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课 人民解放战争 课件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1)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解放战争时期
一.战与和的博弈——争取和平民主的努力(1945.8-1946.6) 二.生与死的较量——全面内战
1.开始标志:国民党进攻中原解放区 1946.6
2.经过 (1) 战略防御(1946.6-1947.6)
①粉碎全面进攻: ③粉碎重点进攻: 陕北、山东(孟良崮战役)
防御阶段(1946.6-1947.6) 评价:P235.4
中外历史纲要上 第八单元 第25课 人民解放战争
第25课 人民解放战争
一.战与和的博弈——争取和平民主的斗争 二.生与死的较量——全面内战 三.胜与负的思考——新民主主义胜利的原因与意义
线索
防御
粉碎全面
重庆谈判 重点进攻(陕北、山东) 反攻
政协会议
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
决战
三大战役
1945.8
1946.6
2.经过
(1) 战略防御(1946.6-1947.6) ①粉碎全面进攻: ③粉碎重点进攻: 陕北、山东(孟良崮战役)
(2) 战略反攻(1947.6—1948.8) 标志: 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
(3) 战略决战(1948.9--1949.1) 辽沈、淮海、平津
战略决战(1948年9月--1949年1月)
(2) 战略反攻(1947.6—1948.8) 标志: 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
(3) 战略决战(1948.9--1949.1) 辽沈、淮海、平津
七届二中全会(西柏坡会议)1949.3
1.开始标志: 国民党进攻中原解放区 1946.6 2.经过 (1) 战略防御(1946.6-1947.6)
线索
重庆谈判 政协会议
防御
粉碎全面和重点进攻
反攻
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
决战
三大战役
1945.8
1946.6
内战爆发
1947.6
1948.9
1949.4 1949.10
渡江战役
南京国民政府统治结束
土地改革《中国土地法大纲》
标志: 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
430 万人
132 万人
373 万人
195 万人
1946年6月
1947年6月












南京
武汉
一.战与和的博弈——争取和平民主的努力(1945.8-1946.6) 二.生与死的较量——全面内战
1.开始标志:国民党进攻中原解放区 1946.6
一.战与和的博弈——争取和平民主的努力(1945.8-1946.6)
1.重庆谈判(1945.8-10) 2.召开政治协商会议(1946年初、重庆)
成果:再次确认和平建国途径 意义:体现各党派平等协商的精神 结果:但该协议很快被撕毁(国民党六届二中全会)
一.战与和的博弈——争取和平民主的努力(1945.8-1946.6) 二.生与死的较量——全面内战
—毛泽东《论联合政府》1945.4
共产党争取和平民主
以上三幅照片反映了哪一重要历史事件? 重庆谈判
一.战与和的博弈——争取和平民主的努力(1945.8-1946.6)
1.重庆谈判(1945.8—10) (1) 背景
人民---渴望和平民主、反对内战; 蒋介石---坚持独裁内战; 共产党---争取和平民主,准备武装斗争。 (2) 结果:《双十协定》(避免内战,建立独立、自由、富强新中国) (3) 影响:揭穿了蒋假和平、真内战阴谋, 中共在政治上赢得主动。
内战爆发
1947.6
1948.9
1949.4 1949.10
渡江战役
南京国民政府统治结束
解放战争时期
一.战与和的博弈——争取和平民主的努力(1945.8-1946.6)
1.重庆谈判 1945.8-10 (1) 背景
阅读下列材料,归纳重庆谈判的背景 炮 弹 作 花 瓶 , 万 世 乐 太 平
抗战胜利后,和平建国是中国人民的强烈愿望
关门打狗 辽沈战役
辽沈战役 淮海战役
平津战役
1948.9—11 1948.11-1949.1 1948.11—1949.1
瓮中捉鳖
平津战役 淮海战役
林彪、罗荣桓 刘伯承、邓小平、粟 聂荣臻、林彪、

罗荣桓
东北解放军 中原、华东野战军 东北、华北解放军
47万余人 55万余人
52万余人
解放东北全境 解放长江中下游以北 华北全境基本解放 广大地区
(2) 战略反攻(1947.6—1948.8)
国统区
我军第二年作战的基本任务是:举行全国性的反
Hale Waihona Puke 攻,即以主力打到外线去,将战争引向国民党区域,
在外线大量歼敌……我军第二年作战的部分任务是:
以一部分主力和地方部队,继续在内线作战,歼灭
内线敌人,收复失地。
解放区
---《解放战争第二年的战略方针》
我军第二年作战的外线指什么?内线又指什么?
阅读下列材料,归纳重庆谈判的背景
材料二 目前与奸党谈判,乃系窥测其要求与目的,以拖延时间…如彼 不能…屈服,即以土匪清剿之。
——1945.9.20,蒋介石给各战区司令长官密电
蒋介石为坚持独裁内战争取部署的时间
材料三 战后,中国需要在广泛民主的基础上…成立联合政府…领导解放后的 全国人民,将中国建设成为一个独立、自由、统一、民主的新中国。
山 东
46.7—47.2八个月歼敌4七7十.2多—万47,.6粉碎国民党对 粉碎国民党全面进山攻东、陕北的重点进攻
一.战与和的博弈——争取和平民主的努力(1945.8-1946.6) 二.生与死的较量——全面内战
1.开始标志:国民党进攻中原解放区 1946.6
2.经过
(1) 战略防御(1946.6-1947.6) ①粉碎全面进攻: ③粉碎重点进攻: 陕北、山东(孟良崮战役)
一.战与和的博弈——争取和平民主的努力(1945.8-1946.6)
二.生与死的较量——全面内战
1.开始标志:国民党进攻中原解放区 1946.6
人民解放军 国民党军队
2.经过
(1) 战略防御(1946.6-1947.6) ①粉碎全面进攻: ③粉碎重点进攻: 陕北、山东(孟良崮战役)
(2) 战略反攻(1947.6—1948.8) 条件: 力量对比变化
中间突破
意义:共歼灭和改编国民党军队150多万人, 国民党军队的主力基本被消灭, 为中国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一.战与和的博弈——争取和平民主的努力(1945.8-1946.6) 二.生与死的较量——全面内战
1.开始标志:国民党进攻中原解放区 1946.6
2.经过
(1) 战略防御(1946.6-1947.6) ①粉碎全面进攻: ③粉碎重点进攻: 陕北、山东(孟良崮战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