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西方音乐的本质区别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首先,东方人的思维是线性的,如同古画里的毛笔勾勒出的线条一般,强调的是内在的神韵美。
譬如故宫,看似辉煌,可实际上就是一个又一个四合院的合体。
东方的音乐也是这样,它的前后排列没有严谨的要求,整体结构的把握要求不严,实际上就是一群音的集合。
比如我国的民族调式宫商角徵羽,简谱唱成12356;日本的民族音乐音阶是13467。
只要按照这些音阶,你随便怎么乱弹也是那个味儿。
不过偶尔会出现其他音,但多是起到点缀作用,是音乐更为生动独特。
而西方人的调式是什么呢?就是大小音阶1234567或是6712345,也就是说,基本音都包括完了,可是这次你乱弹,可听不出那个味儿。
为什么呢?因为西方的音乐是讲究前后排列规律的,更为注重整体结构美。
不过,这并不代表,东方音乐没有结构,西方音乐没有神韵。
那么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这不得不从两地的语言说起。
音乐始于什么?语言。
譬如美术始于原始人类狩猎中的记录一般,我现在的知识还很有限,不敢说音乐始于原始人类呼唤伙伴,但我清楚地知道音乐的走向在最初取决于语言发声的声调,其实现在也基本如此。
譬如汉语,四声,你用普通话拉长了每个字,再带点唱歌的情绪,那就是一首歌了。
试试你熟悉的歌曲,音的走向也基本与声调相同。
不过例外是肯定有的,否则音乐会因为声韵而死板。
所以东方的音乐只需要一群音的集合就足够了,因为声调的多变已经使得它绚丽多彩。
可是西方音乐呢?看看英语,严格地说,英语只有两声,即上和下(便于理解而已),如果也按照声调的规律来创作,音乐的单调乏味可想而知。
所以,音的前后排列才会有具体的规定。
西方人不仅将单个音之间的排列规律整了个系统,连和
弦,也就是同时重响的音之间的排列都有明确而系统的规定,这就是和声学。
中国民乐有和声的基因,不过具体的体现上还与西方差很多。
或许你已经恍然大悟了吧,这或许也就能解决为什么汉语不太适合说唱以及用重庆话唱出来的歌没有川味。
说唱并不是没有旋律,它有,其实就是英语的两声。
用汉语的四声去说两声的事,当然别扭。
至少现在我认为它是最大的原因。
重庆话的声调和普通话不一样,所以重庆话唱出来已经是普通话的味,只不过在一些吐字上具有重庆话的特点。
重庆在文化上还是属于四川,如果你想让川味体现在歌里,最好还是四川民歌,其实在最初,它们就是拖长了的四川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