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考点解析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十二单元化学与生活综合测评试题(含解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十二单元化学与生活综合测评
考试时间:90分钟;命题人:化学教研组
考生注意:
1、本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填写在试卷规定位置上
3、答案必须写在试卷各个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第I卷(选择题 30分)
一、单选题(10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30分)
1、如图是“可回收”垃圾桶的标签,下列废弃物可以投入其中是
A.过期药品B.未污染的纸
C.一次性餐具D.瓜果皮核
2、下列图标表示“禁止吸烟”的是
A.B.
C.D.
3、花青素(C15H11O6)具有缓解眼睛疲劳,保护视力的作用,该物质主要来源于各种蔬菜和水果,有关花青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花青素分子中含有碳、氢、氧三种原子
B.花青素是由三种元素构成的
C.花青素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D.花青素是一种有机化合物
4、“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
下列有关“食”说法或做法中,错误的是
A.用含黄曲霉素的霉变花生压榨食用油 B.为降低天然水的硬度,可以将其煮沸
C.和面时加入适量小苏打使面包松软可口D.加碘盐中的“碘”指碘元素
5、整理归纳是自主学习的重要手段。
下面是张同学整理的部分笔记,其中正确的是
A.A B.B C.C D.D
6、下列图象不能正确反映相关实验过程中量的变化的是
A.等质量的甲烷和酒精完全燃烧
B.一定质量的镁在氧气中燃烧
C.等质量,不同颗粒的碳酸钙分别与等质量分数的足量稀盐酸反应D.某物质的着火点为t℃,图中该物质燃烧得最旺的点是Q点
7、如图对某一主题知识归纳有错误的一组是
A.A B.B C.C D.D
8、下列图标中,属于我国制定的塑料包装制品回收标志的是
A.B.
C.D.
9、口罩之下,天使的战“疫”烙痕让人心疼。
图中相关材料属于金属材料的是
A.钛合金眼镜框
B.橡胶弹力耳绳
C.聚丙烯纤维布
D.塑料防护眼镜
10、已知甲、乙、丙、丁是初中化学常见的四种物质,甲能使燃着的木条熄灭,乙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丙是人体中含量最多的物质(“→”表示物质之间的转化,反应条件、部分反应物和生成物已省略)。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甲→乙能通过植物的光合作用来实现 B.乙一定是地壳中含量最多元素组成的单质
C.丁物质可能是氧化铜,不可能是甲烷或酒精D.甲、乙、丙、丁中可能含有一种相同的元素
第Ⅱ卷(非选择题 70分)
二、填空题(5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20分)
1、江西山清水秀,景色迷人,美丽的江西欢迎您。
(1)春天去婺源看油菜花。
油菜花的生长需要施加一些化学肥料,其中硝酸铵(NH4NO3)属于_____(填“氮肥”、“钾肥”、“磷肥”或“复合肥”)
(2)夏天去乐平洪岩仙境观奇石。
洞中石钟乳形成过程中的一个反应为碳酸钙与水、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氢钙,碳酸氢钙[Ca(HCO3)2]中原子团HCO3的化合价为_____。
(3)秋天上井冈山重温革命史,欣赏井冈山雕塑园的青铜雕像。
在青铜上雕刻的过程中发生的是
_____(填“物理”或“化学”)变化。
青铜是在纯铜中加入锡或铅的合金如图是锡元锡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及原子结构示意图,则X=_____,Y=_____。
(4)冬天爬萍乡武功山看雾凇。
游玩过程必吃的一道名菜为“武功冬笋炒腊肉”,该菜可为人体提供能量的一种营养素是_____,腊肉的传统制作过程中可用柴火熏烤,为使火燃烧得更旺常将木柴架空,原因是_____。
2、生活中处处有化学,完成下列填空:
(1)厨房中有食盐、食醋、小苏打、加铁酱油等物质,其中______(写化学式)是焙制糕点所用的发酵粉的主要成分之一;食用加铁酱油可预防贫血,铁属于人体所需的______(填“常量”或“微
量”)元素。
(2)医用口罩中间层是用来隔离病毒的熔喷布。
口罩隔离病毒相当于化学实验操作中的______(填实验操作名称)。
(3)区分羊毛织物和棉织物的方法是______。
(4)新鲜的蔬菜、水果中富含的有机营养物质有______。
(5)煤燃烧产生的SO2进入到大气后会形成硫酸型______。
(6)洗洁精除去餐具上的油污,利用洗洁精的______作用。
(7)家庭清除电热水壶内壁的水垢可用______。
3、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
请用所学知识填空:
(1)为预防患佝偻病,可以多吃奶制品等食物,补充人体需要的______(填元素符号)元素。
(2)炒菜时油锅中的油不慎着火,可以采取的灭火方法是__________。
(3)小华洗碗时发现铝盆失去了金属光泽,这是由于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4)为减少汽车尾气排放,我国将在全国范围内推广车用乙醇汽油。
乙醇(C2H5OH)的燃烧比汽油更充分,乙醇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5)长期饮用硬水对健康不利,生活中硬水软化的方法是________。
(6)测体温时水银体温计中汞柱会上升的微观原因是_________。
(7)铁制品锈蚀的过程,实际上是铁跟空气中的__________等发生化学反应的过程。
为防止铁制栏杆生锈,通常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_(任写一条)。
4、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在生活中蕴藏着许多化学知识。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下列食物中,能提供大量维生素的是_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蔬菜B.牛奶C.大米
(2)加钙牛奶中的“钙”是指____________(填“元素”或“分子”),身体一旦缺钙,可能患有的疾病是_______。
(填“骨质疏松”或“贫血”)
(3)生活用水分为硬水和软水,我们常用_____________ 来区分硬水和软水。
(4)在厨房中能用来除去水壶中水垢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__(填“食醋”、“食盐水”)。
(5)新型冠状肺炎蔓延期间,为了身体健康,人们出行时都佩戴了口罩,它的种类有活性炭、N95、外科医用口罩等,其中活性炭起到的作用是_________。
5、可随身携带或随时喷洒的小剂量皮肤消毒液为医用酒精,其主要成分是______。
喷酒该消毒液进行消毒的过程中发生的变化有______。
不能通过饮用或注射消毒液来预防新冠肺炎。
厨房中,我们对食品通常采用的消毒方法是______。
三、计算题(5小题,每小题5分,共计25分)
1、如图是某品牌葡萄糖酸锌口服液的标签,请根据标签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锌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处于生长发育期的儿童、青少年如果缺锌,会导致生长发育不良,反应迟钝,严重的会导致症。
(2)葡萄糖酸锌中碳元素与氢元素的质量比是;
(3)某缺锌患者在治疗时,除正常饮食吸收锌外,每天还需补充13mg锌元素,则此患者每天需要服用该口服液几支?(写出计算过程)
2、科学家经过多年研究证明,很多同学爱吃的某些小包装零食中,含一定量的有毒、有害、致病的化学物质。
某些油炸食品中含有致癌物质丙烯酰胺,丙烯酰胺的化学式为C3H5ON x。
回答下列问题:
(1)丙烯酰胺属于__________(填“有机物”或“无机物”)
(2)碳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是______(填最简整数比)。
(3)丙烯酰胺的相对分子质量为71,则x的数值为______。
3、如图为某钙片的商品标签,根据标签的有关信息完成下列各题:
(1)主要成分中的碳酸钙由______种元素组成,其中每片钙片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为______。
(2)钙是人体必需的______元素(填“常量”或“微量”),儿童缺钙会患______。
(3)某儿童按标签用量服药,每天补充钙元素的质量是______。
(4)碳酸钙是一种价廉高钙补钙剂,虽然碳酸钙难溶于水,但服用后在胃中可转化为可溶性钙盐被人体吸收,转化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4、叶绿素的化学式为:C55H72MgN4O5,完成下列各题:
(1)叶绿素是由种元素组成的,它属于(填“无机物”或“有机物”)。
(2)一个该分子中含有的原子总数为个。
(3)叶绿素中碳、氧两种元素的质量比是。
5、钙离子是维持神经、肌肉和骨骼正常功能所必需的元素,能促进骨骼和牙齿的钙化形成,维D2碳酸钙片(其有效成分是CaCO3)就是一种补钙用品,请仔细阅读说明书,回答下列各问:
(1)钙元素属于人体所需的_____(填“常量”或“微量”)元素
(2)若每片维D2碳酸钙片的质量为1克,则该片剂含钙的质量分数为_____
(3)儿童服用这种钙片,一天最多补钙_____毫克
四、实验探究(5小题,每小题5分,共计25分)
1、一次用餐中,小丽同学对“固体酒精”产生好奇,于是她决定买回一袋,对其进行研究.
(收集资料)通过阅读标签及查阅资料,她获得如下信息:
(1)该固体酒精中含有酒精、氢氧化钠等物质.
(2)酒精的化学式为C2H5OH
(提出问题)
(1)酒精的化学式与NaOH相比,都有“OH”,那么酒精的水溶液是不是显碱性?请同学们帮小丽同学从下面试剂中选择合适试剂进行鉴别_____(填序号)
A硫酸铜 B氯化钠 C硝酸钾 D酚酞
(2)固体酒精中的氢氧化钠是否变质及变质的程度如何?
(猜想)
猜想一:没有变质,只含有氢氧化钠
猜想二:全部变质,只含有碳酸钠
猜想三:部分变质,含有________
请写出氢氧化钠在空气中变质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
(实验探究)取了少量固体酒精溶于足量水,充分溶解并过滤,取少量上述滤液于试管中,滴入几滴无色酚酞溶液,液体呈红色,甲同学认为固体中含有氢氧化钠,乙同学认为甲同学的结论不正确,其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探究)于是小丽同学和同学们经过讨论并请教老师后,进行了实验探究.请帮她完成下面实验报告(写出详细步骤)
(拓展应用)除去部分变质的氢氧化钠溶液中的杂质,方法是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2、某研究小组对H2O2分解的各种催化剂的催化效果进行定量对比探究。
小组人员选用海藻酸钠(海藻酸钠是一种天然高分子物质,在本实验中性质稳定)作为催化剂支架,制备负载不同催化剂的海藻酸钠微球,利用数字化手持技术展开探究。
(实验过程)取负载各种催化剂的海藻酸钠微球各30粒分别放入4个锥形瓶中,连接压力传感器(如图1所示)。
用注射器分别向每个锥形瓶中注入20 mL浓度为5% H2O2溶液,溶液全部注入瞬间立即采集200 s内压强数据,最后用软件绘制实验图形如图2所示(肝脏研磨液富含过氧化氢酶,酶主要成分为蛋白质)。
(实验分析)
⑴ 写出b瓶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
上述四种中催化效果最差的物质是___。
⑵ a、b、c瓶中的海藻酸钠微球都浮了起来,主要原因是_______。
⑶ a 、b瓶在60秒左右时压强突然恢复到常压,最可能原因是_____。
⑷ 前50秒内,b、c、d瓶中反应速率越来越快,可能原因是_____,实验中发现a瓶中催化剂的性能随反应进行越来越弱,可能原因是:__________。
⑸ 若实验中过氧化氢溶液完全反应,则本实验理论上每瓶能得到氧气的质量为多少__________?(5%的过氧化氢溶液密度约为1g/mL,最终结果精确到小数点后两位)
3、维生素C(C6H8O6)简称V C,又称抗坏血酸,是人体非常重要的一种营养素。
课外小组同学利用实验探
究其性质并比较饮料中V C的含量。
实验准备:V C片研碎后加蒸馏水溶解,过滤得到无色透明VC溶液。
Ⅰ.探究VC的性质
(进行实验)用右图装置完成实验。
(实验记录)试管中有气泡产生,烧杯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解释与结论)
(1)由上述实验可知,VC溶液呈___________(填“酸性”“碱性”或“中性”)。
(2)烧杯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Ⅱ.比较饮料中V C的含量
(查阅资料)①淀粉溶液遇碘(I2)变蓝。
② VC可以和碘发生反应:C6H8O6 + I2= C6H6O6 + 2HI。
(进行实验)取8支试管,分别加入0.6%的淀粉溶液和0.06%的碘水(每支试管中加入淀粉溶液的量相同,碘水的量相同),溶液变蓝。
再逐滴加入不同的饮料,记录溶液蓝色褪去时所加的饮料滴数。
(解释与结论)
(3)VC属于___________(填“无机化合物”或“有机化合物”)。
(4)设计实验1~5的目的是___________。
(5)对比实验5~8可得到的结论是___________。
(反思与评价)
(6)根据实验的数据,请你为同学们饮用饮料提出合理建议:___________。
4、蛋白质是人体必需的重要营养成分之一,是构成人体细胞的基础物质。
鸡蛋清中含有蛋白质,用鸡蛋清做下面的实验,可以从中了解蛋白质的一些特性。
5、2020年初,新型冠状病毒出现后,举国上下齐心合力抗击病毒。
84消毒液因具有漂白、杀菌、消毒等功效,再次被关注。
某化学兴趣小组对一瓶敞口久置的84消毒液的成分产生兴趣,在老师的指导下展开下面的探究。
(提出问题)该敞口久置的84消毒液中溶质有哪些?
(查阅资料)(1)84消毒液的主要成分是次氯酸钠(NaClO)和氯化钠。
NaClO为有效成分,有腐蚀性;
(2)次氯酸钠能与CO2反应(化学方程式:2NaClO+CO2+H2O═2HClO+Na2CO3),也能与盐酸反应生成有毒的氯气;
(3)NaClO溶液、HClO(次氯酸)都具有漂白(如能使有色布条褪色)、杀菌、消毒功效;
(4)HClO不稳定,受热或光照会发生分解。
(分析讨论)小组同学经过讨论,认为该84消毒液中的溶质一定有_____,同时对可能还有的物质提出了如下的猜想:
(提出猜想)猜想一:有Na2CO3;猜想二:有NaClO、HClO中的一种或两种。
(实验过程)
(综合结论)该84消毒液中含有的溶质为_____。
(交流与思考)敞口久置的84消毒液,因次氯酸钠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而失去有效成分,溶质中有碳酸钠但没有次氯酸的原因是_____,所以合理存放84消毒液的方法是_____。
(拓展与延伸)
(1)生活中,一般不用84消毒液对蔬菜、水果进行消毒,其原因可能是_____。
(2)生活中84消毒液_____(填“能”或“不能”)与洁厕灵(主要成分为盐酸)混合使用。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
1、B
【分析】
可回收垃圾就是可以再生循环的垃圾。
本身或材质可再利用的纸类、硬纸板、玻璃、塑料、金属、塑料包装,与这些材质有关的如:报纸、杂志、广告单及其它干净的纸类等皆可回收。
【详解】
A、过期药品属于有害垃圾。
B、未污染的纸属于可回收垃圾。
C、一次性餐具一般通常是属于干垃圾,对于干垃圾应该按照标准进行投放,不能随意乱扔垃圾,做好垃圾分类工作。
D、瓜果皮核因为其属于易腐的生物质生活废弃物,所以是厨余垃圾。
故选B。
【点睛】
2、A
【详解】
A、该图是禁止吸烟标志,符合题意;
B、该图为节水标志,不符合题意;
C、该图为物质可循环使用标志,不符合题意;
D、该图是有毒品标志,不符合题意。
故选:A。
3、B
【详解】
A、由化学式可知,花青素分子中含有碳、氢、氧三种原子,选项正确;
B、由化学式可知,花青素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花青素是由花青素分子构成的,选项错误;
C、花青素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12×15):(1×11):(16×6)=180:11:96,则花青素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选项正确;
D、由化学式可知,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符合有机物的组成特点,属于有机物,选项正确,故选B。
4、A
【详解】
A:霉变花生中含有黄曲霉素,黄曲霉素有毒,不能用霉变花生压榨食用油。
A错。
B:日常生活中,降低水的硬度的方法是煮沸。
B正确。
C:小苏打在加热时可产生二氧化碳气体,和面时加入适量小苏打加热制作过程中小苏打分解产生二氧化碳使面包疏松多孔松软可口。
C正确。
D:加碘盐中加的是碘酸钾,碘酸钾中含有碘元素,所以加碘盐中的“碘”指碘元素。
D正确。
综上所述:选择A。
【点睛】
5、B
【详解】
A.10mL量筒只能准确到0.1mL,不能量取7.25mL水,托盘天平能准确到0.1g,能称取5.6g铁粉,用pH试纸测得的pH值只能为整数,不能测得苹果汁的pH为3.2,A不符合题意;
B. 三大化石燃料包括煤、石油、天然气,三大合成材料包括塑料、合成纤维、合成橡胶,构成物质的三种粒子有分子、原子、离子,B 符合题意;
C. 将煤块粉碎后再燃烧是为了增大煤与氧气的接触面积使其燃烧更充分,红磷燃烧会产生大量的白烟,实验桌上少量酒精着火时可用湿布盖灭,是因为隔绝了氧气,C 不符合题意;
D .人体缺乏碘元素会导致甲状腺肿大,经常用钢丝球洗刷铝锅会将其表面的致密薄膜氧化铝刷掉,用洗洁精除去餐具油污,利用了洗洁精的乳化作用,D 不符合题意。
故选B 。
6、B 【详解】
A 、甲烷燃烧:4222CH +2O CO +2H O 点燃
,酒精燃烧:25222C H OH+3O 2CO +3H O 点燃
,一开始氧气不足,
甲烷和酒精过量,由化学方程式可知,等质量的氧气生成水的质量相同,后氧气过量,甲烷和酒精完
全反应,设甲烷和酒精的质量均为m ,甲烷完全燃烧生成水的质量为:42
22CH +2O CO +2H O
16
369/4
m
m 点燃
,酒精完全燃烧生成水的质量为:
25222C H OH 3O 2CO 3H O
465427/23
m
m ++点燃
,故最后甲烷生成水的质量大,不符合题意;
B 、一定质量的镁在氧气中燃烧:22Mg+O 2MgO 点燃
,最后,镁和氧气不能同时过量,符合题意;
C 、等质量,不同颗粒的碳酸钙分别与等质量分数的足量稀盐酸反应,粉末状的反应速率快,但是最后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相同,不符合题意;
D 、由图可知,图中Q 点温度达到了着火点,且氧气含量最高,故Q 点燃烧的最旺,不符合题意。
故选B 。
7、C
A.铜是由铜原子构成的,氧气是由氧气分子构成的,完全正确不符合题意;
B、一氧化碳可以把金属从他的氧化物中还原出来,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可以用于工业制糖的脱色剂,完全正确不符合题意;
C、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氧元素,人体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钙,不完全正确符合题意;
D、合理使用化肥可以减少水体的污染,乙醇汽油的使用可以减少汽车尾气的污染,完全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C。
8、B
【详解】
A、图中所示标志是节约用水标志,故A错误。
B、图中所示标志是我国制定的塑料包装制品回收标志,故B正确。
C、图中所示标志是易燃物标志,故C错误。
D、图中所示标志是禁止吸烟标志,故D错误。
故选:B.
9、A
【详解】
A、钛合金眼镜框,相关材料属于金属材料,符合题意;
B、橡胶弹力耳绳,相关材料属于合成材料,不符合题意;
C、聚丙烯纤维布,相关材料属于合成材料,不符合题意;
D、塑料防护眼镜,相关材料属于合成材料,不符合题意。
故选A。
10、C
已知甲、乙、丙、丁是初中化学常见的四种物质,乙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可推出乙为氧气,甲能使燃着的木条熄灭,甲能与乙相互转化,可推出甲为二氧化碳,丙是人体中含量最多的物质,可推出丙为水,丁能转化为甲和丙,丁可能是氧化铜,也可能是甲烷、乙醇等,代入验证,符合题意。
【详解】
A、甲为二氧化碳,乙为氧气,二氧化碳可通过光合作用转化为氧气,不符合题意;
B、乙为氧气,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氧元素,氧气是由氧元素组成的单质,不符合题意;
C、丁能转化为二氧化碳和水,一氧化碳能与氧化铜在加热的条件下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氢气能与氧化铜在加热的条件下反应生成铜和水,故丁可能为氧化铜,甲烷、乙醇等均能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故也可能是甲烷、乙醇等,符合题意;
D、甲为二氧化碳,乙为氧气,丙为水,丁可能为氧化铜等,它们均含有氧元素,不符合题意。
故选C。
二、填空题
1、(1)
【分析】
(1)
硝酸铵含氮一种营养元素,属于氮肥;
(2)
碳酸氢钙中钙元素显+2价,设碳酸氢根离子的化合价为x,根据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可得:(+2)+2x=0,x=-1;
(3)
在青铜上雕刻的过程中,只是形状的改变,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在元素周期表中,元素名称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原子序数=质子数=X=50;
在原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故50=2+8+18+18+Y,Y=4;
“武功冬笋炒腊肉”富含维生素、蛋白质、油脂,蛋白质、油脂可为人体提供能量;
为使火燃烧得更旺,常将木柴架空,原因是增大了可燃物与空气的接触面积。
2、
(1) NaHCO3微量
(2)过滤
(3)灼烧闻气味
(4)维生素
(5)酸雨
(6)乳化
(7)食醋
【分析】
(1)
小苏打是焙制糕点所用的发酵粉的主要成分之一,小苏打是碳酸氢钠的俗称,化学式为:NaHCO3;
铁属于人体所需的微量元素;
(2)
口罩隔离病毒相当于化学实验操作中的过滤;
(3)
羊毛织物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灼烧有烧焦羽毛的气味,棉织物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灼烧有纸燃烧的气味,故区分羊毛织物和棉织物的方法是:灼烧闻气味;
(4)
新鲜的蔬菜、水果中富含的有机营养物质有维生素;
煤燃烧产生的SO 2进入到大气后会形成硫酸型酸雨; (6)
洗洁精除去餐具上的油污,是因为洗洁精中含有乳化剂,具有乳化作用,能将油污乳化为细小油滴,随水冲走; (7)
水垢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和氢氧化镁,碳酸钙能与醋酸反应生成醋酸钙、二氧化碳和水,氢氧化镁能与醋酸反应生成醋酸镁和水,故清除电热水壶内壁的水垢可用食醋。
3、(1) 【分析】 (1)
患佝偻病是因为人体缺乏钙元素。
为预防患佝偻病,可以多吃奶制品等食物,补充人体需要的该元素,故填:Ca 。
(2)
炒菜时油锅中的油不慎着火,可以采取的灭火方法是用锅盖盖灭,隔绝空气灭火。
故填:用锅盖盖灭。
(3)
铝盆失去了金属光泽,这是由于常温下,铝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铝,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234Al+3O 2Al O =,故填:2234Al+3O 2Al O =。
(4)
乙醇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52
22C H OH+3O 2CO +3H O 点燃
,故填:
25222C H OH+3O 2CO +3H O 点燃。
(5)
硬水中含有较多的可溶性钙镁化合物,受热易分解生成不溶性的钙镁化合物,所以生活中常用加热煮沸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故填:煮沸(或加热煮沸)。
(6)
水银是金属汞,是由汞原子直接构成的,温度计中的水银球受热体积膨胀是利用了汞原子的间隔受热变大,故填:原子间的间隔变大。
(7)
铁在空气中锈蚀,实际上是铁跟空气中的O2和H2O共同作用的结果,为防止铁制栏杆生锈可隔绝铁制品与氧气、水接触,通常采取的措施是喷漆等,故填:O2和H2O;喷漆(合理即可)。
4、
(1)A
(2)元素骨质疏松
(3)肥皂水
(4)食醋
(5)吸附作用
【分析】
(1)
A、蔬菜富含维生素,符合题意;
B、牛奶富含蛋白质,不符合题意;
C、大米富含糖类,不符合题意。
故选A;
(2)
加钙牛奶中的“钙”不是以分子、原子、离子的形式存在,而是强调存在的元素,与具体形态无关;
幼儿及青少年缺钙易患佝偻病,老年人缺钙易患骨质疏松;
故填:元素;骨质疏松;
(3)
通常用肥皂水来区分硬水和软水,肥皂水在硬水中易起浮渣,在软水中泡沫较多,故填:肥皂水;
(4)
水垢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和氢氧化镁,碳酸钙能与食醋中的醋酸反应生成醋酸钙、二氧化碳和水,氢氧化镁能与醋酸反应生成醋酸镁和水,故可用食醋除去水壶中的水垢,故填:食醋;
(5)
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可以吸附有害物质,故填:吸附作用。
5、乙醇2H5OH 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加热或蒸煮(合理即可)
【详解】
医用酒精的主要成分是乙醇,化学式为C2H5OH,喷酒该消毒液进行消毒的过程中酒精挥发属于物理变化,杀菌消毒使细菌蛋白质变性,属于化学变化,厨房中,我们对食品通常采用的消毒方法是加热或蒸煮。
三、计算题
1、(1)侏儒;
(2)72:11;
(3)每支口服液含锌元素的质量为:
65
45.5100% 6.5
455
mg mg
⨯⨯=,故每天需要服用13mg÷6.5mg=2
支。
【详解】
(1)锌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处于生长发育期的儿童、青少年如果缺锌,会导致生长发育不良,反应迟钝,严重的会导致侏儒症;
(2)葡萄糖酸锌中碳元素与氢元素的质量比是:(12×12):22=72:11;
(3)见答案。
2、有机物 9:4 1
【详解】
试题分析:(1)丙烯酰胺是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属有机物;
(2)丙烯酰胺碳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12×3:16=9:4;
(3)丙烯酰胺的相对分子质量为71,那么12×3+5+16+14x=71,x=1
考点:有关相对分子质量的计算
3、
(1) 3三 30%
(2) 常量 佝偻病
(3)每天补充钙元素的质量是:402g 75%100%0.6g 100
⨯⨯⨯= (4)3222CaCO 2HCl=CaCl +H O+CO +↑
【分析】
(1)
由化学式可知,碳酸钙由Ca 、C 、O 三种元素组成; 每片钙片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为:4075%100%30%100
⨯
⨯=; (2)
钙是人体必需的常量元素;儿童缺钙会患佝偻病;
(3)
见答案;
(4)
碳酸钙能与胃液中的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二氧化碳和水,从而被人体吸收,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