锅炉低负荷下如何控制排烟温度

合集下载

锅炉排烟温度控制分析

锅炉排烟温度控制分析

锅炉排烟温度控制分析摘要:在锅炉各项热损失中,排烟热损失是对锅炉效率影响最大的一项,约为5%-8%,降低排烟温度对提高锅炉效率及全厂的经济运行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排烟热损失效率经济运行1 排烟温度对经济性和安全性的影响某电厂锅炉为哈尔滨锅炉厂有限公司根据美国abb-ce燃烧工程公司设计制造的hg-1020/18.58-ym23型锅炉,该锅炉为亚临界参数、一次中间再热、单炉膛自然循环汽包锅炉。

设计燃用烟煤,采用平衡通风、中速磨煤机组成的直吹式制粉系统、摆动燃烧器四角切圆燃烧方式,固态排渣煤粉炉,锅炉为全钢构架,紧身封闭,炉顶为大罩壳,整体呈倒u型布置。

配置2台哈尔滨锅炉厂生产的28-vi(t)-1983-smr三分仓回转式空预器; trl负荷下设计排烟温度为126.7℃(环境温度为20℃)。

该电厂从#2号炉2009年试运结束,排烟温度一直偏高,影响了机组的效率。

下表是2010年#2号炉各月排烟温度平均值:排烟温度越低,排烟热损失就越小,大容量锅炉的排烟温度一般控制在110℃-160℃。

要降低锅炉的排烟温度必须增加锅炉受热面,需要增加投资和金属消耗量;如果排烟温度过低,达到烟气露点则烟气中的so2会凝结在空预器壁面上,形成低温腐蚀,当燃用含硫量多的燃料时,这种现象更加剧烈。

排烟温度升高会使排烟焓值增加,排烟热损失增加。

一般来说,排烟温度每上升1℃,锅炉效率下降0.05-0.08%,供电煤耗上升0.17克/千瓦时;因此应进行运行调整,及时对空预器和受热面吹灰,保持吹灰器较高的完好率和投入率,防止受热面结渣和积灰。

2 影响排烟温度的因素影响锅炉排烟温度的因素有很多,通常有以下几个方面:锅炉负荷、煤质、炉内燃烧情况、受热面清洁程度、运行调整等有关。

2.1 锅炉负荷:锅炉负荷增加,燃料量增加,各级受热面出口烟气和工质温度增加,炉膛出口烟温随之增加,排烟温度升高。

2.2 煤质:煤的低位发热量越低,收到基水分含量越大,排烟温度越高。

降低工业燃气锅炉排烟温度的方法

降低工业燃气锅炉排烟温度的方法

降低工业燃气锅炉排烟温度的方法
降低工业燃气锅炉排烟温度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1. 改进锅炉受热面:定期检查锅炉受热面,对损坏或变形的受热面进行修复,对吸热少的受热面进行增设,可有效降低排烟温度。

2. 优化锅炉运行:合理优化锅炉运行,避免其局部受热不均,可有效降低排烟温度。

3. 凝水管道设计优化:凝水管道设计不合理会带走受热面上的热量,导致排烟温度升高。

可以通过优化凝水管道设计来避免这一问题。

4. 烟气再加热:在烟气再热器上加装管道,用低压蒸汽加热即将排出的烟气,以提高排烟温度,从而降低排烟温度。

这种方法可以有效减少排烟体积,增加锅炉蒸发量。

5. 合理调整锅炉风量,使燃料在炉膛中完全燃烧,也可以有效降低排烟温度。

6. 合理控制尾部受热面的传热温差,避免其受到过大热冲击,可以通过降低传热温差来降低排烟温度。

请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策略,必要时寻求人士帮助。

锅炉排烟温度控制分析

锅炉排烟温度控制分析

锅炉排烟温度控制分析锅炉排烟温度控制是锅炉运行中非常重要的一项任务。

合理的排烟温度控制能够保证锅炉的高效运行和燃烧效果,同时还能降低燃料的消耗、减少排放物的排放,对环境保护也起到积极的作用。

本文将从锅炉排烟温度控制的原理、方法和应用实例等方面进行详细分析。

一、锅炉排烟温度的原理和影响因素锅炉排烟温度指的是燃烧产生的烟气在锅炉后部通过烟囱排出时的温度。

它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锅炉燃烧效率:燃料燃烧效率越高,产生的烟气温度越低。

这是因为燃烧效率高意味着更多的热能被利用,少量的热能被浪费在烟气中,所以烟气温度相对较低。

2. 燃烧方式:不同的燃烧方式对排烟温度会有不同的影响。

例如,锅炉采用分级燃烧的方式可以降低烟气温度,因为分级燃烧可以使燃料充分燃烧,同时减少燃烧产生的烟气中蓄热量。

3. 锅炉结构:不同结构的锅炉对排烟温度也有一定的影响。

例如,集聚式锅炉由于管道多、烟道长,可以使烟气充分与水壁接触,烟气中的热量被吸收得更彻底,因此排烟温度相对较低。

4. 烟囱高度和烟道阻力:烟囱的高度和烟道的阻力对排烟温度也有一定的影响。

烟囱过低或烟道阻力过大会导致烟气排除不畅,烟气温度上升。

5. 锅炉负荷:锅炉负荷的大小也会对排烟温度产生影响。

锅炉负荷越高,燃烧热量就越多,烟气温度相对较高。

二、锅炉排烟温度控制的方法为了保证锅炉排烟温度在合理的范围内,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方法:1. 控制燃烧过程:通过调整供氧量、燃料投入量、燃烧室的进风量等控制燃烧过程,可以使燃料充分燃烧,减少烟气中的未燃烧物和浪费热量,从而降低排烟温度。

2. 采用余热回收装置:将锅炉烟气中的热量回收利用,可以有效降低烟气温度。

常见的余热回收装置包括热风炉、热水锅炉、冷凝热回收系统等。

3. 调节燃料供给:根据锅炉负荷变化,及时调整燃料的供给量,使燃料与空气的比例保持合适,从而控制燃烧过程和烟气温度。

4. 控制烟囱高度和烟道阻力:合理选择烟囱高度和设计烟道阻力,可以确保烟气排除畅通,避免烟气温度升高。

谈谈锅炉排烟温度的调整

谈谈锅炉排烟温度的调整

谈谈锅炉排烟温度的调整锅炉是现代工业和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设备,它常用于生产供热、发电等多种用途。

在锅炉运行的过程中,排烟温度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参数,它关系到锅炉的热效率、环保性能及安全性等方面。

本文将对锅炉排烟温度的调整进行探讨。

首先,需要了解的是锅炉排烟温度是什么。

锅炉在燃烧燃料时会产生大量的热量,热量通过锅炉内的水管壁传导给水,使水蒸发成为蒸汽,而废气则通过烟囱排放出去。

锅炉排烟温度就是指废气通过烟囱排放出去时的温度,它是反映锅炉热效率、调整燃烧状态和判断烟气污染情况的重要参数。

锅炉排烟温度的调整通常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节,一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 调整燃烧状态。

燃烧状态的好坏直接影响锅炉的热效率和排烟温度。

如果燃烧不完全,锅炉排烟温度就会偏高,因为烟气中的一些未燃烧物质会占用燃烧反应中的热量。

在此情况下,需要调整供氧量或调整风量,提高燃烧效率,以降低排烟温度。

2. 调整水循环系统。

水循环系统是影响锅炉热效率的重要因素之一。

如果水循环不畅,烟气在锅炉内停留的时间就会变长,导致排烟温度升高。

此时应检查水管是否清洁以及水流是否通畅,并及时进行维护和清理。

3. 调整锅炉表面与周围环境之间的热交换。

锅炉表面和周围环境之间的热交换是影响锅炉排烟温度的重要因素。

如果锅炉表面沉积厚的灰尘或黑烟,则会影响锅炉表面与周围环境之间的热交换效果,导致排烟温度升高。

因此,必须及时清理锅炉的外表面和烟道。

4. 调整排烟系统。

锅炉排烟系统也是影响锅炉排烟温度的重要因素。

如果排烟系统存在漏风或堵塞,则会影响烟气流动,导致排烟温度升高。

在此情况下,需要对排烟系统进行检查,及时维护和清理。

需要注意的是,在调整锅炉排烟温度时,必须遵守一定的操作规程和安全标准。

调整前需要进行检查和测量,以确保操作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在操作过程中,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逐步调整,掌握好煤气排放量、热负荷等参数,以达到最佳的燃烧状态和热效率。

综上所述,锅炉排烟温度的调整是一个需要综合考虑多个因素的过程。

探究循环流化床锅炉排烟温度偏高、偏低原因及控制措施

探究循环流化床锅炉排烟温度偏高、偏低原因及控制措施

探究循环流化床锅炉排烟温度偏高、偏低原因及控制措施摘要:本文首要阐述了排烟温度对循环流化床锅炉运行的影响,然后分析了排烟温度偏高、偏低造成的因素,最后提出了降低锅炉排烟温度措施。

关键词:循环流化床;排烟温度;控制措施1 排烟温度对锅炉运行的影响排烟温度指锅炉末级受热面出口处的烟气温度。

排烟温度过高,会使锅炉效率降低。

排烟热损失是锅炉各项热损失中最大的一项,影响排烟热损失的主要因素为排烟温度与排烟量,排烟温度越高排烟量越大则排烟热损失就越大。

此外锅炉排烟温度过高对炉后布袋除尘及脱硫的安全运行也构成了威胁。

排烟温度过低,烟气中的硫化物结露析出,粘结在省煤器及空预器上,造成尾部受热面低温腐蚀,对烟囱内壁也将产生腐蚀,影响尾部受热面和烟囱的使用寿命。

烟气温度过低还会造成烟气自然爬升高度不够,烟尘扩散面积偏小,加大局部区域的大气污染。

2 影响排烟温度的因素2.1 燃料性质①水分。

煤中水分加热变为水蒸气,烟气量增加,排烟热损失增大;水分高,提高了烟气的酸露点,易产生低温腐蚀。

②灰分。

灰分越高,受热面的沾污、磨损越严重。

尾部受热面积灰会使受热面换热量减少,排烟温度升高。

灰分高的煤发热量低,相同负荷下消耗的燃料量增加,造成烟气流速和烟气量增加,导致排烟温度和排烟量都升高,从而降低锅炉效率。

③挥发分。

煤中挥发分越低,越不容易着火燃烧,燃烧的时间也会增加,炉膛出口烟气温度越高,烟气中携带的未燃尽颗粒越多,有时在旋风分离器和尾部烟道内还在继续燃烧,导致排烟温度较高。

2.2 受热面积灰与结焦。

受热面积灰与结焦,使烟气与受热面之间传热热阻增大,传热量减少,导致排烟温度升高。

且尾部受热面积灰堵塞,使尾部烟道形成烟气走廊,产生高温度区和低温度区,在低温度区内空气预热器处烟气结露腐蚀管壁,管子腐蚀严重穿透后造成空预器漏风,送风短路进入烟道,影响锅炉送风。

2.3 锅炉漏风。

循环流化床锅炉漏风主要指分离器、烟道包墙、顶棚、检修孔和人孔门处漏风。

锅炉排烟温度的调节与控制策略

锅炉排烟温度的调节与控制策略

锅炉排烟温度的调节与控制策略引言:锅炉是工业生产中常用的核心设备之一,它通过燃烧燃料产生热能,将水加热转化为蒸汽或热水用于供热或发电。

在锅炉运行过程中,排烟温度的调节和控制是至关重要的,它不仅涉及到锅炉的热效率和安全性,还直接影响到环境保护与能源节约。

本文将就锅炉排烟温度的调节与控制策略展开讨论。

一、锅炉排烟温度的意义锅炉排烟温度是指燃烧产生的废气在排烟管道中的温度,它直接反映了锅炉燃烧过程中的燃烧效率。

太高的排烟温度表明燃烧过程中有过多的热量没有被利用,损失严重,影响锅炉的能源利用效率。

而太低的排烟温度则可能导致火箭炉管道结露、烟囱返积、农作物被熏黑等问题。

因此,合理调节和控制锅炉排烟温度对于提高燃烧效率、降低能源消耗、保护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二、调节锅炉排烟温度的关键因素1. 燃料供给量控制燃料供给量是调节锅炉排烟温度的关键因素之一。

过多或过少的燃料供给都会导致排烟温度异常。

合理的供给量应根据锅炉负荷需求和燃料的理论燃烧热量进行调整,以实现燃烧的最佳效果,从而达到合理的排烟温度。

2. 空气供应控制空气供应对于燃料的完全燃烧至关重要。

过多的空气供应会导致排烟温度上升,造成能量的浪费;而过少的空气供应则会导致燃料未完全燃烧,产生大量的一氧化碳和烟尘,对环境造成污染。

因此,合理控制空气供应,保持燃烧过程中的化学平衡,是调节锅炉排烟温度的重要手段。

3. 炉排运行控制炉排运行对于锅炉排烟温度的调节也起到了重要作用。

通过调整炉排的运行速度、出渣机构的间隙等参数,可以影响燃烧床的压降和燃烧空间的稳定性,从而达到调节排烟温度的目的。

4. 烟气循环调节烟气循环是指将一部分烟气从锅炉排放口引回锅炉进行再燃烧和热交换的过程。

这样可以提高热效率,降低废气排放温度。

合理的烟气循环调节可以有效控制锅炉排烟温度。

三、控制锅炉排烟温度的策略1. 分级燃烧技术分级燃烧技术是目前锅炉排烟温度控制的一种有效策略。

该技术通过调整不同区域内的燃料供给量和空气供应量,将燃烧过程分为多个阶段进行,实现燃烧的充分和高效。

国华台电6号锅炉低负荷降低NOx排放调整试验情况

国华台电6号锅炉低负荷降低NOx排放调整试验情况
/5 / 3 4 1 45
1 6 36 6 26 1 0 / 0 4 2 4 9 4 / 3/
4 54 6 5/ 5
在 5 0 W 荷 下 ,通 过 对 氧 量 、 燃 烧 器 摆 角 0M 负
和 S F 开 度 的 调 整 , 能 将 S R 口的N 度 从 0 A C 入 O浓

国华 台电 6号锅炉 低负荷 降低 NOx排放调整试验情况
肖 克
( 东国华 粤 电 台山发 电有 限公 司 , 东 台山 5 9 2 ) 广 广 2 2 8
摘要 : 文章介绍 了国华 台电 6号锅 炉低 负荷 降低 NOx排放调 整试验情 况 ,通过调整风 量、燃烧 器摆 角及 S A OF
s5 s , 8
5 / 86 / 8 5 /6 6 /6 4 65 / 7 1 /. .1 0 0
低  ̄2 0 gN 。 U 7 m / m ,再把对 应E 磨的燃烧 器 组摆角适 当 降低 ( 7 下 摆至7 % 由9 % 5 ), 以及上 两层S F 开度 调 OA
至与下4 层一致 ,N 0排放还 能降低 1% 0 左右 。
根据 4 0 W 5 M 负荷 的调 整 经 验 ,运 行氧 量从 5 9 .
降低 到5 4 同时S F 适 当调 大 ( 层 5 % 下4 ., OA 上2 0,
层 5 % ,对N 放影 响 较 明显 ,从5 2 g N 。 9) 0排 2 m / m 降
T 3 T 4
f 4 0g N 。  ̄ 3 m / m 。如 果将各 层S F 开度统 一开  ̄ 5 % OA 1 fo 左 右 ,对 N 放影 响 不 大 ,但 不利 于 控 制 再热 汽 0排
56 5 1 8/7/ 5 25 8 8 /7 52 .

影响电厂锅炉排烟温度的因素及控制措施

影响电厂锅炉排烟温度的因素及控制措施

影响电厂锅炉排烟温度的因素及控制措施内蒙古赤峰市克什克腾旗025350摘要:随着国家的发展越来越好,对能源的消耗也越来越大,在电厂中,锅炉排烟温度是锅炉重要的监视参数之一,排烟温度偏差大,会影响锅炉尾部受热面工质的加热参数,影响锅炉的热效率经济性,若出现严重偏差将影响锅炉的安全运行,甚至导致锅炉发生停炉事故。

运行中,应将锅炉两侧排烟温度差控制在合理范围内,严格控制锅炉尾部各受热面工质热偏差,以保证锅炉烟道各受热面烟气温度在安全范围内,进而保证锅炉的运行安全。

关键词:电厂锅炉;排烟温度;因素;控制措施引言锅炉在工作的时候会形成大量的烟气,加上锅炉在燃烧工作过程中的温度一般都比较高,所以,当进行烟气排出的时候就会携带大量的热量。

因此,排烟的温度,经常也会作为影响锅炉工作效率指标的衡量因素之一。

正常情况下,锅炉排烟的温度应当控制到150~250℃左右最佳,温度过高或者过低,都不利于其高效的运转。

排烟温度偏高的话,就会造成锅炉燃烧工作中产生的热量被大量带走进而降低热工作效率,造成大量能源的浪费;而排烟温度偏低,则会造成一定程度的低温腐蚀现象。

因此,需要对锅炉排烟温度的危害基础上,进行进一步的控制措施。

1锅炉运行的原则水质是锅炉运行过程中的核心衡量标准,因此,我们必须严格控制好锅炉水质。

通过实践发现,在锅炉内部水质不符要求的情况下,便会出现水垢。

更进一步就会影响到锅炉的传热效率,甚至破坏锅炉管壁,并且破坏汽轮机叶片。

一般都是在锅炉运行过程中,按照既定的衡量标准来控制实际锅炉运行,具体做法包含:第一步,根据锅炉规定的水质标准选择锅炉用水,认真完成锅炉运行的过滤环节工作,严格控制好水中的各种杂质指标,避免出现杂质超标;第二步,必须及时做好锅炉的排污工作,必须采取科学有效的措施及时清理掉设备中的杂质;第三步,合理调整锅炉中的气泡水,避免锅炉运行过程中发生水位变化,波及锅炉蒸汽生产;第四步,必须严格监督锅炉运行过程中产生的负荷,避免实际负荷超出标准,影响到锅炉工作。

锅炉低负荷运行时注意事项

锅炉低负荷运行时注意事项

锅炉低负荷运行时注意事项锅炉低负荷运行时,为了保持锅炉的安全运行并提高效率,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 燃料选择:低负荷运行时,选择适当的燃料非常重要。

要选择燃烧性能好、热值高、扰动小等特点的燃料,以确保锅炉能够稳定燃烧。

同时,应尽量避免燃料中含有杂质或水分过高。

2. 运行控制:对于低负荷运行的锅炉,需要合理调整炉膛温度和排烟温度。

一般来说,炉膛温度控制在合理范围内,可以通过增加或减少燃料的供给来控制。

而排烟温度则可以通过调整燃料的燃烧方式和火焰的位置来达到最佳效果。

3. 水位控制:在低负荷运行时,水位的控制非常重要。

水位过高会导致汽包的形成,从而影响热交换效果;而水位过低则会导致锅炉过热,从而损坏锅炉设备。

因此,在低负荷运行时,需要调整给水量,保持水位在正常范围内。

4. 气流调节:低负荷运行时,需要合理调节锅炉炉膛内的气流分布。

通过调节燃烧器的开度和调整鼓风机的转速,可以避免过量的氧气进入炉膛,提高燃烧效率。

5. 清洁维护:在低负荷运行时,锅炉容易产生结焦、结垢等问题,影响热交换效率。

因此,需要定期对锅炉进行清洁维护,清除积灰、结垢等杂质,保持锅炉的良好状态。

6. 节能措施:在低负荷运行时,为了提高锅炉的能效,可以采取一些节能措施。

例如,通过调整烟气余热回收系统的运行参数,利用余热发电或加热水等方式,实现能量的再利用。

7. 安全监控:在低负荷运行时,需要加强对锅炉的安全监控。

定期检查锅炉的各项指标,如压力、温度、水位等,及时发现和处理异常情况,保证锅炉的安全运行。

8. 厂房环境:在低负荷运行时,要确保厂房环境的适宜。

锅炉周围应保持通风良好,避免尘土积累,以防止锅炉散热受阻,影响运行效果。

9. 人员培训:在低负荷运行时,需要保证操作人员的操作技能和安全意识。

要定期组织培训,加强对操作规程、技术标准和安全知识的学习,提高人员的专业素养和应急处理能力。

总之,锅炉低负荷运行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需要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确保锅炉的安全运行和高效运行。

锅炉调节的技术方法(三篇)

锅炉调节的技术方法(三篇)

锅炉调节的技术方法锅炉调节技术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1. 燃料调节技术:燃料的供给量和质量对锅炉的工作稳定性和效率有着重要影响。

燃料调节技术可通过控制供给燃料的流量和含氧量,保证燃料的充分燃烧。

在煤气锅炉中,可以通过调节燃气分配阀、燃气节流器等来实现燃料的精细调节。

2. 空气调节技术:空气对燃料的燃烧起到辅助作用,过量的或不足的空气都会影响锅炉的热效率和环保性。

空气调节技术主要通过调节空气预热温度、增加空气的流量和改变风门的开度来实现。

3. 温度调节技术:锅炉的温度控制对于保证系统的稳定运行非常重要。

温度调节技术可通过控制给水温度、燃气温度、烟气温度等来实现。

其中,给水温度的调节可以通过蒸汽温度和压力的反馈控制实现,烟气温度的调节可以通过调节空燃比和炉膛形状等方式实现。

4. 压力调节技术:锅炉的压力控制对于保证系统的正常工作和安全运行非常重要。

压力调节技术可通过调节给水泵的流量和速度、调节汽包的容积和压力等来实现。

5. 液位调节技术:液位是锅炉系统中常用的一个参数,涉及到水的供给、蒸发、排放等过程。

液位调节技术主要通过调节给水泵的流量和速度、调节汽包的容积和压力、调节补给水的阀门开度等方式实现。

6. 氧气调节技术:氧气是锅炉燃烧过程中的关键因素,过量或不足的氧气都会影响锅炉的工作效率和环境排放。

氧气调节技术主要通过调节空燃比、改变炉膛结构和增加燃料进气口等来实现。

在实际的锅炉调节过程中,可以根据实际需求综合运用上述各项技术方法,对锅炉的燃料、空气、温度、压力、液位、氧气等参数进行精细调节,以保证锅炉的正常工作和高效运行,并且做到节能环保。

同时,需要合理选择和使用调节设备和系统,如采用自动化控制系统、数字化监测和数据分析等手段,提高调节的精度和可靠性。

锅炉调节的技术方法(二)锅炉调节技术方法可以分为控制系统调节方法和操作调节方法。

一、控制系统调节方法:1. 比例控制:通过调节燃料供给量,使锅炉输出的蒸汽或热水的温度保持在设定值附近。

降低排烟温度措施[1]

降低排烟温度措施[1]

降低排烟温度措施
1.加强空预器吹灰,提高空预器传热效率。

每班对空预器吹灰一次。

2.提高运行磨煤机出口温度,一般维持磨出口温度在90℃到95℃之
间。

3.减少炉底漏风量。

接班对排渣系统全面检查,及时关闭放灰孔和
打焦孔,有漏风缺陷及时联系检修消除。

4.负荷低时,锅炉排渣量小,及时关闭钢带冷渣小风门,减小炉底
通风量。

5.降低火焰中心高度,尽量采取下排磨组集中运行的燃烧方式。

主、
再热蒸汽温度在正常范围内,可减小燃烧器摆角,降低火焰中心,最低可降至0。

6.定期进行炉膛、水平烟道吹灰,每个上中班进行全面吹灰,声波
吹灰持续不间断,提高受热面的吸热量,降低排烟热损失。

7.根据负荷大小及时调整二次风挡板开度,控制二次风箱与炉膛差
压在0.6Kpa到0.8Kpa。

8.保证锅炉燃烧的情况下,降低锅炉氧量,维持在2.5%-3.0%之间,
降低锅炉总风量,减少锅炉烟气量。

9.燃运上煤采取合理的配煤方式,入炉煤尽可能是高挥发份、高挥
发份、低灰份。

配煤采取下排两台磨掺烧,上排磨直上地方煤。

10.根据煤质情况,降低一次风压,磨煤机一次风量控制在
55T/h--60T/h左右,增加热风调门开度,降低冷风调门开度,提高磨出口温度,提高热一次风利用率。

浅析如何从降低锅炉排烟温度方面提高锅炉效率

浅析如何从降低锅炉排烟温度方面提高锅炉效率

浅析如何从降低锅炉排烟温度方面提高锅炉效率摘要:本文针对上都电厂4号炉长期存在排烟温度过高,导致锅炉热效率偏离设计值,使电除尘等辅机设备的运行安全性也造成不同程度的威胁。

作者从长期的运行观察实践中找出原因,提出对策,最终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

关键词:锅炉热效率排烟温度燃烧调整Abstract: In this paper, on both the power plant No. 4 furnace longstanding exhaust gas temperature is too high, leading to the deviation from the design value of the thermal efficiency of the boiler, auxiliary equipment, electrostatic precipitator run security resulting in varying degrees of threat. Of observed practice from the long run to find out the reason, and to propose a solution, and ultimately achieve the purpose of energy saving.Keywords: boiler thermal efficiency of the exhaust gas temperature combustion adjustment一背景1.锅炉规范及基本参数我厂4号锅炉为哈尔滨锅炉有限责任公司根据引进的美国ABB-CE燃烧工程公司技术设计制造的亚临界压力,一次中间再热,单炉膛,控制循环汽包锅炉;型号为HG-2070/17.5-HM8。

锅炉整体Π型布置,全钢构架悬吊紧身全封闭结构。

锅炉设计压力19.95MPa,再热器设计压力4.32MPa。

锅炉低负荷燃烧调整措施

锅炉低负荷燃烧调整措施

锅炉低负荷燃烧调整措施一、把好掺配煤关1、由于煤场劣质煤多、优质煤少,同时如果来车很多的话,输煤为了减轻自己的压车压力,很多差煤都往仓里上,造成煤质很差燃烧不稳,锅炉容易灭火。

所以要求二控值长严格调度输煤专业,绝对保证B、D仓的煤是优质煤,并且上个班要对下个班前四个小时的煤质负责。

2、由于原煤仓下煤不畅,加之雨雪天气煤湿结冻,给煤机断煤频繁发生,所以要求二控值长严格调度输煤专业,尽量从干煤棚取煤,如确需掺湿煤,干湿比例不能超过三比一,并且干湿煤尽量在皮带上混合好后再进原煤仓。

二、把好给煤机下煤关由于原煤仓内壁不滑,同时老煤板结严重,所以原煤仓下煤不畅,对直吹式的锅炉更影响机组的负荷和锅炉燃烧的稳定。

尤其是给煤机长时间不下煤,一则会造成煤粉分离器出口温度高(150℃),跳磨煤机,更加剧炉膛燃烧的扰动和不稳定;再则如给煤机下煤挡板关闭不及时或关不动,会造成热风上走,烧坏烧焦给煤机皮带。

所以要求值长、机长:1、积极合理调动敲煤临聘人员,值内设专人加强对临聘人员的监督,把临聘人员分成三组,其中两组(6人)对B、E四台断煤严重的给煤机重点蹲守敲煤,另一组(3人)机动负责其他给煤机,这样各负其则,临聘人员才会提高责任心。

2、每个值加强对敲煤临聘人员的培训,提高敲煤技巧,这样既省力又不堵煤。

3、当发现给煤机上插板和下挡板故障时,值长要立即联系炉控和火电运检公司人员进行处理,处理不好快速手动摇开,以便启给煤机下煤。

4、因为B、D原煤仓上的优质煤,所以当这两个仓对应的任一给煤机断煤时,应加强燃烧的监视,适当投油稳燃,下煤正常燃烧稳定后退油。

三、把好炉膛燃烧关1、制粉系统的调整制粉系统参数的调整的好坏,直接关系到炉膛燃烧的稳定。

所以要求副控及以上的人员从以下方面来进行调整:a、一次风压、一次风温、一次风速一次风压根据磨煤机的台数和下煤量而定,一般磨煤机入口风压为8.5~9.5MPa ,压力高、下煤量小,会导致煤粉分离器出口温度升高,同时会导致磨煤机大瓦温度上升跳磨;压力低下煤量大,会导致煤粉吹不出去,堵磨堵粉管。

锅炉汽温、烟温偏低原因分析及处理

锅炉汽温、烟温偏低原因分析及处理

过热蒸汽出口流量 D1 t/h 435 392
过热蒸汽出口温度 T1″ ℃ 540 540
过热蒸汽出口压力 P1″ MPa 13.7 13.7
再热蒸汽出口流量 D2 t/h 357 323
再热蒸汽进口温度 t2′ ℃ 315 307
再热蒸汽出口温度 t2″ ℃ 540 540
再热蒸汽进口压力 P2′ MPa 2.59 2.34
围以外,主汽欠温会更加明显,见图 1。因此将分隔烟道内的旁路省 煤器全部或部分改成低温过热器会明显改善欠温状况(需要经过热力 计算确定)。 (4)为了提高汽温,无论负荷高低,运行中都采用高氧量运行 方式,炉膛出口过量空气系数在 1.4 以上 [2],这是引起热风 / 排烟温 度比设计值低的原因之一。 (5)为缓解炉膛左、右两侧的烟温、汽温偏差,缓解受热面超温 问题,运行中可加大上层反切二次风的风量。 (6)为缓解汽温欠温问题,采取合理的吹灰方式,在结焦问题不 严重的情况下,减少炉膛的吹灰频率,增加过热 / 再热受热面的吹灰 频率。
参考文献 : [1] 魏建 . 锅炉汽温偏低的原因分析及处理 [J]. 科技资讯 ,2015(10):56-58. [2] 黄伟 . 大型锅炉汽温偏低和燃烧不稳原因分析及措施 [J]. 中国电 力 ,2004(12):44-48. [3] 张济蓉 .130-410t/h 锅炉汽温偏低问题分析及处理 [J]. 东方电气 评论 ,1998(02):97-100.
2 异常情况
该厂 #5、6 炉自投产运行一年以来仍存在以下问题: (1)主蒸汽温度偏低。机组在 130 ~ 110MW 负荷时主蒸汽温度 维持较好,可达到 530℃以上,在此负荷范围之外,主蒸汽温度经常 维持在 510℃左右,即便减温水手动截门和电动调门全关,温度也无 法维持在 530℃以上,通过多次燃烧调整仍难以改变。 (2)再热蒸汽温度偏低,经常维持在 510℃左右,尤其是机组低 负荷(95MW 以下),再热蒸汽温度维持在 490℃左右,通过烟气挡 板调整和燃烧调整以及全关事故喷水、微量喷水也难以提高汽温。 (3)排烟温度和热风温度偏低。机组在额定负荷下运行时,排烟 温度和热风温度均与设计值相差太大,分别维持在 110℃和 280℃左右。 机组在低负荷(80MW)运行时,排烟温度为 90℃左右,发生低温腐蚀 的危害极大,同时热风温度低,对煤粉燃烧也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

增设低压省煤器降低锅炉排烟温度-文档资料

增设低压省煤器降低锅炉排烟温度-文档资料

增设低压省煤器降低锅炉排烟温度前言乌海热电厂#1炉为东方锅炉厂设计生产DG-670/13.7-20型中间再热自然循环煤粉锅炉,配国产200MW抽凝机组,最大蒸发量670t/h,额定汽温540/540℃,设计煤种为烟煤。

锅炉的设计排烟温度(BMCR)136.7℃,设计效率92.87%,2005年7月安装调试完毕,投入生产。

但实际运行锅炉排烟温度达165℃(冬季)~185℃(夏季),排烟温度超设计值30℃以上,为保证布袋除尘器的布袋安全运行,保证脱硫系统的高效运行,需要烟气温度有大幅度的降低。

为此,经对多套降低排烟温度方案论证,最终采用在电除尘器后烟道内加装低压省煤器。

1、低压省煤器安装系统简介低压省煤器热力系统如图1所示,其水侧与汽轮机回热系统的凝结水系统联布置,按经济效益最大化原则,夏季冬季采用不同系统与不同的运行方式(夏季模式按7个月,冬季模式按5个月)。

夏季运行模式进口水取自低压加热器系统;冬季运行模式配合电厂供热,以热网加热器凝结回水为主冷介质,以前级低压加热器出口凝结水为辅。

两种模式下的各路给水均经进口电调阀进入低压省煤器,经烟气加热后返回除氧器。

根据季节、煤质和工况的需要,装在水源上的进口电调阀可对进水的流量和温度进行调节,以保证低压省煤器受热面的壁温高于露点温度,防止低温腐蚀的发生,并使烟温降至需要的温度。

这种热力系统,低压省煤器的给水跨过若干级加热器,利用级间压降克服低压省煤器本体及连接管道的流阻,不必增设水泵,提高了运行经济性、可靠性,同时也自然地实现了排烟余热的梯级利用。

由于冬季模式与夏季模式受热面内流动的均为凝结水,切换时无需对管路系统进行清洗,冬、夏季模式可实现在线切换,可以有效保证设备的可靠性。

图1 低压省煤器管路系统图1-低压省煤器本体;2-低省进口集箱;3-手动调阀;4-低省出口集箱;5-流量计;6-低省进口电调阀低压省煤器的总体布置采用了双烟道错列管排逆流布置。

主受热面以锅炉对称中心为界,分甲、乙两侧分别安装于预除尘器后、布袋除尘器前的两个上行烟道内。

控制锅炉排烟温度高的技术措施+降低电厂锅炉排烟温度的管理措施

控制锅炉排烟温度高的技术措施+降低电厂锅炉排烟温度的管理措施

控制锅炉排烟温度高的技术措施+降低电厂锅炉排烟温度的管理措施1、控制锅炉排烟温度高的技术措施1.1 减少炉膛漏风;通过减少炉膛漏风,将漏风部位采用有效的密封措施,以此来对锅炉排烟温度进行控制。

在具体实践工作中,需要选拔先进的炉膛门孔结构,同时还要进一步改进油枪的性能,强化炉膛熄火保持技术水平,改造炉膛中渣斗或是机械出渣处较大空隙处,并进一步提高锅炉运行的整体负荷水平,以此来对锅炉排烟温度高的情况进行有效控制。

1.2 合理地降低一次风率;在锅炉正常运行过程中,要想实现对制粉系统通风量的有效控制,则需要有效的实现一次风率的降低,这种情况下,磨煤机出力会有所降低,但磨煤量的干燥剂量会出现下降现象,这就在燃料蒸发水分所需热量不变的情况下需要干燥剂具有适宜的初温,这样才能进一步减少掺冷风量,降低制粉系统漏风量,达到排温温度降低的目标。

1.3 投用乏气再循环;运用乏气再循环能够降低制粉系统中干燥剂量,即实现一次风率的降低,投入乏气再循环其对一次风率和制粉系统的影响是一样的。

1.4 结构方面的措施;在锅炉运行工况条件下,当受热面传热量不够时,也会导致锅炉排烟温度升高现象发生。

受热面传热系数、传热温差和受热面的面积都会对受热面传热量带来真接的影响,这其中,最为可能的一种方法即是通过增加传热面积,而且增加的受热面要尽可能的与炉膛距离远一点,这样才能达到良好的降低排烟温度的效果。

这主要是由于当增加的受热央与炉膛距离较近时,会增加该级的传热量,降低出口烟温,但下一级受热面的传热温差会减少,从而使传热量也会随之减少,出口烟温下降幅度相较于进口烟温降低的幅度小,最终作用于排烟温度时所带来的降幅也减小。

因此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要合理增加低温受热面,以此来达到降低排烟温度的目的。

1.5 完善受热面的吹灰;受热面积处存在较多灰尘、结渣和结垢现象时,必然会影响受热面的传热量,从而造成排烟温度升高。

针对于这种情况下,需要对受热面的灰尘、结渣和结垢现象进行有效处理,确保受热面保持良好的清洁度,以此来达到降低排烟热损失的目标。

锅炉低负荷运行时注意事项

锅炉低负荷运行时注意事项

锅炉低负荷运行时注意事项锅炉低负荷运行是指锅炉在部分负荷或较低负荷下运行的状态。

在这种状态下,锅炉的燃烧效率会下降,燃料的利用率会降低,甚至会产生一些负面影响。

因此,在锅炉低负荷运行时需要注意以下事项:1. 控制炉水温度:锅炉低负荷运行时,水量较少,容易引起水温的过高或过低。

过高的水温可能导致锅炉水泵运行困难,过低的水温则容易引起锅炉过热等问题。

因此,需要通过调整给水量和燃烧强度等参数,确保锅炉的水温稳定在适宜的范围内。

2. 控制燃烧强度:在低负荷运行时,锅炉的燃料供给量相对较少,容易引起燃烧不完全、积碳等问题。

因此,需要通过调整燃烧器的开度、供燃气量等参数,确保锅炉的燃烧效果良好。

3. 控制排烟温度:锅炉低负荷运行时,排烟温度相对较低,容易引起冷凝水的产生,导致锅炉的腐蚀和腐蚀产物的堵塞等问题。

因此,需要通过调整空燃比和烟气过冷器等调节装置的参数,确保排烟温度在适宜的范围内。

4. 加强设备维护:锅炉低负荷运行时,燃烧效率较低,容易引起锅炉的堵塞和积碳等问题。

因此,需要定期对锅炉进行清洗和维护,清除燃烧室和烟管中的沉积物,保证锅炉的正常运行。

5. 注意锅炉调整参数:在锅炉低负荷运行时,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调整锅炉的运行参数。

如调整燃烧器的燃烧器进气量和燃气量,调整鼓风机和引风机的转速等,以保证锅炉的运行效果。

6. 提高燃料利用率:在锅炉低负荷运行时,燃烧效率较低,容易造成燃料的浪费。

因此,可以采取一些措施,如提高燃烧效率,增加余热回收装置等,以提高锅炉的燃料利用率。

7. 监测锅炉运行情况:在锅炉低负荷运行时,需要定期监测锅炉的运行情况,包括水温、燃烧效果、排烟温度等参数。

如发现异常情况,应及时采取相应措施,避免锅炉故障的发生。

8. 加强人员培训:锅炉低负荷运行时,需要操作人员具备相关的知识和技能,能够准确判断和处理各种运行问题。

因此,需要加强人员培训,提高操作人员的技术水平。

综上所述,锅炉低负荷运行时需要注意的事项包括控制炉水温度、控制燃烧强度、控制排烟温度、加强设备维护、注意锅炉调整参数、提高燃料利用率、监测锅炉运行情况和加强人员培训等。

锅炉低负荷下低负荷下排烟温度过高的原因分析

锅炉低负荷下低负荷下排烟温度过高的原因分析

锅炉低负荷下低负荷下排烟温度过高的原因分析摘要:由于现在发电机组容积不断扩大,锅炉低负荷下的容积也相应增加,锅炉低负荷下的经济运行是一项急需解决的问题,这不只是关乎电站的经济性,而是在能量日益短缺的将来对节约能源,实现可持续性发展具有意义。

目前一般电厂燃料约为我国单位发电成本的70%。

所以,怎样提升锅炉低负荷下热效率,是减少电厂运营投入、增加电厂效益的关键。

如果电厂锅炉低负荷下排烟温度过高,不但严重损害锅炉低负荷下质量,而且降低了电厂效益,自最近的一个阶段以来,更多的工厂开始进行降低锅炉低负荷下排烟温度的实验研发工作,也有更多的可行性措施被提及。

关键词:排烟温度高;炉膛系统漏风;煤粉细度偏高;锅炉低负荷下受热面积灰;过量空气系数锅炉低负荷下质量也与其的各项损失有关。

锅炉低负荷下的主要经济损失由电气不完全燃烧损失,散热损失,化工不完全燃烧损失,灰渣物理损失,以及排烟温度损失等构成,而在全部的主要经济损失中,排烟损失又是危害锅炉低负荷下效益最高的一种经济损失。

随着电厂锅炉低负荷下排烟温度提高,严重损害了锅炉低负荷下效益,排烟温度平均每年增加约10℃,影响总供电煤耗1.87g/kwh,对660MW发电机组来说,每年增加的标煤消耗量为10695万吨,这对电厂而言也是一个不小的开支。

本篇将重点介绍一下,在火电厂锅炉低负荷下中排烟温度对高压锅炉低负荷下经济性的影响、排烟温度由哪些因素影响和减少排烟升温的办法,加以分析说明。

影响机组锅炉低负荷下排出温度的因素有以下几个:炉膛系统漏风,空预器透风,锅炉低负荷下温度受热面积灰,一次风速偏高,煤粉细化性偏高,空预器换热体积灰,磨煤机出口温度低、空预器进口温高,受热面积布置等因素。

我厂机组目前排烟高温状况:机组相同负荷下排烟高温明显超过其他机组13℃,排烟高温超过150℃,不但严重影响锅炉低负荷下效果,同时也危及发电机组的安全平稳工作。

针对我们电厂机组排烟温度高,分析因素和处理办法主要有以下几点:1炉膛系统漏风原因我厂高压锅炉低负荷下使用的干式除渣装置,由于本身漏风量较大,且前期因除渣系统的大修作业比较频繁,除渣装置在自然本体的临时开口过多,未能实现有效关闭,同时较多人孔口、观渣口破损,故未能受到国家相关部门重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针对排烟温度低造 成 的酸 性腐蚀 问题 ,一起 探讨解决 的方 案 ,最终总结出了两条主要方法 。 第一种方法是 调节火焰在 炉膛 中的位 置 ,通 过开大下层热风 门及上层高气 阀 门,提高火焰 在 炉膛 中的高度 ,减少 烟气 在炉膛 中参 与热辐射 的 时间 ,加大对流热量与辐射热 量的 比值 ;加 大高 气燃用量 以满足对蒸汽产量 的要求 ,这样会使得 炉膛出 口及 参 与尾部 烟道对 流换 热 的烟温 升高 , 同时需要适 当加大减温水量 ,以便 在参与对 流换 热的烟气温度变高的情况下保证过 热蒸汽温度 不 超标。此方法的理论 原理为在高 温下辐射换热 热 流密 度 要 比对 流 换 热 的换 热 密 度 大 的 多 ,减 少 了
9 5 0 h 2 0 m / ,将 送 风 机 挡 板 开 度 适 当加 大 , 当微 机 显 示 送 风 机 挡 板 开 度 为 5 % 时 ,在 工 况 稳 定 0 后 ,送 人 炉膛 保 证 燃 料 燃 烧 的风 量 及 风 温 与不 开 再 循 环 挡 板 开度 1 % 时送 人 炉膛 的 热 风 量 及 风 温 0
1 现 状分 析
辐射换热量必然会使 排烟温度升 高 。此为从调整 辐射换热与对 流换热 比例方 面来 增大排 烟 温度 , 此方法的缺点是生产单位产 量 的蒸 汽消耗 的煤气
采 暖季节过后 ,存 在煤气 相对 富余 与蒸 汽需 求量相对减少 的矛盾。老区锅炉车 间 7锅 炉额定
量增大 ,使锅炉热效率 降低 ,但在煤 气大量放散
6 7
维普资讯
莱钢科技
‘ ‘ ‘ ‘ ‘ ‘ ? …’…’ …’ …’ …‘ …’
第5 ( 期 总第 15期) 2
他 山之 石 ÷
.… . .… . … . … . . . . . … .… .

关 于 科 技 论 文 的 写 作
萧 忠敏
导 致 炉 膛 温 度 较 低 ,排 烟 温 度 仅 为 10 ,大 大 2℃
负荷为 10 h 3 t ,额定排 烟 温度 为 13 ,因现在 / 5℃
负荷需求量较小 ,其所带负荷较低 ,仅 为1 O h Ot , / 炉膛温度 较低 ,致使 排 烟 温 度 降 至 10 左 右 , 2℃ 对尾部烟 道形成 了较 严重 的腐 蚀 ;而另 一方 面 , 停止采 暖以来 由于高炉 煤气 相对 富余 出现放 散 。 对此 ,车间管 理技术 人员 与运 行人 员仔 细探 讨 , 制定了在低负荷运行下 的操作 方案 ,以在保证蒸 汽正常稳定供应 的前提下 同时满足尾部 烟温不低 于烟气露点 ,以防止低温腐蚀 。
Ho t nt o w o Co r lFum e Ex aus m p r t e u h t Te e a ur nde ie rBol r ̄Lo Lo d w a
关键 词 :低 温腐 蚀
Abs r c : Th sp p re haia l e c i s h w o lf is f ta t i a e mp tc l d s r y be o t i t ume e h us e e aur n e o l a u nig t x a ttmp rt e u d rl w o d r n n o ol rS st e c o t mp r t r o r so fa b i O a o r du e lw e e a u e c ro in. e Ke r s: lw e e au e c ro in; b ie me e h u tt mpe au e; f me r cr ulto y wo d o t mp r t r o so o lrS f u x a s e rtr u e ic ain
2 解 决 措 施分 析 与 实 施
低于 额定 排 烟 温 度 13 和低 温 腐 蚀 受 限 温 度 5℃ 1 0 ,对尾 部烟 道造 成较 大 的酸 腐蚀 。为此 可 4℃ 在 单 引单送 的情 况 下 打 开 运 行 送 风 机 侧 的热 风 再 循环 门 ( N 0 ) D 50 ,此 时送 风机 送 风量 增 加到 约
的情况下采用此法有较高的实际意义 。 第 二 种 方 法 是 采 用 烟 气 再 循 环 ,空 预 器 出 口 风温大约为 30 ,负荷为 lO/ 7℃ O th情况下理论 计 算燃烧所需 风量约 为 7 0 0 h 2 0 m / ,此时可 只开单 引单送 ,送风机挡板 开度微 机显示为 1 %时即可 0 提供燃烧所 需风 量 ,但此 时 因燃料 燃烧 量 较少 ,
基本 相等 ,但 因为采用 了烟气再 循环 ,使空 气预
热 器 人 口风 温 由 原 先 的大 约 3 ℃ 增 加 至 约 7 ℃ , 0 5
排烟温度 由 10 2 ℃增至 15 4 ℃左右 ,大大提高 了排 烟温度 ,从而使低 温空预器管 壁温度 升高 ,有效 防止了低温腐蚀 。这种方法是从 提高空气人 口温 度 的方面来提高排烟温度 ,对 于现在无变频 的 7 炉有 较 现 实 的 意义 。
(《 炼钢》 杂志编辑部)
摘 要:本文简介 了科技论文的一般含义,科技论文的基本特征 、分类和编写格式;科技论文的写作 要 求 ;提 高科技 论 文写作 能 力的途径 ;优 秀科技 论 文 的 简评标 准 。对炼钢 专业科技 论 文稿件 中觉 的一些 不
维普资讯
莱 钢 科技
20 0 6年 1 0月
锅 炉低负荷下 如何 控制排烟温度
亓 磊 重点论述 了在锅 炉低 负荷运行状 态下提 高排烟温度的方法,以达到减 少低温腐蚀的 目的。
锅 炉排 烟 温度 烟 气再循 环 Q e h n h n k i i i a gS eg a L Z ( h h r a o e l t T eT em l w r a ) P P n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