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宜宾市一中2017-2018学年高中地理下学期第二周 南亚和印度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完成练习
巩固位置范围和地形、河流分布
第二课时
环节1
(二)典型的热带季风气候
1、成因
引导学生回忆和理解成因
学生读书读图理解成因
画图理解和记忆
形成重点知识和能力
环节2
2、特征
引导学生读图,描述特征
学生读图,描述特征
形成重点知识和能力
环节3
3、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引导学生从有利和不利影响分析和描述
描述有利和不利影响,并提出合理的措施
培养分析问题的能力
环节4
小结
指导学生画表格归纳总结
学会用最直观的方法归纳知识
及时总结归纳Βιβλιοθήκη 环节5练习指导学生完成农业部分练习
认真完成练习
消化巩固所学知识
第四课时
环节1
2、迅速发展的工业
读图,认识印度的主要工业区、工业部门、工业中心和城市
指导学生读图,找出主要内容
读图,认识工业区、工业部门和城市
培养学生自主阅读能力
练习巩固
指导学生完成相应习题
练习巩固
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第五课时
环节1
本单元知识梳理
要求学生关书完成,老师巡视
动笔整理知识框架
建立思维导图,形成知识体系
环节2
单元知识框架
在黑板上板书展示
对自己的进行完善补充
明确遗漏知识,及时弥补
环节3
消化巩固
巡查,适时指导答疑
独立记忆、动笔书写
落实、巩固
第六课时
环节4
练习
引导学生重点抓住海陆位置特征及其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看图思考
抓住地理环境的相互影响关系
环节3
3、南亚的三大地形区
引导学生读地形图,并进行归纳
读地形图,找出主要地形区
学会看图归纳
环节4
4、南亚的三条大河
引导学生通过读图文信息了解南亚的河流及其特征
读图和读书,了解河流及其特征
学会看图归纳
环节5
练习
指导学生完成57页练习
南亚和印度
课题名称
第三节南亚和印度
科目
地理
年级
适用班级
世界地理
课(节)
教学时间
一、教学目标
课程标准:
●在地图上找出地区的位置、范围、主要国家及其首都,读图说出该地区地理位置的特点。
●运用地形图和地形剖面图,描述地区地势变化及地形分布特点,说出地形与人类活动的关系。
●运用图表说出地区气候的特点以及气候对当地农业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学以致用
环节4
4、西北部的沙漠气候
引导学生读图,结合教材分析原因
读图,听讲,记笔记
理解地理环境的特殊性
环节5
5、练习
规定时间,指导练习巩固
完成练习
第三课时
环节1
二、印度
1、发展较快的农业
(1)主要农作物分布
指导学生读图,用示意图强调分布
读图,画图认识农作物分布
培养自学能力、独立思考能力
环节2
(2)农业生产的有利条件
2、印度的工业区位条件、农业区位条件
三、教学过程
预设环节名称
学习内容
教师活动形式
学生活动方式
教学设计意图




环节1
一、南亚
(一)相对独立的地理单元
1、位置和范围
引导学生读图,读出位置范围
读图,认识南亚的位置、范围、轮廓。主要经纬线、海洋、岛屿和半岛
学生通过自主学习,获取知识和信息
环节2
2、南亚次大陆
环节2
三大工业区的工业中心,主要工业部门和地位,区位优势
指导学生读图,结合所学的工业区位知识进行分析
自主阅读教材,积极思考、回答问题,理解知识点
培养学生自主阅读能力和分析问题能力
环节3
归纳总结工业区
指导学生用表格归纳总结三大工业区的名称、工业部门、区位优势、工业中心
用表格归纳总结
及时落实知识点。
环节5
●运用地形图说明某一地区主要河流概况,以及河流对城市分布的影响
●运用地图和资料,指出某一地区对当地或世界经济发展影响最大的一种或几种自然资源,说出其分布、生产、出口等情况。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1、南亚的位置和范围
2、南亚的地形、气候、河流特征
3、印度的资源与工业
4、印度的主要农作物及其分布
难点
1、根据资料分析南亚和东亚季风气候的差异,以及气候差异与农业地域类型的关系
分析印度东北部和西南部种植水稻的有利条件;
德干高原为主要的棉花种植区的原因
指导学生将农业区位分析方法和要点应用起来,结合地图进行分析,精讲核心知识
自主阅读教材,积极思考、回答问题,学会分析问题
培养学生自主阅读能力和分析问题能力
环节3
(3)印度人口增长带来的压力
引导学生分析问题
理解人口与发展之间的关系
巡查,适时指导答疑
做题
反馈检测
环节5
评讲习题
点评错题、分析错因
听讲专心,纠错
落实、巩固、提高
环节6
错题消化巩固
巡查,适时指导答疑
找出错因、警醒自己
纠错、查漏补缺
四、教学反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