滑坡预测预报研究发展简述

合集下载

滑坡预测预报研究的现状与发展(1)

滑坡预测预报研究的现状与发展(1)

滑坡预测预报研究的现状与发展(1)作者:刘明贵,杨永波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武汉 430071相似文献(10条)1.期刊论文万全.范书龙.林炎.WAN Quan.FAN Shu-long.LIN Yan 滑坡的多模型综合预测预报研究-水土保持研究2005,12(5)由于滑坡的复杂性以及预报模型和方法的局限性,简单地利用单一的滑坡预测预报模型准确地预报滑坡的滑动时间还很困难.为了提高滑坡预报的准确度,提出了在滑坡原型调研和机制研究的基础上,以滑坡的监测资料为依据,通过监测点的选取、监测信息的处理和变形阶段的判别,选择多个与所预报滑坡相适宜的预测预报模型对滑坡的滑动时间进行预测预报,并对多个模型的预报结果进行综合评判得出预报结果,最后以黄龙西村滑坡实例进行了应用.2.学位论文方世跃滑坡预测预报研究2007滑坡预测预报是减轻滑坡灾害的最有效地方法和途径之一,也是当前滑坡研究的重点、难点课题,同时更是地质灾害防治控制和环境保护的重要手段。

本文在广泛的文献调研基础上,针对目前滑坡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系统地总结了前人在滑坡预测预报领域的研究成果,并按照系统综合的研究方法对滑坡预测预报的方方面面进行了较为系统的分析。

主要回顾了滑坡预测预报的国内外研究历程和现状,对滑坡预测学、滑坡预测预报、滑坡时间预测预报、空问预测预报、灾情损失预测预报等几个关键性问题进行了界定和阐述;分析了滑坡空间预测预报相关参数,总结了滑坡空间预测预报参数选择方法和滑坡空间预测预报国内外的主要研究方法,指出了滑坡空间预测预报内容,即包括滑坡可能发生地点预测预报、斜坡稳定性评价预测预报、滑坡活动强度预测预报,其中滑坡活动强度预测预报又包括滑坡规模、滑动距离、滑移速率三方面,最后总结出了滑坡空间预测预报的技术路线框图;分析了滑坡时间预测预报参数类型、特点,再分析了滑坡时间预测预报参数的获取方法,总结出了滑坡时间预测预报参数的预处理方法:因子分析、置信度分析、可靠性检验,从而发展了滑坡时间预测预报参数的选择方法;然后总结出国内外滑坡时间预测预报的各类方法,最后提出了滑坡时间预测预报技术路线表;分析清楚了滑坡灾情损失预测预报的内容、特点、原则;再分析了灾情损失预测预报参数类型,预测预报参数选择方法;在灾情损失预测预报方法上重点分析了破坏概率计算方法、事故经济计算方法两种,最后总结出了滑坡灾情损失预测预报技术路线框图;综合利用前几部分分析研究结果,设计出了滑坡预测预报综合系统,其主要分为四个子系统:滑坡空间预测预报子系统,时间预测预报子系统,灾情损失预测预报子系统,结果显示和输出子系统;并对这四个子系统进行详细设计;对数据管理、数据预处理、空间预测预报、时间预测预报,灾情损失预测预报、图形图象显示、报表生成7大主要功能模块,进行了简单描述和设计。

滑坡灾害预测方法研究综述

滑坡灾害预测方法研究综述
参考文献 :
13 模 糊 测 度 理 论 .
边坡 的稳定性受到很多客观 因素 的影响 , 因而边坡 的稳定程 度本身就构成了一个 复杂 的非 清晰的系统——模糊 系统 , 模糊测
社 .9 7. 19
化计算公 式 , 定荷载分 担 比, 确 以减少 桩数 , 降低工 程造价 , 高 [ ] h agG L eI Z a neatna a s ea — 提 5 Z un M, e K, hoXH.It co l io bhv r i n y sf b at i ud t n A] Poednso nent nl o — r frf pef n ao [ . rceig fIt ai a C n o —l o i r o
Fud o n .En n .1 9 ,Ne D l i 1 8 . gg 94 w h .6 — 2 e
[] 3 宰金银 , 璋. 宰金 高层建筑基础 分析与设 计 [ . M]北京: 日建 中

在 用神经网络进行预测预报 中 , 以把各种 可能对 边坡稳定 可 性有影 响的因素作为 网络输入 , 而提高 预测的精度 。神经 网络法 能够充分逼近任意复 杂的非 线性关 系且 能够学 习与适 应不确 定 性 系统 的动态特征 , 些特点 显示 了神经 网络在 解决不 确定性 、 这 非 线性 复杂系统 的问题上存在 巨大 的潜力 。
同济 大学出版社 ,99 18 .
oy& P at e nS f Go d ( E X A T”9 )C ,Y k — r rcc o ot ru 一G O( ) S i n 1 [ ] ao
h1  ̄[. .,1 9 .5—6 . a a sn ] 9 17 97 4 n
[] o o n H vs i on ai a s d ds n [ ] ad l , F Dei 2 HG P u sa dE Dai.Pl fu dt n a l i a ei 6 R nop M. . s nmehd fr i ru s dp e f : l e o n y sn g h g to so l go p a idr t pe n l as [ . w ok Wiy 18 . M]Ne Y r : l ,90 e s t o— e r rp r[ . rc 3h I t e f h- t eot C] Po .1t m.C n.S i Meh a- t a of o l c .

滑坡时间预测预报研究进展

滑坡时间预测预报研究进展

滑坡时间预测预报研究进展一、概述滑坡作为一种常见的自然灾害,其发生往往伴随着巨大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

滑坡时间预测预报研究一直是地质工程和防灾减灾领域的重要研究内容。

近年来,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大数据时代的到来,滑坡时间预测预报技术取得了显著的进展。

滑坡时间预测预报研究旨在通过分析和处理滑坡相关的地质、气象、水文等多源数据,揭示滑坡发生的机理和规律,进而实现对滑坡发生时间的精准预测。

这对于提前预警、制定防灾减灾措施以及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滑坡时间预测预报研究已经涵盖了多个方面,包括滑坡监测技术的创新、预测模型的构建与优化、多源数据融合技术的应用等。

在滑坡监测方面,无人机、遥感、GIS等现代技术手段的应用使得滑坡监测更加高效和精准在预测模型方面,机器学习、深度学习等人工智能技术的引入为滑坡时间预测提供了新的方法和思路在多源数据融合方面,通过对不同来源的数据进行整合和分析,可以更加全面地了解滑坡发生的背景和条件。

滑坡时间预测预报研究仍面临着诸多挑战。

滑坡发生的机理十分复杂,涉及到地质、气象、水文等多个因素,这些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影响关系难以完全揭示。

滑坡数据的获取和处理也是一个难题,由于滑坡事件的偶发性和不确定性,很难获取到完整、连续的滑坡数据。

预测模型的泛化能力和精度也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针对这些挑战,未来的滑坡时间预测预报研究需要进一步加强基础理论的研究,深入探讨滑坡发生的机理和规律同时,需要充分利用现代技术手段,提高滑坡监测和数据处理的能力还需要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共同推动滑坡时间预测预报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滑坡时间预测预报研究是一项具有重要意义和挑战性的工作。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研究的深入,相信未来我们能够实现对滑坡发生时间的更加精准预测,为防灾减灾和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作出更大的贡献。

1. 滑坡灾害的定义与危害滑坡是指斜坡上的岩土体受河流冲刷、地下水活动、地震及人工切坡等因素影响,在重力作用下,沿着一定的软弱面或软弱带,整体地或分散地顺坡向下滑动的自然现象。

滑坡预测技术发展概论

滑坡预测技术发展概论

至 今 已有 3 0余年 的历 史 , 大 量文献 中不 难看 从 出 , 坡 的研 究 主要 经历 了 3个 阶 段 : 用 经 滑 采
验 一统 计学 方 法 预报 、 移~ 时 间 统计 分 析 预 位
报 、 合预 报模 型及 预报判 据研 究. 综
1 1 采 用 经 验 一 统 计 学 方 法 预 报 阶 段
20 0 8年 3月
北 方 工 业 大 学 学 报
J N0RTH . CH I NA UNI 0F TECH. V.
Vo1 2 .1 . 0 NO
M a . 00 r2 8
滑 坡 预 测 技 术 发 展 概 论
区因崩 滑 引起 堵 江 断航 事 件达 7处 9次. 中 其 1 2 、5 2年 秭 归 新 滩 2次 堵 江 , 0 6 14 曾分 别 中 断
长 江航运 2 5年 和 8年 之 久 ; 江 于公 元 前 1 岷 0 年、 公元 1 3 、4 9 1 7 4 7 1 4 、 7 3年 曾多次 为 滑坡 所堵 断. 其后 1 3 9 3年 四川 叠 溪 地震 , 成 岷 江两 岸 造
的问题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 分类号 滑 坡 ; 坡 预 测 ; 测 模 型 ; 展 滑 预 发 T 4 . U9 3 2
我 国存在 滑坡 危害 的地 区约 占全 国总面积 的 14近 2 /. 0年 来 , 均 每年 至 少 造成 1 0亿 平 5
范 围难 以 准确 把 握 , 以滑 坡 灾 害 的解 决 办法 所 就 重在 准确 的掌 握滑 坡发 生 的时间 、 地点 、 程度
和 范 围 , 有 了 解 了 滑 坡 预 测 研 究 的 发 展 才 能 只 更 好 的 把 握 滑 坡 预 测 技 术 的 研 究 方 向 , 而 为 从 滑 坡 预 测 技 术 的 研 究 铺 平 道 路 . 坡 预 报 研 究 滑

滑坡地质灾害研究进展

滑坡地质灾害研究进展

与世界上许多其他国家相比,中国对地质灾害的研究开
始时间相对靠后,一直到七十年代,我国主要在进行地震灾
害的研究,九十年代之后,我国的学者开始进行滑坡灾害的 研究,在这一时期诞生了很多知识架构体系,尤其是一些定 量化的方法,大大加快了地质灾害的研究进展。由于我国对 地质灾害研究的逐渐加深,许多的科学理论都被运用起来。 而以非线性动力学模型、协同预测模型、突变论预报模型等 为代表的非线性理论也被应用到地质灾害的预报方面。随着 这一切进展,GIS 和机器学习算法也逐渐被运用到地质灾害 的研究中。如孙小凡、张鹏等(2018)利用地理信息系统对 湖北省宜昌市城区的城市滑坡灾害易发性进行了评价 ;丁
2 结论 本文立足于国内外学者们对滑坡地质灾害的研究成果,
揭示了对于不同区域,研究者们使用了不同的滑坡灾害评价 指标与建模方法,在各自的研究中均取得了满意的效果,能 为具有相同地质环境的其他地区的滑坡灾害研究提供一定 的参考。
各种滑坡灾害易发性评价模型因地制宜、各有千秋,针 对不同区域应建立相应的滑坡易发性评价模型。
学 明,2014)。如 Brunetti 等(2010)选 取 意 大 利 中 部 的 苏省连云港市郊区进行了滑坡因子危险性分析,并且建立了
Abruzzo 地区为研究区,统计了 753 次与滑坡相关的降雨 地质环境因子数据库 ;黄发明,殷坤龙等(2018)以三峡库
事件,研究意大利滑坡发生所需要的最小降雨条件 ;Hasali 区万州区为研究区,引入自组织映射神经网络解决“非灾害
地质灾害包括自然地质灾害和人为地质灾害两类,其种 类 包 括 滑 坡、崩 塌、流 水 侵 蚀、地 表 沙 化、岩 土 膨 胀 等,地 质灾害已经成为制约国民经济稳定发展的重要因素。其中滑 坡指的是坡体局部失稳,在重力的影响下,岩土体在剪应力 方向顺着滑动面往下移动的过程与现象。(晏同珍,2000 ; A.Nemčok et al.,1972 ;D.J.Varnes,1978)。

降雨型滑坡预测预报研究进展

降雨型滑坡预测预报研究进展

降雨型滑坡预测预报研究进展一、引言滑坡是自然灾害中常见的灾害类型,往往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严重威胁。

而降雨是引发滑坡的主要因素之一,所以对降雨型滑坡的预测预报研究至关重要。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研究的深入,对降雨型滑坡的预测预报研究也取得了一些进展。

本文将探讨有关降雨型滑坡预测预报研究的最新进展。

二、降雨型滑坡的特点1. 复杂性:降雨型滑坡的形成和发展过程十分复杂,不仅受到地形、土质、植被等自然因素的影响,还受到人类活动的影响,因此难以预测和预报。

2. 大规模性:降雨型滑坡通常呈现出大规模的特点,一旦发生,往往会对周边的人们和建筑物造成重大影响。

3. 突发性:降雨型滑坡常常具有突发性,难以提前得到有效的预警和预报。

三、降雨型滑坡的预测预报方法1. 基于经验法的预测预报方法:这种方法主要是通过历史数据和经验总结出一些判断滑坡发生的常规规律和特征,从而实现对滑坡的预测预报。

2. 基于数学模型的预测预报方法:利用地质力学原理和水文学原理,建立相应的数学模型,通过对地质和水文数据的分析,对滑坡进行预测预报。

3. 综合法:结合经验法和数学模型法,综合考虑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提高对滑坡的预测预报精度。

1. 传统的降雨型滑坡预测预报研究主要还是以经验法和数学模型法为主,理论研究和实践经验结合,取得了一些成果。

2. 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和遥感技术的发展,人们对降雨型滑坡的预测预报方法进行了一些创新,例如运用卫星遥感技术对地表形变进行监测,从而提高对滑坡的预测预报精度。

3. 在数据处理方面,人们逐渐意识到大数据对降雨型滑坡的预测预报具有重要意义,利用大数据分析技术,挖掘历史数据中的规律性,进一步改进预测预报方法。

4. 由于降雨型滑坡的复杂性和突发性,预测预报的及时性非常重要,因此人们还在不断探索实时监测技术,以实现对滑坡的快速预报。

1. 数据不足:降雨型滑坡的预测预报需要大量的地质和水文数据,然而目前的数据收集还不够完善,这给降雨型滑坡的预测预报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滑坡时空演化规律及预警预报研究

滑坡时空演化规律及预警预报研究

滑坡时空演化规律及预警预报研究一、本文概述《滑坡时空演化规律及预警预报研究》一文旨在深入探究滑坡现象的时空演化规律,并在此基础上构建有效的预警预报体系。

滑坡作为一种常见的自然灾害,其发生往往伴随着巨大的破坏和人员伤亡,因此对其演化规律的研究以及预警预报体系的建立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

本文首先综述了滑坡灾害的研究背景和意义,明确了研究目标和内容。

随后,通过综合分析国内外滑坡时空演化规律的研究成果,揭示了滑坡灾害发生和发展的内在机制。

在此基础上,结合现代遥感、GIS和数值模拟等技术手段,本文深入探讨了滑坡时空演化规律的定量描述和预测方法。

本文提出了滑坡预警预报系统的构建框架和实施策略,为滑坡灾害的防控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

二、滑坡时空演化规律滑坡作为一种常见的自然灾害,其发生和发展往往伴随着复杂的时空演化过程。

深入研究和理解滑坡的时空演化规律,对于滑坡预警预报和灾害防治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从时间演化角度来看,滑坡的发生通常经历了孕育、发展和触发三个阶段。

在孕育阶段,滑坡体内部的结构和应力状态逐渐发生变化,这一过程往往难以察觉。

随着时间的推移,滑坡体内部的应力积累到一定程度,开始出现微小的变形和位移,进入发展阶段。

在这一阶段,滑坡体的变形逐渐明显,可以通过地表位移监测等手段进行观测和识别。

最终,在触发阶段,由于外部因素的干扰(如降雨、地震等),滑坡体内部的应力平衡被打破,导致滑坡的发生。

从空间演化角度来看,滑坡的发生和发展也呈现出一定的规律。

一般来说,滑坡体在空间上可以分为滑坡源区、滑动区和堆积区三个部分。

滑坡源区是滑坡发生的起点,通常位于斜坡的上部,这里的地形地貌和地质结构对滑坡的发生具有重要影响。

滑动区是滑坡体在滑动过程中经过的区域,这里的地表位移和变形最为明显。

堆积区则是滑坡体最终停止运动的地方,通常位于斜坡的下部或河谷地带。

为了更深入地研究滑坡的时空演化规律,需要采用多种手段和方法进行综合分析。

我国滑坡灾害监测预报研究现状

我国滑坡灾害监测预报研究现状
白成 亮 郑 , 治
【. 1 重庆 交通大学 土木建筑学院 ;. 2 重庆交通科研设计院 )

要: 滑坡是 人类 面临 的主要地 质灾害之 一 , 去 3 过 0多年来 , 滑坡 研究 的特点 已由单个滑坡 的现象描
述、 分类 、 治理发展到已定性 和定量描述为基础 的定量预测预报和综合治理 研究。对我 国滑坡监测预报研
我们较 清晰 的分析 本领 域 的研究 现状 。
用 无 线 通 信 技 术 可 以 将 观 测 数 据 传 到 数 据 处 理 中
心, 以实 现 远 距 离 监 测 。 目前 GPS定 位 已 在 国 内不 少 滑 坡 灾 害 监 控 中 得 到应 用 并 取 得 一 定 成 果 。 2. 监 测 内容 3 现 代 滑坡 灾 害 监 测 内容不 断扩大 与 完善 , 析 分
深 部位 移监 测能 直接反 映滑 坡体移层 变形特征 和 滑 带 的 位 置 , 滑 坡 监 测 的 必 备 内 容 。 主 要 包 括 是
深 部 裂 缝 、 带 等 点 与 点 之 间 的 绝 对 位 移 量 和 相 对 滑 位移 量 , 括 张开 、 合 、 动 、 升 、 沉等 。 包 闭 错 抬 下 () 下水 压力 和化学 场监 测指标 4地 包括 地下 水水 位 、 隙水 压 、 量 、 温 、 质 、 孔 水 水 水
( 物 异 常 行 为 等 ) 动 。
方 法 不 断 提 高 , 渐 形 成 较 为 完 善 的 监 控 体 系 , 纳 逐 归
起来 大致包 括 以下监 控指 标 。 ( ) 质宏 观形 迹监 测指标 1地 包括 滑坡发 育 过程 中的各 种迹象 , 地裂缝 、 如 房 屋树 木 的倾斜 、 水 动态 等 。 泉 ( ) 面 位 移 监 测 指 标 2地 地 表变形 监测 包括 位移 监测 和倾斜监测 。位移 监 测 又分为 绝对位 移监 测 和相对位 移监测 。绝对位

滑坡预测预报研究发展简述

滑坡预测预报研究发展简述
向导
◇职业 教育◇
滑坡预测预报研究发展简述
(1黄河水 利职 业技术学院 . 河南 开封
刘 翠 张 玲 涛 2 4 5 0 ;. 7 0 4 2山东黄金矿业股份有限公 司新城金矿
山东
莱州
2 13 ) 6 4 8
【 要 】 文在指 出滑坡 灾害对 国民经济建设 所带来的危害的基础上 , 出滑坡预 测预报 的必要 性 ; 摘 本 提 然后 系统的论述 了滑坡预测预报 的 含 义. 空间预 测预报和时 间预测预报 两个 方面深入 论述 了滑坡 预测预报研究 的主要 方法; 从 最后 分析 了当前预测预报 中存在 的问题并展 望其
未来的发展趋 势。 【 关键词 】 滑坡 ; 预测预报 ; 存在的 问题 ; 发展趋势 此理论 . 信息模 型主要研究“ 滑坡 因素组合 ” 而不 是停 留在单个 因素 , O前 言 . 其预测精度较高。 滑坡 是指边坡 上的岩 土体在 自 然或人为因素影响下失去稳定 , 上 . 沿’ 1 . 4灾变模 型预测 法 贯通 的破坏 面f 或带 ) 整体下滑 的现象f 是生态环 境和工程建设 中经 1 1 。 计算 边坡的稳 定系数需要确定岩土体 的计算参数 , 由于岩土性质 常遇到的广泛且严重的地 质灾害之一 . 给世界各 国人 民的生命 财产和 使得同一边坡采用不 同的计 算参 数得出的结果 经济建设带来了巨大损失 如美国每年 因滑坡 而造 成的损失达 1 0亿 的不确定性和离散性 .
了 良好的效果 下 面对 目 前运用较多的预测预报方 法做简要介绍 。
2滑 坡 时 间预 测预 报 .
滑坡时间预测预报 是指对滑坡发生 的具体 时间的预报 , 即对已获 取 的监测数据 , 通过数学模型来预测 未来某 一时刻坡体的状态 。通常 分为长期预报 、 短期预报和临滑预报 。长期 预报是 对滑坡未来的稳定 性演化趋势做出的预测 : 短期预报 主要是分 析滑坡灾害的近期演化趋 势: 临滑预报 是当滑坡位移 已明显进入加速段 时 . 对剧 滑时间做 出的 准确预报 目前关于滑坡时间预测预报的主要方法有 以下几种 21宏观前兆判别预报 . 宏观前兆判别预报主要是利用滑坡发生前兆现象进行预报 主要 前兆有 : 滑坡前缘 出现放射状裂缝 、 土体隆起 现象 : 滑坡后缘裂缝急剧 扩大 、 并不断出现新裂缝 , 后部快速下座 , 四周岩土体松弛 ; 滑动带岩 土 体 因摩擦错动发 出声响 , 裂缝中 冒出热气或冷气 : 泉水 、 民井 出现异 常 现象 : 动植物出现惊恐异常现象 : 出现歪斜现象等 。很明显这些 宏 树林 观迹象是滑坡临滑预测预报的可靠参数 . 如宝成线须家河滑墩 ( 6 年 !93 1 9 3E是依据滑坡宏观变形前兆作出比较准确的滑坡预测预报 月 l 1 2 斋藤模型 . 2 该方法 由 E l 本学者斋藤迪孝提出 . 以土体 的蠕变理论为基 础 土 体 的蠕变分为三个 阶段 ( 1, 1阶段是减速蠕变 阶段(B段) Ⅱ 图 1第 A , 第

滑坡监测预测新技术研究与推广

滑坡监测预测新技术研究与推广

滑坡监测预测新技术研究与推广
滑坡是一种常见的自然灾害,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了极大的威胁。

为了及时预测和监测滑坡,科学家们不断研究新技术,并将其推广应用。

滑坡监测预测的新技术主要包括遥感技术、地形测量技术、地震监测技术、地下水位监测技术等。

其中,遥感技术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技术,它可以通过卫星遥感图像获取地表信息,包括地形、植被、水文等,从而对滑坡进行监测和预测。

地形测量技术则可以通过激光雷达、GPS等设备获取地形数据,从而对滑坡进行三维建模和分析。

地震监测技术则可以通过地震仪等设备监测地震活动,从而预测滑坡的发生。

地下水位监测技术则可以通过水位计等设备监测地下水位的变化,从而判断滑坡的发生可能性。

除了新技术的研究,推广应用也是非常重要的。

目前,我国已经建立了一系列滑坡监测预测系统,包括国家地震局的地震监测系统、水利部的地下水位监测系统、国土资源部的遥感监测系统等。

这些系统可以及时监测和预测滑坡,为防范滑坡灾害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持。

滑坡监测预测的推广还需要加强宣传和教育。

公众应该了解滑坡的危害和预防措施,学会如何应对滑坡灾害。

政府和相关部门也应该加强滑坡监测预测的宣传和教育,提高公众的安全意识和应急能力。

滑坡监测预测的新技术研究和推广应用是非常重要的,它可以帮助我们及时预测和监测滑坡,减少滑坡灾害的发生,保障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降雨型滑坡预测预报研究进展

降雨型滑坡预测预报研究进展

降雨型滑坡预测预报研究进展近年来,随着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降雨型滑坡灾害频发,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了严重威胁。

在这种情况下,降雨型滑坡预测预报成为防范滑坡灾害的重要手段之一。

降雨型滑坡预测预报研究也备受关注。

本文将就降雨型滑坡预测预报研究的进展,进行探讨和分析。

1. 降雨型滑坡预测预报研究现状目前,降雨型滑坡预测预报研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气象条件监测:考虑到降雨是引发滑坡的重要因素,对降雨量、降雨强度和降雨持续时间进行实时监测,并及时预警可能引发滑坡的气象条件。

(2)地质条件监测:对潜在滑坡危险区进行地质条件监测,包括地形地貌、土壤类型、地下水位等地质要素数据的实时监测和分析。

(3)滑坡历史数据分析:对历史滑坡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研究降雨对滑坡的影响规律,建立降雨型滑坡的预测模型。

2. 降雨型滑坡预测预报研究方法在降雨型滑坡预测预报研究中,主要采用了以下方法:(1)数学模型方法:通过数学建模和模拟,对降雨型滑坡进行定量分析和预测,包括基于降雨-滑坡历史数据的统计分析,以及数学模型的建立和验证。

(2)遥感技术方法:利用卫星遥感技术获取滑坡卫星图像、高分辨率遥感影像数据等,实现对潜在滑坡危险区地质条件和植被盖度等的实时监测和分析。

(3)机器学习方法:应用机器学习算法对大量的气象和地质监测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建立降雨型滑坡的预测模型,并不断优化和调整模型参数,提高预测准确率。

3. 降雨型滑坡预测预报研究进展在降雨型滑坡预测预报研究中,近年来取得了一些新的进展:(1)多源数据融合技术:将气象、地质、遥感等多源数据进行融合,建立多元数据融合的降雨型滑坡预测模型,提高预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智能预警系统:引入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开发智能预警系统,实现对降雨型滑坡的实时监测和预报,提供精准的预警信息。

(3)动态风险评估:建立动态风险评估模型,及时评估降雨型滑坡的风险程度,为相关部门和群众提供决策参考。

降雨型滑坡预测预报研究进展

降雨型滑坡预测预报研究进展

降雨型滑坡预测预报研究进展滑坡是指在地质构造、地表土质条件等较差的地区,因地表土壤松散、地下水位上升、地表的坡度较大、地震等多种因素促使土质滑动而形成的一种地质现象。

降雨是引发滑坡的主要因素之一,尤其是在我国南方长时间大雨或暴雨天气下,滑坡频繁发生。

对降雨型滑坡进行预测预报研究,对防范和减少滑坡灾害具有重要意义。

近年来,我国在降雨型滑坡预测预报研究方面取得了一些进展。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遥感技术在滑坡监测中的应用随着卫星遥感技术的发展,遥感影像能够提供大范围、高分辨率的地表信息,对滑坡的监测和预测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

利用遥感技术可以对滑坡危险区进行监测和预报,及时发现滑坡迹象,有效减少滑坡灾害。

遥感技术还可以提供大范围、高时间频率的降雨数据,对降雨型滑坡进行预测预报提供了重要数据支持。

数值模拟技术是一种通过模型对现实情况进行模拟和预测的方法,能够为滑坡预测提供科学依据。

通过建立滑坡数值模型,可以模拟不同降雨条件下的滑坡发生过程,对滑坡的预测和预报提供了较为准确的数据支持。

数值模拟技术还可以结合遥感数据和实地观测数据,提高滑坡预测的准确性和精度。

监测预警技术是指通过对滑坡危险区域进行实时监测和预警,及时发现滑坡迹象,预测滑坡发生可能性,并对周边地区进行预警和撤离。

近年来,我国在监测预警技术方面也取得了一些进展,包括建立滑坡监测网络、研发滑坡监测设备等,提高了对降雨型滑坡的预测和预报能力。

多元数据综合分析技术是指通过对多种数据进行综合分析,提高滑坡预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包括遥感数据、数值模拟数据、实地观测数据、监测预警数据等多种数据的综合利用,可以提高对降雨型滑坡的预测和预报能力,为防范和减少滑坡灾害提供更加精确和可靠的预警信息。

降雨型滑坡预测预报研究在我国近年来取得了一些进展,但仍然面临一些挑战。

滑坡预测预报的准确性、时效性和覆盖面等问题亟待解决。

未来,我们需要继续加强滑坡观测和监测网络的建设,提高遥感技术和数值模拟技术的应用水平,推进监测预警技术和多元数据综合分析技术的研究,不断提高降雨型滑坡预测预报的能力,为减少滑坡灾害提供更科学、更准确、更可靠的预警信息。

滑坡活动时间预测预报研究现状与展望

滑坡活动时间预测预报研究现状与展望
o nd ld tv t fLa si eAci iy
Yis un n h mi
( e lg c l u v y B r u o h n h n C t S e z e u n d n 1 0 3 C i ) G oo i r e u e f S e z e i aS a y, h n h nG a g o g 5 8 2 , h n a
Ab t a t a d l e a tv t fe e e i r t s g o o ia n io me t fh ma f ,t e u e - sr c :L n si c i i o t n d t ro a e e l g c l v r n n u n l e h n x d y e o i p c e a d l e t n e s o c a me t wh c a e t e e d u ia t r O p o l i e e t d l n si s wi i t n e c n e l n i h t k r m n o s d s s e s t e p eS 1 s d h v
a e d fi u t p o l ms o a d l e r s a c r if l r b e f l n si e e r h,i d v l p l wl . Th a e a ic s e h c d t e eo s s o y ep p r h s ds u s d t e s a u f h e o a r d c i n o a d l ea t iisa o n b o d, e n i ,i h s t t s o e t mp r I e i t fln s i c i te th me a d a r a m a wh l t a t p o d v e

滑坡预测预报研究发展综述

滑坡预测预报研究发展综述

1 滑 坡 测预 报 研 究 发 展史
23 人 类 生 活 密 集 区是 滑 坡 预 测 预 报 的重 点 区域 。仍 难 以做 到 时 空 - 和 灾 情 相结 合 的准 确 预 报 。
滑坡研究源于 2 0世 纪 2 0年代 的瑞 典 。在 12 — 9 5年 间 , 时 2 9 8 14 当 . 滑 坡 灾 害 体 是 一 灰 色 对 象 .难 以 对 这 种 复 杂 系 统 综 合 其 所 有 相 4
边 坡 失 稳 预 报 (rdc o f eat g 是 预 先 判 定 边 坡 失 稳 破 坏 pe iin。rcsi ) t o n 滑 坡 预 测 预 报 的 关键 是 与滑 坡 实 体 相 一 致 的预 测 预 报 模 型 , 预 而 的 发 生时 间及 其 滑 动 速度 和危 害 的预 报 。 报 的 基 础 是对 边 坡 变 形 破 报 模 型 的核 心 是 预 测 预 报 的方 法 和 判 据 。 回顾 历 史 , 然 在 滑 坡 预 测 预 虽 坏 规 律 的 认 识 , 据 边 坡 演 化 过 程 中各 种 信 息 和 条 件 , 时 的 分 析 他 预报 模 型 方 面 前 人 已 有 了 大量 的研 究 成 果 , 滑 坡 的 预 测 预 报 研 究 仍 根 及 但 们 的 变化 , 定 边 坡失 稳 破 坏 的时 间 。 判 然存在如下不足 : 边 坡 失 稳 预 测 (rgoi) 要 是 判 定 边 坡 可 能 发 生 失 稳 破 坏 的 21 目前 建 立 的各 种 滑 坡 灾 变 预测 预 报 模 型 大 多是 后 验 型 的 .推 广 pon s 主 s . 空 间位 置 , 括 边 坡 失稳 的 区域 地 段 和 地 点 , 坏 的 基 本 类 型 和 规 模 , 价 值 不 高 。 包 破 以及 可 能 造 成 的 损 失 。 区域 的范 围和 目的 不 同 , 分 为 区 域 性 预 测 和 22 对 长 期 以来 积 累 的资 料 和 实 践 经 验 缺乏 系 统研 究 .真 正 操 作 性 可 . 场地 预 测 。 强 、 普 遍 推 广 应 用 的 预测 预 报 系统 没 有 建 立 。 能

滑坡预测预报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滑坡预测预报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第32卷 第6期2001年11月 太原理工大学学报JO U R NA L O F T AI YU A N U N IV ERSIT Y O F T ECHNO L OG YV ol.32N o.6 No v.2001 文章编号:1007-9432(2001)06-0636-04滑坡预测预报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孙怀军,张永波(太原理工大学建筑与环境工程学院)摘 要:就滑坡预报的理论基础、滑坡预报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分析了滑坡预报方法及其适用性、预报方法的选择原则等,并对滑坡预报的发展趋势作了简要的评述。

关键词:滑坡;滑坡预报;研究现状;发展趋势中图分类号:P642.22 文献标识码:A 滑坡预报研究是滑坡研究的核心问题,起步于20世纪60年代。

它包括空间预报和时间预报两个方面,空间预报是确定不稳定斜坡所在位置,时间预报是在空间预报的基础上确定滑坡可能发生的时间。

由于滑坡问题的复杂性,滑坡时间预报至今还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

几十年来,国内外岩土界的专家学者在滑坡预报的理论研究和实际工作方面都作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本文在对滑坡预报的理论基础、研究现状进行综述的基础上,分析了滑坡预报方法的适用性及其选择原则。

最后对滑坡预报研究的发展趋势作了简要的评述。

1 概述滑坡预报是建立在预测科学和滑坡学的基本理论基础上的[1]。

预测科学把事物的过去、现在和将来看成一个连续的、不断发展变化的辩证统一体,从客观事物的过去和现在的已知信息中,分析和研究预测规律,从而利用预测规律进行科学预测。

预测科学的发展为滑坡预报提供了理论基础、技术方法及手段。

滑坡学研究了滑坡孕育、发展、变形破坏的过程、规律及其影响因素等,为滑坡预报提供了专业理论基础,并为滑坡预报信息的收集、预报模型的建立和应用提供了充实的依据。

由于滑坡的变形破坏具有阶段性,处于不同变形阶段的滑坡,其距离整体破坏的时间间隔也不同。

因此,通常在滑坡预报中以斜坡的变形破坏阶段为依据,采用不同的时间尺度,将滑坡预报进一步分为:长期预报、中期预报、短期预报和临滑预报等4种类型。

降雨型滑坡预测预报研究进展

降雨型滑坡预测预报研究进展

降雨型滑坡预测预报研究进展1. 引言1.1 研究背景降雨型滑坡是一种常见的自然灾害,通常发生在降雨强度较大且降雨持续时间较长的情况下。

这种类型的滑坡在地质灾害中占据着重要地位,给人类的生命财产造成了严重威胁。

随着人类对自然灾害的防范意识逐渐提高,对降雨型滑坡的预测和预报研究也日益受到重视。

降雨型滑坡的形成常常与地质条件、地形地貌、土壤类型、植被覆盖等因素密切相关。

在降雨过程中,降水进入土壤层后会增加土壤的饱和度,使土壤失去支撑力而发生滑移。

地表径流也会加剧地质松动和滑坡的发生。

了解降雨型滑坡的形成机制对于预测和预防滑坡灾害至关重要。

近年来,随着气象、地质、土木工程等领域的研究进展,降雨型滑坡的预测和预报技术逐渐得到提升。

通过结合气象预报模型、地质勘测数据和现场监测等手段,可以更准确地预测降雨型滑坡的发生时间和位置,为防灾减灾工作提供有力支持。

【这里可以添加更多相关内容,如先前研究进展、相关案例等】。

1.2 研究意义降雨型滑坡是一种常见的地质灾害,造成了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对降雨型滑坡的预测预报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准确预测降雨型滑坡的发生可以帮助相关部门采取及时有效的应对措施,减少灾害造成的损失。

研究降雨型滑坡的形成机制和预测方法可以增进对地质灾害的认识,提高对其治理能力。

通过不断改进降雨型滑坡的预测技术和模型,可以提高预测准确度,实现对灾害的更好预防和管理。

降雨型滑坡预测预报研究对于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 正文2.1 降雨型滑坡的形成机制降雨型滑坡是在降雨过程中因坡面土壤饱和触发的地质灾害。

其形成机制主要包括土壤含水量增加、土壤重力效应减弱以及土体稳定性降低三个方面。

降雨过程中土壤含水量的增加是导致降雨型滑坡形成的关键因素之一。

降雨使土壤中水分增加,导致土体内部饱和度增加,减小了土体的抗剪强度,形成不稳定因素。

降雨过程中土体稳定性降低也是导致降雨型滑坡的重要因素之一。

滑坡时间预测预报研究

滑坡时间预测预报研究

滑坡时间预测预报研究①许强黄润秋李秀珍(成都理工大学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国家专业实验室,四川成都 610059)[摘要] 我国是一个深受滑坡灾害困扰的国家之一,每年由滑坡所造成的经济损失异常惨重。

因此,滑坡预测预报已成为人们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

本文对滑坡时间预测预报的研究现状和研究进展作了系统地总结,重点探讨了滑坡预报模型(包括定量预报模型、定性预报模型以及GMD预报模型等)、预报判据研究方面的进展,提出了滑坡综合信息预报的思路及具体的实施技术路线。

[关键词] 滑坡预报,预报模型,预报判据,综合预报,GIS,专家系统1. 前言我国是一个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发生十分频繁和灾害损失极为严重的国家,尤其是西部地区。

据初步统计,我国每年由崩塌、滑坡、泥石流等灾害所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约200亿元人民币。

而由于灾害对社会所带来的影响(如中断水、陆交通)所产生的间接损失更是无法估量。

直接由工程建设所诱发的崩滑灾害事件也屡见不鲜。

因此,与地震预报一样,滑坡的预测预报也是近年来人们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

崩滑地质灾害研究归根结底是对其发生的可能性作出合乎科学的评价以及对其发生时间作出准确的预测。

这是人类自有工程活动以来就苦苦追求与探索的问题,但也是一个直到现在也没有得到很好解决的问题。

回顾历史,多数学者认为,日本学者斋藤(M.Satio)在20世纪60年代提出的滑坡预报经验公式,可以作为滑坡预报研究工作的真正起点。

在此之后,经过广大学者的苦心探索,滑坡预报理论和方法有了较大的发展。

从滑坡预测预报理论而言,目前国内外学者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已提出了数十个滑坡预测预报理论模型和方法。

同时,为了提高滑坡预测预报的精度,尽量消除外界随机因素对预报结果造成的影响,还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一系列有关滑坡监测数据的预处理方法(如平滑、滤波、等间隔化等);从滑坡预报发展阶段来讲,已经历了从现象预报、经验预报到统计预报、灰色预报再到非线性预报的历程,目前已进入了根据检测反馈信息进行实时跟踪动态预报,以及将定性预报、定量预报以及现代数值预报技术有机结合的综合预报阶段。

滑坡预测技术发展概论

滑坡预测技术发展概论
随着滑坡的深入研究 ,到了 20 世纪 90 年 代人们认识到位移 —时间曲线外推拟合常常只 能对滑坡近期行为趋势做出有限的预测 ,在众 多因素下 ,尤其是非线性因素作用下 ,要准确 的 、可靠的预报滑坡的长期行为是很困难的. 在 这个阶段 ,我国在这个时期的研究有很多 ,涌现 了很多有创新的研究成果 :诸如灰色理论 、模糊 数学 、专家系统 、突变 、灾变 、分维 、分形 、混沌 、 协同 、分岔 、自组织 、控制论 、信息论 、系统论 、耗 散结构 、神经网络等现代数理理论的应用及其 改进方法 ,这些都是采用跟踪预报的思想来进
目 ; bjk 为依赖于 j 项目 k 类目的常系数 ;εi 为第
i 次抽样误差. 利用最小二乘法推导出原模型的
正规方程 :
X′X^b = X′Y
(3)
而后利用已抽样数据建立和求解正规方程 , 并
对结果进行显著性检验.
92
北 方 工 业 大 学 学 报 第 20 卷
这个阶段处于 20 世纪 80 年代 ,国内外大 量学者在对滑坡分析时引用数学手段及理论模 型 ,来拟合不同的滑坡位移 —时间曲线 ,根据所 建的模型进行外延 ,从而据次来对滑坡进行预 报. 1984 年 ,王思敬教授提出了边坡失稳前总 形变量和位移速率的综合预报方法 ; 1985 年 , 日本的福囿根据大比例尺模型试验结果提出了 预报斜坡破坏时间的福囿法 ;1988 年王兰生等 教授首次将灰色系统理论中的 GM (1 ,1) 模型 法引入滑坡位移 —时间曲线的拟合外推 ,提出 了利用滤波灰色分析法进行滑坡的中期预报 ; 张倬元教授认为系统非线性非稳定变形阶段的 历时是线性平稳变形阶段历时的 0. 618 倍 ,具 有相对的不变性 ,提出了黄金分割预报方法 ;晏 同珍教授提出了二次曲线回归拟合和灰色理论 中 Verhulst 生物繁衍的动态模型预测方法等 , 这些理论使滑坡预报方法向定量化方向迈进了 一大步. 但是 ,这一阶段注重预报方法的探讨 , 而对于与滑坡密切相关的一些基本问题如 :观 测数据的分析 、处理 、预报时序等方面认识不 足 ,还有就是对滑坡基础研究与预报相结合方 面的探讨也太少 ,也很少在利用上述先进理论 和方法的同时 ,将预报参数与斜坡变形破坏机 制联系起来考虑 ,所以降低了预报的进度. 1. 3 综合预报模型及预报判据研究阶段

滑坡国内外研究概况的综述

滑坡国内外研究概况的综述

滑坡国内外研究概况的综述滑坡国内外研究概况的综述1 滑坡研究的发展阶段从滑坡研究的历史来看,人们对滑坡的科学描述是同地质学、工程学、自然地理学的成长分不开的。

大概到了16世纪,人们才把滑坡作为一个单独的科学研究客体来描述。

1512年,瑞士阿尔卑斯山区毕雅斯库镇附近的布伦若(Breemo)河谷发生大滑坡的灾害记载是滑坡研究历史上发现较早的一篇专门性的文献资料。

至今,被科学界公认的滑坡研究最早的经典著作,是A.Heim于1882年发表的一篇关于阿尔卑斯山区的埃尔姆(Elm)附近的滑坡的文章。

人类对滑坡的系统研究源于瑞典。

在1928~1945年间,世界各国对滑坡的研究是片段和零星的,且研究工作大多由单独科研人员小规模的进行,只有瑞典、前苏联、挪威国立土工研究所进行研究,并发表了一系列研究论论与著文。

二战以后,对滑坡的研究工作逐渐系统而深入。

我们国家对滑坡的系统研究是建国以后才开始的,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

20世纪50年代初期我国在建设中盲目挖方造成滑坡事故屡屡发生,由于对滑坡产生的作用因素、条件、运动的机理和发生以及滑坡的危害性缺乏认识,被迫对已发生的滑坡进行研究和治理,既增加了投资,又延误了工期。

20世纪60年代总结以往的经验和教训,在建设中为了减少了滑坡危害,避开了不少大的滑坡和滑坡集中分布地段,但对滑坡运动机理和发生原因的认识尚不深入。

20世纪50年代初~60年代中期为被动治理阶段。

20世纪60年代中期开始,人们从实践中逐渐认识到,要有效地治理和预防减轻滑坡灾害,必须深入系统地研究各类滑坡的分布产生的条件、类型、作用因素,以及其运动和发生的机理。

各部门都列出若干个专题进行研究,提出了滑坡的分布规律、分类和形成滑坡的地质条件、地形和主要作用因素下,滑带土的抗剪强度随着滑坡过程的滑坡稳定性的、变化规律判断方法,防治滑坡的有效工程措施和原则等,特别是抗滑桩的应用使大中型滑坡也能治理。

滑坡灾害治理建立在一定的理论基础上,变被动治理为治理和主动预防。

论述滑坡预警-预报技术-防治工程现状及发展趋势

论述滑坡预警-预报技术-防治工程现状及发展趋势

论述滑坡预警\预报技术\防治工程现状及发展趋势【摘要】本文对滑坡进行了介绍,提出了滑坡的治理原则,分析了滑坡治理常用的措施,研究分析了滑坡预警预报技术机理以及发展趋势,对从事滑坡防治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关键字】滑坡;预警、预报;防治技术Discusses the present situation and development trend of landslide Early warning and forecast;Prevention and control technologyLI Min-weiLU Rong(Shijiazhuang University of Economics , Shijiazhuang , Hebei,050031)【Abstract】The article also introduces the landslide, and put forward the landslide governance principles, analyses the measures of landslide treatment commonly used, studied and analyzed the landslide mechanism and development trend of early warning and forecasting technology, to engage in landslide governance has a certain practical value.【Key words】The landslide;Early warning and forecast;Prevention and control technology1滑坡的特征滑坡的特征首先表现为发生变形破坏的岩土体以水平位移为主,除滑动体边缘存在为数较少的崩离碎块和翻转现象外,滑体上各部分的相对位置在滑动前后变化不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滑坡预测预报研究发展简述
【摘要】本文在指出滑坡灾害对国民经济建设所带来的危害的基础上,提出滑坡预测预报的必要性;然后系统的论述了滑坡预测预报的含义,从空间预测预报和时间预测预报两个方面深入论述了滑坡预测预报研究的主要方法;最后分析了当前预测预报中存在的问题并展望其未来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滑坡;预测预报;存在的问题;发展趋势
0.前言
滑坡是指边坡上的岩土体在自然或人为因素影响下失去稳定,沿贯通的破坏面(或带)整体下滑的现象[1],是生态环境和工程建设中经常遇到的广泛且严重的地质灾害之一,给世界各国人民的生命财产和经济建设带来了巨大损失。

如美国每年因滑坡而造成的损失达10亿多美元[2],欧洲的意大利金1963年发生的瓦依昂水库库岸滑坡,造成2500多人死亡,水库也因此失效。

我国是一个滑坡、崩塌灾害较为频发的国家,据不完全统计,近十年来几乎每年平均有一次重大崩、滑灾害事件[3]。

因此,如何降低、减少滑坡灾害对人民生命财产和我国经济建设的损失,对滑坡进行预测预报预报显得尤为重要。

目前对滑坡灾害预测预报还存在着分歧,有人认为滑坡灾害空间预测相对容易,而时间预测预报则十分困难,因而着重于发展滑坡灾害的时间预测预报研究,而忽略空间预测;也有人认为滑坡灾害的空间预测可以独立于时间预测预报进行,即滑坡灾害空间预测就可以表达不同自然地质条件下的滑坡空间危险性程度。

实际上滑坡预测预报是包括空间和时间两个方面,二者缺一不可。

滑坡的时间预测预报困难,其空间预测同样并不容易。

滑坡的空间预测为时间预报提供对象,时间预测预报的选点,应以滑坡空间预测成果为依据,才可避免时间预测预报选点的错误。

随着人们对滑坡发生机理的深入认识、计算机以及数学和力学理论的完善,关于滑坡预测预报的新技术不断涌现,并在实际当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下面对目前运用较多的预测预报方法做简要介绍。

1.滑坡空间预测预报
空间预测是时间预测预报的先决条件,主要是通过滑坡条件分析,确定出对滑坡作用有利的因素组合,根据这些有利因素组合来预测区域上某斜坡段将来产生滑坡的可能性,圈定出可能产生滑坡变形的范围。

只有在明确了预测的对象之后,才可有目的地开展滑坡灾害的时间预测预报。

1.1稳定系数预测法
该方法是最早的滑坡空间预测方法。

该方法通过计算滑坡体的安全系数Fs 来预测某一边坡的稳定性。

当Fs1.0时,边坡处于稳定状态。

计算稳定系数的方法有多种,如基于极限平衡理论的条分法、瑞典圆弧法、数值分析方法等。

在计算中,参数选取对结果的正确性有直接影响。

这种方法在工程中应用非常广泛,且为设计人员所熟悉。

1.2神经网络法
该方法能通过对已知样本的学习,掌握输入与输出间复杂的非线性映射关系,并对这种关系进行存储记忆,直接为预测提供知识库,同时,还具有高速的并行处理能力、自组织学习能力、高速的容错性、灵活性和适应性等特点。

神经网络法对斜坡稳定性空间预测,主要是用研究程度较高的斜坡地段作为已知样本对网络进行训练,直到网络掌握数据间的非线性映射关系为止,然后用该地区其他稳定性未知的地段作为预测样本,输入已经学习好的网络,通过网络的联想记忆功能直接预测稳定性。

在用神经网络进行预测预报中,可以把各种可能对边坡稳定性有影响的因素作为网络的输入,而提高预测精度。

张清(1992)、冯夏庭(1995),黄润秋和许强(1998)稳定性分析和变形的预测预报,效果较好。

1.3信息模型法
该方法是把各种滑坡因素在滑坡作用过程中所起作用的大小程度用信息量表达。

殷坤龙认为滑坡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且各种因素作用性质不相同,对某一具体滑坡而言,总会存在“最佳因素组合”,基于此理论,信息模型主要研究“滑坡因素组合”,而不是停留在单个因素上,其预测精度较高。

1.4灾变模型预测法
计算边坡的稳定系数需要确定岩土体的计算参数,由于岩土性质的不确定性和离散性,使得同一边坡采用不同的计算参数得出的结果差别较大,甚至得出相反的结论。

采用灾变理论避开了这些不确定的参数的影响,它假定系统在任何时刻的状态都可完全由给定的几个状态内部量的值来确定,同时系统还受到若干个独立的控制量的控制,通过数学方法,研究系统状态的稳定与否与各量值的关系。

该方法综合考虑了各种边坡要素对边坡稳定性的不同程度的影响,能真实的描绘边坡系统的状态。

1.5模糊综合评判法
边坡的稳定性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很难用一个确定的结论来表述其稳定还是不稳定,往往用模糊概念来表述,如把边坡的稳定等级分为“危险区”、“不稳定区”、“较不稳定区”、“稳定区”等。

模糊综合评判方法就是对边坡稳定性等级进行分类,并通过专家评分或构造隶属函数来确定对同一等级各因素以及某一因素在不同等级中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程度,建立模糊评判矩阵,确定边坡的稳定性对各等级的隶属程度,最后按择优原则预测边坡的稳定性。

该方法的最终结果是否可靠,受单因素的选择和隶属度的确定影响较大。

2.滑坡时间预测预报
滑坡时间预测预报是指对滑坡发生的具体时间的预报,即对已获取的监测数据,通过数学模型来预测未来某一时刻坡体的状态。

通常分为长期预报、短期预报和临滑预报。

长期预报是对滑坡未来的稳定性演化趋势做出的预测;短期预报主要是分析滑坡灾害的近期演化趋势;临滑预报是当滑坡位移已明显进入加速段时,对剧滑时间做出的准确预报。

目前关于滑坡时间预测预报的主要方法有以下几种。

2.1宏观前兆判别预报
宏观前兆判别预报主要是利用滑坡发生前兆现象进行预报。

主要前兆有:滑坡前缘出现放射状裂缝、土体隆起现象;滑坡后缘裂缝急剧扩大,并不断出现新裂缝,后部快速下座,四周岩土体松弛;滑动带岩土体因摩擦错动发出声响,裂缝中冒出热气或冷气;泉水、民井出现异常现象;动植物出现惊恐异常现象;树林出现歪斜现象等。

很明显这些宏观迹象是滑坡临滑预测预报的可靠参数,如宝成线须家河滑坡(1963年9月3日)是依据滑坡宏观变形前兆作出比较准确的滑坡预测预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