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专题:“蜡烛燃烧实验”能力提升练习题(无答案)-教育文档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九年级化学:专题:“蜡烛燃烧实验”能力提升练习题(无答
案)-教育文档
预览说明:预览图片所展示的格式为文档的源格式展示,下载源文件没有水印,内容可编辑和复制
专题:“蜡烛燃烧实验”能力提升练习题
一、选择题
1.点燃一支蜡烛,把一个冷碟子放在蜡烛火焰的上方(如图所示),过一会儿后,在冷碟子的底都会收集到新制的炭黑。

这个实验说明了( )
A. 由于氧气不足,蜡烛不完全燃烧而生成了炭黑
B. 挥发的蜡烛遇冷后凝结而成炭黑
C. 蜡烛的燃烧可以不需要氧气参与
D. 蜡烛中本身不含有碳元素,但燃烧后生成了碳单质
2.下列从“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活动得出的结论中,错误的是()
A.石蜡浮于水面,说明石蜡的密度小于水
B.用小刀可将石蜡切下,说明石蜡的硬度较小
C.蜡烛能燃烧属于化学性质
D.将干冷小烧杯罩在火焰上方,有无色液滴出现,说明石蜡中含水
3.蜡烛(足量)在如图密闭的集气瓶内燃烧至熄灭,用
仪器测出瓶内氧气含量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
的是()
A. 蜡烛燃烧前瓶内只有氧气
B. 蜡烛燃烧既是氧化反应又是化合反应
C. 氧气的体积分数小于一定值时,蜡烛无法燃烧
D. 蜡烛熄灭后瓶内只剩二氧化碳气体
4.观察酒精灯燃烧时,小明描述的下列实验现象中错误的是()
A. 火焰分三层,外层最亮
B. 罩在火焰上方的烧杯内壁用澄清石灰水润湿,石灰水变浑浊
C. 罩在火焰上方的烧杯内壁出现水珠
D. 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5.将足量的蜡烛(主要含有C、H、O元素)点燃,放入盛有氮气和氧气的密闭集气瓶中如图一所示,燃烧至熄灭,测得该过程中瓶内氧气体积分数的变化如图二所示。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燃烧过程中集气瓶内气体的质量不断减小
B. 实验结束冷却至室温,瓶内的气体是氮气和二氧化碳
C. 该实验说明当氧气低于一定浓度时将无法支持燃烧
D. 该实验还可用于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
6.小明用一个干燥的烧杯罩在蜡烛火焰上方检验蜡烛燃烧有水生成时,
发现烧杯内壁被熏黑.他的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
A. 反复实验,并观察是否有相同的现象
B. 认为与本次实验无关,不予理睬
C. 查找蜡烛成分资料,探究黑色物质成分
D. 向老师请教生成黑色物质的原因
7.下列关于蜡烛燃烧实验现象描述错误的是()
A. 蜡烛燃烧后生成的气体可以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B. 用火柴去点燃刚熄灭蜡烛时生成的白烟,蜡烛能重新燃烧
C. 蜡烛燃烧后会生成水和二氧化碳
D. 蜡烛燃烧的火焰分为三层
8.下列现象中,与蜡烛燃烧时所观察到的现象不符的是()
A. 发出黄白色的火焰
B. 火焰上方如果罩一干燥烧杯时能发现烧杯内壁上有水珠
C. 蜡烛靠近火焰处熔化变成液体
D. 蜡烛燃烧时浓烟滚滚
9.下列物质不能溶于水,且密度比水小的是
A. 食盐
B. 蔗糖
C. 铁丝
D. 石蜡
10.蜡烛(足量)在如图密闭的集气瓶内燃烧至熄灭,用仪器测
出瓶内氧气含量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蜡烛燃烧前瓶内只有氧气
B. 氧气浓度小于一定值时,蜡烛无法燃烧
C. 过程中瓶内物质总质量不断减少
D. 蜡烛熄灭后瓶内只剩二氧化碳气体
二、填空题
11.取一支蜡烛,用小刀切下一块,这说明蜡烛的硬度________,将其放入水中,蜡烛浮在水面上,这说明蜡烛的密度比水________,将蜡烛点燃,观察到蜡烛的火焰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层.把火柴梗放在火焰上1秒后取出,可以看到火柴梗________的部分最先碳化,这说明蜡烛火焰的________温度最高.将一只干燥的烧杯罩在蜡烛火焰的上方,烧杯内壁出现了________,片刻后取下烧杯,迅速向烧杯内倒入少量澄清的石灰水,振荡,澄清的石灰水变________,这说明蜡烛燃烧后生成了________和________.
12.通过观察,我们知道了蜡烛的火焰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个部分.把一根火
柴梗放在蜡烛的火焰中(如图),约2s后取出来,可以看到________部分最先变黑,说明________.
13.化学兴趣小组的小明、小刚、小军等三位同学对蜡烛(主要成分是石蜡)燃烧进行了如下探
究:
探究一:蜡烛火焰哪一部分温度最高.
小明同学点燃一支蜡烛,仔细观察蜡烛火焰的分层情况后,取出一根火柴梗,拿住一端迅速平放入酒精灯火焰中(如图),1~2s后取出,观察火柴梗碳化情况.
【观察与思考】
发现火柴梗的________ (填“a”、“b”或“c”)处最先碳化.
【反思与结论】
实验结论:________ 的温度最高.这层火焰温度最高的原因是________ .
探究二:探究石蜡的成分.
小刚同学点燃的一支蜡烛并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冷而干燥烧杯(如图),观察到烧杯内壁出现水珠,然后将烧杯迅速倒转过来,通入澄清石灰水,发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分析与结论】根据上述实验现象说明蜡烛燃烧生成了________ ,由此说明石蜡中一定含有________ 和碳元素.
14.某小组同学进行了有关蜡烛成分测定的实验,请你帮他们完成实验报告:
在蜡烛火焰上方罩一个冷而干燥的烧杯
将内壁涂有
由此可知:蜡烛的成分中一定含有________,可能还含有________元素.
三、实验探究题
15.蜡烛熄灭后有一缕白烟从烛芯飘出,这缕白烟的成分是什么呢?大家展开了激烈的讨论.小亮猜测白烟是蜡烛燃烧时产生的二氧化碳;小光猜测白烟是蜡烛燃烧时产生的水蒸气;小明猜测白烟是石蜡蒸气冷凝成的石蜡固体颗粒.
吹灭蜡烛,立即用一个蘸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罩住白烟,观察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小亮由此得出结论:白烟是二氧化碳.(1)吹灭蜡烛,立即用一块干而冷的玻璃片放在白烟上,玻璃片上没有水雾,而是出现了一些白色固体物质.小光由此得出结论:白烟不是________.
(2)吹灭蜡烛,立即用燃着的木条靠近白烟,发现蜡烛重新被点燃,说明白烟具有可燃性,又排除了
________同学的猜测.
(3)由以上探究结果可知________同学的猜测是正确的.小亮在实验时确实看到了石灰水变浑浊,但他获得的结论不正确,原因是________.几位同学又向焰心斜向插入一支细短玻璃管,发现玻璃管中无明显现象(如图),在玻璃管的上口点燃,上口产生火焰,于是提出焰心气体中含有石蜡蒸气,并进行了如下实验:
16.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多蜡烛(主要成分是石蜡)及其燃烧进行了如下探究。

(1)取一支红色的短蜡烛,用小刀切下一小块,把它放入水中,蜡烛一直浮在水面上。

据此请总结出常温下蜡烛的两条物理性质:________;
(2)点燃蜡烛(图一),取一小木条,迅速平放火焰中(图二)约一秒后取出,观察到木条出现环形焦斑。

据此推测,蜡烛火焰中________温度最高。

(3)将短玻璃导管插入焰心,用燃烧的木条靠近导管另一端(图三),发现导出的气体可以点燃.请你推测导管里气体可能会是________。

17.学好如何观察实验是学习化学中非常重要的一步,请根据以下项目观察蜡烛,并填空.
(1)点燃蜡烛时,可以看到蜡烛被点燃并融化,其中发生物理变化的是________,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________.
(2)蜡烛燃烧时,若用冷而干燥的烧杯倒扣在火焰上,可观察到________;若用涂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倒扣在火焰上,可观察到________;说明蜡烛在燃烧的过程中生成了________
(3)烛焰从内往外可分为焰心、内焰和________三部分,三部分火焰的颜色是不同的,把一根火柴梗放在烛芯附近的火焰中,1~2秒钟后取出,发现在________的部分最先碳化,说明该层火焰的温度最________(填高或低).
(4)熄灭蜡烛时,立即在灯芯不远处点燃白烟,可以观察到________现象.
18.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对蜡烛(主要成分是石蜡)及其燃烧进行了如下探究.
(1)取一支蜡烛,用小刀切下一小块,把它放入水中,蜡烛浮在水面上.结论:石蜡
的密度比水________;
(2)点燃蜡烛,观察到火焰分为外焰、内焰、焰心三层.把一根火柴梗放在火焰中(如
图)约1s后取出可以看到火柴梗的________(填“a”、“b”或“c”)处最先碳化.
(3)在探究的过程中,同学们发现燃着的蜡烛在刚熄灭时,总会有一缕白烟冒出.【发
现问题】白烟的成分是什么呢?
【猜想与假设】
①白烟是蜡烛燃烧时生成的二氧化碳;②白烟是蜡烛燃烧时生成的水;
③白烟是石蜡蒸气凝结成的石蜡固体小颗粒.
【实验验证】
熄灭蜡烛,并立即用一个沾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罩住白烟,其目的是为了验证猜想________,此实验能否得出正确结论?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
(4)熄灭蜡烛,并立即用一块干而冷的玻璃片放在白烟上,发现玻璃片上没有出现水雾,说明白烟不是________.
(5)熄灭蜡烛,并立即用燃着的木条伸到白烟处(不接触灯芯),发现蜡烛重新被点燃,这说明白烟可燃,为假设________提供了证据.同时可排除假设________,因为________.
四、综合题
19.某同学对蜡烛(主要成分是石蜡)及其燃烧进行了探究。

其实验步骤有:
①点燃蜡烛,紧贴烛芯将火柴梗放入火焰中约1秒后取出②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冷而干燥的小烧杯;③用火柴去点白烟;④切下一块石蜡,放入水中;⑤熄灭蜡烛⑥迅速倒转烧杯,加入澄清石灰水,振荡。

请回答以下问题:
(1)参看(2)的实验记录,以上操作步骤的正确排序是________。

(2)按要求填写下列实验现象及其结论。

结论:蜡烛燃烧生成________ 。

20.化学兴趣小组的三位同学对蜡烛(主要成分是石蜡)及其燃烧进行了如下探究.
(1)贝贝取一支蜡烛,用小刀切下一小块,把它放入水中,蜡烛浮在水面上.结论:石蜡的密度比水________;
(2)芳芳点燃蜡烛,观察到火焰分三层.
把一根火柴梗放在火焰中(如图)约1s后取出可以看到火柴梗的________(填“a”、
“b”或“c”)处最先碳化.
(3)亮亮用一个内壁涂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罩住蜡烛火焰,澄清的石灰水
________.得出结论,蜡烛燃烧生成________.用一个干而冷的烧杯罩在蜡烛火焰上,
烧杯内壁有________出现.得出结论,蜡烛燃烧生成________.。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