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徐州市贾汪区建平中学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七 提炼语意(四)》教案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七 提炼语意(四)》教案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七 提炼语意(四)》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873d3712192e45361066f54e.png)
《专题七提炼语意(四)》设计议论类提炼语意题的3方法(1)找中心句中心句一般安排在语段开头,起领起作用;或在结尾,起概括、总结的作用。
(2)抓主要信息有些语段,包含的信息量大,在阅读时一定要通过辨别和筛选,抓住主要信息,在此基础上组织好语句,进行概括。
(3)提炼观点对一些议论性语段,要根据语段论证的层次结构、句间关系等,逐层分析,把握作者的观点、态度,然后按题目要求提炼观点。
题型三说明类(含下定义类)以说明方式为主的语段,其主要信息是“被说明的事物,被说明事物的主要特征,说明的目的”等。
说明类提炼语意题一般要求考生根据材料概括事物的性质、特征、成因等主要信息,即一般说明类提炼语意题和给某一概念下定义。
1.一般说明类提炼2.下定义类下定义,就是用简短明确的语句揭示概念的内涵,即揭示概念所反映的对象的特点或本质的一种逻辑方法。
说明类提炼语意题的4步骤此类试题一般要求根据材料概括其主要信息(内容),或对一事物作解释。
一般采用以下方法进行概括提炼:第一步,通读全部(语段)材料,弄清材料(语段)的说明对象。
第二步,抓住被说明事物(人物)的特征,即事物(人物)的性质、特点、成因、作用、功能等。
第三步,分析材料(语段)共涉及哪些方面,并准确、简要地概括归纳。
有时需要弄清材料(语段)说明方法的作用,以便更好地概括归纳。
第四步,推敲表述,通顺、连贯、清晰、不改变原意是基本要求。
课外作业中国书法艺术说课教案今天我要说课的题目是中国书法艺术,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教学方法、教学过程、课堂评价四个方面对这堂课进行设计。
一、教材分析:本节课讲的是中国书法艺术主要是为了提高学生对书法基础知识的掌握,让学生开始对书法的入门学习有一定了解。
书法作为中国特有的一门线条艺术,在书写中与笔、墨、纸、砚相得益彰,是中国人民勤劳智慧的结晶,是举世公认的艺术奇葩。
早在5000年以前的甲骨文就初露端倪,书法从文字产生到形成文字的书写体系,几经变革创造了多种体式的书写艺术。
江苏省徐州市贾汪区建平中学高考语文专题复习 散文语言特色教学案 苏教苏教
![江苏省徐州市贾汪区建平中学高考语文专题复习 散文语言特色教学案 苏教苏教](https://img.taocdn.com/s3/m/c4e5552276eeaeaad0f3300c.png)
江苏省徐州市贾汪区建平教学目标1、了解散文语言赏析的角度2、掌握散文语言赏析的答题思路和技巧。
教学重难点掌握散文语言赏析的答题思路和技巧。
教学参考授课方法案例分析,导学训练教学辅助手段多媒体无专用教室无教学过程设计教学二次备课一、点击考纲:(一)文学类文本阅读(1)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二)实用类文本阅读(2)分析语言特色,把握文章结构,概括中心意思二、明确设问方式1、这篇文章在语言上有何特色?〔简析本文的语言特色。
〕2、某某段从语言上看有什么特点。
请举例分析。
3、分析本文的语言风格或谈谈文章的语言艺术4、本文语言很有特色,请结合文中××两处分别加以赏析三、常用答题词语平实质朴,通俗自然清新朴素,泥土气息〔生活气息〕华美典雅,字字珠玑含蓄隽永,富于感染力幽默诙谐,寓庄于谐,夸张挖苦音节铿锵,韵律和谐,节奏明快准确鲜明, 生动形象四、答题思路应该从哪些角度去赏析一段文字的语言特色?1.从用词的角度:寻找文段中有无极富表现力的动词、形容词。
答:文中╳╳动词〔形容词〕极富表现力,它生动形象地写出了╳╳。
寻找文段中有无使用一定数量的叠音词、拟声词。
答:文中使用了较多的叠音词〔拟声词〕,如:╳╳,使语句朗朗上口,富于音韵美。
2.从句式选用的角度:判定文中有无连续使用短句,或者长短句结合的情况。
答:文中多使用短句,如╳╳,使语言简洁明快,富于节奏感。
〔长短句结合,使句子错落有致,节奏富于变化。
〕判定文中有无连续使用整句,或者整散句结合的情况。
答:文中多使用整句,如╳╳,使语言形式整齐,音节和谐,气势增强。
〔使用整散句结合,使语句波澜起伏,既整齐和谐,又富于变化,语言的灵动性增强。
师生共同温习常见语言风格〔特色〕平实自然形象生动含蓄委婉清新明快洗炼简洁绚丽飘逸婉约细腻旷达豪放沉郁悲慨幽默挖苦整散结合音韵和谐原那么:坚持“词不离句,句不离文〞的原那么,切忌“断章取义〞。
江苏省徐州市贾汪区建平中学高考语文专题复习记叙文审
![江苏省徐州市贾汪区建平中学高考语文专题复习记叙文审](https://img.taocdn.com/s3/m/f691371883c4bb4cf7ecd16e.png)
记叙文审题立意训练导学案教学目标1.探索归纳材料作文审题立意的思考角度和方法。
2.要求学生审清材料的中心内涵,选准角度提取观点学习重难点强化新材料作文审题立意方法。
(一)作文的审题1. 什么是审题?审题就是领悟题旨,即弄清题目内涵及相关要求。
审题是分析研究命题的意义要求,是一种思维取向过程,是写好作文的第一步。
2. 审题常见病症(1)脱离材料,随意而为(2)笼统含混,泛泛而谈(3)抓住一点,不及其余(4)抓现象而弃本质3.审清题意的原则(1)整体性原则:材料作文的审题要有全局意识,要从材料的整体着眼,不能纠缠局部的细节,否则很有可能出现偏题走题现象。
(2)多向性原则:一般来说,材料作文中材料所蕴涵的观点并不是唯一的,从不同的角度可以得到不同的结论,因此,要学会多角度审视材料。
(3)筛选性原则:因为我们从材料中获得的观点具有多样性,因此,在进入写作时对所得到的观点还要进行适当的筛选。
例: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
运动中的赛跑,是在有限的路程内看你使用了多少时间;人生中的赛跑,是在有限的时间内看你跑了多少路程。
(冯骥才)要求:(1)必须符合文体要求;(2)角度自选;(3)立意自定;(4)题目自拟;(5)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点评:从冯骥才的这句话其实可以提炼出一个道理,那就是做事效率的问题,从人生的角度来说那就是人生的质量,而每个人对人生质量的追求的角度却是不同的,有的追求“宽度”、有的追求“长度”,有的则追求“速度”,不管怎么样,有追求就是好事情。
考生可以从如何在人生的赛跑中跑出生命的质量为题,也可以从赛跑中做事的技巧等角度来写。
考生可根据自己关心的不同侧面,围绕人生的长度与高度,展开思辨与联想,在考场上总结自我,展示个性和审美情趣。
但是,建议选取其中一个角度来写,这样在有限的文字里可以写出更加充实的内容。
(二)作文的立意1. 什么是立意?立意指的是写作时中心思想的确定。
古人强调“文以意为先”。
江苏省徐州市贾汪区建平中学高考语文专题复习 诗歌语言特色教学案 苏教苏教
![江苏省徐州市贾汪区建平中学高考语文专题复习 诗歌语言特色教学案 苏教苏教](https://img.taocdn.com/s3/m/5de69fb3a8956bec0875e314.png)
江苏省徐州市贾汪区建平教学目标1、复习常见的诗歌语言风格,掌握区分语言风格的根本方法。
2、了解高考诗歌鉴赏中考查语言风格类题型的提问方式,归纳相应答题模式。
3、学会用归纳出的答题模式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重难点1、归纳诗歌鉴赏中关于语言风格的答题模式并解决实际问题。
2、区分语言风格的根本方法。
教学参考授课方法案例分析,导学训练教学辅助手段多媒体无专用教室无教学过程设计教学二次备课一、明确目标二、实施步骤1、诗歌的语言风格及鉴赏术语〔师生共同温习〕:常见的概述语言特色风格的词语清新、朴素、平实、华美、绚丽、幽默、诙谐、庄重、简约、简洁、精练、精当、生动、凝练、洗练、含蓄、明快、通俗、口语化、明白如话、豪放、雄奇、直率、婉约、婉转、幽默、工丽、苍凉雄健、委婉蕴藉、飘逸洒脱、苍凉悲壮、自然流畅、沉郁顿挫、清新典雅、婉约凄切、新鲜活泼、气势磅礴、奇特新颖等。
〔师补充:诗歌的语言风格不止上述词语,还比方:朦胧隐晦、幽默挖苦、婉转缠绵、雄壮浑厚、强健刚毅等等,需要同学们在实际训练中总结积累。
〕3、方法指津〔生讨论,师点拨〕:区分诗歌语言风格的一般途径。
①知人论世,了解名家风格;②品读诗句,把握思想情感;③明确类别,区分题材体裁;④重视背景,关注朝代文风。
师生共同温习明确方法教学教学二次备课高三语文知识点稳固:鉴赏诗歌语言中的语言风格 XXXX 、3、2〔学案〕 编写人:魏颖 审核人:王苏梅教学目标1、复习常见的诗歌语言风格,掌握区分语言风格的根本方法。
过程设计 三、典例分析〔生讨论,师点拨〕:邯郸冬至夜思家 白居易邯郸驿里逢冬至, 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注]冬至:二十四节气之一,唐朝时是一个重要节日。
问:该诗在语言上有什么特点?答:本诗语言朴实无华,平易通俗。
〔点明特色,步骤一〕“抱膝〞二字生动地勾画出作者呆坐思亲的神态,“影半身〞更显形影相吊孤单寂寞的情状,给人极大的孤独感和真实感。
江苏省徐州市贾汪区建平中学高考语文专题复习论述类文本教学案1苏教版
![江苏省徐州市贾汪区建平中学高考语文专题复习论述类文本教学案1苏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8b07d9437e21af45b307a869.png)
总,表现文章主题思(3)表现作者感情倾向的词语;涵,把握住概念的本质属性。
成句子表达某种意思;反过来看,上下文中总是或多论述类文本: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学案一、例:(2010·江苏卷)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5~17题。
谈静朱光潜人生乐趣一半得之于活动,还有一半得之于感受。
所谓“感受”是被动的,是容许自然界事物感动我的感官和心灵。
眼见颜色,耳闻声音,是感受;见颜色而知其美,闻声音而知其和,也是感受。
同一美颜,同一和声,而个人所见到的美与和的程度又随天资境遇而不同。
比方路边一棵苍松,你只觉得可以砍来造船;我觉得可以让人纳凉;他也许说很宜于入画,或者说是高风亮节的象征。
世间天才之所以为天才,固然由于具有伟大的创造力,而他的感受力也分外比一般人强烈。
比方诗人和美术家,你见不到的东西他能见到,你闻不到的东西他能闻到。
麻木不仁的人就不然,请伯牙向他弹琴,他也只联想到弹棉花。
感受也可以说是“领略”,不过领略只是感受的一方面。
世界上最快活的人不仅是最活动的人,也是最能领略的人。
所谓领略,就是能在生活中寻出趣味。
17.作者所说的“静趣”的含义是什么?〖思维导引〗想要准确理解“静趣”的含义,首先要找出答题的区域,找出相关语句,筛选、提取、整合信息。
作者在第4段中说“领略趣味的能力固然一半由于天资,一半也由于修养。
大约静中比较容易见出趣味”“所谓‘静’,便是指心界的空灵”“能领略静中趣味的人”“在百忙中,在尘市喧嚷中,偶然丢开一切,悠然遐想,心中便蓦然似有一道灵光闪烁,无穷妙悟便源源而来”,抓住了这些关键句,再用精练的语句表述出来即可。
参考答案:“静趣”是指心界的空灵(或“摆脱物界的喧嚷”),在悠然遐想中获得无穷妙悟。
解题指津论述类文本阅读中重要概念的含义,是指在特定的语境中的词语含义,与一词多义不同,它的含义是不固定的,是在具体语境中临时生成的,离开了具体的语言环境,其意义就不存在。
因而,要分析其在文中的含义,必须把握它所处的具体语言环境,然后再推断、确定词语在文中的不同含义。
江苏省徐州市贾汪区建平中学2016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作文语言锤炼》教案
![江苏省徐州市贾汪区建平中学2016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作文语言锤炼》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e5bdabd44028915f804dc298.png)
课题
作文语言锤炼
总课时数
第节
教学目标
锤炼作文语言,使单纯记叙转化为描写。
教学重难点
同上
教学参考
课本
授课方法
点拨式、讨论式、练习式
教学辅助手段
多媒体
无
专用教室
无
教学过程设计
教
学
二次备课
一、问题反馈:
叙述和描写是记叙文最基本的表达方式,叙述和描写相结合,是记叙文写作的基本要求。但是,许多学生的记叙文,往往只有概括性的叙述,很少有描写,像是在说书,缺乏电影电视的画面感。
这段话中,概括性的介绍较多,没有描写。“农村、贫穷、感谢”特征应该通过老奶奶的肖像、语言来展现。可做如下修改:有一天,我去外婆家做客。当车开到茶亭站时,上来一位老奶奶,面目黝黑,满脸皱纹,身穿一件黑色的大襟褂子,大约六七十岁。她驼着背,拄着拐杖,颤巍巍的,手里提着半篮子鸡蛋,好像要去农贸市场出售。我赶紧站起,对她说:“奶奶请坐!”老奶奶激动地对我说:“小大姐,你心眼真好!赶明儿准能考个状元!”
二、方法指导:
(一)人物描写方面
学生在进行人物描写时,常流于评语式的介绍,缺乏肖像、语言、心理、动作等描写,以致人物形象模糊。丁玲说:“有许多人物是我们大家都熟悉的。但作者要把这个人物画出来,让读者认得,理解,体会,引起自然的爱憎。”
1.将概括的身份介绍变为具体的肖像、语言描写。
有一天,我去外婆家做客。当车开到茶亭站时,上来一位约摸六七十岁的农村老奶奶。看样子比较贫穷,我站起来给她让座,她连忙感谢。
这段话中,老奶奶的形象就丰满起来了。她的农村特
1.范文讨论
2.方法指导
教学过程计
教
学
二次备课
征,通过面目黝黑、大襟褂子的肖像描写完成,通过“小大姐”朴实的语言描写完成;她的贫穷通过手里提着的半篮子鸡蛋体现;她的感谢通过“你心眼真好!赶明儿准能考个状元!”得以体现,语言描写完成。读者如同看电影,而非听说书。
江苏省徐州市贾汪区建平中学高考语文一轮复习《(1)》
![江苏省徐州市贾汪区建平中学高考语文一轮复习《(1)》](https://img.taocdn.com/s3/m/00752e56a26925c52cc5bff3.png)
积累文言基础知识,通过练习提高解题技巧
积累文言基础知识,通过练习提高解题技巧
教学参考书 点拨法,讨论法
多 媒 体 专用教室 无 无 二次备课
教学辅助手段
学
学生回顾关于作者 回答“唐宋八大家”
学生 看课本整理
教学 过程 设计
学生回答
分组讨论归纳
教学
学
二次备课
过程 设计
四、一词多义 1、 惑: 传道、授业、解惑 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惑之不解 孰能无惑疑难问题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 ! 2、 师: 古之学者必有师 吾从而师之 孔子师郯子 吾师道也 不耻相师 师道之不复,可知矣 3、 无: 圣人无常师 无长无少,无贵无贱 4.所以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 5、 道: 有碑仆道 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 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 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 行军用兵之道,非及向时之士也 师道之不复,可知矣 不足为外人道也 (见导学案上“传、徙、之”三个字的用法) 五、课堂小 结
《师说》
课题 教学 目标 教学 重难 点 教学 参考 授课 方法 教 一、基础过 关(文 学常识) “说”是一 种议论文的文体, 可以先叙后 议,也可夹 叙夹议。 一般为陈述自己对某种 事物的见解如《师说》、《马说》、《黄生借 书说》等 “说” ,古义为陈述和解说,因而对这类文 体,就可按“解说……的道理”来理解。所以 《师说》 ,即“说师” ,意思是解说关于“从师” 的道理。 韩愈(768-824)字退之,唐代著名文学家、 哲学家、祖籍河北昌黎,也称“韩昌黎” 。晚年 任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部” 。死后谥“文” , 故又称 “韩文公” 。 他与柳宗元一起大力倡导古 文运动,故与柳宗元齐名,并称“韩柳” 。苏轼 称他为“文起八代之衰” ,明人列他为“唐宋八 大家之首” 。 二、通假字 1.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2.句读之不知 3.或师焉,或不焉 三、古今异义 1.古之学者 必有师 .. 2.师者,所以 传道受业解惑也 .. 3.吾从而 师之 .. 4.今 之众人 ,其下圣 人也亦远矣 .. 5.小学 而大遗 .. 6.是故弟子不必 不如师 .. 教 《师说》复习 第一课时 总课时数 第 节
江苏省徐州市贾汪区建平中学2016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诗词鉴赏之意境》教案
![江苏省徐州市贾汪区建平中学2016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诗词鉴赏之意境》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09e2acc03186bceb19e8bb38.png)
明确:诗句描绘了一幅秋夜孤吟图。庭院幽深,瑟瑟秋风,摇动翠竹,掀动帘幕,客房者惟有孤灯相对,自吟自怜。
烘托出一种萧瑟凄怆的氛围,体现了词人的孤独寂寞,为下文思乡做铺垫。
五、练习巩固: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雨雪曲卢照邻
虏骑三秋入,关云万里平。雪似胡沙暗,冰如汉月明。
三、方法归纳:
1.描图景:描写了什么样(画面+总括)的图景。
2.点氛围:用两个复音词即可(有时需要结合诗句分析)。
3.析情感: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具体)情感。
学生了解考题类型
自主探究,归纳答题方法。
教学过程设计
教
学
二次备课
四、初试身手:
雨夜【北宋】张咏
帘幕萧萧竹院深,客怀孤寂伴灯吟。
无端一夜空阶雨,滴破思乡万里心。
高阙①银为阙,长城玉作城。节旄②零落尽,天子不知名。
注:①高阙:指长城两边的山。②节旄:符节上装饰的牦牛尾,此指唐军旗帜。
(1)颔联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景象?有什么作用?(4分)
明确:描绘了一幅满地冰雪,天寒地冻的深秋边塞景象(1分)雪像胡地的风沙一样茫茫一片,冰像月亮一样明亮(1分),写出边地的苦寒,营造了辽阔,荒凉的氛围,为下文抒发对战士的同情和统治者的不满做铺垫。
六、整理反思
讨论完成巩
1.“相逢秋月满,更值夜萤飞”描写了一副怎样的画面?请简要分析(4分)
答:描写一幅山村秋夜画图。秋月圆若白玉盘,高悬夜空,皎洁的月光洒在小路之上,田野上的流萤,也提着无数盏小灯笼在两人周围飞来飞去,映得一路星星点点,别有一番情趣。在宁静安闲中体现出一丝流动的欣然。写出了两人相遇时的喜悦之情。(总写1分,分析2分,情感1分)
江苏省徐州市贾汪区建平中学高考语文专题复习 诗词鉴赏之语言教学案 苏教苏教
![江苏省徐州市贾汪区建平中学高考语文专题复习 诗词鉴赏之语言教学案 苏教苏教](https://img.taocdn.com/s3/m/37776a1d4afe04a1b171de28.png)
江苏省徐州市贾汪区建平教学目标了解炼字类和诗眼类题的答题区别能通过自主探究分析其答题思路。
教学重难点同上教学参考授课方法点拨式、讨论式教学辅助手段多媒体无专用教室无教学过程设计教学二次备课一、旧知回忆:炼字:这种题型要求品味这些锤炼的字的妙处,答题时不能把该字孤立起来谈,得放在句中,分析情感。
诗眼:指诗中最能表现情感意味、精神内涵的字或词。
二、自主探究:题型一炼字:木兰花〔北宋〕宋祁东城渐觉风光好,縠皱波纹迎客棹。
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
浮生长恨欢娱少,肯爱千金轻一笑。
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晚照。
“红杏枝头春意闹〞是千古名句,王国维《人间词语》评此句云:〞着一“闹〞字面境界全出。
请说说你的理解?答案范例:①闹,本指热闹,此处指春意盎然。
②红杏的枝头,开满了绚烂的花朵。
③诗人用拟人手法生动形象地描写花满枝头充满生机的景象,以动写静,把无声的姿态描摹得好似有声音,在视觉里获得听觉的感受。
表现了作者对春天的喜爱之情。
题型二诗眼:同从弟南斋玩月忆山阴崔少府王昌龄高卧南斋时,开帷月初吐。
清辉淡水木,演漾在窗户。
苒苒几盈虚,澄澄变今古。
美人清江畔,是夜越吟苦。
千里其如何,微风吹兰杜。
古人写诗讲究一字传神,请简析“是夜越吟苦〞中苦的妙用。
学生了解考题类型自主探究,归纳答题方法。
讨论完成稳固练习纠错,整理。
贾岛注重用字推敲,请对第三联中的“藏〞“透〞二字作简要赏析。
〔4分〕题2明确:①“藏〞字,运用拟人手法,描绘人行之迹很快便为大雪覆盖的边塞雪景,写景生动,颇有画意;一个“藏〞字,已包含大雪纷飞、道路莫辨、行人稀少等多重意蕴。
②“透〞字,极为传神地展现了林间本诗以“乱〞为诗眼,情景交融,抒写了诗人的家国之思。
首联借残月、滴漏、昏暗的灯光暗写诗人心烦意乱。
颔联直写身体之病、羁旅之困、怀乡之愁,点明“乱〞的局部原因,为进一步写“乱〞蓄势。
颈联转写忧国之思,以天地凄凉的色教学教学二次备课诗词鉴赏炼字、诗眼〔语言〕学案题型一炼字:过程设计 答案范例:①苦是凄苦,痛苦的意思,②作者借此感慨时光流逝、朝代更替、故土难回、友人命运等。
江苏省徐州市贾汪区建平中学高二语文上学期复习教案:诗词鉴赏意象4
![江苏省徐州市贾汪区建平中学高二语文上学期复习教案:诗词鉴赏意象4](https://img.taocdn.com/s3/m/62804379d0d233d4b04e6900.png)
落 叶 修睦注
雨过闲田地,重重落叶红。
翻思向春日,肯信有秋风。
几处随流水,河边乱暮空。
只应松自立,二不与君同.
[注]修睦:晚唐诗人。
2。本诗最后一联为什么要写松?请简要分析。
【答案】 (4分)以松“王”与叶“落”二者的不同构成鲜明对比,采表达作者对松树不凋的赞叹,强化了对落叶飘零的感慨。
2.分析描写物象所用词语的情感色彩。
3.熟记特定物象的象征意义.
二、答题模式:
1。总括:塑造了一个怎样(特征+物象名称)的形象。
2。分析:结合诗句分析特征的体现。
3.象征了什么(具体人事与现象),抒发了怎样(具体)的情感。
三、例题分析:
浪淘沙·秋江 张炎
万里一飞蓬,吟老丹枫。潮生潮落海门东。三两点鸥沙外月,闲意谁同?
五、课堂小结:
六、布置作业:
3、例题分析讨论
4、练习巩固
课外作业
完成学案
教 学 小 结
备 课 时 间2016年1 Nhomakorabea月12日
上 课 时 间
第周 周月日
班级节次
课题
诗词鉴赏之意象(四)
总课时数
第节
教学目标
了解物象题的解题方法掌握其答题步骤
教学重难点
同上
教学参考
授课方法
讨论式、点拨式、讲授式
教学辅助手段
多 媒 体
无
专用教室
无
教学过程设计
教
学
二次备课
一、解题方法:
1.从物人一体的角度来把握事物形象的特点.要结合作者的生平经历及写作背景来把握作者描写物象的目的。
一色与天通,绝去尘红。渔歌忽断荻花风。烟水自流心不竞,长笛霜空。
江苏省徐州市贾汪区建平中学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七 提炼语意(五)》教案
![江苏省徐州市贾汪区建平中学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七 提炼语意(五)》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509751b383c4bb4cf7ecd1bf.png)
《专题七提炼语意(五)》课题《专题七|提炼语意》(五)总课时数第节教学目标把一段话中的主要内容和重要信息提取出来,再用简约的文字准确无误地概括出来。
教学重难点在概括出来的主要信息中做进一步的筛选,从中提炼出最能反映材料内容的关键词。
教学参考《语文教学参考书》授课方法自主探究合作研讨教学辅助手段多媒体-专用教室-教学过程设计教学二次备课题型四提取关键词类关键词这一概念在撰写正规论文时经常涉及,指的是一篇文章或一段文字中最紧要的词语。
提取关键词是提炼信息类题型,考查学生概括思想内容、提取关键信息的能力。
提取关键词,说到底就是要善于提取有效信息,善于运用恰当的词语表达。
[解题方略]关键词提取4步骤第一步,仔细研读原文提供的信息,弄清其内在关系,明确材料所陈述的对象或议论的中心观点,然后尽可能简练地概括文段的主要内容。
第二步,对原文内容有了初步认识后,将相同或相近的信息进行归类总结,提取概括原文最主要的信息,可用一句话将材料的内容概括出来。
[例8] (2012·浙江高考)从下列材料中选取必要的信息,为“食品添加剂”下定义。
(3分)①食品添加剂是有意加入到食品中的物质。
②食品添加剂的使用是防腐和加工工艺的需要。
③食品添加剂既可以是化学合成物质,也可以是天然物质。
④食品添加剂加入到食品中的目的是改善食品的品质和色、香、味。
[参考答案] 食品添加剂是为了改善食品品质和色、香、味以及为防腐和加工工艺的需要而有意加入食品中的化学合成物质或天然物质。
教学教学二次备课过程设计第三步,在概括出来的主要信息中做进一步的筛选,从中提炼出最能反映材料内容的关键词。
一般情况下,关键词就“镶嵌”在主要信息之中,考生只需以“提炼语意”的能力结构为“滤网”,将关键词按题目要求的顺序、数量逐一提取出来即可作答。
第四步,对所选关键词来一个回头看。
先看一下关键词中内容有无重复之处,再看一下信息要点全不全(高考评分标准往往按信息点给分),最后将关键词连缀起来看意思是否连贯,是否准确地反映了原语段的中心内容。
江苏省徐州市贾汪区建平中学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正确辨
![江苏省徐州市贾汪区建平中学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正确辨](https://img.taocdn.com/s3/m/1c56a9452cc58bd63186bdc5.png)
【解析】“不三不四”本义是不象样子,后来多比喻行为不正派。在该句中用的是本义,是正确的。
误用类型:不明本源
17、看到他这种滑稽的表演,坐在身旁的一名外国记者忍俊不禁扑哧一声笑起来。
误用类型:叠床架屋
18、那是一张两人的合影,左边是一位英俊的解放军战士,右边是一位文弱的莘莘学子。
误用类型:不合逻辑
(二)切莫以正为误
1、关于金字塔和狮身人面像的种种天真的、想入非非的神话和传说,说明古埃及人有着极为丰富的想象力。
【解析】“指手画脚”是一个动词性成语,在句中应充当谓语,
误用类型:不合语法
11、成都五牛俱乐部一二三线球队请的主教练及外援都是清一色的德国人,其雄厚财力令其它甲B球队望其项背。
【解析】这个成语必须用于否定句式,应该说“不能望其项背”。成语运用要合语法,再比如“司空见惯”“耳濡目染”不能带宾语;“同心同德”“深思熟虑”不能作修饰语,等等。
正确辨析和使用成语
课题
正确辨析和使用成语2
总课时数
第节
教学目标
1、通过分析高考试题寻求规律,掌握考查的重点。
2、掌握成语的辨析与运用的方法,强化基础训练。
教学重难点
通过分析高考试题寻求规律,掌握考查的重点。
教学参考
授课方法
点拨法 合作探究
教学辅助手段
多 媒 体
专用教室
教学过程设计
教
学
二次备课
10、每天早晨,他都要一个人跑到花园里,指手画脚地练动作,抑扬顿挫地背台词。
误用类型:不合语法
江苏省徐州市贾汪区建平中学高考语文专题复习词语辨析教学案苏教版
![江苏省徐州市贾汪区建平中学高考语文专题复习词语辨析教学案苏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ff52483d14791711cc791769.png)
属于“表达运用”学案:高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学案:词语辨析一、考试说明正确使用词语是语言表达的基本要求。
能否恰当地使用词语,是衡量一个人语文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所以《考试说明》明确规定:“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的能力主要是指在一定的语言环境里正确使用常用实词(包括成语)和虚词的能力。
“语言环境”包括语言的“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两个方面。
“内部环境”即上下文构成的语意氛围,“外部环境”即时间、地点、场合、对象等客观因素和使用语言的人的身份、思想、性格、职业、修养、处境、心情等主观因素所构成的使用语言的环境。
任何一个词的使用,都离不开具体的语境,词语的考查重点是常用易混意义的辨析与运用,而不是指词典中对词语意义和用法的罗列。
当然,词语的语境意义是和它的词典意义紧密联系的,没有词典意义的词语,也就谈不上语境意义,因此,经常查阅词典,搞清楚词语的基本意义和用法,是提高词语运用能力的基本措施。
所谓“常用词语”,是指在汉语的交际中经常用到的词语。
至于那些含有封建糟粕,已经失去生命力,或在现代汉语中偶尔用到的词语,高考一般不考。
二、考查方式高考语文试题词语部分,往往实词、虚词、成语各设一道题,足见词语这个知识点在能力型试卷中的重要性。
考查形式多是在动态的语境中考查词语(包括成语)的使用。
从考试能力层级上讲,正确使用词语属于“表达运用”,要求较高。
实词的考查重点是辨析和使用近义词。
高考考查的近义实词主要有两种类型:一种是同音近义词。
如“熟悉”和“熟习”,“审定”和“审订”等。
另一种是双音近义词,如“妨碍”和“妨害”,“干涉”和“干预”等。
从近五年高考命题趋向看,近义词的辨析和使用是一个着重点。
有些近义词之间的差别相当细微,这就需要具备相应的辨析能力。
考查的近义词大多以动词为主,也有名词性近义词,如“发源地”与“发祥地”的区别。
无论哪一种近义词类型,其词义上的细微差别都表现在形体不同的那个语素上,只有准确把握这个语素的含义,把主要功夫用在辨析、判断用法“微殊”的近义词上,才能有效、准确地进行辨析和选择。
江苏省徐州市贾汪区建平中学高二语文上学期复习教案:诗词鉴赏意象4 Word版
![江苏省徐州市贾汪区建平中学高二语文上学期复习教案:诗词鉴赏意象4 Word版](https://img.taocdn.com/s3/m/c47dfacacf84b9d528ea7ae3.png)
3.熟记特定物象的象征意义。
二、答题模式:
1.总括:塑造了一个怎样(特征+物象名称)的形象。
2.分析:结合诗句分析特征的体现。
3.象征了什么(具体人事与现象),抒发了怎样(具体)的情感。
三、例题分析:
浪淘沙·江 张炎
万里一飞蓬,吟老丹枫。潮生潮落海门东。三两点鸥沙外月,闲意谁同?
备 课 时 间
112日
上 课 时 间
第周 周月日
班级节次
课题
诗词鉴赏之意象(四)
总课时数
第节
教学目标
了解物象题的解题方法掌握其答题步骤
教学重难点
同上
教学参考
授课方法
讨论式、点拨式、讲授式
教学辅助手段
多 媒 体
无
专用教室
无
教学过程设计
教
学
二次备课
一、解题方法:
1.从物人一体的角度来把握事物形象的特点。要结合作者的生平经历及写作背景来把握作者描写物象的目的。
一色与天通,绝去尘红。渔歌忽断荻花风。烟水自流心不竞,长笛霜空。
【注】张炎,南宋词人,宋亡后曾北游元都谋官,后失意南归,落魄而终。
(1)上片中的“飞蓬”“鸥”两个意象分别有何作用?(4分)
1、了解物象题的解题方法。
2、掌握物象题的答题步骤
教学过程设计
教
学
二次备课
【答案】(1)“飞蓬”用了比喻手法,作者把自己比作漂泊不定的蓬草,体现了孤苦无依、凄凉的心境;“鸥鸟”用了反衬手法,通过写鸥鸟的闲适反衬作者的悲苦。(手法、情感各1分,共4分)
四、练习巩固:
落 叶 修睦注
雨过闲田地,重重落叶红。
翻思向日,肯信有风。
江苏省徐州市贾汪区建平中学高考语文专题复习 文言文翻译教学案1 苏教苏教
![江苏省徐州市贾汪区建平中学高考语文专题复习 文言文翻译教学案1 苏教苏教](https://img.taocdn.com/s3/m/dab6ec0f910ef12d2bf9e723.png)
江苏省徐州市贾汪区建平教学目标能运用文言文翻译的根本原那么和方法。
归纳文言文翻译的采分点以提高得分率。
教学重难点同上教学参考授课方法点拨式、讨论式、练习式教学辅助手段多媒体无专用教室无教学过程设计教学二次备课一、修改常见的翻译失误〔在原句中改〕1.不需翻译的强行翻译在文言文中但凡国名、地名,人名,官名、帝号,年号、器物名、度量衡等,翻译时可以原封不动地保存下来,不用翻译,因为这些词一般都无法与现代汉语对译。
如: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
误译:晋国侯爵和秦国伯爵包围郑国,因为郑国国君对晋国国君没有以礼相等。
晋国国君和秦国国君包围郑国,因为郑国国君对晋国国君没有以礼相等。
2.把今义当古义有的词语随着社会的开展,意义已经变化了。
有的词义广阔,有的词义缩小,有的词义转移,有的词感情色彩变化,有的名称呼法改变了。
因此,要根据原文的语境确定词义,且不能把今义当古义。
如:先帝不以臣卑劣。
误译:先帝〔刘备〕不认为我卑劣无耻。
先帝〔刘备〕不认为我地位低下、见识浅陋3.该译的词没有译出来如:以相如功大,拜上卿。
误译:以蔺相如的功绩大,拜他为上卿。
因为蔺相如的功绩大,任命他为上卿。
4.词语翻译得不恰当。
如: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
误译:不爱惜珍珠宝器肥田沃土。
不吝啬珍珠宝器肥田沃土。
5.该删除的词语仍然保存。
如: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1.旧知回忆2.讨论修改错译句教学教学二次备课文言文阅读(学案)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题。
孙 武过程设计 误译:从师学习的风气也已经很久不存在了。
从师学习的风气已经很久不存在了。
6.省略成分没有译出。
文言文中,有的省略成分没有必要翻译出来,但也有的省略成分要翻译出来语意才完全。
如:权以示群下,莫不响震失色。
〔司马光《赤壁之战》〕 误译:孙权给群臣看,没有谁不吓得改变了脸色的。
孙权把曹操的书信给群臣看,没有谁不吓得改变了脸色。
7.该增添的内容没有增添。
在翻译时,有时为了文句符合现代汉语习惯,必须增添一些内容,才算恰当。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七 提炼语意(四)》教案-人教版高三全册语文教案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七 提炼语意(四)》教案-人教版高三全册语文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b1d7a663dcccda38376baf1ffc4ffe473368fda9.png)
教学过程设计
教
学
二次备课
议论类提炼语意段开头,起领起作用;或在结尾,起概括、总结的作用。
(2)抓主要信息
有些语段,包含的信息量大,在阅读时一定要通过辨别和筛选,抓住主要信息,在此基础上组织好语句,进行概括。
1.一般说明类提炼
2.下定义类
下定义,就是用简短明确的语句揭示概念的内涵,即揭示概念所反映的对象的特点或本质的一种逻辑方法。
说明类提炼语意题的4步骤
此类试题一般要求根据材料概括其主要信息(内容),或对一事物作解释。一般采用以下方法进行概括提炼:
第一步,通读全部(语段)材料,弄清材料(语段)的说明对象。
[例5] (2013·某某高考)用一句话概括下面这那么文字的寓意。不超过25个字。(4分)
太阳怨云:“你为什么总是匆匆跑掉?〞云怨风:“你为什么吹得我站不住脚?〞风怨太阳:“你为什么总是用灼热的鞭子赶着我跑?〞最后,雨一直下不来,禾苗干死了。
[解析] 概括寓意要结合寓言故事的内容全盘考虑,并由故事表面出发,结合生活现实揭示深层意蕴。由果溯因不难得出答案,本那么故事的结果是“雨一直下不来,禾苗干死了〞,原因是“阳〞“云〞“风〞互相“怨〞。
《专题七提炼语意〔四〕》
课题
《专题七 》〔四〕
总课时数
第节
教学目标
把一段话中的主要内容和重要信息提取出来,再用简约的文字准确无误地概括出来。
教学重难点
1,把握由物及人、由事及理的思路,源于文本,准确概括。
2,把握材料内容,对之作出针对性的评价。
教学参考
《语文教学参考书》
授课方法
自主探究 合作研讨
教学辅助手段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7提炼语意学案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7提炼语意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513d4f6a7375a417866f8f56.png)
专题七提炼语意——删繁就简,概括提炼《考纲讲读》1.提炼语意题命题形式有何特点?江苏高考从2007年以来,对本考点的命题主要集中在指定性概括上,比如提取关键词、下定义,以及按照要求推导原因等。
2.命题在选材上有何特点?试题选材广泛,有自然科学(如溶瘤病毒、碳链式反应),也有社会科学(如洼地效应、战略环境评价),但一般都是与社会生活结合比较紧密的热点问题,旨在让广大考生关注现实,进行广泛的阅读。
《知识要点》一、明确提炼语意4大题型1.记叙类(含新闻类和寓言类);2.议论类;3.说明类(含下定义类);4.提取关键词类。
二、重要题型及解题步骤(一)拟写一句话新闻解题3步骤第一步:根据新闻要素,准确筛选答题信息点第二步:选择句式,组合信息第三步:依据倾向,验证答案(二)拟写新闻标题解题5注意(1)题文一致;(2)一语破的;(3)旗帜鲜明;(4)生动活泼;(5)注意字数的限制(三)新闻导语拟写技巧标准的新闻导语一般包括:①新闻单位名称+②消息发出地名称+③发出时间+④主体和事件+⑤(主体事件发生的必要的)条件或原因+⑥主体事件的简约过程+⑦状态、结果、影响或发展趋势。
(四)概括消息要点有妙法(1)要把消息中最基本、最核心的内容用最简明的语言表达出来。
(2)它一般是由时间、人物、事件的经过和结果所组成的主谓句。
(3)一般来说,它比一句话新闻要详细些,包含的信息要点要多些,这种题型往往是按要点赋分的。
(五)寓言类材料巧提炼(1)做这类题要先整体把握材料内容,再透过现象看本质,从具体材料中提炼出具有一般意义的道理来。
(2)作答时要把握由物及人、由事及理的思路,源于文本,准确概括。
(六)议论类提炼语意题的3方法(1)找中心句。
(2)抓主要信息。
(3)提炼观点。
(七)说明类提炼语意题的4步骤第一步,通读全部(语段)材料,弄清材料(语段)的说明对象。
第二步,抓住被说明事物的特征,即事物(人物)的性质、特点、成因、作用、功能等。
江苏省徐州市贾汪区建平中学高三语文期中复习教案1 人教版
![江苏省徐州市贾汪区建平中学高三语文期中复习教案1 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d758ee2b6c175f0e7dd1370a.png)
【自怨自艾】自怨自艾:本义是后悔自己的错误,自己改正。现在只指悔恨。例如:遇到挫折后不要自怨自艾,滋生出太多的消极情绪会影响身心健康。
【废寝忘食】顾不得睡觉,忘记吃饭,形容非常专心努力。例如:就这样经过一天一夜废寝忘食地会战,我们终于把一万字的检查写完了。
轻蔑()灰烬()絮()叨迂()回 眺()望诊()治吝啬()炫()耀 溺()爱怪癖()摭()拾引吭()高歌 诧()异枝桠()丝缕()痴()心妄想 甫()健锈钝()挣()脱焦灼()
碾()压干瘪()惩()罚汗流浃()背 刻薄()敷()演斟()酌称()职 藐()视恪()守赐()予滋()润 静寂()
1、学生看《学案》。
不毛之地】不长草木五谷的地方。形容荒凉贫瘠之地。例如:这片过去在夏季的高温高过62.9℃,连蚂蚁都不敢去的不毛之地,已变成各种动物栖息的乐园。
【痴心妄想】入迷的心思,荒唐的想法,指不能实现的幻想。例如:若在某时被某事或某种幻想萦绕,沉湎其间,就会成为痴心妄想。
1、学生浏览并背诵
课外作业
教学小结
2、学生到黑板填写字音。
3、在预习基础上,学生答题
教学过程设计
教
学
二次备课
二、词语网络
【开天辟地】古代神话传说,盘古氏开辟天地,开始有人类历史。后常比喻空前的,自古以来没有过的。颂扬开创伟大事业,也称“开天辟地”。如:感谢那些开天辟地,披荆斩莽的英雄们!只有你们才配承受这最高的幸福,最大的快乐。
【不屈不挠】比喻在压力和困难面前不屈服,表现十分顽强。屈、挠,弯曲。
课时间
2012年月日
聂传浩
上课时间
第周周月日
班级节次
课题
期中复习第一专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七提炼语意(四)》
课题《专题七|提炼语意》(四)总课时数第节教学
目标
把一段话中的主要内容和重要信息提取出来,再用简约的文字准确无误地概括出来。
教学重难点1,把握由物及人、由事及理的思路,源于文本,准确概括。
2,把握材料内容,对之作出针对性的评价。
教学
参考
《语文教学参考书》
授课方法自主探究合作研讨
教学辅助手段
多媒体-
专用教室-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二次备课
(二)寓言(哲理故事)类提炼
寓意(哲理故事)提炼题一般是给一则或
几则寓言材料或其他具体性很强的材料,要求
提炼出一定的哲理或抽象的意义。
它与常见
的提炼题不同,它提炼的结果往往不是原文内
容本身,而是原文叙述反映了什么,说明了什
么,要求能够把握事物的属性或共性,综合性
强。
[解题方略]
寓言类材料巧提炼
做这类题要先整体把握材料内容,再透过
现象看本质,从具体材料中提炼出具有一般意
义的道理来。
作答时要把握由物及人、由事及理的思
路,源于文本,准确概括。
或者,把握材料内
容,对之作出针对性的评价。
题型二议论类
以议论方式为主的语段,其主要信息包
括:议论的中心话题,证明中心论点的论据、
结论等。
[例5] (2013·浙江高考)
用一句话概括下面这则文字的寓
意。
不超过25个字。
(4分)
太阳怨云:“你为什么总是
匆匆跑掉?”云怨风:“你为什
么吹得我站不住脚?”风怨太
阳:“你为什么总是用灼热的鞭
子赶着我跑?”最后,雨一直下
不来,禾苗干死了。
[解析] 概括寓意要结合寓言
故事的内容全盘考虑,并由故事
表面出发,结合生活现实揭示深
层意蕴。
由果溯因不难得出答案,
本则故事的结果是“雨一直下不
来,禾苗干死了”,原因是“阳”
“云”“风”互相“怨”。
[参考答案] 讽刺那些不承担责
任、互相推诿而误事的现象。
教学教学二次备课
过程设计
议论类提炼语意题的3方法
(1)找中心句
中心句一般安排在语段开头,起领起作
用;或在结尾,起概括、总结的作用。
(2)抓主要信息
有些语段,包含的信息量大,在阅读时一
定要通过辨别和筛选,抓住主要信息,在此基
础上组织好语句,进行概括。
(3)提炼观点
对一些议论性语段,要根据语段论证的层
次结构、句间关系等,逐层分析,把握作者的
观点、态度,然后按题目要求提炼观点。
题型三说明类(含下定义类)
以说明方式为主的语段,其主要信息是
“被说明的事物,被说明事物的主要特征,说
明的目的”等。
说明类提炼语意题一般要求考
生根据材料概括事物的性质、特征、成因等主
要信息,即一般说明类提炼语意题和给某一概
念下定义。
1.一般说明类提炼
2.下定义类
下定义,就是用简短明确的语句揭示概
念的内涵,即揭示概念所反映的对象的特点或
本质的一种逻辑方法。
说明类提炼语意题的4步骤
此类试题一般要求根据材料
概括其主要信息(内容),或对一
事物作解释。
一般采用以下方法
进行概括提炼:
第一步,通读全部(语段)材
料,弄清材料(语段)的说明对象。
第二步,抓住被说明事物(人
物)的特征,即事物(人物)的性
质、特点、成因、作用、功能等。
第三步,分析材料(语段)共
涉及哪些方面,并准确、简要地
概括归纳。
有时需要弄清材料(语
段)说明方法的作用,以便更好地
概括归纳。
第四步,推敲表述,通顺、
连贯、清晰、不改变原意是基本
要求。
课外作业
教学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