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语言文字应用》教案:第五课第2节 句子“手牵手”-复句和关联词 4 Word版含解析

合集下载

人教版语文选修(语言文字应用)讲义:第5课 第2节 句子“手牵手”——复句和关联词

人教版语文选修(语言文字应用)讲义:第5课 第2节 句子“手牵手”——复句和关联词

第二节句子“手牵手”
——复句和关联词
一位小学老师的一封信
编辑老师:
小学课本中有这样一句话:“刘胡兰宁可牺牲自己,不向敌人屈服。

”我认为,该句中的关联词语应为“宁可……也不……”,因为这是选择复句,分句之间是取舍关系,它采取前者,舍弃了后者。

如:“他宁可自己多做些工作,也不愿意把担子推给别人。

”“江姐宁可牺牲生命,也不讲出地下党的名单。

”所以,在“刘胡兰宁可牺牲自己,不向敌人屈服”这个句子中“不”字的前面应该加上“也”字。

不知我的看法是否妥当,敬请指正。

[知识·梳理]。

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语言文字应用》教案:第五课第2节 句子“手牵手”-单句和复句 1 Word版

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语言文字应用》教案:第五课第2节 句子“手牵手”-单句和复句 1 Word版

句子手牵手—单句和复句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理解什么是单句并了解单句的特点2、理解什么是复句并了解复句的特点3、掌握单句和复句的联系与区别4、能够把长单句转换成复句教学重难点:1、掌握单句和复句的联系与区别2、能够把长单句转换成复句教学工具:多媒体课件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练习法教学课时:37分钟教学过程:一、导入提出问题:试将下面长单句变成复句(可添加虚词)松鼠是一种漂亮、驯良、乖巧、很讨人喜欢的小动物。

由学生思考解答这道题目的关键点是什么,从而引入课题目。

此设计主要是通过具体的题目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并明确学习的内容。

二、知识点讲析:(一)单句1、定义:单句由短语或单个的词构成的句子,只有一个主谓结构。

例:①、学习快乐。

(词组构成的单句)②、考上大学是我们的梦想。

(短语构成的单句)③、在去藏北草原的路上,我一直静静地望着起伏绵延的草原和草原尽头的雪山(主语:我谓语:望着草原和雪山)2、复杂单句:用句子形式充当句子成分的单句例:①历史证明了,人民群众的智慧和力量是无穷的。

(单句,宾语是个主谓句)②麦穗长,颗粒饱满,是这种麦种的优点。

(单句,主语是两个主谓句形式)(二)、复句1、定义: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单句组成的句子称为复句,组成复句的单句叫分句。

例: ①、单丝不成线,独木不成林。

②、虽然自然是伟大的,然而人类更伟大。

③、我们是有缺点的,而且还有很大的缺点。

(前后分句主语一致,后句可省略主语)④书中有黄金屋,有颜如玉,还有智慧和力量。

(三个分句组成的复句)2、复句的特点①复句必须具备两套或两套以上的主谓关系结构;只有一套句子结构,不管有长,中间有多长,中间有多少逗号,仍然是单句。

例:默默付出的他们是世界上一切伟大人民的优秀之花。

(他们是优秀之花)②复句中的分句,在意义上必须有一定的联系,在意义上没有联系的单句不能组成复句。

例:李校长作了一个报告,下午大家去登烈士山。

(无联系,是两个单句,中间应加句号)李校长作了一个报告,大家下午讨论这个报告。

高中语文《句子手牵手-复句和关联词》教案 人教版选修《语言文字应用》

高中语文《句子手牵手-复句和关联词》教案 人教版选修《语言文字应用》
……不但……还……
……不但不Leabharlann …反而…………连……也……
……何况……
……甚至……
3.1 滥用药物不但会损害心智, 还会造
成不可复原的脑部损坏。
3.2 祖父尚且参加体育活动, 何况我们
青少年呢!
4 选择 ……不是……就是……
……或是……或是……
……宁可……也不……
……还是……
4.1 日明喜爱球类运动, 每天清早, 他
6.2 要是你不听爸爸的劝告, 那麼定会
闯祸。
7 条件 只要……就……
只有……才……
无论……都……
不管……也……
7.1 只要多读多写, 语文水平就可提高。
7.2 不管多少险阻, 我也无惧前进。
8 因果 因为……所以……
由於……因此……
既然……那麼……
8.3 由於弟弟粗心大意, 因此做错了两
道数学题。
3、递进复句:由两个有递进关系的分句组成,后一个分句表示意思比前一个分句进了一层。他不仅学习好,而且工作好,尤其是思想好。
4、选择复句:几个分句分别说出凡种情况,要求从中选择一种,表示“或此或彼”、“非此即彼”、“与其这样不如那样”等意思。
5、转折复句:由两个有转折关系的分句组成,几个分句的意思不是顺着前一个分句的意思说下去,而是来一个转折,转到相反的意思上去。
6、因果复句:由两个有因果关系的分句组成,分句之间是说明原因和结果的关系。7、假设复句:由两个有似设关系的分句组成,前一个分句假设存在或出现了某种情况,后一个分句说明由这种假设的情况产生的结果,。
8、条件复句:由两个有条件关系的分句组成,前一个分句提出一个条件,后一个分句说明在这种条件下产生的结果。
4. 虽然我长得不高, 但是却跑得很快。 ________________

高中语文人教版高二选修《语言文字应用》教案:第五课第2节_句子“手牵手”-复句和关联词

高中语文人教版高二选修《语言文字应用》教案:第五课第2节_句子“手牵手”-复句和关联词

第二节句子“手牵手”──复句和关联词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判断复句之间的关系。

掌握正确划分复句的方法2、关联词的误用,掌握关联词的使用方法过程与方法1、判断复句之间的关系。

掌握正确划分复句的方法2、关联词的误用,掌握关联词的使用方法情感态与价值观1、加深对正确使用句子的意义的认识2、加深正确运用句子的认识。

教学重点1、判断复句之间的关系。

2、掌握关联词的使用方法教学难点1、掌握正确划分复句的方法2、关联词的误用教学关键结合典型例子、对比辨析易混类型教学过程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引入请同学们用恰当的关联词把下面四句话连接起来:(幻灯显示)1、张海迪瘫痪了:2、张海迪顽强地学习;3、张海迪学会了多门外语;4、张海迪学会了针灸。

对一个复句,从语言运用角度去思考,我们不仅要判断关联词运用得是否正确、得当,而且要分析复杂的句子的层次结构和组合关系是否合乎逻辑。

今天我们来学习有关复句的知识。

二、判断单复句(一)明确单复句概念1、单句概念(1).单句是指结构和意义比较简单的句子,分主谓句和非主谓句。

主谓句是只有一套主谓结构,非主谓句由单个词语或短语充当。

(2)要点:不是所有单句都是结构简单的句子。

这主要是由某些复杂的句子成分造成的。

如:1949年10月1日,毛主席在天安门城楼上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2、复句概念比较以下几个句子:﹡(1).我吃饭了。

﹡(2).我喝汤了。

以上两个句子分别表达了两个意思,是两个单句。

(3).我吃饭了,我也喝汤了。

像这样由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句组成的句子,就叫复句。

组成复句的单句叫分句。

复句是包含两个或两个以上互不从属的分句的句子,有两个或两个以上主谓结构。

(二)、如何区分单复句①复句的分句间互不为成分,这是区分单、复句最重要的一点。

复句的分句之间结构上互不包含,就是说互相不作句子成分,没有句子成分之间的结构关系,这是复句的本质特征,也是复句和单句的最根本的区别。

《句子手牵手复句和关联词》教案 教案教学设计

《句子手牵手复句和关联词》教案 教案教学设计

《句子手牵手——复句和关联词》教案教学设计第一章:了解复句和关联词1.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复句的概念和特点让学生掌握常见的关联词及其用法1.2 教学内容介绍复句的定义和分类介绍关联词的作用和分类1.3 教学方法通过例句讲解复句和关联词的概念通过练习让学生运用关联词构造复句1.4 教学评估通过提问检查学生对复句和关联词的理解通过练习评估学生运用关联词的能力第二章:复句的构成和特点2.1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复句的构成要素让学生了解复句的特点和结构2.2 教学内容介绍复句的构成要素: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2.3 教学方法通过例句分析复句的构成和特点通过练习让学生运用关联词构造复句2.4 教学评估通过提问检查学生对复句构成和特点的理解通过练习评估学生运用关联词的能力第三章:并列复句3.1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并列复句的概念和特点让学生掌握并列复句的关联词及其用法3.2 教学内容介绍并列复句的定义和特点介绍并列复句的关联词:并列连词(and、or、but)3.3 教学方法通过例句讲解并列复句和关联词的概念通过练习让学生运用并列关联词构造复句3.4 教学评估通过提问检查学生对并列复句和关联词的理解通过练习评估学生运用并列关联词的能力第四章:从属复句4.1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从属复句的概念和特点让学生掌握从属复句的关联词及其用法4.2 教学内容介绍从属复句的定义和特点介绍从属复句的关联词:从属连词(because、although、if、when)4.3 教学方法通过例句讲解从属复句和关联词的概念通过练习让学生运用从属关联词构造复句4.4 教学评估通过提问检查学生对从属复句和关联词的理解通过练习评估学生运用从属关联词的能力第五章:复句的应用5.1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复句在实际语境中的应用培养学生运用复句表达复杂思想的能力5.2 教学内容介绍复句在日常交流中的应用场景分析实际例句,展示复句的表达效果5.3 教学方法通过例句和情景模拟展示复句的应用通过练习让学生运用复句表达复杂思想5.4 教学评估通过提问检查学生对复句应用的理解通过练习评估学生运用复句的能力第六章:关联词的逻辑关系让学生理解关联词所表达的逻辑关系让学生能够识别和运用不同逻辑关系的关联词6.2 教学内容介绍关联词表示的逻辑关系:并列、转折、因果、条件、选择、比较等分析例句,展示不同逻辑关系关联词的使用6.3 教学方法通过例句和逻辑关系图表讲解关联词的用法通过练习让学生运用不同逻辑关系的关联词构造复句6.4 教学评估通过提问检查学生对关联词逻辑关系的理解通过练习评估学生运用关联词表达逻辑关系的能力第七章:复杂复句的构造7.1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复杂复句的构造方法培养学生运用复杂复句表达复杂思想的能力7.2 教学内容介绍复杂复句的构造:由简单句、并列复句、从属复句组合而成分析复杂复句的例句,展示构造方法7.3 教学方法通过例句和练习讲解复杂复句的构造方法通过综合练习让学生运用复杂复句表达复杂思想通过提问检查学生对复杂复句构造的理解通过综合练习评估学生运用复杂复句的能力第八章:复句在写作中的应用8.1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复句在写作中的作用培养学生运用复句丰富写作表达的能力8.2 教学内容介绍复句在写作中的重要性:表达复杂思想、提高文章连贯性等分析写作例句,展示复句在写作中的应用8.3 教学方法通过例句和写作练习讲解复句在写作中的作用通过写作练习让学生运用复句丰富写作表达8.4 教学评估通过提问检查学生对复句在写作中应用的理解通过写作练习评估学生运用复句丰富写作表达的能力第九章:关联词的错误分析9.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关联词使用中的常见错误培养学生正确使用关联词的能力9.2 教学内容分析关联词使用中的常见错误:错用关联词、忽视逻辑关系等提供改正方法,指导学生避免类似错误9.3 教学方法通过错误例句和分析讲解关联词错误的成因通过练习让学生运用正确关联词,避免错误9.4 教学评估通过提问检查学生对关联词错误的认识通过练习评估学生正确使用关联词的能力第十章:总结与复习10.1 教学目标让学生复习复句和关联词的知识点培养学生运用复句和关联词的能力10.2 教学内容复习复句和关联词的概念、分类、用法等知识点分析复习例句,巩固所学知识10.3 教学方法通过复习讲义和练习复习复句和关联词的知识点通过综合练习让学生运用复句和关联词10.4 教学评估通过提问检查学生对复句和关联词的掌握程度通过综合练习评估学生运用复句和关联词的能力重点和难点解析重点环节1:复句和关联词的概念理解重点关注学生对复句和关联词的基本概念理解,确保学生能够区分复句与简单句,并理解关联词在复句中的作用。

高中语文(人教)选修语言文字应用(课件)第五课第二节句子“手牵手”—复句和关联词

高中语文(人教)选修语言文字应用(课件)第五课第二节句子“手牵手”—复句和关联词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A.只有 才 如果 就 因而 B.只要 就 如果 就 也 C.如果 就 只要 就 因而 D.只有 才 即使 也 也 答案:A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4.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关联词,最恰当的一组是 () ________各地的“豆腐渣”工程情况各异,但其共性都是 有关责任者的腐败使然,________人们又叫“豆腐渣”工 程为“腐败”工程。根治“豆腐渣”工程,________要严 格质量管理,________要在反腐败上下工夫。 A.尽管 因此 不仅 还 B.虽然 那么 既 又 C.尽管 那么 不仅 还 D.虽然 因此 既 又 答案:A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1)用于锻炼之前的劝导,强调体育锻炼的必要性。 例:体育锻炼能增进人的身体健康,你只有坚持体育锻炼,
你的身体才会逐渐好起来。 (2)用于锻炼期间的鼓励,强调坚持的重要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于锻炼了一个时期以后的论证,强调锻炼与健康的 因果关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4.子曰:“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 比。”
——选自《论语·里仁》 【译文】 孔子说:“君子对于天下的人和事,没有固定的厚薄亲疏, 只是按照义去做。”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5.子曰:“放于利而行,多怨。” ——选自《论语·里仁》
【译文】 孔子说:“为追求利益而行动,就会招致更多的怨恨。”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5.请在下面一段文字中的横线处填入恰当的虚词,使整 段文字语意连贯,逻辑严密,层次分明。 (1)________人类来说,理想的居住环境是山水园林城市, 当然,最富有魅力的城市还是历史文化名城。有的历史文 化名城是国家的首都;有的(2)________不是首都, (3)________在这里曾发生过具有历史意义的重大事件; 有的在经济、文化、宗教等方面曾经产生过重大影响。

2020高中语文最新人教版选修《语言文字应用》学案:第五课第2节 句子“手牵手”复句和关联词

2020高中语文最新人教版选修《语言文字应用》学案:第五课第2节 句子“手牵手”复句和关联词
(单复句的变换)长句变短句
短句变长句
重组句子
(二)真题演练
1.【新课标卷Ⅰ2016.T15】
填入下面文段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我们曾说,中学生初学文言文时____①___不要依赖译文。___②___并不是说在整个学习过程中绝对不去参看译文。其实,____③____肯动脑筋,____④____不盲目机械地看待译文,____⑤____,只要译文不是太差,看看译文也无妨。有时候把译文跟注释对照起来揣摩学习,____⑥____不失为一种可行的方法。
学习难点
提高学生正确使用关联词的能力。
学时
第2课时
教学反思
导学过程:
(应有教师活动:环节、措施;学生活动:自主参与、合作探究、展示交流)
一、课前检测
初中名句名篇50篇(1-5)我的得分:
1.《论语十则》中,论述好学精神和教学态度的两句是:,

2.《鱼我所欲也》表明孟子不会做“苟且偷生之事”的句子是:,
解析:①筛选各材料中的重要信息。②确定句子主干:某市是一个……的城市。③将提炼的信息带入主干中,整理成语句通顺的单句。
6.如果没有对中外名著的阅读,就没有学生文学知识的丰富,就没有学生人文素养的提高,就没有学生道德修养的进步。
2.答案:D
A项,“之所以”应和“是因为”搭配,后半句应改为“是因为‘好玩’”。B项,“不管”应与“都(总、总是、也)”搭配,本句中“不管”应改为“尽管”,与“仍然”搭配。C项,“如果……不如……”不搭配,应改为“与其……不如……”。
3.
(1)市政府作出关于不准在学校附近建造电影院的批示。
(2)公安局要求严禁执行市政府的批示。
导学案
年级
高二
学科
语文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语言文字应用”第五课第2节《句子“手牵手” --单句和复句》教学设计(4页)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语言文字应用”第五课第2节《句子“手牵手” --单句和复句》教学设计(4页)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语言文字应用”第五课第2节《句子“手牵手” --单句和复句》教学设计(4页)句子手牵手—单句和复句教学设计赣州市龙南县龙南中学余兰珍教学目标:1、理解什么是单句并了解单句的特点2、理解什么是复句并了解复句的特点3、掌握单句和复句的联系与区别4、能够把长单句转换成复句教学重难点:1、掌握单句和复句的联系与区别2、能够把长单句转换成复句教学工具:多媒体课件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练习法教学课时:37分钟教学过程:一、导入提出问题:试将下面长单句变成复句(可添加虚词)松鼠是一种漂亮、驯良、乖巧、很讨人喜欢的小动物。

由学生思考解答这道题目的关键点是什么,从而引入课题目。

此设计主要是通过具体的题目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并明确学习的内容。

二、知识点讲析:(一)单句1、定义:单句由短语或单个的词构成的句子,只有一个主谓结构。

例:①、学习快乐。

(词组构成的单句)②、考上大学是我们的梦想。

(短语构成的单句)③、在去藏北草原的路上,我一直静静地望着起伏绵延的草原和草原尽头的雪山(主语:我谓语:望着草原和雪山)2、复杂单句:用句子形式充当句子成分的单句例:①历史证明了,人民群众的智慧和力量是无穷的。

(单句,宾语是个主谓句)②麦穗长,颗粒饱满,是这种麦种的优点。

(单句,主语是两个主谓句形式)3、我相信,雷锋的榜样,不仅给我们指出了正确的道路,而且加强了我们同一切旧思想、旧习惯坚持斗争的勇气。

(单句)4、春天,我们学校绿树成阴,繁花似锦,鸟雀成群。

(复句)设计此环节主要是为了趁热打铁,,以练习的方式来检测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达到学以致用的效果。

四、解决问题:试将下面长单句变成复句(可添加虚词)松鼠是一种漂亮、驯良、乖巧、很讨人喜欢的小动物。

参考:松鼠是一种漂亮的小动物,驯良,乖巧,很讨人喜欢。

此环节内容和导入内容相照应,检验学生能否运用所学知识点来解决问题。

五、课堂演练:试着把下列长单句变成复句。

1、它们有着清秀的面容,闪闪有光的眼睛,矫健的身躯,轻快的四肢,敏捷、机警的能力。

高中语文部编人教版精品教案《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语言文字应用 第二节 句子“手牵手” --复句和关联词》0

高中语文部编人教版精品教案《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语言文字应用 第二节 句子“手牵手” --复句和关联词》0

《句子手牵手——复句和关联词》教案教学目标1、认识单句和复、粗略了解复句的11种类型;2、理解并掌握常见关联词的使用方法;3、正确把握复句内部结构,掌握正确划分复句层次的方法。

教学重点:注重复句内部关联词的正确使用。

教学难点:复句之间的结构层次结构关系的划分。

(淡化复句结构层次、结构关系的理论划分,不在多重复杂复句的某一层次、某一具体关系上深究)。

教学方法:知识点讲析重点示例举偶难点研讨分析教学过程:一、导入:下面有四句话,请用关联词把它们连成一句话:①张海迪姐姐瘫痪了。

②张海迪姐姐顽强地学习。

③张海迪姐姐学会了多门外语。

④张海迪姐姐学会了针灸。

(明确:张海迪姐姐虽然瘫痪了,但顽强地学习,不仅学会了多门外语,而且学会了针灸。

)二、认识单句和复句:以上的例子中,前面4个句子被我们称作单句,用关联词组合后的句子被称作复句。

那么大家知道什么是单句,什么是复句吗?(一)单句1、概念:单句是由短语或单个的词构成的句子,分为主谓句和非主谓句;主谓句只有一套主谓结构,非主谓句由单个词语或短语充当。

2、要点:不是所有的单句都是结构简单的句子。

这主要是由某些复杂的句子成分造成的。

如:①1949年10月1日,毛主席在天安门城楼上向全世界人民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②我相信,雷锋的榜样不仅给我们指出了正确的生活道路,而且加强了我们同一切旧思想、旧习惯坚决斗争的勇气。

明确:①有着复杂的状语成分,从而是句子变得复杂;②有着复句一样的宾语成分。

(二)复句复句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意义相关,结构上互不作句子成分的分句组成的句子。

所谓分句是指结构上类似单句而没有完整句调的语法单位。

三、复句的类型:1、从句子层次上分可以分成一重复句和多重复句。

所谓一重复句就是由两个分句组成的只有一重关系的复句。

所谓多重复句是指结构上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层次的复句。

2、从句子关系上看,可以分成二大类11种。

(P85)并列复句——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分句分别陈述几种事物,或者几种事情,或一种事情的的几个方面,分句之间是平行相对的并列关系。

《句子手牵手复句和关联词》教案 教案教学设计

《句子手牵手复句和关联词》教案 教案教学设计

《句子手牵手——复句和关联词》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学生能够理解复句的概念,掌握复句的构成要素。

2. 学生能够识别常见的关联词,并理解其在句子中的作用。

过程与方法:1. 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归纳等方法,自主探究复句和关联词的特点和用法。

2. 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合作交流的方式,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学生培养对语言的敏感性和好奇心,提高学习语文的兴趣。

2.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合作意识,学会倾听、理解他人的观点。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1. 复句的概念和构成要素。

2. 常见关联词的识别和理解。

难点:1. 关联词在句子中的正确运用。

2. 构造意思完整的复句。

三、教学准备教师准备:1. 教学PPT,包括复句和关联词的定义、例子等。

2. 练习题,包括判断、填空、改写等类型的题目。

学生准备:1. 预习相关知识,了解复句和关联词的基本概念。

2. 准备好笔记本,用于记录重点知识和笔记。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通过一个有趣的句子游戏,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激发学生对复句和关联词的兴趣。

2. 知识讲解:教师利用PPT,简要介绍复句的概念和构成要素,讲解常见关联词的用法和作用。

3. 实例分析:教师展示一些含有复句和关联词的句子,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归纳其特点和用法。

4.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关联词在句子中的正确运用,尝试构造意思完整的复句。

5. 练习巩固:学生完成教师准备的练习题,检验自己对复句和关联词的掌握程度。

五、课后作业1. 学生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 学生收集一些含有复句和关联词的句子,进行分析和欣赏。

3. 学生尝试自己编写一些复句,运用关联词连接分句,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和兴趣。

2. 练习题评价:检查学生完成的练习题,评估学生对复句和关联词的掌握程度。

2020高中语文最新人教版选修《语言文字应用》学案:第五课 第二节 句子“手牵手”——复句和关联词

2020高中语文最新人教版选修《语言文字应用》学案:第五课 第二节 句子“手牵手”——复句和关联词

第二节句子“手牵手”——复句和关联词学习重点 1.了解复句的构造和复句中的关联词。

2.正确使用关联词。

阅读引子部分,思考:引子引用对祥林嫂的描写说明了什么?答:答案汉语句子有单句、复句之分,也就是所谓“长短”之别。

长句较概括,也有气势;短句节奏明快,表现细节更准确、生动。

二者在表达上各有千秋。

在这个引子中,鲁迅先生没有使用两个较长的单句,而是采用了几个短句,即采用了复句的形式,这正是为了表达的需要。

阅读课堂活动部分,思考:分析复句应分几个步骤进行?答:答案一、找出分句的个数。

二、确定各分句间的结构关系。

三、分析各种结构关系的层次。

具体地说有两个途径:一是整体把握,将复句一分为二,然后二分为四……以此类推;二是由小到大。

分析复句要注意分析关联词语,注意把握分句间自然的逻辑关系。

1.什么是复句?答:答案复句是由两个或几个意义上紧密相关、结构上互不包含的分句构成的句子。

分句是构成复句的单句形式。

2.单句和复句如何区分?答:答案(1)句子内部前后互作句子成分,则为单句,否则就是复句。

例:A.我到云南后,从家信中知道,我母亲对我这一举动不但不反对,还给我许多慰勉。

B.母亲那种勤劳俭朴的习惯,母亲那种宽厚仁慈的态度,至今仍在我心中留有深刻的印象。

这两个句子猛一看像是复句,但细分析则不然。

A中“我母亲对我这一举动……”这一部分作“知道”的宾语,讲述“知道”的内容,所以全句应是单句。

B中“态度”之前的部分作后面部分的主语,所以这个句子仍是单句。

(2)一个主语若有好几个谓语,谓语之间用顿号隔开或无标点,则是单句;若用逗号隔开,则为复句。

(3)关联词连接的若是词或短语,则为单句(只要有一处是词或短语,则为单句);若连接的全是分句,则是复句。

3.联合复句主要有哪些类型?各自常用的关联词有哪些?答:答案(1)联合复句类型:①并列复句,②选择复句,③递进复句,④连贯复句,⑤解说复句。

(2)联合关系复句中的关联词:①并列复句中常见的关联词,单用的如“也,又,还,另外,同时,同样”等;成对使用的如“也……也……,又……又……,既……也(又)……,一面……一面……,不是……而是……”等。

语文高中人教选修《语言文字应用》课件:第五课 第二节 句子“手牵手”——复句和关联词

语文高中人教选修《语言文字应用》课件:第五课 第二节 句子“手牵手”——复句和关联词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问题导学 典例剖析 迁移应用 知识架构
自主预习 合作探究
(4)连贯复句——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分句,一个接着一个地叙述连 续发生的动作,或者接连发生的几件事情。分句之间有先后顺序。
例:他们俩手拉着手,穿过树林,翻过山坡,回到草房。 (5)解说复句——一个分句说明一种情况,其他分句对这种情况进 行解释、说明或总括。 例:一种是教条主义,一种是经验主义,两种都是主观主义。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自主预习 合作探究
目标导航 预习导引 1 2
2.根据分句之间不同的逻辑事理关系,可以把复句分为联合关系
复句和主从关系复句。前一类包





等五种
关系;后一类包






等六种关系。
答案:并列 选择 递进 连贯 解说 因果 目的 转折
条件 假设 让步
复句的组合不同,意义不同。 (1)你坚持体育锻炼。(2)你的身体逐渐好起来。(3)体育锻炼能 增进人的健康。
自主预习 合作探究
组合而成的复杂的句子。
正确区别单句与复句,有助于我们准确地表情达意,单句与复句 一般比较容易区别,但有时也容易混淆,下面从四个方面谈谈如何 区别单句与复句。①语音停顿。复句的分句间一般有较长的停顿, 书面上用逗号或分号。单句不论长短,都有表示这句话说完了的语 调,在结尾有一个较大的停顿,书面上用句号、问号或感叹号表示。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问题导学 典例剖析 迁移应用 知识架构
自主预习 合作探究
4.联合关系的复句主要包括哪些?请举例说明。 提示:(1)并列复句——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分句分别陈述几种事 物,或者几件事情,或一件事情的几个方面,分句之间是平行相对的 并列关系。 例:它既不需要谁来施肥,也不需要谁来灌溉。 (2)选择复句——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分句,分别说出两件或几件事, 并且表示从中选择一件或几件,分句之间就构成选择关系。 例:作为一个有骨气的男儿,与其跪着生,不如站着死。 (3)递进复句——后面分句的意思比前面分句的意思进了一层,分 句之间是层进关系。 例:这种桥不但形态优美,而且结构坚固。

高中语文人教版语言文字应用课件:第五课 第二节 句子“手牵手”——复句和关联词

高中语文人教版语言文字应用课件:第五课 第二节 句子“手牵手”——复句和关联词

解析
(1)(因为 )太阳离地球太远了,( 所以 )我们看上去只有盘子那么大。
(2)雷锋叔叔(虽然 )牺牲了,( 但是 )他的精神永世长存。
(3)(只要 )多读多写,你的作文水平(就 )会提高。
(4)他(不管 )多么难做的算术题,( 总是 )想尽办法把它算出来。
(5)(既然 )同学选你当组长,你(就 )要处处起带头作用,把小组工作做好。
② 而
③ 要
④ 确定
⑤ 所以
⑥ /
B √
C
这其实
实际上
/



认为
/
因为
可能
即使
就是
D
答案

解析
当然
就是
如果
/
虽然
例题2
(2015· 福建)在画线处填上适当的关联词。答案
解析
宋祁的“红杏枝头春意闹”,“闹”字①
不仅 而且 写出浓浓春意,②____ 像李清照
把视觉与听觉结合在一起写出了场面感。李清照的“此情无计可消除,才 只有 下眉头,却上心头”,一般人可能都经历过,③ 但是 ,④ 才 能传神地将这精微的心理描写出来。 这样的高手⑤
学习重点
1. 了解复句的构造和复句中的关联词。
2.正确使用关联词。
内容索引
探究 ·体验区 力 考点 ·对练区
探究疑难
体验“语”“文”魅
在演练中巩固
在运用中提升
探究 ·体验区
1 解引子
阅读引子部分,思考:引子引用对祥林嫂的描写说明了什么?
答案
汉语句子有单句、复句之分,也就是所谓“长短”之别。长句较概括,
D.我认为寓言 (指《伊索寓言》)要不得,因为把淳朴的小孩教得愈简单了, √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语言文字应用”第五课第2节《句子“手牵手” --复句和关联词》导学案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语言文字应用”第五课第2节《句子“手牵手” --复句和关联词》导学案
解析:①筛选各材料中的重要信息。②确定句子主干:某市是一个……的城市。③将提炼的信息带入主干中,整理成语句通顺的单句。
6.如果没有对中外名著的阅读,就没有学生文学知识的丰富,就没有学生人文素养的提高,就没有学生道德修养的进步。
(单复句的变换)长句变短句
短句变长句
重组句子
(二)真题演练
1.【新课标卷Ⅰ2016.T15】
填入下面文段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我们曾说,中学生初学文言文时____①___不要依赖译文。___②___并不是说在整个学习过程中绝对不去参看译文。其实,____③____肯动脑筋,____④____不盲目机械地看待译文,____⑤____,只要译文不是太差,看看译文也无妨。有时候把译文跟注释对照起来揣摩学习,____⑥____不失为一种可行的方法。
7.同学们兴奋地说笑着,打闹着。
8.他推开门,走了进去。
9.学习好,思想好,身体好,是三好学生的条件。
10.我相信,雷锋的榜样,不仅给我们指出了正确的道路,而且加强了我们同一切旧思想,旧习惯坚持斗争的勇气。
三、链接高考
(一)考点:
1、正确使用词语(虚词)
(关联词的辨析和使用)选词填空
病句辨析和修改
2、变换句式
地方法院经过法庭辩论废除了公安局要求严禁执行市政府关于不准在学校附近建造电影院的批示的指令。
4.把下列长句改成短句:
巴尔的摩地方法院1987年5月30日裁决亚特兰大市一个生产据称“能使头发卷曲而发亮”的美发剂制造商向一位因为使用该厂生产的美发剂而毁发毁容的妇女赔偿45万美圆巨款。
5.根据下面的材料,用一个单句介绍某市的概况(40字内)

3.《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从内外两方面揭示国家灭亡的原因的两句是:

高中语文部编人教版精品教案《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语言文字应用 第二节 句子“手牵手” --复句和关联词》00

高中语文部编人教版精品教案《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语言文字应用 第二节 句子“手牵手” --复句和关联词》00

句子“手牵手”——复句和关联词一、新课导入:如果说把写作比喻成建造房子,那么一个个的句子就好比是砌墙的砖,关联词就好比是砌砖的泥。

如果砖和水泥的不好,房子的质量势必不好。

同样的道理,如果关联词使用不当,那么句子的意思表达就不到位,那怎么来使用关联词呢,怎么样让我们的意思表达得更清楚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句子‘手牵手’——复句和关联词”。

二、教学目标:1、能够区分单句和复句2、明确关联词在复句中的作用。

3、学会正确使用关联词。

三、教学过程:(一)、区分单复句1、明确概念单句是最多只有一个主语部分、一个谓语部分,有一定句调的句子。

复句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内容互相关联、结构互不包含的分句构成的句子。

2、实战演练:比较下列四组句子,区分单复句。

①我高兴得又蹦又跳。

我非常高兴,不由得又蹦又跳。

②她哭着从家里跑了出去。

她哭了,从家里跑了出去。

③我这才明白,那么多的活儿都是母亲干的。

我啥都没干,那么多的活儿都是母亲干的。

④无论谁,都必须遵守纪律。

无论他是谁,都必须遵守纪律。

3、师小结:区别一:谓语部分的个数。

区别二:前后有无包含关系。

区别三:关联词语的使用。

4、小试身手试着将下面的长单句变成复句流畅自如的水、宁静自守的山因中国古人喜欢用比喻手法在自然界寻找人生品质的对应物而被看成智者和仁者的象征。

明确:中国古人喜欢用比喻手法在自然界寻找人生品质的对应物,水因其流畅自如被看成智者的象征,山则因其宁静自守而被看作是仁者的象征。

(二)、明确关联词在复句中的作用①不是你去,就是他去。

不是你去,而是他去。

“不是……就是……”有“两者必居其一”、“非此即彼”的意思,其结论是不确定的,两个选项可供选择。

这是选择关系的复句。

“不是……而是……”否定一个,肯定一个,其结论是确定的,不供我们选择。

这是并列关系的复句。

明确:语法意义②如:“他是国家总理,有权签署政府令”。

因为他是国家总理,所以有权签署政府令。

如果他是国家总理,就有权签署政府令。

高中语文人教选修《语言文字应用》课件:第5课 第2节 句子“手牵手”——复句和关联词

高中语文人教选修《语言文字应用》课件:第5课 第2节 句子“手牵手”——复句和关联词
高中语第9文章·选扩声修系统语调言音文字应用·人教版
第五课 言之有“理”
第二节 句子“手牵手”——复句和关联词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任何一个复句,在口头上都有“句”的基本特征。这一特征, 书面上有较为明显的反映。句子包括单句和复句。作为句子 ,复句跟单句一样,有一个统一全句的语调,句末有一个终 止性停顿。书面上,为了表明终止性停顿,复句也跟单句一 样,句末往往用句号。有时还由于表明语气的需要,句末用 问号或感叹号。
自第主9章学习扩声系统调音
当然在汉语里,特别是口语里,复句中常常不用关联词,单 凭分句本身的内容就可以把分句间的关系显示出来。如果不 管有没有必要,动不动就来个“因为、所以、虽然、但是” 等,反倒会显得啰嗦。例如:“因为他今天感冒了,所以不 能来上班了,因此要我给他请个假。”听上去就比较别扭。
自第主9章学习扩声系统调音
自第主9章学习扩声系统调音
2.找出下面复句中的关联词,并且用原句中的关联词(不改 变关联词的顺序)再造出一个复句。 ①只有掌握语文教学的理论,才能使语文教学的实践有规律 地进行,不仅要知其然,而且要知其所以然,从而有效地提 高学生的语文水平。 ②小区的环境不错,如果夏天来到这里,不但会有满眼的绿 色,还会听到小鸟们唱歌,即使是冬天到来,也能感觉到生 机,虽然没什么绿意。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自第主9章学习扩声系统调音
预习作业 1.说明下列复句的结构关系类型。 (1)长的草里是不去的,因为相传这园里有一条很大的赤练蛇 。 (2)天上风筝渐渐多了,地上孩子也多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本题的主要目的是帮助学生判断复句的结构关系类型 。关联词是复句的分句间关系的标记,因此分析复句的关系 ,一是看句子之间的意义联系,二是看关联词。 答案 (1)是因果关系复句。(2)是并列关系复句。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语言文字应用讲义:第五课 2 第二节 句子“手牵手”——复句和关联词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语言文字应用讲义:第五课 2 第二节 句子“手牵手”——复句和关联词

第二节句子“手牵手”——复句和关联词如此“连句”老师让学生把这四句话用关联词连接起来:①李姐姐瘫痪了;②李姐姐坚持顽强地学习;③李姐姐学会了多门外语;④李姐姐学会了针灸。

甲写成:虽然李姐姐顽强地学会了针灸和多门外语,可她还是瘫痪了。

乙写成:李姐姐不但学会了多门外语,还学会了针灸,她那么顽强地学习,终于瘫痪了。

丙写成:李姐姐之所以瘫痪了,是因为顽强地学习,不但学会了多门外语,而且还学会了针灸。

丁写成:李姐姐是那么顽强地学习,不但学会了多门外语和针灸,最后还学会了瘫痪。

老师看后,晕倒。

正确答案应为“李姐姐虽然瘫痪了,但她依然坚持顽强地学习,不仅学会了多门外语,还学会了针灸”。

这几句话的关联词运用都没有错误,但之所以产生这些笑话,在于对分句的组合不合情理、不合逻辑。

说“长”道“短”---→采用递进的复句描写祥林嫂⎩⎪⎨⎪⎧突出视线的运动变化突出心中的震惊突出祥林嫂悲惨的境况,增强表达效果1.什么是单句?什么是复句?[明确]单句:单句是由短语或单个的词构成的句子。

相对而言,结构和意义比较简单,一般由一个主谓成分构成。

复句:复句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意义相关,结构上互不作句子成分的分句组成的句子。

所谓分句是指结构上类似单句而没有完整句调的语法单位。

单句:我有一个朋友。

复句:我有一个朋友(分句),他在物价局上班。

复句可以共有一个主语,如:“他一放学,就回家休息了。

”可以有各自的主语,如:“我喜欢红色,他也喜欢红色。

”2.常见复句类型有哪些?[明确](1)结构上是否包含。

构成单句的直接成分之间在结构上互相包含,存在着主谓、偏正、述宾、述补、联合等结构关系。

复句的分句之间在结构上互不包含,互相不做句子成分。

(2)是否使用关联词语。

关联词语是表达分句之间结构关系和语义关系的重要语法手段,大多数复句在分句之间使用关联词语。

单句中使用关联词语的情况较少。

但是有关联词语的句子不一定都是复句,关联词语也可以出现在单句中。

辨析的方法主要看去掉关联词语后,被标点分开的部分之间是否具有结构关系。

高中语文人教选修《语言文字应用》课件:5.2 句子“手牵手”——复句和关联词

高中语文人教选修《语言文字应用》课件:5.2 句子“手牵手”——复句和关联词

假设关系复句
如果……就……; 要是……就……
让步关系复句 即使……也……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1.指出下列句子是单句还是复句。 (1)老师在这堂课上,主要讲了语言的起源。 (2)不管谁都不能不遵守规章制度。 (3)只要不下大雨,我就去接你。 (4)无论世界风云如何变化,我们都要坚持改革开放的 国策。 (5)路两边,你瞧,都是近来栽种的小白杨树。
那就不能解决任何问题, | 更谈不上正确地解决什么问题。 (递进)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4.在空格内填入恰当的关联词语。 (1)在具有悠久文明而且迅速发展的北京举办 2008 年奥运会, ________对奥林匹克运动,________对中国乃至世界都具有 积极意义。 (2)女儿打电话说,昨天她那儿下了一夜的雨,天亮以后, ________没有停,________越下越大,一下下了一整天,出 现了百年不遇的洪涝灾害。 (3)只要认识到我们对于生活在我们周围的许多生物的相互 联系,还有许多不了解的,那么,关于物种或变种的起源问 题,我们________有许多地方不能解释,________就不足为 奇了。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第五课 言之有“理”
第二节
句子“手牵手”——复句和关联词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引子感悟
主题展示
突出视线的运动变化 说“长” 采用递进的复突出心中的震惊 道“短”―→句描写祥林嫂突出祥林嫂悲惨的境况,增强
表达效果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活动探究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要点归纳 1.相关定义 (1)单句与复句:复句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意义相关、结构 上互不包含的分句构成的句子。 (2)长句与短句:长短句只是就单句说的。单句结构复杂、 字数多、容量大,就是长句,否则就是短句。就表达效果来说, 短句短小精悍,干脆利落,生动地表现人物,反映事物的迅速 变化,表达作者紧张的情绪或坚强肯定的语气。长句表达严密、 精确细致,能使条理通贯,气势磅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节句子“手牵手”──复句和关联词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判断复句之间的关系。

掌握正确划分复句的方法
2、关联词的误用,掌握关联词的使用方法
过程与方法
1、判断复句之间的关系。

掌握正确划分复句的方法
2、关联词的误用,掌握关联词的使用方法
情感态与价值观
1、加深对正确使用句子的意义的认识
2、加深正确运用句子的认识。

教学重点
1、判断复句之间的关系。

2、掌握关联词的使用方法
教学难点
1、掌握正确划分复句的方法
2、关联词的误用
教学关键
结合典型例子、对比辨析易混类型
教学过程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引入
请同学们用恰当的关联词把下面四句话连接起来:(幻灯显示)
1、张海迪瘫痪了:
2、张海迪顽强地学习;
3、张海迪学会了多门外语;
4、张海迪学会了针灸。

对一个复句,从语言运用角度去思考,我们不仅要判断关联词运用得是否正确、得当,而且要分析复杂的句子的层次结构和组合关系是否合乎逻辑。

今天我们来学习有关复句的知识。

二、判断单复句
(一)明确单复句概念
1、单句概念
(1).单句是指结构和意义比较简单的句子,分主谓句和非主谓句。

主谓句是只有一套主谓结构,非主谓句由单个词语或短语充当。

(2)要点:不是所有单句都是结构简单的句子。

这主要是由某些复杂的句子成分造成的。

如:1949年10月1日,毛主席在天安门城楼上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
2、复句概念
比较以下几个句子:
﹡(1).我吃饭了。

﹡(2).我喝汤了。

以上两个句子分别表达了两个意思,是两个单句。

(3).我吃饭了,我也喝汤了。

像这样由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句组成的句子,就叫复句。

组成复句的单句叫分句。

复句是包含两个或两个以上互不从属的分句的句子,有两个或两个以上主谓结构。

(二)、如何区分单复句
①复句的分句间互不为成分,这是区分单、复句最重要的一点。

复句的分句之间结构上互不包含,就是说互相不作句子成分,没有句子成分之间的结构关系,这是复句的本质特征,也是复句和单句的最根本的区别。

如:历史证明了,人民群众的智慧和力量是无穷的。

(单句)
②一个主语若有好几个谓语,用顿号隔开或无标点,则为单句;若用逗号隔开,则为复句。

如:小明在房间里又唱又跳。

(单句)
母亲又送我一句格言,告诉了我一个真理。

(复句)
③关联词语连接的若是词或短语,则为单句;若连接的全是分句,则是复句。

如:只有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单句)
只有我们去实践了,才能够检验这条理论是否正确。

(复句)
(三)、小试身手:辨别下列句子是单句还是复句。

(1)我们知道,如果没有润滑剂来减少磨擦和磨损机器就无法转运。

(单句)
(2)我们知道,他们也知道,只是双方没有通通气。

(复句)
(3)只有这种知识,这种意志,才是世界上最宝贵的财产。

(单句)(4)只有在冬季,我才能看到这种景象。

(单句)
(5)我们依照规章制度,罚王峰停工三天。

(复句)
(6)只有共产党,才是领导我们穷人闹翻身的大救星。

(单句(7)发放个人消费贷款,对活跃市场、改善人民生活、扩大有效需求、拉动经济增长发挥了重要作用。

(单句)
(8)无论谁,都必须遵守纪律。

(单句)
(9)暴风雨冲过的荒草,象用梳子理过似的,躺倒在烂泥里。

(单句)
(10)这是普遍真理,任何地区、任何时代都适用的真理。

(复句)三、复句的类型
复句分联合关系和主从关系两种。

(详见书本85页)
1、联合关系的复句:
并列复句、选择复句、递进复句、连贯复句、解说复句。

2、主从关系的复句:
因果复句、目的复句、转折复句、条件复句、假设复句、让步复句。

3.小试牛刀:指出下列名言的复句关系:
(1).失去了真,也同时失去了美。

(2).我宁愿以诚挚获得一百名敌人的攻击,也不愿以伪善得到十个朋友的赞扬。

(3).我爱我师,我更爱真理。

(4).只有忠实于事实,才能忠实于真理。

(5).倘只看书,便变成书橱。

(6).没有任何力量比知识强大,用知识武装起来的人是不可战胜的。

(7)虽然金子很名贵,但我还是要做一块钢
四、关联词是复句的黏合剂(复句关联词详见书本86页)
活动:找出下面复句中的关联词,并说明复句的结构关系。

(1)南朝如果出了个英主,我们大辽是肯定斗不过他们的。

(假设关系)(2)迟大冰一边漫无目的地走着,一边遥望着广漠的绿野。

(并列关系)(3)与其建这么个没用的碑,还不如拿这笔钱救济伤残人。

(选择关系)(4)不但能救得杨过和小龙女性命,而且能解你体内之毒。

(递进关系)(5)可惜师伯那时不在,否则令狐大哥也不会身受重伤了。

(转折关系)(6)任何缺点错误都是对人民不利的,因此也就对党不利。

(因果关系)这些复句都只有一个结构层次和一种结构关系。

其中(1)、(5)、(6)三句只有一个单用的关联词;(2)、(3)、(4)三句则有两个成对配合使用的关联词。

活动:上面句子能不能不用关联词?
请试着去掉这些复句中的关联词,想一想,如果不用这些关联词,复句还可以说吗?
根据这种情况,上面这些句子可以分为三组:
第一组,(2)、(6)句可以去掉关联词,而且不改变句意。

比较:
(2)迟大冰漫无目的地走着,遥望着广漠的绿野。

(并列关系)(6)任何缺点错误都是对人民不利的,也就对党不利。

(因果关系)
第二组,(1)、(4)句去掉关联词后句子仍然成立,但是原意改变了。

比较:(1)南朝出了个英主,我们大辽是肯定斗不过他们的。

(因果关系)(4)能救得杨过和小龙女性命,能解你体内之毒。

(并列关系)第三组,(3)、(5)句不能去掉关联词:(5)句去掉关联词后只能读成假设关系的复句,但是却与原来想表达的意思完全相反了;(3)句去掉关联词,表达不出两个分句之间的语义联系,句子变得完全不成立了。

比较:
(3)建这么个没用的碑,拿这笔钱救济伤残人。

(5)可惜师伯那时不在,令狐大哥也不会身受重伤了。

小结:关联词在复句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它可以使分句之间的逻辑联系清楚地显示出来,因此,在组织复句时一定要注意关联词的运用。

五、练习
练习一: 分辨复句关系
1. 假如河水再往上涨, 河堤就有危险了。

________________
2. 既然玩电动玩具会影响功课, 那麼就不要去玩就好了。

________________
3. 运动员只有不断地苦练, 才能获得优异的成绩。

________________
4. 虽然我长得不高, 但是却跑得很快。

________________
5. 这次旅行是到八仙岭郊野公园, 还是到大潭郊野公园, _______________
还没有做最后的决定。

6. 他一边唱歌, 一边跳舞。

_________________
7. 我们不但要学会动脑, 还要学会动手。

_________________
8. 妹妹一看到玩具娃娃就要爸爸买。

_________________
练习二: 填填关联词
1. __________ 太阳离我们太远了, __________ 看上去只有盘子那麼大。

2. 晚上, 我__________ 看书, __________ 看电视。

3. 张老师___________ 关心我们的功课, ___________ 关心我们的身体。

4. ___________ 明天不下雨, 我们___________ 到黄泥涌郊野公园去旅行。

5. 在美国迪士尼乐园里我玩得__________ 开心__________ 快乐。

六、课堂小结,明确课堂学习重点。

【板书设计】
关联词的类别
复句和关联词
关联词的使用
【教学反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