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队医院信息系统的作用及发展趋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军队医院信息系统的作用及发展趋势
陈立富;宋斌;韩雄;陈海东
【摘要】Military hospital informatilization has achieved remarkable success, that has improved the scientific management ability and work efficiency, improved the quality of care, reduced health care costs, trained th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professionals. In the future the military hospital information system will trend to clinical information systems, telemedicine, wide - area network and digital military health service.%我军
医院信息化经过10多年的建设与应用取得显著成效,提高科学管理能力和工作效率,提高医疗质量,降低医疗成本,培养信息化人才;军队医院信息化将向临床信息系统、远程医疗、广域网和数字化卫勤发展.
【期刊名称】《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
【年(卷),期】2011(018)010
【总页数】3页(P912-914)
【关键词】军队医院;信息系统;发展趋势
【作者】陈立富;宋斌;韩雄;陈海东
【作者单位】第二军医大学卫生勤务学系卫生事业管理教研室,上海200433;南京
军区福州总医院第一附属医院,莆田351100;南京军区联勤部卫生部,南京210016;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第一附属医院,莆田3511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197.32
我军医院信息化经历单机应用、局部联网、整体规划、普及推广、深化应用等过程,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军队医院信息化面临新的转型,系统建设与应用进入一个新的时期[1]。
1 “军字一号”发展历程
1995年国家卫生部启动“金卫工程”,军队卫生系统积极响应。
在1995年底,
总后勤部卫生部首次向全军提出“九五”期间军队卫生系统信息化建设的“军字三大工程”,并列为国家“金卫”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1996年,由总后卫生部组织医院管理专家、信息工程技术精英和医务工作者,进行全军医院信息系统的研制开发,又称“军字一号”工程。
分别在解放军总医院、第98医院组建了医院信息系统高级版和普及版两个开发基地。
2000年后,军队医院全面推广运行医院信息系统高级版。
2003年抗击SARS期间,7天突击完成了小汤山医院信息系统建设。
信息系统有效减少了纸张的手工传递,对防止医务人员交叉感染具有特殊的积极作用,完整保存了SARS患者电子医疗病案资料和患者信息数据库。
这是对我军近
年来卫生信息化工作的一次全面检验。
2004年,对医院信息系统进行升级,并逐步开展临床信息系统建设。
2007年,解放军总医院、第251医院、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和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成为国家首批数字化医院试点示范单位[1]。
2 军队医院信息系统作用
2.1 改进管理模式提高管理水平医院信息系统不是简单的业务过程计算机化,而是融入了先进的管理理念和信息技术,是对医院的组织结构、医疗制度、人力资源配置和业务流程等全方位的一次变革,有效地提高工作效率。
医院信息系统为各层级管理者提供决策支持信息,医院在管理模式上,从静态的终末式管理转变为动态的全过程管理;在管理方法上,从手工化的多层次管理转向扁平化、立体化管理;
在管理规则上,从经验性规范管理转变为科学决策法规管理。
例如,医院信息系统通过网上挂号预约、门诊预交金制度、排队呼叫系统等技术手段,加快患者药品、检查、化验等就诊信息的流动速度,缩短患者在取药、检查和化验等环节的等待时间,有效缓解患者门诊就诊的“三长一短”现象。
2.2 规范工作过程提高医疗质量医院信息化建设的最终目的是提高医疗质量。
通过信息系统对医疗制度的强制执行与监控,规范业务流程与医疗行为,减少差错,有效提高医疗质量。
通过知识库及诊疗辅助决策系统,提高诊疗水平。
通过信息系统实时掌握全院的医疗动态情况,及时发现医疗护理进程中各环节的问题,及时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将医疗质量管理从医疗终末管理深入到医疗过程环节的控制管理。
降低医疗差错是医疗信息系统的重要目标之一,Gartner Group将临床信息系统
的发展分为五个阶段,逐步提升降低医疗差错的能力,并认为第五代可以帮助医护人员避免一切可能发生的错误。
军队医院信息系统正向临床信息系统推进。
例如,采用医师医嘱录入系统能有效地减少医师用药医嘱的错误,移动式床边护士工作站、患者手镯式ID标识可减少护士的给药错误,自动包药机可以避免药剂药品的分放、摆药错误。
2.3 加强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一是加强收费管理。
计算机网络管理模式下,能有效加强医疗收费管理,按照政策规定应用计算机系统进行价格及时调整,可以避免漏收和错收。
二是加强药品、医疗物资管理。
能加强药品、医疗物资库存管理,减少药品、器械等物资积压,减少库存,提高资金周转率。
三是加强医疗成本核算。
信息系统为医疗成本核算提供详细数据和核算手段,加强成本分析能力,为经营管理提供决策支持。
2.4 促进人才培养提高全员素质军队医院信息系统建设过程中,所有军队医院成立信息科,增加工程师专业中、高级职称编制;信息科的设立和信息化技术人员
职称编制的增加对我军卫生信息化发展具有里程碑意义,为医院信息化建设培养和保留了信息化人才,为加速军队卫勤信息化建设与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军队医院信息系统的建设与应用,提高军队卫生队伍适应信息化时代发展和现代化医院建设的整体素质。
军队医院信息化建设与应用,转变领导对医院信息化建设的态度,提高医院领导者信息素养,增强了卫勤领导驾驭信息技术的水平与能力。
军队医院信息系统建设与发展,锻炼和培养了一大批卫生信息技术骨干,成为了我军卫生信息化建设的主力军,为医院管理和业务建设保驾护航,为基层部队卫生信息化提供技术支持和指导。
医院信息系统的广泛应用,使广大科技干部计算机操作能力和信息应用能力得到显著提高[3]。
3 军队医院信息系统发展趋势
3.1 向临床信息系统发展以电子病历为核心的临床信息系统(CIS),能对疾病诊断和治疗提供科学和决策依据,有效降低医疗差错,提高医疗质量。
医院信息系统完成初期建设后,建设CIS是广大医务人员的迫切要求,向CIS发展是必然趋势,发达国家也是如此。
军队医院信息系统已经转向以临床信息系统为中心的发展路径,多家医院实施医学影像系统、实验室信息系统、合理用药信息系统、床边监测信息系统等临床信息系统。
CIS是当前军队医院信息化最活跃的领域。
其发展具有以下比较明显的特征:一是
简化信息采集、录入手段。
自动化临床数据采集和知识库智能推理下智能化输入成为原始数据采集的主要方式。
二是灵活直观的信息表现形式。
CIS几乎都结合图表功能,可完整地获取病情和治疗过程的总体情况,改变传统的只能以时间序列单一轴向进行表达的方式。
三是先进医疗管理模式的融入。
临床路径的管理缩短住院时间和降低医疗成本,面向问题的病案管理理念强调了病案记录将患者的症状和医疗措施关联,以症状的发展变化为轴线记录病案。
四是智能化知识库的应用。
如检验知识库可以根据医嘱,对检验项目与患者用药的冲突提出警告。
各种专科的临床医
疗指导,如糖尿病医疗指导、高血压医疗指导等,也是当前临床知识库发展的热点。
3.2 向远程医学方向发展军队远程医学从1998年开始建设,已建成覆盖全军、国内最大的远程医学系统。
远程医疗会诊、远程医学教育、专业技术培训、科技文献查询等,一般意义上的远程医学工作己趋于常态化。
近年来,在军内外重大突发和应急事件中,远程医疗提供了快捷、高效的卫勤保障,确保我军各级卫勤指挥、各类远程医学救援工作的及时展开,远程医疗成为军队卫生信息化发展重要方向。
远程医学系统要加强天地一体信息融合等关键技术研究,业务功能要向网络医疗、远程诊断、远程手术拓展,覆盖范围要向境外、远海、空中延伸,以实现“全时通”“全球通”“动中通”,完善野战远程医学支援保障体系,满足国际维和与境外人道主义救援等卫勤保障任务需要。
3.3 向广域网方向发展医院信息化将以局域网为基础,向区域网络发展,并由
此向广域网应用方向前进。
军队医院通过“军字二号”远程医学网、军事综合网等网络,与体系部队建立区域医疗协同服务。
军队区域医疗协同通过卫生共享,能提高医疗服务效率,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提高医疗服务可及性,降低医疗成本,以及降低医疗风险,提升医院对体系部队官兵的服务保障能力和水平。
区域医疗协同服务被公认是医疗行业的发展方向。
以军队医院为核心的医疗技术服务向基层官兵和老干部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服务保障,实现“零距离”网络医疗服务,也将为大联勤卫勤保障提供强有力的信息技术支撑。
在国际维和、反恐等海外非战争军事行动卫勤保障过程中,卫生信息系统的广域网建设与应用得到快速发展。
3.4 向数字化卫勤发展向数字化卫勤转型已成为各国卫勤现代化建设主流趋势,以美军为代表的军事强国实现了卫勤组织指挥实时化、卫生物资全程可视化、医疗后送追踪网络化、信息传输处理一体化、远程医疗支援全球化,采用物联网等技术研制可进行战场伤员智能感知、全球定位跟踪、生命体征监测与机器人寻找的伤员搜救系统,“医疗与士兵同在”的精确保障理念彰显,卫勤指挥效能和战场救护效
果极大提高。
军队医院是我军数字化卫勤建设的主力军,以提高体系作战能力为着力点的“数字化卫勤”建设是军队卫生信息化发展的重要内容。
以电子伤票为核心的战时卫勤信息化为突破口,构筑集成战场伤员智能感知、全球定位跟踪、生命体征监测与机器人寻找的一体化战时卫勤信息系统,实现卫勤指挥智能化、卫勤资源可视化、卫勤保障精确化和卫勤管理科学化,使数字化医院建设走在全国前列、数字化卫勤建设走在后勤前列[4]。
【参考文献】
【相关文献】
[1]张雁灵.在军队师级以上医院管理创新研讨会结束时的讲话[J].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2010,17(9):Ⅸ-Ⅻ.
[2]张鹭鹭.军队卫生发展现况与趋势[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11:291-315.[3]薛万国.关于加强军队数字化医院建设与发展的认识及思考[J].中国数字医学,2010,7(5):17-19.
[4]李小华,刘晓辉,彭传薇.对军队医院信息化发展的思考[J].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2009,16(11):1095-10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