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对甲苯磺酰基乳酸乙酯合成新工艺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八届全国农药交流会论文集
15
S(.)对甲苯磺酰基乳酸乙酯合成新工艺
徐庆丰
(合肥久易农业开发有限公司)
中间体S(一)对甲苯磺酰基乳酸乙酯是合成精恶唑禾草灵和精喹禾灵的关键中间体,其合成技术水平决 定了精恶唑禾草灵和精喹禾灵的生产成本和技术水平。由于对甲苯磺酰氯L(.)乳酸乙酯在反应体系的稳定, 故工业上一般的合成方法是:先将对对甲苯磺酰氯、L(一)乳酸乙酯投入到甲苯体系中,在一定的温度下滴 加三乙胺,然后升温,再保温48小时,然后处理得到目标产物S(一)对甲苯磺酰基乳酸乙酯,收率在90%, 含量在95%左右。在工业生产中,由于放大效应的影响,反应时间会随着投料量增大而反应时间相应延长, 造成生产的不稳定;由于三乙胺有强烈氨臭,同时对呼吸道有强烈的刺激性,吸入后可引起肺水肿甚至死 亡,口服腐蚀13腔、食道及胃。眼及皮肤接触可引起化学性灼伤等特点,用量大、操作环境非常恶劣;另 外收率水平较低、三乙胺售价高也造成了成本的上升。针对这些问题,我们选择了新的缚酸剂并优化工艺, 使合成的s(一)对甲苯磺酰基乳酸乙酯,产品含量大于98%,收率达到95%以上。
1.2合成方法
于1000 mL四口瓶中加入200札甲苯、10 g干燥刺及14 g NaOH,搅拌溶解后再加入50酣甲苯磺酰氯, 搅拌并降温至.5。C~一10。C后,将36.5 g L(.)乳酸乙酯与20札甲苯的混合液倒入恒压滴液漏斗。控制温度在
一5℃~一10。C左右将漏斗中的混合液在3小时内滴加入反应瓶,滴完后保温6d,时,取样测残留合格后,用盐 酸酸化pH值2~3,静置分层,有机相用清水洗涤至中性,分层,后脱出甲苯(甲苯可回收套用),降温出料, 得到68.9 g S(一)对甲苯磺酰基乳酸乙酯,收率95.7%,含量98.2%(气谱内标法)。
1 实验部分
1.1仪器和试剂 气相色谱:HP4890; S(.)对甲苯磺酰基乳酸乙酯:标准品(自提); 丙酮:分析纯; L(一)乳酸乙酯:工业级(99.5%); 对甲苯磺酰氯:工业级(99%); 三乙胺:工业级(99%); 氢氧化钠:工业级(96%); 干燥剂A:工业级(99%); 甲苯:工业级(99%); 盐酸:工业级(31%)。
固定投料比为对甲苯磺酰氯/L(-)乳酸乙酯/NaOH=I/1.18/1.3(m01);对甲苯磺酰氯/干燥剂/甲苯 =250/50/900(kg);反应温度为一80C,考察反应时间对含量、收率的影响:见表3。
表3反应时间对含量、收率的影响
从表3可知,反应时间保持在61b时以上,含量可稳定在98%以上,收率可稳定在95%以上,若小于6 小时,则收率有明显降低,故反应时间定为6小时。 3结论
16
优秀论文
不同的反应温度对产品含量、收率的影响十分巨大。可见,在此反应中,应该存在3个反应的竞争, 即对甲苯磺酰氯碱解、L(.)乳酸乙酯碱解、磺化反应之间的竞争。温度太低,反应速度慢,磺化反应占优 势;温度太高,则导致体系的碱性加强,同样导致碱解的加速,反应后甚至出现一些不明白色固体,收率 较低;相对而言,滴加温度在.IO。C~一5"C,可在碱解和磺化反应之间取得较好含量、收率。 2.2投料比对收率的影响
2结果与讨论
考察投料比、反应温度、溶剂量、滴加时间等对反应收率的影响,具体实验数据如下。 2.1反应温度对含量、收率的影晌
固定投料比为对甲苯磺酰氯:L(一)乳酸乙酯:NaOH=1:1.18:1.2(m01);对甲苯磺酰氯:干燥剂:甲 苯=250:50:900(kg);反应时间6dx时,考察反应温度对含量、收率的影响,见表1。
以对甲苯磺酰氯、L(.)乳酸乙酯、NaOH、甲苯体系中在干燥剂作用下合成S(一)对甲苯磺酰基乳酸乙酯, 实验结果表明,对甲苯磺酰氯、L(.)乳酸乙酯、NaOH的摩尔投料比为l:1.18:1.2,反应温度一lO℃~·5℃, 反应时问6小时,此时有最高的含量98.3%收率95.8%。 参考文献(略)
固定滴加反应的温度为一8 0C,对甲苯磺酰氯:干燥剂:甲苯=250:50:900(1(g)反应时间为6,b时, 考察对甲苯磺酰氯、L(一)乳酸乙酯、NaOH投料比的影响,见表2。
表2对甲苯磺酰氯、L(.)乳酸乙酯、NaOH投料比对含量、收率的影响
从表2可知,在投料比变化时,无论收率还18/1.2。 2.3反应时间对收率的影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