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M-PRC-INS003 工业安全事故(事件)管理
航空维修单位安全管理体系的构建与实施
![航空维修单位安全管理体系的构建与实施](https://img.taocdn.com/s3/m/b5c63dd90408763231126edb6f1aff00bed570d9.png)
航空维修单位安全管理体系的构建与实施杨立飞;陈农田;赵俊然;马伟;吴本【摘要】航空维修单位是民航实现民航强国的重要体现和民航运输业的重要保障,而维修单位安全管理体系的建立实施是维修单位安全的基本保障.论文在介绍当前我国维修单位特点及安全管理建设现状基础上,从安全政策与目标模块、实施与控制模块、监督与改进模块和安全信息管理模块4个模块和安全政策、风险管理系统、安全文化体系、应急响应系统和改进体系等15个要素,构建了维修单位安全管理体系,并详细探讨了维修单位安全管理体系实施步骤,阐述其评估和改进步骤.建立维修单位安全管理体系旨在进一步夯实民航安全发展基础,构建实施维修单位SMS 将有助于提升维修单位安全管理水平和促进安全的持续发展.【期刊名称】《科技视界》【年(卷),期】2015(000)002【总页数】3页(P36-38)【关键词】航空维修单位;安全管理体系;风险管理;安全评估【作者】杨立飞;陈农田;赵俊然;马伟;吴本【作者单位】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航空工程学院,四川广汉618307;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航空工程学院,四川广汉618307;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航空工程学院,四川广汉618307;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航空工程学院,四川广汉618307;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航空工程学院,四川广汉618307【正文语种】中文0 引言安全是民航工作永恒的主题,也是永远不可逾越的警戒线[1]。
在20世纪90年代,航空安全专业人员和管理者将目光转向了系统安全和以组织安全模型(如里森模型)为导向的新型安全管理模式[2]。
在曼彻斯特大学James Reason教授的潜心研究,并借鉴了澳大利亚民航安全局的经验和资料,开发并形成了加拿大SMS方案,于2005年开始执行。
2005年英国陆续出版了CAP712《商业航空运输的安全管理系统》和CAP726《安全管理系统的建立与审核指南》等系列规章和指导材料。
国际民航组织(International Civil Aviation Organization,ICAO)在2006年生效的国际民用航空公约的附件6中,推荐各缔约国对空中交通管制、机场、航空运营人和航空器维修单位要求建立安全管理体系(Safety Management System,SMS),以更有效的实施安全管理[3]。
境外HSE及公共安全管理介绍
![境外HSE及公共安全管理介绍](https://img.taocdn.com/s3/m/1495f59ed0d233d4b14e6912.png)
2016/7/3
案例:阿尔及利亚管道事故
2006年3月14日上午 10点20分左右,在476线 的桩号4633处有输油管 道通过,在推土机手魏 **通过输油管道的过程 中输油管道泄漏着火, 推土机被停在了距离火 源中心34米处,推土机 手魏加强经队医全面检 查没有受到伤害。
2016/7/3
案例:阿尔及利亚管道事故
推土机手魏加强在向输 油管道上面堆土的过程中, 推土机的大铲碰到了石油管 道,造成管道破裂,油流从 裂缝喷出。推土机手急忙将 推土机向后倒,在距离火源 中心 34 米处他就关上启动钥 匙,下车到推土机后面关掉 油箱总阀,向上风方向跑去, 但刚跑几步喷出的油气就着 火了。
20
沙特阿美公司HSE管理体系的要素
1. 领导与责任 2. 风险评估 3. 沟通 4. 资质和培训 5. 资产完整 6. 运行安全 7. 承包商、供应商、和其他 8. 紧急预案 9. 事件报告与分析 10.社区事务、下班后的安全、健康、安全与环境 11.持续性的进步
21
中石油企业与其Leabharlann 十家国际石油公司 HSE管理对比的现状评估
家安全理事会”、“国家标准局”、“工业卫生协会”等机构。
1940‘s – 1960‘s,对专业人员的取证要求(CIH 与 CSP)也在这 时段建立。
1970年, 国会通过 OSH Act。
过去20-30 年,HSE管理的重视程度普遍提高,大学本科学习HSE专业 的人数及相关招聘数额持续上升。
安全观察与 沟通管理规 定等14项
作业许可管 理规定等91 项
行为安全审 核、工艺安 全审核等管 理规定12项
安全生产 考核、职 业健康考 1 核等管理 规定4项
人为因素对安全的影响及控制
![人为因素对安全的影响及控制](https://img.taocdn.com/s3/m/a1e7c2115727a5e9856a61df.png)
人为因素对安全的影响及控制船舶营运安全与否,直接影响到船公司的经济效益,更关系到船员、船舶、货物、港口的安全和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海洋环境的保护。
随着船舶科学与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船舶正向大型化、高速化和高度复杂化发展,最终将向安全、环保、尖端技术型方向发展。
船舶动力装置也逐步向热能、原子能应用方面转化,轮机管理已由人工操作向机舱集控和驾驶遥控管理过渡,大型船舶和新型船舶进入了自动化无人机舱管理模式的高级阶段。
现代科学技术的全面介入,给航运业带来效率和收益,节省了大量的人力资源,但由于船上设备和系统构造功能全面而精化,科技含量和自动化程度极高,对航海相关人员在理论知识、技术应用、操作控制和维护管理等方面提出高标准、高要求。
同时高科技产品的不可靠性以及内在难以发现的不足和隐患,常导致设备突发性故障、损坏和系统运作的混乱,给船舶航行安全带来一定的危害。
为此,只有通过船员在操作时及时发现设备和系统的不正常情况,经过分析和探讨,熟悉其性能、掌握隐患点,并进行有效调整,然后采取应变措施,充分发挥人的主观因素和直接作用。
1 海上安全人为因素研究的状况IMO在1997年11月27日第20次大会上,通过了A850(20)决议《国际海事组织有关人为因素的范畴、原则和目标》,及附录《人为因素的作用、原则和目标》.国际船级社协会(IACS)成立了人为因素工作组(WPHE),旨在基于船舶检验研究如何应用人类工程学原理减少潜在人为因素的原则,制定出一系列规则、指南,指导各船级社制定本社的检验规则和从事检验工作,以保证船舶及人命安全,保护海洋生态环境.1.1 关于人的生理、心理特征研究日本山冈正美通过对具有不同经验的航海人员的适任效果的对比,分析得出了在海难事故的人为失误中,由于人的经验、海上工作经历的长短以及人的生理条件的不同可能造成的失误大小也不同的结论.伦敦理工学院的R.G.Curtis利用模拟实验对海员操船所需的反应时间进行了统计分析,得到了在不同的生理条件制约下,从对方船舶改变运动状态到本船采取决策行动所需要的时间.J.Hagart和C.M.Cramshaw利用卡特尔16因素个性测试法和模拟操船的方法对船员个性与操船行为的关系进行了统计研究,探讨了个性外向者与内向者操船行为的不同.根据四类距离(最近通过距离、最近决策距离、平均通过距离、平均决策距离)与外向性的相关系数和标准差相关系数证明,个性外向者通常比内向者较晚采取行动且采取行动时具有多变性.李建明在疲劳对船员行为的影响一文中,以全球海事统计为依据,对海事发生率居高不下的原因进行分析后得出,在人为因素起主要作用的海事中,疲劳因素可能高达75%左右的结论,并提出,建立合理的工作时间制度尤为重要.澳大利亚海上安全机关1997年发表了由A.W.Parker博士等人对该国船员的调查报告.该报告将船员的自然状况、身体条件、工作压力和疲劳状况以及他们的工作和生活环境造成的行为都列入潜在的危险因素.尽管报告中没有统计由于这些因素造成的船舶事故,但鲜明地阐述了这些因素在造船和船舶运行管理中必须加以考虑.1.2 关于船员行为可靠性的研究日本杉畸昭生等人利用问卷调查和实况调查的方法,运用可靠性理论对船员望行为的可靠性进行了研究,得到了不同会遇状态下船员望的可靠性指标.原洁、翁长一彦分别对船员避让操船行为可靠性和各种视认方法进行了研究,最终提出了各种情况下如何正确采取行动的建议.李少军在海事预防中人的因素的作用一文中,对如何减少人为失误,以预防海事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对人为失误的原因进行了细致的定性分析,提出了利用人为差错率对人的动作可靠性进行定量预测的模型.1.3 关于人员选拔与人为因素关系的研究许多文章定性地分析了在人员选拔和人事安排时考虑船员的生理和心理状况,尤其是性格、气质、意志等与船上作业关系密切的个人因素的重要性,并提出了对海员进行心理素质测试的建议.1.4 人类工程学在海运系统中应用的研究目前,国际上各个海运发达国家的专门机构对人类工程学在航海上的应用均做了大量工作,其中美国ABS已出版了《海运系统应用人类工程学指南》,比较系统地阐述了具体应用人类工程学方法.1.5 人为失误预测研究世界各国近期对人为因素和人类工程学方法研究很多,但达到实际应用者不多,特别是建立人为失误预测模型更是很少.英国伯明翰大学BARRY.KIRWAN博士对人的可靠性评估研究时,采用了三种人的可靠性量化技术方法,利用这三种方法可建立人为失误预测模型.KIRWAN博士发表了一系列文章,通过实验表明该三种方法可以用于利用人类工程学原理设计的工业系统的预测评估,可达到减少人为事故发生的目的.同时,文章中还指出:这三种方法准确度仅可达到72%,所以,在应用中应与综合分析、失误辨识和数值分析相结合,目前只能达到定性分析水平.2 人为因素研究的目的和意义2.1 有针对性地开展船舶检验工作国际船级社协会(IACS)人为因素工作组(HE)把人为因素分为五个方面,即技术(包括设计、人类工程学、制造结构、安装、认证、保养、维修、更新等)、人员配备(包括资格、船员人数、船员组成、文化背景、工作语言、胜任状况等)、培训(包括基本安全培训、扩充安全培训、技能、熟悉、个人陆地培训等)、管理(包括安全意识、政策、动机、沟通环节、责任、主管权利、工作计划、意外事故计划、应急反应、手册、步骤、工作方法、检查清单、教育和训练等)及环境(包括有毒物质、人员保护、伤害、工作时间、休息时间、疲劳、生存条件、人机界面等).以上五个方面分布于以下六个领域部门:(1)造船(包括设计院所、设备制造商和供应商、船舶制造商);(2)船舶行业管理(主要包括船级社、海事局);(3)船舶营运管理(主要包括船东、代理、货主);(4)船舶保障(主要包括备件供应、修船、油料供应、物料供应、保险);(5)人员培训(主要包括有关航海院校、各企事业单位培训点);(6)相关部门(主要包括港口、海关、商检、卫检、保险等).其中与船舶检验有关的内容主要是技术和环境两方面所包含的相关项目,在这些相关项目中,目前的船舶检验仅仅是对该类项目进行设备或产品是否符合“规范”要求的检验,而没有进行该类项目中所涉及的人为因素方面的检验,如产品或设备在设计时是否考虑了满足人类工程学的相关要求;设备的结构是否适于人员对其进行保养、维修;需要人员重点管理的设备是否考虑了在人机之间“人”能够最高效发挥自己的能动性.因此,通过对人为因素的研究可以有效地解决应该把上述哪些项目列入到以后船舶检验中去的问题.2.2 对航运的发展将产生巨大影响从国外的情况来看,美国海岸警备队(USCG)所实施的PTP计划中,将“使用人为失误识别、评估、预防技术作为USCG登船检查的一部分”视为计划的三个要素之一.也就是说在USCG对进入其港口的外国籍船舶进行登船检查时,将运用适当的技术对船上的人为失误风险进行评估.再从港口国管理的发展趋势来看,今后的港口国检查将不再限于对船舶和船员证书的检查以及船舶设备的检查,在必要情况下港口国检查官员将对船员的操作水平进行检查.可以看出:人为因素的研究不仅是一个学术上的问题而且是关系到国家的主权和本国航运发展的大问题.其一,关于“适航”船舶的技术标准问题历来是发达国家与不发达国家为本国争取利益的焦点问题.发达国家总是利用其具有的技术和经济实力的优势,在制定相关的“规范”问题上片面强调需要“高投入”和“高技术”的所谓“高标准”,并以此把不发达国家的船舶挤出航运市场.而经济不发达国家则坚持所谓“‘高投入’和‘高技术’的‘高标准’”并非是解决目前航运安全问题的唯一和最佳途径,要降低海事发生率仅仅依靠设备的改进、可靠性的提高及船舶航行条件的改善等难以达到目的,且从费效比的角度考虑,过多的投资既不能有效地扼制重大海难事故的发生,也不能为船东所接受,因此,可以对人为因素进行深入研究,借助适当的有关船员行为的评估模型,实现人为失误的风险预测,达到潜在危险的预先识别,使管理部门能主动采取相关的预防措施,降低海事发生率.目前国际船级社协会(IACS)进行的人为因素研究的最终目的仍然需要对相应的“规范”进行修改,这又会引发新一轮的发达国家与不发达国家之间的利益之争.因此,加强对人为因素的研究,可以使我们掌握人为因素的精髓,并以此为依据在国际航运界坚持我们的观点,争取我们的利益.其二,通过对人为因素的研究,可以有效地促进本国航运界的安全管理水平的提高.安全本身就是一个模糊的概念,船舶运输系统不发生事故并不表明该系统是安全的,船舶在人员的操纵下没有发生事故,也不表明人的行为就是安全的,船舶检查的目的就是发现隐患、消除潜在的危险.通过对人为因素研究获得的成果来改变以往的船舶检验仅仅是对设备或系统的硬件进行是否符合“规范”的检验,达到对“人”的检验,最终达到有效地促进本国航运界的安全管理水平提高的目的.2.3 对航运人才教育和培养产生影响船舶运输过程中选择配备高素质人员是减少人为因素造成海上风险的必备条件.高素质包括:身体条件良好、掌握充分的安全知识、熟练的海上工作技能和工作语言交流能力、有较强的法律意识和环境保护意识等条件.根据《海上人命安全公约》(SOLAS公约)和人为失误造成的海上重大事故调查,IMO在1995年进一步修订了《船员培训、发证和值班公约》(STCW7895公约).中国海事局相应颁布了若干文件,使我国船员培训、发证和值班有较严格的、规范的、系统的管理.我国航海类院校和培训机构也同时对教学计划、要求等做了详细地修改,建立了自己的教学质量管理体系.这必将对21世纪船员培养起到重要影响,为减少海上风险中的人为因素提供基本条件.虽然,非海上工作人员的培养目前尚没有具体的规定和要求,但人们已经意识到经过较高的教育和专门培训的工作人员,在工作中减少失误、降低风险会起到重要作用.事实上,为减少人为因素失误所必须的法律、安全和环保意识教育已经渗透于教育机构的教学过程中.这使培养出的人才能够基本适应海上安全的需要,对减少人为因素造成海上事故起到积极作用.3 船上安全管理和人为因素IMO以促进航运安全和保护海洋环境为己任,制订了一系列国际公约。
安全管理体系(SMS)基本知识
![安全管理体系(SMS)基本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00e6ddb1d5d8d15abe23482fb4daa58da1111c44.png)
安全管理体系(SMS)基本知识(100分)感谢您能抽出几分钟时间来参加本次答题,现在我们就马上开始吧!1、姓名【填空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生产经营单位的()是本单位的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对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全面负责。
【单选题】(10分)A.主要负责人B.安全管理人员C.质量负责人员D.全体员工正确答案: A3、天津航空强制事件上报时限要求,事件当事人(获得信息的所有人员)上报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初步判断疑似严重差错及以下其他不安全事件在( )个小时之内通过公司上报渠道上报信息。
【单选题】(10分)A.0.5B.1C.2D.24正确答案: B4、《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航空法》规定,航空人员玩忽职守,或者违反规章制度,导致发生重大飞行事故,造成严重后果的,依照刑法有关规定追究( ) 【单选题】(10分)A.民事责任B.刑事责任。
C.行政责任D.行为责任正确答案: B5、安全绩效的定义是( ). 【多选题】(10分)A.用于监测和评估安全绩效的以数据为基础的参数。
B.是指安全绩效指标在一个特定时期的计划或者预期目标。
C.是指为了保证安全目标的实现而确定的一系列活动及其实施计划。
D.是指安全管理体系的运行效果,用一套安全绩效指标衡量。
正确答案: D6、安全风险是危险源后果或结果的可能性和严重程度。
根据容忍度不同,分为( )。
【多选题】(10分)A.可接受B.缓解后可接受C.不可接受D.缓解后不可接受正确答案: ABC7、《安全生产法》要求安全生产工作实行( ),建立生产经营单位负责、职工参与、政府监管、行业自律和社会监督的机制。
【多选题】(10分)A.管行业必须管安全B.管业务必须管安全C.管生产经营必须管安全正确答案: ABC8、安全责任是SMS的重要内容,是保证各项安全工作落实的基础。
严格落实安全生产“四个责任”-( )是根本,( )是关键,( )是基础,( )是保证。
船舶安全管理体系认证规范(已处理)
![船舶安全管理体系认证规范(已处理)](https://img.taocdn.com/s3/m/97725501b42acfc789eb172ded630b1c59ee9be6.png)
船舶安全管理体系认证规范(已处理) 第1章总则第1节一般规定第2节申请与费用第3节责任及其限定第4节投诉与申诉第5节信息提供与保密第2章安全管理体系认证第 1 节一般规定第 2 节证书第 3 章安全管理体系审核第 1 节一般规定第 2 节公司审核第 3 节船舶审核第 4 节移动式钻井平台公司移动式钻井平台和浮式处理及储油装置FPSO 的审核附录 1 ISM 证书失效通知书格式附录2 DOC 格式附录 3 临时DOC 格式附录4 SMC 格式附录 5 临时 SMC 格式附件 6 涉及 DOC 变更的各类公司审核要求附件 7 涉及 SMC 变更的各类船上审核要求附录 8 《国际船舶安全营运和防污染管理规则》 ISM 规则1第 1 章总则第 1 节一般规定com 适用范围com1 中国船级社以下简称本社根据《船舶安全管理体系认证规范》以下简称本规范提供船舶安全管理体系认证服务com2 本规范适用于公司及其所管理船舶包括海上移动式钻井平台和高速船以下涉及均同的安全管理体系当本社作为船旗国政府授权的认可组织时将代表船旗国主管机关签发签署 DOC 和或 SMCcom3 本社根据公司的申请实施船舶安全管理体系认证com4 本规范也规定本社处理港口国控制检查官员确定的船上 SMS 缺陷的基本要求com 定义及缩写com1 基于本规范的目的除另有规定外本规范所应用的定义如下1 国际安全管理规则 ISM 规则系指由国际海事组织大会通过和修改的《国际船舶安全营运和防污染管理规则》及其修正案2 公司系指船舶所有人或其他组织或个人诸如管理者或光船租赁人他们已从船舶所有人处接受船舶营运的责任同意承担 ISM 规则规定的所有责任和义务3 主管机关系指船旗国政府4 安全管理体系 SMS 系指能使公司人员有效实施公司的安全及环境保护方针所建立并文件化的体系5 审核系指确定安全管理体系活动及其有关结果是否符合计划的安排以及这些安排是否有效地实施并适合于达到预定目标的系统的独立的检查6 审核员系指执行ISM规则要求的符合性验证的适任人员17 审核组长系指被授权领导一个由二个或以上审核员组成的审核组的适任审核员8 观察结果项系指在安全管理审核期间所得出的并能够被客观证据证实的的实事陈述它也可以是审核员针对 SMS 提出的如不纠正将可能导致不合格产生的陈述9 客观证据系指根据观察测量或试验得到的且可证实的定性或定量的关于 SMS 要素的存在和实施情况的信息记录或事实的陈述10 不合格系指有客观证据表明的不满足规定要求的观察情况11 严重不合格系指可标识的对人身或船舶安全构成严重威胁或对环境构成严重危险要求立即采取纠正措施的偏差并包括缺乏对 ISM 规则有效和系统的实施任何这些情况被认为严重不合格12 分支机构系指在公司控制下并由相同安全管理体系 SMS覆盖下作为公司一部分的办事处13 安全管理手册系指用来描述和实施安全管理体系 SMS 的文件14 技术缺陷系指船体结构或其机械设备或附件的部分或运行的缺陷或故障15 周年日系指与 DOC 或 SMC 证书的到期日相应的每年的日期16短期证书系指完成初次和或换证审核后在全期证书签发前本社所签发的不超过 5 个月的证书DOCSMC1 审核员的资格和相关要求满足本社的有关规定2com2 本规范提及的船舶类型定义如下1 客船系指载客超过 12 人的船舶2 其他货船系指除客船油船化学品船气体运输船散货船高速船以外的其他船舶3 油船系指其构造主要适用于装运散装油类的船舶并包括油类,散货两用船以及全部或部分装运散装货油的 7378 防污染公约附则 II 中所规定的任何化学品船4 化学品船系指建造或改建用于运输《国际散装运输危险化学品船舶构造与设备规则》第 17章所列的任何液体货品的货船5 气体运输船系指建造或改建用于运输《国际散装运输液化气体船舶构造与设备规则》第 19章所列的任何散装液化气体或其他物质的货船6 散货船系指通常具有单甲板在货物区域具有顶边舱和底边舱的构造且主要从事运输散装干货的船舶包括兼用等船型7 高速船系指其最大航速 ms 等于或大于下列值的船37?016673式中?相应于设计水线的排水量 m8 移动式近海钻井装置系指能从事勘探或开采诸如液体碳氢化合物硫或盐等海底资源的钻井作业的装置com3 本规范所提及的有关缩写如下IMO 国际海事组织IACS 国际船级社协会ISM 规则《国际船舶安全营运和防污染管理规则》见本规范附录 8SMS 安全管理体系DOC 符合证明SMC 安全管理证书SOLAS 1974 年《国际海上人命安全公约》及其修正案STCW-——经 1995 年修订的 1978 《海员培训值班发证标准国际公约》第 2 节申请与费用com 申请com1 申请本社进行安全管理体系认证和保持的公司应向本社或本社指定单位或本社的当地分支机构提出书面申请com2为顺利和及时进行认证公司应为CCS审核人员提供安全和方便的审核条件包括执行审核所进入的场所和船舶等com 费用com2 公司应按本社检验费规的规定或服务协议向审核单位支付审核费交通费以及其他有关的费用com3 由于申请方的原因造成审核中止申请人也应支付CCS相应费用3第 3 节责任及其限定com 认证相关方的职责com1 公司职责1本社的安全管理体系认证或 ISM 规则的符合性验证并不解除公司管理层高级船员或船员符合有关安全和环境保护的国家和国际法规的义务2 认证期间公司应负责?将审核的目的和范围通知涉及审核人员或组织机构内的场所或单位?指派负责的人员陪同审核员?向审核员提供其必需资源以确保验证过程的有效性和效率?按审核要求提供审核所需的便利和客观证据?与审核员合作以达到审核目标?指派内部审核组并确保岸基地同部门人员或船上同艘船舶的人员不审核其所在的部门或船舶?每年度2对岸基地和船舶实施审核3 获得认证后公司应负责?保持公司和船舶 SMS 体系的有效运行?及时通知本社 SMS 的重大变更情况?及时通知本社其所管理船舶的变更情况?按本规范规定接受审核保持证书有效性com2 本社职责1当本社代表主管机关实施 ISM 规则符合性认证时本社确保遵循经 IMO A9 13 22 决议修订的《主管机关实施ISM 规则指南》并确保按照 ISM 规则适用要求本规范的要求和船旗国的有关要求如有时实施认证2 为提供有效的认证服务本社确保在本社组织范围内具备下列方面的能力?公司应予以符合的规范和规则? 与海事证书有关批准检验和认证活动? ISM 规则要求 SMS 受权范围? 船舶操作的实践经验?管理体系评估3 本社负责对本规范所述的认证过程的控制和审核员的管理并确保提供咨询服务和提供认证服务的人员间的相互独立性4 本社对安全管理体系认证服务的管理应确保?具有安全管理体系ISM 规则认证程序和实施的实践知识的人员进行?审核员满足有关的教育培训工作和审核经验的要求?所指派的审核员具备适当的资格和经验并与所审核的公司和,或船舶的规模和,或复杂程度相适应5本社建立和实施包括下列方面的文件化体系以确保从事安全管理体系认证的人员具有资格持续知识更新和能力?理论培训包括所有与认证过程有关的能力要求和适当程序2 每年度系指最大间隔为 12 个月4? 实践培训和能提供业已完成并符合上述要求的文件化证据6本社建立和实施包括认证过程程序和须知的文件化体系以确保实施本规范的要求com3 审核组职责1审核员应负责?有效地计划和履行指定的职责?确保符合适用的要求和其他适当的指示?报告审核中所遇到的任何影响审核过程的重大问题?必要时聘请专家提供技术协助以满足审核的适任要求?及时向公司和,或船上通知和澄清所发现的不合格的情况?通报观察结果?清楚明确并及时地报告审核结果?向公司提交审核报告?验证公司所采取的纠正措施的有效性2 参与的人员应确保认证相关的文件的保密性并慎重处理的特殊信息3当本社代表船旗国主管机关进行安全管理体系认证时如存在未纠正的严重不合格的证据如适当审核员应按 com3 规定通知港口国当局4 当审核组由两名及以上的审核员组成时应任命审核组长负责审核组的管理和审核控制com4 责任限定1本社将充分地确保船舶安全管理体系认证的完整性和有效性并当本社授权代表船旗国主管机关的情况下接受授权的主管机关的监督2 本社签发的证书只是本社在审核时对已经按照本规范要求建立和实施了船舶安全管理体系的证明不能保证不出现公司和船舶随后对船舶安全管理体系的改变和主观上未有效实施船舶安全管理体系而导致与所签发证书不符的情况证书并不是对公司和船舶一贯实施船舶安全管理体系行为或偶发事件的保证符合所有的ISM 规则以及本规范是公司和或船舶的责任3 证书的保持是根据船舶持续符合本规范要求的条件而决定的当公司和船舶拒绝本社审核员对船舶进行审核或因证书和其他服务而不付款或有证据表明公司和船舶放弃了履行 SOLAS 公约规定或其他船旗国主管机关要求的责任和义务CCS 保留撤消注销和认定证书不符合要求的权力第 4 节投诉与申诉com 投诉com1 若船舶公司和,或船舶对本社审核员所执行的船舶安全管理提审核有任何异议时可书面向审核员所在服务单位提出投诉如对其投诉处理仍不满意时则可用书面连同详细背景材料向本社总部投诉总部将根据情况做出最终的裁决com 申诉com1 若船舶公司和,或船舶对本社审核执行机构的审核结论有任何异议时可书面连同详细背景材料向本社总部申诉总部将根据情况做出最终的裁决5第 5 节信息提供和保密com 信息提供com1 各有关方应向本社提供船舶安全管理体系认证所需要的充分和正确的信息com2 获得本社船舶安全管理体系认证公司和船舶在其证书有效期内所发生的船舶及其船上人员的安全事故造成水域污染事件以及因 SMS 运行而导致的港口国滞留等事件的信息应及时通知本社com 保密com 本社在船舶安全管理体系认证过程中所接触到的所有敏感和机密信息绝不向任何合同以外的个人和组织包括本社内与该服务无关的人员泄露但法律法规要求的除外6第 2 章安全管理体系认证第 1 节一般规定com 一般要求com1 本社对本规范所适用的船舶安全管理体系按照本规范实施认证旨在1评定 SMS 对 ISM 规则的要求的符合性2 评定已实施的 SMS 对实现规定目标的有效性3 促进公司和船舶提高船舶安全管理技能4 鼓励公司在 SMS 范围内采用并实施 IMO船旗国主管机关船级社和其他海运行业组织建议的规则导则和标准com2 本社的安全管理认证服务包括公司安全管理体系认证和船舶安全管理体系审核并由如下认证过程组成1文件评审以评价公司已建立船舶安全管理体系并符合ISM 规则的要求以及本规范的要求2 现场审核以评价公司和船舶的安全管理活动符合批准的船舶安全管理体系3 当确认符合后对公司签发符合证明 DOC 以证明该公司的船舶安全管理体系得到本社批准并具备符合 ISM 规则的能力当本社受权代表船旗国主管机关的情况下该 DOC 也证明公司的船舶安全管理体系得到了主管机关的批准对船舶签发安全管理证书SMC 以证明船舶安全管理和操作具备符合 ISM 规则的能力4 通过定期审核确认公司和或船舶的安全管理和操作持续保持具备满足 ISM 规则的能力com 审核类别com1 初次审核1所有申请本社签发 DOC 的公司应由本社进行初次审核以验证其船舶安全管理体系业已建立实施和保持并符合 ISM 规则的要求船旗国特殊要求和本规范的要求2 所有申请本社签发 SMC 的船舶应由本社进行初次审核船舶的初次审核应在其公司取得 DOC后进行除有其他证据表明外本社接受 IACS 成员船级社和或船旗国主管机关签发的有效 DOC 作为船舶的公司符合 ISM 规则的证据com2 年度审核1所有持有本社签发的 DOC 的公司应接受年度审核年度审核应在 DOC 的每周年日前或后 3 个月内进行2 满意地完成年度审本社签证 DOC 以证明受审核公司的 SMS 仍有效地实施和保持并持续符合ISM 规则船旗国特殊要求和本规范的要求com3 中间审核1所有持有本社签发的 SMC 的船舶在其 SMC 有效期内应接受一次中间审核中间审核应在 SMC的第2 个和第 3 个周年日之间进行根据 SMS 实施状况本社认为必要时可增加中间审核的频次2 满意地完成中间审核本社签证 SMC以证明受审核的船舶持续保持 SMS 的有效性并符合 ISM规则船旗国特殊要求和本规范的要求com4 换证审核1经本社安全管理体系认证的公司其 DOC 有效期届满后如继续申请本社认证应在原 DOC 到7期之日前申请换证审核否则原 DOC 将自动失效2 持有本社签发的 SMC 的船舶其 SMC 有效期届满后如继续申请本社认证则应在 SMC 到期日之前适当的时间申请换证审核否则原SMC 将自动失效2 满意地完成换证审核的本社将换发新的DOC 和或 SMCcom5 附加审核1下列情况之一应申请公司DOC 的附加审核? 当 DOC 覆盖的船舶发生重大船舶安全事故重大船上人员伤亡事故和水域污染事件时本社根据公司的报告认为必要时?当公司的 SMS 发生更改时本社根据公司报告的 SMS 变更性质认为必要时?当DOC 覆盖的船舶发生 PSC 滞留并认为 PSC 滞留的与 SMS 实施有关时?当 SMS 中增加的具有附加要求的船旗或船型所涉及船舶临时DOC 转发为DOC 时?当DOC 撤消后重新申请签发 DOC 时应满足 com2 要求?当本社需要跟踪针对不合格的纠正措施的有效性时2 下列情况之一应申请船舶 SMC 的附加审核?当船舶发生重大船舶安全事故重大船上人员伤亡事故和水域污染事件时本社根据公司的报告认为必要时?船舶发生 PSC 滞留并认为 PSC 滞留的与 SMS 实施有关时?当在船舶的船级定期检验或临时检验法定检验PSC 和船旗国检查和其他检验的验船师报告并经本社业务主管部门判定认为必要时?当船舶安全管理体系认证从其他 IACS 成员船级社转移到本社时?当 SMS 中增加的具有附加要求的船旗或船型所涉及船舶临时 SMC 转发为SMC 时?当持有本社 SMC 的非公约船舶转为公约船舶时?当船舶搁置 3 月以上后重新投入营运时?当 SMC 撤消后重新申请签发 SMC 时应满足 com2 要求?当本社需要跟踪针对不合格的纠正措施的有效性时3 附加审核根据上述 1和或2 的情况可以 SMS 完整或部分的 SMS 审核除1??和2 ???和?外满意地完成附加审核后在 DOC 和或 SMC 上签证com6 临时审核1下列情况之一除本规范附录 6 规定外公司可申请签发临时 DOC 的临时审核以对实施 ISM规则作出下专门的过度性安排?对新建公司?持有 DOC 但需新增船型或需新增船旗的公司2 下列情况之一除本规范附录 7 规定外公司可申请签发临时 SMC 的临时审核以对实施 ISM规则作出下专门的过度性安排1 交付的新造船或经改建导致船舶种类改变的船舶在首次投入营运时2 公司新管理的船舶3 船舶更换船旗时8com 认证变更com1 涉及 DOC 变更的公司审核的要求按本规范附录 6 执行com2 涉及 SMC 变更的船上审核的要求按本规范附录 7 执行第 2 节证书com 证书com1 符合证明DOC1 经初次审核或其后的换证审核认为船舶安全管理体系符合 ISM 规则要求应向公司签发 DOC证书格式见本规范附录 22 经临时审核认为满足com 的要求将向公司签发临时DOC 证书格式见本规范附录 33 当公司向其分支机构指派 SMS 职责时应在 DOC 中列出分支机构的名称作为其附件com2 安全管理证书SMC1经初次审核或其后的换证审核认为船舶安全管理符合公司批准的 SMS并符合ISM 规则并符合下列条件时应向船舶签发 SMC证书格式见本规范附录4? 持有对该船型有效的全期 DOC? 船舶保持符合船级社3 的要求或保持符合提供等效安全水平的主管机关的国家法定要求?船舶保持有效的法定证书2 经临时审核认为满足本规范 com 的要求将向船舶签发临时 SMC证书格式见本规范附录 5com3 短期证书1 经初次审核和其后的换证审核如果未遗留严重不合格项且审核组已得出了向公司和或船舶签发证书的建议结论可签发短期证书DOCSMCcom 证书的有效期com1 DOC 和 SMC 的有效期应符合如下1自初次审核完成日期起不超过5 年但此期间内应接受本规范规定的定期4审核2 如换证审核在现有证书到期日之前3 个月内完成则新证书自换证审核完成之日起有效有效期自现有证书到期日起不超过 5 年3 如换证审核在现有证书到期日之前的 3 个月前完成则新证书自换证审核完成之日起有效有效期自换证审核完成之日起不超过 5 年com2 临时DOC 和 SMC 的有效期1临时DOC 的有效期自审核日期起不超过 12 个月2 临时 SMC 的有效期自审核日期起不超过 6 个月com 证书的展期com1 临时 SMC在特殊情况下可展期 6 个月com 证书失效com1 DOC 的失效3 该船级社符合IMO A739 18和A789 19决议及其可能的修正案要求4 定期审核系指DOC 的年度和SMC的中间审核91 如遇有下列情况之一者DOC 将失效?公司要求取消 DOC 时或?公司未申请 DOC 年度审核?在商定的期限内未完成纠正措施?未考虑本规范ISM 规则的修订?存在未解决的严重不合格的证据?未支付认证费用且在指出后未予纠正时com2 SMC 的失效1如遇有下列情况之一者SMC 将失效?船舶不满足 com2 1规定 SMC 签发的条件?DOC 失效时?在商定的期限内未完成纠正措施?未考虑本规范ISM 规则的修订?存在未解决的严重不合格的证据?公司未申请与公司 DOC 有关的船舶 SMC 的中间审核?船舶所属公司终止了对其的管理?未支付认证费用且在指出后未予纠正时com3 如发生证书失效情况时本社将立即通知公司和在代表船旗国主管机关时主管机关当船旗国主管机关授权本社撤消DOC 和或 SMC 时本社将致函公司声明 DOC 和或 SMC 从信函的签署之日起被撤消并要求公司退回 DOC 和或 SMC该信函的副本以最方便的方式递交船旗国主管机关对船舶的 SMC 失效也将通知该船舶入级的船级社com4 当公司的 DOC 被撤消时DOC 所覆盖的船舶 SMC 同时失效公司应立即通知相关的船舶 DOC已失效在此情况下本社不接受该公司的临时DOC 签发的申请com5 当船舶的 SMC 撤消时本社不接受该船舶的临时 SMC 签发的申请com6 与船旗国和其他船级社的沟通1本社以《ISM 证书失效通知书》本规范附录 1或包含相同信息的其他方式通知船旗国证书失效的原因并抄送其他相关的认可组织如果无法确认认可组织或非 IACS 成员船级社则将要求船旗国主管机关转发相关的认可组织2 上述1所述的信息应仅限于船舶和公司的名称严重不合格的性质和审核日期3 本社在船上 SMC 审核过程中确定严重不合格已降级应通知签发 DOC 的认可组织或船旗国主管机关如果认可组织或非 IACS 成员船级社则本社要求船旗国主管机关向各自的认可组织发送该信息com 证书保存重新签发修改com1 证书保存1公司应确保 SMS 覆盖的各办公场所分支机构和每一艘船均能保存 DOC 副本2 船舶保存 SMC 正本公司总部应保存 SMC 副本并当本社有要求时能提供该证书com2 证书重新签发101当证书遗失或损坏公司应及时向本社提出重新签发证书的申请2 对于DOC 被取消的公司如申请签发新的 DOC 应进行与初次审核相同范围和程度的附加审核新 DOC 有效期应与失效的 DOC 相同与 DOC 相关的船舶应进行与初次审核相同范围和程度的附加审核后重新签发 SMC至少对公司管理的每种船型的一艘船舶进行船上验证3 com1 1?所引起的DOC 而取消的公司本社按 com2 2 要求重新签发DOC如果在重新签发 DOC 的附加审核中未发现 com1 1所述条件可恢复与 DOC 相关的船舶的 SMC而不需要进行船上附加审核否则应按 com2 2 要求重新签发与DOC 相关的船舶的 SMC4 对于 SMC 失效的船舶如申请签发新的 SMC 应进行与初次审核相同范围和程度的附加审核根据严重不合格的性质在签发新的 SMC 之前本社可以进行与年度审核相同范围的公司附加审核新SMC 证书的有效期与失效的 SMC 相同com3 证书修改1无论何时证书所述内容发生更改公司应及时向本社提出证书更改或重新签发的申请11第 3 章审核第1节一般规定com 审核申请com 1 为申请本社安全管理体系认证公司或其授权的代理应向本社提交本规范规定的各种审核申请和本社认为与受审核公司或船舶有关信息和必要文件并应提供如下信息1 SMS 覆盖的每种船型的吨位和数量2 如负责船舶营运的实体不是船舶所有人时则应在申请书上写明船舶管理公司和船舶所有人并附船舶所有人向主管机关提交船舶管理公司的全称详细情况的报告副本以及管理协议的复印件com2 对于 DOC 初次审核和换证审核公司尚应提交下列文件1 安全管理手册2 SMS 的程序文件和工作须知的清单3 公司的概况包括组织机构图和分支机构4 本社要求的关于 SMS 的其他文件com 审核准备com1 根据申请本社指派具有适当资格的审核员并组成审核组负责审核实施com2 审核组应与公司和或船舶建立联系并基于对受审核的安全管理体系文件的评审和或熟悉制定审核计划审核计划应灵活方便以便允许在审核期间根据收集到的信息改变审核重点及有效地使用资源com3 船上的初次中间或换证审核均应在船舶的正常营运状态下进行船舶在干坞内或处于搁置期内不应进行审核com4 如船舶的船员配备满足船舶最低安全配员证书的规定临时审核船舶可以在船舶非正常营运状况下进行com 审核实施。
国外危害与可操作性(HAZOP)分析发展和应用——董小刚
![国外危害与可操作性(HAZOP)分析发展和应用——董小刚](https://img.taocdn.com/s3/m/a353f82b0066f5335a81218a.png)
Flixborough 事故21大教训
• • • • • • • • • • • 变更管理 重大危害设施的公共控制 重大危害设施的选址 工艺流程的危害分析 危害化学品的许可管理 压力容器和系统法规要求 重大危害设施管理体系 安全和生产的相对优先性 标准和规范作法的使用 设施危害物料量的限制 工厂设计的高可靠性要求
一、英国化工事故的教训
Flixborough 镇化工爆炸事故
• 世界上首次推动HAZOP培训、技 术完善和广泛应用的化工事故 • 1974年6月1日,星期天,英国 Flixborough Nypro化工有限公司, 己内酰胺工厂,工艺25A单元反应 器发生严重的泄漏爆炸事故,整座 工厂几乎变成废墟 • 28人立即死亡,36人严重受伤, 1821间房屋和167家商铺受损 • 事故如果发生在工作日,有可能后 果更严重,至少会有500人以上死 己内酰胺工厂遭爆炸后几乎变成废墟 亡!
业主决定再次开展: 工艺危害专项诊断 HAZOP分析
ABC企业PHA-HAZOP管理程序文件
1. 2. 3. 4. EHS 6100:风险标准(Risk Matrix)程序 确保统一安全标准! EHS 6400:工艺危害分析组长能力评估程序 确保正确的人! EHS 6300:工艺危害分析(PHA)管理程序 确保分析报告质量! • 6301:PHA分析报告质量评估 EHS 6200:危害与可操作性(HAZOP)分析方法程序 确保统一方法和程序! • 6201:偏差列表清单 • 6202:典型起始事件频率 • 6203:池火后果评估 • 6204:有毒物料泄露后果评估 • 6205:气体火灾后果评估 • 6206:容器失效判定指南 • 6207:风险降低保护措施 • 6208:事故情形判定 等等。
二、HAZOP的应用
sms3安全管理简介
![sms3安全管理简介](https://img.taocdn.com/s3/m/22805437eefdc8d376ee32a2.png)
安全管理 – 八个组成部分
不安全事件调查的目的是识别系统的安
全缺陷,而不是追究责任。 通过在公司和政府范围内进行积极的安 全信息交换,共享安全经验和良好的管 理经验。 为因素)。
针对操作人员的综合安全培训(包括人
提升方法 –八个组成部分 有效的执行标准操作程序 (SOPs),包括
检查单和简报的使用。
组织的文化是安全习惯培养成的,鼓励安
全沟通,并且采取和财务管理一样积极的 态度管理安全。
持续提高整体安全水平。
这些责任可以分解为四个主要方面:
安全管理的责任
制定关于安全的政策和程序。 安全管理活动的资源分配。 采纳行业最优的管理方法。 更新民航安全规章。
安全管理流程概述 危险源
• 进化后的 – 安全管理
– 航空系统 – 作为前提认为 – 是有缺陷的. – 基于管理绩效 – 面向管理过程
高层管理者的安全管理承诺。 无惩罚环境(或仅仅是文化)培养有效
的安全报告。
安全管理 –八个组成部分
通过系统持续监视,搜集,分析并分享
常规操作中出现的与安全相关资料,减 少或消除问题多发区域,实现降低风险 的战略。
10-5
10-7
Ultra-safe system (mid 1990’s onwards) 企业管理的方法在安全领域的应用 (SMS) 例行的收集和分析运行数据
为什么要安全管理? 一个有缺 陷的系统
SMS 基线(理想)表现 系统设计 运行分解
“实际偏离”
事件数量
本质在于眼睛所观察不到的
1–5
传统安全
是这样吗?
真的?
在一个商业组织中,基本目标 是什么?
• 管理任何航空组织都需要管理很多业务 过程。 • 管理安全就是这样一种业务过程。
民航安全管理体系审核员考试
![民航安全管理体系审核员考试](https://img.taocdn.com/s3/m/5bd4421a30b765ce0508763231126edb6e1a7679.png)
1、在民航安全管理体系中,以下哪项是SMS(安全管理体系)的核心目标?A. 提高航班准点率B. 降低运营成本C. 实现持续的安全改进D. 增加旅客满意度(答案:C)2、SMS审核过程中,审核员的主要职责不包括:A. 验证安全政策和目标的有效实施B. 评估风险管理措施的有效性C. 直接参与制定安全管理程序D. 识别体系中的不足并提出改进建议(答案:C)3、关于危险源识别,以下哪种说法是正确的?A. 仅在事故发生后进行B. 是一次性活动,无需定期复审C. 应涵盖民航运营的所有环节D. 主要依赖于外部专家的意见(答案:C)4、在风险评估过程中,以下哪项不是必须考虑的因素?A. 危险源发生的可能性B. 危险源造成的后果严重程度C. 现有控制措施的有效性D. 行业内其他公司的类似案例数量(答案:D)5、安全绩效监测与测量的目的是:A. 评估安全管理体系的整体效能B. 仅用于满足监管要求C. 比较不同航空公司之间的安全水平D. 作为员工绩效考核的唯一依据(答案:A)6、以下哪项不属于民航安全管理体系中的关键要素?A. 安全政策与目标B. 安全风险管理C. 安全促进与培训D. 航班时刻规划(答案:D)7、在SMS审核报告中,对于发现的问题,应:A. 仅列出问题,不提出改进建议B. 详细描述问题,并给出具体的纠正措施建议C. 忽略轻微问题,只报告重大问题D. 将责任归咎于个人,而非系统缺陷(答案:B)8、关于安全文化的建设,以下哪种做法是正确的?A. 强调个人责任,忽视团队协作B. 通过惩罚来强化安全规则C. 鼓励员工报告潜在的安全隐患D. 将安全视为管理层的责任,与员工无关(答案:C)9、在应急响应计划的制定中,以下哪项不是必要的步骤?A. 识别可能的紧急情况B. 评估紧急情况的潜在影响C. 制定详细的应急响应流程D. 为所有员工提供全面的医疗培训(答案:D)10、关于民航安全管理体系的持续改进,以下哪种说法是不正确的?A. 持续改进是SMS的基石之一B. 应定期对SMS进行审核和复审C. 改进仅针对已发生的事故和事件D. 鼓励员工参与安全改进活动(答案:C)。
美国核安全法规介绍
![美国核安全法规介绍](https://img.taocdn.com/s3/m/c69ea3c20c22590102029d9a.png)
6
2.4美国核管理委员会的技术文件(NUREG)(第四层次) 美国核管理委员会的技术文件( )(第四层次 美国核管理委员会的技术文件 )(第四层次)
文件: ▲NUREG文件:美国核管理委员会下设的反应堆管理局负责编制的技术文 文件 件; 文件: ▲ NUREG/CR文件:委托各种研究机构完成的技术文件。 文件 委托各种研究机构完成的技术文件。 NUREG文件和 文件和NUREG/CR文件属于建议性的参考文件; 文件属于建议性的参考文件 文件和 文件属于建议性的参考文件; 有时NUREG文件与 文件与R.G具有同样的作用: 具有同样的作用: 有时 文件与 具有同样的作用 如“NUREG-0800”是《核电厂安全分析报告的标准审查大纲》,这是 是 核电厂安全分析报告的标准审查大纲》 NRC对申请者按照“R.G.1.70”《核电厂安全分析报告的标准格式和内容》 对申请者按照“ 对申请者按照 《核电厂安全分析报告的标准格式和内容》 要求编写的“初步/最终安全分析报告 进行审查的指导性文件。 最终安全分析报告” 要求编写的“初步 最终安全分析报告”进行审查的指导性文件。 我国的国家核安全局也是参照该技术文件审查核电站的安全分析报告。 我国的国家核安全局也是参照该技术文件审查核电站的安全分析报告。
11
3.3 ASME规范第Ⅲ卷“核动力装置设备”的范围 规范第Ⅲ 核动力装置设备” 规范第
ASME规范第Ⅲ卷规定了核动力装置产品的设计、建造、印记和超压 规范第Ⅲ卷规定了核动力装置产品的设计、建造、 规范第 保护方面的要求。 保护方面的要求。 这些产品包括承压设备(包括容器、 这些产品包括承压设备(包括容器、换热器 、泵 、管道 、阀门 、反 应堆压力容器等) 堆内构件、钢制安全壳、 应堆压力容器等)、设备支承 、堆内构件、钢制安全壳、混凝土反应堆容 器和混凝土安全壳。 器和混凝土安全壳。 对承压设备而言, 规范第Ⅲ 对承压设备而言,ASME规范第Ⅲ卷仅对其承压边界适用。泵与阀的驱 规范第 卷仅对其承压边界适用。 动机构、控制和指示结构等,泵的叶片、叶轮等内部结构均不适用。 动机构、控制和指示结构等,泵的叶片、叶轮等内部结构均不适用。泵和 阀门的功能试验与合格鉴定试验不在其中规定。 阀门的功能试验与合格鉴定试验不在其中规定。 ASME规范第Ⅲ卷考虑了由于循环运行所引起的机械应力和热应力, 规范第Ⅲ卷考虑了由于循环运行所引起的机械应力和热应力, 规范第 而不包括在使用中由于材料的辐照效应、腐蚀、 而不包括在使用中由于材料的辐照效应、腐蚀、侵蚀或失稳所造成的性能 恶化,这些影响必须在设计中或规定设备的寿命时予以考虑。 恶化,这些影响必须在设计中或规定设备的寿命时予以考虑。
iso 22320《安全与韧性-应急管理-事件管理指南》
![iso 22320《安全与韧性-应急管理-事件管理指南》](https://img.taocdn.com/s3/m/c51236a13c1ec5da51e2700a.png)
息、消防设施物联网实时数据、火灾统计数据、轨道交通路
formation support and decision- making support for fire fighters,
况信息、气象信息等多种消防大数据 ,利用警情智能化设
and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daily drills, and practical fire-
[J]. 消防科学与技术,2019,38(9):1302-1305.
[4] 孙占辉,苏国锋,刘海岩,等. 火灾危险性分析与数字化消防应急预案
[C]//中国灾害防御协会风险分析专业委员会年会,2006.
[5] 邱华. 数字化消防灭火救援预案系统设计与实现[D]. 济 南 :山 东 大
学,2014.
[6] 张茜. 基于性能化的数字化消防应急预案编制模式[J]. 消防科学与技
态数据、更新速度慢等局限 ,不能为消防指挥员提供进攻
eration methods of the plan are analyzed and explored from the in⁃
路线、火势发展、烟气蔓延、供水能力、危险化学品知识等
telligent fire alarm setting, the information support during fire⁃
修改时间:2020 年 02 月 20 日 9:32:16
ISO 22320《安全与韧性 —
应急管理 — 事件管理指南》
・科技信息・
ISO 22320《安 全 与 韧 性 - 应 急 管 理 - 事 件 管
置、进攻路线规划模型、火势发展模型、烟气蔓延模型、供
fighting.
安全管理规定(暨首都机场股份公司sms手册)
![安全管理规定(暨首都机场股份公司sms手册)](https://img.taocdn.com/s3/m/a2b67ba4680203d8ce2f247a.png)
核心制度修订说明核心制度由业务牵头部门负责编写、审核,总经理批准发布。
业务牵头部门负责制度的保管、分发、修改和回收。
制度的修改采用以替换页更换旧页的方式,以阿拉伯数字标识修改状态,从0开始按顺序使用。
换版则采用调换方式,以英文字母标识版本状态,从A开始顺序使用。
例如1/A表示为A版第一次修订。
制度的页码采用在每章中重新编排页码的方式,格式为“所在章的章号-自然号”,例如1-1表示第一章的第一页。
修改后如替换页多于旧页,则新增页的页码格式为“原页码-大写英文字母”,例如“1-1-A”。
核心制度的任何更改须经公司总经理批准。
制度在修改或换版后,原版本即作废,由原发布部门负责发放替换页,回收原版本,登记处理,并在修订记录页上作好更改记录。
《安全管理规定》(暨首都机场股份公司SMS手册)使用说明《安全管理规定》(暨首都机场股份公司SMS手册)(以下简称《规定》)是按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中国民用航空局有关规章标准、规范性文件等要求,结合首都机场股份公司(以下简称“公司”)实际情况编制而成。
《规定》秉持公司安全生产工作以人为本,坚持安全发展,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持续改进的安全管理方针,阐述了公司的安全政策和承诺、安全目标、安全发展规划、组织机构及职责、安全教育和培训、文件管理、安全信息管理、安全风险管理、不安全事件调查、应急管理、安全绩效监测与评估、安全文化等内容,以及各专项安全管理内容,明确了公司各项安全管理工作的基本要求,是公司安全管理的纲领性文件。
《规定》由公司质量安全部(保卫部)统一管理,根据实施情况进行修改和补充,并提交公司领导批准后予以颁布。
《规定》自批准颁布之日起正式施行,公司范围内的安全管理工作都应严格遵照执行,以控制公司安全管理工作开展的效果,确保首都机场持续安全。
最高管理者声明《安全管理规定》(暨首都机场股份公司SMS手册)是北京首都国际机场股份有限公司安全管理的纲领性文件,是指导北京首都国际机场股份有限公司建立并实施安全管理体系的纲领和行动准则,各部、中心、支队和公司全体员工必须遵照执行。
SMS安全管理体系
![SMS安全管理体系](https://img.taocdn.com/s3/m/13cef1ec856a561252d36feb.png)
航空公司安全管理系统(SMS)的背景及基本原理中国民航学院安全学院译印2005年8月目录简介 (1)0.1 目标 (1)0.2 SMS收益 (1)第1章背景 (3)1.1 航空安全历史 (3)1.1.1 机械阶段 (3)1.1.2 人为因素阶段 (3)1.1.3 组织阶段 (3)1.2 Westrum的组织观点 (4)1.2.1 病态型组织 (4)1.2.2 官僚型组织 (4)1.2.3 成长型组织 (4)1.3 事故起因的里森模型 (5)1.3.1 组织失效的类型 (6)1.4 传统的安全管理 (6)1.4.1 安全管理者 (6)1.5 安全改革 (7)1.5.1 安全文化 (7)第2章 SMS的基础 (9)2.1 起源 (9)2.1.1系统安全的步骤 (9)2.1.2 SMS/系统安全定义 (10)2.2 SMS目标 (10)2.3 对于运营人和航空业来说SMS意味着什么 (11)2.4 SMS与其它管理系统的关系 (11)2.5 SMS活动 (12)第3章 SMS详细资料 (16)3.1 组织 (16)3.1.1 文化和安全文化 (16)3.2 管理框架 (17)3.2.1 责任主管 (17)3.2.2 计划 (18)3.2.3 程序和措施 (19)3.2.4 控制 (19)3.2.5 安全管理人员的任务 (19)3.2.6 员工的任务 (20)第4章风险管理 (21)4.1 风险评估 (21)4.1.1 风险评估中的问题 (22)4.2 风险管理 (23)4.3 风险评估矩阵 (23)4.3.1 风险价值判断 (26)4.3.2 风险接受 (26)4.4 危险控制和缓解 (28)4.4.1 危险控制/缓解 (28)4.4.2 系统安全优先次序 (29)4.5 核实 (29)第5章危险信息系统 (31)5.1 要求 (31)5.2 资源 (31)第6章结论 (33)6.1 “从上到下”的变化 (33)6.2 “从下到上”的变化 (33)6.3 安全问题—商业问题 (33)附录1 SMS矩阵 (38)附录2 航空承运人建立安全管理系统大纲 (42)附录2.1 原则 (42)附录2.3 讨论 (42)附录2.4 SMS组成部分 (42)附录2.4.1 方法—全公司范围内全面、系统的安全管理。
ISM现场审核检查表使用须知061008
![ISM现场审核检查表使用须知061008](https://img.taocdn.com/s3/m/887bdb136edb6f1aff001f4e.png)
质量管理体系文件–WISM701/2-1版本号:7.1 生效日期: 2006.10.01“ISM现场审核检查表”使用须知Instruction of Check List for ISM Audit目录1.目的2.适用范围3. 定义和缩写4. 参照文件5. 注意事项6. 归档7. 附录1.目的本须知规定了审核员使用"ISM现场审核检查表"的要求及注意事项,旨在正确使用ISM现场审核检查表。
2.适用范围本须知适用于本社ISM现场审核。
3.定义和缩写本社《质量手册》和《船舶安全管理体系认证规范》的定义和缩写适用于本须知。
4.参照文件4.1.本社《质量手册》4.2.本社《船舶安全管理体系认证规范》4.3.本社《安全管理体系审核操作指南》4.4.IACS Rec. No. 41 Guidance for IACS Auditors to the ISM Code5.注意事项5.1.对船公司进行安全管理体系审核时,应使用“公司安全管理体系现场审核检查表”,对平台公司进行审核时使用“钻井平台ISM审核检查表”,如果公司申请利比里亚/马绍尔/塞浦路斯旗DOC审核,除使用上述检查表外,还应分别使用船旗国附加要求检查表(塞浦路斯旗参照船舶附加要求检查表)。
5.2.船舶安全管理体系现场审核检查表包括:船长、甲板部、轮机部、客运部检查表、特殊船型(散货船、客船、油船、气体运输船、化学品船、高速船)附加要求检查表、船旗国(利比里亚/马绍尔、塞浦路斯)附加要求检查表以及临时审核检查表,部门检查表分别适用于各个部门审核,如果是特殊船型,除使用部门检查表外,还需使用特殊船型附加要求检查表。
如果船舶悬挂利比里亚/马绍尔、或塞浦路斯旗,除上述检查表外还需使用船旗国特殊要求检查表。
移动平台审核使用“移动平台ISM审核检查表”。
5.3.抽查检查表以外的内容时,审核员应用空白检查表予以记录。
6.归档6.1.审核完成后,审核组应将已记录审核情况的"ISM现场审核检查表"作为审核报告附件与有关资料一并归档,保管期限为长期。
安全管理体系(SMS)简介
![安全管理体系(SMS)简介](https://img.taocdn.com/s3/m/96a439866edb6f1afe001f2f.png)
安全管理体系(SMS)简介一、对安全管理体系(SMS)的认识1. SMS的定义:安全管理体系(safety management system,简称:SMS)是一个系统的、清晰的和全面的安全风险管理方法,它综合了运行、技术系统、财务和人力资源管理,融入到公司的整个组织机构和管理活动中,包括目标设定、计划和绩效评估等,最终实现安全运行和符合局方的规章要求。
2. SMS的目标:提高对安全的主客观认识、促进安全基础设施的标准化建设、提高风险分析和评估能力、加强事故防范和补救行动、维护或增加安全有效性、持续对内部进行事故征候监控,以及通过审计对所有不符合标准的方面进行纠正,对由审计形成的报告实施共享等。
的理论基础:SMS最基本的理论是Reason理论,前提是人是会犯错误的,事故是由多种因素组合产生的,人只是导致事故发生的最后一个环节;通过风险控制的方法可以阻止事故链的形成,从而避免事故的发生;风险的控制是安全生产的全程控制,包括事前的主动控制、事中的持续监督控制和事后的被动控制。
4. SMS具有以下特点:(1)安全成为核心价值。
(2)面向全公司,包括供应商、代理人及商业合伙人,特别强调必须有管理人员参与;面向全员,特别强调员工是SMS的关键。
(3)被动式(事后)管理与主动式(事前)管理兼备,采用安全评估和风险管理等手段积极预防事故。
(4)能与现有的工作流程及其它业务活动计划兼容。
5. SMS的组成框架:(1)安全管理计划(2)文件记录体系(3)安全监督机制(4)培训系统(5)质量保证系统(6)应急预案二、中国民航推行安全管理体系(SMS)的背景2005年3月,加拿大民航局局长到中国民航总局访问,期间介绍了加拿大开展SMS的情况和SMS的理念,杨元元局长在会见时提出,希望加拿大民航局帮助中国民航建立SMS,由此正式拉开了中国民航开展SMS研究的序幕。
2006年3月,国际民航组织理事会通过了对附件6《航空器运行》的第30次修订。
SMS风险管理
![SMS风险管理](https://img.taocdn.com/s3/m/ecf474c677eeaeaad1f34693daef5ef7ba0d124f.png)
SMS 风险管理OE内部操作细则的使用:1.在日常工作中必须首先按公司相关程序实施。
2.必须保证在使用中不违背公司相关程序。
3.当OE内部操作细则与相关维修工作指令(WI)有冲突时,以现行有效的WI中的描述为准。
4.在保证上述1-3条的基础上实施OE内部操作细则改版说明:1.修改首页,增加了涉及部门2.《SMS问题分析和措施》表替代《检查记录单》1.目的风险管理是Ameco安全管理体系(SMS)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作用是通过主动、积极地开展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活动,将工程系统中的风险控制在可接受的水平或以下;并通过实施风险管理过程,实行全面、主动的安全管理,以实现工程处的各项安全要求。
2.流程描述A.职责要求:工程处处经理对风险管理承担领导责任,按照职责分工策划、组织和监督本领域风险管理工作的开展,在其权限范围内调配资源和进行决策。
必要时提出风险管理的启动要求。
工程处各级管理人员(股经理和科经理)负责按制定的实施计划,在管辖领域内组织实施风险控制措施。
工程处员工按要求执行本岗位风险管理工作,主动识别危险源并报告,规避岗位安全风险,执行安全相关的风险控制/缓解措施。
工程处安全员负责发布质量安全通告并通报QM-L,记录在《SMS问题分析和措施》表中,参考表一。
B.危险源辨识危险源辨识是指识别工程系统中存在的危险源,并确定其特性的过程。
C.危险源分类:人:人的不安全行为,个人因素,知识技能,信息沟通等。
机:设备的使用和管理。
法:涉及工程处工作的相关程序、适航性规章、规范性文件、客户程序和DMDOR管理手册。
环:自然环境和厂房设施。
其他可能造成财产损失或人员伤亡的情况。
D.分析范围:DMDOR系统审核与适航有关的工程文件,EN,AD,AAC245一般工程文件,EO,化工品,工具/等效替代其他,技术资料的获得和控制流程;工程现场支援E.自我检查OE-Q1应制定检查计划,至少每月实施一次自我检查工作。
SMS安全管理体系简介
![SMS安全管理体系简介](https://img.taocdn.com/s3/m/42f57eb0b8d528ea81c758f5f61fb7360b4c2ba2.png)
SMS安全管理体系简介什么是SMS安全管理体系SMS全称为Safety Management System,也就是安全管理体系。
它是为了帮助组织管理各种安全相关风险和机遇而建立的一套制度、程序、流程和工具等综合体系。
在这个体系下,组织能够识别和控制潜在的安全风险,提高工作效率,提供安全的服务,并持续改进企业的安全管理。
SMS安全管理体系的优点1.提高安全水平:通过SMS安全管理体系,企业能够对存在潜在风险做到严格管控,从而提高自身的安全水平。
2.减少事故发生:企业能够通过SMS安全管理体系精准地发现安全风险,及时采取措施,避免事故的发生。
3.减少损失:企业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快速采取相应的措施,减少事故造成的损失。
4.增强安全文化:凭借SMS安全管理体系有效的运用,企业能够扩大员工对于安全文化的认同,形成良好的企业安全文化氛围。
SMS安全管理体系的组成SMS安全管理体系包括以下组成部分:政策与目标包括企业安全责任、安全目标、安全管控指标、安全资源分配等等,这些都是企业安全管理的基本要素,也是企业安全管理的目标和标准。
规划与实施包括安全管理体系的规划与实施流程。
在这一方面,企业需要建立安全运营流程图、防御纪律、安全标准和安全控制文件等一系列的文件和流程,从而有效地组织、管理和控制各方面的安全管理工作。
测量与改进包括安全目标达成情况的测量、监控和反馈,以及安全事件的记录、分析和处理。
通过这一组成部分,企业能够更好地识别和评估自身的安全管理水平,并及时采取改进措施,持续提高安全水平和控制能力。
培训与普及企业需要建立完善的安全培训体系,将安全知识、安全技能向全员普及,并配合组织的实际情况,制定不同层次的安全培训计划。
这一组成部分是最终保障企业安全的重要手段。
SMS安全管理体系的实施步骤1.确定安全管理责任企业需要明确安全管理的责任分工和层次并将这些职责纳入企业安全策略。
同时,确定与安全管理相关的流程和制度,并将其落实到各个部门的管理操作中。
中国民用航空局关于对《航空运营人安全管理体系(SMS)建设要求》咨询通告征求意见的通知
![中国民用航空局关于对《航空运营人安全管理体系(SMS)建设要求》咨询通告征求意见的通知](https://img.taocdn.com/s3/m/463d8be988eb172ded630b1c59eef8c75fbf9517.png)
中国民用航空局关于对《航空运营人安全管理体系(SMS)建设要求》咨询通告征求意见的通知
文章属性
•【公布机关】中国民用航空局,中国民用航空局,中国民用航空局
•【公布日期】2022.06.27
•【分类】征求意见稿
正文
关于对《航空运营人安全管理体系(SMS)建设要求》
咨询通告征求意见的通知
为进一步落实党中央对安全生产“三管三必须”的有关指示精神,加强《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与航空运营人安全管理体系的全面融合,飞标司结合ICAO《航空运营人安全管理体系(SMS)建设要求》咨询通告进行了全面修订,现面向公众征求意见。
如有意见,请于2022年7月6日前填写意见反馈表,并发送至联系邮箱,邮件标题为“SMS建设要求反馈意见”。
联系邮箱:******************
2022年6月27日。
SMS学习
![SMS学习](https://img.taocdn.com/s3/m/68bbdc3c87c24028915fc341.png)
学习SMS体系强化安全意识安全一直是各行各业的关注重点,特别是民航系统,安全尤为重要,只有保证安全,企业效益才能保障,没有安全一切都是空谈,那么安全如此重要,如何将安全意识提前,将事故率降到最低,最近通过系统学习的SMS体系让我受益非浅,下面谈一谈自己的一些体会。
SMS全称是Safety Management System,也就是安全管理系统,是一种管理方法,是公司所有领域,运用系统方式的管理安全,确认工作潜在风险,对其进行缓解和控制的方法,也就是说,与传统安全管理方法不同的是将安全意识提前,不要等安全出了问题再查原因,查责任,而是在安全出问题之前就提前查找风险源,提前将影响安全的诱因切断,避免不安全事件的发生,也就是我们所说的“防患于未然。
”航材部门各科室都有自己的风险源管理,对于存在隐性风险的地方是平时工作的重点,要加强防范,例如库房风险源是库房重地,注重安全管理,切断风险源尤为重要,特别是危险品区域,远离火源,保持一定的温湿度,超期的化工品要尽量报废,这些都是平常工作需要清查的。
像轮胎等橡胶制品,三个月变化一次位置,竖直存放,半年检查一次,不符合适航标准的轮胎提前上报,各种日常工作中的例行检查都是在查找风险源。
SMS系统的目的就是建立科学的安全风险管理机制,不间断地实施风险识别、缝隙、评价和控制,始终把风险控制在可接受的范围内。
民用航空界要进一步降低事故率,必须将重点放在事故的主要原因人为因素上面。
人都会犯错,“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但是人会出差错,差错也是可以控制的,调查差错的根本原因是在查明原因,查出问题所在,避免以后发生同样的错误,这就是我们要找的风险源。
所以说风险源是SMS体系中的一个重点,而风险源是某一危险源可能导致潜在后果的可能性和严重性的综合,是各部门平时清查工作的重点,也是各部门需要落实的责任。
将风险源切断,航空安全也就指日可待了。
日常工作中,我们除了按照各部门制定的风险源查找工作中不足外,我们还需要互查互审,这样就给犯错提供了更小的机会,避免工作中的小错误,造就航空界的大安全,从每位员工的安全意识抓起,安全牢记心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保卫处 1) 负责公司及工程范围内火灾爆炸事故、厂内道路交通事故、危险化学品事故、 治安事故的监督管理, 向公司安全生产领导小组、安全质保处及其他相关部门 通报火灾爆炸事故、厂内交通事故等情况。
5.4
公司工会 1) 依法参加公司范围内的员工伤亡事故调查、处理,向事故调查组提出事故处理 意见。
5.5
人力资源处 1) 2) 3) 参加公司范围内的人员伤亡事故调查、 处理, 向事故调查组提出事故处理意见; 负责制定公司员工工伤、比照工伤待遇标准; 负责按照有关规定联系办理员工工伤鉴定和员工工伤保险理赔。
工业安全事故(事件)管理
SM-PRC-INS003 3版 5 / 33
重大生产安全事故——是指造成 10 人以上 30 人以下死亡, 或者 50 人以上 100 人以 下重伤 (包括急性工业中毒) , 或者 5000 万元以上 1 亿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特别重大生产安全事故——是指造成 30 人以上死亡,或者 100 人以上重伤(包括急 性工业中毒),或者 1 亿元以上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较大涉险事故——是指涉险 10 人以上的事故造成 3 人以上被困或者下落不明, 或紧 急疏散人员 500 人以上,或因生产安全事故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人员密集场所、 生活水源、农田、河流、水库、湖泊等),或危及重要场所和设施安全(电站、重 要水利设施、危化品库、油气站和车站、码头、港口、机场及其他人员密集场所等) 的事故以及其他较大涉险事故。 工伤——指员工在工作时间、工作区因工作原因造成的伤亡,其中包括因工随车外 出或乘坐公司上下班车途中发生的交通事故,但不包括犯罪、酗酒和自杀行为而造 成的伤亡。 4.0 参考文件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 70 号) 《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国务院令第 493 号) 《工伤保险条例》(国务院令第 375 号) 《生产安全事故信息报告和处置办法》(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 21 号) 《浙江省安全生产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暂行规定》(浙江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 2004 年 6 月 25 日执行) 《浙江省企业职工工伤保险实施办法》(浙劳险【1999】333 号) 《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GB 6441—86)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 规范》(GB/T 28001-2001) 《关于落实紧急重大情况报告工作的决定》(中核办发【2000】50 号) 5.0 5.1 责任 各处室分管领导 1) 2) 3) 5.2 决策和协调业务主管范围内事故救援与现场处理中的重大问题, 及时向安全生 产领导小组通报事故情况。 根据权限审批《工业安全事故(事件)快报表(IQR)》。 指导或组织所属主管处室开展工业安全事故(事件)调查工作,审批所属主管 处室编制的《工业安全事故(事件)调查报告》及相关的事故处理决定;
安全质保处 1) 在公司安全生产领导小组授权下, 向政府行政监管部门或上级单位报告公司及 工程范围内发生的工业安全事故。
工业安全事故(事件)管理
2) 3) 4) 5) 5.3
SM-PRC-INS003 3版 6 / 33
就工业安全事故(事件)报告、调查和处理工作向相关处室提供咨询; 协调相关部门编制《工业安全事故调查报告》,审查编制质量; 监督工业安全事故(事件)报告、调查和处理等工作执行情况,向公司安全生 产领导小组定期报告或公布工业安全事故(事件)管理指标情况; 负责公司及工程范围内工业安全事故(事件)统计及指标分析。工业安全事故(事件)管理
1.0 目的
SM-PRC-INS003 3版 4 / 33
为了贯彻执行国家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三门核电工业安全事故、 事件的报告、调查和处理工作,制定本规定。 2.0 适用范围 本程序规定了工业安全事故(事件)的报告、调查、处理、统计等工作的主要流程。 本程序适用于三门核电工程活动中发生的造成人身伤亡或直接经济损失的工业安全 事故以及各类事件(如未遂事件、伤害事件等)的报告、调查、处理和指标统计, 也适用于对现场承包单位(含协作单位)发生工业安全事故(事件)的报告、调查 和处理。 本程序不适用于未造成人身伤亡的生产运行事件、环境污染事故以及核安全法规中 所规定的事件、事故的报告、调查和处理。 3.0 定义/缩写 事故 accident ——指造成死亡、疾病、伤害、损坏或其他损失的意外情况。 事件 incident ——指导致或可能导致事故的情况。根据后果情况可把事件区分为未 遂事件、伤害事件。(注:其结果未产生疾病、伤害、损坏或其他顺滑的事件在英 文中还可称为 near-miss,在英文中,incident 包含 near-misses)。 未遂事件——指已具备构成事故的条件,仅因偶然因素未造成后果的事件。 伤害事件——造成员工轻微伤害,经过急救处理后人员能随即恢复工作或经休息后 能在少于一个工作日内恢复工作能力的事件。 工业安全事故——本程序所述工业安全事故指在安全生产过程中发生的造成员工人 身伤害、急性中毒或者造成直接经济损失(如设备损坏等)的生产安全事故,但不 包括火灾爆炸事故、交通事故、危险化学品事故、治安事故、公共卫生事故、自然 灾害事故。 轻伤——指造成人员肢体伤残,某些器官功能性或器质性轻度损伤;表现为劳动能 力轻度或暂时丧失的伤害。一般指受伤员工歇工在一个工作日以上,105 个工作日 以下的失能伤害。 重伤——依据《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GB 6441-86)和《事故伤害损失工 作日标准》(GB/ T15499-1995),“重伤”是指造成职工肢体残缺或视觉、听觉等器 官受到严重损伤,一般能引起人体长期存在功能障碍,或劳动能力有重大损失的伤 害。具体是指损失工作日等于和超过 105 日的失能伤害。 一般生产安全事故——是指造成 1-2 人死亡, 或者 1-9 人重伤 (包括急性工业中毒) , 或者 100 万以上 1000 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或者 10 人以上 50 人以下 较大生产安全事故——是指造成 3 人以上 10 人以下死亡, 重伤(包括急性工业中毒),或者 1000 万元以上 5000 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 故。
工业安全事故(事件)管理
编制/修订摘要 版次 1 2 首次发布。 升版说明: 1. 根据公司机构及职责分工,修订了 5.0 责任一节的责任规定; 编制/修订摘要
SM-PRC-INS003 3版 2 / 33
2. 根据《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国务院令第 493 号)要求,增加 了“工会依法参加事故调查处理”的责任;修订了伤亡事故分类标准。 3. 增加了 6.1.3 章节有关“30 分钟内口头快报”的具体要求; 4. 修订了 6.1.4 章节《伤亡事故(事件)快报表》格式及审批处理规定; 5. 删除了 1 版程序中《伤亡事故情况(发生事故单位)》、《伤亡事故伤亡人员 情况(发生事故单位)》报告规定及报表; 6. 增加了事故现场处理中对《伤亡事故(事件)现场处理情况记录表》的相关规 定; 7. 增加了《伤亡事故(事件)调查报告》的格式及审批规定; 8. 增加了伤亡事故结案及《伤亡事故结案登记表(“四不放过”登记表)》的相 关规定; 9. 增加了伤亡事故管理指标统计和分析的相关规定; 10. 其它文字性修订。 3 升版说明: 1. 更换程序名称为《工业安全事故(事件)管理》,修订程序适用范围,涵盖如 设备损坏、财产损失等事故、事件; 2. 根据公司机构及职责分工,修订了 5.0 责任一节的相关规定; 3. 删除了 2 版程序中《口头通报记录表》; 4. 添加较大涉险事故定义及相关处理规定; 5. 其他文字性修订。
工业安全事故(事件)管理
SM-PRC-INS003 3版 3 / 33
目
录
1.0 目的 .......................................................................................................................... 4 2.0 适用范围 .................................................................................................................. 4 3.0 定义/缩写 ................................................................................................................. 4 4.0 参考文件 .................................................................................................................. 5 5.0 责任 .......................................................................................................................... 5 6.0 程序 .......................................................................................................................... 7 6.1 工业安全事故(事件)报告 .................................................................................. 7 6.2 事故应急救援与现场处理 ...................................................................................... 9 6.3 工业安全事故(事件)调查 ................................................................................ 10 6.4 工业安全事故(事件)统计与指标分析 ............................................................ 12 6.5 工伤认定及工伤待遇 ............................................................................................ 13 7.0 记录 ................................................................................................................ 141413 8.0 图表 ........................................................................................................................ 14 9.0 附录 ........................................................................................................................ 30 10.0 程序会签表 ............................................................................................................ 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