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大教育与文化学专业考试题库及答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育与文化复习资料

名词解释

文化资本:指语言及社会的能力,诸如风格、举止、实际知识、对于客观成功机会的渴望和认知等素质。

濡化:部分有意识、部分无意识的学习过程,靠老一代指示、引导并强迫年轻一代接受传统的思想和行为方式。它主要以老一代掌握在手的奖惩儿童的手段为基础。

文化传递:文化自上而下的传播,年长者从维持本民族的生存和延续的立场出发,通过不同的传播媒介,使得年轻一代掌握这些文化传统。

文化传统:本地区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所积累的知识、经验、习俗、价值规范等,是凝聚和积淀下来的文化。

文化传播:纵向传播:文化传递与横向传播:文化接触,文化输入,文化借用

涵化:不同文化的个人组成的群体,因持久地相互集中的接触,两者相互适应、借用,结果造成一方或双方原有的文化模式发生了大规模的文化变迁。

文化滞后:表现为传播技术和传播价值不一致。在文化传播过程中,物质文化传播最易,其次是宗教,再次是语言,最难的是社会结构。

文化冲突:由于不同文化间的价值体系等方面存在着诸多差异,在文化接触阶段,会因某一群体对其他文化的误解造成文化间的对抗。

文化专断:社会上哪种文化成为占主导地位的文化不是逻辑分析的结果,也不是人性自然发展的趋势所致,而是随意的,由统治阶层所决定的专断。

符号暴力:来自社会下层文化背景的人主动地认同社会统治阶级的文化,从而压抑自身的文化资本,积极努力以获得在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文化资本。

反抗理论:再生产理论忽视了教育制度中人类自由和自我决定的重要性,没有全面深入地分析学校的矛盾和斗争。由于人的能动作用的发挥,各种社会和文化的再生产不可能得到实现,因为它受到被统治阶层的“反抗”。

文化变迁:只有当文化中的核心成分---价值观和价值体系发生变化时,才能称之为文化变迁文化复兴是在社会变迁过程中人们对现行生活方式的不满而发起的复兴自己文化的过程。文化复兴是人们规划的、有意识的过程。多见于两种文化碰撞时造成的文化危机中。

文化整合是指各种不同的文化要素或型式相互适应,协调从而成为一个有机整体的过程

同化:社会中的移民和其他小群体的人们应该尽快融入主流文化,放弃本民族、本团体的风俗习惯、行为规范等,接受主流文化的语言和行为

班克斯:美国著名教育学者,倡导多元文化教育。

多元文化教育:以教育中存在的文化多样性为出发点,依据受教育者不同的文化背景、文化特征所实施的教育。这种教育观念倡导教育机会均等,尊重文化差异。

学校文化:1.校内有关教学及其他一切活动的价值观念及行为形态。

2.是为学校全体成员或部分成员所共有、享受和传递的文化的综合体。

3.价值观念、行为准则、道德规范、心理趋向以及规章制度、校风校貌,学校精神额学校形象等。

4.学校全体人员共同努力所达到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

5.学校全体成员或部分成员习得且共同具有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

布迪厄:社会再生产理论

学生文化:具有独特性质的学生价值与行为,也称做学生亚文化,次级文化。学生文化是学生群体共有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由学生的规范性行为、共有的价值、意义和信仰所构成。社区文化:社区环境如学校所处的地域、城乡等不同社会经济地位的社区,对学校文化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

制度性文化:指学校作为一种社会的制度存在,向年轻人传递社会所期待传递的文化

民族文化:民族是历史上形成的一个有共同语言、共同区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稳定的共同体。文化是界定和衡量民族的一个重要指标。

学校中的民族文化:少数民族成员,教育内容,教学方式等

阶层文化:每一社会阶层都有相对独特的生活方式和文化型式。

地域文化:分为国家层面的文化;地区层面的文化;城市层面的文化;地域类型:

性别文化:学校领导是男性还是女性?教师是男的多还是女的多?

学生是男的多还是女的多?

亚文化:只有当存在于主流社会的一个群体,具有有别于主流社会的某些型式时,例如在语言、规范或习惯等方面,我们把它称之为“亚文化”。

同辈群体文化:学生在与同辈群体交往过程中形成的一些共同的价值规范,构成一种与成人文化不同的文化形态。

传统文化现代化:指传统文化在现代工业社会中应该发生怎样的变化,如何吸收发达国家的文化以促成自身的变革,如何使其转变成促进当代社会发展的力量。

儒家文化:核心思想是“仁”,“礼”,教育的目的是为了维持“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社会秩序,通过教化建立“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的人伦规范,人人懂得正确的行动,社会有良好的风俗,天下就自然实现了治理。

双语教育指的是学校中使用第二语言或外语传授学科内容的教育

文化传播又称文化扩散。指人类文化由文化源地向外辐射传播或由一个社会群体向另一群体的散布过程。

文明:一指教化;二指一个地区或一个社会所具有的精神、艺术、道德和物质生活的总称。

改造主义:现代美国教育思想流派。进步主义及实用主义教育思想的一个分支。

20 世纪30 年代西方处于严重经济危机之中,社会矛盾尖锐化,以康茨为代表的一批进步主义教育家感到教育问题与社会问题紧密联系,教育改革受社会改革的制约,故提出进步主义需改变方向,应少强调儿童中心主义,多强调社会中心教育;少关心个人成长,多关心社会变革。认为进步主义教育强调手段和过程,忽略目的和结果。但只有目的明确,才能手段适当。教育的首要任务在于确立明确的目的,即以“新的社会秩序”为理想而改造社会,实现“社会民主”和“世界民主”,以造福全人类。学校应强调人的社会性,若不培养智力上的合作,就不会有一个完美的文化。在思想理论上忠于实用主义哲学和进步主义原则,但修订、扩展了某些见解。

实用主义是从希腊词(行动)派生出来的。产生于19世纪70年代的现代哲学派别,在20世纪的美国成为一种主流思潮。对法律、政治、教育、社会、宗教和艺术的研究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同名图书《实用主义》是一本决定美国人行动准则的书,是美国的半官方哲学。后喻文化:长辈反过来向晚辈学习文化的一种模式。

前喻文化:家庭中单一的后代人必须向老年人学习才能生存的模式。

并喻文化,是指晚辈和长辈的学习都发生在同辈人之间

约翰.杜威:著名哲学家、教育家和政治家

玛格丽特·米德:人类学家,美国现代人类学成形过程中最重要的学者之一

文化创新:文化在交流的过程中传播,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都包含着文化创新的意义。文化发展的实质,就在于文化创新。文化创新,是社会实践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文化自身发展的内在动力。

文化进化论:所反映的也是“进化”的问题,但是,“文化进化”不仅有“人”的加入,有“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