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二级下册数学教案——解决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解决问题
根源:网络 2009-08-03 20:08:46
[标签:二年级人教版教学设计]奥数精髓资讯免费定阅(一)教学设计目标
1.联合现实生活中的详细情境,使学生初步理解数学识题的基本含义,学会用两步
计算的方法解决问题,知道小括号的作用。
2.培育学生仔细观察、独立思虑等优秀的学习习惯,初步培育学生在实质生活中发
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材说明和教学设计建议
教材说明
本单元是在学生学会计算两步式题的基础上编排的。
本单元的主要内容有:运用加法
和减法两步计算解决问题,并学会使用小括号;运用乘法和加法(或减法)两步计算解决
问题。
本单元教材在编写上有以下几个特色。
1.联合生活情境发现数学识题并解决问题。
在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中有很多半学识题。
教材从学生熟习的游玩园场景下手,让学生
经过观察发现生活情境中的数学识题,使学生经历从生活问题到数学识题的抽象过程,感
觉数学知识的现实性。
学会从数学角度去观察、剖析、解决现实问题,进而激发学生仔细
观察、踊跃研究的精神,获取成功的学习体验。
2.例题的体现形式拥有开放性。
第一,主题图以学生熟习的“游玩园”为背景,供给了丰富的活动情境,使学生能够从
多个角度提出不一样的问题。
如,“此刻看戏的有多少人?”“跷跷板乐园一共有多少人?”“有
多少人在玩沙包?”等等。
同时,从图中还能够获取其余信息,为进一步学习做好铺垫。
其次,每个例题的情境或是主题图的一个局部,或是主题图中某一情节的发展,使学
生在一个比较完好的情境中学习不一样的内容,感觉知识间的联系,提升学习兴趣。
第三,关于每一例题中的问题,教材采纳了多种方法进行解决。
使学生感觉到不不过
纯真的计算题有不一样的算法,关于一个实质问题也能够有不一样的解答方法。
学生能够
依据自己的实质状况,选择自己简单理解或比较喜爱的方法。
1 / 4
教学设计建议
1.培育学生初步的应意图识,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
让学生应用已有的知识经验,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实质生活中去,解决身旁的数学识题,是培育学生初步的应意图识的一个重要门路。
所以,在数学教学设计中创建与生活亲密有关的生活情境,指引学生从现真相境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就显得尤其重要。
教材中特意设计了运用加减混淆、乘加、乘减混淆等方法解决实质问题的例题及练习题。
教学设计时要充足利用教材资源,经过师生共同研究等方式,指引学生踊跃思虑,让学生参加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全过程,有效地培育学生解决实质问题的能力。
2.亲密联系学生生活实质,领会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教材中设计的场景均是与学生的实质生活联系比较亲密的,让学生在详细的情境中领会数学知识的适用价值。
如观察看木偶戏的人数,计算所剩面包数,计算玩跷跷板的小朋友数等等。
教师既能够充足利用教材资源,也能够依据当地实质状况,为学生创建轻松、欢乐、和睦的学习气氛,使学生在生动形象的表述中去收集数学信息,找寻数学识题,进而由感性认识上涨到理性认识。
3.培育学生多角度观察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材创建了开放性的思想空间,在解决问题时应着眼于让学生自主地理解数学信息、找寻解题思路。
教师要存心识地指引学生从不一样角度找寻答案,关于学生有道理的论述,教师要踊跃鼓舞,激发学生求知的欲念,逐渐加强学生学好数学的内驱力。
4.本单元可用4课时进行教学设计。
(四)参照教学设计课题:解决问题
课题:解决问题
教学设计内容:教科书第4页例 1。
教学设计目标:
1.使学生能从详细的生活情境中发现问题,掌握解决问题的步骤和方法,知道能够
用不一样方法解决问题。
2.培育学生仔细观察等优秀的学习习惯,初步培育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
问题的能力。
2 / 4
3.经过解决详细问题,培育学生初步的应意图识和热爱数学的优秀感情。
教具、学具准备:教科书第1~ 3页游玩园情境放大图片或多媒体教学设计课件。
教学设计过程:
一、创建情境
1.讲话:同学们,歇息日的时候,你最喜爱做什么?
2.出示游玩园情境图,讲话:“我们看看画面中的小朋友们在做什么?”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画面上来。
3.让学生观察画面,提出问题。
教师适合启迪指引:有多少人在看木偶戏?学生自由讲话,提出问题。
二、研究新知
1.利用多媒体教学设计课件把画面集中放大到木偶戏场景中(见下列图)。
讲话:看到这个画面,你想知道什么?学生自由讲话。
教师存心识、有目的地板书:
此刻看戏的有多少人?
2.明确画面中所供给的信息。
讲话: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
3.小组沟通议论。
(1)应当如何计算此刻看戏的有多少人?
(2)独立思虑后,把自己的想法在组内沟通。
(3)选派组内代表在班级沟通解决问题方法。
4.把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记录在黑板上。
(1) 22+13=35 (人)( 2)22-6=16 (人)
35-6=29 (人) 16+13=29 (人)
5.观察比较两种方法的联系。
3 / 4
明确两种方法的结果都是求此刻看戏的有多少人,在解决问题的思路上略有不一样。
6.发问:把分步解答的两个算式合成一个算式该怎么办?
学生自己试试列综合算式。
板书:( 1) 22+13-6 ( 2) 22-6+13
沟通:你是怎么想的?
7.小结。
三、稳固应用
1.练习一的第 1题,让学生说明图意,明确计算的问题后,让学生独立列式解答。
而后请几名学生说一说解决问题的方法,给有困难的学生以启迪。
2.练习一的第 4题,让学生自己独立达成。
报告解决问题的思路时,教师联合题目的详细内容,适合浸透思想教育。
3.让学生相互沟通,在生活中还有哪些近似的问题能够用本节课学习的知识来解答。
学生自编题目,相互解答。
四、全课总结
1.请同学们说一说,这节课有哪些收获。
2.教师重申:请同学们试试用本节课学习的知识去解决我们生活中的问题。
4 /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