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有理数全章精品教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1章有理数
第2.2节数轴精品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通过与温度计的类比,认识数轴,会用数轴上的点表示有理数.借助数轴了解相反数的概念,知道互为相反数的一对数在数轴上位置关系,能利用数轴比较有理数的大小. 数学思考:经历从实际中抽出数学模型,感受类比、数形结合思想在数学学习中的作用.发展应用意识.
解决问题:掌握数轴的概念,理解数轴上的点和有理数的对应关系;会正确地画出数轴,会用数轴上的点表示给定的有理数,会根据数轴上的点读出所表示的有理数;感受在特定的条件下数与形是可以相互转化的,体验生活中的数学.
情感态度: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耐心、细致的良好学习品质.
教学重点:能将已知数在数轴上表示出来,说出数轴上已知点所表示的数.
教学难点:数轴的概念和用数轴上的点表示有理数
教学内容:课本第8至10页.
教学过程设计
活动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教师通过实例演示得到温度计读数.
1.问题1:温度计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用来测量温度的重要工具,你会读温度计吗?请你尝试读出图中三个温度计所表示的温度?(多媒体出示3幅图,三个温度分别为零上、零度和零下)
2.问题2:在一条东西向的马路上,有一个汽车站,汽车站东3 m和7.5m处分别有一棵柳树和一棵杨树,汽车站西 3 m和 4.8m处分别有一棵槐树和一根电线杆,试画图表示这一情境.(小组讨论,交流合作,动手操作)
教学说明: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发现生活中的数学.让学生实现从“点表示数的感性认识“上升到“点表示数的理性认识”的高度.
活动二.合作交流,探究新知.
1.由上述两问题我们得到什么启发?你能用一条直线上的点表示有理数吗?
让学生在讨论的基础上动手操作,在操作的基础上归纳出:可以表示有理数的直线必须满足什么条件?
2.归纳.从而得出数轴的三要素: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
教学说明:体验数形结合思想;只描述数轴特征即可,不用特别强调数轴三要求.
3.从游戏中学数学.
做游戏:教师请9位同学走上来,把位置调整为等距离,并且站成一横排,规定正中间的同学为原点,由左向右规定为正方向,每个同学都有一个整数编号,请大家记住,现在请第一排的同学依次发出口令,口令为数字时,该数对应的同学要回答“到”;口令为该同学的名字时,该同学要报出他对应的“数字”,如果规定从左向右数第4位的同学为原点,游戏还能进行吗?
教学说明:通过学生做游戏体验,加强对数轴概念的理解.
活动三.寻找规律,归纳结论.
1.问题3:①你能举出一些在现实生活中用直线表示数的实际例子吗?
②如果给你一些数,你能相应地在数轴上找出它们的准确位置吗?如果给你数轴上的点,你能读出它所表示的数吗?
③哪些数在原点的左边,哪些数在原点的右边,由此你会发现什么规律?
④每个数到原点的距离是多少?由此你会发现了什么规律?
(小组讨论,交流归纳)
2.归纳出一般结论,课本第9的归纳.请在空白处填写结论.
教学说明:这些问题是本节课要求学会的技能,教学中要以学生探究学习为主来完成,教师可结合课本给学生适当指导.
活动四.知识巩固,课堂练习.
课本第10页小练习
活动五.知识梳理,课堂小结.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①数轴的三个要素;②数轴的作法以及数与点的转化方法.
活动六.知识反馈,作业布置.
1.课本第14页第2题,
2.补充题.
①在数轴上,点A表示数X,点B在点A的右边,离开点A五个单位且表示数2X+3,求X.
②多观察生活,请找出几例生活中的数轴.
教学说明:通过作业使学生感悟在课堂上知识的生成,发展与变化,培养学生自主探索
登陆21世纪教育助您教考全无忧的学习方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