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战高考化学《氮及其化合物的推断题综合》专项训练含详细答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备战高考化学《氮及其化合物的推断题综合》专项训练含详细答案
一、氮及其化合物练习题(含详细答案解析)
1.根据下列变化进行推断:
且已知对A加强热产生的气态物质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26.3。

(1)推断A、B、C、D的化学式: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D________。

(2)写出①②变化的离子方程式: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NH4 HCO3 NH3 BaCO3 CO2++Ba2 + +2OH-NH3 ↑+BaCO3
↓+2H2O BaCO3 +2H+ ══Ba2 + +CO2 ↑+H2 O
【解析】
【分析】
气体B遇HCl冒白烟,则气体B为NH3,加氯化钡溶液后产生的白色沉淀C遇盐酸产生无色无味的气体能使石灰水变浑,则C为BaCO3 ,D为CO2,据此可推断无色溶液中应含有碳酸根离子和铵根离子,则A可能为NH4 HCO3或(NH4)2CO3,如果是NH4 HCO3,则分解产生的气
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79
3
=26.3,如果是(NH4)2CO3,则分解产生的气体的平均相对分
子质量为96
4
=24,根据对A加强热产生的气态物质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26.3可知,A为
NH4 HCO3,据此答题。

【详解】
气体B遇HCl冒白烟,则气体B为NH3,加氯化钡溶液后产生的白色沉淀C遇盐酸产生无色无味的气体能使石灰水变浑,则C为BaCO3 ,D为CO2,据此可推断无色溶液中应含有碳酸根离子和铵根离子,则A可能为NH4 HCO3或(NH4)2CO3,如果是NH4 HCO3,则分解产生的气
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79
3
=26.3,如果是(NH4)2CO3,则分解产生的气体的平均相对分
子质量为96
4
=24,根据对A加强热产生的气态物质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26.3可知,A为
NH4 HCO3,据此答题。

(1)根据上面的分析可知,A为NH4 HCO3,B为NH3,C为BaCO3 ,D为CO2;
故答案为:NH4 HCO3;NH3;BaCO3 ;CO2;
(2)反应①的离子方程式为NH4++HCO3-+Ba2++2OH-═NH3↑+BaCO3↓+2H2O,反应②的离子方程式为BaCO3 +2H+═Ba2++CO2↑+H2 O;
故答案为:NH4++HCO3-+Ba2++2OH-═NH3↑+BaCO3↓+2H2O;BaCO3 +2H+═Ba2++CO2↑+H2 O。

2.原子序数由小到大排列的四种短周期元素X、Y、Z、W,其中X、Z、W与氢元素可组成共价化合物XH3、H2Z和HW;Y与氧元素可形成离子化合物Y2O和Y2O2。

(1)Y2Z的电子式是________
(2)实验室可用如图所示装置制备并收集XH3(缺少收集装置,夹持固定装置略去)。

①图中方框内应选用连接_____烧瓶收集XH3(填“A或B”)。

②实验室制法中大试管中的试剂一般选用(填写化学式)_________________。

烧杯中溶液由无色变为红色,其原因是(用电离方程式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XH3是工业上氧化法制硝酸的重要基础原料,制备过程中该物质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磷在W2中燃烧可生成两种产物,其中一种产物甲,分子中各原子最外层不全是8电子结构,甲的化学式是_________。

XH3和HW两种化合物能反应生成离子化合物乙,n mol 甲与n mol乙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4n mol HW和另一化合物,该化合物蒸气的密度是相同状况下氢气密度的174倍,其化学式是_________。

【答案】 A NH4Cl和Ca(OH)2NH3⋅H2O NH4++OH−4NH3+5O2 4NO+6H2O PCl5P3N3Cl6
【解析】
【分析】
原子序数由小到大排列的四种短周期元素X、Y、Z、W,Y与氧元素可形成离子化合物Y2O 和Y2O2,则Y为Na;其中X、Z、W与氢元素可组成共价化合物XH3、H2Z和HW,则X为N、Z为S、W为Cl。

【详解】
(1)Na2S的电子式是。

(2)①收集NH3用向下排空气法,故图中方框内应选用连接A烧瓶收集NH3。

②实验室制法中大试管中的试剂一般选用NH4Cl和Ca(OH)2。

烧杯中溶液由无色变为红色,其原因是氨气与水反应生成的一水合氨是弱碱,其电离方程式为NH 3⋅H2O NH4++OH−。

③NH3是工业上氧化法制硝酸的重要基础原料,制备过程中,该物质发生催化氧化,化学反应方程式为4NH3+5O2 4NO+6H2O。

(3)磷在Cl2中燃烧可生成两种产物,其中一种产物甲,分子中各原子最外层不全是8电子结构,则甲为五氯化磷,其化学式是PCl5。

NH3和HCl两种化合物能反应生成离子化合物氯化铵,n mol PCl5与n molNH4Cl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4n mol HCl和另一化合物,该
化合物蒸气的密度是相同状况下氢气密度的174倍,则该化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为348,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其化学式是P3N3Cl6。

【点睛】
本题考查了根据元素所形成的化合物的结构和性质进行元素推断,还考查了化合物的电子式书写、氨气的实验室制法、硝酸的工业制法、有关化学式的计算。

要求学生要掌握短周期元素的原子结构,掌握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法和收集方法,掌握重要化合物的工业制法。

3.已知A是一种金属,B溶液能使酚酞试液变红,且焰色反应呈黄色;D、F相遇会产生白烟。

A、B、C、D、E、F间有如图变化关系:
(1)A的名称是___;D的化学式是___。

(2)B→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

(3)A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

【答案】钠NH3NaOH+NH4Cl ∆
NaCl+NH3↑+H2O2Na+2H2O=2NaOH+H2↑
【解析】
【分析】
B溶液能使酚酞试液变红,且焰色反应呈黄色,可知B溶液中含有钠元素,A是金属,和水反应生成B和E,可知A是钠,B是NaOH溶液,E是氢气。

氢气和氯气点燃生成HCl,NaOH溶液和固体C在加热下生成气体D,则D为NH3,氨气和HCl化合生成NH4Cl,能看到白烟,所以C为NH4Cl。

【详解】
由以上分析可知,A是金属钠,B是NaOH,E是H2,C是NH4Cl,D是NH3,F是HCl。

(1)A的名称是钠;D的化学式是NH3。

(2)B→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NaOH+NH4Cl ∆
NaCl+NH3↑+H2O。

(3)A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Na+2H2O=2NaOH+H2↑。

【点睛】
根据特征颜色和特殊实验现象可以快速找到无机推断题的突破口,如B溶液能使酚酞试液变红,说明溶液显碱性,焰色反应呈黄色,说明溶液中有钠元素;D、F相遇会产生白烟通常是氨气和氯化氢反应生成氯化铵的反应。

4.A、B、C是中学化学常见的三种物质,它们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如图(部分反应条件及产物略去)。

(1)若A 是一种黄色单质固体,则B→C 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

(2)若A 是一种活泼金属,C 是淡黄色固体,则C 的名称为____,试用化学方程式表示该物质与水的反应____。

将C 长期露置于空气中,最后将变成物质D ,D 的化学式为____。

(3)若C 是红棕色气体,A 是一种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

请结合所学知识,写出实验室制取A 的化学方程式____。

【答案】2SO 2+O 2催化剂Δ垐垐垐垎噲垐垐垐 2SO 3 过氧化钠 2Na 2O 2+2H 2O=4NaOH+O 2 Na 2CO 3
2NH 4Cl+Ca(OH)2
ΔCaCl 2+2NH 3↑+2H 2O
【解析】
【分析】
【详解】 (1)若A 是一种黄色单质固体,为S ,硫被氧气氧化变为二氧化硫,二氧化硫被氧气氧化生
成三氧化硫,则B→C 的化学方程式为2SO 2+O 2催化剂Δ垐垐垐垎噲垐垐垐2SO 3;
(2)若A 是一种活泼金属,C 是淡黄色固体,则C 为过氧化钠,A 为金属钠,过氧化钠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氧气,其化学方程式表示该物质与水的反应
2Na 2O 2+2H 2O=4NaOH+O 2,将过氧化钠长期露置于空气中,过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则D 的化学式为Na 2CO 3;
(3)若C 是红棕色气体,A 是一种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则A 为氨气,B 为一氧化氮,C 为二氧化氮,实验室制取氨气用氯化铵和氢氧化钙加热反应,其化学方程式2NH 4Cl+Ca(OH)2ΔCaCl 2+2NH 3↑+2H 2O 。

5.关键环节训练A 、B 、C 、D 四物质有如下转化关系(反应条件和部分产物已略去):
A 2O −−−−→
B 2O −−−−→
C 2H O
−−−→D 。

回答下列问题: (1)若A 为气态氢化物和D 能通过化合反应生成一种盐,则:
①简述检验A 气体的方法________;
②写出D 制备B 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
③写出由A 生成B 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
④某同学用干燥的圆底烧瓶收集一瓶A 气体,用滴入酚酞的水做喷泉实验,能观察到美丽的红色喷泉。

用方程式解释喷泉呈红色的原因____________;
(2)若A 与B 反应能生成一种淡黄色固体单质。

写出B→C 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
(3)若A 是金属单质,C 是一种淡黄色固体。

写出C 的电子式________说出C 的一种用途_______。

(4)学法题:结合A 2O −−−−→ B 2O −−−−→C 2H O
−−−→D 转化关系总结出连续氧化的物质有______(至少写出三组物质)。

【答案】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检验,若试纸变蓝,则为氨气 3Cu+8H ++2NO 3-
=3Cu 2++2NO↑+4H 2O 4NH 3+5O 2
催化剂加热4NO+6H 2O NH 3+ H 2O ⇌NH 3∙H 2O ⇌NH 4++ OH - 2SO 2+O 2垐垐垐?噲垐垐?催化剂加热
2SO 3 做供氧化剂 C 2O −−−−→CO 2O −−−−→CO 2,S 2O −−−−→SO 22O −−−−→SO 3,
N 22O −−−−→NO 2O
−−−−→NO 2 【解析】
【分析】
(1)若A 为气态氢化物且和D 能通过化合反应生成一种盐,则A 为NH 3,B 为NO ,C 为NO 2,D 为HNO 3;
(2)若A 与B 反应能生成一种淡黄色固体单质,则A 为H 2S ,B 为SO 2,C 为SO 3,D 为H 2SO 4;
(3)若A 是金属单质,C 是一种淡黄色固体,则A 是Na ,B 是Na 2O ,C 是Na 2O 2,D 是NaOH ;
据此分析解答。

【详解】
(1)①NH 3与水反应生成NH 3·H 2O ,NH 3·H 2O 显碱性,可使红色石蕊试纸变蓝,所以,可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检验氨气,若试纸变蓝,则为氨气,故答案为: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检验,若试纸变蓝,则为氨气;
②稀硝酸和Cu 反应可产生NO ,离子方程式为:3Cu+8H ++2NO 3-=3Cu 2++2NO↑+4H 2O ,故答案为:3Cu+8H ++2NO 3-=3Cu 2++2NO↑+4H 2O ;
③由A 生成B 的方程式为:4NH 3+5O 2催化剂加热4NO+6H 2O ,故答案为:
4NH 3+5O 2催化剂加热4NO+6H 2O ;
④喷泉呈红色是因为,氨气与水反应生成了一水合氨,一水合氨电离产生了OH -,方程式为:NH 3+ H 2O ⇌NH 3∙H 2O ⇌NH 4++ OH -,故答案为:NH 3+ H 2O ⇌NH 3∙H 2O ⇌NH 4++ OH -;
(2) B→C 的化学方程式为:2SO 2+O 2垐垐垐?噲垐垐?催化剂加热2SO 3,故答案为:2SO 2+O 2垐垐垐?噲垐垐?催化剂加热
2SO 3; (3)Na 2O 2的电子式为:
,Na 2O 2可作供氧剂,故答案为:;
供氧剂; (4)能连续被氧化的组合有很多,例如:C 2O −−−−→CO 2O −−−−→CO 2,
S 2O −−−−→SO 22O −−−−→SO 3,N 22O −−−−→NO 2O −−−−→NO 2,故答案为:
C 2O −−−−→CO 2O −−−−→CO 2,S 2O −−−−→SO 22O
−−−−→SO 3,
N 22O −−−−→NO 2O
−−−−→NO 2。

6.下列框图涉及到的物质所含元素中,除一种元素外,其余均为1~18号元素。

已知:A 、F 为无色气体单质,B 为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C 为黑色氧化物,E 为红色金属单质(部分反应的产物未列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D 的化学式为__;F 的结构式为__。

(2)A 与B 生成D 的反应在工业上是生产__的反应原理之一。

(3)E 与G 的稀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

(4)B 和C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

(5)J 、K 是同种金属的不同氯化物,K 为白色沉淀。

写出SO 2还原J 生成K 的离子方程式:__。

【答案】NO N≡N 硝酸 3Cu+8H ++2NO 3−=3Cu 2++2NO↑+4H 2O 3CuO+2NH 3加热3Cu+N 2+3H 2O 2Cu 2++2Cl -+SO 2+2H 2O=2CuCl↓+4H ++SO 42− 【解析】
【分析】
E 为红色金属单质,应为Cu ,则C 为CuO ,B 为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应为NH 3,可与CuO 在加热条件下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单质Cu ,生成的气体单质
F 为N 2,可与氧气在放电条件下反应生成NO ,则A 为O 2,D 为NO ,
G 为HNO 3,
H 为Cu(NO 3)2,
I 为Cu(OH)2,
J 为CuCl 2,J 、
K 是同种金属的不同氯化物,K 为白色沉淀,则K 应为CuCl ,据此分析解答。

【详解】
(1)由以上分析可知D 为NO ,F 为N 2,结构式为N≡N ;
(2)O 2与NH 3发生催化氧化生成NO 和水,NO 被氧化生成NO 2,溶于水生成硝酸,因此O 2与NH 3发生催化氧化生成NO 是工业生成硝酸的重要反应之一;
(3)G 为HNO 3,稀硝酸与铜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3Cu+8H ++2NO 3−=3Cu 2++2NO↑+4H 2O ;
(4)B 为NH 3,可与CuO 在加热条件下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单质Cu ,反应的方程式为3CuO+2NH 3加热3Cu+N 2+3H 2O ;
(5)SO 2还原CuCl 2生成CuCl 的离子方程式为2Cu 2++2Cl -+SO 2+2H 2O=2CuCl↓+4H ++SO 42−。

7.非金属单质A 经如图所示的过程转化为含氧酸D ,已知D 为强酸,请回答下列问题。

(1)若A 在常温下为固体,B 是能使品红溶液褪色的有刺激性气味的无色气体:
①D 的化学式是________;
②在工业生产中,B 气体的大量排放被雨水吸收后形成了________而污染了环境。

(2)若A在常温下为气体,C是红棕色的气体:
①A、C的化学式分别是:A________;C________。

②D的浓溶液在常温下可与铜反应并生成C气体,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该反应________(填“属于”或“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答案】H2SO4酸雨 N2 NO2 Cu+4HNO3(浓)==Cu(NO3)2+2NO2↑+2H2O 属于
【解析】
【分析】
【详解】
(1)S被O2氧化生成SO2,SO2再被O2氧化生成SO3,SO3与水反应生成H2SO4;
(2)N2被O2氧化生成NO,NO再被O2氧化生成NO2,NO2与水反应生成HNO3
8.下列框图涉及的物质所含元素中,除一种元素外,其余均为1~18号元素。

已知:A、F为无色气体单质,B为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化学家哈伯因合成B获得1918年的诺贝尔化学奖。

C为黑色氧化物,E为紫红色金属单质,I为蓝色沉淀(部分反应的产物未列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常温下铝遇到G的浓溶液后表面形成一层致密的保护膜,该现象称为___________。

(2)E与G的稀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

(3)在25 ℃和101 kPa的条件下,将VL的B气体溶于100 mL水中,得到密度为ρg∙mL-1的溶液M,则M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 mol·L-1。

(已知25 ℃、101 kPa条件下气体摩尔体积为24.5 L·mol-1,不必化简)
(4)分别蘸取B的浓溶液和G的浓溶液的玻璃棒,接近后的现象是_________。

(5)B和C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

(6)J、K是同种金属的不同氯化物,K为白色沉淀。

写出SO2还原J生成K的离子方程式:______。

【答案】钝化 3Cu+8H++2NO3-=3Cu2++2NO↑+4H2O
V
1000
24.5
17V+2450
24.5ρ
冒白烟 3CuO+
2NH3=3Cu+N2+3H2O 2Cu2++2Cl-+SO2+2H2O Δ
2CuCl↓+4H++SO42-
【解析】
【分析】
(1)常温下铝遇浓硝酸钝化,据此解答;
(2)铜与稀硝酸反应生成硝酸铜、一氧化氮和水,据此解答;
(3)氨气的物质的量是V 24.5mol ,溶液的质量是17V +10024.5⎛⎫ ⎪⎝⎭
g ,溶液的体积为-1
17V +100g 24.5ρg mL ⎛⎫ ⎪⎝⎭g =17V+245024.5ρmL ,据此解答; (4)浓硝酸、浓氨水均易挥发,分别蘸取浓硝酸和浓氨水的玻璃棒接近后会产生白烟,据此解答;
(5)B 与C 反应即CuO 和NH 3反应,生成铜单质、氮气和水,据此解答;
(6)J 、K 是同种金属的不同氯化物,K 为白色沉淀,则K 是CuCl ,SO 2还原氯化铜生成氯化亚铜,据此解答;
【详解】
A 、F 为无色气体单质,
B 为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化学家哈伯因合成B 获得1918年的诺贝尔化学奖,则B 是氨气,A 是氧气,D 是NO ,F 是氮气,G 是硝酸。

C 为黑色氧化物,E 为紫红色金属单质,I 为蓝色沉淀,则C 是氧化铜,与氨气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铜、氮气和水,E 是铜,与硝酸反应生成硝酸铜,I 是氢氧化铜,J 是氯化铜。

(1)常温下铝遇浓硝酸后表面形成一层致密的保护膜,该现象称为钝化,故答案为:钝化;
(2)铜与稀硝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3Cu +8H ++2NO 3-=3Cu 2++2NO↑+4H 2O ,故答案为:3Cu +8H ++2NO 3-=3Cu 2++2NO↑+4H 2O ;
(3)氨气的物质的量是V 24.5mol ,溶液的质量是17V +10024.5⎛⎫ ⎪⎝⎭
g ,溶液的体积为-117V +100g 24.5ρg mL ⎛⎫ ⎪⎝⎭g =17V+245024.5ρmL ,所以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V 100024.517V+245024.5ρ
⨯mol·L -1,故答案为:V 100024.517V+245024.5ρ
⨯;
(4)浓硝酸、浓氨水均易挥发,分别蘸取浓硝酸和浓氨水的玻璃棒接近后会产生硝酸铵,实验现象是冒白烟,故答案为:冒白烟;
(5)B 与C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CuO +2NH 3=3Cu +N 2+3H 2O ,故答案为:3CuO +2NH 3=3Cu +N 2+3H 2O ;
(6)J 、K 是同种金属的不同氯化物,K 为白色沉淀,则K 是CuCl ,SO 2还原氯化铜生成氯化亚铜的离子方程式为2Cu 2++2Cl -+SO 2+2H 2O
Δ 2CuCl↓+4H ++SO 42-,故答案为:2Cu 2++2Cl -+SO 2+2H 2O Δ 2CuCl↓+4H ++SO 42-。

9.A 、B 、C 、D 是四种常见气体单质。

E 的相对分子质量比F 小16,且F 为红棕色。

有关
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反应条件与部分反应的生成物略去)。

请回答下列问题:
(1)D的化学式为__,Y的化学式为__,E的化学式为__。

(2)Y与氧化铜反应,每生成1molB消耗3mol氧化铜,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

(3)Y与E在一定条件下可反应生成B和Z,这是一个具有实际意义的反应,可消除E对环境的污染,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

(4)气体F和气体SO2在通常条件下同时通入盛有BaCl2溶液的洗气瓶中(如图所示),洗气瓶中是否有沉淀生成?__,理由是__。

【答案】H2 NH3 NO 2NH3+3CuO N2+3Cu+3H2O 6NO+4NH35N2+6H2O 有二氧化氮与水反应生成硝酸,硝酸可将二氧化硫或亚硫酸氧化成硫酸,硫酸与氯化钡反应可生成硫酸钡沉淀
【解析】
【分析】
A、B、C、D是四种常见气体单质.E的相对分子量比F的小16,且F为红棕色,可推知F 为NO2,E为NO,C为O2,B为N2,结合转化关系,气体单质D、A反应得到X,气体单质D与B反应得到Y,X与Y反应冒白烟,应是氨气与HCl反应,可推知D为氢气、A为
氯气、X为HCl、Y为氨气,D与C反应生成Z为水,F与Z反应生成G为HNO3,据此解答。

【详解】
A、B、C、D是四种常见气体单质.E的相对分子量比F的小16,且F为红棕色,可推知F 为NO2,E为NO,C为O2,B为N2,结合转化关系,气体单质D、A反应得到X,气体单质D与B反应得到Y,X与Y反应冒白烟,应是氨气与HCl反应,可推知D为氢气、A为
氯气、X为HCl、Y为氨气,D与C反应生成Z为水,F与Z反应生成G为HNO3;
(1)由上述分析可知,D的化学式为H2,Y的化学式为NH3,E的化学式为NO;
(2)NH3与氧化铜反应,每生成1mol N2消耗3mol氧化铜,还原产物中Cu应是化合价为a,则:3(2-a)=2×3,解得a=0,故生成Cu,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H3+3CuO N2+3Cu+3H2O;
(3)Y和E在一定条件下可反应生成B和Z,这是一个具有实际意义的反应,可消除E对环
境的污染,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NH3+6NO 5N2+6H2O;
(4)二氧化氮与水反应生成硝酸,硝酸可将二氧化硫或亚硫酸氧化成硫酸,硫酸与氯化钡反应可生成硫酸钡沉淀,故气体NO2和气体SO2在通常条件下同时通入盛有BaCl2溶液的洗气瓶中,洗瓶中有沉淀生成。

10.A、B和C为常见气体,A是所有气体中密度最小的气体;B是黄绿色气体;C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D是目前用量最大,用途最广的金属。

请回答下列问题:
(1)A是________(填化学式)
(2)实验室制取C时,常用________(填“向下”或“向上”)排空气法收集;
(3)B与D的单质在点燃条件下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H2向下 2Fe+3Cl22FeCl3
【解析】
【分析】
A是密度最小的气体,则A为H2;B是黄绿色气体,则B为Cl2;C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则C为NH3;D是目前用量最大,用途最广的金属,则D为Fe。

【详解】
(1)A是氢气,氢气的化学式为H2,故答案为H2;
(2)C为NH3,NH3的密度比空气小,所以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故答案为向下;
(3)B为Cl2,D为Fe,Fe在Cl2中燃烧生成FeCl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Fe+3Cl22FeCl3,故答案为2Fe+3Cl22FeCl3。

【点睛】
本题考查元素化合物,掌握元素化合物的性质是解答关键。

11.(1)有一种金属单质A,焰色反应颜色呈黄色,能发生如图所示变化:
上图中淡黄色固体B是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
(2)二氧化氮(NO2)是一种红棕色的有毒气体,二氧化氮与水反应生成硝酸和___。

(3)写出(1)中C溶液与硝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

【答案】Na2O2 NO或一氧化氮 NaOH+ HNO3=NaNO3+ H2O
【解析】
【分析】
根据焰色反应原理及物质的性质分析解答。

【详解】
(1)焰色反应颜色呈黄色,则含有钠元素,则金属单质A为钠,钠与氧气在加热条件下生成淡黄色固体B,则B为Na2O2,故答案为:Na2O2;
(2)二氧化氮与水发生歧化反应,反应生成硝酸和NO,故答案为:NO或一氧化氮;(3)反应(1)中过氧化钠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氧气,C溶液为氢氧化钠溶液,氢氧
化钠与硝酸反应生成硝酸钠和水,化学方程式为:NaOH+ HNO3=NaNO3+ H2O,故答案为:NaOH+ HNO3=NaNO3+ H2O。

12.有关物质的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部分物质和条件已略去)。

A、C是常见的强酸,B 是黄色非金属单质;E是紫红色金属单质,G是最常见的无色液体;D、F、I是常见的气体,D为红棕色,D与I组成元素相同,且相对分子质量相差16。

请回答下列问题:
(1)G的化学式为________。

(2)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E与A的浓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H2O Cu+2H2SO4(浓) CuSO4+SO2↑+2H2O Cu+4H++2NO3—=== Cu2++
2NO2↑+2H2O SO2+NO2+H2O=== H2SO4+NO
【解析】
【分析】
由题意和转化关系可知,E是紫红色的金属单质,则E为Cu;A、C是常见的强酸,黄色非金属单质B与A反应得到C和D,D为红棕色气体,且C能与Cu反应生成F、G、H,且G 是最常见的无色液体可知A为HNO3、B为S、C为H2SO4、D为NO2、G为H2O、H为CuSO4;D与I组成元素相同,且相对分子质量相差16,而D、F、G反应得到C和I,则F 为SO2、I为NO。

【详解】
(1)由分析可知,G为水,化学式为H2O,故答案为:H2O;
(2)反应①为铜和浓硫酸共热反应生成硫酸铜、二氧化硫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u +2H2SO4(浓) CuSO4+SO2↑+2H2O,故答案为:Cu+2H2SO4(浓) CuSO4+SO2↑+
2H2O;
(3)铜与浓硝酸反应生成硝酸铜、二氧化氮和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u+4H++2NO3—= Cu2++2NO2↑+2H2O,故答案为:Cu+4H++2NO3—= Cu2++2NO2↑+2H2O;
(4)反应②为二氧化硫与二氧化氮和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硫酸和一氧化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SO2+NO2+H2O=H2SO4+NO,故答案为:SO2+NO2+H2O=H2SO4+NO。

【点睛】
由B是黄色非金属单质、E是紫红色金属单质、G是最常见的无色液体、D为红棕色气体是解答的突破口,结合题给转化关系确定各物质的化学式是解答关键,
13.某混合物的水溶液中,只可能含有以下离子中的若干种:K+、Mg2+、Fe2+、Al3+、
NH 4+、Cl -、CO 32- 和SO 42-。

现每次取100.00mL 进行实验:(已知:NH 4++OH -
Δ NH 3↑
+H 2O )
① 第一份加入AgNO 3溶液有沉淀产生;
② 第二份加入足量NaOH 后加热,收集到气体0.896 L (标准状况下) ③ 第三份加入足量BaCl 2溶液后得干燥沉淀6.27g ,沉淀经足量盐酸洗涤,干燥后剩余
2.33g 。

请回答:
(1)c(CO 32-) =_________mol/L ;
(2)K + 是否存在?__________;若存在,浓度范围是__________(若不存在,则不必回答第2问);
(3)根据以上实验,不能判断______(填离子符号)是否存在。

若存在此离子,如何进行检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0.2 存在 c (K +)≥0.2mol/L Cl - 取少量原试液,加足量硝酸钡溶液过滤,取滤液加足量稀硝酸和硝酸银溶液,若有沉淀证明存在Cl -,否则无Cl -
【解析】
【分析】
先根据实验现象判断溶液中存在的离子,不存在的离子,可能存在的离子;
(1)先判断③中酸洗涤前后质量减少的量的成分,再根据减少的沉淀的量计算碳酸根离子的浓度;
(2)先确定实验③中酸洗后沉淀的成分,计算硫酸根离子的物质的量,根据氨气的体积计算铵根离子的物质的量,再根据溶液中阴阳离子所带电荷相等,判断钾离子是否存在;若存在,根据阴阳离子的电荷相等,求出钾离子的物质的量,再根据物质的量浓度公式计算钾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
(3)根据实验现象判断;根据氯离子的检验方法检验,但先判断硫酸根离子的干扰。

【详解】
根据实验①现象判断:该溶液中可能含有Cl -、CO 32-、SO 42-;根据实验②现象判断,该溶液中含有NH 4+;根据实验③现象判断,该溶液中含有CO 32-和SO 42-离子,同时排除溶液中含有Mg 2+、Fe 2+、Al 3+;
(1)根据实验③现象,酸洗涤沉淀前后,质量减少,减少的质量为碳酸钡的质量,则碳酸钡的物质的量为()6.27 2.33g
197/mol g -=0.02mol ,由原子守恒可知,碳酸根的物质的量浓度=n V =0.02mol 0.1L
=0.2mol/L ; (2)根据实验③现象,酸洗涤沉淀后沉淀的质量为硫酸钡的质量,其物质的量为
2.33233/mol
g g =0.01mol ;由生成的NH 3为0.896L ,可知铵根离子的物质的量为0.89622.4/mol
L L =0.04mol ;根据溶液中阴阳离子所带电荷相等得,钾离子存在;一个硫酸根离子、一个碳酸根离子都各带两个单位的负电荷,一个铵根离子、一个钾离子各带一个单
位的正电荷,设其物质的量为xmol,根据溶液中阴阳离子所带电荷相等列方程
式, 0.02mol×2+0.01mol×2=0.04m0l×1+xmol×1,解得:x=0.02,钾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n V
=0.02mol
0.1L
=0.2mol/L,因溶液中可能还含有Cl-,则实际c(K+)≥0.2mol/L;
(3)根据实验①现象判断,不能判断氯离子是否存在;氯离子和银离子反应生成白色沉淀,且该沉淀不溶于水和硝酸,所以可用硝酸酸化的硝酸银溶液检验,但先判断硫酸根离子的干扰,则实际操作为取少量原试液,加足量硝酸钡溶液过滤,取滤液加足量稀硝酸和硝酸银溶液,若有沉淀证明存在Cl-,否则无Cl-。

14.A、B、C、D、E、F、G、H是相对分子质量依次增大的气体,它们均由短周期元素组成,具有如下性质:
①B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A、C、D不能使湿润的石蕊试纸变色,E、G均可使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变红;
②F呈红棕色;
③G和H均能使品红褪色,A在H中安静燃烧并产生苍白色火焰;
④C在D中完全燃烧生成E和H2O,同时放出大量热,工业上可利用该反应焊接或切割金属。

请回答下列问题:
(1)E的电子式为_____,D中所含元素的基态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为___,C分子中的σ键和π键的个数之比为___。

(2)写出实验室用固体药品制取B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

(3)若从a口通入气体G,从b口通入气体F,X为氯化钡溶液,观察到的现象是
_____________,
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

(4)已知:E(g)+3A(g)垐?
噲?CH3OH(l)+H2O(l) ΔH=-53.66 kJ·mol-1
2CH3OH(l)垐?
噲?CH3OCH3(g)+H2O(l) ΔH=-23.4 kJ·mol-1
写出E有催化剂时与A合成二甲醚(CH3OCH3)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

(5)气体C能使硫酸酸化的高锰酸钾溶液褪色,产物之一是E,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

【答案】 1s22s22p4 3∶2 2NH4Cl+Ca(OH)2Δ
2NH3↑+2H2O+CaCl2产
生白色沉淀,洗气瓶上方出现浅红棕色 H2O+SO2+NO2+Ba2+=BaSO4↓+NO+2H+
噲?CH3OCH3(g)+3H2O(l) ΔH=-130.72 kJ·mol-1
2CO2(g)+6H2(g)垐?
C2H2+2KMnO4+3H2SO4=2CO2+K2SO4+2MnSO4+4H2O
【解析】
【分析】
A、B、C、D、E、F、G、H是相对分子质量依次增大的气体,它们均由短周期元素组成。

①B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则B为NH3,A、C、D不能使湿润的石蕊试纸变色,三种气体既不显酸性也不显碱性,E、F、G均可使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变红,均表现酸性;②F呈红棕色,则F为NO2;③G和H均能使品红褪色,结合相对分子质量可知,G为SO2、H为Cl2;A在H中安静燃烧并伴有产生苍白色火焰,则A为H2;④C在D中完全燃烧生成E和H2O,同时放出大量热,工业上可利用该反应焊接或切割金属,结合①可知,该反应为乙炔在氧气中燃烧得到CO2与水,C为C2H2、D为O2、E为CO2,据此分析解答。

【详解】
根据上述分析,A为H2,B为NH3,C为C2H2,D为O2,E为CO2,F为NO2,G为SO2,H 为Cl2。

(1) E为CO2,电子式为;D为O2,O元素的基态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为
1s22s22p4;C为C2H2,结构式为H-C≡C-H,,分子中的σ键和π键的个数之比为3∶2,故答案为:;1s22s22p4;3∶2;
(2)实验室制取NH3的化学方程式为2NH4Cl+Ca(OH)2CaCl2+2H2O+2NH3↑,故答案为:2NH4Cl+Ca(OH)2CaCl2+2H2O+2NH3↑;
(3)若从a口通入气体SO2,从b口通入气体NO2,二氧化氮与水反应得到硝酸与NO,硝酸能将亚硫酸氧化为硫酸,被还原为NO,硫酸与氯化钡溶液反应得到硫酸钡沉淀,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H2O+SO2+NO2+Ba2+=BaSO4↓+NO↑+2H+,NO与空气中氧气反应得到二氧化氮,反应的方程式为2NO+O2=NO2,观察到的现象是:有白色沉淀生成,溶液上方无色气体变为红棕色,故答案为:有白色沉淀生成,溶液上方无色气体变为红棕色;
H2O+SO2+NO2+Ba2+=BaSO4↓+NO↑+2H+;
(4)已知:①CO2(g)+3H2(g)⇌CH3OH(l)+H2O(l)△H=-53.66kJ/mol,②2CH3OH(l)⇌
CH3OCH3(g)+H2O(l) △H=-23.4kJ/mol,根据盖斯定律,反应2CO2(g)+6H2(g)⇌
CH3OCH3(g)+3H2O(l)可以是①×2+②得到,所以△H=(-53.66kJ/mol)×2-23.4kJ/mol =-
130.72kJ/mol,即2CO2(g)+6H2(g)⇌CH3OCH3(g)+3H2O(l) △H=-130.72kJ/mol,故答案为:
2CO2(g)+6H2(g)⇌CH3OCH3(g)+3H2O(l) △H=-130.72kJ/mol;
(5)气体C2H2具有还原性,能使用硫酸酸化的KMnO4溶液褪色,产物为CO2、MnSO4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2H2+2KMnO4+3H2SO4=2CO2+K2SO4+2MnSO4+4H2O,
故答案为:C2H2+2KMnO4+3H2SO4=2CO2+K2SO4+2MnSO4+4H2O。

【点睛】
根据物质的特殊颜色和特殊性质正确推断物质是解题的关键。

本题的易错点为(3),要注意二氧化硫具有还原性,二氧化氮具有氧化性。

15.镁条在空气中燃烧时,镁可与空气中的一种主要成分反应,生成少量的物质A,已知A有下面一系列变化。

气体C能够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