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六年级知识点归纳
人教版小学一到六年级数学知识点归纳
![人教版小学一到六年级数学知识点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b6eedb4df12d2af90242e651.png)
小学数学基础知识整理一、小学数学基础知识整理(一到六年级)小学一年级。
学会基础加减乘。
小学二年级完善乘法口诀表,学会除混合运算,基础几何图形。
小学三年级学会,几何面积周长等,时间量及单位。
路程计算,分配律,分数小数。
小学四年级线角自然数整数,素因数梯形对称,分数小数计算。
小学五年级分数小数乘除法,及平均,比较大小变换,图形面积体积。
小学六年级比例百分比概率,圆扇圆柱及圆锥。
二、必背定义、定理公式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
公式S= a×h÷2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公式S= a×a长方形的面积=长×宽公式S= a×b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公式S= a×h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 公式S=(a+b)h÷2内角和:三角形的内角和=180度。
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公式:V=abh长方体(或正方体)的体积=底面积×高公式:V=abh正方体的体积=棱长×棱长×棱长公式:V=aaa圆的周长=直径×π 公式:L=πd=2πr圆的面积=半径×半径×π 公式:S=πr2圆柱的表(侧)面积:圆柱的表(侧)面积等于底面的周长乘高。
公式:S=ch=πdh=2πrh 圆柱的表面积:圆柱的表面积等于底面的周长乘高再加上两头的圆的面积。
公式:S=ch+2s=ch+2πr2圆柱的体积:圆柱的体积等于底面积乘高。
公式:V=Sh圆锥的体积=1/3底面×积高。
公式:V=1/3Sh分数的加、减法则:同分母的分数相加减,只把分子相加减,分母不变。
异分母的分数相加减,先通分,然后再加减。
分数的乘法则:用分子的积做分子,用分母的积做分母。
分数的除法则:除以一个数等于乘以这个数的倒数。
三、读懂理解会应用以下定义定理性质公式(一)、算术方面1、加法交换律:两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小学一至六年级数学知识点归纳
![小学一至六年级数学知识点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94ddc07f5627a5e9856a561252d380eb62942383.png)
一年级数学知识点:1.数的认识:数的读写、数的概念、数的比较大小。
2.加法和减法:加减法的概念与运算、加法口算和减法口算。
3.数的合并与拆分:数的合并和数的拆分。
4.数量的意义:数量的概念、数量的认识、数量的表示。
5.时间:时间的概念、日常时间的认识与表示。
6.金钱:金钱的概念、小额货币的认识与表示。
二年级数学知识点:1.加法和减法:两位数加减法、进位和退位运算。
2.数的认识和扩展:数的读写、数的比较大小。
3.乘法和除法:乘法口诀表、简单的乘除法运算。
4.长度和重量:长度的认识与表示、重量的认识与表示。
5.时钟和日历:时钟的概念与表示、日历的概念与表示。
6.二维图形和三维图形:基本二维图形(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圆形)的认识与表示、三维图形(立方体、球体、圆柱体、圆锥体)的认识与表示。
三年级数学知识点:1.加法和减法:三位数加减法、进位和退位运算。
2.乘法和除法:两位数乘法、除法口算。
3.数的认识和扩展:数的读写、数的比较大小。
4.分数:分数的概念与表示。
5.长度和重量:长度的认识与表示、重量的认识与表示。
6.时钟和日历:时钟的概念与表示、日历的概念与表示。
7.二维图形和三维图形:基本二维图形(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圆形)的认识与表示、三维图形(立方体、球体、圆柱体、圆锥体)的认识与表示。
四年级数学知识点:1.加法和减法:四位数加减法、进位和退位运算。
2.乘法和除法:三位数乘法、除法口算。
3.分数:分数的概念与表示、分数的加减乘除运算。
4.小数:小数的概念与表示、小数与分数的转化。
5.长度和重量:长度的认识与表示、重量的认识与表示。
6.时钟和日历:时钟的概念与表示、日历的概念与表示。
7.平面和空间几何:平面图形的认识与表示、三维图形的认识与表示。
五年级数学知识点:1.加法和减法:五位数加减法、进位和退位运算。
2.乘法和除法:四位数乘法、除法口算。
3.分数:分数的概念与表示、分数的加减乘除运算。
科学六年级考试知识点归纳
![科学六年级考试知识点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8f561c0732687e21af45b307e87101f69e31fb0b.png)
科学六年级考试知识点归纳科学作为一门重要的学科,对于学生的学习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六年级是学生学习科学的关键时期,需要对各个知识点进行归纳和总结。
下面将对六年级科学考试的知识点进行详细的归纳,帮助学生更好地备考和复习。
1. 物质与能量- 物质的性质:固体、液体和气体的性质;物体的延展性、磁性、导电性等。
- 热与温度:温度的测量方法;温度与物体热量的关系;热的传递方式。
- 光的传播与阻挡:光的直线传播、反射和折射;隔光性材料的应用。
2. 生物与环境- 生物的特征:五官、身体结构、运动能力、感知能力等。
- 动物与植物的生长发育:变态生长、发育阶段、营养需求等。
- 生命活动与环境的关系:生物的生存适应、生物圈的组成、物种的数量变化等。
3. 科学实验- 观察与实验:正确观察、记录实验结果、提出科学问题。
- 科学探究:提出假设、设计实验、分析实验结果、得出结论。
- 实验设备与仪器:显微镜、天平、温度计等常用实验设备的使用方法。
4. 声音与振动- 声音的产生:物体振动引起声音;声音的传播方式。
- 声音的特性:音高、音量、音色等。
- 声音的应用:声音的传播与阻隔、声音的利用等。
5. 地球与太阳系- 太阳系的组成:太阳、行星、卫星、彗星等的特点与运动规律。
- 地球的运动:自转、公转、地球倾斜等的影响。
- 天文现象:昼夜变化、四季变化、月相变化等。
6. 生态环境保护- 自然资源与人类生活:水资源、空气资源、能源资源的重要性与保护。
- 环境污染与保护:水污染、大气污染、土壤污染的原因与防治措施。
- 可持续发展:节约能源、减少垃圾、保护生物多样性等的重要性与措施。
以上是六年级科学考试的主要知识点归纳。
希望同学们在备考和复习过程中能够重点关注这些知识点,加强对于实验技巧的掌握,提高自己的科学素养。
通过科学的学习,同学们能够更好地理解、认识和探索自然界的奥秘,培养自己的科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祝同学们取得优异的成绩!。
小学六年级数学知识点归纳大全
![小学六年级数学知识点归纳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53b4d969195f312b3069a562.png)
小学六年级数学知识点归纳六年级上册知识点概念总结1.分数乘法:分数乘法的意义与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就是求几个相同加数和的简便运算。
2.分数乘法的计算法则:分数乘整数,用分数的分子和整数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不变;分数乘分数,用分子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相乘的积作分母。
但分子分母不能为零.。
3.分数乘法意义分数乘整数的意义与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就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一个数与分数相乘,可以看作是求这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4.分数乘整数:数形结合、转化化归5.倒数:乘积是1的两个数叫做互为倒数。
6.分数的倒数找一个分数的倒数,例如3/4 把3/4这个分数的分子和分母交换位置,把原来的分子做分母,原来的分母做分子。
则是4/3。
3/4是4/3的倒数,也可以说4/3是3/4的倒数。
7.整数的倒数找一个整数的倒数,例如12,把12化成分数,即12/1 ,再把12/1这个分数的分子和分母交换位置,把原来的分子做分母,原来的分母做分子。
则是1/12 ,12是1/12的倒数。
8.小数的倒数:普通算法:找一个小数的倒数,例如0.25 ,把0.25化成分数,即1/4 ,再把1/4这个分数的分子和分母交换位置,把原来的分子做分母,原来的分母做分子。
则是4/19.用1计算法:也可以用1去除以这个数,例如0.25 ,1/0.25等于4 ,所以0.25的倒数4 ,因为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
分数、整数也都使用这种规律。
10.分数除法:分数除法是分数乘法的逆运算。
11.分数除法计算法则:甲数除以乙数(0除外),等于甲数乘乙数的倒数。
12.分数除法的意义:与整数除法的意义相同,都是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
13.分数除法应用题:先找单位1。
单位1已知,求部分量或对应分率用乘法,求单位1用除法。
14.比和比例:比和比例一直是学数学容易弄混的几大问题之一,其实它们之间的问题完全可以用一句话概括:比,等同于算式中等号左边的式子,是式子的一种(如:a:b);比例,由至少两个称为比的式子由等号连接而成,且这两个比的比值是相同(如:a:b=c:d)。
人教版学校六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4-6单元)
![人教版学校六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4-6单元)](https://img.taocdn.com/s3/m/c7fe932f1ed9ad51f11df217.png)
人教版学校六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4-6单元)第四单元比比:两个数相除也叫两个数的比1、比式中,比号(∶)前面的数叫前项,比号后面的项叫做后项,比号相当于除号,比的前项除以后项的商叫做比值。
连比如:3:4:5读作:3比4比52、比表示的是两个数的关系,可以用分数表示,写成分数的形式,读作几比几。
例:12∶20==12÷20==0.612∶20读作:12比20区分比和比值:比值是一个数,通常用分数表示,也可以是整数、小数。
比是一个式子,表示两个数的关系,可以写成比,也可以写成分数的形式。
3、比的基本性质: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以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比值不变。
4、化简比:化简之后结果还是一个比,不是一个数。
(1)、用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除以它们的公约数。
(2)、两个分数的比,用前项后项同时乘分母的最小公倍数,再按化简整数比的方法来化简。
也可以求出比值再写成比的形式。
(3)、两个小数的比,向右移动小数点的位置,也是先化成整数比。
5、求比值:把比号写成除号再计算,结果是一个数(或分数),相当于商,不是比。
6、比和除法、分数的区别:除法:被除数除号(÷)除数(不能为0)商不变性质除法是一种运算分数:分子分数线(—)分母(不能为0)分数的基本性质分数是一个数比:前项比号(∶)后项(不能为0)比的基本性质比表示两个数的关系商不变性质: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商不变。
分数的基本性质:分子和分母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
分数除法和比的应用1、已知单位“1”的量用乘法。
2、未知单位“1”的量用除法。
3、分数应用题基本数量关系(把分数看成比)(1)甲是乙的几分之几?甲=乙×几分之几乙=甲÷几分之几几分之几=甲÷乙(2)甲比乙多(少)几分之几?4、按比例分配:把一个量按一定的比分配的方法叫做按比例分配。
5、画线段图:(1)找出单位“1”的量,先画出单位“1”,标出已知和未知。
小学六年级数学知识点归纳
![小学六年级数学知识点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5fceea14abea998fcc22bcd126fff705cc175c19.png)
小学六年级数学知识点归纳第一部分数与代数一、数的认识知识点一:数的意义及分类1.整数是无限的,没有最小或最大的整数。
2.自然数是无限的,最小的自然数是1,没有最大的自然数。
3.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的数称为零。
4.分数有真分数、假分数、带分数和最简分数。
5.百分数是百分数和分数的对比。
6.小数是有限小数和无限小数(无限不循环小数和无限循环小数)。
知识点二:计数单位和数位1.个、十、百……以及十分之一、百分之一……都是计数单位。
2.各个计数单位所占的位置称为数位。
3.十进制计数法。
4.数的分级。
知识点三:数的读、写法1.整数、小数、分数、百分数、正数和负数的读写法。
知识点四:数的改写1.把多位数改写成以“万”或“亿”为单位的数,可直接改写或省略尾数。
2.求小数的近似数。
3.假分数和带分数、整数之间的互化。
4.分数、小数与百分数之间的互化。
知识点五:数的大小比较1.整数、小数、分数、正数和负数的大小比较。
2.比较小数、分数和百分数的大小时,可把分数和百分数化成小数,把各小数的相同数位上下对齐进行比较,最后排序结果一定要排列原数。
知识点六:数的性质1.分数的基本性质。
2.小数的基本性质。
3.移动小数点的位置可引起小数大小变化,需要补位。
知识点七:因数倍数质数合数1.因数和倍数的意义。
2.因数和倍数的特征,一个数的因数个数有限,最小因数为1,最大因数为本身;一个数的倍数个数无限,最小倍数为本身,没有最大倍数;一个数既是它本身的因数,也是它本身的倍数。
3.2、3、5的倍数的特征。
4.奇数和偶数的意义,自然数不是奇数就是偶数,最小奇数为1,最小偶数为2.5.质数和合数的意义,最小质数为2,2是唯一的偶质数,没有最大质数;最小合数为4,没有最大合数。
6.判断一个数是质数还是合数的方法。
7、质因数、分解质因数、分解质因数的方法质因数是指能整除一个数的质数,分解质因数是将一个数分解成若干个质因数的乘积。
分解质因数的方法有多种,常用的有试除法和分解质因数法。
小学六年级数学知识点归纳
![小学六年级数学知识点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077a7e1a773231126edb6f1aff00bed5b9f37397.png)
小学六年级数学知识点归纳六年级数学知识点归纳1一、分数乘法(一)分数乘法的计算法那么:1、分数与整数相乘:分子与整数相乘的积做分子,分母不变。
(整数和分母约分)2、分数与分数相乘:用分子相乘的积做分子,分母相乘的积做分母。
3、为了计算简便,能约分的要先约分,再计算。
注意:当带分数进展乘法计算时,要先把带分数化成假分数再进展计算。
(二)规律:(乘法中比拟大小时)一个数(0除外)乘大于1的数,积大于这个数。
一个数(0除外)乘小于1的数(0除外),积小于这个数。
一个数(0除外)乘1,积等于这个数。
(三)分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整数的运算顺序一样。
(四)整数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对于分数乘法也同样适用。
乘法交换律:a×b=b×a乘法结合律:(a×b)×c=a×(b×c)乘法分配律:(a+b)×c=ac+bc ac+bc=(a+b)×c六年级数学知识点归纳21.认识圆柱和圆锥,掌握它们的根本特征。
认识圆柱的底面、侧面和高。
认识圆锥的底面和高。
2.探究并掌握圆柱的侧面积、外表积的计算方法,以及圆柱、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会运用公式计算体积,解决有关的简单实际问题。
3.通过观察、设计和制作圆柱、圆锥模型等活动,理解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之间的联络,开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4.圆柱的两个圆面叫做底面,周围的面叫做侧面,底面是平面,侧面是曲面。
5.圆柱的侧面沿高展开后是长方形,长方形的长等于圆柱底面的周长,长方形的宽等于圆柱的高,当底面周长和高相等时,侧面沿高展开后是一个正方形。
6.圆柱的外表积=圆柱的侧面积+底面积×2即S表=S侧+S 底×2或2πr×h+2×π。
7.圆柱的侧面积=底面周长×高即S侧=Ch或2πr×。
8.圆柱的体积=圆柱的底面积×高,即V=sh或πr2×。
小学六年级数学知识点归纳
![小学六年级数学知识点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0d3f33ffd15abe23482f4de2.png)
小学六年级数学知识点归纳一、常用的数量关系式1、每份数×份数=总数总数÷每份数=份数总数÷份数=每份数2、速度×时间=路程路程÷速度=时间路程÷时间=速度3、单价×数量=总价总价÷单价=数量总价÷数量=单价4、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工作效率5、加数+加数=和和-一个加数=另一个加数6、被减数-减数=差被减数-差=减数差+减数=被减数7、因数×因数=积积÷一个因数=另一个因数8、被除数÷除数=商被除数÷商=除数商×除数=被除数二、小学数学图形计算公式1、正方形(C:周长 S:面积 a:边长)周长=边长×4 C=4a面积=边长×边长S=a×a正方体(V:体积a:棱长)表面积=棱长×棱长×6 S表=a×a×6体积=棱长×棱长×棱长V=a×a×a2、长方形(C:周长 S:面积 a:边长)周长=(长+宽)×2 C=2(a+b)面积=长×宽S=ab长方体(V:体积 s:面积 a:长 b: 宽 h:高)(1)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2 S=2(ab+ah+bh)(2)体积=长×宽×高V=abh3、三角形(s:面积 a:底 h:高)面积=底×高÷2 s=ah÷2三角形高=面积×2÷底三角形底=面积×2÷高4、平行四边形(s:面积 a:底 h:高)面积=底×高s=ah5、梯形(s:面积 a:上底 b:下底 h:高)面积=(上底+下底)×高÷2 s=(a+b)× h÷26、圆形(S:面积 C:周长л d=直径 r=半径)(1)周长=直径×л=2×л×半径C=лd=2л r(2)面积=半径×半径×л7、圆柱体8、圆锥体9、总数÷总份数=平均数10、相遇问题相遇路程=速度和×相遇时间相遇时间=相遇路程÷速度和速度和=相遇路程÷相遇时间11、利润与折扣问题三、常用单位换算1、长度单位换算1千米=1000米1米=10分米 1分米=10厘米1厘米=10毫米1米=100厘米2、面积单位换算1平方千米=100公顷1公顷=10000平方米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1平方厘米=100平方毫米3、体(容)积单位换算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 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 1立方分米=1升1立方厘米=1毫升 1立方米=1000升4、重量单位换算1吨=1000 千克 1千克=1000克1千克=1公斤5、人民币单位换算1元=10角1角=10分1元=100分3、时间单位换算1世纪=100年 1年=12月大月(31天)有:1\3\5\7\8\10\12月小月(30天)的有:4\6\9\11月平年2月28天, 闰年2月29天平年全年365天,闰年全年366天 1日=24小时1时=60分 1分=60秒 1时=3600秒第一章数的认识一概念(一)整数1 整数的意义:自然数和0都是整数。
六年级有关语文知识点梳理归纳
![六年级有关语文知识点梳理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cc3f1b08abea998fcc22bcd126fff705cd175c5c.png)
六年级有关语文知识点梳理归纳六年级有关语文知识点梳理归纳一总结1、朗读、默读和背诵。
2、联系上下文理解文中词语的意思。
3、分辨实写与联想的语句。
了解联想与比喻的异同点。
4、概括主要内容和中心思想。
5、体会文章详略的方法及作用。
6、体会文章的表达方式:叙述、描写、说明、抒情、议论。
7、人物描写的外貌描写中的肖像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神态描写、心理描写五种描写方法。
知识点小学阅读教学的基本任务是“培养学生看书报的能力和认真阅读的习惯”。
看书报能力是指能够掌握学过的常用词汇;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比较熟练地默读课文,能背诵或复述指定的课文;能够给课文分段和层次,概括段落大意和文章的中心;能读懂适合少年儿童阅读的书报,理解主要内容,有初步的分析能力。
认真阅读的习惯主要是指边读边想的习惯。
查字典和运用其它工具书的习惯以及质疑问难的习惯等。
一、划分段落层次段有自然段和意义段。
自然段也叫小段或小节。
它是作者在表达内容时,围绕一个意思说一句话或几句连贯的话,是构成篇章的最小单位。
意义段又叫逻辑段,它可以由一个自然段组成,也可以由几个相关的自然段合并而成。
自然段着重文字表达的需要,意义段着眼思想内容的划分。
我们学习段,一是弄懂怎样把话一句一句地连起来,表示一个主要意思;二、是进行思维训练,培养概括能力。
自然段如何分层和概括段意呢?自然段划分层次,就是通过对一段话的分析,看出这段在有个意思,这几个意思又是怎样一层一层有顺序地写下来的。
自然段常见的组合方式有:1、顺承式即按事情或动作的先后顺序表达。
例如:7月27日凌晨两点,九江赛城湖的大堤塌陷了。
//400多名官兵闻讯赶到。
支队长一声令下:“上!”顿时,一条长龙在崩塌的堤坝下出现了。
官兵们肩扛沉重的沙包,在泥水中来回穿梭。
有的为了行走快捷,索性赤脚奔跑起来。
嶙峋的片儿石割破了脚趾,他们全然不顾,心中只有一个念头:“大堤,保住大堤!”//狂风卷着巨浪,猛烈地撕扯着堤岸。
小学六年级数学全册知识点归纳
![小学六年级数学全册知识点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042a55ab541810a6f524ccbff121dd36a32dc434.png)
一、数与代数1.数的读法:百分数、小数、分数、整数2.数的大小比较:大小关系、用大小符号表示大小关系3.数的进位与退位:百位、千位、万位4.数的四则运算:加法、减法、乘法、除法5.数的倍数和约数:倍数的概念、约数的概念6.乘法的应用:乘法与加法、乘法与减法、乘法与除法7.除法的应用:商的概念、余数的概念、数的整除性质8.分数的认识与比大小:分数的概念、分数的大小比较、分数的简化与扩展9.分数的四则运算:分数的加法、分数的减法、分数的乘法、分数的除法10.整数的认识:正整数、负整数、零、整数的大小比较11.纸带图与有向数线:纸带图的绘制、有向数线的绘制、正负数坐标轴上数的位置表示二、空间与图形1.点、线、面:点的认识、线的认识、面的认识2.平面图形:三角形、四边形、多边形、圆形、椭圆形、正方形、长方形、平行四边形、直角三角形、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3.立体图形:长方体、正方体、棱柱、棱锥、棱台、球、圆柱、圆锥、圆台4.图形的名称和性质:平行四边形、矩形、正方形、菱形、三角形、四边形等5.平面镜像与空间镜像:平面图形的镜像、立体图形的镜像6.位置与方向:方向的认识、位置的认识、位置关系的认识三、量的认识与运用1.长度的换算:米与厘米的换算、分米与厘米的换算、运用换算计算长度2.长度和重量的比较:比较长度的大小、比较重量的大小3.时间的认识与计算:时、分、秒的认识、时间段的计算、时钟的读法4.面积的认识与计算:长方形的面积计算、正方形的面积计算5.体积的认识与计算:长方体的体积计算、正方体的体积计算6.资料的收集和整理:资料的收集方法、用表格整理资料四、数据的收集与处理2.数据的处理与分析:数据的整理、数据的比较、数据的运算3.数据的表示与解释:数据的图表表示、图表的读取与解读五、解决问题的策略与方法1.数学问题求解:分析问题、选择适当的计算方法、验证和总结解答结果2.解决实际问题:问题与计算、问题与图形3.数学建模:抽象、分析、解决。
六年级所有的知识点
![六年级所有的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2d12eb2ef4335a8102d276a20029bd64783e62d7.png)
六年级是小学最后一年,学习内容涵盖了多个学科的知识点。
以下是六年级常见的知识点:1.语文知识点:-词语的意义、用法和辨析-课文理解和阅读技巧-作文写作技巧和语法知识-成语、歇后语和谚语的理解和运用-古诗文的背诵和理解-标点符号的使用规则2.数学知识点:-加减乘除的运算技巧和计算方法-数的大小和顺序的比较-分数、小数和百分数的概念和运算-数据的整理和统计-图形的认识和性质-简单的代数方程和解题技巧3.英语知识点:-基础词汇的记忆和运用-基本句型和语法的掌握-听力理解和口语表达能力-阅读理解和写作能力-时态和语态的运用-英语文化和习惯的了解4.自然科学知识点:-生物的种类、特点和分类-植物的结构、生长和繁殖-动物的种类、特征和习性-大气层和气候的特点和变化-地球的运动和地理环境-物质的性质、变化和分离方法5.社会科学知识点:-我国历史和文化的基本概念和事件-世界地理和国际关系的了解-政治制度和公民的权利与义务-环境保护和资源的利用-社会道德和法律法规的认识-经济基础概念和计算方法6.美术、音乐和体育方面的知识点:-绘画和造型基本技巧和表现形式-音乐和节奏的基本概念和演奏技巧-体育运动和基本动作的掌握-舞蹈和表演基本技巧的学习-美术、音乐和体育与生活和社会的关系以上仅是六年级常见的知识点,这些知识点是为了帮助学生全面发展和积累基础知识。
根据个别学校和地区的教育要求和教材,知识点会有所不同。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校和老师的要求,有针对性地复习和学习相关知识点。
小学三至六年级英语知识点归纳总结
![小学三至六年级英语知识点归纳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23537fae4bfe04a1b0717fd5360cba1aa8118c33.png)
一、基础语法知识1.名词:可数名词和不可数名词、单数和复数形式、名词所有格。
2. 冠词:定冠词a/an和不定冠词the的用法。
3. 代词:人称代词(I, you, he, she, it, we, they)、物主代词(my, your, his, her, its, our, their)、指示代词(this, that, these, those)、反身代词(myself, yourself, himself, herself, itself, ourselves, yourselves, themselves)、一般疑问代词(who, whose, whom, what)。
4. 动词:be动词(am, is, are)、一般现在时的第三人称单数形式(-s/-es结尾)、一般过去时(过去式或did)、现在进行时(am/is/are + doing)、一般将来时(will/shall + 动词原形)、情态动词(can, could, may, might, must, shall, should, will, would, ought to)、动词不定式。
5.形容词和副词:形容词的比较级和最高级、副词的比较级和最高级。
6.介词:常见介词的用法及固定搭配。
7. 连词:并列连词(and, but, or)、选择连词(either...or, neither...nor)、因果连词(because, so)、时间连词(when, while)、条件连词(if)。
二、词汇知识1.常见的日常用语、问候语和礼貌用语。
2.数字和计量单位。
3.季节、天气、时间和日期的词汇。
4.日常生活中的家庭、学校、城市、交通工具等的词汇。
5.常见的动物、植物、水果、蔬菜等的词汇。
6.颜色、形状、大小、方向等的词汇。
7.常见的体育项目、运动用品和运动动作的词汇。
三、阅读和写作技巧1.阅读理解:根据文章内容回答问题、判断正误、选择正确答案等。
小学六年级数学总复习知识点归纳
![小学六年级数学总复习知识点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86b138e1700abb68a982fbd4.png)
小学六年级数学总复习知识点归纳一、常用的数量关系式1、每份数×份数=总数总数÷每份数=份数总数÷份数=每份数2、1倍数×倍数=几倍数几倍数÷1倍数=倍数几倍数÷倍数=1倍数3、速度×时间=路程路程÷速度=时间路程÷时间=速度4、单价×数量=总价总价÷单价=数量总价÷数量=单价5、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工作效率6、加数+加数=和和-一个加数=另一个加数7、被减数-减数=差被减数-差=减数差+减数=被减数8、因数×因数=积积÷一个因数=另一个因数9、被除数÷除数=商被除数÷商=除数商×除数=被除数二、小学数学图形计算公式1、正方形(C:周长 S:面积 a:边长)周长=边长×4 C=4a面积=边长×边长S=a×a2、正方体(V:体积a:棱长)表面积=棱长×棱长×6 S表=a×a×6体积=棱长×棱长×棱长V=a×a×a3、长方形(C:周长 S:面积 a:边长)周长=(长+宽)×2 C=2(a+b)面积=长×宽S=ab4、长方体(V:体积 s:面积 a:长 b: 宽 h:高)(1)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2 S=2(ab+ah+bh)(2)体积=长×宽×高V=abh5、三角形(s:面积 a:底 h:高)面积=底×高÷2 s=ah÷2三角形高=面积×2÷底三角形底=面积×2÷高6、平行四边形(s:面积 a:底 h:高)面积=底×高s=ah7、梯形(s:面积 a:上底 b:下底 h:高)面积=(上底+下底)×高÷2 s=(a+b)× h÷28、圆形(S:面积 C:周长л d=直径 r=半径)(1)周长=直径×л=2×л×半径C=лd=2лr(2)面积=半径×半径×л9、圆柱体(v:体积 h:高 s:底面积 r:底面半径 c:底面周长)(1)侧面积=底面周长×高=ch(2лr或лd) (2)表面积=侧面积+底面积×2(3)体积=底面积×高10、圆锥体(v:体积 h:高 s:底面积 r:底面半径)体积=底面积×高÷311、总数÷总份数=平均数14、相遇问题相遇路程=速度和×相遇时间相遇时间=相遇路程÷速度和速度和=相遇路程÷相遇时间15、利润与折扣问题利息=本金×利率×时间税后利息=本金×利率×时间×(1-5%)三、常用单位换算1、长度单位换算1千米=1000米1米=10分米 1分米=10厘米1米=100厘米 1厘米=10毫米面积单位换算1平方千米=100公顷 1公顷=10000平方米 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 1平方厘米=100平方毫米2、体(容)积单位换算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 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 1立方分米=1升1立方厘米=1毫升 1立方米=1000升重量单位换算1吨=1000 千克 1千克=1000克 1千克=1公斤人民币单位换算1元=10角 1角=10分 1元=100分3、时间单位换算1世纪=100年 1年=12月大月(31天)有:1\3\5\7\8\10\12月小月(30天)的有:4\6\9\11月平年2月28天, 闰年2月29天平年全年365天, 闰年全年366天 1日=24小时1时=60分 1分=60秒 1时=3600秒4、基本概念第一章数和数的运算一概念(一)整数1 整数的意义自然数和0都是整数。
六年级语文知识点重点归纳
![六年级语文知识点重点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1048a2526d175f0e7cd184254b35eefdc9d31559.png)
六年级语文知识点重点归纳一、词的分类1. 名词:表示人、事物、地点、时间等。
可分为普通名词和专有名词。
2. 动词:表示人或事物的动作、状态或变化。
3. 形容词:描述名词的性质、特征或状态。
4. 副词:修饰动词、形容词、副词或整个句子,表示时间、地点、方式等。
5. 代词:用于代替名词或名词词组,分为人称代词、指示代词、疑问代词等。
6. 数词:表示数量的词,包括基数词、序数词、分数词等。
7. 介词:表示名词与其他词之间的关系。
8. 连词:连接词与词、词与短语、词与句子。
9. 感叹词:表达惊讶、赞美、疑问等感叹的词语。
二、句子成分1. 主语:句子谓语所说明的人或物。
2. 谓语:表示主语的动作、状态或存在的词或词组。
3. 宾语:句子中动作的承受者或受影响的人或物。
4. 定语:修饰名词或代词的词或词组。
5. 状语:修饰动词、形容词、副词等的词或词组。
6. 表语:与主语一起说明主语的性质、特征或状态的词或词组。
7. 同位语:对名词、代词进行说明的词或词组。
8. 状语从句:修饰动词、形容词、副词等的句子。
9. 定语从句:修饰名词或代词的句子。
三、阅读理解1. 阅读理解题型:主要包括选择题、判断题、填空题和作文题。
2. 阅读策略:注意阅读题目要求,先通读全文,抓住关键信息,注重细节,运用推理和归纳总结。
3. 理解题意:理解文章的主旨大意,掌握文章的结构和篇章的逻辑关系,注意段落之间的过渡。
四、诗歌鉴赏1. 诗歌特点:押韵、节奏感强,意境丰富,语言简短精炼。
2. 诗歌分类:古体诗、近体诗、民族诗歌等。
3. 诗歌表达:通过描写、抒情、写景等手法来表达主题和情感。
五、修辞手法1. 比喻:用形象的语言进行类比,增加表达的生动性和感染力。
2. 拟人:赋予非人事物以人的特征和行为。
3. 夸张:通过夸大的手法突出事物的某种特征或表达情感。
4. 对仗:句子中的语言重复或反复使用某些音、词、句型等。
5. 角度:以特定的视角来表达思想、情感,增加表达的独特性。
六年级必考知识点重点归纳
![六年级必考知识点重点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711c3aee32d4b14e852458fb770bf78a65293a80.png)
六年级必考知识点重点归纳六年级是小学最后一个学年,也是对学生知识掌握的一个综合考验。
在这一年级,学生需要重点复习和归纳之前几年所学的知识,并进一步扩展和应用。
以下是六年级必考的知识点重点归纳:一、数学知识点1.整数与有理数:六年级数学重点是整数和有理数的概念及其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学生需要熟练掌握正、负数的表示及运算规则,并能将其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
2.分数与小数:分数与小数是六年级数学的重点内容。
学生需要能够将分数与小数相互转化,并能进行基本的运算。
3.数字与代数:在六年级,学生需要进一步学习数字的性质与规律,并能灵活运用代数解决实际问题。
4.几何与图形:六年级几何与图形的重点是学生对图形的性质与分类有清晰的认识,并能进行简单的几何运算。
5.数据与统计:学生需要具备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数据的能力,能够运用统计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二、语文知识点1.字词积累与应用:六年级语文重点是学生对字词的积累与应用。
要求学生能够认读并运用一些常见的生僻字和词语,丰富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
2.古诗文鉴赏:学生需要通过学习一些经典的古诗文,提升对文学艺术的理解与鉴赏能力。
3.阅读理解与写作:阅读理解是语文考试的重点之一,学生需要通过阅读文章,理解文章的中心思想,并能准确回答相关问题。
写作方面,学生需要能够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意思,并合理组织语言结构。
4.修辞与演讲:六年级语文的重点是学生对修辞手法的理解与应用,以及能够进行简单的演讲。
三、英语知识点1.词汇与语法:六年级英语的重点是学生对词汇与语法的熟练掌握,包括词汇量的积累,基本语法结构与时态的使用等。
2.听力与口语:六年级英语需要学生能够通过听力材料,准确理解并回答相关问题。
同时,也要提高口语表达能力,能够用简单的英语进行日常对话。
3.阅读与写作:学生需要通过阅读短文,了解文中的主要信息,回答问题,并能准确地写出简短的英语作文。
四、科学知识点1.生物:学生需要掌握一些基本的生物概念,如生态、植物的生长与繁殖等,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生物现象。
最新人教版六年级上下册数学知识点归纳与整理
![最新人教版六年级上下册数学知识点归纳与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dcc47ab710661ed9ac51f369.png)
一:六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归纳与整理第一单元分数乘法(一)、分数乘法的意义。
1、分数乘整数:分数乘整数的意义与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就是求几个相同加数和得简便运算。
例如:512×6,表示:6个512相加是多少,还表示512的6倍是多少。
2、一个数(小数、分数、整数)乘分数: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与整数乘法的意义不相同,是表示这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例如:6×512,表示:6的512是多少。
2 7×512,表示:27的512是多少。
(二)、分数乘法的计算法则:1、整数和分数相乘:整数和分子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不变。
2、分数和分数相乘:分子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相乘的积作分母。
3、注意:能约分的先约分,然后再乘,得数必须是最简分数。
当带分数进行乘法计算时,要先把带分数化成假分数再进行计算。
(三)、分数大小的比较:1、一个数(0除外)乘以一个真分数,所得的积小于它本身。
一个数(0除外)乘以一个假分数,所得的积等于或大于它本身。
一个数(0除外)乘以一个带分数,所得的积大于它本身。
2、如果几个不为0的数与不同分数相乘的积相等,那么与大分数相乘的因数反而小,与小分数相乘的因数反而大。
(四)、解决实际问题。
1分数应用题一般解题步行骤。
(1)找出含有分率的关键句。
(2)找出单位“1”的量(3)根据线段图写出等量关系式:单位“1”的量×对应分率=对应量。
(4)根据已知条件和问题列式解答。
2.乘法应用题有关注意概念。
(1)乘法应用题的解题思路:已知一个数,求这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2)找单位“1”的方法:从含有分数的关键句中找,注意“的”前“比”后的规则。
当句子中的单位“1”不明显时,把原来的量看做单位“1”。
(3)甲比乙多几分之几表示甲比乙多的数占乙的几分之几,甲比乙少几分之几表示甲比乙少数占乙的几分之几。
(4)在应用题中如:小湖村去年水稻的亩产量是750千克,今年水稻的亩产量是800千克,增产几分之几?题目中的“增产”是多的意思,那么谁比谁多,应该是“多比少多”,“多”的是指800千克,“少”的是指750千克,即800千克比750千克多几分之几,结合应用题的表达方式,可以补充为“今年水稻的亩产量比去年水稻的亩产量多几分之几?”(5)“增加”、“提高”、“增产”等蕴含“多”的意思,“减少”、“下降”、“裁员” 等蕴含“少”的意思,“相当于”、“占”、“是”、“等于”意思相近。
人教版小学一到六年级数学知识点归纳
![人教版小学一到六年级数学知识点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59b7a436773231126edb6f1aff00bed5b9f373e6.png)
人教版小学一到六年级数学知识点归纳一年级数学知识点归纳第一章:认识数1. 数的读法:从1到10的数的读法。
2. 数的比较:使用大于、小于、等于符号比较数的大小。
3. 数的组成:了解数的由十位和个位组成。
4. 数的顺序:按照从小到大或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数。
第二章:数的加法和减法1. 数的加法:使用加号计算两个数的和,可以交换加法算式中的顺序。
2. 数的减法:使用减号计算两个数的差,被减数大于减数时才能进行减法运算。
3. 认识加减法符号:理解加号和减号的数学符号与实际运算的意义。
4. 运算口诀:背诵小学一年级的加法口诀和减法口诀,提高计算速度。
第三章:简单的乘法和除法1. 数的乘法:使用乘号计算两个数的积,可以交换乘法算式中的顺序。
2. 数的除法:使用除号计算两个数的商,被除数必须能被除数整除。
3. 认识乘法和除法符号:理解乘号和除号的数学符号与实际运算的意义。
4. 运算口诀:背诵小学一年级的乘法口诀和除法口诀,提高计算速度。
第四章:计量1. 长度的比较:使用长短粗细等词语比较不同物体的长度。
2. 称量物体:使用无刻度量杯比较不同物体的重量。
3. 时间的计算:认识钟面上的指针,学习以整点和半点为单位的时间计算。
第五章:几何图形1. 认识一些常见几何图形:直线、曲线、三角形、矩形、圆形等。
2. 图形的分类:按照边数和角数对几何图形进行分类。
3. 图形的边和角:了解不同图形的边和角的特征和性质。
4. 图形的对称性:观察图形的对称性质和特点。
第六章:数据的统计1. 数的个数:统计一组数据中的个数,学习使用计数单位。
2. 数据的图形表示:使用柱状图和折线图对数据进行直观展示。
3. 随机事件:理解随机事件的概念,能够进行简单的随机事件分析。
二年级数学知识点归纳第一章:整数的认识1. 自然数和零:认识自然数和零的概念,能够进行相关加减法运算。
2. 整数的概念:了解整数的概念,比较正整数和负整数的大小。
3. 数轴的运用:通过数轴展示整数,比较不同整数的大小关系。
人教版小学三至六年级英语知识点归纳总结
![人教版小学三至六年级英语知识点归纳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fab9c5c6900ef12d2af90242a8956bec0975a525.png)
人教版小学三至六年级英语知识点归纳总结形式正确记忆家庭成员的称呼,如:husband。
wife。
brother。
sister。
uncle。
aunt。
son。
daughter。
掌握这些词汇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描述自己的家庭和亲人。
掌握形容词的正确用法,如:beautiful。
old。
pretty。
tall。
short。
cute。
strong。
slim。
long等。
这些形容词可以用来描述人或物的外貌、特征和性质。
学生需要掌握名词的单数和复数形式。
比如:XXX。
mouse-mice等常见的名词复数形式需要记忆和掌握。
常见题型选择题、填空题、连线题、听力题等。
这些题型都会涉及到以上三个知识点的考察。
四年级上册英语专题动词时间考点掌握动词的基本形式、过去式和现在分词形式,如:play-played-playing等。
掌握时间的表达方式,如:days of the week。
months of the year。
seasons等。
掌握一些常用的动词短语,如:look after。
take care of。
get up等。
分值比例5-8分8-10分常见题型选择题、填空题、连线题、听力题等。
这些题型都会涉及到以上三个知识点的考察。
学生需要掌握动词的基本形式、过去式和现在分词形式,如:play-played-playing等。
这些动词形式在日常交流中经常用到,掌握它们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意思。
学生需要掌握时间的表达方式,如:days of the week。
months of the year。
seasons等。
这些时间词汇在日常生活中也经常用到,掌握它们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描述时间和时间顺序。
学生需要掌握一些常用的动词短语,如:look after。
take care of。
get up等。
这些动词短语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描述自己的行为和日常活动。
五年级上册英语专题代词形容词比较级考点掌握人称代词、物主代词、反身代词等代词的用法。
小学 六年级数学 全册 知识点归纳
![小学 六年级数学 全册 知识点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180406c5cf84b9d528ea7aae.png)
小学六年级数学全册知识点归纳六年级上册知识点概念总结1.分数乘法:分数乘法的意义与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就是求几个相同加数和的简便运算。
2.分数乘法的计算法则:分数乘整数,用分数的分子和整数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不变;分数乘分数,用分子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相乘的积作分母。
但分子分母不能为零.。
3.分数乘法意义分数乘整数的意义与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就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一个数与分数相乘,可以看作是求这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4.分数乘整数:数形结合、转化化归5.倒数:乘积是1的两个数叫做互为倒数。
6.分数的倒数找一个分数的倒数,例如3/4 把3/4这个分数的分子和分母交换位置,把原来的分子做分母,原来的分母做分子。
则是4/3。
3/4是4/3的倒数,也可以说4/3是3/4的倒数。
7.整数的倒数找一个整数的倒数,例如12,把12化成分数,即12/1 ,再把12/1这个分数的分子和分母交换位置,把原来的分子做分母,原来的分母做分子。
则是1/12 ,12是1/12的倒数。
8.小数的倒数:普通算法:找一个小数的倒数,例如0.25 ,把0.25化成分数,即1/4 ,再把1/4这个分数的分子和分母交换位置,把原来的分子做分母,原来的分母做分子。
则是4/19.用1计算法:也可以用1去除以这个数,例如0.25 ,1/0.25等于4 ,所以0.25的倒数4 ,因为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
分数、整数也都使用这种规律。
10.分数除法:分数除法是分数乘法的逆运算。
11.分数除法计算法则:甲数除以乙数(0除外),等于甲数乘乙数的倒数。
12.分数除法的意义:与整数除法的意义相同,都是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
13.分数除法应用题:先找单位1。
单位1已知,求部分量或对应分率用乘法,求单位1用除法。
14.比和比例:比和比例一直是学数学容易弄混的几大问题之一,其实它们之间的问题完全可以用一句话概括:比,等同于算式中等号左边的式子,是式子的一种(如:a:b);比例,由至少两个称为比的式子由等号连接而成,且这两个比的比值是相同(如:a:b=c:d)。
一到六年级劳动知识点归纳总结
![一到六年级劳动知识点归纳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989545484b7302768e9951e79b89680203d86bf9.png)
一到六年级劳动知识点归纳总结劳动是人类生活中重要的一部分,对于学生来说,掌握劳动知识不仅能够培养实践能力,还能提高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团队合作精神。
下面将对一到六年级劳动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这些知识。
一年级劳动知识点:1. 日常生活中的整理工作:一年级学生可以学习如何整理书本、玩具和衣物等物品。
他们要学会将物品放回原来的位置,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和整洁意识。
2. 家务劳动:一年级学生可以参与一些简单的家务劳动,如叠被子、洗碗筷和擦地等。
通过这些活动,他们能够锻炼自己的动手能力和自理能力。
二年级劳动知识点:1. 种植和养护植物:二年级学生可以学习如何种植和养护植物。
他们要了解植物的生长需求,学会给植物浇水、施肥和修剪等,培养对自然的认识和关爱之心。
2. 卫生保洁:二年级学生可以学习如何保持环境的整洁和卫生。
他们要学会清理桌子、椅子和地板等,提高自己的环境卫生意识和个人卫生习惯。
三年级劳动知识点:1. 园艺工作:三年级学生可以学习一些基础的园艺工作,如修剪花草、除草和浇水等。
他们要了解不同植物的生长特点,学会合理安排园艺工作的时间和方法。
2. 地域特色工艺品制作:三年级学生可以学习地域特色的工艺品制作技巧。
通过动手制作工艺品,他们能够培养自己的创造力和动手实践能力。
四年级劳动知识点:1. 动物护理:四年级学生可以学习如何照料和保护动物。
他们要了解不同动物的习性和生长需求,学会给动物喂食、清理笼子和洗澡等,培养对动物的爱护意识。
2. 手工制作:四年级学生可以学习一些简单的手工制作技巧,如剪纸、折纸和串珠等。
通过制作手工品,他们能够提升自己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五年级劳动知识点:1. 园艺设计:五年级学生可以学习一些园艺设计的基础知识。
他们要了解不同植物的搭配和布局原则,学会设计和布置花坛、花园等,培养自己的审美意识和园艺技能。
2. 美化校园环境:五年级学生可以参与美化校园环境的活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六年级
总复习知识点
一、【常用的数量关系】
1、速度×时间=路程;路程÷速度=时间;路程÷时间=速度
2、单价×数量=总价;总价÷单价=数量;总价÷数量=单价
3、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
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工作效率;
7、被减数-减数=差;被减数-差=减数;差+减数=被减数
8、因数×因数=积;积÷一个因数=另一个因数
9、被除数÷除数=商;被除数÷商=除数;商×除数=被除数
二、【小学数学图形计算公式】
1、正方形(C:周长,S:面积,a:边长)
周长=边长×4,C=4a;面积=边长×边长,S=a×a;
2、正方体(V:体积,a:棱长)
表面积=棱长×棱长×6 S表=a×a×6 体积=棱长×棱长×棱长;V= a×a×a
3、长方形(C:周长,S:面积,a:边长,b:宽)
周长=(长+宽)×2;C=2(a+b) 面积=长×宽;S=a×b
4、长方体(V:体积,S:面积,a:长,b:宽,h:高)
(1)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2;S=2(ab+ah+bh)
(2)体积=长×宽×高;V=abh
5、三角形(S:面积,a:底,h:高)面积=底×高÷2 ;S=ah÷2
6、平行四边形(S:面积,a:底,h:高)
面积=底×高;S=ah
7、梯形(S:面积,a:上底,b:下底,h:高)
面积=(上底+下底)×高÷2;S=(a+b)×h÷2
三、【常用单位换算】
(一)长度单位换算
1千米=1000米;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1米=100厘米;1厘米=10毫米(二)面积单位换算:1平方千米=100公顷;1公顷=10000平方米;
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1平方厘米=100平方毫米
(三)体积(容积)单位换算: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
1立方分米=1升;1立方厘米=1毫升;1立方米=1000升
(四)重量单位换算:1吨=1000千克;1千克=1000克;
(五)人民币单位换算:1元=10角;1角=10分;1元=100分
(六)时间单位换算:1世纪=100年;1年=12月;
【大月(31天)有:1、3、5、7、8、10、12月】;【小月(30天)有:4、6、9、11月】【平年:2月有28天;全年有365天】;【闰年:2月有29天;全年有366天】
1日=24小时;1时=60分=3600秒;1分=60秒;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