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中考专题训练五 金属与盐溶液反应后滤渣、滤液成分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训练(五)金属与盐溶液反应后滤渣、滤液成分1.[2020·咸宁]将一定质量的锌粉加入到Cu(NO3)2、AgNO3两种物质的混合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液和滤渣。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若滤液为蓝色,则滤渣中一定有银和铜
B.若滤液为无色,则滤渣中一定有银和锌,可能含有铜
C.若向滤液中加入稀盐酸有白色沉淀生成,则原滤液中溶质只有AgNO3和Zn(NO3)2
D.若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有气泡产生,则滤液中的溶质只有Zn(NO3)2
2.[2020·齐齐哈尔](双选)向硝酸银溶液中加入一定质量的锌粉和铜粉的混合物,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滤液。

以下推断正确的是()
A.若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有气泡产生,则滤渣中一定有银、铜、锌
B.若滤液为无色,则滤渣中一定有锌
C.若滤液为蓝色,则滤液中一定有硝酸银、硝酸铜和硝酸锌
D.滤渣的质量一定比反应前锌粉和铜粉混合物的质量大
3.[2020·衡阳]向一定质量的Zn(NO3)2和AgNO3混合溶液中加入a g铜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某温度下的不饱和溶液和滤渣。

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滤渣的质量一定大于a g
B.所得溶液中可能含有AgNO3
C.整个过程中Zn(NO3)2的质量不变
D.滤渣中一定含有单质Cu和单质Ag
4.[2020·潍坊]将一定量金属M加入到ZnSO4和CuSO4的混合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固体滤渣,滤液为无色,向滤渣中滴加稀盐酸有气泡产生。

下列有关判断正确的是()
A.金属活动性:M>Zn>Cu
B.滤液中可能只含一种溶质
C.滤渣中一定含有金属M
D.该过程一定发生了如下反应:M+CuSO4Cu+MSO4
5.[2020·泰安]向AgNO3、Cu(NO3)2、Mg(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些锌粉,完全反应后过滤。

不可能存在的情况是()
A.滤纸上有Ag,滤液中有Ag+、Cu2+、Zn2+、Mg2+
B.滤纸上有Ag、Cu,滤液中有Zn2+、Mg2+
C.滤纸上有Ag、Cu、Zn、Mg,滤液中有Zn2+
D.滤纸上有Ag、Cu、Zn,滤液中有Zn2+、Mg2+
6.[2020·绍兴]兴趣小组按如图T5-1所示流程进行实验(每步均充分反应),反应结束后,将烧杯内物质进行过滤,向滤渣中加入少量稀盐酸,无明显现象。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图T5-1
A.由实验可判断出铁、铜、锌的活动性顺序
B.两支试管内的物质混合后,固体总质量一定增加
C.滤渣中一定有Cu,一定没有Fe和Zn
D.滤液中的溶质一定有FeCl2、ZnCl2和CuCl2
7.[2020·柳州九年级联考]向AgNO3和Cu(NO3)2的混合液中加入一定量的Fe、Cu的混合粉末,充分反应后过滤、洗涤,得到滤液和滤渣。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滤渣中一定有Ag,滤液中可能有Fe(NO3)2、Cu(NO3)2,一定没有AgNO3
B.当滤液为蓝色时,滤渣中一定有Cu、Ag,一定没有Fe
C.向滤渣中加入盐酸,有气泡产生,则滤渣中一定有Fe、Cu、Ag
D.向滤液中加入KCl溶液,无明显现象,则滤液中一定有Fe(NO3)2、Cu(NO3)2,滤渣中可能有Fe、Cu
8.向装有过量锌粉的烧杯中加入一定质量AgNO3和Cu(NO3)2的混合溶液,烧杯中固体的质量随反应时间变化的情况如图T5-2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图T5-2
A.t<t2时,若向溶液中滴加NaCl溶液,无明显变化
B.t1时,溶液中金属离子有3种,固体中金属单质有2种
C.t3和t5时,溶液中的溶质种类不同,金属单质种类也不同
D.t1<t<t2时,若向溶液中插入铝丝,铝丝表面立即有红色固体析出
9.[2020·巴中]将一定质量的铁粉和铜粉加入到Zn(NO3)2和AgNO3的混合溶液中,一定会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
式为。

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渣中滴加稀盐酸,有无色气体产生,则滤渣中一定含有(填化学式),滤液中的溶质一定含有(填化学式)。

10.[2020·包头节选]向Cu(NO3)2、AgNO3和Mg(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质量的金属Zn,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滤液。

①若向滤液中加入稀盐酸,无现象,则滤液中一定含有的金属离子是(填离子符号)。

②若滤液为蓝色,则滤渣中可能含有的金属是。

答案
1.D[解析]将锌粉加入到Cu(NO3)2、AgNO3的混合溶液中,锌先与硝酸银反应生成硝酸锌和银,当硝酸银反应完后,锌再与硝酸铜反应生成硝酸锌和铜。

若滤液为蓝色,说明滤液中含有硝酸铜,则滤渣中一定有银,可能有铜;若滤液为无色,说明硝酸银、硝酸铜已经完全反应,滤渣中一定有银和铜,可能有锌;若向滤液中加入稀盐酸有白
;若向滤渣中加入稀色沉淀生成,说明原滤液中含有AgNO3,则原滤液中的溶质有AgNO3、Cu(NO3)2、Zn(NO3)
2
盐酸有气泡产生,说明滤渣中有锌,则滤液中的溶质只有Zn(NO3)2。

2.AD[解析]向硝酸银溶液中加入一定质量的锌粉和铜粉的混合物,锌先与硝酸银反应生成硝酸锌和银,铜后与硝酸银反应生成硝酸铜和银。

若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有气泡产生,说明滤渣中含有锌,则锌粉过量,滤渣中一定有银、铜、锌;若滤液为无色,说明溶液中没有硝酸铜,滤渣中一定有银、铜,不一定含有锌;若滤液为蓝色,说明溶液中含有硝酸铜,滤液中一定含有硝酸锌、硝酸铜,不一定含有硝酸银;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可知,只要反应发生,滤渣的质量一定比反应前锌粉和铜粉混合物的质量大。

3.D[解析] 向Zn(NO3)2和AgNO3混合溶液中加入a g铜粉,铜不能与硝酸锌反应,铜能与AgNO3反应生成硝酸铜和银,化学方程式是Cu+2AgNO3Cu(NO3)2+2Ag。

由化学方程式可知,每64份质量的铜可置换出216份质量的银,则滤渣的质量一定大于a g;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不饱和溶液和滤渣,硝酸银可能有剩余,所得溶液中可能含有AgNO3;铜不能与硝酸锌反应,整个过程中Zn(NO3)2的质量不变;无法确定反应进行的程度,则滤渣中一定含有单质Ag,可能含有单质Cu。

4.B
5.C
6.D[解析] 根据实验中铁与氯化锌溶液及氯化铜溶液反应的现象可知,铁不能将锌置换出来,能将铜置换出来,所以三种金属活动性顺序为锌>铁>铜;由向烧杯中所得滤渣加入稀盐酸无明显现象可知,混合后,铁粉继续与氯化铜溶液发生置换反应,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可知,固体总质量一定增加;由于每步都充分反应,且向滤渣中加入少量稀盐酸,无明显现象,所以滤渣中一定有Cu,一
定没有Fe和Zn;结合上述分析,滤液中的溶质一定有FeCl2、ZnCl2,可能含有CuCl2。

7.C
8.B[解析] 向装有过量锌粉的烧杯中加入一定质量AgNO3和Cu(NO3)2的混合溶液,锌先和硝酸银反应生成硝酸锌和银,反应后固体质量增大;然后锌和硝酸铜反应生成硝酸锌和铜,反应后固体质量减小。

t<t2时硝酸银没有完全反应,若向溶液中滴加NaCl溶液,氯化钠和硝酸银反应生成氯化银白色沉淀和硝酸钠,观察到产生白色沉淀,故A错误;t1时,溶液中金属离子有3种,即银离子、铜离子和锌离子,固体中金属单质有2种,即过量的锌和反应生成的银,故B正确;t3和t5时,溶液中的溶质种类不同,t3时溶质是硝酸锌和硝酸铜,t5时溶质是硝酸锌,t3和t5时金属单质种类相同,都是锌、银、铜,故C错误;t1<t<t2时溶液中含有硝酸锌、硝酸银和硝酸铜,若向溶液中插入铝丝,铝先和硝酸银反应生成硝酸铝和银,铝丝表面立即有银白色固体析出,故D错误。

9.Fe+2AgNO3Fe(NO3)2+2Ag Ag、Cu、Fe
Zn(NO3)2、Fe(NO3)2
[解析]将铁粉和铜粉加入到Zn(NO3)2和AgNO3的混合溶液中,硝酸锌不参加反应,铁先与硝酸银反应生成硝酸亚铁和银,铁反应完之后,若还有硝酸银剩余,铜再与硝酸银反应生成硝酸铜和银,铁与硝酸银的反应一定会发生,化学方程式为Fe+2AgNO3Fe(NO3)2+2Ag;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渣中滴加稀盐酸,有无色气体产生,说明滤渣中含有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氢气的金属铁,也一定含有银、铜;铁有剩余,滤液中一定不含硝酸银,滤液中的溶质是硝酸锌和硝酸亚铁,化学式为Zn(NO3)2、Fe(NO3)2。

10.①Zn2+、Mg2+②铜(或Cu)
[解析] ①向硝酸铜、硝酸银和硝酸镁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质量的锌,锌首先和硝酸银反应,硝酸银反应完全后,锌再和硝酸铜反应,镁的金属活动性比锌强,锌和硝酸镁不反应。

若向滤液中加入稀盐酸,无现象,说明AgNO3已完全反应,则滤液中一定含有的金属离子是Zn2+、Mg2+。

②滤液呈蓝色,说明滤液中有硝酸铜存在,锌可能与部分硝酸铜反应,故滤渣中可能含有金属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