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研究中可达性概念与计算方法梳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交通研究中可达性概念与计算方法梳理
摘要:可达性广泛应用于交通规划、城市规划、地理学等多个领域的研究。
然
而可达性的概念在不同的研究问题中定义的侧重方向不同,度量方法和指标也存
在差异。
本文以国内外相关研究为基础,对可达性的概念进行讨论,将可达性划
分为土地利用、交通、时间限制和个人四个因素,并对常用的计算方法进行总结。
关键词:可达性;可达性指标;交通规划
11.关于可达性概念的讨论
可达性的概念长久以来都是研究讨论的重点。
在国内,可达性的概念最早多
用于交通规划领域,因此对其概念的解释与应用大部分是从交通运输的可达性展
开的,多用于反映各个地点之间客货运输的便捷程度,强调交通出行的成本
[1][2][3]。
在Hansen(1959)[4]关于可达性的开创性文章中,对可达性的定义为
产生交互机会的潜力(the potential of opportunities for interaction)。
详细来说就
是位置1到位置2某项活动的可达性(例如工作岗位),其取值与位置2的活动
规模(如工作岗位数量)呈正相关,与两地之间的距离呈负相关。
可达性概念混乱的一个原因是Accessibility一词的多义性。
在英文语境中,Accessibility不仅仅表示可以到达某地的通达程度,更多的可以表示可获得性,如
获得某种服务、得到某种工作、可以到某所学校上学等均可以表示为Accessibility。
因此在城市规划或地理学研究领域,可达性(Accessibility)的关注点始终是城市
中某地的某人获得某种机会的难易程度,如果用于表示某个个体在周边某个范围
内获得某个岗位的难易程度,就包含了可达性中的出行、用地、时间、机会和个
人因素,成为一个结构完整的可达性概念;如果这种机会表示为从某地出发到达
另外一个地点的难易程度,便退化为我们常说的交通可达性。
此外,由于Accessibility中文翻译采用的“可达性”一词自身隐含了交通上可达性的概念,因此
国内可达性的概念十分模糊,在可达性计算时由于无法准确辨析研究问题与对应
的可达性概念,造成计量方法的误用。
本文中的可达性概念采用Geurs&Van Wee(2004)[5]的定义:“衡量土地应用
或交通系统使个体(一群)通过某种或多种交通方式来到达目的地或者实现某种
活动的能力的便捷程度指标”。
12.可达性包含的要素
可达性应分为四个要素:土地利用,交通,时间和个人。
目前研究领域内的
可达性基本都能由其中一个或多个要素的组合来表示。
具体要素内容如下:
12.1土地利用要素
土地利用要素反映的土地利用系统,包括(1)目的地提供的机会(包括工作、商店、医疗、社交和休闲设施等)的数量、质量和空间分布;(2)起点(即人
所居住的地方)对这些机会的需求;(3)需求和机会之间的冲突,可能会导致
限额机会(如学校教育和工作机会)的竞争。
12.2交通因素
交通因素描述的对象是交通系统,表现为个体通过某种交通方式实现起终点
之间出行的不方便程度。
包括时间(出行时间,等候时间和停车时间)、花费、
以及其他阻碍(包括出行方式的可靠性、舒适度、事故风险等)。
这种不便是供
需不平衡导致的。
设施供给包括最大行驶速度、道路数、公交设施时刻表、出行
花费等。
需求包括出行者和货运的需求。
12.3时间限制因素
时间限制表现在个体方面为个人的时间安排,如对上班族来说,工作期间休
闲娱乐场所对个人而言是不可达的;时间限制表现在机会方面为机会开放的时间,如部分商店在凌晨是关闭的,即不可达。
12.4个人因素
个人因素反映的是个人需求(取决于年纪、收入、教育水准、家庭情况等)、能力(取决于人们的身体状况、能否使用某种交通工具等)以及机会(取决于人
的收入,出行预算,教育水平等)。
这些特点影响一个人获得交通工具的水准,(例如能否驾车或者租借、使用车辆)以及空间分布的机会(例如是否拥有找到
工作的技能)。
这里引用若干例子来理解这几个要素:仅考虑交通因素的情况下,可达性概
念表示空间中出行起点与终点之间的通行的便利程度;如果想要表达某居民区周
边购物的便利程度(或商店的可达性),需要同时考虑交通因素和用地因素(商
店数量);如果想要表示某人在住所附近寻找夜班工作的便利程度,则需要考虑
个人因素(个人能力)、时间限制因素(夜晚空闲)、用地因素(工作岗位数)
和交通因素(是否太远)。
13.可达性的计量方法
理想状态下,可达性应包含以上各个属性,然而在实践中,根据所研究的观点,往往集中1~2个可达性要素的应用。
常用的几种计量方法如下:(1)基于设施的计量方法。
分析交通设施的服务水平,例如路网的拥挤水平
以及平均行程速度。
多用于交通规划方面。
(2)基于地点的计量方法。
分析某个地点的可达性,往往是在一个宏观层面上。
该方法用于描述某种空间分布的活动的可达性的水准。
例如从出发点开始
30min内能找到的工作岗位数。
更复杂的地点可达性计量可能包含某种活动的容
量限制,将竞争影响引入模型(如平衡系数法)。
(3)基于个人的计量方法。
分析个人层面的可达性,例如个体在给定的条件
下能够参与的活动的机会。
在Hägerstrand(1970)[6]的地理空间分析中,首次提出了该种可达性计量方法,即衡量对一个个体在环境中行为的自由度的限制。
(4)基于效用的计量方法。
这种方法源于经济学研究,分析从空间分布的活
动得到的(经济)效益。
四种方法考虑的因素如表1所示。
14.结语
本文就可达性和聚类两方面内容分别进行探讨。
首先,基于不同学者的研究
分析,讨论了可达性概念的内涵及其难于定义的原因,并给出了本文可达性的定义,即衡量土地应用或交通系统使个体(一群)通过某种或多种交通方式来到达
目的地或者实现某种活动的能力的便捷程度指标。
确定可达性概念后,对其所包
含的要素进行了分析研究,并给出了可达性的计量方法及指标计算方法。
参考文献
[1]杨家文,周一星.通达性:概念,度量及应用[J].地理学与国土研究,1999(02):62-67.
[2]李平华,陆玉麒.城市可达性研究的理论与方法评述[J].城市问题,2005(01):69-74.
[3]张生瑞,王超深,徐景翠.基于时间阻抗函数的路网可达性研究[J].地理科学进
展,2008(04):117-121.
[4]Hansen W G. How accessibility shapes land use[J].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Institute
of planners, 1959, 25(2): 73-76.
[5]Geurs K T, Van Wee B. Accessibility evaluation of land-use and transport strategies: review and research directions[J]. Journal of Transport geography, 2004, 12(2): 127-
140.
[6]Hägerstrand T. What about people in regional science?[C]//Papers of the Regional Science Association. Springer-Verlag, 1970, 24(1): 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