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植物的水分代谢优秀课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 土壤温度
土壤温度过高或过低都对根系吸水不利 高温影响根性吸水的原因:
①高温加速根的老化过程,吸收面积减少,吸收速 率也下降。 ②温度过高使酶钝化,影响根系主动吸水。
低温能降低根系的吸水速率
①水分本身的黏性增大,扩散速率降低; ②细胞质黏性增大,水分不易通过细胞质; ③呼吸作用减弱,影响根压; ④根系生长缓慢,有碍吸水面积的增加。
伤流 吐水
如果从植物的茎基部靠近地面的 部位切断,不久可看到有液滴从 伤口流出。从受伤或折断植物组 织伤口处溢出液体的现象,叫做 伤流(bleeding)。流出的汁液 是伤流液(bleeding sap)。
伤流液的成分有水、无机物、有机物、植物激 素,可以根据伤流研究跟部的代谢。 根系生理活动的一个指标。
三、根系吸水的机制 *
根据吸水的动力,植物根系吸水的方式有两种:
主动吸水 被动吸水
(一)根压与主动吸水
主动吸水是由于根系本身生理活动引起的水分吸收, 一般认为主动吸水的动力是根压。
1.根压 根压(root pressure)——由于植物根系生理活 动促使液流从根部上升的压力。
证实根压存在的两种现象:
支持渗透理论的实验现象:
当把植物根部放在纯水中,伤流加快;
如果把植物根部放在浓溶液中,伤流减少,已流出的伤流 液甚至会被重新吸回去;
冷冻处理,无明显吐水,为什么? 根压的产生是一个渗透过程,并与植物的代谢有关。
(二)蒸腾拉力与被动吸水
1.被动吸水
蒸腾拉力进行的吸水方式称为被动吸水。
2.蒸腾拉力(transpirational pull)
1.共质体途径 2.质外体途径
共质体(symplast): 由胞间连丝将所有细 胞活的原生质体联系 成一个整体
是指水分从一个细胞 的细胞质经过胞间连 丝,移动到另一个细 胞的细胞质。移动速 度较慢。
二、根系吸水的途径
1.共质体途径 2.质外体途径
质外体(apoplast): 细胞壁、细胞间隙、胞 间层以及导管组成质外
由于蒸腾作用产生一系列水势梯度使 导管中水分上升的力量称为蒸腾拉力。
根系吸水的机理
定义
生理现象
产生机理
由植物根系生 伤流 从受伤或折断 根系主动吸收离子至中
理活动而引起 的植物组织伤口处 柱和导管,土壤中的水
主 的吸水过程 溢出液体的现象.
分便顺着水势梯度从外
动 吸 水
多数植物根压 0.1~0.2 MPa, 有些木本植物 0.6~0.7MPa。
不少伤流液是重要的工业原料, 如松脂、生漆、橡胶等。
胶乳的采割与收集
证实根压存在的两种现象:
伤流 吐水
没有受伤的植物如处在土壤水分 充足,气温适宜,天气潮湿的环 境中,叶片的尖端或边缘也有液 体外泌的现象,这种现象称为吐 水(guttation)。
2.根压产生的机理——渗透理论 * 根部导管与外液之间建立起渗透系统
第二章 植物的水分代谢
一、根系吸水的部位
根系是植物吸水的主要器官
1.根系的特点: 根系量大,根毛多
根深,分布广
2.根系吸水的部位
根吸水的主要部位是在根的尖端
根 毛
根毛区

吸水能力
根 伸长区 尖 分生区
最强
伸 长
区 根冠



根 冠
根毛区吸水能力强的原因:
(1)根毛区有许多根毛,吸收面积大(5~10倍) ; 2)根毛区的外部由果胶质覆盖,粘性强,亲水性也强,有 利于与土壤颗粒粘着与吸水; (3)根毛区的输导组织发达,对水分移动的阻力小
吐水 叶片尖端或边 缘的水孔向外溢出 液滴的现象.
部经内皮层渗透进入, 内皮层起着选择透性膜 的作用。
被 以蒸腾拉力为 叶片蒸腾,气孔下腔周围细胞的水分扩散到水势低
动 动力的吸水过 的大气中,从而导致叶片细胞水势下降,这样就
吸 程.
产生了一系列细胞间的水分运输,并造成根冠间 导管中的压力梯度,结果造成根部细胞水分亏缺,
体。 移动速度快。
根系的质外体被内皮层 分为两部分
凯氏带
木栓化,膜与壁紧贴在 一起。水、溶质不能自 由通过。
外部质外体
内皮层外,包括根毛、皮层的胞间层、细胞壁和细胞 间隙
内部质外体
内皮层内,包括成熟的导管和中柱各部分。
3.跨细胞途径
§2-3 植物根系对水分的吸收
一、根系吸水的部位 二、根系吸水的途径 三、根系吸水的机制 四、影响吸水的土壤条件
在移植幼苗时应尽量避免损伤幼根。
二、根系吸水的途径
内皮层 凯氏带
根毛
皮层 表皮
中木 柱质 鞘部
韧皮部
水分由土壤经根毛、皮层、内皮层、中柱薄壁 细胞进入导管的径向运输途径有两条
根部吸水的共质体途径(symplast pathway) 和质外体途径(apoplast pathway)
二、根系吸水的途径
导管液 内皮层——半透膜 内皮层以外质外体液与外 界溶液
渗透理论主要内容:
根压的产生与根系的生理活动和内皮层内外的水势差有关
内皮层以外的质外体、内皮 层、内皮层以内的质外体形 成一个渗透系统,植物根细 胞利用呼吸作用释放的能量 从土壤中主动吸收离子,通 过胞间连丝运到导管中使其 水势降低,由于内皮层以外 质外体和内皮层以内质外体 间的水势差,水分顺水势差 通过内皮层扩散到根部导管, 沿导管上升,形成根压。
水 蒸腾拉力可高达 水势降低,从而使根部细胞从周围土壤中吸水。
十几个MPa.
主动吸水和被动吸水
主动吸水和被动吸水在植物吸水的过程中所占的比重, 因植物生长状况和蒸腾速率而异。通常正在蒸腾着的植 株,尤其是高大的树木,被动吸水为主。只有春季叶片 未展开或树木落叶后,以及蒸腾速率很低的夜晚,主动 吸水为主。
§2-3 植物根系对水分的吸收
一、根系吸水的部位 二、根系吸水的途径 三、根系吸水的机制 四、影响吸水的土壤条件
(一)土壤水分状况
土壤中的水分可以分为三大部分:
1. 重力水 2. 吸湿水(或称束缚水) 3. 毛细管水
土壤中可利用水的多少直接影响根系的吸水状况
萎蔫
➢暂时萎蔫(temporary wilting):通过降低蒸 腾可以使植物恢复原来状态,这种萎蔫称为暂时萎 蔫。 ➢永久萎蔫(permanent wilting):通过降低蒸腾 作用不能使植物恢复原来状态,这种萎蔫称为永久萎 ➢蔫永。久萎蔫系数(permanent wilting coefficient): 指植物刚发生永久萎蔫时,土壤水分与土壤干重的百分比。 ➢与土壤颗粒粗细、土壤胶体数量,作物种类等有关,粗 砂、细砂、壤土、粘土依次递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