锐器伤防护相关规定

合集下载

医疗机构医务人员锐器伤防护标准操作规程

医疗机构医务人员锐器伤防护标准操作规程

医疗机构医务人员锐器伤防护标准操作规程
(一)概念
1、锐器:指能刺破皮肤的物品。

包括注射针、穿刺针和缝合针等针具;各类医用或检测用锐器、载破片、破损玻璃试管、安甑、固定义齿并暴露在外的金属丝及实验室检测器材等。

2,锐器伤:由锐器造成的皮肤损伤。

(二)具体措施
1、在进行侵袭性诊疗、护理、实验操作过程中,要保证充足的光线,防止被针头、缝合针、刀片等锐器刺伤或者划伤。

2、采用新技术,如使用有安全保护装置的锐器。

3、消除不必要的锐器和针具,如使用适宜的电灼器、
钝化针具和U形针具等。

4、建议使用带有刃片回缩处理装置的或带有刀片废弃一体化装置的手术刀,避免用手装、卸刀片,以防刺伤。

5、手术中传递锐器应使用托盘,以免损伤医务人员。

6、锐器用完后应直接放入防刺破、防渗漏、有警示标识的锐器盒内,进行无害化处理。

7,禁止一次性医疗用品重复使用;禁止用手弯曲被污染的针具;禁止用手分离使用过的针具和针管;禁止用手直接接触污染的针头、刀片等锐器;禁止双手回套针帽,如需盖帽只能单手覆帽或借用专用套帽装置。

8、禁止用手直接拿取被污染的破损玻璃物品,应使用夹子等器械处理。

9、处理污物时,严禁用手直接抓取污物,尤其是不能
用手向下挤压垃圾袋,以免被锐器刺伤。

手术室中医护人员锐器伤的防护与职业暴露后的处理

手术室中医护人员锐器伤的防护与职业暴露后的处理

手术室中医护人员锐器伤的防护与职业暴露后的处理手术室是医院内最重要的区域之一,也是医护人员工作中最容易发生事故的地方之一。

在手术室工作的医护人员往往需要面对各种各样的风险,而医护人员锐器伤就是其中之一。

本文将重点探讨手术室中医护人员锐器伤的防护措施,以及职业暴露后的处理方法。

锐器伤是指医护人员在工作中受到手术刀、缝合针等锋利物品刺伤、割伤的伤害。

手术室中医护人员面对各种各样的手术器械,难免会发生锐器伤的情况。

为了有效预防锐器伤的发生,医护人员需要严格遵守以下几项防护措施:首先,佩戴好防护装备。

在手术室工作时,医护人员应该佩戴好手套、口罩、帽子等防护装备,避免皮肤直接接触锐器,减少受伤的可能性。

其次,正确使用手术器械。

医护人员在使用手术刀、针头等锐器时,要注意动作要轻缓,避免因操作不当导致意外伤害的发生。

再次,定期检查手术器械。

手术室内的手术器械应该定期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器械的锋利度和安全性,避免因器械损坏导致医护人员受伤。

最后,做好事故处理的准备。

即使做好了防护措施,锐器伤依然有可能发生。

医护人员需要做好应急准备,一旦发生锐器伤,要及时进行处理,减少伤害的程度。

当医护人员遭受锐器伤后,应该采取以下几项处理方法:第一时间进行伤口处理。

一旦发生锐器伤,医护人员应该立即停止工作,找到急救箱,进行伤口处理,清洗伤口,涂抹消毒药品,减少感染的风险。

及时报告主管领导。

医护人员发生锐器伤后,要及时向主管领导报告,做好伤情记录,寻求进一步处理的指导。

进行相关检查和处理。

医护人员发生锐器伤后,要按照医院规定进行相关检查,并接受相应的处理和治疗,确保伤情得到控制。

注意伤后的心理疏导。

锐器伤对医护人员来说不仅是身体上的伤害,还可能带来心理上的巨大压力。

医院应该为医护人员提供心理疏导服务,帮助他们尽快走出伤痛。

在手术室工作是一项高风险的工作,医护人员需要时刻注意锐器伤的防护和处理,确保自身和患者的安全。

通过严格的防护措施和科学的处理方法,可以有效降低锐器伤带来的风险,让手术室成为一处安全和和谐的工作环境。

针刺伤(锐器伤)防范与应急处理

针刺伤(锐器伤)防范与应急处理

针刺伤(锐器伤)防范与应急处理1、防范措施(1)加强职业安全防护培训,纠正不安全注射行为。

尤其对新上岗人员强化经血液传播疾病知识、防护用物的应用、医疗锐器的处理、锐器刺伤后的处理措施等的培训,提高护士的自我防护意识和能力。

(2)改善工作环境,提供足量有效的防护用品。

(3)建立医院职业暴露报告系统。

医护人员在发生意外针刺伤或黏膜、有创伤口接触患者血液体液等职业暴露后要向有关部门报告,填写“工作人员血液体液职业暴露登记表”,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减少发生医院感染的危险。

2、处理措施(1)紧急处理:不慎被尖锐物体刺伤时,用流动水和/或肥皂液立即冲洗伤口,用生理盐水冲洗粘膜。

从伤口近心端向远心端轻轻挤出血液,用肥皂液和流动水冲洗,冲洗后用消毒液如:0.5%聚维酮碘或75%乙醇消毒,包扎伤口,必要时行外科处理。

如为艾滋病、乙肝、丙肝等阳性患者血液污染的粘膜、伤口,应反复用生理盐水冲洗。

(2)暴露程度评估:按照职业暴露的类型分为一级、二级、三级暴露,依暴躁源的病毒载量水平分为轻度、重度及暴露源不明三种类型,分级分型确定详见卫生部《医务人员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防护工作指导原则(试行)》。

(3)被乙肝、丙肝阳性患者血液、体液污染的锐器刺破后,应在24小时内抽血查乙肝、丙肝抗体。

同时注射乙肝免疫高价球蛋白,按1个月、3个月、6个月接种乙肝疫苗。

(4)被HIV阳性患者血液、体液污染的锐器刺伤时,应进行血源性传播疾病的血清学水平的基线检查,在24小时内抽血查HIV抗体,报告院内感染管理部门、保健科,进行登记;根据暴露级别及病毒载量水平实施预防性用药方案。

(5)乙肝、丙肝追踪随访6个月;梅毒追踪随访3个月;艾滋病病毒瘾暴露按第4周、第8周、第12周及6个月时复查病毒抗体,作相应处理。

3、应急处理程序血液、体液暴露→立即冲洗、消毒处理伤口→暴躁程度评估→针对暴躁源进行实验检查和预防用药→登记、上报→追踪随访。

医疗锐器刺伤的防护制度

医疗锐器刺伤的防护制度

医疗锐器刺伤的防护制度1.医疗锐器刺伤防护措施●护士绝对不要将针罩罩回针头。

●针头或锐器在使用后立即扔进耐刺的锐器收集箱中。

●收集箱要有牢固的盖子和箱体锁定装置,有明显的生物危险品警告标志。

●手持无针帽的注射器时,行动要特别小心。

●操作后立即整理锐器与针头,严禁与不同垃圾混放。

●提倡使用带有保护设计的针头、刀片以及安全的真空采血试管和新型无针注射装置。

2.医疗锐器刺伤时应急程序●被血液、体液污染的针头或其他锐器刺伤后,应立即用力捏住受伤部位,向离心方向挤出伤口的血液,不可来回挤压,同时用流动水冲洗伤口。

●用75%酒精或安尔碘消毒伤口,并用防水敷料覆盖。

●意外受伤后必须在48小时内报告有关部门(医生报告医务部,护士报告护理部),并报告感染管理科、职工防保科,从防保科领取并填写《医疗锐器伤登记表》,必须在72小时内作HIV、HBV等的基础水平检查。

●可疑被HBV感染的锐器刺伤时,应尽快注射抗乙肝病毒高效价抗体和乙肝疫苗。

●可疑被HCV感染的锐器刺伤时,应尽快于被刺伤后作HCV抗体检查,并于4~6周后检测HCV的RNA.●可疑被HIV感染的锐器刺伤时,应及时找专家就诊,根据专家意见预防性用药,并尽快检测HIV抗体,然后根据专科医生建议进行周期性复查(如6周、12周、6个月等)。

在跟踪期间,特别是在最初的6~12周,绝大部分感染者会出现症状,因此在此期间必须注意不要献血、捐赠器官及母乳喂养,过性生活时要用避孕套。

四化学治疗的防护管理化学治疗防护措施●化疗科室护理人员要进行上岗前教育,定期进行防护知识讲课,增强化疗病房护理人员的防护意识及防护知识。

●化疗病房配药室要求配备必要的防护设施。

配药室要求能够自然通风。

应安装排气扇并有洗手池,有条件的最好安装生物安全柜或由配液室统一配制。

●冲配规则包括:使用输液泵和软袋液体以减少空气中有害物质排出;用水剂代替粉剂以减少冲配时气溶和气雾的外溢;必须打开粉剂安剖时应用无菌纱布包裹,溶解药物时溶媒延瓶壁缓慢注入瓶底,待药粉浸透后再行搅动,以防粉末外逸;抽取药液时以不超过注射器容量的3/4为宜,并使用针腔较大的针头抽取药液,以防注射器内压力过大,药液外溢。

医务人员锐器伤防护标准操作规程

医务人员锐器伤防护标准操作规程

医务人员锐器伤防护标准操作规程一、引言在医疗环境中,医务人员常常面临着锐器伤的风险。

为了确保医务人员的安全和健康,本文旨在制定医务人员锐器伤防护标准操作规程,以指导医务人员正确使用和处理锐器,降低锐器伤发生的几率。

二、锐器的定义在本规程中,锐器包括但不限于手术刀、针头、注射器、剪刀、钳子等可引起刺伤或割伤的工具。

三、医务人员防护道具的使用为了预防锐器伤,医务人员应配备合适的防护道具,如手套、口罩、防护眼镜等,并严格按照以下要求使用:1.使用乳胶或聚乙烯手套,并确保手套干燥、完好,避免使用有破损的手套;2.佩戴合适尺寸的口罩,覆盖口鼻,特别是在进行手术等需要产生飞溅的操作时;3.佩戴防护眼镜,确保眼睛免受锐器或有害物质的伤害;4.在需要时佩戴防护面罩或防护衣,提供全面的防护。

四、正确使用锐器为了降低锐器伤的风险,医务人员应妥善使用锐器,并严格按照以下要求操作:1.对于使用一次性锐器的情况,使用前应检查包装是否完好,如发现破损应立即更换;2.手术等操作前,锐器应经过严格的清洁消毒,确保无菌;3.在使用锐器时,应牢固握住手柄,避免手震导致伤害;4.剪刀割裁时,应保持迅捷而准确的动作,避免滑刃伤到自己或他人;5.在取用、传递锐器时,必须小心谨慎,避免划伤自己或他人;6.使用针头或注射器时,要注意正确插入或抽取,在使用完毕后,应将其安全地弃置于指定容器内。

五、锐器伤事故的处理若发生锐器伤,医务人员应迅速采取以下处理措施:1.用流动清水进行冲洗,尽量将潜在的病原体冲洗干净;2.用肥皂或洗手液进行彻底的清洁,并轻轻擦拭伤口;3.用消毒药物进行消毒处理,如酒精等;4.及时就诊,根据伤情进行相应的处理和治疗。

六、预防措施的宣教为了确保医务人员正确理解和遵守本规程,需要进行定期的宣教和培训,包括但不限于:1.详细介绍和解释医务人员锐器伤防护标准操作规程的目的和要求;2.演示正确使用防护道具和锐器的方法,并强调操作的重要性;3.指导医务人员掌握正确的锐器使用技巧和安全操作要点;4.讲解锐器伤的危害和后果,提高医务人员的安全意识。

医务人员锐器损伤管理制度

医务人员锐器损伤管理制度

一、目的为了保障医务人员的人身安全,预防、控制和减少医务人员锐器损伤的发生,降低职业暴露风险,提高医疗服务质量,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我院全体医务人员及医院相关工作人员。

三、管理原则1. 预防为主,综合治理。

2. 责任明确,分工协作。

3. 保障安全,减少损失。

四、管理内容1. 锐器伤的定义:锐器伤是指医务人员在从事诊疗、护理活动过程中,因接触患者血液、体液、分泌物等含有病原微生物的锐器而造成的皮肤或黏膜损伤。

2. 锐器伤的预防措施:(1)加强锐器伤的宣传教育,提高医务人员的安全意识。

(2)严格执行操作规程,规范使用锐器。

(3)使用一次性注射器、输液器等医疗器械,减少锐器使用。

(4)配备锐器盒,将使用后的锐器集中存放,定期清理。

(5)加强锐器回收和处置,防止锐器伤的发生。

3. 锐器伤的处理流程:(1)发生锐器伤后,立即采取以下措施:捏住伤口近心端,防止微生物进入血循环;用肥皂和清水清洗伤口;用碘伏或酒精消毒伤口。

(2)及时报告科室负责人,填写锐器伤报告表。

(3)根据暴露源的风险,进行病原微生物检测和预防性用药。

(4)定期复查,监测病原微生物感染情况。

4. 锐器伤的统计与报告:(1)科室负责人每月对锐器伤进行统计,并将统计结果上报医院感染管理部门。

(2)医院感染管理部门对锐器伤进行定期分析,提出改进措施。

五、责任与奖惩1. 医务人员应严格遵守本制度,认真执行各项预防措施。

2. 对违反本制度,造成锐器伤的,将依法依规追究责任。

3. 对在锐器伤预防工作中表现突出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

六、附则1. 本制度由医院感染管理部门负责解释。

2.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医务人员锐器伤预防与应急处理》

《医务人员锐器伤预防与应急处理》

《医务人员锐器伤预防与应急处理》一、锐器伤的预防发生锐器伤的高危操作:将使用过的一次性注射器针头套回针头套、摆弄针头、分开针头与注射器,没有及时或者就近丢弃针具、对使用过的一次性注射器毁形,将利器端传递给他人,在工作场所用手直接拾取破碎的玻璃器皿。

锐器伤的预防:1、小心处理利器,避免损伤。

2、注射器使用后切勿复帽,或可用单手持针筒挑盖套上。

3、所有使用过的注射器、输液器的针头及头皮针不作分离,直接放入坚固的利器收集箱,满到2/3便更换。

利器收集箱须放进黄色塑料袋,并贴上特殊标记作医疗废物处理。

4、设计更安全的工作工具及方法。

如静脉采血时使用真空试管并使用防护用具。

5、进行侵入性操作时,一定要保证光线充足。

6、规范操作行为,禁止易引起锐器伤的高危操作。

禁止将利器端直接传递给他人;禁止将使用过的一次性注射器针头套回针头套;禁止对使用过的一次性注射器手工毁形;在工作场所不得用双手直接拾取破碎的玻璃器皿。

二、锐器伤应急处理操作时不慎被病人血液、血制品、体液、组织液污染的利器损伤时,应对措施:1、立即用流动水冲洗伤口10min;在伤口旁端轻轻挤压,尽可能挤出损伤处的血液,再用流动水和肥皂液进行冲洗;禁止进行伤口的局部挤压。

2、伤口冲洗后,使用75%乙醇或者0.5%碘伏进行消毒。

3、血液、体液或医疗废物污染液溅入眼内,马上反复使用生理盐水冲洗结膜,之后立即到专科诊室进一步处理。

4、报告。

5、寻求医疗帮助,进行医疗咨询,采纳执行医疗处理措施。

6、协助完成经血传播疾病半年追踪观察。

7、受伤医护人员血液监测流程:1)暴露源为hbsag(+)时,受伤医务人员为hbsag(+)或hbsab (+)或hbcab(+),则不需注射疫苗或hbig;受伤医护人员为hbsab (-),未注射疫苗者,24h内注射hbig,并注射疫苗到刺伤后6个月,1年监测got,gpt,hbsag,hbcab。

2)暴露源为hcvab(+)时,受伤医护人员为hcvab(-),则3个月后采血查hcvab、肝功能。

医院锐器伤应急预案

医院锐器伤应急预案

一、目的为了保障医务人员的职业安全,预防和控制锐器伤的发生,提高医务人员对锐器伤的应急处置能力,降低职业暴露风险,特制定本预案。

二、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我院所有医务人员及医院工作人员,涉及医院内所有可能导致锐器伤的操作和活动。

三、组织架构1. 成立医院锐器伤应急处理领导小组,负责全院锐器伤应急处理的组织、协调和指挥。

2. 设立医院锐器伤应急处理小组,负责具体实施锐器伤的应急处置工作。

四、预防措施1. 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医务人员对锐器伤的认识和防范意识。

2. 规范操作流程,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减少锐器伤的发生。

3. 加强个人防护,正确使用防护用品,如手套、口罩、护目镜等。

4. 严格管理医疗废物,防止锐器伤的发生。

5. 定期对医务人员进行锐器伤培训,提高其应急处置能力。

五、应急处置流程1. 发现锐器伤后,立即停止操作,戴好手套,保持伤口暴露。

2. 从近心端向远心端挤压伤口,尽量挤出伤口内的血液。

3. 用流动水或生理盐水反复冲洗伤口,去除伤口内的污染物。

4. 用碘伏或其他消毒剂对伤口进行消毒处理。

5. 向护士长、科主任报告,并填写《锐器伤报告单》。

6. 根据患者血液检测结果,遵医嘱进行抗病毒治疗。

7. 定期进行跟踪检查,观察伤口愈合情况及有无感染症状。

六、后期处理1. 对锐器伤事件进行调查,分析原因,提出改进措施。

2. 对受伤人员进行心理疏导,帮助其走出心理阴影。

3. 对相关责任人进行追责,确保类似事件不再发生。

七、附则1. 本预案由医院锐器伤应急处理领导小组负责解释。

2. 本预案自发布之日起实施,如遇特殊情况,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订。

通过以上预案的实施,旨在提高我院医务人员对锐器伤的应急处置能力,降低职业暴露风险,保障医务人员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医务人员锐器伤防护标准操作规程

医务人员锐器伤防护标准操作规程

个人收集整理-ZQ概念锐器:指能刺破皮肤地物品.包括注射针、穿刺针和缝合针等针具,各类以用或检测用锐器、载玻片、破损玻璃试管、安瓿、固定义齿并暴露在外地金属丝及实验室检测器材等.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锐器伤:有锐器造成地皮肤损伤.优先等级原则锐器伤防护应遵循优先等级原则,首先是消除风险,其次是工程措施、管理措施和行为控制,最后是个人防护和接触后预防措施.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消除风险锐器伤防护地最有效措施是尽量完全消除工作场所地危害,如尽量少用锐器或针具,取消所有不必要地注射,以及采用无针系统进行静脉注射.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工程控制、管理措施和行为控制通过过程控制措施或转移工作场所地危害,如使用锐器处置容器(也称为安全盒)或者立即收回、插管或钝化使用后地针具(也称为安全针具装置或有防伤害装置地锐器).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管理措施制定政策限制接触危害,如采取标准预防策略,包括组建劳动者卫生安全委员会和针刺预防伤害委员会,制定职业接触风险控制计划,移走所有地不安全装置,持续培训安全装置地使用方法.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行为控制制定政策限制接触危害,如消除针具地重复使用,将锐器盒放在视线水平且在手臂所能及地范围,在锐器盒满之前将其清空,在开始一项医疗程序之前,简练权处理和处置地设施方法.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具体措施在进行侵袭性诊疗、护理、实验操作过程中,要保证充足地光线,并特别注意防止被针头、缝合针、刀片等锐器刺伤或者划伤.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采用新技术,如使用有安全装置地锐器.消除不必要地锐器和针具,如使用适宜地电灼器、钝化针具和形具等.使用带有回缩处理装置或带有刀片废弃一体化装置地手术刀,以避免装、卸刀片时被手术刀伤害.手术中传递锐器应使用传递容器,以免损伤医务人员.锐器使用完后应直接放入方穿刺、防渗漏、有警示标识或安全标色和中文警示说明地锐器盒中,以便进行适当处理.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禁止重复使用一次性医疗用品,禁止弯曲被污染地针具,禁止用手分离使用过地针具和针管,禁止用手直接接触污染地针头、刀片等锐器,禁止双手回套针帽,如需要帽只能单手盖帽或借用专用套帽装置.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禁止用手直接拿去被污染地破损玻璃物品,应是用刷子、垃圾铲和夹子器等锐械处理.处理污染时,严禁用手直接抓取污物,尤其是不能将手伸入到垃圾容器中向下压及污物,以免被锐器刺伤.1 / 1。

医护人员在操作中发生锐器伤的处理规定(卫生所规章制度)

医护人员在操作中发生锐器伤的处理规定(卫生所规章制度)

医护人员在操作中发生锐器伤的处理规定
为进一步做好医护及有关人员在操作过程中的防护措施与刺伤后的处理。

要求医护人员及有关人员,在医疗、护理等操作中认真执行以下内容:
1、医护及有关人员,在操作中要严格消毒技术规范。

2、操作时要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防止刺伤。

3、一次性锐器物品使用后,必须立即放入利器收集盒,不得随意丢弃。

4、特别要注意对艾滋、梅毒、肝炎、结核等传染病携带者,在治疗中的防护。

5、一旦发生锐器刺伤,应立即在伤口旁轻轻挤压,尽可能挤出损伤处的血液,
用肥皂水和流动水冲洗,再用酒精和碘伏消毒。

6、科室登记并报告感染办。

7、到保健室做必要的检查,必要时做相应的治疗。

登记随访。

1。

术中锐器伤防护标准操作规程(最全)

术中锐器伤防护标准操作规程(最全)

术中锐器伤防护标准操作规程
一、发生锐器伤的主要原因
1.传递锐器时扎伤。

2.缝合伤口时扎伤。

3.助手违规配合造成助手刺伤。

4.微创穿刺时不正规操作造成本人刺伤。

5.器械护士安装、拆卸刀片时被划伤。

6.麻醉医师在为注射器覆帽时被刺伤。

二、预防措施
(一)较小锐器的传递
1.传递手术刀、剪、缝针及骨凿等锐器时,应将锐器放在无菌弯盘中,由近术者器械护士托住弯盘,尖端朝向自己,柄端递予术者。

2.术者用后应将锐器放在弯盘中,托住弯盘,尖端朝向自己,柄端递予护士。

(二)较大锐器的传递
1.传递电钻等较大锐器时,应上好钻头或探针,尖端朝向自己,柄端递予术者。

2.术者用后也应将尖端朝向自己,柄端递予护士。

(三)缝合伤口时应使用组织镊和钳
1.术者应一手持持针器,一手持镊夹起组织,不应徒手操作。

2.助手在协助中应使用止血钳夹住缝针或组织,使用拉钩扩大术野。

3.缝合结束后,术者应用持针器夹住缝针递予护士,不可将持针器与针分别递予护士。

(四)暴露切口时助手应使用辅助器械
充分暴露切口时助手应使用牵开器等辅助器械,以免锐器穿越组织后刺伤。

(五)微创穿刺时应使用止血钳
放置伤口引流时,应使用止血钳撑开组织,以免锋利器械穿入时刺伤。

(六)安装、拆卸手术刀片应使用血管钳
安装和拆卸手术刀片时,应使用血管钳协助,不应徒手操作,以免刀片
划伤。

(七)注射器覆帽时应借用止血钳
注射器若需覆帽,应一手持注射器,一手持血管钳夹针头保护套而覆帽,或单手覆帽。

锐器伤防护

锐器伤防护
预防锐器伤的原则
徐州仁慈创伤医院 董玉玲
一、锐器伤的基本概念:
锐器伤是一种皮肤深部足以让受伤者出血的意外损伤,是医疗护理 工作中最常见的职业伤害。
二、如何避免锐器伤
1、丢弃的损伤性废物无论使用与否均按损伤性废物处理 2、禁止手持针、刀片等锐利器具随意走动 3、禁止将缝合针、刀片、针头等锐利器具徒手传递 4、禁止将针头等锐利器具回套盖帽
三、预防职业暴露的措施
4、使用后的锐器应当直接放入不能刺穿的利器盒内或毁形器内进行安全 处置;抽血时建议使用真空采血器,并应用蝶型采血针;禁止对使用 后的一次性针头复帽;禁止用手直接接使触用过的针头、刀片等锐器 。
四、职业暴露后的应急处理措施、上报、预防用药和随访
四、职业暴露后的应急处理措施
1、如不慎被锐器刺伤后,应立即清洗,创面进行严格消毒处理,向主管 部门报告并登记 2、用肥皂水和流动水清洗玷污的皮肤,用生理盐水冲洗粘膜
5、必须将用后的缝针、刀片、针头等锐器直接投入专用锐器盒中 6、尖锐物收集箱应放在方便使用处、禁止用手移去注射器针头 7、整个过程应从容不迫放入锐器物收集箱,如遇患者抵抗或慌张
可寻求帮助
8、在手术室应使用托盘传递器械,不可用手直接传递
三、预防职业暴露的措施
1、进行可能接触病人血液、体液的诊疗和护理工作时,必须戴手套。操 作完毕脱去手套后,应立即洗手。
三、预防职业暴露的措施
2、在进行有可能发生血液、体液飞溅的诊疗和护理操作过程中,医务人 员除需佩戴手套和口罩外,还应带防护眼镜;当有可能发生血液、体 液大面积飞溅,有污染操作者身体的可能时,还应穿上有防渗透性能 的隔离服。
三、预防职业暴露的措施
3、医务人员在进行接触病人血液、体液的诊疗和护理操作时,若手部皮 肤存在破损时,必须戴双层手套。

护士锐器伤预防与应急处理

护士锐器伤预防与应急处理

护士锐器伤预防与应急处理1、锐器伤的预防发生锐器伤的高危操作:将使用过的一次性注射器针头套回针头套、摆弄针头、分开针头与注射器,没有及时或者就近丢弃针具、对使用过的一次性注射器毁形,将利器端传递给他人,在工作场所用手直接拾取破碎的玻璃器皿。

锐器伤的预防:1)小心处理利器,避免损伤。

2)注射器使用后切勿复帽,或可用单手持针筒挑盖套上。

3)所有使用过的注射器、输液器的针头及头皮针不作分离,直接放入坚固的利器收集箱,满到2/3便更换。

利器收集箱须放进黄色胶袋,并贴上特殊标记作医疗废物处理。

4)设计更安全的工作工具及方法。

如静脉采血时使用真空试管并使用防护用具。

5)进行侵入性操作时,一定要保证光线充足。

6)规范操作行为,禁止易引起锐器伤的高危操作:禁将将利器端直接传递给他人;禁止将使用过的一次性注射器针头套回针头套;禁止对使用过的一次性注射器手工毁形;在工作场所不得用双手直接拾取破碎的玻璃器皿。

2、锐器伤应急处理操作时不慎被病人血液、血制品、体液、组织液污染的利器损伤时,应对措施:1)立即用流动水冲洗伤口10min;在伤口旁端轻轻挤压,尽可能挤出损伤处的血液,再用流动水和肥皂液进行冲洗;禁止进行伤口的局部挤压。

2)伤口冲洗后,使用75%乙醇或者0.5%碘伏进行消毒。

3)血液、体液或医疗废物污染液溅入眼内,马上反复使用生理盐水冲洗结膜樃,之后立即到专科进一步处理。

4)报告。

5)寻求医疗帮助,进行医疗咨询,采纳执行医疗处理措施。

6)协助完成经血传播疾病半年追踪观察。

7)受伤医护人员血液监测流程:①暴露源为HBsAg(+)时,受伤医务人员为HBsAg(+)或HBsAb(+)或HBcAb(+),则不需注射疫苗或HBIG;受伤医护人员为HBsAb(-),未注射疫苗者,24h内注射HBIG,并注射疫苗到刺伤后6个月,1年监测GOT,GPT,HBsAg,HBcAb。

②暴露源为HCV Ab(+)时,受伤医护人员为HCV Ab(-),则3个月后采血查HCV Ab、肝功能。

锐器伤的预防制度

锐器伤的预防制度

锐器伤的预防制度
L在采集传染病人各种血液、体液标本时要注明隔离标记,执行安全注射。

采用真空采血系统。

2.污染针与其他锐器不应故意用手弯折或拔除,必须用机械方法。

并禁止用双手将已使用的注射器重新套帽。

3.集体操作时应及时处理针头及其它锐利器械,避免集中处理时的二次损伤
4.碎的可能被污染的玻璃不用手取。

5.禁止将针头放置在床边、小车顶部。

6.有关血液与感染性材料的操作应减少溅出物与滴液。

7.污染针头及锐利器械应直接放入利器盒。

8.手术时,使用消毒盘传递器械,不要直接传递,不直接用手安装锐利器械,应借助其他工具。

9.定期自我检查,及时发现破损的皮肤及黏膜,及时处理,及时采取措施
10.如果发生锐器伤,首先要保持镇静,戴手套者迅速、敏捷地按常规脱去手套,立即从近心端挤压受伤部位,使部分血液排出,同时用流动水冲洗受伤部位,再用碘酊、酒精消毒受伤部位。

医疗锐器伤的防护、应急处理及上报制度

医疗锐器伤的防护、应急处理及上报制度

医疗锐器伤的防护、应急处理及上报制度
一、防护措施
(一)加强护理人员对医疗锐器刺伤的重视,掌握预防医疗锐器刺伤的措施。

(二)医务人员应遵守标准预防的原则,视所有患者的血液、体液以及被血液体液污染的物品为具有传染性的物质,在操作过程中,必须严格执行正确的操作程序,并采取适当的防护措施。

(三)正确处理医疗锐器,避免发生锐器伤:
1、及时将用过的针头与注射器分离;若针头带有血液或体液,连同注射器一并弃入锐器盒内。

2、针头、安瓿等锐器应放入固定的坚硬的锐器盒内,禁止将针头遗弃在不耐刺的容器中。

3、禁止将针帽套回用过的针头。

二、应急处理
发生暴露后需要立即对暴露级别和暴露源的病毒载量水平进行评估,即刻进行局部应急处置:
(一)保持冷静,从近心端向远心端挤压伤口,尽可能挤出损伤处的血液,切忌只挤压伤口局部。

(二)用肥皂液和流动水清洗污染的皮肤,暴露的粘膜、眼、鼻、口腔用生理盐水冲洗。

(三)受伤部位的伤口冲洗后,用消毒液(75%乙醇或者0.5%
碘伏)消毒,并包扎伤口。

(四)体表接触污染的血及体液,迅速脱去被污染的衣物,更换清洁衣物。

三、上报
(一)进行锐器伤网络上报,登录医院感染监测系统,填写《锐器伤上报表》和《血源性病原体职业暴露登记表》,并进行血源性传播疾病的检查和随访。

(二)打印《锐器伤上报表》和《血源性病原体职业暴露登记表》,由科主任、护士长签字后,本人持《血源性病原体职业暴露登记表》、缴费单到医院感染管理处审核签字,并由分管院长签字后,到规划财务部报销。

锐器伤的职业安全与伤害防护制度

锐器伤的职业安全与伤害防护制度

锐器伤的职业安全与伤害防护制度
Ⅰ目的
加强医务人员职业防护,预防锐器伤。

Ⅱ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全院各科室。

Ⅲ制度
锐器伤是医务人员常见的一种职业性损伤,对医务人员身体健康造成直接威胁。

一、常见的锐器
在医疗活动中,常见的锐器包括:手术刀片、注射针头、医用缝合针、安瓿碎片、玻璃及剪刀等锋利的医疗器械。

二、防范措施
(一)强化安全意识,提高防范能力。

禁止双手回套针帽,将用过的针头、刀片、缝针等及时放入利器盒内,防止刺伤手;在为不合作患者做治疗时,应取得他人的协助。

(二)医务人员应熟悉掌握各项操作规程,避免锐器刺伤自己或他人。

(三)完善防护措施,定期体检,并进行有效的预防接种。

Ⅳ参考依据
1.《医疗机构感染预防与控制基本制度》(国卫办医函〔2019〕480号)
2.《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评价》(WS/T 592—2018)。

医疗锐器伤的防护管理制度

医疗锐器伤的防护管理制度

医疗锐器伤的防护管理制度一、引言医疗锐器伤是医院工作人员最常见的职业伤害之一,不仅严重影响了工作人员的身心健康,也会增加医院的医疗成本和运营风险。

因此,建立科学的医疗锐器伤防护管理制度对于医院的安全生产和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至关重要。

本制度旨在规范医院工作人员在使用锐器时的操作行为,加强锐器的管理和配备,并提供必要的培训和指导,以最大程度地减少医疗锐器伤的发生,保障医护人员的生命安全和健康。

二、管理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医院内所有从事医疗工作的人员,包括医生、护士、技术人员等。

三、风险评估1. 医院将对医疗锐器伤的风险进行评估,包括锐器的种类、数量和使用频率,工作环境、患者状况等因素,并采取相应的措施降低风险。

2. 医院将对工作人员进行职业危害风险评估,了解其对医疗锐器伤的认知程度、防护意识和相关的技能知识,以便有针对性地开展培训和教育。

四、设备管理1. 医院将采取必要措施,确保锐器设备的清洁、消毒和维护,以保证其使用安全。

2. 医院将定期检查锐器设备的完好情况,对磨损严重的锐器及时进行更换,以避免发生意外伤害。

3. 医院将为工作人员提供符合标准的个人防护装备,包括手套、口罩、护目镜等,并鼓励工作人员使用个人防护装备以降低医疗锐器伤的风险。

五、操作规程1. 医院将制定相关的医疗锐器使用操作规程,明确锐器的使用范围、方法和注意事项,并向工作人员进行培训和教育。

2. 医院将加强对工作人员的操作技能培训,提高其使用医疗锐器的技术水平,让其能够熟练、规范地操作医疗锐器,减少操作失误带来的伤害。

3. 医院将在必要时制定相应的突发事件处理程序,处理工作人员发生医疗锐器伤的突发情况,保障工作人员的安全。

六、培训教育1. 医院将对新入职的医务人员进行医疗锐器使用的相关培训,以提高其对医疗锐器伤的防范意识和应急处置能力。

2. 医院将定期组织医务人员进行医疗锐器使用相关知识的再培训,以更新其知识,提高其技能水平,保障医疗锐器的安全使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锐器伤防护相关规定
锐器伤是由医疗锐器如注射器针头、缝针、各种穿刺针、手术刀、剪刀等造成的皮肤损伤。

锐器伤防护管理要求如下:
1.锐器伤防护制度,加强对护理人员标准预防知识的培训、教育及指导,提高企业自我防护意识,规范护理操作流程,保护护理安全。

2.纠正易引起锐器伤的危险行为:禁止将锐利器具直接传递给他人;禁止回套使用过的注射器针头;禁止折毁锐利器具;禁止用双手分离污染针头和锐器;禁止直接接触使用后的针头、刀片等锐器;禁止直接接触医疗垃圾等。

3.保证医务人员在充足的光线下进行侵入性诊疗、护理操作,并特别注意防止被针头、缝合线、刀片等锐器刺伤或划伤。

4.针头、刀片、安瓿等损伤性废物应当直接放入耐刺破、防渗漏、密封的锐气盒内,禁止与其他垃圾混放。

科室放置锐气盒的位置应以随时方便丢弃为原则。

锐器盒放置约3/4时即需要盖好盖子,贴上标签,由指定部门统一收集处理。

5.有条件的医院配备安全型注射、输液等装置,放置锐器伤的发生。

6.加强护士的健康管理:建立护士健康档案、损伤后登记上报制度、锐器伤处理流程以及受伤护士的监控体系。

一旦医务人员发生锐器伤,按医务人员职业暴露处置要求进行处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