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知识点归纳(填空题形式)
高中物理 知识点考点解析含答案 巩固练习 温度、物体的内能
![高中物理 知识点考点解析含答案 巩固练习 温度、物体的内能](https://img.taocdn.com/s3/m/38a0300a01f69e3142329426.png)
【巩固练习】一、选择题1.当物体的温度升高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每个分子的温度都升高B .每个分子的热运动都加剧C .每个分子的动能都增大D .物体分子的平均动能增大2.关于温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热运动速率大的分子,其温度高B .热运动动能大的分子,其温度高C .物体若失去一批速率大的分子,则物体的温度必然下降D .温度相同的物体,它们分子的平均动能相等3.三个系统A 、B 、C 处于热平衡状态,则关于它们的温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它们的温度可以有较大的差别 B .它们的温度可以有微小的差别C .它们的温度一定相同D .无法判断温度的关系4.关于各种温标的说法正确的是( ).A .摄氏温标和热力学温标的建立依据都是相同的B .摄氏温标表示的温度值与热力学温标表示的温度值应始终相同C .热力学温标比其他温标更科学D .温标只是一种标准,没有什么科学性而言5.有两个温度:T=35 K ,t=35℃,关于它们所表示的温度的高低,则( ),A .T >tB .T <tC .T =tD .无法比较6.(2015 南阳期中)关于热力学温度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热力学温度的0K 等于-273.15℃B .热力学温度与摄氏温度中每一度的大小是相同的C .热力学温度的0度是不可能达到的D .物体温度可能低于绝对零度7.关于热力学温标和摄氏温标,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热力学温标中的每1K 与摄氏温标中每1℃大小相等B .热力学温度升高1 K 大于摄氏温度升高1℃C .热力学温度升高1 K 等于摄氏温度升高1℃D .某物体摄氏温度为10℃,即热力学温度为10 K8.下列关于分子动能的说法,正确的是( ).A .物体的温度升高,每个分子的动能都增大B .物体的温度升高,分子的总动能增大C .如果分子的质量为m ,平均速率为v ,则其平均动能为212mvD .分子的平均动能等于物体内所有分子的动能之和与所有分子的总数之比9.对于分子势能与体积的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体体积增大,分子势能增大B.气体分子的距离增大,分子势能减小C.物体体积增大,分子势能有可能增大D.物体体积减小,分子势能增大10.一块10℃的铁与一块10℃的铝相比,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铁的分子动能之和与铝的分子动能之和相等B.铁的每个分子动能与铝的每个分子的动能相等C.铁的分子平均速率与铝的分子平均速率相等D.以上说法均不正确11.当分子间距离大于10r0(r0是分子平衡距离)时,分子力可以认为是零,规定此时分子势能为零.当分子间距离是平衡距离r0时,下面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分子力是零,分子势能也是零B.分子力是零,分子势能不是零C.分子力不是零,分子势能是零D.分子力不是零,分子势能不是零12.甲、乙两物体由同种物质组成,它们的质量和温度均相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乙两物体中每个分子的动能都相同B.甲、乙两物体分子的平均动能相同C.甲、乙两物体的内能一定相同D.甲、乙两物体分子的平均动能有可能不同13.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体机械能为零,内能不为零是可能的B.温度相同、质量相同的物体具有相同的动能C.温度越高,物体的内能越大D.0℃的冰的内能比等质量的0℃的水的内能大14.有两个分子,用r表示它们之间的距离,当r=r0时,两分子间的斥力和引力相等,使两个分子从相距很远处(r?r0)逐渐靠近,直至不能靠近为止(r<r0).在整个过程两分子间相互作用的势能().A.一直增大B.一直减小C.先增大后减小D.先减小后增大加15.一定质量的0℃的冰熔化成0℃的水时其分子动能之和E k和分子势能之和E p的变化情况为().A.E k变大,E p变大B.E k变小,E p变小C.E k不变,E p变大D.E k不变,E p变小16.(2014 秦淮区一模)下列关于物体内能说法正确的是()A.只有做功才能改变物体内能B.温度相同的物体内能一定相等C.0℃以上的物体才有内能D.内能小的物体也可以向内能大的物体传递内能17.如图所示,甲分子固定在坐标原点D,乙分子沿x轴运动,两分子间的分子势能E p与两分子间距离的变化关系如图中曲线所示.图中分子势能的最小值为-E0.若两分子所具有的总能量为0,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乙分子在P点(x=x2:)时,加速度最大B.乙分子在P点(x=x2)时,其动能为晶C.乙分子在Q点(x=x1)时,处于平衡状态D.乙分子的运动范围为x≥x118.(2015 德州二模)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用打气筒给自行车打气需用力向下压活塞,这说明气体分子间有斥力B.物体体积增大时,分子间距增大,分子间势能也增大C.热量可以从低温物体传递到高温物体D.物体中所有分子的热运动动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二、填空题19.如图所示为实验室温度计的示意图,它的最小刻度是1℃,此时它所示的温度是________℃.三、解答题20.对于某体积不变的理想气体,温度每升高1℃,压强就增大了t0℃时物体压强的1 273,设t0℃时物体压强为p0,则温度为t时,物体压强为多少?(用两种方式表示)21.天气预报说某地某日的最高气温是27℃,它是多少开尔文?进行低温研究时,热力学温度是2.5 K,它是多少摄氏度?22.用质量为0.5 kg的铁锤去击打质量为50 g的铁钉,已知铁锤击打铁钉时的速度为12 m/s,且每次击打后铁锤不再弹起.如果在击打时有80%的能量变成内能,并且这些热量有50%被铁钉吸收,现要使铁钉温度升高10℃,问要击打铁钉多少次?[不计铁钉的体积变化,铁的比热容为460 J/(kg·℃)]【答案与解析】一、选择题1.【答案】D【解析】温度是物体分子平均动能的标志,不能表示每一个分子的情况。
高中物理会考必记必背公式知识点
![高中物理会考必记必背公式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2f2f981ea6c30c2259019e54.png)
高中会考丨物理必记公式知识点必修1:1.平均速度的定义式:总总t x v =(填空:打点计时器)只适用于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平均速度公式:20tv v v +=2.匀变速直线运动: (第一个计算题必考) 速度公式:at v v t +=0 位移公式:2021at t v x += 推论公式(无时间):ax v v t 2202=-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中间时刻速度公式:202tt t v v v v +==打点计时器求加速度公式: =-=-=∆=2232122T x x T x x T x a (填空:打点计时器) 打点计时器求某点速度公式:tx v v t22==3.初速度为零的匀变速直线运动比例规律第一秒末,第二秒末,第三秒末的速度比: v 1:v 2:......:v n = 1:2:3:......n 前一秒,前二秒,前三秒的位移比:S 1:S 2:......:S n = 1:4:9:......n 2 第一秒,第二秒,第三秒的位移比:S I :S II :......:S N = 1:3:5:......(2n-1)4.自由落体运动公式:(多选题常用) 速度公式:gt v = 位移公式:221gt h =位移和速度的公式:gh v 22= (会考不常用)5.胡克定律: F = kx (F 是弹簧弹力,k 是劲度系数,x 是形变量)(单选题必考)6.滑动摩擦力计算公式:N F f μ=(计算压轴题必考)7.两个共点力合力范围:|F 1-F 2| ≤ F 合≤ F 1+F 2(单选题必考)8.牛顿第二定律:ma F =合(第一个计算题必考) 9、力学中的三个基本物理量:长度、质量、时间三个基本单位:米(m )、千克(kg )、秒(s )必修21.平抛运动:(填空题常考)(1)水平方向分运动:⎩⎨⎧==t v x v v x 00 (2)竖直方向分运动:⎪⎩⎪⎨⎧=⇒==gh t gt h gtv y 2212(3)合运动: ⎪⎩⎪⎨⎧+=+=2222y x s v v v y xxy v v =θtan 夹角是合速度与水平方向的θ xy=ϕtan 夹角是合位移与水平方向的ϕ (4)平抛运动是匀变速曲线运动(加速度恒定不变,速度的大小改变,方向也改变)2.匀速圆周运动:(单选题必考)(1)线速度和周期的关系:T rv π2=(2)角速度和周期的关系:Tπω2=(3)线速度和角速度的关系:r v ω=(4)圆运动的向心力:ma r T m mr r v m F ====22224πω (5)周期和转速的关系:Tn 1=(6)匀速圆周运动是非匀变速曲线运动(速度的大小不变,速度方向改变;加速度的大小不变,方向改变)(7)匀速圆周运动中变化的物理量:向心力、线速度、向心加速度(因为它们的方向变化)3.万有引力定律及应用(计算题文科选作)(1)万有引力:2rMmG F = (2)黄金代换公式推导:22gR GM mg RMm G =⇒=(3)人造卫星的决定式:线速度:r GMv =角速度:3rGM=ω 周期:GM r T 32π=加速度:2rGMa = (h R r +=)(4)同步地球卫星:⎪⎩⎪⎨⎧⨯≈==km h s km v h T 7106.3/1.324同步卫星只能在赤道平面上方确定的高度。
(超详)高中物理知识点归纳汇总
![(超详)高中物理知识点归纳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654b5c9328ea81c759f57813.png)
⑧分子子热运动;(与宏观的机械运动区别)
⑨类平抛运动;
⑩带电粒在电场力力力作用用下的运动情况;带电粒子子在 f 洛洛作用用下的匀速圆周运动
Ⅲ。物理理解题的依据:
(1)力力力或定义的公式 (2) 各物理理量量的定义、公式
(3)各种运动规律律的公式 (4)物理理中的定理理、定律律及数学函数关系或几几何关系
对象、条件、状态、过程。(解答物理理题必须明确的内容)
力力力学问题中的“过程”、“状态”的分析和建立立及应用用物理理模型在物理理学习中是至至关重要的。
说明:凡矢矢量量式中用用“+”号都为合成符号,把矢矢量量运算转化为代数运算的前提是先规定正方方向。
在学习物理理概念和规律律时不不能只记结论,还须弄弄清其中的道理理,知道物理理概念和规律律的由来。
电势能的变
F=
合力力力的方方向与 F1 成α⻆角:
tgα=
F2 α
F
θ F1
注意:(1) 力力力的合成和分解都均遵从平行行行四边行行行定则。
(2) 两个力力力的合力力力范围: ⎥ F1-F2 ⎥ ≤ F≤⎥ F1 +F2 ⎥
(3) 合力力力大大小小可以大大于分力力力、也可以小小于分力力力、也可以等于分力力力。
受力力力分析入入手手(即力力力的大大小小、方方向、力力力的性质与特征,力力力的变化及做功情况等)。 再分析运动过程(即运动状态及形式,动量量变化及能量量变化等)。 最后分析做功过程及能量量的转化过程; 然后选择适当的力力力学基本规律律进行行行定性或定量量的讨论。 强调:用用能量量的观点、整体的方方法(对象整体,过程整体)、等效的方方法(如等效重力力力)等解决
③匀变速直、曲线运动(决于 F 合与 V0 的方方向关系) 但 F 合= 恒力力力
高中物理第六章圆周运动重点知识归纳(带答案)
![高中物理第六章圆周运动重点知识归纳(带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3ccd40750166f5335a8102d276a20029bd64633e.png)
高中物理第六章圆周运动重点知识归纳单选题1、关于匀速圆周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匀速圆周运动是匀速运动B.匀速圆周运动是变速运动C.匀速圆周运动的线速度不变D.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必处于平衡状态答案:BABC.匀速圆周运动过程,线速度大小保持不变,方向时刻改变,故匀速圆周运动是变速运动,AC错误,B 正确;D.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所受合外力作为向心力,没有处于平衡状态,D错误。
故选B。
2、无级变速是在变速范围内任意连续地变换速度,性能优于传统的挡位变速器,很多种高档汽车都应用了无级变速。
如图所示是截锥式无级变速模型示意图,两个锥轮之间有一个滚轮,主动轮、滚轮、从动轮之间靠着彼此之间的摩擦力带动。
当位于主动轮和从动轮之间的滚轮从左向右移动时,从动轮转速降低;滚轮从右向左移动时,从动轮转速增加。
当滚轮位于主动轮直径为D1、从动轮直径为D2的位置时,主动轮转速n1、从动轮转速n2的关系是()A.n1n2=D1D2B.n1n2=D2D1C.n2n1=D12D22D.n2n1=√D1D2答案:B因主动轮、从动轮边缘的线速度大小相等,所以2πn1D12=2πn2D22即n1 n2=D2D1故选B。
3、如图所示为一皮带传动轮,大轮直径是小轮直径的3倍,A是大轮边缘上一点,B是小轮边缘上一点,C 是大轮上一点,C到圆心O1的距离等于小轮半径,转动时皮带不打滑。
关于A、B、C三点的角速度大小之比ωA∶ωB∶ωC、线速度大小之比vA∶vB∶vC,向心加速度大小之比a A∶a B∶a C,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ωA∶ωB∶ωC=1∶3∶3B.vA∶vB∶vC=3∶3∶1C.aA∶aB∶aC=3∶6∶1D.aA∶aB∶aC=3∶3∶1答案:BA.A、B两点是靠皮带传动的轮子边缘上的点,线速度大小相等,因为大轮的半径是小轮半径的3倍,根据v=rω知ωA∶ωB=1∶3因为A、C共轴转动,则角速度相等,所以ωA∶ωB∶ωC=1∶3∶1故A错误。
高中物理必修知识点全归纳
![高中物理必修知识点全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4cb3d59e51e2524de518964bcf84b9d528ea2ca0.png)
高中物理必修知识点全归纳一、运动的描述专题一描述物体运动的几个基本概念1.机械运动: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位置的改变叫做机械运动,简称运动,它包括平动、转动和振动等形式。
2.参考系:被假定为不动的物体系。
对同一物体的运动,若所选的参考系不同,对其运动的描述就会不同,通常以地球为参考系研究物体的运动。
3.质点:用来代替物体的有质量的点。
它是在研究物体的运动时,为使问题简化,而引入的理想模型。
仅凭物体的大小不能视为质点的依据,如:公转的地球可视为质点,而比赛中旋转的乒乓球则不能视为质点。
物体可视为质点主要是以下三种情形:(1)物体平动时;(2)物体的位移远远大于物体本身的限度时;(3)当只研究物体的平动,而不考虑其转动效应时。
4.时刻和时间(1)时刻指的是某一瞬时,是时间轴上的一点,对应于位置、瞬时速度、动量、动能等状态量,通常说的“2 秒末”,“速度达 2m/s 时”都是指时刻。
(2)时间是两时刻的间隔,是时间轴上的一段。
对应位移、路程、冲量、功等过程量.通常说的“几秒内”“第几秒内”均是指时间。
5.位移和路程(1)位移表示质点在空间的位置的变化,是矢量。
位移用有向线段表示,位移的大小等于有向线段的长度,位移的方向由初位置指向末位置。
当物体作直线运动时,可用带有正负号的数值表示位移,取正值时表示其方向与规定正方向一致,反之则相反。
(2)距离是空间中一个质点的轨迹长度,它是一个标量。
物体在两个确定位置之间的距离不是唯一的,这与一个质点的具体运动过程有关。
(3)位移和距离在一定时间内发生,是过程量,两者都与参考系的选择有关。
一般情况下,位移不等于距离,只有当质点沿一个方向直线运动时,它们才相等。
6.速度(1).速度:是描述物体运动方向和快慢的物理量。
(2).瞬时速度:运动物体经过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的速度,其大小叫速率。
(3).平均速度:物体在某段时间的位移与所用时间的比值,是粗略描述运动快慢的。
①平均速度是矢量,方向与位移方向相同。
高中物理必修3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填空题专题训练(1)
![高中物理必修3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填空题专题训练(1)](https://img.taocdn.com/s3/m/4b3dec39a200a6c30c22590102020740be1ecd2a.png)
高中物理必修3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填空题专题训练(1)高中物理必修3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填空题专题训练(1)姓名: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一、填空题(共22题)1、如图所示,两个平行放置的金属板与电源相连,两板的带电量为,一个带电粒子从点以某一水平初速进入电场,离开电场时的动能为。
保持电源电压不变,只将上板向上移到图中虚线位置,两板的电量为,带电粒子离开电场时的动能为。
不计重力,电场只局限于两金属板之间,则(1)______(2)______(选用大于、小于、等于填入)2、在与x轴平行的匀强电场中,一带电量为1.0×10-8库仑、质量为2.5×10-3千克的物体在光滑水平面上沿着x轴作直线运动,其位移与时间的关系是x=0.16t-0.02t2,式中x以米为单位,t以秒为单位。
从开始运动到5秒末物体所经过的路程为米,克服电场力所作的功为焦耳。
3、电子所带的电荷量(元电荷)最先是由密立根通过油滴实验测出的。
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一个很小的带电油滴在电场内,调节场强E,使作用在油滴上的电场力与油滴的重力平衡。
如果油滴的质量是,在平衡时电场强度。
由此可判定:油滴所带的电荷量是_______C(,保留两位有效数字)4、如图所示,绝缘杆两端固定带电小球A和B,轻杆处于水平向右的匀强电场中,不考虑两球之间的相互作用。
初始时杆与电场线垂直,将杆右移的同时顺时针转过90°,移至如图位置,已知:电场强度为E=1000v/m,qA=-2×10-10C,qB=2×10-10C,L=2cm,则此过程电场力做功为J。
5、如图6虚线为一匀强电场的等势面。
一带负电微粒从A点沿图中直线在竖直平面内运动到B点,不计空气阻力,此过程中粒子电势能,动能。
(填“增加”、“不变”或“减少”)6、如图所示,在匀强电场中分布着A、B、C三点,且BC=20cm.当把一个电荷量q=10-5C的正电荷从A点沿AB线移到B点时,电场力做功为零.从B点移到C点时,电场力做功为-1.73×10-3J,则电场的方向为?▲??,场强的大小为?▲??V/m.()7、在空间某一区域,有一匀强电场,有一质量为m的液滴带负电荷,电荷量为q,在此电场中恰能沿竖直方向作匀速直线运动,则此区域的电场强度大小为N/C,方向??。
高中物理知识点总结归纳(完整版)
![高中物理知识点总结归纳(完整版)](https://img.taocdn.com/s3/m/5519ce043069a45177232f60ddccda38376be127.png)
高中物理知识点总结归纳(完整版)高中物理知识点总结归纳1.若三个力大小相等方向互成120°,则其合力为零。
2.几个互不平行的力作用在物体上,使物体处于平衡状态,则其中一部分力的合力必与其余部分力的合力等大反向。
3.在匀变速直线运动中,任意两个连续相等的时间内的位移之差都相等,即Δx=aT2(可判断物体是否做匀变速直线运动),推广:xm-xn=(m-n)aT2。
4.在匀变速直线运动中,任意过程的平均速度等于该过程中点时刻的瞬时速度。
即vt/2=v平均。
5.对于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1)T末、2T末、3T末、…的瞬时速度之比为:v1:v2:v3:…:vn=1:2:3:…:n。
(2)T内、2T内、3T内、…的位移之比为:x1:x2:x3:…:xn=12:22:32:…:n2。
(3)第一个T内、第二个T内、第三个T内、…的位移之比为:xⅠ:xⅡ:xⅢ:…:xn=1:3:5:…:(2n-1)。
(4)通过连续相等的位移所用的时间之比:t1:t2:t3:…:tn=1:(21/2-1):(31/2-21/2):…:[n1/2-(n-1)1/2]。
6.物体做匀减速直线运动,末速度为零时,可以等效为初速度为零的反向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7.对于加速度恒定的匀减速直线运动对应的正向过程和反向过程的时间相等,对应的速度大小相等(如竖直上抛运动)8.质量是惯性大小的唯一量度。
惯性的大小与物体是否运动和怎样运动无关,与物体是否受力和怎样受力无关,惯性大小表现为改变物理运动状态的难易程度。
9.做平抛或类平抛运动的物体在任意相等的时间内速度的变化都相等,方向与加速度方向一致(即Δv=at)。
10.做平抛或类平抛运动的物体,末速度的反向延长线过水平位移的中点。
11.物体做匀速圆周运动的条件是合外力大小恒定且方向始终指向圆心,或与速度方向始终垂直。
12.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在所受到的合外力突然消失时,物体将沿圆周的切线方向飞出做匀速直线运动;在所提供的向心力大于所需要的向心力时,物体将做向心运动;在所提供的向心力小于所需要的向心力时,物体将做离心运动。
(完整版)高一物理知识点归纳
![(完整版)高一物理知识点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f66b3509aef8941ea66e0558.png)
质点参照系和坐标系时间和位移:用打点器速度知点认识打点器的构造;会用打点器研究物体速度随化的律;通解析定匀速直运的加速度及其某刻的速度;学会用像法、列表法理数据。
一、目的1.使用打点器,学会用打上的点的研究物体的运。
3.定匀速直运的加速度。
二、原理⑴ 磁打点器①工作: 4~6V 的交流源②打点周期: T=0.02s,f=50 赫⑵ 火花器①工作: 220V 的交流源②打点周期: T=0.02s,f=50 赫③打点原理:它利用火花放在上打出小孔而示点迹的器,当接通220V 的交流源,按下脉冲出开关,器出的脉冲流接正极的放、墨粉到接极的,生火花,于是在上就打下一系列的点迹。
⑵由判断物体做匀速直运的方法0、 1 、 2⋯隔相等的各数点,s1、 s2、 s3、⋯相两数点的距离,若△s=s2-s1=s3-s2= ⋯=恒量,即若相等的隔内的位移之差恒量,与相的物体的运匀速直运。
⑶由求物体运加速度的方法三、实验器材小车,细绳,钩码,一端附有定滑轮的长木板,电火花打点计时器(或打点计时器),低压交流电源,导线两根,纸带,米尺。
四、实验步骤1.把一端附有定滑轮的长木板平放在实验桌上,并使滑轮伸出桌面,把打点计时器固定在长木板上没有滑轮的一端,连接好电路,以下列图。
2.把一条细绳拴在小车上,细绳超出滑轮,并在细绳的另一端挂上合适的钩码,试放手后,小车能在长木板上平稳地加速滑行一段距离,把纸带穿过打点计时器,并把它的一端固定在小车的后边。
3.把小车停在凑近打点计时器处,先接通电源,再松开小车,让小车运动,打点计时器就在纸带上打下一系列的点 , 取下纸带 , 换上新纸带 , 重复实验三次。
4.选择一条比较理想的纸带,舍掉开头的比较密集的点子, 确定好计数始点0, 注明计数点 ,正确使用毫米刻度尺测量两点间的距离,用逐差法求出加速度值,最后求其平均值。
也可求出各计数点对应的速度 , 作 v-t 图线 , 求得直线的斜率即为物体运动的加速度。
部编版高中物理必修三第十二章电能能量守恒定律重点归纳笔记
![部编版高中物理必修三第十二章电能能量守恒定律重点归纳笔记](https://img.taocdn.com/s3/m/bf16556cb80d6c85ec3a87c24028915f804d8435.png)
(名师选题)部编版高中物理必修三第十二章电能能量守恒定律重点归纳笔记单选题1、假设港珠澳大桥的照明电路可简化为如图所示电路,其中太阳能电池供电系统可等效为电动势为E、内阻为r的电源,电阻R1、R2分别视为隧道灯和桥梁路灯,已知r小于R1和R2,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夜间,电流表示数为ER1+R2+rB.夜间,开关S闭合,电路中电流表、电压表示数均变小C.夜间,由于用电器的增多,则太阳能电池供电系统损失的电功率增大D.若电流表示数为I,则太阳能电池供电系统输出电功率为EI答案:CA.夜间,桥梁需要照明,开关S闭合,电阻R1、R2并联,根据闭合电路欧姆定律,电流表示数I=ER1R2R1+R2+r故A错误;B.夜间,开关S闭合,总电阻减小,干路电流增大,电路中电流表示数变大,故B错误;C.根据能量守恒定律可知,夜间,由于用电器的增多,电流变大,则太阳能电池供电系统损失的电功率增大,故C正确;D.当电流表示数为I,则太阳能电池供电系统总功率为EI,输出功率为P出=EI−I2r故D错误;故选C。
2、如图所示是根据某次实验记录数据画出的U-I图象,下列关于这个图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纵轴截距表示待测电源的电动势B.横轴截距表示短路电流C.根据r=EI短,计算出待测电源内电阻为12ΩD.电流为0.3A时的外电阻是1.8Ω答案:AA.根据闭合电路欧姆定律U=-Ir+E可知,纵轴截距表示待测电源的电动势。
A正确;B.当路端电压为零时,横坐标为短路电流,由图可知,原点纵坐标不是零,则横轴截距不表示短路电流,B 错误;C.图中不能直接得出短路电流,通过斜率可知,电源内阻为r=6.0-5.00.5Ω=2ΩC错误;D.电流为0.3A时,外电阻为R=5.40.3Ω=18ΩD错误。
故选A。
3、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内阻不可忽略,电压表和电流表均为理想电表。
闭合电路,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由a端向b端滑动过程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电流表的示数变大B.电压表的示数不变C.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变大D.定值电阻消耗的电功率变小答案:A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由a端向b端滑动过程中,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变小,则总电阻变小,总电流变大,电源内阻上的电压变大,路端电压减小,即电流表示数变大,电压表示数减小;根据P=I2R可知,定值电阻消耗的电功率变大。
(超详)高中物理知识点归纳汇总
![(超详)高中物理知识点归纳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8d8b70eab14e852458fb5792.png)
高中物理知识总结归纳(打印版)学好物理要记住:最基本的知识、方法才是最重要的。
学好物理重在理解........(概念、规律的确切含义,能用不同的形式进行表达,理解其适用条件)(最基础的概念,公式,定理,定律最重要);每一题中要弄清楚(对象、条件、状态、过程)是解题关健对联: 概念、公式、定理、定律。
(学习物理必备基础知识)对象、条件、状态、过程。
(解答物理题必须明确的内容)力学问题中的“过程”、“状态”的分析和建立及应用物理模型在物理学习中是至关重要的。
说明:凡矢量式中用“+”号都为合成符号,把矢量运算转化为代数运算的前提是先规定正方向。
在学习物理概念和规律时不能只记结论,还须弄清其中的道理,知道物理概念和规律的由来。
Array受力分析入手(即力的大小、方向、力的性质与特征,力的变化及做功情况等)。
再分析运动过程(即运动状态及形式,动量变化及能量变化等)。
最后分析做功过程及能量的转化过程;然后选择适当的力学基本规律进行定性或定量的讨论。
强调:用能量的观点、整体的方法(对象整体,过程整体)、等效的方法(如等效重力)等解决 Ⅱ运动分类:(各种运动产生的力学和运动学条件及运动规律.............)是高中物理的重点、难点 高考中常出现多种运动形式的组合 追及(直线和圆)和碰撞、平抛、竖直上抛、匀速圆周运动等 ①匀速直线运动 F 合=0 a=0 V 0≠0 ②匀变速直线运动:初速为零或初速不为零,③匀变速直、曲线运动(决于F 合与V 0的方向关系) 但 F 合= 恒力④只受重力作用下的几种运动:自由落体,竖直下抛,竖直上抛,平抛,斜抛等⑤圆周运动:竖直平面内的圆周运动(最低点和最高点);匀速圆周运动(关键搞清楚是什么力提供作向心力) ⑥简谐运动;单摆运动; ⑦波动及共振;⑧分子热运动;(与宏观的机械运动区别) ⑨类平抛运动;⑩带电粒在电场力作用下的运动情况;带电粒子在f 洛作用下的匀速圆周运动Ⅲ。
高中物理知识点归纳(填空题形式)
![高中物理知识点归纳(填空题形式)](https://img.taocdn.com/s3/m/b301aa5e28ea81c759f57815.png)
高中物理知识点归纳(填空题形式)“高中物理知识点分类”ξ1力对象平衡知识分类一、力的概念:力是物体的功能。
1.需要注意的要点:(1)任何力都有一个受力器和一个施力器,力不能脱离物体而存在;(2)力的作用:使物体变形或改变其运动状态;(3)测力工具为_ _ _ _ _ _。
2.力的三个要素分别是_ _ _ _ _ _ _ _ _ _ _ _、_ _ _ _ _ _ _ _ _ _、_ _ _ _ _ _ _ _ _ _。
3.力图:图中必须明确:(1)作用点;(2)大小:(3)方向;(4)规模。
二、力学中的力的分类(根据力的性质分)1、重力:(1)重力的概念:重力是由地球产生到_ _ _ _ _ _ _ _ _。
(2)重力:g = _ _ _ _ _ _ _ _ _ _ _重力方向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3)重力作用点:_ _ _ _ _ _ _ _。
质量分布均匀、形状规则的物体的重心在_ _ _ _ _ _ _ _ _中心,一些物体的中心在物体中,而一些物体的重心在物体中。
2.弹力:(1)定义:由于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的变形,物体对与其接触的物体施加的力。
(2)发生条件: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3)物体变形的方向和方向或导致物体变形的外力方向;压力和支持保持力的方向:垂直_ _ _ _ _ _ _ _指物体为_ _ _ _ _ _ _ _,物体为_ _ _ _ _ _ _ _;绳索拉力方向: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4)弹簧的弹性符合胡克定律,该定律要求弹簧变形_ _ _ _ _ _;胡法律的内容是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用公式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表示,弹簧的刚度系数取决于弹簧本身的条件3,摩擦:(1)概念: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高中物理第八章机械能守恒定律基础知识点归纳总结(带答案)
![高中物理第八章机械能守恒定律基础知识点归纳总结(带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20ecaa46a9114431b90d6c85ec3a87c241288a6d.png)
高中物理第八章机械能守恒定律基础知识点归纳总结单选题1、一蹦极运动员身系弹性蹦极绳从水面上方的高台下落,到最低点时距水面还有数米距离。
假定空气阻力可忽略,运动员可视为质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运动员到达最低点前重力势能先减小后增大B.蹦极绳张紧后的下落过程中,弹力做负功,弹性势能减小C.蹦极过程中,运动员、地球和蹦极绳所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D.蹦极过程中,重力势能的改变与重力势能零点的选取有关答案:CA.在运动的过程中,运动员一直下降,则重力势能一直减小,故A错误;B.蹦极绳张紧后的下落过程中,弹力做负功,弹性势能增加,故B错误;C.蹦极的过程中,系统只有重力和弹力做功,所以运动员、地球和蹦极绳所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故C正确;D.重力势能的变化量与零势能点的选取无关,故D错误。
故选C。
2、已知高铁在运行时所受的阻力与速度成正比,则以速度v匀速行驶时,发动机的功率为P;若以2v的速度匀速行驶时,发动机的功率为()A.P B.2P C.4P D.8P答案:C当列车以速度v匀速运动时,有P=Fv=fv=kv2若列车以速度2v匀速运动时,有Pʹ=Fʹ⋅2v=fʹ⋅2v=k⋅(2v)2=4kv2由此可知,发动机的功率为Pʹ=4P故选C。
3、如图所示,一物体放在粗糙的水平面上,在力F的作用下向右匀速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如果力F的方向不确定,则物体的重力和力F的合力方向也无法确定B.力F的方向水平时,力F对应的值最小C.力F的方向斜向上并且与支持力和摩擦力的合力方向垂直时,力F对应的值最小D.当力F对应的值最小时,力F的功率也最小答案:CA.物体的受力分析如右图所示物体的重力和力F的合力与物体的支持力和摩擦力的合力等大反向,又因为Fμ=μF N物体的支持力和摩擦力的合力方向确定,则物体的重力和力F的合力方向确定,故A错误;BC.当F的方向斜向上并且与支持力和摩擦力的合力方向垂直时,F对应的值最小,故B错误,C正确;D.因速度水平,F的功率等于F的水平分力和速度的乘积,可知当θ越大,功率越小,故D错误。
高考物理必考知识点及题型归纳
![高考物理必考知识点及题型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1f753e464b7302768e9951e79b89680203d86b9c.png)
高考物理必考知识点及题型归纳高考物理必考知识点归纳总结1.两种电荷、电荷守恒定律、元电荷:(e=1.60×10-19C);带电体电荷量等于元电荷的整数倍2.库仑定律:F=kQ1Q2/r2(在真空中){F:点电荷间的作用力(N),k:静电力常量k=9.0×109N?m2/C2,Q1、Q2:两点电荷的电量(C),r:两点电荷间的距离(m),方向在它们的连线上,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同种电荷互相排斥,异种电荷互相吸引}3.电场强度:E=F/q(定义式、计算式){E:电场强度(N/C),是矢量(电场的叠加原理),q:检验电荷的电量(C)}4.真空点(源)电荷形成的电场E=kQ/r2{r:源电荷到该位置的.距离(m),Q:源电荷的电量}5.匀强电场的场强E=UAB/d{UAB:AB两点间的电压(V),d:AB两点在场强方向的距离(m)}6.电场力:F=qE{F:电场力(N),q:受到电场力的电荷的电量(C),E:电场强度(N/C)}7.电势与电势差:UAB=φA-φB,UAB=WAB/q=-ΔEA B/q8.电场力做功:WAB=qUAB=Eqd{WAB:带电体由A到B时电场力所做的功(J),q:带电量(C),UAB:电场中A、B两点间的电势差(V)(电场力做功与路径无关),E:匀强电场强度,d:两点沿场强方向的距离(m)}9.电势能:EA=qφA{EA:带电体在A点的电势能(J),q:电量(C),φA:A点的电势(V)}10.电势能的变化ΔEAB=EB-EA{带电体在电场中从A位置到B位置时电势能的差值}11.电场力做功与电势能变化ΔEAB=-WAB=-qUAB(电势能的增量等于电场力做功的负值)12.电容C=Q/U(定义式,计算式){C:电容(F),Q:电量(C),U:电压(两极板电势差)(V)}高考物理考试答题技巧一、考场中心态的保持心态安静:心静自然凉,脑子自然清醒,精力自然集中,思路自然清晰。
(完整版)高中物理经典题库-电学填空题
![(完整版)高中物理经典题库-电学填空题](https://img.taocdn.com/s3/m/335668c3a32d7375a5178068.png)
七、电学填空题集粹(66个)1.如图3—51所示,在厚金属板M附近放置一个负点电荷Q,比较图中a、b、c三点的场强Ea、Eb、Ec大小关系为________;电势Ua、Ub、Uc高低关系为________.图3-512.带电量为q1、q2,质量分别为m1和m2的两带异种电荷的粒子,其中q1=2q2,m1=4m2,均在真空中.两粒子除相互之间的库仑力外,不受其它力作用.已知两粒子到某固定点的距离皆保持不变,由此可知两粒子一定做________运动,该固定点距两带电粒子的距离之比L1∶L2=________.3.在一次雷雨闪电中,两块云之间的电势差均为109V,从一块云移到另一块云的电量均为30C,则在这次闪电中放出的能量是________J.4.如图3-52所示,在电场为竖直方向的匀强电场中,质量为m、带电量为-q的质点P,沿直线AB斜向下运动,直线AB与竖直方向间的夹角为θ,若AB长度为L,则A、B两点间的电势差为________.图3-525.用三个完全相同的金属环,将其相互垂直放置,并把相交点焊接起来成为如图3-53所示的球形骨架,如整个圆环的电阻阻值为4Ω,则A、C间的总电阻阻值RAC=________.(A、B、C、D、E、F为六个相交焊接点,图中B点在外,D点在内)图5-536.电路如图3—54所示,R1=R3=R,R2=2R,若在b、d间接入理想电压表,读数为________;若在b、d间接入内阻为R的电压表,读数为________.图5-547.如图3-55所示的图线,a是某电源的U-I图线,b是电阻R的U—I图线,这个电源的内电阻等于________,用这个电源和两个电阻R串联成闭合电路,电源输出的电功率等于________.图3—558.如图3-56所示电路中,已知R1=100Ω,右边虚线框内为黑盒,情况不明,今用电压表测得UAC=10V,UCB=40V.则A、B间总电阻RAB是________.图5-569.电饭锅工作时有两种状态:一种是锅内水烧干前的加热状态,另一种是锅内水烧干后的保温状态.如图3-57所示是电饭锅电路的示意图,S是感温材料制造的开关,R1是电阻,R2是加热用的电阻丝,那么当开关S接通时,电饭锅所处的工作状态为________.如果要使R2在保温状态时的功率是加热状态时的1/9,那么R1/R2=________.图3-5710.某商场安装了一台倾角为30°的自动扶梯,这个自动扶梯在输入电压为380V的电动机带动下以0.40m/s的恒定速率向斜上方运动,电动机的最大输出功率为5.0kW,不载人时电动机中的电流为5.0A,若载人时扶梯的运动速率和不载人时相同,则这台自动扶梯可同时承载的最多人数为________.(设人的平均质量为60kg,g=10m/s2) 11.某段陡峭的河床,上、下游水面高度差为2.0m,上游河水水速为2.0m/s,水面宽为4.0m,平均水深为1.0m,若将该段河水的机械能全部转化为电能,发电功率可达________kW.发电时若发电机输出功率仅为上述功率的一半,一昼夜发电机输出电能约为________kW·h.(取两位有效数字)12.如图3—58所示电路中,电池的电动势,内阻为r,接在电池两端的电阻为R.各量都用国际单位表示,将电量为q的正电荷由A点沿路径ARB移到B点,电场力做的功等于________.而将此正电荷由A点沿电池的内电路移动到B点,电场力做的功等于________.图3-5813.如图3—59所示电路,电源电动势为,内电阻为r,R0为定值电阻,变阻器的最大阻值为R,已知R>R0>r.图3-59(1)当变阻器阻值调至R1=________时,电源输出的最大功率为P1=________.(2)当变阻器阻值调至R2=________时,变阻器上消耗的最大功率为P2=________.14.如图3-60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由6个电动势0=1.5V,内电阻r0=0.1Ω的相同电池串联而成,定值电阻R1=4.4Ω、R2=6Ω,R2允许消耗的最大电功率Pmax=3.375W,R3是可变电阻,若R3=12Ω时,电源的输出功率P=________,若要使R2消耗功率达到最大电功率,则R3阻值应调至________Ω.图3-6015.如图3-61所示电路中,电源电动势=6V,内阻r=0.5Ω,R1=500Ω,R2=5Ω,R3=3000Ω,电流表内阻RA=20Ω,电压表内阻RV=500kΩ,合上开关S接通电源,试估算出电压表示数为________V,电流表示数为________A.图3—6116.如图3-62所示电路,电源电动势=6V,内阻r=1Ω,电阻R1=3Ω,R2=2Ω,电容器的电容C=0.5μF.开关S是闭合的.现将开关S断开,则断开K后,电源释放的电能为________.图3-6217.某大楼安装了一台升降机,该升降机在电压为380V的电动机带动下以1m/s的恒定速率沿竖直方向上升,电动机的最大输出功率为9.1kW.不载人时测得电动机中的电流为5安,若载人时升降机的速率和不载人时相同,则这台升降机载10人时,电动机的输出功率为________kW,这台升降机可同时乘载的最多人数为________人(设人的平均质量为60kg,g=10m/s2,电动机的内阻和一切摩擦不计).18.一个定值电阻接到电压为U的交流电路上时,流过它的电流为I,如果将一台理想变压器的原线圈接到同一交流电路,副线圈接该定值电阻,这时原线圈的电流为I/4,则这时通过该电阻的电流为________;当副线圈上改接阻值为原电阻4倍的电阻时,变压器的输入功率为________.19.一降压变压器副线圈中有一个抽头如图3-63所示,已知线圈匝数之比n1∶n2∶n3=54∶3∶1.当S接1时电压表读数为16V,灯泡正常发光.当S接2时电流表的读数减少了32.4mA,这一过程中原线圈的输入电压U1不变.由此可求得灯泡的额定功率为________.图3—6320.如图3-64,电压为U的两平行带电板间相距4r,两板正中间有半径为r的金属网状圆筒,圆筒内有垂直纸面的匀强磁场,上板在圆筒正中心的上方有一小孔B,则圆筒中心点O的电场强度为________.若一带正电q,质量为m的微粒(不计重力),从小孔处以初速为零进入电场,并从A点进入金属网,从D点离开金属网,CD是金属网的水平直径的连线,则AB两点的电势差为________;金属网中的磁感强度为________.图3—6421.在真空中半径为r=3×10-2m的圆形区域内,有一匀强磁场,磁场的磁感强度B=0.2T,方向如图3-65所示.一带正电粒子以速度v0=1.2×106m/s的初速度从磁场边界上的直径ab一端a点射入磁场,已知该粒子荷质比q/m=103C/kg,不计粒子重力,则粒子在磁场中运动的最长时间为________.图3-6522.如图3-66所示,铜棒ab长0.1m,质量为6×10-2kg,两端与长为1m的轻铜线相连.静止于竖直平面上.整个装置处在竖直向下的匀强磁场中,磁感强度B=0.5T.现接通电源,使铜棒中保持有恒定电流通过,铜棒发生摆动.已知最大偏转角为37°,则在此过程中铜棒的重力势能增加了________J;通电电流的大小为________A.(不计空气阻力,sin37°=0.6,cos37°=0.8,g取10m/s2)图3-6623.如图3-67所示,边长为20cm的正方形单匝线圈abcd靠墙根斜放,线圈平面与地面间夹角为30°,该区域有B=0.2T方向水平向右的匀强磁场,现将cd边向右拉,ab边经0.1秒着地,那么该过程中线框里产生的平均感应电动势的大小为________V.图3-6724.如图3-68所示,在第Ⅰ象限内有垂直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一对正、负电子分别以相同速率沿与x轴成30°角的方向从原点射入磁场,则正、负电子在磁场中运动的时间之比为________;它们离开磁场时的速度方向互成________角.图3—6825.一个带电粒子A在强磁场中做匀速圆周运动,运动半径为R,在某点与一静止的带电粒子B发生了碰撞而结合在一起后运动半径仍为R,但转动方向相反,如图3-69所示.则A、B两粒子所带电量大小之比qA∶qB=________.碰撞前后做圆周运动的周期T1和T2的关系是T1________T2(填“<”、“=”或“>”).图3—6926.绝缘的光滑半圆形轨道竖直放置在电场强度为5×104V/m的匀强电场中,如图3-70所示,电场线竖直向下,在环壁的最高点A处有一质量为2×10-5kg、带电量为2.0×10-9C的小球,由静止开始滑下,轨道半径为2m,则通过最低点C时,小球对环的压力为________N(g取10m/s2).图3-7027.空间有一个水平向里的有界匀强磁场,如图3—71所示,一刚性正方形线圈,质量为m,边长为l,从磁场上方距磁场上界h1处自由落下(线圈总沿竖直面运动).若线圈刚好匀速穿过磁场区域,则有界磁场的宽度h2=________;线圈穿过磁场过程中产生的内能为________.图3-7128.两块面积为S的平行板,彼此相距l,板间通入已电离的气流,气流速度为v,两板间存在一磁感强度为B的磁场,磁场方向与气流垂直,如图3-72所示.把两板与外电阻R连接起来,在磁场力作用下,气流中的正、负离子分别向两板移动形成电流,这个装置就是磁流体发电机.设气体的导电率(电阻率的例数)为σ,流过外电阻R的电流强度I应等于________.图3—7229.如图3-65所示,实线表示电场线,虚线是一带负电粒子的运动轨迹,根据运动轨迹可知A、B、C三点的电势高低为;电荷在A、B、C三点电势能高低为.图3-65 图3-66 图3-6730.如图3-66所示,A点有一正电荷,B点有一负电荷,C、D、E将AB线段4等分.如图所示,C点处的电场强度为5N/C,C、E点处的电场强度为3N/C,在C、E之间放一长度为CE的不带电的导体棒.则导体棒上的感应电荷产生的电场在D点处的电场强度大小为,方向从D指向.31.将一个+10-8C的点电荷从电场外移到电场中A点,要克服电场力做功6×10-6J,则A点的电势UA=.如果将这个点电荷从电场外移到B点,电场力作功2×10-6J,则A、B两点相比较点电势较高,这两点的电势差是.32.如图3-67所示,匀强电场中有三点A、B、C,它们的连线构成一个直角三角形,其中AC=4cm,BC=3cm,已知把一个电量为-2.0×10-9C的负电荷从A点移到C和从A点移到B,电场力做的功都是8。
高中物理选修3-5知识点总结(填空版)
![高中物理选修3-5知识点总结(填空版)](https://img.taocdn.com/s3/m/054f2d45a300a6c30c229f85.png)
高二(3233)班选修3-5总结一,动量定理的理解与应用1.容易混淆的几个物理量的区别(1)动量与冲量的区别:2.动量定理的应用(1)应用I=Δp求变力的冲量。
如果物体受到变力作用,则不能直接用I=F·t求变力的冲量,这时可以求出该力作用下物体动量的变化Δp,即等效代换为变力的冲量I。
(2)应用Δp=F·t求恒力作用下的曲线运动中物体动量的变化。
曲线运动中物体速度方向时刻在改变,求动量变化Δp=p′-p需要应用矢量运算方法,比较复杂。
如果作用力是恒力,可以求恒力的冲量,等效代换动量的变化。
(3)用动量定理解释现象。
用动量定理解释的现象一般可分为两类:一类是物体的动量变化一定,分析力与作用时间的关系;另一类是作用力一定,分析力作用时间与动量变化间的关系。
分析问题时,要把哪个量一定、哪个量变化搞清楚。
(4)处理连续流体问题(变质量问题)。
通常选取流体为研究对象,对流体应用动量定理列式求解。
3.应用动量定理解题的步骤(1)选取研究对象。
(2)确定所研究的物理过程及其始、末状态。
(3)分析研究对象在所研究的物理过程中的受力情况。
(4)规定正方向,根据动量定理列方程式。
(5)解方程,统一单位,求解结果。
4.动量守恒定律与机械能守恒定律的比较系统动量成立的条件:①系统(或某方向)不受外力作用时,系统(或某方向)动量守恒;②系统(或某方向)受外力但所受外力之和为零,则系统(或某方向)动量守恒;③系统(或某方向)所受合外力虽然不为零,但系统的内力远大于外力时,如碰撞、爆炸等现象中,系统(或某方向)的动量可看成近似守恒;④系统总的来看不符合以上三条中的任意一条,则系统的总动量不守恒。
但是,若系统在某一方向上符合以上三条中的某一条,则系统在该方向上动量守恒。
一、黑体辐射(了解)与能量子1.一切物体都在辐射电磁波,这种辐射与物体的温度有关,叫__________2.黑体:某种物体能够完全吸收入射的各种波长的电磁波而不发生反射,这种物体叫黑体。
【单元练】高中物理必修3第十二章【电能-能量守恒定律】知识点总结(1)
![【单元练】高中物理必修3第十二章【电能-能量守恒定律】知识点总结(1)](https://img.taocdn.com/s3/m/b64e804d2f3f5727a5e9856a561252d380eb2028.png)
一、选择题1.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的电动势为E ,内阻为r ,灯泡L 的电阻小于电源的内阻,闭合开关S ,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由a 向b 移动的过程中,下列各物理量的变化情况正确的是( )A .电流表的读数变大B .灯泡L 变亮C .电源输出功率先减小后增大D .电压表的读数先增大后减小D解析:D BD .滑动变阻器的右半部分与左半部分并联,再与灯泡L 串联,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由a 向b 移动的过程中,总电阻先增大后减小,干路电流先减小后增大,由U E Ir =-可知,路端电压先增大后减小,灯泡L 在干路上,先变暗后变亮,电压表测的是路端电压,读数先增大后减小,B 错误,D 正确;A .电流表测的是流过滑动变阻器右半部分的电流,滑动变阻器两部分并联的电压为=()L U E I R r -+并可知,U 并先增大后减小,在U 并增大过程,左半边电阻减小,左半边电流增大,则右半边电流减小,电流表示数减小,在U 并减小过程,右半边电阻增大,右半边电流减小,电流表示数减小,即整个过程中电流表的读数都在变小,A 错误;C .随着外电阻的增大,电源的输出功率增大,当外电阻等于内阻时输出功率最大,由题意知,灯泡L 的电阻小于电源的内阻,滑动变阻器两部分并联的阻值先增大后减小,但与灯泡L 及内阻的阻值关系未知,故输出功率无法确定,C 错误。
故选D 。
2.如图所示,电源电动势为E ,内阻为r 。
电路中的R 2、R 3分别为总阻值一定的滑动变阻器,R 0为定值电阻,R 1为光敏电阻(其电阻随光照强度增大而减小)。
当开关S 闭合时,电容器中一带电微粒恰好处于静止状态。
有关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在只逐渐增大光照强度的过程中,电阻R 0消耗的电功率变大,电阻R 3中有向上的电流B .只调节电阻R 3的滑动端P 2向上端移动的过程中,电源消耗的功率变大,电阻R 3中有向上的电流C .只调节电阻R 2的滑动端P 1向下端移动的过程中,电压表示数变大,带电微粒向下运动D .若断开开关S ,电容器所带电荷量变大,带电微粒向上运动A解析:AA .在只逐渐增大光照强度的过程中,光敏电阻阻值减小,则通过电阻R 0的电流增大;根据热功率公式P =I 2R 可知电阻R 0消耗的电功率变大,电容器两端电压增大,电容器充电,电阻R 3中有向上的电流,选项A 正确;B .只调节电阻R 3的滑动端P 2向上端移动的过程中,电路总电阻不变,则电源输出电流不变,电源消耗的功率不变,选项B 错误;C .只调节电阻R 2的滑动端P 1向下端移动的过程中,电容器两端电压增大,电容器充电,带电微粒所受电场力增大,微粒向上运动;电源路端电压减小,电压表示数变小,选项C 错误;D .若断开开关S ,电容器放电,电容器所带电荷量变少,电容器两端电压减小,带电微粒所受电场力减小,带电微粒向下运动,选项D 错误;故选A 。
部编版高中物理必修三第十二章电能能量守恒定律全部重要知识点
![部编版高中物理必修三第十二章电能能量守恒定律全部重要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1cfb37a60342a8956bec0975f46527d3250ca667.png)
(名师选题)部编版高中物理必修三第十二章电能能量守恒定律全部重要知识点单选题1、某家庭使用的智能电饭煲,其铭牌如图所示。
假如用此电饭煲煮饭时,均在额定功率下工作30min,则该电饭煲煮饭时消耗的电能数量级为()答案:C根据题意,由公式W=Pt可得,该电饭煲煮饭时消耗电能为W=Pt=640×30×60J=1.15×106J故选C。
2、如图所示是某电源的路端电压与电流的关系图像,下面结论正确的是()A.电源的电动势为6.0 VB.电源的内阻为12 ΩC.电源的短路电流为0.5 AD.电流为0.3 A时外电阻是1.8 Ω答案:AAB.根据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可得U=E−Ir可知U −I 图像的纵轴截距等于电动势,则有E =6.0VU −I 图像的斜率绝对值等于内阻,则有r =|ΔU ΔI |=6.0−5.00.5Ω=2Ω 故A 正确,B 错误;C .电源的短路电流为I 短=E r =6.02A =3A 故C 错误;D .电流为0.3 A 时外电阻R =E I −r =6.00.3Ω−2Ω=18Ω 故D 错误。
故选A 。
3、用电流表和电压表测定电池的电动势和内电阻的实验中,根据某次实验记录数据画出的U -I 图像如图所示,下列关于这个图像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纵轴截距表示待测电池的电动势,即E =3.0 VB .横轴截距表示短路电流,即I 短=0.6 AC .根据r =EI 短,计算出待测电池内阻为5 ΩD .根据r =|ΔU ΔI |,计算出待测电池内电阻为0.5 Ω答案:AA .U -I 图像的纵截距为I =0时的路端电压,其大小等于电动势,故E =3.0 V故A 正确;B .横轴截距表示路端电压为2.4 V 时的电流,并非短路电流,B 错误;CD .U -I 图像的斜率的绝对值表示电池内电阻,故r =|ΔU ΔI |=|2.4−3.00.6−0|Ω=1.0Ω 故CD 错误。
高中物理力学重点知识点归纳大全
![高中物理力学重点知识点归纳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cf4fa1abe109581b6bd97f19227916888486b91b.png)
高中物理力学重点知识点归纳大全一、物理量和物理单位物理量是用来描述物体特征或者描述物体之间相互联系的量。
常见的物理量包括长度、质量、时间等。
物理单位则是用来量化物理量的具体数值的单位。
国际单位制是目前应用于科学与工程领域的主要度量标准。
1.1 常见物理量- 长度:用来描述物体的延伸程度的量,单位是米(m)。
- 质量:用来描述物体惯性的量,单位是千克(kg)。
- 时间:用来描述事件持续的量,单位是秒(s)。
- 速度:用来描述物体移动快慢的量,单位是米每秒(m/s)。
1.2 国际单位制- 基本单位:米、千克、秒、安培、开尔文、摩尔、坎德拉(简写为A、K、mol、cd)。
- 衍生单位:包括面积(平方米,m²)、体积(立方米,m³)、加速度(米每秒平方,m/s²)等。
二、力和运动力是物体之间相互作用引起的物理量,通常用来描述物体的受力情况。
运动则是物体在一段时间内发生的位置和姿态的变化。
2.1 力的概念- 定义:力是物体之间相互作用引起的物理量,是推动物体运动和改变物体形态状态的根本原因。
- 特点:力的大小有大小,方向有方向,力可以相互叠加。
2.2 力的分类- 重力:地球对物体的吸引力,是一种质量与地球间相互作用的结果。
- 弹力:两个物体之间的弹性形变引起的相互作用力。
- 摩擦力:物体间相对运动时产生的相互作用力。
- 引力:物体间由于质量存在的相互作用力。
2.3 运动的基本规律- 牛顿第一定律(惯性定律):物体在受力作用下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者保持静止状态。
- 牛顿第二定律(运动定律):物体的加速度与作用力成正比,与物体质量成反比。
- 牛顿第三定律(作用-反作用定律):任何两个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三、运动和休止状态的描述运动和休止状态是物体不同的物理状态,通过描述物体的位置、速度和加速度可以对其状态进行准确的判断。
3.1 位置和位移- 位置:用来描述物体在空间中相对于某个基准点的位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物理知识点归类》ξ1力物体的平衡知识归类一、力的概念:力是物体________________的作用。
1,注意要点:(1)任一个力都有受力者和施力者,力不能离开物体而存在;(2)力的作用效果:使物体发生形变或使物体运动状态改变;(3)力的测量工具是_______________。
2,力的三要素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力的图示:在图中必须明确:(1)作用点;(2)大小:(3)方向;(4)大小标度。
二、力学中力的分类(按力的性质分)1,重力:(1)重力的概念:重力是由于地球对________________而产生的。
(2)重力的大小:G=_______________;重力的方向_______________。
(3)重力的作用点:_________。
质量分布均匀、外形有规则物体的重心在物体的________中心,一些物体的中心在物体____________,也有一些物体的重心在物体__________。
2,弹力:(1)定义:物体由于__________________形变,对跟它接触的物体产生的力。
(2)产生的条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方向和物体形变的方向________或和使物体发生形变的外力方向________;压力和支持力的方向:垂直__________指向被_______和被________物体;绳子拉力的方向:_______________。
(4)弹簧的弹力遵守胡克定律,胡克定律的条件是弹簧发生____________形变;胡克定律的内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公式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弹簧的劲度系数取决于弹簧本身的情况3,摩擦力:(1)概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滑动摩擦力:产生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方向和相对运动的方向__________;大小f滑=_________;动摩擦因数和物体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关。
(3)静摩擦力:产生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方向和相对运动的趋势方向____________;大小跟沿接触面切线方向的外力大小有关(一般应用二力平衡的条件来判断),大小范围是____________________(有时认为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
三、两种方法:1,力的合成分解:遵守___________________ 定则。
注意要点:(1)一个力可分解为____________对分力;(2)一个已知力有确定分解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力正交分解法:力沿两个相互_________________的方向分解。
2,物体的受力分析法(一般方法)(1)先确定研究对象;(2)分析顺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其他力。
五,物体的平衡:平衡条件:对于共点力系,平衡的充要条件是合外力为零,可表示为ΣF=0或ΣF x =0, ΣF y =0ξ2 直线运动 知识归类一,描述质点运动的物理量:1,质点的概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位移和路程:位移的概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物理意义:表示质点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位移是一个________量。
路程的概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路程是一个______量.只有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时,位移的大小等于路程.3,平均速度:概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物理意义:只能粗略地描述变速运动在某段时间内的平均快慢程度。
注意:平均速度的数值跟在哪一段时间内计算平均速度有关。
4,瞬时速度:概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物理意义:精确地描述做变速运动物体在某一时刻的快慢。
5,加速度:定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物理意义: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快慢。
二,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特征和规律:匀变速直线运动:加速度是一个恒量、且与速度在同一直线上。
公式:t v v at =+0、s v t at =+2012、t v v as -=2202,t v v v +=02. 1,当 a =0、0v ≠0时(匀速直线运动),有 v t =v 0=v 、 s = vt ;2,当v 0=0,0a ≠(初速度为零的匀变速直线运动)时,有t v at =、s at =212、t v as =22、t v v =2当v 0=0、a=g (自由落体运动),t v gt =、s gt =212、t v gs =22、t v v =23,当v 0竖直向上,若取竖直向上方向为正方向,a=-g (竖直上抛运动),s >0表示此时刻质点的位置在抛出点的上方;S<0表示质点位置在抛出点的下方。
v t >0表示方向向上;v t <0表示方向向下。
在最高点a=-g (大小还是g )结论:(1)在匀变速直线运动中:①在某一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等于这段时间的中点时刻的瞬时速度,即t t v v v v +==202②在各个连续相等的时间T 内的位移之差,2132n n s s s s s s s aT 12∆=-=-===-......-(2)在初速度为零(v 0=0)的匀加速直线运动中: ①s ∝t 2; 连续相等时间内的位移比s 1:s 2:s 3 ......=1:3:5:7...... ②连续相等位移所用时间之比:::=1:(2-1):(3-2)t t t 123三,运动的合成和分解:1,两个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的合运动是_______________运动。
一般来说,两个直线运动的合运动并不一定是_______________运动,也可能是_____________运动。
合运动和分运动进行的时间是__________的。
2,由于位移和速度都是______量,它们的合成和分解都遵守_____________________定则。
四,曲线运动:曲线运动中质点的速度沿__________方向,曲线运动中,物体的速度方向随时间而变化,所以曲线运动是一种__________运动,必定有___________.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五,平抛运动:特征:初速度方向_______________,加速度________________。
性质和规律:水平方向:做___________________运动, v x =v 0 、x=v 0t 。
竖直方向:做___________________运动, v y =gt 、 12y gt =2。
ξ3 运动定律 知识归类一,牛顿第一定律:1,内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惯性的概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惯性是物体固有的属性,由物体的质量决定,与物体的受力及运动情况无关。
3,对力的概念的理解,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力是使物体产生加速度的原因和发生形变的原因。
注意:(1)力不是物体运动的原因、不是维持物体速度的原因。
(2)如物体受到平衡力作用时,运动状态保持不变。
二,牛顿地第二定律:1,内容:文字表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公式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1),同向性:加速度方向与合外力方向相同。
(2),同时性:物体的加速度(而不是速度)总是与它所受合外力同时产生、同时变化、同时消失。
2,由牛顿第二定律可知:如果合外力方向跟加速度方向不在同一直线上,物体就做曲线运动。
三,牛顿第三定律:内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注意:要把牛顿第三定律与二力平衡相区别: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是性质相同的力,作用在不同的物体上,不能相互平衡;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同时存在,同时消失。
二力平衡中的两个力可以是性质相同或性质不同的力,作用在同一物体上而相互平衡,当其中一个力消失时,另一个力仍可存在。
一,匀速圆周运动的基本概念和公式:1,速度(线速度):概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公式表示:v=st;速度的其他计算公式:2rTvπ=、v rnπ=2 ,n是转速2,角速度:概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公式表示: φω=t; 角速度的其他计算公式:2Tπω=、n ωπ=2 线速度与角速度的关系:v r ω= 3,向心加速度:计算公式:v a r=2、2a r ω=。
(1)上述计算向心加速度的两个公式也适用于计算变速圆周运动的向心加速度,计算时必须用该点的线速度(或角速度)的瞬时值;(2)v 一定时,a 与r 成反比;ω一定时,a 与r 成正比.4,向心力:概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计算公式:2,,,v F ma F m F mr F m r T πω⎛⎫==== ⎪⎝⎭222。
(1)匀速圆周运动的速度、向心加速度、向心力都大小不变,方向时刻改变. 是变速运动,也是一种变加速运动. 匀速圆周运动的速度、加速度和所受向心力都是变量,但角速度是恒量(2)线速度、角速度和周期都表示匀速圆周运动的快慢;(3)匀速圆周运动时物体所受合外力必须指向圆心,作为使物体产生向心加速度的向心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