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静剂在儿童磁共振检查上的应用浅析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补充知识卡
安定:安定是目前普遍应用的镇静催眠药,具有镇静、催眠、抗焦虑、抗惊厥、癫痫及肌肉松弛作用,此类药物安全范 围大镇静作用发生快而确实。临床主要用于焦虑症及各种神经官能症、失眠、癫痫及各种原因引起的肌肉阵孪现象。常 见不良反应有嗜睡、厌食、乏力、头晕等,大剂量偶有共济失调、手颤及皮疹、白细胞减少。老人及婴儿慎用。有青光 眼病史及重症肌无力者禁用。静注时可能对心血管及呼吸抑制,低血压的危险,宜缓慢推注,其静脉推注速度不得超过5 mg/min,小儿静推超过3 min。最大剂量国外报道为750 mg/d,国内为960 mg/d。静脉应用成人首次剂量为2~10 mg, 小儿不超过0.25 mg/kg,重复应用总量不超过0.7 mg/过量了怎么办?
2.抢救与护理 2.1迅速消除毒物 2.2保持呼吸道通畅
2.3促进药物排泄
1 镇静剂
镇静剂过量了怎么办?
1.注射过量 病人评估 1.1有注射过水合氯醛的病史 1.2根据服用剂量的不同,可分为: 局部或大面积皮肤红肿、畏寒、寒战、高热、呕吐。 喉头水肿、咳嗽加重、口唇发绀。 脸色发绀、呼吸停止、血压降低或伴有心律下降甚至休克。 2.抢救与护理 2.1立即给予开放气道,负压清理呼吸道,使用苏生囊正压给氧,同时进行胸外按压, 给予地塞米松静脉注射及肾上腺索皮下注射,高热患儿给予地塞米松静脉注射及盐酸 异丙嗪肌内注射,静脉滴注10%葡萄糖 。
镇静剂在儿童磁共振检查上的应 用浅析
1 镇静剂
什么是镇静剂?
镇静剂有助于缓解人们的抑郁和焦虑。它们被用来治疗精神紧 张,并不影响正常的大脑活动。常用于临床手术、介入治疗、 医疗检查。我们常说的安眠药也属于镇静剂的一种。
1 镇静剂
镇静剂有哪些? 苯二氮卓类:安定、咪唑安定、劳拉西泮 巴比妥类 异丙酚 水合氯醛 冬眠合剂:氯丙嗪、乙酰丙嗪、哌替啶(度冷丁)、异丙嗪(非那根) 、 氢化麦角碱(海特琴)
2 儿童磁共振
儿童磁共振检查技术调整
1.可首先检查直接有助于诊断的序列,后续序列扫描可在患儿醒来后及时停止; 2.对三平面定位扫描效果进行观察,若最后一个平面定位像不动,则可继续实施 检查; 3.通过3M耳塞对患儿耳朵进行堵塞,尽量选择软垫堵住耳朵,从而减轻噪音对患 儿的影响,避免损伤患儿的听力,降低患儿躁动发生率,起到良好的固定效果; 4.保证患儿完全睡熟后在实施磁共振成像检查,患儿是否熟睡的 判断方法为拽耳朵无任何反应; 5.实施磁共振成像检查前,向患儿家属说明相关注意事项,检查前 4~5h 内避免 患儿睡觉,检查之前到磁共振候诊室对患儿情况进行检查,并选择适当的服药时 间,病房患者用药前及时与磁共振室联系,从而缩短用药后等待时间; 6.灌肠或口服给药前,工作人员需要向患儿家长说明喂养的方法和技巧,防止药 物外漏导致药量不足进而对镇静效果产生不良影响; 7.患儿家长应主动与儿科医师进行交流,从而掌握磁共振成像检查的特殊性和基 本程序,确保首次镇静剂的控制深度,从而保证镇静效果能够持续相应的时间。
2 儿童磁共振
镇静所需剂量
根据观察对象年龄段的不同,选择相应的给药方法,婴儿和幼儿 患者首次给药为10%水合氯醛 0.5ml/kg 次口服或灌肠,若未达到 理想效果则可给予安定注射液 0.3~0.5mg/kg 次静推。其中,新 生儿首次给药方式亦为 10% 水合氯醛0.5ml/kg 次口服或灌肠, 若未达到理想效果则可加苯巴比妥5mg/kg 次静滴;必要时予以安 定注射液 0.3~0.5mg/kg 次静推。
补充知识卡
水合氯醛:为小儿应用最广泛的镇静剂。口服和直肠吸收均较快,因其刺激性大,常稀释给药。给药后30 min起效,可 持续4~6 h,6 h后可重复使用。成人每次剂量500 mg~1 g,一般不超过2 g/d,小儿为50 mg/kg。成人致死量约为10 g。 水合氯醛是三氯乙醛的水化物,是一种长时间(6~8h)作用的醛类镇静催眠。它催眠药作用出现快( 口服 15min)可引起 近似正常的生理睡眠,醒后无困倦、乏力等后遗作用。常用于催眠、抗惊厥,安全范围比巴比妥类小,但在治疗剂量比 较安全,因此目前临床应用仍较多。本品局部刺激作用强,易引起恶心、呕吐、胃痛,还存在一些其它的不良反应,配 制、使用过程中有一些特殊的要求。 本品有辛辣味,为减少对消化道刺激,方便幼儿服用,配制时大多加入糖浆、淀、琼脂等。但这些物质对含量测量定影 响极大,如配制时按糖浆:水=1:1 配制10%的溶液。依据每批糖浆不同,致使含量测定结果偏高10%~30%不等。 本液虽加附加剂减少了对胃肠道的刺激,但消化性溃疡、胃炎患者仍不能口服。如用于灌肠须加温开水稀释到含量为6.5 左右,或使用合剂灌肠。本液大剂量对心肌有抑制作用,使血压下降,亦可抑制呼吸,对肝肾有损害。心脏病、动脉粥 样硬化、肝肾功能严重减退者慎用或忌用。长期服用可引起慢性中毒,如胃肠道和神经系统功能障碍、皮疹。
2 儿童磁共振
发展背景
随着近年来我国磁共振成像技术和设备的逐步发展完善,磁共振 成像技术高对比、多方位、多参数、无辐射和无创伤等优势得到 了临床医师的广泛关注,并在儿科临床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能 够为患者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准确、全面的信息。然而,磁共 振成像技术噪音大、耗时长等问题也较为突出,所以,通过何种 方式保证婴幼儿顺利完成磁共振成像检查,也逐渐成为了临床医 师研究的主要问题。
影响儿童镇静效果的因素
1.个体差异大,即部分观察对象对于镇静剂的敏感度较低,镇静 剂多次给药仍然达不到理想的效果; 2.没有对观察对象是否熟睡进行检查,磁共振设备过大的噪音惊 醒患儿 ; 3.给药时机选择不当,即患儿饥饿或是刚睡醒时给药,则无法获 得理想的镇静效果,镇静剂给药后等待时间过长也会对药效的持 续时间产生直接的影响; 4.首次给药剂量不足,即磁共振检查首次给药剂量过低,灌肠或 是口服给药过程中患儿排便或是呕吐降低药物浓度。
1 镇静剂
镇静剂过量了怎么办?
1.口服过量 病人评估 1.1有服用过量巴比妥类药物的病史 1.2根据服用剂量的不同,可分为:
剂量的药物所的中毒。患者沉睡或进入昏睡状态,强刺激虽然唤醒,但并非全醒,不 能言语,旋即又沉睡.呼吸略侵,眼球有震颤。 ,后期则全身弛缓,各种反射消失,瞳孔缩小,对光无反应。长期昏迷患者并发肺炎、 肺水肿、脑水肿、肾功能衰竭等而危及生命。 1.3患者的血液、呕吐物及尿液中可测定出巴比妥类药物。
咪唑安定:此药的作用特点是起效快,维持时间短。其有效剂量为1~2 mg/h。由于咪唑安定在术后重复给药其血浆有 效浓度稳定,且无药物蓄积,故术后镇静效果优于安定。该药作用时间短,可持续使用。
劳拉西泮:该药的特点是起效慢,维持时间长。它的功效是咪唑安定2~3倍。由于劳拉西泮在神经系统的起效和消除时 间均较慢,限制了在其在急症中的应用。劳拉西泮不受年龄及肝功能障碍的影响,且给药方式灵活,可间歇和持续给药。 它同咪唑安定在ICU应用业被证实是安全有效的。
2 儿童磁共振
儿童镇静效果
在138例首次使用镇静剂失败需再次使用镇静剂的受检者情况中, 婴儿共 110例,约占 79.71%,其中新生儿占 56 例;幼儿 28 例, 约占20.29% ;其中 2 次镇静 114 例,约占 82.61%,3 次镇静 24例,约占 17.39%。
2 儿童磁共振
补充知识卡
冬眠合剂:低温冬眠疗法是神经外科治疗中一项重要的辅助治疗。适应症:(1)严重感染引起的高热、惊厥,如中毒性痢 疾、脑炎、破伤风等。(2)中枢性高热、中暑等。(3)严重的中毒性休克、创伤性休克及严重的烧伤。(4)重症脑外伤或其 他重症脑病。(5)甲状腺危象。(6)子痫及其各种原因引起的高血压危象。(7)顽固性疼痛,如急性心肌梗塞,一般措施不 能止痛者。(8)高度精神紧张。禁忌症:血容量显著减少,而未纠正之前;肝肾功能严重损害者;严重的贫血。临床常用 的冬眠药物如下。 氯丙嗪:为强效安定剂,在中枢神经系统能拮抗去甲肾上腺素的兴奋作用。对皮下中枢有广泛的抑制作用,尤其体温调 节中枢,因而能降体温,减低新陈代谢,减低耗氧量,降低机体对剧烈病理刺激的反应,进入深睡,处于保护性抑制状 态。故用于治疗高热及惊厥、剧痛及高度精神兴奋状态。氯丙嗪有强大的外周抗肾上腺素作用,解除小动脉痉挛,改善 微循环,故可用于治疗休克,每次用量为25 mg。 乙酰丙嗪:催眠作用较氯丙嗪强,降温作用相同,每次用量为20 mg。 哌替啶(度冷丁):为中枢性镇静剂,减少恐惧,能产生欣快感,为冬眠疗法的主药,每次用量为50~100 mg。因其有呼 吸中枢的抑制作用,故神经外科较少应用。 异丙嗪(非那根):有中枢催眠及镇痛作用,能强化呱替啶。有显著的抗组胺及抗胆碱能作用,对于改善微循环有所帮助, 每次用量为50 mg。 氢化麦角碱(海特琴) :有中枢性镇痛作用,能强化度冷丁及异丙嗪作用。尚有中枢性心率缓慢及抑制颈动脉窦的反射作 用。末梢作用为交感神经阻滞剂,可抑制肾上腺素的分泌,对于因寒冷引起的血管收缩有抑制作用。能降低心肌的应激 性,有良好的保护心脏的作用,用量为O.6~O.9 mg。
补充知识卡
巴比妥类:常用作安眠剂、镇静剂或抗惊厥剂。此类药物可抑制中枢神经系统、周围神经以及骨骼肌和平滑肌的兴奋性。 随剂量逐渐增加而产生镇静、催眠、昏睡、抗惊厥和麻醉作用,中毒量可致呼吸麻痹而死亡。
补充知识卡
异丙酚:具有良好的脑血流自身调节作用。与咪唑安定相比较前者停药觉醒速度快。我们发现,使用异丙酚0.35 mg/kg 和0.8 mg/kg可快速、有效地抑制ICP升高。有人用异丙酚与戊巴比妥对比观察,也发现可降低ICP。提示异丙酚适用于 昏迷病儿,但应注意避免心血管抑制,对颅内压异常增高和脑循环异常者仍需慎用。异丙酚是否适用于癫痫发作病儿, 尚有不同看法。镇静过程中有12%出现低血压,且见于首次注射后,建议对镇静>6h者,应拟订恰当的阶段性输注方案。 注意事项:应用异丙酚前,应补足血容量,以防低血压。异丙酚诱导负荷剂量初始输注时避免过快,应>30~60秒,以减 轻对心血管和呼吸功能抑制。避免短时间内大剂量[>6 mg/(kg·h)]或长时间使用,以防引起神经系统激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