样。小圆的直径与第三恩
物正六面体的长度一样。大
圆的直径与第四恩物直六面
体的长度一样。孩子在玩的
过程中,可以搭成鸟、花、
树、草等,但圆的中心不能
(一)统一的原则
•
“上帝是万物的统一体”的思想是福禄贝尔教育思想的哲学依据。
•
通过教育使人能自由和自觉地表现他的本质,即上帝的精神,这是教育的
本质。
•
人类必须首先认识自然,进而认识人类,最终才能认识上帝的统一,这就是
教育的任务。
第5页/共35页
(二)教育顺应自然原则
· 以人性来源于神性为依据,福禄贝尔断言人性是善的。 ·人天生具有完美性和健全性。 ·教育、教学和训练的最初的基本标志必须是容忍的、顺应的、保护性的和防御性的。
总结出一整套教育幼儿的新方法,建立起幼儿园教育理论体系,在促使学前教育成为教育理论领域的 一个独立部门方面,做出了卓越贡献。
他的幼儿园和学前教育思想对19世纪后半期直至20世纪初期的世界幼儿教育产生了积极影响。
第33页/共35页
第34页/共35页
感谢您的观看。
第35页/共35页
及做事或生产的技能技巧,从而为他们升入小学做好准备。此外,培训幼儿园老师和推广幼儿教育的方法
和新经验,也应是幼儿园的重要任务。
第14页/共35页
(二)自我活动与游戏 自我活动(self-activity)是一切生命的最基本特 性,是人类生长的基本法则,是人类自动地向外表现存在于自身 的上帝的精神的主要方式 游戏被福禄贝尔看做儿童自我活动的集中体现。
木制的小球体、立方体和圆柱(球的直径、 立方体的一边和圆柱的高都是相同的)。福氏认 为球体是单一的表面,是圆的;立方体有角有边, 和球体相反,它是静止的象征,也是“多样中的 统一”的象征。
立方体是统一的,但它的形式因观察的角度 关系(如从顶上、侧边或棱边),又成为多样的。 立方体的平面形式和稳定性是球体的否定,圆柱 则是球体和立方体的性质的混合,它在竖立时是 稳定的,而在卧倒时又是可动的。
第2页/共35页
• 1826年,发表其教育代表作《人的教育》,阐述关于教育原理和对教育各时期的观 点。
• 1834--1835年,在瑞士布格多夫孤儿院任职期间,日益重视家庭教育和儿童早期教 育。
• 1837年,完全转向学前儿童的教育。在德国勃兰根堡开办了一所学校,专收3~7岁 的儿童,并把以往发明的教具材料付诸实用。
•
作业是以恩物教学为自己的前提的。
• 4.运动游戏
•
团体游戏
•
根本原理:部分——整体
•
积极特征:寓德育于体育之中
•
发展儿童相互合作、团结友爱的品质和精神
• 5.自然研究
第31页/共35页
(四)从幼儿园向普通学校的过渡
——幼小衔接问题 中间阶段
中间学校
第32页/共35页
五 地位与影响
是近代学前教育理论的重要奠基者,幼儿园的创 始人
第22页/共35页
•
由18个立方体、直方体、 长的方向、切一半的六 块和横切一半的垫木可 以十二块构成,和第四、 第二种恩物相比较,了 解它们的相同点和 不同 点,可以知道第八种恩 种新的性质。
第23页/共35页
•
有八种颜色构成(红、黄、蓝、绿、 紫、黑、白、橙),正方形、直角二、 直角、等边三角形、正三角形、不等 边三角形、 大角二、等边三角、圆、 半圆构成,让孩子比较角的大小、面 的大小、圆的大小,可以搭成花、滑 梯、风车等。
第6页/共35页
(三)发展与对立调和的原则
• 在教育史上,福禄贝尔第一次把自然哲学中“进化”的概念完全而充分地运用于人的发展及其教育。 • 人的发展过程也和自然界的进化过程一样,经历了一个从不完善到完善、从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
的前进序列。并且这种发展是分阶段的、前后相继和相互联系的。 • 教育总是从内因和外因的矛盾入手,在两者之间发现调和的东西,克服差异,最终达到两者的统一。
第29页/共35页
•
有八种颜色构成,每种颜色15 粒,共120粒,让孩子学习点、 线、面的关系,孩子在玩的过 程中可以旋转珠子,增加手的 灵活度,通过在限度空间里的 活动游戏,可以熟知尺度的概 念。
第30页/共35页
• 3.作业(occupations)
•
主要体现福氏关于创造的思想,要求将此前所学的恩物的知识运用于实践。
(二)幼儿期
· 真正的人的教育从这一时期开始。
· 游戏和说话是儿童这时生活的要素。 ·强调家庭尤其是母亲在这一时期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教育内容:情感的激发、自制习惯的养成、由观察事物引向图画和对数的认识。
第12页/共35页
(三)少年期
——学习的时期
· 游戏与家庭生活仍是教育过程中的要素。
· 给予机会让孩子分担父母的工作。
儿童利用这三种形体可以学到很多知识,做 很多活动,如旋转、摇晃、滚动,并用不同的方 式表现它们所有的特征。大一些的孩子通过观察、 比较和进行描述,可以理解到一些初步的力学定 律。
第18页/共35页
一个立方体,可以分成8个小立方体。福氏 认为儿童可以借助于这种恩物获得关于整体 和部分的概念。这种恩物是放在一个立方形 木盒子里面的。在玩弄之前,首先将盒子倒 放在桌上,慢慢将底部的盒盖抽出,然后将 盒子轻轻向上提起,不要碰坏了大立方体的 形象,使孩子能看到一个完整的大立方体。 经过分开,出现了8个小立方体。幼小的孩 子们对此是会感兴趣的。 儿童可以在 摆弄这种恩物时,发展自己的创造力,利用 8个小立方体搭造各种东西,如立柱,城堡, 拱形构造,城门、桥梁、塔……。福氏认为 了解立方体的形象对于艺术、科学以及实际 的生活都是头等重要的。
第24页/共35页
•
圆柱体9cm的圆柱分三个同心圆、 再分四等分、高度分之等分36块 曲线分块组成,并配合不同的形 体,可以搭建各同建筑物,可以 跟第五、六、八种恩物相比较, 可以知道它们不同的性质,也可 以和它们并用。
第26页/共35页
•
有八种颜色构成(红、黄、
蓝、绿、紫、黑、白、橙),
他和第十种恩物相比大圆的
第15页/共35页
(三)幼儿园课程与教材
• 1、游戏与歌谣
•
1843年 《母亲与儿歌》 系统地介绍了通过歌谣及其相关的游戏活动教育儿童的方法。
•
也是他后来进行幼儿园教师训练的重要内容。
• 2、恩物(gift)
•
是福氏对他创制的一套供儿童使用的玩具或教学用品的称谓,意为上帝的恩赐。
第16页/共35页
· 寓言、童话、故事和唱歌也是这一阶段教育儿童的重要方式。
第13页/共35页
四 幼儿园教育学
• (一)幼儿园工作的意义与任务
• 意义:
•
并非要以幼儿园教育来代替家庭教育,而是力图以这种社会教育机构来弥补家庭教育的不足。
• 任务:
•
通过游戏与各种活动,培养儿童的社会态度和民族美德,使他们认识人和自然,发展其体力与智力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