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度测量
第三章 角度测量
水平度盘 度盘变换手轮:配置度盘起始位置。 竖直度盘
基座
三角形轴座 脚螺旋:整平仪器,将水平度盘调节成水平状态,仪器的竖轴处于铅垂位置。 连接板
8
三、DJ6级光学经纬仪的读数方法
分微尺测微器读数方法
H
角度换算关系:1°=60′ 1′=60″
读数:度 分 秒
一般国产光学经纬仪采用分微尺测微器,
右
B 265 36 30
85 35 12 85 35 06
85 35 09
85 35 06
A
90 00 36
左
85 35 06
B 175 35 42
0
A 270 00 48
右
85 35 00
B 355 35 48
85 35 03
25
竖直角测量
一、竖直角的概念
竖直角:同一个竖直面内,倾斜视线与水平线之间的夹角,用α表示。
度盘划分值为1°
1°中间隔60个小格,每格为1′
秒位可估读:0.1′=6″
V
思考:读出的秒数一定是6的倍数吗?最大可以读到多少秒?
水平度盘读数:215°06′48″ 竖直度盘读数:78°52′00″
9
练一练
水平度盘读数:213°01′24″ 竖直度盘读数:95°55′30″
10
经纬仪的使用及水平角观测方法
4.精确照准目标: 转动水平微动螺旋,照准目标中心位置。
(三)读数
14
角度测量常用工具及照准方式
标杆
测钎
棱镜
锤球
15
经纬仪的使用方法总结
经纬仪的安置
粗略对中 粗略整平 精确整平 精确对中 反复对中、整平
照准目标
第3章 角度测量
第3章经纬仪及其角度测量3.1 角度测量原理角度测量是测量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
角度测量的目的是测定地面点连线之间的空间位置关系,以此来确定点的平面坐标和高程,它包括水平角测量和竖直角测量,所采用的仪器为光学经纬仪、电子经纬仪和全站仪等。
本章重点介绍光学经纬仪及其角度测量方法。
3.1.1 水平角测量原理图3-1 水平角测量原理从一点到两个目标的方向线在水平面上的垂直投影所构成的角度,称为水平角。
或者说,空间两直线的夹角在水平面上的垂直投影,称为水平角。
如图3-1所示,A、B、C为三个高度不同的地面点。
根据水平角的定义,将A、B、C三点分别沿铅垂方向投影到水平面上,其投影线ab和ac∠所构成的角∠cab,即为方向线AC、AB所夹的水平角。
注意:两直线AC、AB的空间夹角CAB 并不是水平角。
为了测定水平角值的大小,可以在过顶点A的铅垂线上任意点安置一个有刻度的水平圆盘,称之为水平度盘。
度盘中心O位于过A点的铅垂线上。
则方向线AC、AB在水平度盘上的垂直投影On、Om,在水平度盘上的读数分别为n和m,若将水平度盘按顺时针刻划,则所求的水平角β就是两个读数之差,即:β(3-1)=nm-经纬仪就是根据上述测角原理来设计的。
在仪器上设置一个带有刻划的水平圆盘和在圆盘上读数的指针,将度盘中心与经纬仪的竖轴处于同一铅垂线上。
观测水平角时,安置仪器在测点正上方,使水平度盘中心处在过测点的铅垂线上,通过装置在经纬仪上的望远镜瞄准目标,提供两方向线;当望远镜高低变化时,其视准轴在同一铅垂面内变动,从而提供上述两条方向线在水平读盘上的垂直投影,通过经纬仪中的读数装置读取两投影线在度盘上的方向值,两者之差即为所测的水平角。
这就是经纬仪水平角测量的基本原理。
3.1.2 竖直角测量原理竖直角是指同一铅垂面内某方向线与指标线(包括水平线或铅垂线)之间的夹角。
当指标线为水平线时称其为倾角;指标线为铅垂线的天顶方向时称其为天顶距。
第三章 角度测量
D—大地测量仪器 J—经纬仪 数字—测角精度,一测回方向观测中误差(秒)
3、经纬仪的分类
按读数系统分为:游标、光学、电子经纬仪。
目前建筑测量中使用较多的是光学经纬仪,一般 用DJ6,精度要求较高时用DJ2。
6/45
§3.2 DJ6光学经纬仪
二、DJ6光学经纬仪的构造 DJ6光学经纬仪包括基座、度盘、照准部三大部分。
23/45
24
30 12
左 第二 测回 O
N 158 52 30
M 270 10 N 338 52 18
右
42
方向观测法
三、方向法测水平角(多个方向)
一个测站观测3个或3个以上方向时,采用方向观测法,也称 “全圆测回法”。 1、 观测步骤 (1)将经纬仪安置在O 点对中、整平; (2)盘左位置(上半测回): ABCDA (3)盘右位置(下半测回): ADCBA
度盘可减弱) 5、竖轴倾斜误差(盘左、盘右取平均不可消除, 精确整平可减弱)
39/45
二、观测误差
1、仪器对中误差(与偏心距成正比,与视线边长成反比,当 水平角接近180˚时影响最大;精确对中可减弱) 2、目标偏心差(与偏心距成正比,与视线边长成反比;瞄准 目标底部可减弱) 3、仪器整平误差(精确整平,一测回内气泡偏离不 能超过2格,否则,测回间重新整平 ) 4、照准误差(精确瞄准)
90
8/45
3、照准部
主要由望远镜、支架、竖直轴、水平轴、竖 直制动微动螺旋、水平制动微动螺旋、读数设 备、水准器和光学对点器等组成。
望远镜 — 用于瞄准目标
圆水准器 — 用于粗略整平仪器
管水准器 — 用于精确整平仪器 光学对点器— 用于使度盘中心和测点 在同一铅垂线上 读数装置—用于读数
角度的测量如何测量角度
角度的测量如何测量角度角度的测量是几何学中的重要内容,它在各个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
正确、准确地测量角度是保证测量结果正确性的前提。
本文将介绍常见的角度测量方法和工具,并探讨如何进行角度测量。
一、角度的定义角度是两条射线之间的转动程度,通常用度数或弧度来表示。
角度的度数表示方式是以圆心为原点,从起始射线逆时针旋转到终止射线所对应的弧长。
而弧度表示方式是将角对应的弧长与半径的比值。
这两种单位在不同的场合下使用,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单位。
二、角度测量的工具1. 量角器:量角器是测量角度最常用的工具之一。
它通常由透明塑料或金属制成,具备清晰的刻度线和可调节的刻度盘。
使用量角器时,将其底边与起始射线重合,然后调整刻度盘使其尺度线与终止射线相交,读取刻度盘上的角度数值即可。
2. 可调节三角板:可调节三角板可以通过改变角度大小来准确测量角度。
它由两条边和一个可调节的角度标记组成。
将其中一条边与起始射线重合,并旋转另一条边使其与终止射线相交,再读取角度标记上的数值即可得到所求角度。
3. 光学投影仪:光学投影仪是一种高精度的测量角度工具。
它通过投影出的光束来测量角度,具备较高的精度和可靠性。
但是,由于设备复杂且价格昂贵,一般用于工业和科研领域。
三、常见角度的测量方法1. 直接测量法:直接测量法适用于较小角度的测量。
使用量角器或可调节三角板直接与角度进行相互的重合和配合,确定角度的大小。
2. 间接测量法:间接测量法适用于较大角度或无法直接测量的角度。
可以利用三角函数的性质,将角度转化为长度或其他可测量的物理量进行测量。
例如,借助测量的边长和高度,可以使用正弦、余弦或正切函数计算得到所求角度的数值。
四、角度测量的注意事项1. 在使用量角器或可调节三角板时,要确保工具与射线的重合度高,尽量减小误差的影响。
2. 测量角度时要保持仪器和测量对象之间的距离适中,防止观测角度时视线失焦或产生其他误差。
3. 对于较大角度的测量,可以通过多次测量求取平均值,提高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角度测量—角度测量原理(工程测量)
一、角度测量包括 :
水平角测量和竖直角测量。
水平角测量
用于确定点的平面位置
竖直角测量 用于测定高差 或将倾斜距离改化成水平距离。
常用仪器 经纬仪 全站仪
一、水平角及其测量原理
1.地面上任一点到两目标的方向线垂直投影在水平面上所成的角, 称为水平角。
2.原理:β即为地面上AB与AC两方向线间的水
视线向上倾斜称仰角, 为正值;
视线向下倾斜称俯角, 为负值。 2.原理:
竖直角 =目标视线读数 —水平视线读数
122524 340818
图3-2
二、 竖直角及其测量原理
如图示,OO′为水平线,视线OM向上倾斜,为仰角,
竖直角为正 ;视线ON向下倾斜,为俯角,竖直角为负 。
竖直角测量与水平角一样,
其角值也是度盘上两个方向
成一个竖直面,又能在水平面内左右转动,以便能照准 不同方向、不同高度的目标; 3.测定竖直角,还必须装置有竖直度盘及读数装置。
经纬仪就是按照上述要求制造的仪器。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水平度盘
平角,OA投影在水平度盘上读数为a,OB投影在水
平度盘上读数为b。则: =b-a 角值范围:
a
O
b
B
0˚~360˚ 3、计算公式
0
270 180
90
A
C
当b≥a时 β= b – a 当b<a 时 β= b+3600 – a
B1
A1
C1
二、 竖直角及其测量原理
1.竖直角:同一竖直面内,一点至观测目标的方向线与水平线 之间的夹角称为竖直角。角值为0˚~±90˚
读数之差。不同的是竖直角 的两个方向中,必有一个是
角度测量
3 角度测量 §3.4 水平角和竖直角测量方法 3.4.1 水平角测量
⑵ 方向观测法 方向观测法成果计算 计算两倍照准差( c)值 ①计算两倍照准差(2c)值 2c=盘左读数 -(盘右读数±180° ) c=盘左读数 盘右读数±180° 盘左读数2c=盘左读数-(盘右读数±180°) 2c=盘左读数- 盘右读数±180° 盘左读数
当测角精度要求较高时,往往要观测几个测回,为也 当测角精度要求较高时, 往往要观测几个测回, 减少度盘分划误差的影响,各测回间应根据测回数n, 按 减少度盘分划误差的影响, 各测回间应根据测回数n 180°/n变换水平度盘位置。 180°/n变换水平度盘位置。 变换水平度盘位置
工程测量学
3 角度测量 §3.4 水平角和竖直角测量方法 3.4.1 水平角测量
计算的结果称为方向值。起始方向有两个平均值, 计算的结果称为方向值。起始方向有两个平均值,应将此两数 方向值 再次平均,作为起始方向的方向值,并括以括号。 再次平均,作为起始方向的方向值,并括以括号。 竖直角测量方法 3.4.1 水平角测量
3 角度测量 §3.1 角度测量原理 3.1.2 竖直角测量原理
刻度盘和在刻度盘上读数的 根据以上分析,经纬仪须有一刻度盘和在刻度盘上读数的指标 根据以上分析,经纬仪须有一刻度盘和在刻度盘上读数的指标 观测水平角时,刻度盘中心应安放在过测站点的铅垂线上, 。观测水平角时,刻度盘中心应安放在过测站点的铅垂线上,并能 使之水平 为了瞄准不同方向, 水平。 使之水平。为了瞄准不同方向,经纬仪的望远镜应能沿水平方向转 俯仰。 也能高低俯仰 当望远镜高低俯仰时,其视准轴应划出一竖直 动,也能高低俯仰。当望远镜高低俯仰时,其视准轴应划出一竖直 面,这样才能使得在同一竖直面内高低不同的目标有相同的水平度 盘读数。 盘读数。
测量学第03章角度测量
测量学第03章角度测量
读数窗反光镜
测量学第03章角度测量
读数窗反光镜
测量学第03章角度测量
测量学第03章角度测量
二、读数设备与读数方法
112°54′30″
H
112
113
6543210
6543210
88
89
V
测量学第03章角度测量
89°04′42″
读数练习
234°21′06″
测量学第03章角度测量
照准标志:大花杆、 小花杆和觇标
测量学第03章角度测量
经纬仪的十字丝分划板
单丝
上丝
中丝
双丝
测量学第03章角度测量
下丝
瞄准
测量学第03章角度测量
瞄准
测量学第03章角度测量
瞄准
测量学第03章角度测量
瞄准
测量学第03章角度测量
第三章 角度测量
3.1 角度测量原理 3.2 经纬仪结构及其使用 3.3 角度测量方法 3.4 经纬仪检验与校正 3.5 角度测量误差分析
2 水平度盘
❖水平度盘:顺时针方向刻有0º到 360º的分划线,用来测量水平角。
❖水平度盘转动控制装置:位置变动 手轮和复测装置。
❖外轴装置:
测量学第03章角度测量
经纬仪1
照准部
基座
测量学第03章角度测量
读数显微镜 水平度盘
望远镜 上下制动螺旋
望远镜 上下微动螺旋
光学对中器
经纬仪2
竖直度盘
竖直指标水准 管微动螺旋
测量学第03章角度测量
竖盘
盘盘左右
➢ 测回法测量水平角
观测方法
A
B
O
第三章角度测量
②盘右(倒镜):β R=bR-aR ,下半测回 (B→A);
③上、下半测回合称一测回,计算一 测回平均角值:
L R
(3-3)
2
工程测量学
3 角度测量
测回法用盘左、盘右观测,可以消除仪器某些系统误差对测角的影响,校 核观测结果和提高观测成果精度。同一测回中,上、下半测回角值之差和各测回 间角值之差均不应超过相应细则、规范所规定之容许值(±40″)。否则应重测, 如各较差合乎要求,则分别取平均值。
• 掌握角度测量的基本原理; • 掌握光学经纬仪的构造及测角(水平角和竖直角)方法; • 自学经纬仪的检验校正; • 自学经纬仪测角误差分析和经纬仪测角注意事项; • 了解电子经纬仪的构造;
工程测量学
3 角度测量
§3.1 角度观测原理
一、水平角观测原理:
水平角是指地面上一点到两个目标点的方向线垂直投影到水平面上的夹角
工程测量学
3 角度测量
经纬仪系列技术参数和用途
技术项目
经纬仪等级
DJ1
DJ2
一测回水平 方向中误差
1
2
DJ6 6
望远镜有效 孔径不小于
60mm
40mm
望远镜放大 倍数不小于
30倍
28倍
水准管 水平度盘 分划值 垂直度盘
6/2mm 10/2mm
20/2mm 20/2mm
当测角精度要求较高时,往往要观测几个测回,为也减少度盘分划误差的 影响,各测回间应根据测回数n,按180°/n变换水平度盘位置。
工程测量学
3 角度测量
⑵ 方向观测法 ——当一个测站上需要测量的方向数多于两个时,应
第三章 角度测量
15
5.若需要观测 个测回,起始方向读数改变 若需要观测n个测回 起始方向读数改变180°/n。 若需要观测 个测回, ° 。 6.限差 上、下半测回角差 36″ 限差: 限差 各测回间角差 24″
16
二、全圆方向观测法 (一)观测方法 测站O置经纬仪,观测目标ABCD置标杆。 ABCD置标杆 1、测站O置经纬仪,观测目标ABCD置标杆。 盘左, 置零度。 2、盘左,瞄A,置零度。顺时针方向观测 BCDA,记录读数。 方向观测两次, BCDA,记录读数。A方向观测两次,读数之差 称为归零差。以上称为上半测回。 称为归零差。以上称为上半测回。
13
3.4 水平角测量
一、测回法(适用于两个方向) 测回法(适用于两个方向) 经纬仪置B点 点置标杆, 的步骤: 经纬仪置 点,A和C点置标杆,观测∠ABC的步骤: 和 点置标杆 观测∠ 的步骤 1.盘左,瞄A,对零度附近 a左=0°06′24″ 盘左, 盘左 , ° 2.顺时针方向,瞄C,读数 左=111°46′18″ 顺时针方向, ° 顺时针方向 ,读数c 称为上半测回, 称为上半测回,角度为 β上=c左-a左=111°39′54″ °
光学经纬仪包括基座、度盘、照准部三大部分。 DJ6光学经纬仪包括基座、度盘、照准部三大部分。
望远镜 垂直制动 读数目镜 补偿器转换 钮 光学对点器 水平微动
7
垂直微动
圆水准器
水平度盘转换轮
一)照准部 1.望远镜: 1.望远镜: 望远镜 视准轴CC, 视准轴CC, CC 目镜和物镜的调焦螺旋 两对制动和微动螺旋, 两对制动和微动螺旋,瞄准器 在竖直面内转动---横轴(HH) 在竖直面内转动---横轴(HH) ---横轴 在水平面内转动---竖轴(VV) 在水平面内转动---竖轴(VV) ---竖轴 2.竖盘,竖盘水准管, 2.竖盘,竖盘水准管,微动螺旋 竖盘
角度测量
(2)盘左位置
选择一个明显目标A作为起始方向,瞄准零方向A,将 水平度盘读数安置在稍大于0˚处,读取水平度盘读数;
顺时针方向依次瞄准B、C、D各目标,分别读取水平 度盘读数。 为了校核,再次瞄准零方向 A,称为半测回归零,读 取水平度盘读数。
零方向A的两次读数之差的绝对值,称 为半测回归零差。 归零差不应超过相应的规定。 如果归零差超限,应重新观测。 以上称为上半测回。
光学经纬仪的构造
经纬仪按读数设备不同分为光学经 纬仪和电子经纬仪。
光 学 经 纬 仪按 测角精 度 , 分 为 DJ07 、 DJ1、DJ2、DJ6和DJ15等不同级别。下标 数字07、1、2、6、15表示仪器的精度等 级,即“一测回方向观测中误差的秒 数”。 在工程中最常用的是DJ6和DJ2型光学 经纬仪。本节主要介绍DJ6型光学经纬仪。
竖直度盘 竖盘指标 竖盘指标水准管 竖盘指标水准管微动螺旋
当竖盘指标水准管气泡居中时,竖盘指标所处 的位置称为正确位置。 观测垂直角时,竖盘指标必须处于正确位置才 能读数。
光学经纬仪的竖直度盘得注记形式有两种:
顺时针方向注记
逆时针方向注记
竖直度盘构造的特点是:
当望远镜视线水平,竖盘指标水准管气 泡居中时,盘左位置的竖盘读数为90˚,盘右 位置的竖盘读数为270˚。
L bL aL 982048 001 30
98 1918
278 21 12 瞄准右目标B,读取水平度盘读数bR。 下半测回 180 01 42 瞄准左目标A,读取水平度盘读数aR。 盘右位置的水平角角值(也称下半测回角值)βR为:
(3)盘右位置
主要用途
二等平面控制 三、四等平面 图根控制测量 测量及精密工 控制测量及一 及一般工程测 量 般工程测量 程测量
测量学角度测量
❖ 盘右位置:反复环节2。
32
竖直角旳观察
33
竖直角旳观察
❖ 计算:根据垂直角计算公式计算,得:
L 90 L 90 952200 52200 R R 270 2643648 270 52312
上所成旳角度,其取值范围为0 ~ 360。
0° b
270° O
a
(左) B
O
(右)
A
铅垂线
B1
O1
β
水平面(H)
A1
4
角度测量旳原理 ❖ 竖直角测量原理:
竖直角:在同一铅垂面内,观察视线与水平线之间旳夹角 ,称为垂直角,又称倾角,用α表达。
天顶距:视线与铅垂线旳平角。
B
+α –α
O A
5
DJ6经纬仪及其操作
C C左
C右 C
M
' 左
M
左
0
M右
M
' 右
c
M
右M
' 右
180
41
经纬仪旳检验与校正
❖ 视准轴CC垂直于横轴HH旳检验与校正 校正措施
理论上:M左=M右±180° 所以:2c=M左′-M右′± 180°
而平均值可消除视准误差旳影响:
M均
1 2 (M左
M右
180
)
1 2
(
M
' 左
M
' 右
180
校正措施
竖盘指标差x若超出1′时,需要校正
44
角度测量旳误差起源
❖ 仪器误差
仪器校正不完善残留误差,如视准轴误差和水平轴误差。
测量学 第四章 角度测量
40
28 20―/2mm
40
20 30―/2mm
10―/2mm
二等平面控 制测量及精 密工程测量
20―/2mm
30―/2mm
三、四等平面 图根控制测量、一 控制测量、一 般工程测量 般工程测量
第二节 光学经纬仪
DJ6光学经纬仪,它主要由照准部(包括望远镜、竖直 度盘、水准器、读数设备)、水平度盘、基座三部分组成。
•
电子测角仪器仍然足采用度盘来进行测角的。与光学 测角仪器不同的是,电子测角是从度盘上取得电信号,根 据电信号再转换成角度.并自动以数字方式输出,显示在 显示器上,并记入存贮器。电子测角度盘根据取得信号的 方式不同,可分为光栅度盘测角、编码度盘测角和电栅度 盘测角等。
第四节 水平角测量
为了测得地面两点间的水平角,首先应 当把仪器安装在水平角顶,整平,然后采 用一定的观测方法进行观测。
第三节 电子经纬仪
电子经纬仪是利用光电技术测角,带有 角度数字显示和进行数据自动归算及存储 装置的经纬仪
第三节 电子经纬仪
第三节 电子经纬仪
电子经纬仪的主要特点是:
(1)采用电子测角系统,实现了测角自动化、数字化,能将 测量结果自动显示出来,减轻了劳动强度,提高了工作效 率。 (2)采用积木式结构,可与光电测距仪组合成全站型电子速 测仪,配合适当的接口,可将电子手簿记录的数据输入计 算机,实现数据处理和绘图自动化。
604906 604900
604903
βL -βR <=36
水平角观测记录(测回法)
测 目 竖盘 水平度盘读数 半测回角值 一测回角值 各测回平均角值 站 标 位置 ° ′ ″ ° ′ ″ ° ′ ″ ° ′ ″ A 1 O B 左 右 左 右 0 12 12 72 08 48 71 56 36 71 56 33 71 56 30 71 56 42 71 56 36
角度测量
先用盘左,水平度盘设置
B
在0度略大一点的位置,
瞄准起始方向CA,读取水
平度盘读数a,记入手簿
(2)顺时针方向转动仪器,
分别观测点B、D、E,并得
A 零方向
到读数,记入手簿
(3)再次瞄准点A,读取 读数a’,称为归零。a与a’ 之差叫做归零差。以上称 为上半测回。
D
C E
方向观测法
(4)盘右位置。仍从点A开始,逆时针转动仪器,依次方向观观测法步骤 测A、E、D、B、A,读数并记入手簿。以上称为下半测回。
A
C
(1)上半测回(盘左又称正镜)
左 b1 a1 (2)下半测回(盘右又称倒镜)
右 b2 a2
左 右 40,
左 右
2
B 测站
起始方向第一个读数应调成0˚或180˚/N(N为测回数);
分、秒数写足二位;
一测回过程中,不得再调整水准管气泡或改变度盘
位置。
水平角观测手簿(测回法)
测 位 目 水平度盘 站置标 读 数
为L。
测 目 竖盘 度盘读数 半测回竖直角
站 标 位置
°ˊ ″
°ˊ ″
左 71 12 36 +18 47 21
P右 O
288 47 00 +18 47 00
指标差 一测回竖直角
″
°ˊ ″
-12 +18 47 12
与水平角观测的异同
❖ 同:角值都是度盘上两方向的读数差 ❖ 异:水平角是任意两个方向,竖直角的
3
3
1
2
1
2
气泡居中,1、2等高
气泡居中,3与1、2等高
用左手大拇指法则,转动脚螺旋,调节水准管气 泡居中(反复)。
角的测量方法
角的测量方法角度的测量方法角度是几何学中的重要概念,用来描述物体之间的相对位置和方向关系。
在实际应用中,角度的测量是一项必不可少的任务。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角度测量方法,包括直接测量法、间接测量法和无接触测量法。
通过了解这些方法,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角度测量。
1. 直接测量法直接测量法是最基本也是最常用的角度测量方法之一。
它利用角度测量工具,如角度尺、直角尺、量角器等,直接测量角度的大小。
在使用这些工具时,需要将其放置在待测角度的两边或两个顶点上,通过读取刻度或指示器上的数值,就可以得到角度的大小。
这种方法简单直观,适用于各种角度范围的测量。
2. 间接测量法间接测量法是通过已知角度和长度关系来求解未知角度的测量方法。
常见的间接测量方法有三角法、正弦定理、余弦定理等。
三角法是利用三角形的性质,通过已知角度和边长来计算未知角度的方法。
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则是应用三角函数的关系,根据已知边长和角度之间的关系,求解未知角度的方法。
这些方法在实际测量中经常用于解决无法直接测量角度的情况,如测量高处物体的倾斜角度等。
3. 无接触测量法无接触测量法是利用光学、激光、雷达等技术进行角度测量的方法。
其中,光学测量常用的设备有光电测角仪、全站仪等。
光电测角仪利用光电元件接收光线反射的信号,根据信号的强度和位置来测量角度的大小。
全站仪则是一种集测角、测距、测高于一体的仪器,通过测量目标点的水平角和垂直角,可以确定目标点在空间中的位置和方向。
这些无接触测量方法不需要接触被测物体,具有快速、精确等优点,广泛应用于工程测量、地理测绘等领域。
总结:角度的测量方法有直接测量法、间接测量法和无接触测量法。
直接测量法是最常用的方法,通过角度尺、量角器等工具直接读取角度大小。
间接测量法是通过已知角度和长度关系来计算未知角度的方法,常用的有三角法、正弦定理、余弦定理等。
无接触测量法利用光学、激光、雷达等技术进行测量,不需要接触被测物体,具有快速、精确等优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章角度测量在确定地面点的位置时,常常角度测量。
角度测量最常用的仪器是经纬仪。
角度测量分为水平角测量与竖直角测量。
水平角测量用于求算点的平面位置,竖直角测量用于测定高差或将倾斜距离改化成水平距离。
第一节水平角测量原理水平角是地面上一点到两目标的方向线投影到水平面上的夹角,也就是过这两方向线所作两竖直面间的二面角。
第二节DJ6级光学经纬仪一、经纬仪概述1.按读数系统区分类:光学经纬仪、游标经纬仪、电子经纬仪2.按精度分类:DJ07、DJ1、DJ2、DJ6、DJ15及DJ60二、DJ6光学经纬仪的构造1.基座基座用来支承整个仪器,并借助中心螺旋使经纬仪与脚架结合。
其上有三个脚螺旋,用来整平仪器。
竖轴轴套与基座连在一起。
2.水平度盘水平度盘是玻璃制成的圆环,在其上刻有分划,从0°~360°,顺时针方向注记,用来测量水平角。
3.照准部照准部上有望远镜、横轴、支架、竖轴、水准管、水平制微动、竖直制微动及读数装置等。
三、J6级光学经纬仪的读数方法1.分微尺测微器及其读数方法分微尺测微器的结构简单,读数方便,具有一定的读数精度,广泛应用于J6级光学经纬仪。
这类仪器的度盘分划度为1°,按顺时针方向注记。
2.单平板玻璃测微器及其读数方法单平板玻玻测微器主要由平板玻璃、测微尺、连接机构和测微轮组成。
转动测微轮,通过齿轮带动平板玻璃和与之固连在一起的测微尺一起转动;测微尺和平板玻璃同步转动.第三节水平角观测一、经纬仪的对中、整平和瞄准1、对中对中目的是使仪器的中心与测站点位于同一铅线上。
先目估三脚架头大致水平,且三脚架中心大致对准地面标志中心,踏紧一条架脚。
双手分别握住另两条架腿稍离地面前后左右摆动,眼睛看对中器的望远镜,直至分划圈中心对准地面标志中心为止,放下两架腿并踏紧。
调节架腿使气泡基本居中,然后用脚螺旋精确整平。
检查地面标志是不位于对中器分划圈中心,若不居中,可稍旋松连接螺旋,在架头上移动仪器,使其精确对中。
2、整平整平是利用其座上三个脚螺旋使照准部水准管气泡居中,从而导致竖轴竖直和水平度盘水平。
整平时,先转动照准部,使照准部水准管与任一对脚螺旋的连线平行,两手同时向内或外转动这两个脚螺旋,使水准管气泡居中。
将照准部旋转90°,转动第三个脚螺旋,使水准管气泡居中,按以上步骤反复进行,直到照准部转至任意位置气泡皆居中为止。
3、瞄准二、水平角观测1.测回法这种方法用于观测两个方向之间的单角。
1)盘左位置精确瞄准左目标A,调整水平度盘为零度稍大,读数A左。
2)松开水平制动螺旋,顺时针转动照准部,瞄准右方目标,读取水平度盘读数B左。
以上称上半测回。
β上= B左- A左。
3)松开水平及竖直制动螺旋,盘右瞄准右方目标,读取水平度盘读数B右,再瞄准左方目标A右。
以上称下半测回。
β下= B左- A左。
4)上、下半测回合称一测回。
当测角精度要求较高时,往往要测几个测回,为了减少度盘分划误差的影响,各测回间应根据测回数n按180°/n 变换水平度盘位置。
2.方向观测法适用于观测两个以上的方向。
当方向多于三个时,每半测回都从一个选定的起始方向(零方向)开始观测,在依次观测所需的各个目标之后,应再次观测起始方向(称为归零)称为全圆方向法。
第五节竖直角观测一、竖直角测量原理竖直角是同一竖直面内视线与水平线间的夹角。
其角值为0°~ 90°。
视线上倾斜,竖直角为仰角,符号为正。
视线向下倾斜,竖直角为俯角,符号为负。
竖直角与水平角一样,其角值也是度盘上两个方向读数之差。
不同的是竖直角的两个方向中必有一个是水平方向。
二、竖直度盘三、竖直角的观测与计算1.仪器安置于测站点上,盘左瞄准目标点M(中丝切于目标顶部)。
2.调节竖盘指标水准管气泡居中,读数L。
3.盘右再瞄准M点并调节竖盘指标水准管气泡居中,读数R。
4.计算竖直角α。
盘左盘右四、竖盘指标差当视线水平时,盘左竖盘读数为90°,盘右为270°。
但指标不恰好指在90°或270°,而与正确位置相差一个小角度x,x称为竖盘指标差。
或五、竖盘指标差自动归零的补偿装置第六节水平角测量的误差一、仪器误差1.视准轴误差望远镜视准轴不垂直于横轴时,其偏离垂直位置的角值C称视准差或照准差。
2.横轴误差当竖轴铅垂时,横轴不水平,而有一偏离值I ,称横轴误差或支架差。
3.竖轴误差观测水平角时,仪器竖轴不处于铅垂方向,而偏离一个δ角度,称竖轴误差。
二、对中误差与目标偏心观测水平角时,对中不准确,使得仪器中心与测站点的标志中心不在同一铅垂线上即是对中误差,也称测站偏心。
当照准的目标与其它地面标志中心不在一条铅垂线上时,两点位置的差异称目标偏心或照准点偏心。
其影响类似对中误差,边长越短,偏心距越大,影响也越大。
三、观测误差1.瞄准误差人眼分辩两个的最小视角约为60″,瞄准误差为2.读数误差用分微尺测微器读数,可估读到最小格值十分之一。
以此作为读数误差。
四、外界条件的影响观测在一定的条件下进行,外界条件对观测质量有直接影响,如松软的土壤和大风影响仪器的稳定;日晒和温度变化影响水准管气泡的运动;大气层受地面热辐射的影响会引起目标影像的跳动等等,这此都会给观测水平角带来误差。
因此,要选择目标成象清晰稳定的有利时间观测,设法克服或避开不利条件的影响,以提高观测成果的质量。
第七节经纬仪的检验和校正一、照准部水准轴应垂直于仪器竖轴的检验和校正检验先整平仪器,照准部水准管平行于任意一对脚螺旋,转动该对角螺旋使气泡居中,再将照准部旋转180°,若气泡仍居中,说明此条件满足,否则需要校正。
校正用校正针拨动水准管一端的校正螺丝,先松一个后紧一个,使气泡退回偏离格数的一半,再转动脚螺旋使气泡居中。
重复检验校正,直到期水准管在任何位置时气泡偏离量都在一格以内。
二、十字丝竖丝应垂直于仪器横轴的检验校正检验用十字丝竖丝一端瞄准细小点状目标转动望远镜微动螺旋,使其移至竖丝另一端,若目标点始终在竖丝上移动,说明此条件满足,否则需要校正。
校正旋下十字丝分划板护罩,用小改锥松开十字丝分划板的固定螺丝,微微转动十字丝分划板,使竖丝端点至点状目标的间隔减小一半,再返转到起始端点。
生复上述检验校正,直到无显著误差为止,最后将固定螺丝拧紧。
三、视准轴应垂直于横轴的检验和校正方法一:检验盘左瞄准远处与仪器同高点A,读取水平度盘读数α左,倒转望远镜盘右再瞄准A点,读取水平度盘读数α右。
若α左=α右±180°,说明此条件已满足,若差值超过2′,则需要校正。
校正计算正确读数α右′=[α右+(α左±180°)]/2,转动水平微动螺旋,使水平度盘读数为α右′,此时目标偏离十字丝交点,用校正针拨动十线左、右校正螺旋,使十字丝交点对准A点。
如此重复检验校正,直到差值在2′内为止。
最后旋上十字丝分划板护罩。
方法二:检验在平坦场地选择相距100m的A、B两点,仪器安置在两点中间的O点,在A点设置和经纬仪同高的点标志(或在墙上设同高的点标志),在B点设一根水平尺,该尺与仪器同高且与OB垂直。
检验时用盘左瞄准A点标志,固定照准部,倒罢望远镜,在B点尺上定出B1点的读数,再用盘右同法定出B2点读数。
若B1与B2重合,说明此条件满足,否则需要校正。
校正在B1、B2点间1/4处定出B3读数,使B3=B2-(B2-B1)/4。
拨动-十字丝左、右校正螺旋,使十字丝交点与B3点重合。
如此反复检校,直到B1B2≤2cm为止。
最后旋上十字丝分划板护罩。
四、横轴与竖轴垂直的检验和校正在离建筑物10m处安置仪器,盘左瞄准墙上高目标点标志P(垂直角大于30),将望远镜放平,十字丝交点投在墙上定出P1点。
盘右瞄准P点同法定出P2点。
若P1P2点重合,则说明此条件满足,若P1P2>5mm,则需要校正。
由于仪器横轴是密封的,故该项校正应由专业维修人员进行。
五、竖轴指标差的检验和校正六、光学对中器的检验校正。
第八节电子经纬仪简介电子经纬仪与光学经纬仪的根本区别在于它用微机控制的电子测角系统代替光学读数系统。
其主要特点是:1.使用电子测角系统,能将测量结果自动显示出来,实现了读数的自动化和数字化。
2.采用积木式结构,可和光电测距仪组合成全站型电子速测仪,配合适当的接口可将电子手簿记录的数据输入计算机,以进行数据处理和绘图本章小结1.学习本章应弄清以下各主要问题:一是经纬仪测水平角的原理,构造及其使用;二是水平角测量;三是竖直角测量。
水平角是地面上两直线之间的夹角在水平面的投影。
常用的水平角观测方法有测回法(适用于两个方向间角度)及全圆测回法(用于三个以上方向)。
竖直角是在同一个竖直面内视线方向与水平线的夹角,学习时与水平角测量对照学习。
测量竖直角与测量水平角不同,在测量水平角时,当望远镜随照准部在水平方向转动时,水平度盘是固定不动的,而指标线随照准部转动,因而不同的方向就有不同的读数,两方向读数相减就求得水平角角值。
然而在测量竖直角时,由于竖盘装置在望远镜旋转轴的一侧,当仪器整平时,竖盘就代表一个竖直面,竖盘上刻有分划(和水平度盘一样),当望远镜瞄准不同高度的目标上、下移动时,望远镜的旋转轴带动竖盘一齐旋转,这与水平度盘不同,而指标线是固定不变的,它与竖盘水准管相连,通过竖盘水准管微动螺旋的转动,指标可以作较小的移动。
所以观测时,必须转动竖盘水准管微动螺旋,使其气泡居中后,方能读取读数。
竖盘的注记形式不同,因此计算竖直角的公式也不相同。
我们所说的L和R是在指标位置正确的情况下。
一般说来,指标位置不一定正确,它与正确位置读数的差,叫做竖盘指标差,通常用X表示。
2.为了保证角度观测达到一定的精度要求,要了解经纬仪各轴系之间的关系,要弄懂经纬仪检验和校正的方法。
进一步分析角度测量中产生误差的原因、消除或减弱的方法,例如我们采用盘左和盘右观测取平均数的方法,可消除照准部偏心误差、视准轴不垂直于横轴、横轴不垂直于竖轴的残余误差。
但竖轴倾斜误差不能采用此法消除。
竖直角观测时采用此法可消除指标差的影响。
又如在短边上的端点观测角度时要特别注意对中,照准目标时要尽量瞄准目标的底部,因为它们对测角的影响与距离成正比。
为了消除度盘的刻划误差,需要配置度盘的位置,每测回变换按斗进行配置。
3.在测量过程中,我们随时都要有限差的观念,用测回法测角时要注意规范中所规定的上、下半测回的角值差,各测回间以角度之差来衡量,全圆测回法中,除注意上述两项限差外,还需用半测回归零差来衡量是否合乎要求,若超出规定的限差范围,均需重测。
对零工作随经纬仪类型不问而略有差异,注意掌握复测经纬仪和方向经纬仪的对零步骤的不同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