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1.3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优质PPT课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演变的特点
皇 帝 1、不断发展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 浪费自己的时间是慢性自杀,浪费别人的时间是谋财害命。
我睁开眼睛,太阳又在西方。 9、阅读材料:
只有时间的消逝才使我们注意到时间。
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有时,我真的会愿意去相信一些讲述时光倒流的电影,可幻想终归幻想,
节度使安禄
山、史思明起 兵反唐,唐由 盛而衰
持续百多年,
严重削弱了中 央集权,是五 代十国的祸根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17、人不光是靠他生来就拥有一切,而是靠他从学习中所得到的一切来造就自己。
1、不断发展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
1、汉武帝解决王国问题的措施是: ( )
6、元朝设立的最高行政机关是( ) :
A、汉朝
B、魏晋南北朝 C、隋从朝汉至元政D治、制唐度朝的演变
9、阅读材料:
材料一:汉初诸侯,惟张良出身最贵……其余陈平、王陵、
陆贾……等皆白徒(农民)……一时人才皆出其中,致身将相,
前此所未有也。盖秦汉间为天地一大变局。 ——赵翼《22
史札记》
材料二:西汉一代之制:凡为相者,就爵而言,必封侯……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4、把学问过于用作装饰是虚假;
4、唐朝中期,政府要在某年的春天举行一次恩科来
选拔人才,按当时的制度规定其工作程序是:( )
列侯后代多腐败堕落、犯法丢爵。
15、我的努力求学没有得到别的好处,只不过是愈来愈发觉自己的无知。
汉武帝在列侯以外选任丞相。原因:列侯为 病6、因元(诊朝断设2:立)汉的高最结祖高实行合行政封机材国关制是料,(为)二后代:、留下三隐患,说明汉武帝选任丞相的渠道及原因。
A、确立于唐太宗时期 B、门下省负责草拟和颁发诏令
C、尚书省负责官吏的考核和任命
D、分散了相权,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6、元朝设立的最高行政机关是( A ) :
A、中书省 B、中书门下C、行中书省 D、三省体制
7、汉朝选官实行的察举制,其选拔人才的依据是 B
A、门第 B、孝廉 C、进士 D、名望
8、我国古代采用科举取仕选拔人才的制度始于( C)
8、我国古代采用科举取仕选拔人才的制度始于( ) 原因:列侯为丞相,位高权重,威胁皇权;
加强皇权。
1、没有天生的信心,只有不断培养的信心。2、人天天都学到一点东西,而往往所学到的是发现昨日学到的是错的。3、书籍好比一架梯子, 它能引导我们登上知识的殿堂。书籍如同一把钥匙,它能帮助我们开启心灵的智慧之窗。4、把学问过于用作装饰是虚假;完全依学问上的 规则而断事是书生的怪癖。5、书是世界的一个窗口,人们就是通过这许许多多的窗口去认识世界的。书就是一艘船,它载着人们在知识的 海洋中航行。6、没有一种不通过蔑视、忍受和奋斗就可以征服的命运7、人的天才只是火花,要想使它成熊熊火焰,哪就只有学习!学习! 8、当你还不能对自己说今天学到了什么东西时,你就不要去睡觉。9、我匆忙,书本是我善良的朋友;我悠闲,书我真诚的伙伴。生活于善 良和真诚的氛围里,哪儿还有不悦之理?10、当一个人先从自己的内心开始奋斗,他就是个有价值的人。11、成功需要成本,时间也是一 种成本,对时间的珍惜就是对成本的节约。12、苦想没盼头,苦干有奔头。13、智者一切求自己,愚者一切求他人。14、无论才能、知识 多么卓着,如果缺乏热情,则无异纸上画饼充饥,无补于事。15、我的努力求学没有得到别的好处,只不过是愈来愈发觉自己的无知。16、 求学的三个条件是:多观察、多吃苦、多研究。17、人不光是靠他生来就拥有一切,而是靠他从学习中所得到的一切来造就自己。18、学 习是劳动,是充满思想的劳动。19、生命对某些人来说是美丽的,这些人的一生都为某个目标而奋斗。20、当一个小小的心念变成成为行 为时,便能成了习惯;从而形成性格,而性格就决定你一生的成败。21、积极者相信只有推动自己才能推动世界,只要推动自己就能推动世 界。22、高峰只对攀登它而不是仰望它的人来说才有真正意义23、一个人最大的破产是绝望,最大的资产是希望。24、好的想法是十分钱 一打,真正无价的是能够实现这些想法的人。25、好问的人,只做了五分种的愚人;耻于发问的人,终身为愚人。26、行动是治愈恐惧的 良药,而犹豫、拖延将不断滋养恐惧。27、学到很多东西的诀窍,就是一下子不要学很多。28、自己打败自己的远远多于比别人打败的。 29、学问是异常珍贵的东西,从任何源泉吸收都不可耻。30、有教养的头脑的第一个标志就是善于提问。日光倾城而下,时光摆上的印记 在身后层层腐朽。流年,在等谁的相濡以沫。悠长岁月平静,无事亦是蹉跎。朝花夕拾,捡的尽是枯萎。当有时间时要利用时间,因为时间
侍、散骑,诸吏为中朝。丞相以下至六百石为外朝也。……至
昭宣之世,大将军权兼中外……在内朝预闻政事。 ——《汉书》
问:(1)材料一中所言“盖秦汉间为天地一大变局”指的是什
么? 由贵族将相变为布衣将相 问:(1)材料一中所言“盖秦汉间为天地一大变局”指的是什么?
9、阅读材料: C、尚书省负责官吏的考核和任命
评价:①科举制是封建选官制度的一大进步,有利于打 破特权垄断、扩大官吏人才来源、提高官员文化素质。
②科举取仕,把选拔人才和任命官吏的权力,从世 家大族的手里集中到中央政府,大大加强了中央集权。
③为历朝沿用,影响深远。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科举考场
宋代科举考试 1994年韩国再现科举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现实是如此无奈。
集 眨眼间,时间像一匹飞驰的骏马,从我们的身边飞逝而去,我们的工作像一颗闪耀的金色的光芒的流星一样,结束了。 中 5、下列关于三省六部制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2、这种高度中央集权,造成地方官对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2)汉景帝:削藩,平定“七国之乱”,将诸侯王任免权收归中央
中央集权 中央和君主绝对依赖,难免人浮于事。 于是——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
太阳他有脚啊,轻轻悄悄地挪移了;
我睁开眼睛,太阳又在西方。
眨眼间,时间像一匹飞驰的骏马,从我们的身边飞逝而去,我们的工作像一颗闪耀的金色的光芒的流星一样,结束了。
盖秦汉间为天地一大变局。
时间像浓硫酸一样,腐蚀了所有的东西。
时间正如小河里的水,看似不动,其实在淌。
列侯后代多腐败堕落、犯法丢爵。
宋太祖像 ②导致官僚机构和军队的臃肿,形成“三冗”局面,为北宋埋下了积贫积弱的祸根。 宋太祖陵墓——永昌陵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4、元朝的行省制度
元与北宋 疆域比较图
蒙古帝国图
一、中央集权的发展
4、元朝: 趋势 完善并发展
(1)措施:①设行省制度
②省下分设路、府、州、县 ③设宣慰司(掌管边远民族地区)
(2)评价:①加强行省了制中央度便集利权,了中巩央固了对地多方民族的管国理家,
的一。 ②它的创立是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 的重大变革,是中国省制的开端。
三、选官、用官制度的变化
4、把学问过于用作装饰是虚假;
练一练
1、汉武帝解决王国问题的措施是:
(C)
A、削藩 B、郡国制 C、推恩令 D、分封制
2、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变革是:( D )
A、郡县制的实行
B、郡国并行制的推行
C、三省六部制的推行 D、行省制度的创立
3、元朝的行省制度,实质是继承并发展:( B )
王国势力膨胀
(2)汉景帝:削藩,平定“七国之乱”,将诸侯 王任免权收归中央
(3)汉武帝:颁布“推恩令”,削弱王国封地, 中央集权得到加强
病因诊断:汉高祖实行封国制,为后代留下隐患 对诊下药:分封易形成地方割据势力,不给割据留
温床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2、唐朝的节度使和藩镇
边镇兵 : 中央军
49万 : 9万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二、君主专制的演进
(1)汉朝: 汉初,丞相位高权重;汉武帝时,形
成内朝(重用亲信担任尚书令、侍中 等)
(2)魏晋南北朝:三省体制(即尚书、中书、门下 (3)隋唐: 三省六部制 (4)宋朝: 增设参知政事、枢密使、三司使 (5)元朝: 设中书省,相权得到强化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参知政事枢密使 三司使 (相权一分为三)
(行政权)(军权)(财权)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三、选官、用官制度的变化
名称 察举制
时期 汉朝
九品中正制 魏晋南北朝
科举制
隋唐宋元
标准 品行 门第 才学
三、选官、用官制度的变化
1、汉朝: 察举制 2、魏晋南北朝:九品中正制
3、隋朝: 首创科举制 4、唐宋元:继承并完善科举制
A、三省六部制
B、郡县制
C、分封制
D、科举制
4、唐朝中期,政府要在某年的春天举行一次恩科来
选拔人才,按当时的制度规定其工作程序是:( B )
A、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礼部
B、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礼部
C、门下省→中书省→尚书省→礼部
D、尚书省→门下省→中书省→礼部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5、下列关于三省六部制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D )
……至昭宣之世,大将军权兼中外……在内朝预闻政事。
桥兵变,即帝位,国号宋,在位17年, 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胭脂泪,相留醉,几时重?时间若白驹过隙,忽然而矣!
节度使安禄山、史思明起兵反唐,唐由盛而衰
节度使安禄山、史思明起兵反唐,唐由盛而衰 ——赵翼《22史札记》
终年50岁,庙号太祖。他的死因颇为奇
巧,历史上有“烛影斧声”的传说,传
A、郡县制的实行
B、郡国并行制的推行
7、汉朝选官实行的察举制,其选拔人才的依据是
(3)材料四叙述的是什么制度?材料三、四叙述的汉代中央官 ……至昭宣之世,大将军权兼中外……在内朝预闻政事。
17、人不光是靠他生来就拥有一切,而是靠他从学习中所得到的一切来造就自己。
中外朝制度(或内朝制度)。实质是削弱相权, 制的变化反映了什么实质问题? 浪费自己的时间是慢性自杀,浪费别人的时间是谋财害命。
C、分封制
D、பைடு நூலகம்举制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②导致官僚机构和军队的臃肿,形成“三冗”局面,为北宋埋下了积贫积弱的祸根。
3、地方没有相应的自主权,也难以实 17、人不光是靠他生来就拥有一切,而是靠他从学习中所得到的一切来造就自己。
地方分权 ①改变了唐末五代以来藩镇割据的局面,加强了中央集权;
施有效的治理。 3、书籍好比一架梯子,它能引导我们登上知识的殿堂。
丞相为百官之长,位高而权重。……西汉前半期“常以列侯为
丞相”
——《中国宰相制度》
材料三:武帝元封年间,名臣文武欲尽。汉兴功臣受封者百
余人……子孙骄溢,忘其先……至太初(前2世纪末)百余年间,
见侯五,余皆坐法殒命亡国。……武帝以后,宰相之材不能不
取于列侯之外。
——(同上)
材料四:中朝,内朝也。大司马、左右前后将军、侍中、常
永昌陵石刻
说是其弟赵匡义加害,篡夺帝位。死后 葬于河南巩县永昌陵。
一、中央集权的发展
3、北宋: 趋势 进一步加强
(1)措施:1)军事:收兵权,编禁军; 2)行政:派文臣做知州,设通判负责监督; 3)财政:由中央掌控地方赋税开支。
(2)评价: ①改变了唐末五代以来藩镇割据的 局面,加强了中央集权; ②导致官僚机构和军队的臃肿,形 成“三冗”局面,为北宋埋下了积贫 积弱的祸根。
第3课
人教版必修Ⅰ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温故而知新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秦朝中央集权制的 形成”,秦始皇开创了中央集权制的先河。
由此,历代封建王朝的君主们围绕着两对 矛盾而进行了不懈的努力。
皇权
相权
中央
地方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一、中央集权的发展
1、汉朝: 趋势
加强
(1)汉高祖:汉承秦制,实行郡县与封国并行制,
②省下分设路、府、州、县
丞相,位高权重,威胁皇权;列侯后代多腐败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在默默里算着,八千多日子已经从我手中溜去;
堕落、犯法丢爵。 3)财政:由中央掌控地方赋税开支。
3)财政:由中央掌控地方赋税开支。
A、三省六部制
B、郡县制
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
C、三省六部制的推行
D、行省制度的创立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A、门第 B、孝廉
C、进士 D、名望
只有时间的消逝才使我们注意到时间。
病因诊断:汉高祖实行封国制,为后代留下隐患
死后葬于河南巩县永昌陵。
A、汉朝
B、魏晋南北朝
C、隋朝
宋太祖——赵匡胤(927~976),宋 D、朝唐朝开国君主,涿州人。后周时任殿前都
点检,武艺高强,创太祖长拳。后发动陈 3、书籍好比一架梯子,它能引导我们登上知识的殿堂。
岭剑陇平范河朔河北安 南南右卢阳东方西庭西 五节节节节节节节节节 府度度度度度度度度度 经使使使使使使使使使 略 广四青辽北山宁甘新新 东川海宁京西夏肃疆疆
一、中央集权的发展
1、汉朝 :趋势 2、唐朝: 趋势
加强 削弱
唐玄宗 设藩镇
拥兵自重 安史 之乱
集权削弱 藩镇 割据
长官叫节度
使,往往发展 为地方割据势 力
但是新来的日子的影儿又开始在叹息里闪过了。
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
汉武帝在列侯以外选任丞相。
25、好问的人,只做了五分种的愚人;
集 (3)汉武帝:颁布“推恩令”,削弱王国封地,中央集权得到加强
汉兴功臣受封者百余人……子孙骄溢,忘其先……至太初(前2世纪末)百余年间,见侯五,余皆坐法殒命亡国。
中 丞相以下至六百石为外朝也。
唐代三省六部制的隶属关系
皇帝
皇权独尊
三省
中书省 尚书省 门下省
(决策) (执行) (审议)
六部
(相权一分为三)
评价:相权一分为三。 三省合作,相互牵制 和监督,保证了君权 的独尊,是中国古代 政治制度的重大创造。
吏户礼兵刑工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北宋分割相权示意图
皇帝
(总揽大权)
中书门下
(最高行政机构, 行使宰相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