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附注射液临床应用与不良反应研究

合集下载

参附注射液的临床应用与机制研究_吴红金

参附注射液的临床应用与机制研究_吴红金

【综述】参附注射液的临床应用与机制研究吴红金,余少平,谢芳 参附注射液是由中医治疗厥脱症(休克)著名古验方参附汤加工提炼而成,为红参、黑附片的提取物,主要成分为人参皂甙和乌头类生物碱,具有益气温阳之功效,现代药理研究证明有多种药学作用。

目前该药已用于临床多种疾病的治疗。

本文对近年来参附注射液在临床治疗中的应用及其机制研究作一综述。

1 循环系统1.1 休克 休克为各种原因引起的以全身微循环障碍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

目前,临床上已应用参附注射液治疗多种原因引起的休克。

刘洪等〔1〕以参附注射液治疗休克64例(其中感染性休克33例,心源性休克17例,失血、失液性休克14例),并以多巴胺治疗的64例作为对照,两组间疗效无明显差异,但参附注射液组的疗效较多巴胺组稳定。

徐立然等〔2〕用该药对年龄在26~82岁的62例休克(其中感染性休克39例,心源性休克14例,低血容量性休克9例)患者进行治疗。

患者均采用参附注射液20ml静脉推注之后,用100ml加入5%葡萄糖液或生理盐水400ml静滴,滴速60滴/min。

观察期间不应用对循环系统有影响的其他药物,总有效率达87.1%,对轻、中度患者效果显著,优于重度患者。

参附注射液中的人参成分可兴奋心肌,增加心肌收缩力,增加心排血量,改善心功能,扩张血管,达到升压稳压作用;附子温肾壮阳,其中的消旋去甲乌头碱具有双向调节血压作用,两药合用可强心、利尿、升压以达到满意纠正休克的功效。

此外,休克时微循环受毒素或组织酸性代谢产物作用而出现血管口径变小,血流速度减慢,血液淤滞,并进一步使组织的能量和营养物质供给不足,代谢产物堆积,组织细胞功能严重受损。

给予参附注射液后可有效改善这些组织的微循环状态,使组织细胞的功能得到改善,结果使得休克症状得到有效改善。

1.2 心力衰竭 心力衰竭是各种心血管疾病的最后阶段,归属于中医的心水症范畴。

刘岳峰等〔3〕将60例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分为2组,对照组采用洋地黄制剂、利尿剂、硝酸盐制剂等,治疗组加用参附注作者单位: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中西医结合医院,北京 100039射液,观察疗效。

参附注射液致不良反应26例分析

参附注射液致不良反应26例分析
2 0 1 1 , 3 3 ( 9 ) : 1 6 3 8 — 1 6 3 9 .
[ 1 O ] 刘棉 思.头 穴 留针配 合 行为 训练 对 自 D] . 广州 : 广州中医药大学 , 2 0 1 2 .
参 附 注 射 液 致 不 良反 应 2 6例 分 析
注给药 ,而且给药剂量均在药 品说 明书规定 范围以 内;A D R s 发生 和消失很 迅速 ,大多在 4 h内恢复 正常 ,但精神 症
状和肝损害发生较 晚 ,停 药后 消失 也慢 ;均元死亡病例发生 。结论
重视 。 关键词 :参 附注射液 ;中药 注射剂 ;药 品不 良反应 ;合理用药 中图分 类号 :R 2 8 7 文献标志码 :B
共检 索到参 附注 射液 致 A D R s 2 6 例 。其
中 ,4 l岁 以 上 中 老 年患 者 所 占 比例 较 高 ( 8 0 . 7 7 %) ,尤 其 是 6 0岁 以上 者 ( 5 3 . 8 5 %) ;过 敏 反 应 所 占 比例 较 高
( 3 8 . 4 6 %) ;大部分 ( 6 5 . 3 8 % )A D R s 发生在 给药后 3 0 m i n内;A D R s 发 生与给药途径 和剂量无关 。2 6例均是静 脉滴
邬 国花 , 雷招 宝
( 丰城 市 人 民 医院 ,江 西 丰城 ,3 3 1 l O O )
摘 要 :目的 分析参附注射液致不 良反应 ( A D R s ) 的特点 ,为安全合理 用药提供参 考 。方法 检索 中 国知 网和万 方
医学 网 ,下载病例报告原文 ,统计有 关资料 ,分析 致 A D R s 的原 因。结果
表1 。由该 表 可 知 ,患 者 以 4 l岁 以上 年 龄 段 多 见 ( 2 1

参附注射液用于减轻肿瘤化学疗法不良反应的系统评价_肖雄

参附注射液用于减轻肿瘤化学疗法不良反应的系统评价_肖雄

论 著参附注射液用于减轻肿瘤化学疗法不良反应的系统评价肖雄1,李姝2,吴侦侦2,李廷谦2【摘要】 目的 评价参附注射液减轻肿瘤患者化学疗法(化疗)的不良反应的疗效。

方法 检索Medline、PubMed、Embase、维普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万方数据库,检索时间均为1994年1月-2013年5月,检索使用参附注射液配合化疗减轻化疗不良反应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无语种限制。

纳入文献的质量采用Jadad评分表评价。

对纳入的试验进行系统评价。

结果 共纳入30篇文献,均为中文文献,共2 039例患者。

参附注射液配合化疗(参附组)与单纯化疗组比较,参附组化疗后白细胞计数正常率较单纯化疗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R=1.54,95%CI(1.28,1.84),P<0.000 01];参附组化疗后血红蛋白正常率较单纯化疗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R=1.30,95%CI(1.14,1.48),P<0.000 1];参附组化疗后血小板计数正常率较单纯化疗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R=1.39,95%CI(1.19,1.62),P<0.000 1];参附组无恶心呕吐的患者比例高于单纯化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R=1.54,95%CI(1.30,1.81),P<0.000 01];参附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优于单纯化疗组。

结论 参附注射液配合化疗与单纯化疗相比,可减轻外周血细胞的减少、胃肠道反应,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由于所纳入试验的方法学质量普遍较低,目前尚不能就此得出结论,需要设计更加合理、严格执行的大样本随机试验。

【关键词】 参附注射液;化学疗法;不良反应【文献标志码】 A DOI:10.7507/1002-0179.20140509Systematic Review on Shenfu Injection in Reducing Adverse Toxicity of Chemotherapy XIAO Xiong1, LI Shu2, WUZhen-zhen2, LI Ting-qian2. 1. Department of Integrated TCM & Western Medicine, the Fifth People’s Hospital of Chengdu,Chengdu ,Sichuan 611130, P. R. China; 2. Department of Integrated TCM & Western Medicine, West China Hospital,Sichuan University, Chengdu ,Sichuan 610041, P. R. ChinaCorresponding author: LI Ting-qian, E-mail:litingqian@【Abstract】 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clinical efficacy of shenfu injection in reducing the side effects of chemotherapy in patients with cancer. Methods We searched Medline, PubMed, EMbase, VIP, Chinese science andtechnology periodical database full text database, China journal full database, Chinese biomedical literature database, andWANFANG database the durationi was from January 1994 to May 2013 for controlled trials about the use of shenfu injectionto reduce the side effects of chemotherapy, without any language limitations. The quality of literature was evaluated by Jadadrating scale, and the included trials were analyze for systematic review. Results A total of 30 articles were included, andall of them were from Chinese literature. There were altogether 2039 cases. Compared with single chemotherapy group, thenormal rate of white blood cells [RR=1.54, 95%CI (1.28, 1.84), P<0.0000 1], hemoglobin [RR=1.30, 95%CI (1.14, 1.48),P<0.000 1], platelet [RR=1.39, 95%CI (1.19, 1.62), P<0.000 1], and the number of patients without vomiting or sickness[RR=1.54, 95%CI (1.30, 1.81), P<0.0000 1] in the shenfu treatment group were all signifi cantly higher. The life qualityof the shenfu treatment group was also obviously better than the single chemotherapy group. Conclusions Compared withsingle chemotherapy, shenfu injection can reduce the peripheral blood cell reduction, gastrointestinal reaction and improvethe patients’ quality of life. Because the quality of included studies in this research is generally low, it is necessary to design amore reasonable and strict experiment with a large sample to get an exact conclusion.【Key words】 Shenfu injection; Chemotherapy; Adverse Reaction【作者单位】 1成都市第五人民医院中西医结合科(成都,611130);2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中西医结合科【作者简介】肖雄(1987-),男,四川三台人,医师,本科,E-mail:xxzaihuaxi@【通讯作者】李廷谦,E-mail:litingqian@【网络出版时间】 2014-09-12 16:30【网络出版地址】 /kcms/doi/10.7507/1002-0179.20140509.html化学疗法(化疗)是治疗恶性肿瘤的主要手段之一,但恶性肿瘤细胞与正常细胞之间缺乏根本性代谢差异,因而大多数抗癌药物在杀灭肿瘤细胞过程中也不可避免地对人体正常细胞造成损害。

参附注射液临床应用与不良反应研究

参附注射液临床应用与不良反应研究

参附注射液临床应用与不良反应研究目的探讨参附注射液的临床应用和不良反应。

方法选取我院1000例应用参附注射液进行治疗的门诊和住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统计患者的病种类型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针对不良反应病例进行症状表现、用药剂量、疗程、溶媒的计算分析。

结果在1000例参附注射液的临床应用中,心脑血管疾病的治疗最广泛占43.5%,其次为外科疾病的16.3%、肿瘤的11.2%。

共发生不良反应事件165例,占比16.5%;其中以咽痛、口舌干燥最多占25.5%,其次为发热、烦热、面部潮红占22.4%。

在不良反应事件中,用药剂量在41~60ml时不良反应发生率最高占49.1%,其次是61~80ml占18.8%;疗程在8~14d时不良反应发生率最高占51.5,其次是7d以内占24.8%;溶媒为250ml浓度5%的葡萄糖注射液时不良反应发生率最高占32.7%,其次是200ml浓度0.9%的氯化钠注射液占16.4%。

结论参附注射液临床应用比较广泛,但在目标病症、使用剂量、疗程制定、不良反应观察等方面存在不足,因此需要加强临床用药的规范性,从而提高用药安全性。

标签:参附注射液;临床应用;不良反应参附注射液主要是从红参和黑附片中提取而来,医用主要成分是乌头生物碱和人参皂苷。

该药品上市后临床应用广泛,并于1992年被国家批准为急诊必备中成药[1]。

近年来,伴随着参附注射液临床应用的增加和医学研究的深入,相关不良反应的报道也在日益增多[2]。

为了进一步探究该药品的临床应用和不良反应,本文选取我院采用该药物治疗的1000例患者进行分析,结果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资料来源于我院2004~2014年收治的住院和门诊患者1000例,其中男性554例,女性446例;年龄在18~82岁,平均年龄(52.5±3.6)岁;病程2d~11年,平均(1.2±0.4)年。

所有患者均采用参附注射液治疗方案。

1.2 方法首先回顾分析患者的病例资料和临床治疗情况,统计患者的病种类型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上海市青浦区朱家角人民医院参附注射液应用分析

上海市青浦区朱家角人民医院参附注射液应用分析
上海市青 浦区朱家角人 民医院参附注射液应用分析
项奇 珍 , 吴莉 萍, 盛 春 琴( 上海 市青 浦区 朱家 角 人民 医 院药 剂 科, 上 海 2 0 1 7 1 3 )
中图分类号 [ R 9 3 2 ]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 号 1 6 7 2— 2 1 2 4 ( 2 0 1 6 ) 0 2— 0 2 2 8— 0 4
K EY W OR D S S h e n f u i n j e c t i o n ; I n v e s t i g a t i o n a n d a n a l y s i s ; R a t i o n a l d r u g u s e
A B S T R AC T O B J E C T I V E: T o i n v e s t i g a t e a n d a n a l y z e t h e c l i n i c a l a p p l i c a t i o n o f s h e n f u i n j e c t i o n i n S h a n g h a i Q i n g p u D i s t r i c t Z h u j i a j i a o P e o p l e ’ S H o s p i t a l ( h e r e i n a f t e r r e f e r r e d t o a s“ o u r h o s p i t a l ” ) , S O a s t o p r o mo t e t h e r a t i o n a l d r u g u s e i n c l i n i c .ME T H O D S : 2 8 6 i n p a t i e n t me d i c a l o r d e r s w i t h a p p l i c a t i o n o f s h e n f u i n j e c t i o n f r o m J a n .t o D e c .2 0 1 3 w e r e

参附注射液防治恶性肿瘤化疗不良反应临床观察

参附注射液防治恶性肿瘤化疗不良反应临床观察
( 分缓解 )N ( 定 )P 进展 ) 部 、C 稳 、D( 。C R
本 组 在 化 疗 同 时 应 用 中 药 参 附 注 射
床各科疾病 的治疗 , 其在配合肿瘤放 化疗
中亦 有 明显 效 果 。2 0 0 6年 7月 ~ 09年 20 6月 应 用 参 附 注 射 液 辅 助 化 疗 , 和 同 期 并 单 纯 化 疗 病 例 进 行 对 照 , 现 参 附注 射 液 发
结果 显 示 , 治疗 组 除 胃肠 道 及 神 经 不
700 3 00甘肃中医学院 ( 兰州 )
良反应与对照组相 近( P>0 0 ) , .5 外 其余
各项均较对照组减轻 ( 00 1 。 P< . 0 )
两组 患 者 化 疗 前 后 全 身 症 状 情 况 : 治 疗 组 全 身 状 况 改 善 , 著 优 于 对 照 组 。应 显 片 参 附 注 射 液 无 明 显 不 良反 应 , 见 肝 、 】 未
性。
相 应 的 常规 化 疗 方 案 , 治疗 组在 常规 化 疗
的 同 时每 天 给 予 参 附 注 射 液 。发 现 治 疗 组 在 减 轻 白 细 胞 下 降 、 小 板 减 少 、 解 血 缓 患者 恶心 呕 吐 等 方 面较 对 照 组 有 显 著 性
治 疗 方 法 : 据 疾 病 选 用 相 应 的化 疗 根 方 法 , 组 化 疗 方 案 基 本 类 似 , 选 化 疗 两 所 方 案 如 下 。 肺 癌 : 细 胞 肺 癌 用 IP 小 E 、 C V 方 案 , 小 细 胞 肺 癌 用 C P、C A 非 A IE方 案; 胃癌 : A E F 方 案 ; 腺 癌 : E 、 F M、 D 乳 T L C F方 案 ; 道 癌 :P、 P A 食 F F P方 案 ; 性 淋 恶

参附注射液急重症临床应用专家共识

参附注射液急重症临床应用专家共识

参附注射液急重症临床应用专家共识参附注射液是由红参、附片提取制成的中药注射剂,1987年获得上市许可,应用于临床已经有30余年历史,临床上被广泛用于休克、心肺复苏、心力衰竭等急危重症,列为《国家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药品目录》甲类品种。

上市后再评价研究表明,参附注射液安全性高,并且具有良好的卫生经济学效益。

因此,参附注射液被《中国严重脓毒症/脓毒性休克治疗指南》、《心肺复苏与中西医结合急救指南》、《急性心肌梗死中医临床诊疗指南》、《慢性心力衰竭中西医结合诊疗专家共识》等多个国内指南和共识推荐,是临床治疗急危重症必备的中成药。

为了促进参附注射液在临床上的合理使用,并运用新的循证医学证据来指导临床用药,中国医师协会急诊医师分会和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休克与脓毒症专业委员会组织多位有相关经验的临床专家,对参附注射液在急重症临床应用的循证医学证据进行广泛的讨论,共同起草和制定了《参附注射液急重症临床应用专家共识》(以下简称《共识》),以供临床医师、药师在临床工作中参考。

《共识》的数据来源包括:1.SciFinder及PubMed中截止至20 18年5月参附注射液的相关文献。

2.中文数据库中截止至2018年5月参附注射液的相关文献。

3.专家的个人经验及意见。

参附注射液的基本介绍方解参附注射液源于传统中药参附汤,最早见于宋代严用和的《济生方》,由红参、附片组成。

方中人参性甘、微苦,平,归脾、肺、心经,大补元气,复脉固脱,用于体虚欲脱,肢冷脉微,久病虚羸等,重用以固后天。

附子性辛、甘,大热,归心、肾、脾经,回阳救逆,补火助阳,用于亡阳虚脱,肢冷脉微等,以补先天,又可助人参补气之功。

二药相伍,上温心阳,下补命火,中助脾土,力专效宏,作用迅速。

《删补名医方论》记载:补后天之气无如人参,补先天之气无如附子,此参附汤之所由立也。

二药相须,用之得当,则能瞬息化气于乌有之乡,顷刻生阳于命门之内,方之最神捷者也。

临床上主要用于阳气暴脱的厥脱症(感染性、失血性、失液性休克等);也可用于阳虚(气虚)所致的惊悸、怔忡、喘咳、胃疼、泄泻、痹症等。

参附注射液临床应用及其不良反应调查

参附注射液临床应用及其不良反应调查
静脉推入剂量为 20 ~ 100 ml/ 次。其中 20 ml/ 次者 39 篇;>20 ml/ 次者 38 篇(其中 >40 ml ~ 100 ml/ 次者 10 篇)。最大推注剂量 120 ml/ 次(见表 5)。按 体重计算药物用量见表 6。
溶媒主要为 5% 葡萄糖液或生理盐水,共 301 篇;其次为 10% 葡萄糖液 10 篇;此外,以林格氏液 为溶媒者 5 篇;林格氏乳酸纳液 3 篇;50% 葡萄糖 2 篇。合并用药包括 5% 葡萄糖加胰岛素及 5% 葡萄 糖液加 25% 硫酸镁滴注者各 1 篇。不加溶媒采用 参附注射液直接静脉推注或滴注者各 1 篇。疗程最 短 1 次,最长 90 天。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作者简介:李廷谦,女,教授,以中西医结合、循证医学、中药临床药理 为主要研究方向。
© 2009 中国循证医学杂志编辑部
以“参附注射液”为检索词,计算机检索中国期 刊全文数据库(CNKI),检索时限为 1993 年 1 月至 2008 年 12 月。 1.2 纳入/排除标准
纳入国内期刊发表的所有关于参附注射液的临 床研究文献。排除实验室研究、动物实验、综述、系 统评价、摘要、述评、会议论文及重复发表的文献。 1.3 文献筛选
由两人进行文献检索和审阅,排除不符合纳入 标准的文献。对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进行全文提取, 核对,按设计表格逐篇登记录入。
2 结果
2.1 一般资料
18
肾功能不全、关节炎等)
合计
576
12.3 19.8 16.7
4.9 11.3
5.2 2.6 2.3 1.6 1.0 0.7 4.5
14.1
3.1
100.0
表 5 参附注射液静脉滴注用药剂量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d)

参附注射液在恶性肿瘤治疗中的临床研究进展

参附注射液在恶性肿瘤治疗中的临床研究进展

参附注射液在恶性肿瘤治疗中的临床研究进展总结近年来有关参附注射液的临床研究报告,发现其在非小细胞肺癌、白血病等恶性肿瘤治疗中有广泛应用,具有明显减轻放化疗毒副作用,改善患者生存质量,保护心肌等作用,在恶性肿瘤临床治疗中显示出良好的应用前景。

标签:参附注射液;恶性肿瘤治疗;生存质量;毒副反应;心肌保护参附注射液是由中医著名古验方经现代工艺加工提炼而成的纯中药制剂,主要含有人参皂苷和乌头类生物碱等活性成分,具有回阳救逆、益气固脱等功效[1]。

临床上主要用于心力衰竭、各种原因的休克、心肌梗死等病症的治疗[2]。

近年来不少临床研究发现,参附注射液作为恶性肿瘤治疗中的辅助用药,在减轻放化疗不良反应、提高患者生存质量等方面,逐渐显示出中药制剂独特的作用优势。

研究表明,参附注射液参与抗肿瘤的主要作用机制有:①增加吞噬细胞功能,提高血清补体含量,升高血清抗体浓度,提高淋巴细胞转化率,升高CD3、CD4、CD4/CD8比值等,提高机体免疫功能;②促进造血干细胞分化及增值,改善骨髓造血功能;③保护心肌细胞,清除氧自由基,抑制脂质过氧化,促进肝功能恢复;④抗炎镇痛等[3]。

本文就近年来参附注射液在恶性肿瘤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作简要综述,供临床用药参考。

1 改善患者生存质量癌症治疗中,常规疗法往往会对患者本身造成二次伤害,利用Karnofshy功能状态评分(KPS评分)等,对癌症患者生存质量进行评定,是制定和调整治疗方案的重要参考依据,一般评分越高,患者健康状况越好,越能忍受癌症治疗所带给身体的毒副作用。

刘俊波[4]等将60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随机分成参附注射液联合NP治疗组和NP对照组,观察两组化疗后血常规及生活质量的变化情况。

结果显示,治疗后參附组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及血红蛋白均高于对照组;患者KPS 评分提高稳定率和体重增加效果均优于对照组。

龙顺钦[5]等在使用参附注射液联合治疗NSCLC患者时,发现患者治疗后的生活质量不仅较单纯化疗有更明显改善,且对化疗所致的疲乏、恶心、呕吐、腹泻等不良反应有一定的拮抗作用。

参附注射液在急危重症中的应用研究ppt课件

参附注射液在急危重症中的应用研究ppt课件
总结词
促进胃肠蠕动
详细描述
参附注射液可以促进消化系统疾病患 者的胃肠蠕动,改善消化功能,缓解 便秘等症状。
总结词
抑制炎症因子
详细描述
参附注射液能够抑制消化系统炎症 因子的释放,减轻肠道炎症反应, 缓解病情。
参附注射液在其他急危重症中的应用
总结词
辅助治疗脓毒症
详细描述
参附注射液在脓毒症等严重感染疾病中常作为辅助治疗药物,能够抑 制炎症反应、调节免疫功能,有助于控制感染。
总结词
改善重症患者预后
详细描述
研究显示,在重症患者中使用参附注射液可以改善预后,降低并发症 发生率和死亡率。
参附注射液在急危重
04
症中的疗效分析
临床试验设计与方法
选取对象
选择90例急危重症患者,等量随 机随机分为两组。
定时记录患者情况
对两组护理前后进行评价量表进 行评价,分数越高,护理效果越 好。
参附注射液的疗效评估
疗效判定标准
根据治疗前后症状积分下降指数及评价量表进行评价,分数越高,护理效果越 好。
评价量表
包括护理前后护理效果各指标对应的评价量表进行评价,分数越高,护理效果 越好。
参附注射液与其他药物的比较研究
• 比较其他药物:选取90例急危重症患者,等量随机随机分为两 组。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治疗,定时记录患者情况。定时记录 患者情况:对两组护理前后进行评价量表进行评价,分数越高, 护理效果越好。
参附注射液在急危重症 中的应用研究ppt课件
目录
• 引言 • 参附注射液概述 • 急危重症中参附注射液的应用 • 参附注射液在急危重症中的疗效分析 • 参附注射液的安全性评价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引言

参附注射液在危重症治疗中的运用总结-急诊医学论文-临床医学论文-医学论文

参附注射液在危重症治疗中的运用总结-急诊医学论文-临床医学论文-医学论文

参附注射液在危重症治疗中的运用总结-急诊医学论文-临床医学论文-医学论文——文章均为WORD文档,下载后可直接编辑使用亦可打印——参附注射液是由红参、附子组成的中药制剂,具有益气温阳、回阳救逆、益气固脱的功效,可用于治疗休克及心血管系统疾病等危重症。

为了解真实世界中参附注射液治疗危重症的应用情况,本研究在对全国20 家三级甲等医院的信息系统( hospital information system,HIS) 中使用过参附注射液的患者信息进行全面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选取危重症住院患者信息,描述分析参附注射液在危重症治疗中所涉及的疾病病种、用法用量、疗程等情况,并运用关联分析方法分析其临床治疗危重症合并用药情况,为进一步开展参附注射液的前瞻性临床研究提供依据。

1 资料和方法1. 1 数据来源选取全国20 家三级甲等医院2007 年1 月至2011 年12 月HIS 数据库中使用过参附注射液的住院患者,且入院病情记录为危或急的危重症,共计7896 例患者的信息。

其中使用参附注射液的记录共有18018 条( 患者住院期间可多次使用参附注射液) 。

1. 2 调查内容及方法分析数据的主要内容包括患者一般信息,对患者的性别、年龄、职业等信息进行描述分析; 基于诊断信息表分析使用参附注射液患者疾病分布情况; 基于医嘱记录表对参附注射液给药方式、用药时间及合并用药等情况进行分析。

由于数据来源于多家医院,为便于分析,使得出的结果更接近真实,将数据库中记录为商品名称的化学药物转化为化学通用名称,将药品成分相同但剂型不同者合并成一个药物,其他中成药保留原始名称。

1. 3 数据分析方法应用SAS 9. 2 软件进行描述统计。

对于年龄、剂量、疗程等数值型变量,计算均值、方差、中位数等; 对于性别、职业、诊断进行频数统计。

合并用药情况采用数据挖掘中的关联规则进行分析,运用Clementine 12. 0 软件计算。

2 结果2. 1 患者一般信息7 896 例患者中,男性4 199 例,女性3 420 例,277 例性别信息缺失; 职业: 体力劳动者6 177 例占78. 23%,公务员、教师等其他人员共255 例占3. 23% ,职业记录缺失1 4 例占18. 54% ; 平均年龄( 68. 90 13. 73) 岁,其中66 岁以上老年人有5331 例占67. 51%; 入院科室排名前4 位为心血管科( 2512 例) 、外科( 1005例) 、神经科( 479 例) 、肿瘤科( 379 例) ; 住院时间以8 ~14天和15 ~28 天最多,分别有1944 例和2719 例。

参附注射液的临床应用概述

参附注射液的临床应用概述

中图分类号 : R 9 7 2
参 附注射 液 由黑 附片 、 红参 提 取而 成 , 是 参 附汤 经 地 黄及 血 管活 性 药 物等 治 疗 , 治 疗 组 在 此 基 础 上加 用 现代 加工 工 艺制成 的中药 注射 液 , 功具 回 阳救 逆 , 益 气 参 附 注 射 液 。结 果 , 对 照 组 和 治 疗 组 显 效 率 分 别 为
天津药学
T i a n j i n P h a r ma c y 2 0 1 3年
第2 5卷
第 3期
6 3
片( 博乐欣 ) 治疗 3 0例 产 后 抑郁 症 的患 者 , 对 其进 行 汉 密 尔顿 抑郁 量表 评定疗 效 和治疗 时 出现 的副 反 应量
陈燕杰.产后抑郁症 [ J ].实用妇产科杂志 , 2 0 0 0, 1 6 ( 1 ) : 1 3 张要珍 , 张延丽 , 卢 明, 等. 不同分娩 方式对产 后抑郁症 发病率 的影
肠炎及室上性 心动过速等疾病具有 良好 的治疗效果 。本文参 阅相关 文献 , 就参 附注射 液在 临床 的应用 情况归 纳总结 , 供
临床参考 。
关键词
参 附注射 液 , 临床应用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 1 0 0 6 - 5 6 8 7 ( 2 0 1 3 ) 0 3 - 0 0 6 3 - 0 3
2 0 1 2, 2 1 ( 1 1 ) : 1 2 3 4
释 片治疗 产后 抑 郁 症 起 效快 、 依从性高 、 安全性高 、 疗
效快 和副 反应 轻微 。
柏景爱 , 朱利华.心理护理在妊娠期及分娩时的应用体会[ j ] . 中华
全科医学 , 2 0 0 8, 6 ( 7 ) : 7 1 2

60例参附注射液不良反应分析

60例参附注射液不良反应分析

之, 有迟发反应的特性 , 但未发现死亡报告。 结论 参附注射液的 A D R与剂量和年龄有关 , 关注迟发型不良反应 的发
生, 临床应加强参附注射பைடு நூலகம்的不良反应监测。
关键 词 : 参附注射液 ; 药品不 良反应 ; 分析
A n a l y s i s o f 6 0 C a s e s o f A d v e r s e D r u g R e a c t i o n s C a u s e d b y S h e n f u I n j e c t i o n
b y c h n i c a l d e p a tm e r n t s o f o u r h o s p i t l a f r o m M a y 2 0 0 0 t O De c e mbe r 2 0 1 2 i n t e r ms o f s e x , a g e , u s a g e a nd d o s a g e t h e
6 0 例参附注射液不 良反应分析
贺定金 瞿艳红 ( 荆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 湖北 荆州 4 3 4 0 0 0 )
摘要: 目的 探讨参附注射液发生药品不 良反应( A D R ) 的规律和 原因 , 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将我院 2 0 0 0 年 5月 ~2 0 1 2 年l 2 月临床各科室上报的 6 0 例参附注射液 A D R按患者性别 , 年龄 , 用法用量 , 原患疾病 , A D R发生 时间 , A D R累及系统 一 器官及主要临床表现等进行统计分析 。 结果 参附注射液 A D R以皮肤损害为主 , 消化系统次
中国药物警戒第 1 1 卷第 3期
2 0 1 4 年3 月 M a r c h , 2 0 1 4 , V o 1 . 1 1 , N o 3

参附注射液

参附注射液

参附注射液英文名称:Shen fu injection【成份】红参、附片。

辅料为聚山梨酯。

【规格】每瓶装50ml【功能主治】回阳救逆,益气固脱。

主要用于阳气暴脱的厥脱症(感染性、失血性、失液性休克等);也可用于阳虚(气虚)所致的惊悸、怔忡、喘咳、胃疼、泄泻、痹症等。

【用法用量】1.肌内注射。

一次2~4毫升,一日1~2次。

2.静脉滴注。

一次20~100毫升,(用5~10%葡萄糖注射液250~500毫升稀释后使用)。

3.静脉推注:一次5~20毫升(用5~10%葡萄糖注射液20毫升稀释后使用)。

或遵医嘱。

【不良反应】据文献报道临床偶有心动过速、过敏反应、皮疹、头晕头痛、呃逆、震颤、呼吸困难、恶心、视觉异常、肝功能异常、尿潴留等。

【禁忌】1.对本品有过敏或严重不良反应病史者禁用。

2.新生儿、婴幼儿禁用。

【注意事项】1.本品孕妇、有药物过敏史或过敏体质的患者慎用。

2.年老体弱者、心肺严重疾患者用药要加强临床监护。

3.临床应辨证使用。

气虚、阳虚的一般临床表现主要有:疲乏无力,少气懒言,语言低微,自汗怕冷,舌质淡、胖嫩,脉虚无力等。

本品益气回阳,也可用于心力衰竭、冠心病、围手术期及肿瘤等见阳虚、气虚之证者。

4.临床应用时,滴速不宜过快,儿童及年老体弱者以20~40滴/分为宜,成年人以40~60滴/分为宜,以防止不良反应的发生。

5.本品一般连续使用不宜超过20天。

6.除按【用法用量】中说明使用以外,伴有糖尿病等特【特殊人群用药】儿童注意事项:新生儿、婴幼儿禁用。

妊娠与哺乳期注意事项:孕妇慎用。

【药物相互作用】尚无本品与其他药物相互作用的信息。

【贮藏】密封,避光。

【有效期】24个月【批准文号】国药准字Z20043117【说明书修订日期】核准日期:2007年03月22日修改日期:2009年11月25日【生产企业】企业名称:雅安三九药业有限公司生产地址:四川省雅安市雨城区南坝中街1号。

43例应用参附注射液临床分析

43例应用参附注射液临床分析

S T—T改变 恢 复正 常 ;人 参 皂 甙 能 提 高 心 肌 收
缩 力 .附 子除 强 心 作 用 外 ,尚 能抗 炎 ,增 强 机 体 免疫 、镇静 、镇 痛 ;人 参 能 加 强 大 脑 皮 质 的兴 奋 与抑 制 过 程 ,使 紧 张 紊 乱 的 神 经 过 程 得 以恢 复 , 能调 节心 功能 失 常 。还 能 增 强 机 体 适 应 性 及 免 疫 功能 ,增 加 白细 胞 等 ,所 以 临床 上 两 种 药 配伍 使 用治 疗 多种疾 病 均能 取 得 满 意 疗 效 . 中药 需 要 剂
1 1 治疗 方 法 .
2 体会
参 附 注 射 液 是 根 据 古 方 “ 附 汤 ” 研 制 而 参 成 ,为人参及 附子经 提取 有效 成分 制 成 的水 针剂 , 具 有 回阳救 逆 ,益 气 固脱 作 用 .通 过 对 人 参及 附 子 的现 代药 理 学 研 究 。附 子 和 人 参 皆 有 明 显 的 强 心作用 ¨ ,附子 中的 去 甲乌 药 硷 对 动 物 缓 慢 型 心 律 失 常有治 疗 作 用 ,能 恢 复 窦 性 心 律 ,并 使 大 多
4 病人 治 疗 后 ,2 3例 7例 痊 愈 (自觉 症 状 消 失 ,体 检及 心 电 图、x 片 检 查 正 常 ) 2例 好 转 ,1
( 自觉症 状基 本 消除 ,体检 正常 ,心 电图 、x片检
型多 样化 、多 途 径 给 药 ,才 能 更 好 地 快 速 发 挥 药
物 功效 ,提 高I 疗效 . 临床 [ 参考 文献 ]
4 3例 应 用 参 附 注 射 液 临 床 分 析
黄 勇 ,刘 扬扬
( 西双 版 纳 州傣 医院 ,云 南 景 洪 6 6 0 ) 6 10

探讨参附注射液在咯血合并动脉瘤和动脉粥样硬化患者中的应用

探讨参附注射液在咯血合并动脉瘤和动脉粥样硬化患者中的应用

探讨参附注射液在咯血合并动脉瘤和动脉粥样硬化患者中的应用一、案例背景知识简介近年来,中药注射剂的临床应用日趋广泛,尤其是在心脑血管疾病中的应用最多。

随之而来的,中药注射剂的适应证、用药途径、剂量与疗程的不合理、不恰当应用也越来越多,如何安全有效地使用中药注射剂,是医师和药师都必须认真对待的问题。

我们拟通过该病例中对参附注射液的不恰当使用,提醒临床医师和药师对合理使用中药注射剂须引起重视。

二、病例内容简介患者,女性,75岁,主因“咳嗽、咯血1天”于2009年8月9日入院。

患者1950年患肺结核,后治愈。

2年后出现间断咯血。

患者于2009年8月9日5时无明显诱因出现咳嗽、咯鲜红色血,量约50ml,服云南白药无好转,急诊入院。

有高血压、冠心病病史20余年;2005年诊断为支气管扩张。

对青霉素、碘剂、麻醉药品过敏。

入院查体:体温 36.7℃,心率 82 次/分,呼吸 20 次/分,血压 182/115mmHg,听诊双肺呼吸音粗,右肺可闻及少量湿啰音,心音低钝,心尖部可闻及3/6级收缩期杂音。

辅助检查:血常规:白细胞计数:5.83×109/L,中性粒细胞0.779,淋巴细胞0.156,血红蛋白测定107.0g/L,红细胞计数3.63×1012/L,血小板计数182×109/L;血生化:肝肾功能正常,脑利钠肽前体30 198pg/ml。

出凝血功能正常。

肺部CT示右肺中叶高密度淡片状影,右肺下叶网格状改变,腹部升主动脉有瘤样扩张,纵隔淋巴结、动脉管壁钙化。

入院诊断:①支气管扩张;②主动脉瘤;③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④高血压(3级高危)。

三、主要治疗经过及典型事件该患者主因“咳嗽、咯血1天”入院,入院后针对支气管扩张咯血给予酚磺乙胺、氨甲苯酸注射液止血,头孢美唑和甲磺酸左氧氟沙星抗感染治疗。

该患者患有冠心病和高血压,临床给予阿司匹林肠溶片100mg,口服,每天1次,参附注射液80ml静脉注射,每天1次以及乌拉地尔注射液静脉泵入治疗)。

参附注射液临床应用调查

参附注射液临床应用调查

中药 注射剂成 分复杂 , 所含蛋 白质 、 酶等 大分子物 质易 发
生变化 , 一旦溶媒选择不 当, 就可能产生一系列变化 , 包 括溶液 p H值改变 、 澄 明度变化 、 出现絮状物 或沉淀 、 颜 色改变 及药 效 的协 同和拮抗作用 , 进而影 响药效 , 甚至产生不 良反1 1例 。
6 0例 患 者使 用 参 附注 射 液 , 男3 9例 , 女2 1
我们必须依据 中药 注射 剂本 身的酸碱 性等特 点来选 择适宜 的 溶媒 , 严 格选用药 品说 明书 中推荐 的溶 媒 。本次 点评 中发现 ,
部分 医嘱选用 木糖醇注 射液 、 果糖注射 液作为溶媒 配伍使用 , 违反药 品说 明书“ 5 % ~1 0 % 的葡萄糖 注射液 5 0 0 m l 稀 释后 使
参附 注射
份使 用参附注射液病 历的临床诊断 、 中医证型 、 单次用量 、 每天用 药频次 、 溶媒 、 用药疗 程进行 调查 。结果 临床使 用参附注射液存 在不规范现象 , 相关部 门应加 强督导 , 规 范中药注射剂的临床应用 。
液 在给药剂量 、 给药频次 、 用药疗程等方 面符合 说明书规定 , 但在适应证及配药溶媒 等方面不符合说 明书要求 。结论
【 关键词 】 参附注射液 ; 应用调查 ; 中药注射剂 【 中图分 类号 】 R 2 8 6 【 文献标识码 】 A 【 文章 编号 】 1 6 7 4—3 2 9 6 ( 2 0 1 4 ) 1 1 B一 0 0 6 9— 0 1
中药注射剂是指 在中医理论指导下 , 采用现代科学 技术与 方法 , 从 中药 、 天然药物 中提取有效物质制成 的单 方或复方 、 可 供 注入体 内的灭菌制 剂以及供 临床 前配 制溶液 的无 菌粉末 或 浓缩 液… 。 目前 , 中药 注射 剂 上市 后 的再 评价 越来 越 受到 医 药界 的重视 , 中药 注射剂 的疗效 、 安全性等是药 品管理部 门、 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参附注射液临床应用与不良反应研究
摘要:目的探讨参附注射液的临床应用和不良反应。

方法选取我院1000例应用参附注射液进行治疗的门诊和住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统计患者的病种类型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针对不良反应病例进行症状表现、用药剂量、疗程、溶媒的计算分析。

结果在1000例参附注射液的临床应用中,心脑血管疾病的治疗最广泛占43.5%,其次为外科疾病的16.3%、肿瘤的11.2%。

共发生不良反应事件165例,占比16.5%;其中以咽痛、口舌干燥最多占25.5%,其次为发热、烦热、面部潮红占22.4%。

在不良反应事件中,用药剂量在41~60ml时不良反应发生率最高占49.1%,其次是61~80ml 占18.8%;疗程在8~14d时不良反应发生率最高占51.5,其次是7d以内占24.8%;溶媒为250ml浓度5%的葡萄糖注射液时不良反应发生率最高占32.7%,其次是200ml浓度0.9%的氯化钠注射液占16.4%。

结论参附注射液临床应用比较广泛,但在目标病症、使用剂量、疗程制定、不良反应观察等方面存在不足,因此需要加强临床用药的规范性,从而提高用药安全性。

关键词:参附注射液;临床应用;不良反应
参附注射液主要是从红参和黑附片中提取而来,医用主
要成分是乌头生物碱和人参皂苷。

该药品上市后临床应用广泛,并于1992年被国家批准为急诊必备中成药[1]。

近年来,伴随着参附注射液临床应用的增加和医学研究的深入,相关不良反应的报道也在日益增多[2]。

为了进一步探究该药品的临床应用和不良反应,本文选取我院采用该药物治疗的1000例患者进行分析,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资料来源于我院2004~2014年收治的住院和门诊患者1000例,其中男性554例,女性446例;年龄在18~82岁,平均年龄(5
2.5±
3.6)岁;病程2d~11年,平均(1.2±0.4)年。

所有患者均采用参附注射液治疗方案。

1.2 方法首先回顾分析患者的病例资料和临床治疗情况,统计患者的病种类型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然后针对不良反应发生病例进行症状表现、用药剂量、疗程、溶媒的统计分析,计算所占比例。

2 结果
2.1 参附注射液的临床应用在1000例参附注射液的临床应用中,心脑血管疾病的治疗最广泛,共计发生435例占比4
3.5%,其症状表现为冠心病、心力衰竭、脑梗死等;其次为外科疾病,共计发生163例占比16.3%,包含手术、麻醉、体外循环等;肿瘤治疗共计发生112例占比11.2%,包括肠胃肺肿瘤晚期的治疗、放化疗等;呼吸系统疾病共计发
生82例占比8.2%,症状表现为哮喘、肺心病等;休克共计发生76例占比7.6%,包括感染性休克、心源性休克、失血性休克等;消化系统疾病共计发生45例占比4.5%,例如胰腺炎、肝硬化等;其他疾病共计发生87例占比8.7%,包含中毒、血液病、内分泌病等。

2.2 参附注射液的不良反应在1000例参附注射液的临床应用中,共发生不良反应事件165例,占比16.5%。

其中以咽痛、口舌干燥最多,共计42例占比25.5%;其次为发热、烦热、面部潮红,共计发生37例占比22.4%;心悸、心动过缓或过速共计发生24例,占比14.5%;头晕、头痛、胀痛共计发生20例,占比12.1%;恶心、呕吐等胃肠道反应共计发生11例,占比6.7%;血压升高或下降共计发生7例,占比4.2%;其他不良反应共计发生24例,占比14.5%,例如出汗、皮疹、肝功能异常等。

2.3 不良反应和用药剂量之间的关系在165例不良反
应事件中,用药剂量在41~60ml时不良反应发生率最高,共计81例占比49.1%;其次是61~80ml,共计31例占比18.8%;81-100ml时共计发生15例,占比9.1%;20ml以下共计发生14例,占比8.5%;1-2ml/kg?d共计发生9例,占比5.5%;21~40ml共计发生8例,占比4.8%;100ml以上共计发生7例,占比4.2%。

2.4不良反应和疗程之间的关系在165例不良反应事件
中,疗程在8~14d时不良反应发生率最高,共计85例占比51.5%;其次是7d以内,共计41例占比24.8%;疗程在15~21d共计发生16例,占比9.7%;疗程在22~28d共计发生13例,占比7.9%;疗程在28d以上共计发生10例,占比6.1%。

2.5 不良反应和溶媒之间的关系在165例不良反应事
件中,溶媒为250ml浓度5%的葡萄糖注射液时不良反应发生率最高,共计54例占比32.7%;其次是200ml浓度0.9%的氯化钠注射液,共计27例占比16.4%;150ml浓度为5%的葡萄糖注射液或浓度为0.9%的氯化钠注射液,共计发生14例,占比8.5%;250ml浓度为5%的葡萄糖注射液或浓度为0.9%的氯化钠注射液,共计发生11例,占比6.7%;150ml 浓度为5%的葡萄糖注射液或500ml浓度为0.9%的氯化钠注射液,分别发生9例,占比5.5%;100ml浓度为5%的葡萄糖注射液,共计发生8例,占比4.8%;200ml浓度为5%的葡萄糖注射液或250ml浓度为0.9%的氯化钠注射液,分别发生6例,占比3.6%;500ml浓度为5%的葡萄糖注射液,共计发生4例,占比2.4%;其它情况共计发生17例,占比10.3%。

3 讨论
3.1临床应用参附注射液作为一种中成药制剂,具有回阳救逆、益气固脱的功效。

在其使用说明书上表明,该药物主要用于阳气暴脱的厥脱症和阳虚所致的惊悸、怔忡、喘咳、胃疼、泄泻、痹症等[3]。

但从相关文献和实践应用中表明,
该药物治疗的病种远远超过了说明书上的范围。

本次研究显示,该药物在心脑血管疾病、外科疾病、肿瘤、呼吸系统疾病、休克、消化系统疾病等方面均有应用。

但由于该药物具有中药的药性特点,在治疗中没有按照中药辨证进行应用,因此致使不良反应发生[4]。

3.2 不良反应本次研究结果显示,①不良反应事件发生率为16.5%,而且大多数均为轻度不良反应,这表明该药物安全性还是比较高的;②导致不良反应发生的因素包括用药剂量、治疗时间、溶媒等多种因素。

这提醒我们在临床用药过程中必须严格按照说明书执行,扩大使用剂量、延长治疗时间、改变溶媒等方法都会导致不良反应的增加[5]。

综上,参附注射液临床应用比较广泛,但在目标病症、使用剂量、疗程制定、不良反应观察等方面存在不足,因此需要加强临床用药的规范性,从而提高用药安全性。

参考文献:
[1]付莹坤,谢雁鸣.参附注射液临床应用及其不良反应文献分析[J].中国中药杂志,2012,18(21):2796-2799.
[2]李廷谦,马建昕,周宇丹.参附注射液临床应用及其不良反应调查[J].中国循证医学杂志,2012,03(15):319-322.
[3]李廷谦,刘雪梅,冯敏,等.生脉注射液临床应用及不良反应的系统评价[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10,11(09):965-969.
[4]李廷谦.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及临床合理用药[J].中国循证医学杂志,2010,02(02):111-115.
[5]柏冬,刘丽梅,岳广欣,等.参附注射液临床应用的文献梳理[J].环球中医药,2014,01(19):68-72.编辑/苏小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