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法考试题库及答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普法考试题库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
1. 下列哪一项是我国宪法规定的公民基本权利?
A. 选举权与被选举权
B. 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自由
C. 宗教信仰自由
D. 以上都是
2. 下列哪一项不属于刑法的主观方面?
A. 故意
B. 过失
C. 犯罪目的
D. 犯罪动机
3. 下列哪种行为构成侵占罪?
A. 盗窃信用卡并使用的
B. 诈骗公私财物的
C. 抢夺公私财物的
D. 非法占有公司财物的
4. 下列哪种行为不构成正当防卫?
A. 对正在进行行凶、杀人、抢劫、强奸、绑架以及其他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采取防卫行为,造成不法侵害人伤亡的
B. 对正在进行盗窃、诈骗、抢夺等犯罪,采取防卫行为,造成不法侵害人伤亡的
C. 对正在进行故意伤害、强奸等犯罪,采取防卫行为,造成不法侵害人伤亡的
D. 对正在进行非法拘禁、绑架等犯罪,采取防卫行为,造成不法侵害人伤亡的
5. 下列哪种情况不属于民事诉讼的管辖范围?
A. 合同纠纷
B. 侵权行为
C. 婚姻、家庭、继承纠纷
D. 刑事犯罪案件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
6. 下列哪些属于犯罪构成要件?
A. 犯罪客体
B. 犯罪客观方面
C. 犯罪主体
D. 犯罪主观方面
E. 犯罪目的
7. 下列哪些行为属于违反治安管理行为?
A. 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
B. 盗窃、诈骗、抢夺公私财物的
C. 寻衅滋事、扰乱社会秩序的
D. 非法持有、私藏枪支、弹药的
E. 吸食、注射毒品的
8. 下列哪些属于合同的条款?
A. 标的
B. 数量
C. 质量
D. 价款或者报酬
E. 履行期限、地点和方式
F. 违约责任
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20分)
9. 犯罪中止是指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
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行为。

10. 民事诉讼中的证人证言必须经过法庭审查属实,才能作为定案的根据。

11. 劳动合同可以约定试用期,试用期最长不得超
过六个月。

12. 非法拘禁他人或者以其他方法非法剥夺他人人
身自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

13. 继承开始后,继承人放弃继承的,应当在遗产
处理前,以书面形式作出放弃继承的表示;没有表示的,视为接受继承。

14.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具体行政行为侵
犯其合法权益,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

四、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
15. 请简述刑法的基本原则。

16. 请简述民事诉讼的起诉条件。

17. 请简述劳动合同的基本内容。

五、案例分析题(每题20分,共40分)
18. (略)
19. (略)
六、论述题(每题20分,共40分)
20. 请论述刑法中犯罪构成的要件及其意义。

21. 请论述民事诉讼中的证据及其分类。

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 D
2. D
3. D
4. A
5. D
二、多项选择题
6. A、B、C、D、E
7. A、B、C、D、E
8. A、B、C、D、E、F
三、判断题
9. 正确
10. 正确
11. 正确
12. 错误,应为“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13. 错误,应为“继承开始后,继承人放弃继承的,应当在遗产处理前,以书面形式作出放弃继承的表示;没有表示的,视为接受继承。


14. 正确
四、简答题
15. 刑法的基本原则包括罪刑法定原则、平等适用
刑法原则和罪责刑相适应原则。

16. 民事诉讼的起诉条件包括:原告是与本案有直
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有明确的被告;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

17. 劳动合同的基本内容包括:劳动合同双方当事
人的基本信息;劳动合同期限;工作内容和工作地点;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劳动报酬;社会保险;劳动保护、
劳动条件和职业危害防护;法律、法规规定应当纳入劳动合同的其他事项。

五、案例分析题
18. (略)
19. (略)
六、论述题
20. 犯罪构成要件是指构成犯罪所必须具备的主观方面、客观方面、主体和客体四个要素。

犯罪构成要件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明确犯罪的法律标准,为认定犯罪提供依据;②指导司法实践,便于正确适用刑法;③保障人权,防止无辜者受到刑事追究。

21. 民事诉讼中的证据包括:当事人陈述;书证;物证;视听资料;电子数据;证人证言;鉴定意见;勘验笔录。

证据的分类主要有原始证据和传来证据、直接证据和间接证据、有罪证据和无罪证据等。

证据的作用在于证明案件事实,为法院审理案件提供依据。

在民事诉讼中,当事人应当依法提供证据,法院应当依法审查证据,确保案件的公正、公平审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