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语文S版五年级语文下册23 郑成功收复台湾ppt(ppt公开课优质教学课件)B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研读文本
1.初读课文,你能说说郑成功的主要功绩 是什么吗? (一是收复台湾,二是建设台湾。) 2.课文哪些自然段分别写了这两件事情? (课文第4~6自然段写了郑成功收复 台湾的经过,第7~8自然段写了郑成功 是怎样建设台湾的。)
研读文本
思考: 哪些词句写出了台湾人民对侵 略者的痛恨?哪些词句写出了郑成 功要收复宝岛台湾的决心?
心词的意思表达 更具体、生动、准确。 2.教学第二部分。
(1)学生读这部分的句子,想想每句后半部分横线上可以怎么补写,才 能使前
半部分更具体。
(2)学生试着补写句子。 (3)学生分组读自己补写的句子。(师生评议,有错误的及时纠正) (4)学生说“把
句子写具体”的方法。 (5)教师设计巩固练习。 3.教学第三部分。 (1)学生读《莫高窟》一文中的相关内容,感受文章是怎样把 (3)小结。
(5)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注意表情和手势。
(6)指名朗读,读出味儿,读出感
情。 (7)学生练读,在熟读基础上背诵。 2.反馈。 (1)指名说出诗人的思想感情,并有感情地朗读。 (2)指名背诵,集体背诵。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写好钢笔字,注意整体布局。 2、学写毛笔字。 教学重点: 写好钢笔字,注意整体布局。 教学难点: 学写毛笔字。 教学过程: 一、教学第三题(写好钢笔字)
1.指导。
(1)指读题目,教师进一步明确练习要求。 (2)要求学生朗读这段话,指明这段话选自《莫高窟》。 (3)引导学生观察书写的格式,字与字之间、字与标点之间的距离以及 每个字
放在一行中的位置。
(4)教师重点指导“尊、彩塑、智慧”等字的书写和整体布局。 (1)学生练习描红。 (2)教师根据描红情况及时小结。 (3)学生仿写。要求一气呵成,注意行款布局。 (1)展示写得好的字,指出好在哪里。 (2)对写得不好的字,进行纠正,强化训练。 二、教学第五题(学写毛笔字) 1.审题。 明确本次学写的左偏旁:金字旁、绞丝旁。两个例字是: 2.指导。
1、出示自学题。
1给课文每个自然段写上序号。 2自由轻声读课文,注意读准生字,读顺句子和课文。 3读读生字词,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想想它们的意思。
明朝末年,荷兰侵略者强占了台湾。台湾 人民恨透了这伙强盗,不断进行反抗斗争。 少年时代的郑成功,曾亲眼目睹荷兰侵略者 在家乡福建沿海地区烧杀抢掠、残害乡亲。他从 小就对荷兰侵略者十分憎(zēnɡ)恨。
后来,郑成功成为统率千军万马的将领, 便移师金门、厦( xià )门一带,决心进军 台湾,赶走荷兰侵略者。
这位伟大的民族英雄,虽中年 英逝,但他收复宝岛台湾的丰功伟 绩,永远铭( mínɡ )记在中华儿女 的心中。著名文学家、史学家郭沫 若曾撰( zhuàn )写一副对联,赞 颂郑成功的历史功绩:“开辟荆 ( jīnɡ )榛( zhēn )千秋功业,驱 除荷虏(lǔ)一代英雄。”
郑 成 功 操 水 台 郑 成 功 台 湾 陵 墓
台湾宝岛重新回到祖国怀抱,台湾同胞 男女老幼个个喜气洋洋。他们成群结队,箪 ( dān )食壶浆,慰劳祖国将士。台湾各地 街头巷尾,鞭炮之声不绝于耳,人们载歌载 舞,欢庆回到祖国怀抱。
郑成功收复台湾以后,鼓励垦荒种田, 大力发展生产,倡导教育,兴办学校,帮助 台湾同胞改善生活,提高文化水平,有力地 促进了台湾的发展。
盘踞(jù)在台湾城的敌军妄图 长期顽抗,等待救援。郑成功决定采 取长期围困的办法逼敌军投降。在围 困八个月之后,郑成功下令向台湾城 发起强攻。荷兰侵略军粮尽水绝,走 投无路,只好举起白旗投降。1662年 初,敌军头目被迫来到我军大营,签 字投降。在我军将士潮水般的欢呼声 中,荷兰侵略者垂头丧气地离开侵占 三十八年之久的台湾。
荷兰殖民者侵占我国台湾 (1624年)
郑 成 功 像
阅读要求
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注意字形。 2.思考《郑成功》一文向我们介绍了他 的哪些事迹? 3.想一想,这一课主要写了什么?理清 文章的脉络。
我会读
我会认
强盗
厦门
憎恨
舰船
盘踞
铭记 撰写
千军万马
俘虏
载歌载舞
走投无路
张牙舞爪
主要内容
课文主要记叙了明朝末年,民族 英雄郑成功建设海军,打败荷兰侵略 者,收复台湾,大力发展生产,建设 台湾的历史事件。
二、教学第二题(诵读与欣赏)
1.读背《边疆小夜曲》。
(1)讨论:同学们,你们去过祖国的边疆吗?边疆是个什么样子?你们听 过小夜
曲吗?
(2)出示《边疆小夜曲》,学生自由朗读,要求读准字音节奏。
(3)指名试读
,教师相机指导。读出
(4)指导学生动眼,动脑,动口,动情,正确理解诗人的感情贴着诗人 的心来
想,走进诗歌的境界。
郑成功在众将士的簇拥下,站在指挥舰 (jiàn)船的楼上举目四望,这支前进中的 庞大舰队,前后绵延十几里,风帆蔽日,战 旗招展。郑成功看到自己亲手训练的军队纪 律严明,军容雄壮,充满了必胜的信心。
研读文本
郑成功是如何收复台湾的呢?他 为什么能取得这场战斗的胜利呢?自 由读课文第4~6自然段,找出他们胜 利的原因,画出相关语句,想想你从 中体会到了什么?
的利益。
(4)引导学生回忆见过、听过的公益用语。
(5)讨论这些公益用语的作用。 (6)想一想为什么这样设计。 (1)思考设计一条公益用语。 (2)集体讨论交流,并说说自己是怎样想到要这样设计的。
3.练习。
(3)集体评议补充
,互相完善。 4.反馈。
(1)教师对学生的设计进行点评。 (2)鼓励学生关注公益事业,大胆设计公益用语,并在学校家庭等地进 行宣传
。 教学随笔:
19 天火之谜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推测”、“不 足为奇”造句 。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3、学习给课文分段,并用课文中的语句概括段意。 4、凭借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感受富兰克林勇于探索,敢于试 验的 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富兰克林用语探索,敢于试验的 精神。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题导入。 1、同学们,夏天雷雨时的景象你们见过吗?雷暴发生时,电闪雷 鸣 ,还伴有狂风暴雨,你能说说当时心情吗? 2、你们的爷爷奶奶是怎样看这个雷电的呢?你知道这个雷暴是怎 样 发生的? 3、揭题天火之谜 4、学生质疑:“天火”指什么?古人不知道雷暴发生的原因,它 成 了一个谜,谁来解开这个谜?他是怎样解开的?这就是这篇课文要 讲 的内容。 二、初读课文。
2.练习。
3.反馈。
钉、给
(1)学生细心观察偏旁和例字的写法以及在米字格中的位置 (2)教师边范写边 讲解书写方法。 (3)学生初练,教师及时指导。 3.练习。
(1)学生临摹,教师巡视,帮助写字有困难的学生。 (2)练习“钉、给”的写法。(注意在米字格中的位置) 4.反馈。
(1)展示写得好的字,指出好在哪里。 (2)指出不足,进一步纠正。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练习口语交际,学习设计公益用语。 教学重点: 学习设计公益 用语。
教学难点: 设计有意义的公益用语。 教学过程:
一、教学第四题(口语交际) 1.审题。
(1)学生读题,并说说本次口语交际的要求。
(2)教师进一步明确本次口语交
际的要求: ①明确什么是公益用语。 ②设计一条公益用语。 ③说说你为什么这样设计,
(2)学生读一读介绍什么是公益用语的话。 (3)教师略加讲解:公益用语通常是用来教育我们关注公共的利益,维 护公共
一、教学第一题(语文与生活) 1、教学第一部分
1教师创设情景,学生读情景对话。 2教师把爸爸的话提出:想想看,怎么写才能让人具体地感到大海 的大呢? 3学生说出小芳的话:大海真大,一眼望不到边。 (4)教师引导学生讨论:该句还可以怎样补写,也能写得具体? (5)教师归纳把句子写具体的基本方法:要紧紧抓住前句的中心词来写, 使中
郑成功沉着镇定,指挥我军战船和战 舰展开激战。英勇的我军将士冒着敌军密 集的炮火,驾驶战船向敌舰冲去。 我军将士乘势用铁钩钩住战舰,争先 恐后跳了上去。敌舰官兵无法逃脱,只好 举手投降。至此,我军取得了登陆战斗的 重大胜利。
郑成功义正辞严道:“台湾本来是 我国神圣领土。我们收回台湾,是天经 地义之举。如果你们赖着不走,我就用 大炮把你们轰走!”
郑 成 功 福 建 陵 墓
郑成功像(台湾)
郑成功纪念馆
作业超市
学完了课文,你一定想深入了解 台湾的历史和现状吧?请查阅有关描 写台湾的书籍和资料,再认真读一读。
谢谢收看!
习作 5 喜、怒、哀、乐。 教学随笔:
பைடு நூலகம்
练习 5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学习把句子写具体。 读背《边疆小夜曲》,领会诗歌的意境。 教学 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