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填海项目竣工海域使用验收流程
广东省海域使用管理条例

广东省海域使用管理条例(2007年1月25日广东省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九次会议通过2007年1月25日公布自2007年3月1日起施行)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保护海域生态环境,促进海域资源合理开发和可持续利用,维护海域使用权人的合法权益,加强海域使用管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域使用管理法》及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条例所称海域,是指毗邻本省陆地的平均大潮高潮时水陆分界痕迹线向海一侧的内水及领海的水面、水体、海床和底土。
前款规定范围内持续使用特定海域三个月以上的排他性用海活动,以及对海域使用的监督管理,应当遵守本条例。
第三条海域属于国家所有。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使用海域,必须依法取得海域使用权。
第四条海域按照国家规定实行海洋功能区划制度。
海域使用必须符合海洋功能区划,并实行统一规划,计划使用,治理保护与合理开发相结合的原则。
第五条省人民政府海洋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全省海域使用的监督管理。
沿海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海洋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毗邻海域使用的监督管理。
沿海乡、镇人民政府协助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海洋行政主管部门做好海域使用的监督管理。
沿海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应当依照有关法律法规履行职责,协同海洋行政主管部门加强对海域使用的监督管理。
第二章海洋功能区划与海域使用规划第六条省人民政府海洋行政主管部门应当依据全国海洋功能区划,会同省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和沿海地级以上市人民政府编制全省海洋功能区划,经省人民政府审核同意后,依法报国务院批准。
沿海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海洋行政主管部门应当依据上级海洋功能区划,会同本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编制本行政区域海洋功能区划,经本级人民政府审核同意并报省人民政府批准后,报国务院海洋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编制海洋功能区划,应当符合国家有关编制原则和技术规范,并组织专家论证。
第七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修改海洋功能区划:(一)海域自然资源或者生态环境等发生重大变化,难以实施原确定功能的;(二)公共利益、国防安全需要的;(三)国家或者省进行重大能源、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需要的;(四)法律、法规规定需要变更海洋功能区划的。
工程竣工验收流程

工程竣工验收流程工程竣工验收是指在工程项目全部或部分完工后,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对工程质量、安全、环保等方面进行检查和评定,确认工程是否符合规定标准,具备投入使用条件的程序。
下面将介绍工程竣工验收的流程及相关注意事项。
一、前期准备。
在进行工程竣工验收前,首先需要做好相关的前期准备工作。
包括对竣工验收文件的准备,如施工图纸、设计文件、变更设计文件等;对工程质量的检查,包括建筑物结构、设备设施、材料使用等方面的检查;对工程环保、安全等方面的评估,确保工程符合相关标准要求。
二、验收程序。
1. 验收申请。
由建设单位向相关主管部门提出竣工验收申请,并提交相关材料和文件。
2. 验收组成。
主管部门组织验收组成员,包括建设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等相关人员,共同组成验收组。
3. 现场检查。
验收组对工程项目进行现场检查,包括建筑结构、设备设施、环保设施、消防设施等方面的检查,确保工程质量符合相关标准。
4. 文件审查。
验收组对施工图纸、设计文件、变更设计文件等进行审查,确认工程设计与实际施工情况是否一致,是否符合相关法规和标准。
5. 相关资料核查。
验收组对工程施工过程中的相关资料进行核查,包括施工记录、质量检测报告、材料使用记录等,确保施工过程符合相关规定。
6. 竣工验收报告。
验收组根据现场检查和文件审查情况,编制竣工验收报告,对工程项目的合格情况进行评定,并提出相关意见和建议。
三、注意事项。
1. 确保文件齐全。
在进行竣工验收前,建设单位需要确保相关文件的齐全性,包括施工图纸、设计文件、变更设计文件等,以便验收组进行审查和核实。
2. 保证现场整洁。
在进行现场检查时,建设单位需要确保工程项目的现场整洁,便于验收组进行检查和评定。
3. 配合验收组工作。
建设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等相关人员需要积极配合验收组的工作,提供必要的协助和支持,确保验收工作的顺利进行。
4. 及时整改不合格项。
如果在验收过程中发现工程项目存在不合格项,建设单位需要及时进行整改,并在验收报告中说明整改情况。
填海工程竣工验收报告

填海工程竣工验收报告1. 引言填海工程是指通过填充河口、海湾、海岸等水域,以扩大陆地面积或改善水域条件的工程活动。
本报告旨在对某填海工程的竣工验收进行总结和评估。
本文将按照以下步骤进行思考和撰写。
2. 竣工验收的背景和目的填海工程的竣工验收是对工程实施效果和合规性的评估,旨在确保工程符合设计要求、环保标准以及相关法律法规。
验证工程的技术指标和性能,对工程进行全面检查,以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
3. 竣工验收过程竣工验收过程应包括以下几个步骤:3.1 工程资料审核审核工程资料包括设计图纸、施工方案、质量检测报告等相关文档,以确认工程实施过程中是否符合相关规定和要求。
3.2 现场检查对填海工程的实际施工情况进行现场检查,包括填海材料的来源和使用情况、工程设备和施工工艺的合理性以及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措施等。
3.3 水质监测对填海工程周边水域的水质进行监测,以评估工程施工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监测内容包括水质中的悬浮物、有机物、重金属等指标,与相关环境标准进行对比分析。
3.4 工程质量检测对填海工程的安全性和质量进行检测,包括土地沉降、地下水位变化、工程结构稳定性等方面的测试和评估。
3.5 安全评估对填海工程的安全性进行评估,包括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措施、工程结构的稳定性以及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进行分析和评估。
4. 竣工验收的结果和评价根据上述竣工验收过程的评估结果,对填海工程的实施效果和合规性进行评价。
经过工程资料审核和现场检查,填海工程的实施过程符合设计要求和相关规定。
水质监测结果显示,周边水域的水质指标与环境标准相符,说明填海工程对生态环境影响较小。
工程质量检测结果显示,填海工程的土地沉降和地下水位变化在可控范围内,结构稳定性满足相关要求。
安全评估结果显示,填海工程的施工过程中安全措施得到有效实施,工程结构的稳定性良好。
综上所述,填海工程竣工验收结果良好,工程实施符合相关要求和标准,具备通过验收的条件。
5. 后续工作建议在竣工验收之后,建议进行以下后续工作:5.1 监测和评估继续对填海工程周边环境进行监测,特别是对水质进行长期监测,以评估填海工程的持续影响和效果。
国海规范(2016)3 号 《填海项目竣工海域使用验收管理办法》

填海项目竣工海域使用验收管理办法第一条为加强对填海项目的监督管理,规范填海项目竣工海域使用验收工作,根据《海域使用管理法》、《海域使用权管理规定》等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填海造地项目和含有填海用海类型的建设项目。
填海项目竣工海域使用验收(以下简称填海项目竣工验收)是指填海项目竣工后,海洋行政主管部门对海域使用权人实际填海界址和面积、执行国家有关技术标准规范、落实海域使用管理要求等事项进行的全面检查验收。
第三条国家海洋局负责全国填海项目竣工验收工作的监督管理。
国家海洋局负责组织实施国务院审批的填海项目竣工验收工作。
省、自治区、直辖市海洋行政主管部门负责组织实施本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审批的填海项目竣工验收工作。
以上负责填海项目竣工验收的部门统称为竣工验收组织单位。
第四条竣工验收的主要依据:(一)审批部门批准的海域使用权批复文件;(二)《海域使用管理法》、《海域使用权管理规定》等相关法律、法规;(三)海籍调查规程、填海项目竣工验收技术标准、规范等。
第五条海域使用权人应当自填海项目竣工之日起30日内,向相应的竣工验收组织单位提出竣工验收申请,提交下列材料:(一)填海项目竣工海域使用验收申请;(二)填海项目设计、施工、监理报告;(三)填海工程竣工图;(四)海域使用权证书及海域使用金缴纳凭证的复印件;(五)与相关利益者的解决方案落实情况报告;(六)其它需要提供的文件、资料。
第六条竣工验收组织单位受理符合要求的竣工验收申请材料后5日内,通知海域使用权人开展验收测量工作,编制验收测量报告。
海域使用权人可按要求自行编制验收测量报告,也可委托有关机构编制。
验收调查工作应当自收到开展验收测量工作通知(自行编制验收测量报告)或签订委托协议之日起20日内完成。
验收测量报告编制要求另行规定。
承担海域使用论证工作的技术单位不得承担同一项目验收测量工作。
第七条验收测量报告应当包括如下内容和成果:(一)填海工程竣工后实际填海界址(包括平面坐标和高程) 、填海面积测量情况;(二)实际填海与批准填海的界址和面积对比分析;(三)绘制相关图件;(四)其他需要说明的情况。
国家海洋局关于印发《填海项目竣工海域使用验收测量报告编写大纲》和《填海项目竣工海域使用验收测量技术要

国家海洋局关于印发《填海项目竣工海域使用验收测量报告编写大纲》和《填海项目竣工海域使用验收测量技术要求》的通知沿海省、自治区、直辖市海洋厅(局),北海分局、东海分局、南海分局:为了落实《国务院关于第二批清理规范192项国务院部门行政审批中介服务事项的决定》(国发〔2016〕11号)和《填海项目竣工海域使用验收管理办法》(国海规范〔2016〕3号)要求,进一步规范填海项目竣工海域使用验收工作,国家海洋局制定了《填海项目竣工海域使用验收测量报告编写大纲》和《填海项目竣工海域使用验收测量技术要求》,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本规范性文件自印发之日起施行。
国家海洋局2016年11月10日填海项目竣工海域使用验收测量报告编写大纲一、概述(一)任务由来介绍任务来源及报告编写工作的相关背景情况。
(二)工作依据列举开展测量工作依据的相关法律法规、技术规范以及基础资料等。
二、项目用海基本情况(一)项目用海位置说明项目用海所在的地理位置、区域范围、周边其他用海情况,并附清晰反映项目用海位置和相接用海情况的图件。
(二)项目用海批准情况说明项目用海批复或海域使用权出让合同记载的用海类型、用海方式、用海面积以及海域使用相关要求等,并附宗海图。
对宗海图采用的坐标系、投影参数等内容进行说明,列出宗海界址点坐标表。
(三)项目填海竣工情况介绍项目竣工后填海工程的平面布置、主要工程结构及工程的施工建设、成陆高程等情况,并附填海工程竣工图、典型工程结构断面图以及能清晰反映项目完成情况的遥感影像图或其它影像、照片等。
三、测量实施(一)测量单位基本情况说明开展填海竣工验收现场测量工作的单位资质、人员资格、测量仪器有效性等情况。
(二)测量基准说明测量采用的坐标系、投影方式等测量基准。
(三)控制测量说明控制测量采用的仪器设备和测量方法、控制点分布与控制网布设等情况,分析测量精度。
涉及坐标系转换的说明转换过程。
(四)界址测量说明界址点确定的依据和获取方法,界址点测量方法、测量作业过程和时间,海洋部门派员见证情况,并附填海竣工海域使用验收现场测量记录表和现场测量照片等。
工程验收流程和步骤

工程验收流程和步骤工程验收是确保工程项目按照规划和设计要求完成的过程。
它是工程建设的最后一道程序,也是保证工程质量的重要环节。
下面将以人类视角为基础,为大家详细介绍工程验收的流程和步骤。
第一步:筹备阶段在工程建设完成之前,需要进行筹备工作。
这包括明确工程项目的目标、范围和要求,编制工程验收计划,确定验收的主要内容和标准,以及组织验收工作的人员和专家团队。
第二步:准备工作在开始进行工程验收之前,需要进行一系列准备工作。
这包括准备验收所需的资料和文件,如工程设计图纸、施工合同、工程质量检测报告等。
同时,还需要对工程项目进行全面检查,确保各项工作已经按照规划完成。
第三步:实地勘察工程验收的重要环节是进行实地勘察。
验收人员和专家团队将实地对工程项目进行检查,查看工程质量、施工合规性和安全性等方面的情况。
他们将仔细观察工程项目的各个部分,与设计要求进行比对,确保工程项目达到预期效果。
第四步:技术评估在实地勘察完成后,验收人员和专家团队将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技术评估。
他们将综合考虑工程项目的质量、安全性、可靠性等方面的指标,评估工程项目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和相关标准。
评估结果将作为工程验收的重要依据。
第五步:文件审查除了对工程项目进行实地勘察和技术评估外,还需要进行文件审查。
验收人员和专家团队将仔细审查工程项目相关的文件和资料,包括设计图纸、施工合同和质量检测报告等,以确保工程项目的合规性和完整性。
第六步:验收报告在完成实地勘察、技术评估和文件审查后,验收人员和专家团队将根据他们的观察和评估结果编写验收报告。
该报告将详细描述工程项目的情况,包括工程项目的优点和不足之处,并提出改进建议和意见。
第七步:验收决策根据验收报告和专家团队的意见,相关部门将作出验收决策。
如果工程项目符合设计要求、相关标准和合同约定,则可以进行正式的工程验收。
如果工程项目存在问题或不符合要求,则需要进行改进和整改,直到达到验收标准为止。
通过以上流程和步骤,工程验收将确保工程项目按照规划和设计要求完成,保证工程质量和安全性。
验收程序的基本流程

验收程序的基本流程
验收程序是确保项目、产品或服务达到预期质量标准的重要环节。
以下是验收程序的基本流程:
1. 制定验收计划:明确验收的范围、标准、时间安排和责任人员。
2. 提交验收申请:相关方提交验收申请,附上相关的文档、报告等资料。
3. 审查验收资料:对验收申请资料进行审查,确保其完整性和准确性。
4. 确定验收方法:根据项目特点,选择合适的验收方法,如现场检查、测试、演示等。
5. 实施验收:按照验收计划和验收方法,对项目进行全面检查和评估。
6. 记录验收结果:详细记录验收过程中的发现的问题、缺陷以及符合要求的部分。
7. 问题整改:对于验收中发现的问题,要求相关方进行整改,并跟踪整改情况。
8. 编写验收报告:根据验收结果,编写详细的验收报告,包括验收结论、问题及整改情况等。
9. 审批验收报告:验收报告需经过相关部门或人员的审批,确保验收结论的准确性和公正性。
10. 完成验收:审批通过后,宣布项目验收完成,相关方进行后续的收尾工作。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类型的项目可能会有不同的验收流程和要求,具体的验收程序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优化,以确保验收的科学性、公正性和有效性。
《填海项目竣工海域使用验收管理办法》国海规范(2016)3 号

《填海项目竣工海域使用验收管理办法》国海规范(2016)3 号填海项目竣工海域使用验收管理办法第一条为加强对填海项目的监督管理,规范填海项目竣工海域使用验收工作,根据《海域使用管理法》、《海域使用权管理规定》等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填海造地项目和含有填海用海类型的建设项目。
填海项目竣工海域使用验收(以下简称填海项目竣工验收)是指填海项目竣工后,海洋行政主管部门对海域使用权人实际填海界址和面积、执行国家有关技术标准规范、落实海域使用管理要求等事项进行的全面检查验收。
第三条国家海洋局负责全国填海项目竣工验收工作的监督管理。
国家海洋局负责组织实施国务院审批的填海项目竣工验收工作。
省、自治区、直辖市海洋行政主管部门负责组织实施本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审批的填海项目竣工验收工作。
以上负责填海项目竣工验收的部门统称为竣工验收组织单位。
第四条竣工验收的主要依据:(一)审批部门批准的海域使用权批复文件;(二)《海域使用管理法》、《海域使用权管理规定》等相关法律、法规;(三)海籍调查规程、填海项目竣工验收技术标准、规范等。
第五条海域使用权人应当自填海项目竣工之日起30日内,向相应的竣工验收组织单位提出竣工验收申请,提交下列材料:(一)填海项目竣工海域使用验收申请;(二)填海项目设计、施工、监理报告;(三)填海工程竣工图;(四)海域使用权证书及海域使用金缴纳凭证的复印件;(五)与相关利益者的解决方案落实情况报告;(六)其它需要提供的文件、资料。
第六条竣工验收组织单位受理符合要求的竣工验收申请材料后5日内,通知海域使用权人开展验收测量工作,编制验收测量报告。
海域使用权人可按要求自行编制验收测量报告,也可委托有关机构编制。
验收调查工作应当自收到开展验收测量工作通知(自行编制验收测量报告)或签订委托协议之日起20日内完成。
验收测量报告编制要求另行规定。
承担海域使用论证工作的技术单位不得承担同一项目验收测量工作。
填海项目竣工海域使用验收测量技术要求

填海项目竣工海域使用验收测量技术要求
1总体要求
1.1 工作内容
填海项目竣工验收工作内容分为外业测量工作和内业整理
工作,外业测量工作包括控制测量、界址测量等,内业整理包括测量资料处理分析、面积计算、图件编绘、报告编写等。
1.2 资料收集
填海项目竣工验收外业测量作业前应收集但不限于以下资
料:本项目及相接项目用海批复或海域使用权出让合同,海域使用论证报告,填海工程项目设计、施工、监理报告,填海工程竣
工图、遥感影像图件等,以及填海项目附近的平面控制点等资料。
1.3 测量基准
坐标系:采用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CGCS2000)。
地图投影:一般采用高斯-克吕格投影,以宗海中心相近的0.5°整数倍经线为中央经线。
成图比例尺及分幅以能清晰反映
填海项目实际用海的平面形状及界址点分布为宜。
深度基准:采用当地理论最低潮面。
1.4 测量精度
平面控制点的定位精度应不超过±0.05m。
界址点平面精度按照《海籍调查规范》和《海域使用面积测量规范》的规定执行。
- 1 -。
关于印发加强我省填海造地管理的通知(粤海渔[2004]146号)
![关于印发加强我省填海造地管理的通知(粤海渔[2004]146号)](https://img.taocdn.com/s3/m/b85e35f6ba0d4a7302763ab7.png)
广东省海洋与渔业局文件广东省国土资源厅粤海渔…2004‟146号关于印发加强我省填海造地管理的通知各沿海市、县(市、区)国土资源局、海洋与渔业局:现将《关于加强我省填海造地管理的通知》(下称《通知》)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并通知围填海造地竣工的单位和个人,按《通知》有关要求,申办竣工验收和换发土地使用证有关手续。
在执行中有何问题,请及时向省国土资源厅和省海洋与渔业局反映。
二〇〇四年十月九日关于加强我省填海造地管理的通知为加强我省围填海海域及填海形成的土地的使用管理,理顺相关使用权关系,根据国家和省的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对围填海海域及围填后形成的土地的使用管理问题作出如下规定:一、使用海域进行围填造地的项目,必须符合我省大比例尺海洋功能区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市总体规划。
二、凡围填海造地项目都要按照国家和省有关海域使用管理、土地使用管理的法律、法规和《关于加强沿海滩涂及海域使用管理的通知》(粤海水…1999‟195号文)的规定,并按下列要求申请办理:1、需要使用海域进行围填造地的单位和个人,先向县级以上海洋行政主管部门提出围填海造地使用海域的申请。
2、市县海洋行政主管部门会同级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依法对围填海造地项目使用海域进行审查后报省海洋管理部门审核,再征得省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意见后报省人民政府审批。
属于国务院审批的用海项目,按有关规定由省海洋行政主管部门报国家海洋局审核。
3、围填海造地项目批准后,使用海域的单位和个人按海域使用的有关规定,到海洋行政主管部门办理海域使用权证书,缴纳海域使用金。
三、围填海造地项目竣工后,海域使用权人应持下列证明文件向省海洋行政主管部门和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申请项目竣工验收:1、海域使用权证书;2、围填海造地项目批准文件;3、海域使用金缴纳凭证。
四、海域使用权人提交项目竣工验收申请后,由省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委托具有地籍测绘资格的测绘队伍进行项目竣工测量。
广东省项目用海政策实施工作指引

广东省项目用海政策实施工作指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项目用海基本原则)海域使用应当遵守国家和省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和项目用海政策规定,落实国土空间规划、海洋生态红线的管控要求,坚持生态优先、保护优先、集约节约、严格保护的原则。
本指引引用的相关文件清单见附录,并可在广东省自然资源厅门户网站(/)查询(不公开或依申请公开文件除外)。
第二条(项目用海涉及的内容)本指引重点对海域使用涉及的用海申请与预审、用海审批、填海项目竣工验收、海域使用金征收、海域使用权不动产登记、海底电缆管道勘测及铺设、海上风电、海砂市场化出让、围填海历史遗留问题处理等涉及的政策要点予以归纳说明。
第三条(海域依法管理的范围)经省人民政府批准公布的海岸线,为陆域、海域的管理分界线。
海岸线向陆一侧区域按照土地管理的法律法规管理,海岸线向海一侧区域按照海域使用管理法律法规管理。
海域使用必须依法办理用海手续。
第四条(平等对待各类用海主体)各级自然资源主管部门应当坚持公平、开放、透明的市场规则,对项目用海中各种所有制经济体一视同仁、平等对待。
第二章项目用海申请与预审[1]第五条(海域使用论证)使用海域应当依法进行海域使用论证。
(一)申请人自行组织或委托技术单位编制海域使用论证报告;(二)海域使用论证报告需由自然资源部门组织专家评审,评审通过的海域使用论证报告有效期三年。
1.国务院审批的用海项目:自然资源部受理后,委托有关单位组织专家对海域使用论证报告进行评审;2.省人民政府审批的用海项目:(1)省自然资源厅直接受理的用海项目,省自然资源厅组织专家对海域使用论证报告进行评审;(2)其余的用海项目,由地级以上市自然资源主管部门组织专家对海域使用论证报告进行评审。
第六条(项目用海受理方式)项目用海受理方式包括属地受理、逐级审查和直接受理两种方式。
(一)属地受理、逐级审查方式:海域使用申请人向所在地县(区)级或者不设区的地级市自然资源主管部门提出海域使用申请,跨管理海域的直接向共同的上一级自然资源主管部门提出申请。
填海项目竣工海域使用验收管理办法

关于印发《填海项目竣工海域使用验收管理办法》的通知(国海发〔2007〕16号)沿海省、自治区、直辖市海洋厅(局):为了加强对填海项目的监督管理,规范填海项目竣工海域使用验收工作,根据《海域使用管理法》和《海域使用权管理规定》等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我局制订了《填海项目竣工海域使用验收管理办法》。
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二○○七年六月十一日填海项目竣工海域使用验收管理办法第一条为加强对填海项目的监督管理,规范填海项目竣工海域使用验收工作,根据《海域使用管理法》、《海域使用权管理规定》等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填海造地项目和含有填海用海类型的建设项目。
填海项目竣工海域使用验收(以下简称填海项目竣工验收)是指填海项目竣工后,海洋行政主管部门对海域使用权人实际填海界址和面积、执行国家有关技术标准规范、落实海域使用管理要求等事项进行的全面检查验收。
第三条国家海洋局负责全国填海项目竣工验收工作的监督管理。
国家海洋局负责组织实施国务院审批的填海项目竣工验收工作。
省、自治区、直辖市海洋行政主管部门负责组织实施本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审批的填海项目竣工验收工作。
以上负责填海项目竣工验收的部门统称为竣工验收组织单位。
第四条竣工验收的主要依据:l、审批部门批准的海域使用权批复文件;2、《海域使用管理法》、《海域使用权管理规定》等相关法律、法规;3、海籍调查规程、填海项目竣工验收技术标准、规范等.第五条海域使用权人应当自填海项目竣工之日起30日内,向相应的竣工验收组织单位提出竣工验收申请,提交下列材料:(一)填海项目竣工海域使用验收申请;(二)施工过程海域使用动态监测报告;(三)填海项目设计、施工、监理报告;(四)填海工程竣工图;(五)海域使用权证书及海域使用金缴纳凭证的复印件;(六)与相关利益者的解决方案落实情况报告;(七)其它需要提供的文件、资料.第六条竣工验收组织单位受理符合要求的竣工验收申请材料后5日内,通知海域使用权人开展验收测量工作。
海滩养护与修复工程验收技术方法

海滩养护与修复工程验收技术方法
海滩养护与修复工程是为了保护海岸线及其生态环境而进行的
一项重要工作。
为了确保工程质量,必须对其进行验收。
以下是海滩养护与修复工程验收技术方法:
1. 现场勘查:验收人员需要到工程现场进行实地勘查,了解工
程现场情况、观察工程施工情况以及工程成果。
2. 工程文件:验收人员需要查看工程文件,包括工程设计图纸、施工方案、验收报告等。
3. 海滩植被和生物:验收人员需要检查工程后海滩上的植被和
生物,了解其是否受到影响。
4. 海滩形态:验收人员需要通过现场勘查、图纸对比等方式了
解海滩形态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5. 工程质量:验收人员需要对工程质量进行检查,包括防波堤、填海造地、护岸、沉箱等工程的质量是否符合要求。
6. 安全问题:验收人员需要检查工程的安全性,包括海滩上的
人员是否安全、工程是否会对周围环境造成影响等。
7. 防护措施:验收人员需要检查工程所采取的防护措施是否到位,包括防风、防浪、防海蚀等。
8. 环保问题:验收人员需要检查工程对环境的影响,包括是否
存在环保问题等。
以上是海滩养护与修复工程验收技术方法,通过严格的验收程序,确保工程的质量和安全,保护海岸线及其生态环境。
填海项目竣工海域使用验收测量工作若干问题探讨

填海项目竣工海域使用验收测量工作若干问题探讨发表时间:2019-10-10T12:22:49.807Z 来源:《建筑模拟》2019年第33期作者:冯源[导读] 自从国家海洋局颁布了海域相关管理法规和技术体系并且实施之后,海域的使用得到了有效的监管,但仍存在着一些问题,竣工海域验收测量时面积容易有误差、验收标准还比较不明晰、管理办法还有可完善的余地。
冯源中铁广州工程局集团第三工程有限公司广东肇庆 213200摘要:自从国家海洋局颁布了海域相关管理法规和技术体系并且实施之后,海域的使用得到了有效的监管,但仍存在着一些问题,竣工海域验收测量时面积容易有误差、验收标准还比较不明晰、管理办法还有可完善的余地。
本文就验收时测量面积容易有误差等问题进行探讨并提出可行的策略建议进行说明。
关键词:填海项目、海域、验收、测量引言:沿海地带的经济发展远强于内陆地带,但在高速的经济发展过程中滋生了关于用地问题的矛盾,很多地方提出填海造地的方案试图解决用地矛盾,国家海洋局相关机构对填海、围海等一系列对海洋环境造成危害的情况进行严格管控,填海所使用的海域必须要达到环境监测的要求,填海项目工程对海域取得使用权之后,有一个很重要的步骤就是验收填海项目的海域使用,竣工后必须做好验收测量工作,只有这些要求都达到标准了才可以换取土地使用证,拥有土地的使用权。
一、填海项目竣工验收工作的现状我国沿海城市海域资源被开发利用的速度越来越快,进入竣工验收步骤的填海项目也在逐渐增多,海域管理日趋精细化。
但在竣工验收工作中其实存在着不少问题,主要原因是竣工验收过程的实行时间较短,实施管理中规定不是特别明晰或者个别条例有点过时;还有填海竣工验收没有明确前提条件,比如“竣工”没有一个明确的时间概念规定,何种程度才能算竣工;加之填海是一项相当浩大的工程,很多时候难免要以分期的方式进行验收,关于分期验收也没有明晰的规定;从事验收工作的相关工作人员程度不一、素质也各有高低,对从业人员没有明确的资格认定,也没有提供定期的培训,这些都在无形中加大着竣工验收工作的难度。
广东省省管用海项目海域使用论证报告技术审查工作流程规范

广东省省管用海项目海域使用论证报告技术审查工作流程规范一、目的和依据为规范广东省省管用海项目海域使用论证报告(以下简称“论证报告”)审查流程,保证海域使用论证评审质量,提高海域使用论证技术审查工作效率,根据《自然资源部关于取消“海域使用论证单位资质认定”后加强事中事后监管的公告》(2019年第13号)、《自然资源部关于规范海域使用论证材料编制的通知》(自然资规〔2021〕1号)、《关于印发海域使用论证技术导则的通知》(国海发〔2010〕22号)、《海域使用论证报告技术审查导则》(T/CAOE 1-2018)、《广东省自然资源厅关于印发<广东省项目用海政策实施工作指引>的通知》(粤自然资函〔2020〕88号)等相关规定,对广东省省管项目海域使用论证报告技术审查制定本流程规范。
二、适用范围本规范适用于广东省自然资源厅(以下简称“省厅”)委托广东省海洋发展规划研究中心(以下简称“海洋中心”)开展的省管用海项目的海域使用论证报告技术审查工作。
三、工作原则公开公正。
依法向社会公开论证报告,流程透明公开,随机抽选论证专家,确保评审工作的科学性,审查结果的公正性。
科学规范。
严格遵照海域使用论证技术规范,设定审查内容和要求,坚持审查工作的科学性和规范性,保障审查结果的客观性和权威性。
便民高效。
明确工作流程,严格办理时间,认真严谨开展技术审查工作,提高审查效率,严守工作纪律,保守工作秘密,自觉接受社会监督。
四、工作流程图1 审查工作流程图(一)前期准备阶段1.报告受理论证报告审查资料(附件1)经省厅海域处(以下简称“海域处”)受理后转入海洋中心,由海洋中心负责登记和项目建档,填写海域使用论证项目技术审查流程记录表(附表1),纳入审查项目库进行动态跟踪管理。
2.报告初审海洋中心在收到论证报告审查资料后3个工作日内完成初审。
初审内容包括:(1)论证报告是否真实、齐全、完整,论证报告的编制是否符合相关规范要求,用海图件是否规范,用海期限是否合理;(2)项目用海有无权属争议,编制主体有无失信行为;(3)论证报告公示稿是否满足保密要求,保密承诺书(附件2)是否已签订。
填海工程施工流程

填海工程施工流程一、前期准备工作填海工程施工前,需要进行各项准备工作,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1.1 工程规划设计填海工程施工前需要进行详细的规划设计,确定填海区域、填海深度、填海方式等关键参数。
同时,还需要对周边环境进行评估,确保填海工程不会对周边环境造成不良影响。
1.2 地质勘察地质勘察是填海工程前必须进行的一项重要工作。
通过地质勘察,可以了解填海区域的地质情况、土层结构等信息,为后续施工提供依据。
1.3 环境评估环境评估是为了确定填海工程对周边环境所产生的影响,并制定相应的措施来减轻这些影响。
1.4 安全评估安全评估是为了确定填海工程所涉及的危险因素,并制定相应的安全措施来保障施工人员和周边居民的安全。
二、施工准备阶段2.1 施工方案制定根据前期准备阶段所获得的信息和数据,制定填海工程的施工方案。
施工方案需要包括填海区域的布局、填海方式、填海深度等关键参数。
2.2 施工资料准备根据施工方案,准备所需的施工资料,包括但不限于图纸、设计说明书、技术规范等。
2.3 施工设备采购根据施工方案和资料要求,采购所需的施工设备和材料,确保施工过程中所需的设备和材料能够及时到位。
三、实际施工阶段3.1 建立基础设施在进行填海之前,需要先建立一定的基础设施。
这些设施包括但不限于码头、船坞、堤坝等。
这些基础设施可以为后续的填海作业提供便利条件。
3.2 疏浚作业疏浚是指清除填海区域内的泥沙和其他杂质,以便后续的填海作业能够顺利进行。
疏浚作业通常采用挖掘机等大型机械进行。
3.3 土方开挖土方开挖是指将填海区域内的土壤开挖出来,并运输到指定的地点进行处理。
土方开挖需要根据施工方案和设计要求,确定开挖深度和范围。
3.4 填海作业填海作业是整个填海工程的核心环节。
根据施工方案,选择适当的填海方式,进行填海作业。
常用的填海方式包括挖沙填海、引水灌浆等。
3.5 建设护岸在填海完成后,需要建设护岸来保护填海区域免受波浪侵蚀。
护岸的建设需要根据设计要求和实际情况确定具体的建设方案。
潮州海域使用权的审核、审批办理(流程、材料、地点、费用、条件)

潮州海域使⽤权的审核、审批办理(流程、材料、地点、费⽤、条件)⼀、办理条件符合下列全部条件,可提出申请:1)符合海洋功能区划;2)海域界址清楚、⾯积准确、权属明确;3)符合海上交通安全和航道畅通的要求;4)符合维护国家安全的需要;5)经海域使⽤论证可⾏;6)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条件;7)⽤海事业单位、企业、社会组织、个⼈在项⽬⽤海申请前,先取得市级以上海洋⾏政主管部门同意开展前期⼯作的意见;8)市级以上海洋⾏政主管部门组织有关专家和涉海部门进⾏海域使⽤论证,评审通过后出具⽤海项⽬预审意见。
⼆、办理材料项⽬所在地政府出具的相关的风险评估报告营业执照、法⼈代表⾝份证、组织机构代码证等需项⽬所在地海洋渔业部门加盖的公章包括海洋功能区划符合性分析、国防安全航运交通安全影响评估、利益相关者可协调性分析等,由申请⼈⾃⾏编制或委托相关资质单位提供,加盖公章项⽬公⽰材料包括项⽬⽤海在当地主要媒体进⾏公⽰的相关材料原件需加盖公章需加盖公章涉海部门相关意见;开展的相关专题研究,如项⽬⽤海对⽔⽂⽔动⼒、海洋⽣态环境、防洪纳潮、泥沙冲淤等专题研究。
复印件需加盖公章取得⽤海项⽬预审意见需提交以下材料:关于出具⽤海预审意见的书⾯请⽰,海域使⽤论证报告书(报批稿)。
三、办理流程⽹上办理流程1.申请。
申请⼈登录⼴东省⽹上办事⼤厅潮州分厅提出申请,上传电⼦材料。
2.受理。
接收受理⼈员对材料进⾏预审,在2个⼯作⽇之内提出预审意见,作出受理决定。
申请⼈符合申请资格,且材料齐全、格式规范、符合法定形式的,予以受理出具电⼦版《受理回执》;申请⼈不符合申请资格或材料不齐全、不符合法定形式的,由申请补齐材料后重新登录⽹站提出申请。
3.审查。
受理后,审查⼈员对材料进⾏审查。
在3个⼯作⽇内提出审查意见,报决定⼈。
决定⼈在2个⼯作⽇内作出决定。
符合条件的,上报市政府审批或省海洋与渔业局审核;不予通过的,出具《不予许可决定书》。
审查过程,发现材料需补正的2个⼯作⽇内向申请⼈提出补正要求,出具《申请材料补正告知书》,申请⼈按要求补正后重新受理审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广东省填海项目竣工海域使用验收流程
为落实《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推动我省海域和无居民海岛使用“放管服”改革工作的意见》(粤府办〔2017〕62号)精神,根据《填海项目竣工海域使用验收管理办法》(国海规范〔2016〕3号)和《广东省国土资源厅广东省海洋与渔业厅关于加强围填海成陆土地利用和管理若干问题的通知》(粤国土资规字〔2018〕2号)等的规定,制定地级以上市承接省级填海项目竣工验收工作流程如下:
一、申请
(一)申请条件。
省级权限批复的填海造地用海项目和含有填海用海类型的建设项目,在填海工程竣工后,海域使用权人依据《填海项目竣工海域使用验收管理办法》(国海规范〔2016〕3号)向项目所在地级以上市自然资源主管部门(以下简称:自然资源部门)提出填海项目竣工验收申请。
(二)申请提交时间。
海域使用权人应当自填海项目竣工之日起30日内,向自然资源部门提出竣工验收申请。
(三)材料要求。
竣工验收申请需提交下列材料一式三份:
1.填海项目竣工验收申请;
2.填海项目设计、施工、监理报告;
3.填海工程竣工图;
4.与相关利益者的解决方案落实情况报告;
5.其它需要提供的文件、资料。
(四)材料审核。
自然资源部门受理竣工验收申请后对材料进行审核,符合要求的,书面通知海域使用权人开展验收测量工作,编制验收测量报告。
不符合要求的,应当当场或者在五日内一次告知申请人需要补正的全部内容,逾期不告知的,自收到申请材料之日起即为受理,不予受理的竣工验收申请,应当出具加盖本行政机关专用印章和注明日期的书面凭证。
二、编制报告
(一)编制时间。
验收调查工作应当自收到开展验收测量工作通知(自行编制验收测量报告)或签订委托编制验收测量报告协议之日起20日内完成。
(二)编制报告要求。
海域使用权人应按照《填海项目竣工海域使用验收测量报告编写大纲》和《填海项目竣工海域使用验收测量技术要求》(国海规范〔2016〕7号),自行或委托具有海洋测绘资质的机构编制测量报告,报告应当包括如下内容和成果:
1.填海工程竣工后实际填海界址(包括平面坐标和高程)、填海面积测量情况、成陆土地的空间坐标相关信息;
2.实际填海与批准填海的界址和面积对比分析;
3.绘制相关图件;
4.其他需要说明的情况。
(三)测量的监管。
自然资源部门应全过程监督和见证验收测量工作。
三、验收
(一)提交验收材料。
海域使用权人编制完成填海项目验收测量报告后,以送审稿形式一式三份提交自然资源部门。
(二)验收的组织。
自然资源部门和有关县(市、区)自然资源主管部门以及与填海项目无利害关系的有关专家组成验收组,开展评审验收工作。
(三)验收主要任务
1.审议验收测量报告;
2.审查填海成陆土地纳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情况;
3.检查国家和行业有关技术、标准和规范的执行情况;
4.对竣工验收中的主要问题,提出解决方案或意见;
5.出具竣工验收意见。
(四)验收步骤
1.内业审查;
2.现场检查;
3.听取海域使用权人、施工单位、验收测量报告编制单位等的报告,提出验收意见。
四、验收结果
(一)验收合格。
验收合格的项目,海域使用权人在验收评审会后,向自然资源部门提交竣工验收测量报告报批稿和相关情况说明材料。
自然资源部门在收到材料后10日内,以省自然资源主管部门名义出具竣工验收合格批复文件。
(二)验收不合格。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验收不合格:
1.不合理改变批准范围或超批复面积实施填海的;
2.没有落实海域使用批复文件要求。
自然资源部门对围填海项目进行竣工验收时,应把围填海项目是否按要求纳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作为重要依据,凡不符合有关规定和要求的,一律不得通过验收。
对验收不合格项目由自然资源部门发限期整改通知书,要求海域使用权人限期整改,整改完成后重新提出竣工验收申请。
海域使用权人没有整改或整改后仍存在问题的,由自然资源部门按照《海域使用管理法》第四十二条及相关法律规定进行处理。
五、后续工作
(一)测量数据管理。
自然资源部门在完成验收工作的5日内将验收测量数据反馈省海域使用动态监视监测机构,将竣工验收合格项目的数据入库,市、县海域使用动态监视监测机构按要求变更数据库,并同步共享给同级不动产登记机构。
(二)批复材料备案。
填海项目竣工验收工作结束后30日内,自然资源部门应当将竣工验收情况及有关材料报省自然资源厅,由省自然资源厅报送国家自然资源部备案,备案材料包括:
1.竣工验收情况;
2.竣工验收的有关材料。
(三)证书办理。
海域使用权人按程序到不动产登记机构申请办理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不动产登记,同时申请海域使用权注销登记(包括批准填海区域内未完成填海工程部分)。
六、其他
本规范自印发之日起30日后实施,有效期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