荜澄茄《全国中草药汇编》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拼音名】 Bl Ch e ng Qi e 【英文名】FRUCTUS LITSEAE
【别名】山苍子、山鸡椒、山香椒、山香根、豆豉姜、木姜子 【来源】本品为樟科木姜子属植物
山鸡椒Litsea cubeba ( Lour. ) Pers.[L. citrata
Blume ],以果实(荜澄茄)、根及叶。

秋季果实成熟时采收,根、叶全年可采,除去杂质, 晒干。

【原形态】落叶灌木或小乔木,高可达
10米,全体无毛,有强烈姜香。

根圆锥形,灰白
色。

茎皮灰褐色,小枝细长,幼时被短毛。

叶互生,叶柄长达
1厘米,长圆状披针形或长
椭圆形,上面亮绿色,下面灰绿色,幼时被毛,后无毛。

春季先叶开淡黄色小花。

果球形 如黄豆大,香辣,成熟时黑色,基部有
6齿状宿存花被。

【性状】本品呈类球形,直径 4〜6mm 表面棕褐色至黑褐色,有网状皱纹。

基部偶有宿萼 及细果梗。

除去外皮可见硬脆的果核,种子 1,子叶2,黄棕色,富油性。

气芳香,味稍 辣而微苦。

【性味】辛,温。

【归经】归脾、胃、肾、膀胱经。

【功能主治】温中散寒,行气止痛。

根:用于胃寒呕逆,脘腹冷痛,寒疝 小便浑浊。

叶:外用治痈 疖肿痛,乳腺炎,虫蛇咬伤,预防蚊虫叮咬。

子: 化不良,胃痛。

【用法用量】1.5〜3g ;子:1〜3钱叶外用适量,鲜叶捣烂敷患处。

【贮藏】置阴凉干燥处。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页首
«*辞典》:荜澄茄
【出处】《开宝本草》 【拼音名】 Bl Ch e ng Qi e
【别名】澄茄(徐表《南州记》),毗陵茄子(《开宝本草》),毕澄茄(《纲目》), 毕茄(《本草求真》)。

【来源】
为胡椒科植物 荜澄茄或樟科植物 山鸡椒的果实。


荜澄茄
在果实充分成长而未成熟仍呈青色时采收, 连果枝摘下,晒干。

干燥后,摘下果实(每
粒须连小柄)。


山鸡椒
秋季果实成熟时连枝摘下,除去枝叶,晒干。

【原形态】
[海南]
腹痛,寒湿郁滞,
感冒头痛,消
① 荜澄茄
常绿攀援性藤本,茎长约 6米。

叶互生;叶片椭圆状卵形或长卵形,先端渐尖,基部 圆形或斜心脏形,全缘,两面均光滑无毛。

花单性,雌雄异株,成单生的穗状花序,长约 10厘米;花小,白色,无花被。

核果球形,直径约 5毫米,黑褐色。

果期 8〜9月。

分布印度尼西亚、马来半岛,印度、西印度群岛等地。

②山鸡椒,又名:山苍树、香叶、山番椒、山姜子、野胡椒、香柴子、 香粉树、粉果木、
过山香、土澄茄、满山香、木香子、木筑子皮。

落叶灌木或小乔木,高约 5米,除嫩枝嫩叶有绢毛外,其它部分无毛。

枝叶芳香。

叶 互生,纸质,披针形或长椭圆状披针形,长 部楔形,上面绿色,下面粉绿色;叶柄纤细,长 单性,雌雄异株;伞形花序单生或束生,总苞片 朵;雄花直径约3毫米,花被裂片6,倒卵形,雄蕊9,排列成三轮,中央有小椭圆形的 退化雌蕊;雌
花直径约 2毫米,子房卵形,花柱短,柱头头状。

浆果状核果,球形,直径 4〜6毫米,黑色。

种子有脊棱。

花期
2〜3月。

果期7〜8月。

生于灌丛、疏林或林中路旁、水边。

分布长江流域以南各地。

【性状】
①荜澄茄
未成熟的干燥核果, 上部近圆球形,直径3〜6毫米。

表面暗棕色至棕黑色, 纹,顶端有一小突起的柱头遗迹,不甚明显。

基部果皮延长,形成细直的假果柄,长 毫米,直径1毫米以下,表面有纵皱纹。

外果皮和中果皮稍柔软,内果皮薄而坚脆。

内含 未成熟种子1粒,黄棕色,富油质,有的皱缩干瘪。

气强烈芳香,味苦。

产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等地。


山鸡椒
又名:山胡椒(《滇南本草》),味辣子(《分类草药
性》),山苍子、木姜子。

成熟
的果实,近圆球形,直径 常可见残留的小形宿萼, 内果皮薄而坚脆。

内含种子 端。

气强烈芳香,略如老姜,
主产广西、浙江、江苏、
福建等地亦产。

目前的商品荜澄茄均用此种。

【化学成份】
荜澄茄果实含挥发油 10〜18%、荜澄茄素2.5 %、树脂3%、荜澄茄酸1.7 %、脂肪油 1.5 %、淀粉1.8 %、树胶8%、色素7%。

挥发油主成分为d-香桧烯约33%、d-蒈烯及1, 4-枝叶素共约12%、d-松油醇11%及I-杜松油烯等。

果实中尚含荜澄茄内酯。

陈久品中 并含荜澄茄脑。

5〜11厘米,宽1.5〜3厘米,先端渐尖,基 10〜20毫米。

花先叶开放或同时开放, 4,黄白色,有缘毛;每 1花序有花4〜6
有网状皱
3〜7
3〜6毫米。

外皮棕黑色或黑褐色,有微细的网状皱纹。

果基部 具6齿,下连
细长的果柄,均易脱落。

外果皮及中果皮柔软多油, 1粒,子叶2片,黄棕色,富油质,旺根细小,朝向果实的顶 味稍辛辣而微苦。

以粒圆、气味浓厚、富油质者为佳。

安徽。

此外。

四川、云南、广东、贵州、湖南、湖北、江西、
山鸡椒果实含挥发油约 5%,脂肪油约40%。

挥发油主为柠檬醛、甲基庚烯酮以及少 量柠檬烯和芳樟醇。

脂肪油中含不皂化物
山鸡椒叶含柠檬醛、1, 8-桉叶素等。

含柠檬醛5〜7 %、香茅醛29〜40%、1, 1.3 %,其中谷甾醇占 3.5 %。

印度尼西亚西部所产山鸡椒, 其树叶中的挥发油 8-桉叶素
10〜22%、芳樟醇40〜50%。

而印尼
中部产的树叶,其挥发油中则含柠檬醛与香茅醛 3〜9%, 1, 8-桉叶素66%,芳樟醇与松
油醇7%,萜13%。

山鸡椒树皮含生物碱六驳碱、异紫堇定、 N-甲基六驳碱、木兰箭毒碱。

树皮含柠檬醛,
但不含香茅醛。

【药理作用】
荜澄茄果实对粘膜有局部刺激作用,并能吸收,对泌尿道及呼吸道粘膜也能发挥此种 作用;口服其挥发油,对尿路有某些防腐作用。

荜澄茄的作用主要由荜澄茄酸引起。

荜澄茄素无重要生理作用。

家兔口服山鸡椒流浸膏 1克/公斤,可使尿量及氯化物排泄量增加, 而口服煎剂或流浸
膏2克/公斤则无作用。

山鸡椒5%的水浸液,可杀灭淡色库蚊幼虫,其油剂或酊甘油涂擦于皮肤可避蚊。

山鸡椒体外直接观察及培养,对日本血吸虫有抑制作用,但体内试验无效。

六驳碱毒性很大,类似士的宁对脊髓的兴奋作用。

【炮制】
拣去杂质,摘去果柄,洗净,晒干。

〈〈雷公炮炙论》:"凡使荜澄茄,采得后,去柄及皱皮了,用酒浸蒸,从巳至酉出,细 杵任用。

” 【性味】
辛,温。

①《海药本草〉〉:"味辛苦,微温,无毒。


【归经】
入脾、肾经。

①纟滇南本草〉〉:"入脾、肾二经。

” ②纟得配本草〉〉:"入足太阳经气分。

” ③
《要药分剂》:"入脾、胃、肾、膀胱四经。


【功能主治】
①《海药本草〉〉:"主心腹卒痛,霍乱吐泻,痰癖冷气。

:"泡酒吃,治面寒疼痛,暖腰膝,壮阳道,治 阳痿。

"
⑤ 《纲目》:"暖脾胃,止呕吐啰逆。

” ⑥
《本草求原》:"治反胃吐黑绿水。


⑦《现代实用中药》:"治淋疾。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0.5〜1钱;或入丸、散。

外用:研末擦牙或搐鼻。

②《开宝本草》
:"味辛,温,无毒。

” 3〈〈本草撮要》
:"味辛,大热,有毒。


温暖脾肾,健胃消食。

治食积气胀,脘腹冷痛,反胃
呕吐,肠鸣泄泻,痢疾,痰癖。

②《日华子本草》 :"治一切气,并肾气膀胱冷。


③《开宝本草》
:"主下气消食,皮肤风,心腹间气胀,令人能食。

④纟滇南本草》
【注意】《本经逢原》:"阴虚血分有热, 发热咳嗽禁用。

” 【附方】
①治脾胃虚满,寒气上攻于心,心腹刺痛,两胁作胀,头昏,四肢困倦,吐逆,
发热,
泄泻,饱闷:荜澄茄、高良姜、肉桂、丁香、厚朴(姜汁炒)、桔梗(去芦)、陈皮、三 棱(泡醋炒)、甘草各一两五钱,香附(制)三两。

为细末。

每服四钱,姜三片,水一盏, 煎七分,和渣服。

(《 扁鹊心书》荜澄茄散)
:荜澄茄不拘多少。

为细末,姜汁打神曲末煮糊为 (《济
生方》荜澄茄丸)

治中焦痞塞,气逆上攻,心腹疞痛
、官桂(去皮)各一两,阿魏半两(醋、
每服二十丸,生姜汤下,不计时候。

(《宣明论方》荜澄茄丸)

治伤寒呃噫日夜不定者:荜澄茄三分,高良姜三
分。

二物捣罗为散。

每服二钱,水六 煎十余沸,入少许醋搅匀,和滓如茶,热呷。

(《 本草图经》)
⑤治噎食不纳:荜澄茄、白豆蔻等分。

为末。

干舐之。

(《寿域神方》)
⑥治支气管哮喘:山鸡椒果实、胡颓子叶、地黄根(野生地)各五钱。

水煎服。

忌食酸、 辣。

⑦ 治中暑:山鸡椒果实一至二钱。

水煎服。


治无名肿毒:山鸡椒鲜果实适量。

捣烂外敷。

(⑥方以下出《浙江民间常用草药》)
【各家论述】
①《本草述钩元》:"毕澄茄,疗肾气膀胱冷,少类于蜀椒;治阴逆下气塞,少类于吴 萸,以温为补,洵属外伤于寒及内虚为寒之对药。

至于温益脾胃,令人能食,其本在暖补 肾与膀胱之气也。


②《本草撮要》:"毕澄茄,功专治膀胱冷气,得白豆蔻治噎食不纳,得高良姜治寒呃, 得薄荷、荆芥治鼻塞不通,得毕拨为末擦牙,治齿浮热痛,若蜈蚣咬伤,毕澄茄研末调敷。

H
治疗阿米巴痢疾:将荜澄茄子连皮研细,装入胶囊中服。

每次 1克,隔2小
4次,视病情轻重连服 3〜5日。

如服后有胃肠道刺激反应者,可加入等量 60例,其中42例治恬复查大便,结果 38例未再发现阿米巴原虫,症状消 未复查大便的 18例中,治后16例症状
消失,2例无效。

【摘录】《*辞典》
页首
《中华本草》:荜澄茄
【出处】出自《开宝本草》《 海药本草》:谨按《广志》云,(毕澄茄)生诸海,嫩胡椒 也。

青时就树采摘造之,有柄粗而蒂圆是也。

古方偏用染发,不用治病也。

【拼音名】 Bl Ch e ng Qi e
【英文名】 Moun tai n Sp icy Tree Fruit, Fruit of Mou ntai n Sp icy Tree 【别名】澄茄、毗陵茄子、毕茄。

【来源】
丸, ②治脾胃虚弱,胸膈不快,不进饮食 如桐子大。

每饭七十丸,食后淡姜汤下。

:荜澄茄半两,良姜二两,神曲(炒)、青皮(去 面裹煨
熟)。

上为末,醋、面糊为丸如桐子
白) 分, 【临床应用】 时1次,每日 碳酸镁。

治疗 失;4例无效。

药材基源:为胡椒科植物荜澄茄的果实。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
Piper cubeba L.
采收和储藏:在果实充分成长而未成熟仍呈青色时采收,连果枝摘下,晒干。

干燥后 摘下果实(每粒须连小柄)。

【原形态】荜澄茄 常绿攀援藤本,长约 6m 叶互生,椭圆状卵形或长卵形,先端渐尖, 基部圆形或斜心形,全缘,两面均光滑无毛。

花单性,雌雄异株,成单生的德状花序,长 约10cm ;花小,白色,无花被。

核果球形,直径约 5mm 黑褐色。

果期 8-9月。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我国广东、海南、广西等地有引种栽培。

资源分布:分布于印度尼西亚、马来半岛、印度、西印度群岛等地。

【性状】性状鉴别 果实上部近圆球形,直径 3-6mn 。

表面暗棕色至黑棕色,有网状皱纹, 先端有一不甚明显的小突起柱头残迹;基部果皮延长,形成细直的假果柄,长
3-7mm 直
径约Imm,表面有纵皱纹。

外果皮和中果皮稍柔软,内果皮薄而坚脆,内含未成熟种子 1
粒,黄棕色,富油质,有的皱缩干瘪。

气强烈芳香,味苦以粒大、油性足、 【化学成份】荜澄茄果实含挥发油和多种木脂体,已分得:荜澄茄脂素(
澄茄酸 (cubebic acid ),荜澄茄内酯(cubebinolide ),荜澄茄脑 荜澄茄烯(cadi
nene),双环倍半水芹烯( bicyclosesq uip hella ndrene 水芹烯(l-epibicyclosesquiphellandrene
),左旋的扁柏内酯
(hinokinin ),左旋的
克氏胡椒脂素(clusin ),左旋的二氢荜澄茄脂素(dihydrocubebin ),左旋的二氯克氏 胡椒脂素(eihydro-
clusin ),左旋的荜澄茄脂素灵(cubebinin ),左旋的荜澄茄脂酮
(cubebinone ),左旋的亚太因(yatein ),左旋的异亚太因(isoystein ),左旋的欧 侧柏内酯三甲醚(di-O-
nethylthuja plicati nm ethylether ),左旋的荜澄茄脂素灵内酯
(cubebininolide ), 2- (3”,4” -亚甲二氧基苄基)-3- (3', 4' 一二甲氧基苄基)
-丁内酯[(ZR, 3R ) -2- (3”,4” -methylenedioxybenzyl ) -3- (3', 4' -dimethoxybenzyl )
-butyrolactone ],柳叶玉兰脂素(mag nosalin ),高雄细辛脂素(heterotropan) , 2, 4,
5-三甲氧基苯甲醛(2, 4, 5-trimethoxyben-zaldehyde
) , a-及3 -型的0-乙基荜澄茄
脂素(O-ethylcubebin ) , 5” -甲氧基扁柏内酯(5” -methoxyhinokinin ),二氢荜澄茄
脂素-4-乙酸酯(hemiariensin),胡椒环己烯酸(piperenol ) A 及B,长穗巴豆环氧素 (crotepoxide ),锡兰紫玉盘环己烯醇( zeylenol )。

【药理作用】
1. 对平滑肌的作用:荜澄茄油能松弛豚鼠离体气管平滑肌,增加豚鼠离体肺灌流量, 对豚鼠吸入致痉齐慚
致药物性哮喘有明显保护作用,对小鼠有祛痰作用,均以含柠檬醛部 分比去醛部分作用强。

另荜澄茄油中的香叶醇、芳樟醇、香茅醛、樟脑等成分也具有不同 程度的平喘作用。

2.
抑菌作用:荜澄茄油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伤寒和 痢疾杆菌、绿脓杆菌有
抑制作用。

1984年周勇等报道,荜澄茄挥发油为广谱抗真菌药物,其主要成份为柠檬醛。

其抗真菌作用有下列特点:
2.1.抗真菌作用强。

22广谱抗霉剂对9种一般霉菌及3种致病真菌均有抗菌效果。

2.3.为杀真菌作用,而不是抑菌作用。

香气浓者为佳。

cubeb in ),荜
(cubeben camPhor ),
),1-表双环倍半
2.4.毒性低根据荜澄茄挥发油半数致死量为
3.25 ± 0.2ml/kg ,按生药计算相当
65± 4g/kg ,与抗真菌有效剂量相比其毒性是很低的。

1985年涂新义等报道,荜澄茄油及
其4种提取物对9种霉菌菌株进行抑霉菌试验,结果表明有一定抑霉菌作用。

3.
对皮肤过敏反应的抑制作用: 荜澄茄油对大鼠被动皮肤
过敏反应 (PCA 有抑制作用,
能保护豚鼠过敏性休克和抑制豚鼠离体回肠过敏性收缩。

4. 荜澄茄油及其滴丸的抗缺氧作用: 1988年付守廷等报道,荜澄茄油及其滴丸能明显 延长常压缺氧条件
下的小白鼠的存活时间; 荜澄茄油亦能延长腹腔注射异丙肾上腺素的小 白鼠的在常压缺氧条件下的生存时间,并对氰化钾和亚硝酸钠中毒有缓解作用。

5.抗心律失常的作用:1985年张风鸾报道,观察了荜澄茄油连续灌胃
3天对氯仿与氯
化钡引起的实验性心律失常的疗效,
结果表明荜澄茄油能降低氯仿所致的小鼠心室颤动的
发生率。

能使氯化钡所致大鼠的双向性心动过速迅速转为正常窦性心律。

荜澄茄油不能明 显对抗乌头碱和哇巴因引起的心律失常,提示其作用有一定的选择性。

【毒性】山鸡椒油灌胃对小鼠的半数致死量为 荜澄茄油对大白鼠骨髓细胞染色体有致畸变作用。

【鉴别】取本品粉末少许,滴加浓硫酸数滴,显黄棕色(或黄绿色), 红色,再隔片刻转深紫红色。

【性味】辛;
【功能主治】温中散寒;行气止痛;暖肾。

主胃寒呕逆;脘腹胀满冷痛;肠鸣 腹痛;寒湿小便淋沥浑浊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g ,或入丸、散。

外用:适量,研末擦牙或搐鼻。

【注意】《本经逢原》:阴虚血分有热, 发热咳嗽禁用。

【各家论述】
1.《本草述钩元》:荜澄茄,疗肾气膀胱冷,少类于蜀椒;治阴逆下气塞,少类于吴 萸,以温为
补,洵属外伤于寒及内虚为寒之对药。

至于温益脾胃,令人能食,其本在暖补 肾与膀胱之气也。

2.《本草撮要》:毕澄前,功专治膀胱冷气,得白豆蔻治噎食不纳,得高良姜治寒呃, 得薄荷、
荆芥治鼻塞不通,得毕拨为末擦牙,治齿浮热痛,若蜈蚣咬伤,毕澄茄研末调敷。

《开宝本草》:主下气消食,皮肤风,心腹间气胀,令人能食。

3.25 ± 0.22m l/kg 。

1984年黎士雄等报道,
10分钟后显血
雷公炮炙论》: 用酒浸蒸,从已至酉出,细杵任用。

【炮制】拣去杂质,摘去果柄,洗净,晒干。

柄及皱皮了,
凡使荜澄茄,采得后,去
【归经】脾; 肾;胃;膀胱经
泄泻;寒疝
3. 《海药本草》:主心腹卒痛,霍乱吐泻,痰癖冷气。

4. 《日华子本草》:
治一切气,并肾气膀胱冷。

5. 6. 《滇南本草》:泡酒吃,治面寒疼痛,暖腰膝,壮阳道,治 阳痿。

7. 《纲目》:暖脾胃,止呕吐啰逆。

8. 《本草求原》:治反胃吐黑绿水。

9. 《现代实用中药》:治淋疾。

【摘录】《中华本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