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明代商品经济下的通俗文学批评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中图分 类号】 I 6 2 0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 献标识码】 A 文
[ 文章编号] 17 — 0 2 2 1 )90 - 3 6 2 6 0 ( 0 0 0 - 1 1o 1
也散 见于 各类评 本 中 。圈和点 随着我 国商品经 济 的飞速 发展 , 民大众 的生活 号 作为 一种评 点样 式 , 人 有 警示 读 者之用 ; 是戏 曲评点 抹 水 平 不 断提 高 , 俗文 学 越发 繁 盛 , 俗 文 学研 究 也 最 为常 见 , 突 出强调 、 通 通
第2 7卷
第 9期
辽 宁教 育行 政 学 院 学报
J u a fL a ni g Ed c t n lAd n s r t n I siu e o r l i o n u a i a mi i t i n tt t n o o ao
21 0 0年 9月
Vo .7 No 9 1 2 . S p 01 e t2 0
论 明代 商 品经济下 的通俗文学批评
张 守岩
( 阳师 范 大 学 , 宁 沈 阳 10 3 ) 沈 辽 10 4
【 摘
要】 考察明代 商品经济下的通俗文学批评 , 有助于观 照当前 市场经济条件 下的通俗文 学研究 。首先 简述 明代通俗 文学
批评 的批评主体和批评方式 , 接着 阐释明代通俗文学批评的审美趣 味 , 最后分析 了明代 通俗 文学批评繁盛 的原 因。 【 关键词】 通俗文学批 评 ; 商品经济; 市民阶层 ; 审美消费
是 道 加 紧前行 。考察 明代商 品经济下通俗文学批评 的发 中的独 特符 号 , 在 曲词 、 白旁所 画的粗 黑 的竖线 , 删 用 展, 对我国当前的通俗文学研究有很大的借鉴意义。 亦 有 强调 指示 之用 ; 在评 点 中较 为少 见 , 以去 除 多 余 、 雅之 处 。 不 明代通 俗文 学批 评概 貌 ( ) 评 主体 简述 一 批 除 了评 点 , 名家论 著 在 明代 通俗 文学 批评 中也 占 参 与 明代 通 俗 文学 批 评 的不仅 仅 是 专 门的批 评 有重要地位 。例如 , 李开先的《 词谑》 王骥德的《 , 曲 , 顾 等 还有 一种较 为 间 家, 还有 作 家 、 书商和 伪托 名家 的一 般评 者 。 著 名 的 律 》沈 德符 的《 曲杂 言 》 。此外 , 较 批 评 家有冯 梦龙 、 漾初 、 凌 蒋大 器 、 汤显 祖 、 圣 叹等 。 接的批评方式——选 本。如李开先的《 金 市井艳词》冯 , 这些名家或受人之托为之褒赞 ,或有感而发 自述褒 梦龙的《 挂枝儿》《 、山歌》 臧懋循 的《 , 元曲选》 这些 等。 贬, 或与友人互答 、 争言论辩 。其批评都较为深 刻精 选本都是根据编者的审美趣味选编的, 故通过分析选 本 中作 品 的风格 、 特征 便可 知道 选编 者 的部分文 学观 湛。 作家 自 评虽少 , 但仍有之 , 如吴承恩对《 西游记》 的 论述。 书商 述评 常有 , 书商 的一种 促销 手段 。 州 书 念 。 是 杭 二、 明代 通俗 文 学批评 的 审美趣 味 商 夏履 先 曾评点 过《 禅真逸 史 》苏 州书 商袁无 涯 曾评 , ( ) 一 以俗 为 尚、 于里耳 谐 点 过 《 镌 李 氏藏 本 忠义水 浒 传》 新 。在 明代 , 伪托 名家 撰 文者 屡见 不鲜 。 中 , 贽被 人伪 托最 多 , 卓 吾之 其 李 李 文学的通俗性一直是通俗文学批评家们所倡导 明代 尤甚 。明代通 俗文 学批 评家认 为 , 诗词 、 经史 名也多被假借。除此 , 被假 冒者还有汤显祖 、 陈继儒 、 的 , 金圣叹、 钟惺等。 虽然这些伪文常被视为“ 坊间伎俩” 虽在言道 、 , 传道 , 但其语意精深 , 指事用典艰涩玄奥 , 使人望而却步 , 岂敢卒读。 而小 但 其对 通俗 文化 的支 持和 维护 , 在通 俗 文学批 评史 上 往往言在此而意在彼 , 有 着不 可湮 没 的功绩 。 说 、 曲、 戏 民歌 等通 俗 文学 作 品 , 言 明 白晓 畅 、 句 语 句 ( ) 评 方式举 隅 二 批 家 常 , 物形 象栩 栩如 生 , 事情 节 引人人 胜 , 人爱 人 故 让 明代文学批评形式多样 ,常见的有名家著作 、 不释手。 序 因此 , 文学的语言 、 题材 、 审美等都应通俗化 , 尤其是下层读者 ) 容易接受和玩赏, 从而使 跋笔记 、 文论诗论 、 题辞题记 , 此外还存于各种书信杂 使接受者( 感、 史传 碑 志 、 散文 小 品之 中 。 文 学传播 得更 广 , 大 文学对 生 活 的影 响 。 增 在 明代 众多 的批评 形式 中 , 评点 最 为流行 。它包 语言 通俗 化是通 俗文学 的基 础 。 文学 作 品中 1常 3 括 序跋 、 语 、 批 符号 三种 主要 形 式 。 明代 通俗 文学 批 用语 、 在 俚语 的使 用 , 近 了读 者 与作 品的距离 , 进 了 拉 增 评 中 , 跋式 批评 颇 多 。例 如 , 序 蒋大 器 ( 愚子 ) 三 阅读 的愉悦感 。欣欣子在《 庸 的《 金瓶梅词话序》 肯定了 中, 国志通俗演义》 , 序 欣欣子的《 金瓶梅词话》 , 序 冯梦龙 《 金瓶 梅》 的俚语运 用 。 中指 出 ,金瓶梅 》寄意 于时 序 《 “ 的“ 三言” , 序 李贽的《 忠义水浒传序》 除了序跋 , 俗” “ 等。 批 、语涉俚俗”“ 、虽市井之常谈 , 闺房之碎语 , 使三 如饫 天浆 而拔鲸 牙 , 洞洞 然易 晓” 1 。[㈣ 1 语 也是 评 点 的 主要手 段 , 分 为前 批 、 可 出批 、 眉批 、 夹 尺童 子 闻之 , 批、 尾批 , 于各类 评点 本 中 。例如 ,李评 ” 见 “ 曲本 ,陈 冯 梦龙在 《 今小说 叙 》 中针 对文 学接 受群 体的具 体 “ 古 评” 曲本 , 钟敬 伯 、 友 夏批 点 的《 当然 》 。 外 , 谭 想 等 此 符 状 况— — “ 里耳 多 ” 也认 为文 学语 言要 通俗化 。除 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