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下册品德教案不做“小马虎” (12)_人教(新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不做“小马虎”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2.做事情有认真负责的态度。

3.初步养成做事认真细致的习惯。

3.知道要认真完成自己承担的任务。

教学重难点: 知道要认真完成自己承担的任务, 初步养成做事认真细致的习惯。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卡片
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引出“小马虎”
师: (出示一幅图)同学们, 你们猜猜看, 这图上画的是什么?你们是从哪里看出来的呢?
师: 大家说的都有道理。

其实, 这既像马又像虎的图叫《马虎图》, 出自古时候的一位画家的作品。

关于这幅《马虎图》, 民间还流传着一个故事呢!
宋代时京城有个画家, 作画往往随心所欲, 令人搞不清他画的究竟是什么。

一次他刚画好一个虎头, 碰上有人来请他画马, 他就随手在虎头后画上马的身子。

来人问他画的是马还是虎, 他答: “马马虎虎!”来人不要, 他便将画挂在厅堂。

大儿子见了问他画的是什么, 他说是虎, 小儿子问他却说是马。

不久, 大儿子外出打猎时, 把人家的马当老虎射死了, 画家不得不给马主人赔钱。

他的小儿子外出碰上老虎, 却以为是马想去骑, 结果被老虎活活咬死了。

画家悲痛万分, 把画烧了, 还写了一首诗自责: “马虎图, 马虎图, 似马又似虎, 长子依图射死马, 次子依图喂了虎。

草堂焚毁马虎图, 奉劝诸君莫学吾。

”从此以后, 人们把这位画家称为“马虎先生”。

后人又把做事草率、粗心大意、办事不认真, 统称为“马虎”, 并沿用至今。

师:同学们, 听了这个故事, 你们知道了什么呢?(指生答)
师: 原来我们常说的“马虎”一词是这样来的呀!那你们知道我们现在用“马虎”指什么样的人吗?(学生回答)(板书: 马虎)
师:这样的人咱们就称他为“小马虎”(板书:小)那我们今天就来说说, 做个“小马虎”好不好。

二、新授:
活动一: 生活中的“小马虎”
师:刚才老师说“小马虎”好不好的时候, 同学们有的摇头, 有的说不好, 看来, 谁都不愿意当“小马虎”。

可是, “小马虎”有时又不知不觉的藏在我们身边——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个小朋友遇到了什么麻烦。

(学生阅读教材14页下面的故事《小马虎添麻烦》)
师: 同学们, 这个小朋友因为马虎给自己带来了哪些麻烦?(生答)师: 生活中还有哪些“小马虎”呢?(学生举例说明)师: 这样的马虎随处可见, 你有没有他这样的经历呢?因为马虎你遇到过怎样的麻烦呢?(学生回答)
师: 大家想一下, 如果医生、护士、司机、警察、建筑师……马虎了, 会怎么样呢?(生答)
师: 下面老师给大家看一下, 社会上各行各业马虎给人们带来的麻烦。

(看课件)看完上面的图片, 你有什么想说的?(生答)
师: 是呀, 因为“马虎”带来的麻烦真不少啊!这已经不是个别人的烦恼了, 而是大家共同的烦恼。

那我们一起讨论一下: 到底是些什么原因造成的“马虎”呢?(学生小组讨论, 各组代表回答)
师: 同学们说的真好!大家说了这么多, 那么, “小马虎”好不好?(不好)我们做不做“小马虎”(板书: 不做)三、小结:
同学们, 这节课我们一起知道了马虎的危害, 希望同学们无论是在学习中, 还是生活中, 以后在工作中, 大家都不做“小马虎”
我们的口号是“我们不做小马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