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地理优秀名师-人文地理
最新初中地理教师培训资料――新课标人教版初中七年级地理下册教材分析名师优秀教案

初中地理教师培训资料――新课标人教版初中七年级地理下册教材分析教师培训资料――新课标人教版初中七年级地理下册教材分析《七年级地理下册》主要学习区域性世界地理的知识。
涉及到大洲、地区、国家三个层面,这样安排是从宏观到中观到微观,既见“森林”又见“树木”,使学生对地理知识能够形成相对完整的印象和较为深刻的认识。
在教法上以读图为关键,从图中提取一定的地理信息,进而分析该地区自然环境的特征以及人文环境特征。
下面我从以下四个大的方面来谈:一、教材总体结构分析《七年级地理下册》(人教版)主要学习世界区域地理的知识,共分5章。
分别是:“第六章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第七章我们邻近的国家和地区”、“第八章东半球其他的国家和地区”、“第九章西半球的国家”、“第十章极地地区”。
教材每一节都由正文和非正文两部分组成。
非正文主要包括地图(地理景观图片、地理插图)、阅读材料和学生活动等,特别注重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能力的培养。
下面我就分别从正文、地图、阅读材料、学生活动来进行分析:1、“正文”部分: “正文”占教材的篇幅较小,正文文字是课文的主体,是《课标》要求学生必须掌握的地理基础知识,为全书的骨架。
2、“地图”部分:“地图”是地理的第二语言。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共有地图157幅。
其分布如表一。
教材中地图的表现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图文并茂,图文互补,是对正文的重要补充,是教材不可缺少的部分。
大量精选的地理景观图片(如:“死海”、“日本国的象征—富士山”、“北极景观”等)活跃了教材内容和表达形式,增添了教材的趣味性,深受学生喜爱。
表一《七年级地理下册》地图统计章次章名地图幅数自然地理人文地理我们生活的大洲——亚第六章 19 12 7洲第七章我们邻近的国家和地区 56 32 24第八章东半球其他国家和地区 42 19 23第九章西半球国家 31 6 25第十章极地地区 9 5 4 3、“阅读材料”部分:“阅读材料”是教材对正文的解释和补充。
人文地理学知识点总结(整理)

人文地理学知识点总结(整理)一、人文地理学的主要人物1、洪堡:德国地理学家,和李特尔被尊为近代地理学的开山大师。
对近代人文地理学的发展也有很重要的影响。
洪堡的伟大功绩在于使地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
他的成就主要在自然地理学方面,但他也注意到人地之间的相互关系,洪堡创立了因果原则、综合原则、比较原则等研究的基本方法,是地理学从古典的对地理现象的描述和记述,走向近代地理学解释和探讨因果关系,他强调地表事物的整体研究。
2、李特尔:近代人文地理学的开山大师。
他认为地理学研究的是人类家乡,要确立一门以人与自然的有机统一为基础的新的科学的地理学,致力于探究自然环境对人类历史的因果关系。
与洪堡不同的是,李特尔应用区域方法来论证人地关系,研究世界各地区不同地理现象的因果关系,他学术思想上最大的缺陷是,他把“人地关系“看作为“神的意志“。
3、拉采尔:人文地理学的创始人,致力于研究人类迁移、文化借鉴和人地关系,对人文地理学提出系统概括。
拉采尔被认为是地理环境决定论思想的引入者,在他著作中,阐述了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国家等的支配作用,是人文地理学理论体系中完整和系统的早期思想。
4、赫特纳:区域学派的代表人物。
他主张地理学应着重于空间分布的研究,区域地理学是地理学的核心,地理学研究的地域应是人类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所有自然界中与人类活动相互影响的一切要素,与自然环境相互联系的人文现象都是区域的特征。
5、施吕特尔:景观学派的创始人,他认为,地理学者应该首先着眼于地球表面可以通过感官察觉到的事物,着眼于这种感觉—景观的整体,他注重从历史的角度分析景观,探究一个原始景观转换成人文景观的过程,这就是地理学的主要任务。
6、森普尔:是拉采尔的学生,片名接受了拉采尔的环境决定观点,他大肆宣扬地理环境对人类体质、民族发展和国家历史有决定性影响。
7、亨丁顿:片面接受了拉采尔的环境决定论,突出人类文明只能在刺激性气候的地区才能有所发展等观点。
区域地理中国人文地理课件

优秀教育资源
提供优秀的教育资源,提升教育 质量。
中国的科技进步和创新发展
1
科技创新
积极推动科技创新,加强科研机构和企业的合作。
2
人工智能
发展人工智能技术,推动产业升级和经济发展。
3
高铁技术
中国高铁技术居世界领先地位,提高交通运输效率。
1 城市化进程
快速城市化改变了中国的 社会结构和人口分布。
2 乡村建设
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改善农民生活条件。
3 农民工问题
城市化带来了农民工问题, 需要加强社会保障和权益 保护。
中国的教育体系和教育改革
教育体系
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发展高等教 育和职业教育。
教育改革
推动素质教育,注重学生的全面 发展。
中国的政治制度和行政管理
1
中国共产党
一党执政,实行社会主义制度。
国家主席
2
国家元首,担任国家行政管理的重要角
色。
3
地方政府
分级管理,负责地方事务和经济发展。
中国的经济发展和资源利用
中国经济迅速增长,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利用丰富的矿产资源、农业资 源和人力资源,推动了国家的发展和现代化。
中国城市化和乡村建设
区域地理中国人文地理课 件
中国地理的丰富多样,包括地理位置和区划划分,人口分布和变化等。让我 们一起探索中国的人文地理特点吧。
中国的地理位置和区划划分
中国地理位置独特,位于东亚,毗邻14个国家,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多样 的地形地貌。中国地理区划划分包括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人口数量,占全球总人口的近20%。
沿海地区
人口密集,经济发展较快。
西部地区
人口稀疏,经济相对落后。
地理教案(湘教版)第五部分区域地理第二章第1讲课时87中国人文地理特征

课时87中国人文地理特征1.中国的农业(1)我国重要的农作物:①小麦;②水稻;③棉花;④甘蔗。
(2)农业分布①地区分布主要部门主要分布区东部地区种植业半湿润、湿润的平原地区林业东北、西南天然林区,东南部的人工林区渔业东部沿海、长江中下游地区西部地区畜牧业青海牧区、新疆牧区、西藏牧区、内蒙古牧区种植业有灌溉水源的平原、河谷和绿洲地区②作物分布作物主要分布地区主要粮食作物水稻秦岭—淮河以南春小麦古长城以北冬小麦古长城以南和秦岭—淮河以北主要经济作物棉花黄河、长江中下游地区,南疆花生山东、河南油菜长江流域甘蔗南部沿海、四川盆地甜菜 黑、吉、内蒙古、新 茶树秦岭—淮河以南的丘陵、山地2.中国的工业(1)四大工业基地:①辽中南工业基地,②京津唐工业基地,③沪宁杭工业基地,④珠江三角洲工业基地。
(2)密集分布区①沿铁路线:京广、京沪、哈大等铁路沿线,形成了多个具有全国意义的工业基地。
②沿河:黄河流域是能源开发的重要工业带;长江沿线形成了以上海、南京、武汉、重庆等城市为中心的沿江经济发达地带。
③沿海:集中了京津唐、辽中南、沪宁杭、珠江三角洲四大工业基地及经济特区和沿海开放城市等工业最发达的经济核心区。
(3)高新技术产业区①分布:多依附于大城市,呈现大分散、小集中的特点。
②开发差异⎩⎪⎨⎪⎧沿海:科技园区型高新技术产业沿边:贸易导向型产业内地:与军工有密切关系的产业3.中国的交通 (1)中国的铁路运输网①在我国铁路干线网中“五纵”a京沪线、京哈—b京广线、京九线、c太焦—焦柳线、宝成—成昆线“三横”京包—d包兰线、陇海—e兰新线、沪杭—浙赣—f湘黔—g贵昆线②在铁路干线的交会处,形成重要的铁路枢纽城市:京广线与陇海线交会处是h郑州;京广线与湘黔、浙赣线交会处是i株洲;京沪线和京哈线交会处是j天津。
③青藏铁路是我国海拔最高的铁路线。
④连接我国最大港口的铁路干线是京沪线和沪杭线。
⑤除了原有的铁路线外,在北京和上海之间,现在又修建了京沪高速公路、京沪高速铁路等交通线,主要原因是:缓解两个地区间的交通压力;客货分流,提高运输效率;提高运行速度;完善交通运输网。
人文地理和区域地理

36.(36分)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5)简述该区域城镇 形成与发展的自然条件, 判断喀什、和田与民丰3 个城镇服务范围的差异。 (7分)(实际得分4.59 分) 答案:有合适的水源 条件(2分),依托绿洲 发展(2分);服务范围 依次减小(3分)。 解析:第一问考查城镇形成与发展的自然区位因素,可从地形、气候、 典型错误: 1.学生惯用思维定势,未能结合情景抓主要矛盾:看到“自然条件” 水文、植被等方面考虑,不难发现,其优势因素主要集中在地形和水 就答成该区域地气水生土各要素的特点,如水资源少、水资源贫乏、 文两个要素。地形属于山前冲积扇,起伏平缓,节省建筑成本,减小 绿洲植被好等。2.审题不准:如将第一小问答成城镇的分布,如分布 建筑难度;水文则主要是有水资源,提供城市用水。第二问考查城市 在河流上、沿河流、道路分布;将第二小问答成绿洲面积大小、服务 地域结构、城市服务范围,读图根据绿洲面积的大小可以判断城市规 的好坏、等级的大小及交通发达程度等。3.对图中信息获取不够:不 模,并得出服务范围的大小。 能真正判断出服务范围的差异,如答喀什、和田、民丰范围不断扩大。
36.(36分)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本区域充分利用油气资源,积极推进库尔勒-库车-阿克苏石油天然 气化工带的形成,促进和带动经济快速发展。 (3)指出将塔中油田的石油运往库车和轮台炼油厂的合理方式及 其特点。(7分)(实际得分2.96分)
区域地理复习--西北地区(人文方面)

2.地形以高原和山地为主。 2.地形以高原和山地为主。 地形以高原和山地为主
天山(主要分布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境内)、阴山(主要分布于 东西走向的山脉: 内蒙古自治区境内)。 主要的盆地: 位于天山以北的准噶尔盆地,位于天山以南的塔里木盆地。 河西走廊(位于甘肃省境内)、宁夏平原(位于宁夏回族自治 其他的地形单元: 区境内)、河套平原(内蒙古自治区境内)。
返回
读图11.5,完成下表
地名 霍林河 石嘴山 玉门 克拉玛依 主要矿产 煤 煤 石油 石油 地名 主要矿产
白云鄂博 稀土、铁 稀土、 金昌 和田 阿勒泰 镍 宝石 金
11
②主要工业中心
内蒙古的白云鄂博稀土矿的探明储量占世界 内蒙古的白云鄂博稀土矿的探明储量占世界 白云鄂博稀土 的三分之二 包头是全国重要的钢铁和稀土冶炼基地。 包头是全国重要的钢铁和稀土冶炼基地。 是全国重要的钢铁和稀土冶炼基地 克拉玛依和玉门油田在全国石油的生产中占 克拉玛依和玉门油田在全国石油的生产中占 重要地位 河西走廓的金昌 是中国有名的“镍都” 金昌, 河西走廓的金昌,是中国有名的“镍都”。 煤矿:伊敏河 霍林河、元宝山、神府、 伊敏河、 煤矿 伊敏河、霍林河、元宝山、神府、东 胜、石嘴山 阿勒泰的黄金 和田的宝石也是驰誉海内 的黄金、 阿勒泰的黄金、和田的宝石也是驰誉海内 外的矿产资源。 外的矿产资源。
3、西北荒漠化的原因: 、西北荒漠化的原因: 自然原因: 地理位置:深居内陆、远离海洋, ⑴自然原因:①地理位置:深居内陆、远离海洋,海洋水汽来源 气候异常干旱。 地表松散物质(物质基础) 少,气候异常干旱。②地表松散物质(物质基础) ③大风吹杨 人为原因: ⑵人为原因:①过渡樵采 ②过度放牧 ③过渡农垦 ④水资源利用 不合理 4、治理: 、治理: 干旱农牧过渡区和旱农区: ⑴干旱农牧过渡区和旱农区:调整土地利用结构和采取防风沙 措施相结合;扩大林草比重,集约经营水土条件好的丘间低地; 措施相结合;扩大林草比重,集约经营水土条件好的丘间低地; 营造防护林;解决能源问题:如省柴灶、 营造防护林;解决能源问题:如省柴灶、沼气池 干旱地带沙漠边缘的绿洲:建立以绿洲为中心的防护林; ⑵干旱地带沙漠边缘的绿洲:建立以绿洲为中心的防护林;发 展节水农业;建草方格沙障和障内固沙植物相结合;解决能源 展节水农业;建草方格沙障和障内固沙植物相结合; 问题:如省柴灶、 问题:如省柴灶、沼气池 防治荒漠化的有效措施: 防治荒漠化的有效措施:恢复自然植被
初中区域地理五大主题

初中区域地理五大主题初中区域地理的五大主题通常包括:自然地理特征、人文地理特色、经济发展状况、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以及区域间的联系与合作。
以下是对这五大主题的简要概述:1. 自然地理特征自然地理特征主要关注一个地区的地形、气候、水文、植被和土壤等自然要素。
例如,可以探讨某地区的地形类型(如山地、平原、高原等),气候类型及其特点(如温带大陆性气候、热带雨林气候等),主要河流湖泊及其水文特征,植被分布和土壤类型等。
此外,还可以分析这些自然要素如何相互作用,共同塑造该地区的自然景观。
2. 人文地理特色人文地理特色主要研究一个地区的人口、文化、语言、宗教、风俗习惯等人文要素。
这包括分析人口分布和密度,主要民族和文化传统,宗教信仰及其影响,以及独特的节日、庆典和风俗习惯等。
通过了解这些人文要素,可以更好地理解该地区的社会风貌和人类活动。
3. 经济发展状况经济发展状况关注一个地区的产业结构、经济发展水平和趋势、主要经济活动和经济政策等。
可以分析该地区的农业、工业和服务业的发展状况,以及这些产业如何影响就业和经济增长。
同时,还可以探讨该地区的经济发展战略、对外贸易和投资环境等。
4.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主题强调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保护生态环境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这包括分析该地区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如污染、生态破坏等),采取的环保措施和成效,以及推动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和行动计划。
通过了解这些内容,可以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可持续发展观念。
5. 区域间的联系与合作区域间的联系与合作主题关注不同地区之间的经济、文化和社会联系,以及如何通过合作实现共同发展。
可以探讨该地区与其他地区之间的贸易往来、文化交流、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合作情况。
同时,还可以分析区域合作对地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影响。
通过这五大主题的学习,学生可以全面了解不同地区的地理特征和人文风情,培养地理思维和空间想象能力,同时增强对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认识。
《区域地理》课件

产业结构分类
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可以将产业 结构分为不同的类型,如按三次产 业分类可分为第一产业、第二产业 和第三产业。
产业结构优化
通过调整产业结构,优化资源配置 ,提高产业效益,促进区域经济发 展。
区域经济发展战略
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概念
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是指根据区域经济发展的内在规律和外部环境 ,制定区域经济发展的目标、任务、重点和措施。
区域经济特点
区域经济具有整体性、关联性、层次性、开放性等特点, 其发展受到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和科技文化等因素的 综合影响。
区域经济研究对象
区域经济主要研究区域内的自然资源、人力资源、物质基 础、技术条件等要素的合理配置与利用,以及区域内的生 产、流通、分配、消费等环节的相互关系。
区域产业结构
产业结构概念
土地资源
分析区域的土地利用现状、问 题和优化方向,关注土地资源
的合理配置和保护问题。
PART 03
区域人文地理
REPORTING
WENKU DESIGN
人口与城市
人口分布
描述某一区域的人口分 布特点,如集中或分散 ,以及影响人口分布的
主要因素。
城市发展
探讨该区域的城市化进 程,包括城市规模、城 市群、城市带等的发展
工业发展
研究该区域的工业发展历程、 现状和趋势,包括主导产业、 产业集群和产业链等。
工业布局
分析该区域的工业布局特点, 如工业园区、产业集聚区等, 以及工业布局对区域经济的影
响。
交通与通信
交通网络
描述该区域的交通网络结构,包括公 路、铁路、航空和水运等交通方式的 布局和发展状况。
(完整版)著名地理学家

著名人文地理学家拉采尔德国自然科学家、地理学家和民族学家,的代表人物之一。
1844年8月30日出生在卡尔斯鲁厄。
中学毕业后,从1866年起学习动物学、古生物学和地质学,1868年获博士学位。
1869~1875年任《科隆报》记者,游历了巴尔干、意大利、美国、墨西哥和古巴。
1876年任慕尼黑大学副教授,1880年升为教授;1886年为莱比锡大学教授。
拉采尔除了从事广泛的教学活动外,还撰写了1200多种著作和论文,内容涉及生物学、地理学、民族学、历史学、社会学、自然哲学等。
主要著作有:《北美洲的合众国》(1878~1880)、《人类地理学》(1882~1891)、《民族学》(1885~1888)、《人类的历史》(1885~1888)、《人的地理分布》(1891)、《政治地理学》(1897)等。
拉采尔系统地阐述了人类地理学,考察了物质文化财富的传播;他强调的自然基础,十分重视自然环境对人的制约性,认为自然环境对起决定作用。
他还认为,国家是一个有机体,它为了生存,需要不断扩张地域,争夺生存空间。
这种观点深刻地影响了德国20世纪的政治地理思想,曾被纳粹分子所利用,因而受到尖锐的批判。
维达尔·白兰士(1845—1918)法国近代地理学创建人,并长期任教,培养了许多地理学人才,如加卢瓦、白吕纳、马东、德芒戎和布朗夏尔等。
在他的倡导下,法国地理学从十九世纪后半叶起走向新的发展阶段,形成一个有影响的法国地理学派。
【个人简介】维达尔·白兰士是法国近代地理学的创建人,他致力于人文地理学和区域地理学的研究,并长期任教,培养了许多地理学人才,如加卢瓦、白吕纳、马东、德芒戎和布朗夏尔等。
在他的倡导下,法国地理学从十九世纪后半叶起走向新的发展阶段,形成一个有影响的法国地理学派。
【所创理论】维达尔·白兰士认为,自然环境提供了可能性的范围,而人类在创造他们的居住地的时候,则按照自己的需要和愿望,凭借自身的能力来利用这种可能性。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区域地理 第二章 第2讲 中国人文地理配套试题 中图版

第2讲中国人文地理一、选择题读我国部分省(区)轮廓图,回答1~2题。
1.下列选项中相邻的省(区)是( )。
A.K、M B.K、N C.L、M D.L、N2.N省(区)中人口较多的少数民族是( )。
A.维吾尔族B.哈萨克族C.蒙古族 D.藏族解析第1题,通过轮廓可以判定,K为山西省,L为陕西省,N为西藏自治区,M为湖北省。
陕西省和湖北省相邻,故选C。
第2题,N为西藏自治区,主要的民族为藏族,故选D。
答案 1.C 2.D读我国东部冬小麦种植区内收获期等值线图,回答3~5题。
3.有关我国冬小麦最主要产区及其作物熟制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陕甘宁地区一年一熟B.冀鲁豫地区两年三熟C.云贵川地区一年两熟D.鄂湘赣地区一年三熟4.影响图中M、R两地收获日期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热量B.地形C.水分D.土壤5.图中N地与R地相比较,收获时间差异及主导影响因素组合正确的是( )。
A.比R地收获早—地形因素B.比R地收获晚—距海远近C.比R地收获早—季风环流D.比R地收获晚—地势高低解析第3题,冬小麦主要分布于长城以南、秦岭—淮河以北的广大地区,因此冀鲁豫地区是冬小麦的主产区,该区域作物熟制是两年三熟。
第4题,图中M地位于北方地区,R地位于南方地区,两地之间的热量差异使M地冬小麦的收获期晚于R地。
第5题,由图中等值线的分布特征可知,N地冬小麦的收获日期早于5月1日。
N地位于四川盆地,由于受地形因素的影响,其冬季的热量条件比位于长江中下游地区的R地优越,因此冬小麦收获较早。
答案 3.B 4.A 5.A下图为我国部分省区图,下表为我国四省(区)人口及部分自然资源统计数据(2006年)表。
依据图表回答6~8题。
6.图中地形类型相对单一的省(区)是( )。
A.甲B.乙C.丙D.丁7.有关四省(区)农业生产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甲省(区)西部是该省(区)种植业集中地区B.乙省(区)是我国著名的粮食产区C.丙省(区)南部农业耕作制度为一年三熟D.丁省(区)以灌溉农业和牧业为主8.表中序号与图中甲、乙、丙、丁依次对应的是( )。
人文地理考研部分院校信息

地理考研人一起努力!!
上五个省份,或者至少为京津唐环渤海地区、长江三角洲地
我在这里写点关于人文地理旅游方向考研的情 区、珠江三角洲地区。
况,你若能够看得到,你就看完它吧,不过不要做
二、开办人文地理的学校:
从中获得多大好处的期望,也许这里写的都是你所
安徽师范大学、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东北
大学、武汉大学、西安外国语大学、西北师范大学、 级资质,全国仅有 17 家。、
西南大学、延边大学、云南师范大学、浙江大学等。 五、旅游排名:
所以实际上,如果你想不考数学的话,人文地理
谈谈旅游管理排名,A+的有中山、北京二外、浙
好学校也就没有几所了。所以,想考更好的人文地 江、云南,A 等有东北财经、华东师范、陕西师范、
3
人文地理考研部分院校信息
地理学不同领域领先的著名学者如:
人口统计标准采纳了我们的许多建议,取得良好效
侯仁之、徐兆奎(历史地理);
果;近年来我们开创和推动了国内的郊区化、都市
仇为之、胡兆量(经济地理、区域地理);
区和都市连绵区、时间地理学等新领域的研究。下
杨吾扬(运输地理);
述研究在国内外有一定影响:
招生总数 103 人。
系所说明
其中拟接收推荐免试生 75%左右(不含单列项目及 风景园林硕士)。招生总数 中含地理学(城市与区域规 划)单列项目 20 人,风景 园林硕士 30 人。本院不提
注:我也是转的别人的,感谢那位不知姓名朋友
供往年试题。
招生专业 及人数
人文地理考研 部分院校信息
070501 自然地理学
浙江大学等。
南大学、燕山大学、广西师范大学、上海大学、西
福建师范大学,拥有人文地理博士点,全国排名 北师范大学、天津商业大学、安徽大学、安徽财经
中学区域地理培优教程

中学区域地理培优教程中学区域地理培优教程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1. 区域认知:让学生了解地球上存在着多种多样的地理区域,每个区域都有其独特的自然和人文特征。
通过对不同区域的认知,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帮助他们理解区域发展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
2. 地理位置:地理位置对一个区域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这个部分,可以让学生学习如何分析一个区域的地理位置,包括经纬度、海陆位置、政治疆界、经济区域等,并理解这些因素如何影响区域的发展。
3. 自然地理要素:自然地理要素是构成一个区域地理环境的主要因素,包括气候、地形、水文、土壤和植被等。
通过对这些要素的学习,让学生了解自然地理环境对人类生活和经济发展的影响。
4. 人文地理要素:人文地理要素主要关注人类文化、经济和社会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在这个部分,可以让学生学习人口、城市、交通、产业等人文地理要素的特点和作用,以及它们如何与自然地理环境相互作用。
5. 区域可持续发展:区域可持续发展是地理学的一个重要概念。
在这个部分,可以让学生了解如何实现区域的可持续发展,包括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保护环境、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
6. 实践应用:通过实地考察、实验和案例分析等方式,让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情境中,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例如,可以让学生分析一个具体区域的地理特征和发展问题,提出解决方案并评估其可行性。
7. 跨学科整合:区域地理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它与历史、政治、经济等学科有着密切的联系。
因此,在培优教程中,可以适当地整合相关学科的知识,帮助学生建立一个更加完整和全面的知识体系。
8. 地图技能:地图是地理学的重要工具。
在培优教程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地图技能,包括读图、析图和绘图能力。
通过地图教学,让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和相互关系。
9. 信息技术应用:信息技术在地理学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在培优教程中,可以引入地理信息系统(GIS)等信息技术工具,让学生了解如何利用现代技术进行地理数据的处理和分析,提高他们的信息素养和数据处理能力。
人文地理学名词解释人物名补充

人文地理学名词解释人物名补充埃拉托色尼:古希腊著名的学者,被称为“地理学”之父。
他首创了地理学这一名词,Geo 为地球,graphe为描叙。
他的研究特色是把地球作为人类的家乡来研究,力图说明人类生活与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
洪堡:德国地理学家,被尊为近代地理学的开山大师,他的伟大功绩在于使地理学成为了一门独立的科学,其强调地表事物的整体研究,注重野外考察,创立了因果原则、综合原则和比较原则等基本的研究方法。
其代表著作有《新大陆热带地区旅行记》、《宇宙》。
李特尔:德国地理学家,近代人文地理学的开山大师,他认为地理学研究的是人类的家乡,并致力于探究自然环境对人类历史的因果关系,并创立了范围原则。
拉采尔:德国地理学家,他被认为是人文地理学的创始人。
一方面,他人生地理学或他创名的人类地理学的比较系统的研究提供了指导路线;另一方面,他被认为是地理环境决定论思想的引入者,在其《人类地理学》、《政治地理学》等著作中,阐述了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国家等的支配作用,可以说是人文地理学理论体系中完整和系统的早期思想。
赫特纳:是区域学派的代表人物。
他主张地理学应着重于空间分布的研究,区域地理学是地理学的核心,地理学研究的区域应是人类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所有自然界中与人类活动相互影响的一切要素,与自然环境相互联系的人文现象都是区域的特征。
其著作为《地理学:它的历史、性质和方法》。
施吕特尔:德国地理学家,景观学派创始人,他认为地理学者应首先着眼于地球表面可以通过感官觉察到的事物,着眼于这种感觉——景观的整体。
景观是自然和人类社会共同创造的生活空间,他注重从历史的角度来分析景观,探究一个原始景观转变成文化景观白兰士:法国近代人文地理学的奠基人,是人地相关学派的代表人物。
他致力于人文地理学和区域地理学的研究,在人地关系中,他认为除了环境的直接影响外,还有其他因素在起作用,强调人类对外界环境的适应不是被动的,而是主动的,因而人与自然环境之间是相互作用的。
第六章 人文主义地理学

第六章人文主义地理学20世纪60年代以来,人文地理学的多元化基本上改变了过去以区域地理学为主导的格局,使人文地理学由战前孤独的内部自行演化转变为战后的与其它社会科学互动,由此大大丰富了人文地理学的理论基础,其中人文主义(或称人本主义)地理学(Humanistic Geography)也成为西方人文地理学的一个重要流派。
而在中国地理学界,人文地理学无论在流派,还是在理论上上均较为单调和贫乏,对人文主义地理学的重视和研究程度很不够(顾朝林、刘海泳,1999;顾朝林,1995;马润潮,1999;张祖林,1995 )。
一、人文主义地理学的渊源人文主义地理学在西方兴起有其特殊的历史背景。
从社会经济发展的角度看,60年代西方资本主义世界迅速而激烈的社会变化,如经济增长长期停滞,贫困和不平等现象加剧,越来越多的社会学家和地理学家,表现出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希望找到对资本主义社会问题的解决办法。
另外,此时的西方资本主义现代化加深了人的物化,人越来越成为机械的附庸,再加上帝国主义战争的残酷性和破坏性,这些均任意践踏着人类的理性、尊严。
在这种形势下,人文主义思潮,譬如存在主义、现象学等十分流行,并且成为一种国际性的、引起社会各阶层强烈反响的哲学思想和生活方式运动。
二战后流行于西方世界的这种人文主义哲学思潮和有关地理学思想结合,诞生了人文主义地理学(顾朝林、刘海泳,1999;许学强、朱剑如,1988)。
从整个人文地理学的发展看,50年代伴随计量地理革命,空间分析学派和实证主义占统治地位。
60年代末一些人文地理学家对空间分析学派和实证主义的研究方式和模型日益不满,认为空间分析学派和实证主义方法存在许多不足,表现在:(1)空间分析学派降低了人的显著作用,不能对人类问题作出合理地解释,其研究具有很强的机械性。
正如伯顿(Burton)所说,“实证主义分析将我们与‘地理环境决定论’拉得越来越近,而忽视了人的主观能动性。
”而“一个没有人的地理学,在知识上不完善的,在理论上也是极为盲目”( Ley D.,1982 );(2)实证主义的空间分析所追求的普遍性、客观性的空间规律过于抽象。
人文地理-第三章-人文地理学的研究方法

人文地理
§3.3 人文地理学的主要研究方法
4、系统分析方法
从系统的组成、结构、功能、界限、环境、 状态和参量等出发,考虑系统诸要素之间的相互 关系,建立各种模型,做出系统整体优化的目标 决策,然后提出各种调整方案或者做出新的设计。
在各类区域发展规划中,系统法发挥了重要作用。 通常由三个基本环节组成:系统问题的形成、系统分 析和系统评价。
第3章 人文地理学的研究方法
§3.1 人文地理学研究的一般程序 §3.2 人文地理学研究的方法论 §3.3 人文地理学的主要研究方法
人文地理
§3.1 人文地理学研究的一般程序
(1)选择课题 (2)制定研究计划 (3)资料收集和整理 (4)实地考察 (5)分析研究 (6)成果总结
人文地理
§3.2 人文地理学研究的方法论
人文地理
§3.3 人文地理学的主要研究方法
2、空间模型方法
a. 主要数学模型 统计分析模型、规划与管理模型、系统分析模 型 b. 数学方法在人文地理学中的应用 分布型研究、相互关系分析、类型研究、网络 分析、趋势面分析、空间相互作用分析、系统仿真 研究、过程模拟与预测研究、空间扩散研究、空间 行为研究、地理系统优化调控研究
人文地理
§3.3 人文地理学的主要研究方法
➢ 主要的研究方法包括调查研究方法、空间 模型方法、社会学方法和系统分析方法。
人文地理
§3.3 人文地理学的主要研究方法
1、调查研究方法
a. 地理社会调查 b. 科技文献资料法 c. 地理调查和信息获取的新技术与新方法 d. 区域地理方法:描述、比较和归纳
在人本主义地理学者看来,在历史地
重点是地针方对观念实的证研究主,义即人忽与视地 人这理学个领主域,体实的证主倾义向方法,是行加不强通的, 点人心如等成大之与理归。和意对义 等间其和属人发义人为意产进和领人的生情感本展。的了义生行联活感,主,大研社域的行解。的活系和联地义在究多为释只映动会,研。经系方地居主受人有象的在历,赋理住涉突价体究制的从和选人的即予学区的及出值于行个意择本地人人研研,人主为人境。文主点对的究究地观和以体,所地义之地安地等客化集念的就形图地间方全方工人体感要成出地中体理可的感观作的为知研的发学以看、念中环理在系环究环,看建法地的有主境境环境人学人中来立,位形重之体,境感们,、间的的而对应才,的历不于以能行非因归主域学这或相重是行及作为纳义背家种他史为经互客为由出视历得方景必思人作地方济观者这在史出法下须考感用人环的种空结,,的思是应理面成。境主感间类论故为人考完的认学的分,观应中已在了文位全环行为、探。存这理景于主境为在个解观人观来社讨,领一或类的推的会。无域个事活,知丰需只历件动主历地再能史,背要史富理通依上人后根上意过靠特文的据在学分唯殊地动自多析心区理机身种。
区域地理特征分析省名师优质课赛课获奖课件市赛课一等奖课件

夏季高温多雨 冬季寒冷干燥
(2023重庆卷) • 表2 A、B两城市数年月均温(单位:℃)
•
(1) 与A相比,B旳气温有何特点?(4分)
气温特征
答题思绪
气温高下 气温年较差 气温日较差
参照答案:
年均温高; 年较差小
降水特征
(2023年四川卷)下图所示国家人口稠密,经济以老式农牧业为主,森林覆盖 率为29%。完毕下列要求。
20°
清迈
简述昆曼公路穿越地域旳自然环境特征。 (8分)
曼谷
图12
昆明
万象 图 例 首都
城市 国界 省界 公路 铁路 河流
(2023重庆)A国孔子学院(堂)拟在图10所示 区域旳某条河流举行活动以弘扬中国文化, 概述该区域河流旳水文特征。(8分)
图9
图 10
(2023全国卷)20世纪90年代以来花卉消费旳国际需求迅速增 长,北美、日本、欧洲成为世界三大花卉消费市场。同期, 图3所示国家成为所在大洲第二施 工程措施 生物措施
[全课小结]
感谢各位老师莅临指导!
2023.03.27
区域地理特征 分析
区域特征分析是高考试题旳主旋律。
(2023·四川卷)39.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00°
104°
成都
材料四(图12) 材料五 昆曼公路北起中国昆明,经西双版纳进入老 挝,南止于泰国曼谷,长达1850千米,有 “二十一世纪新丝绸之路”之称。沿途复杂 多样旳自然环境,明显地地域差异铸就了这 条斑斓旳彩带。
(2)推测该国 降水特点。
降水特征
答题思绪
降水特征旳描述: ①降水总量旳多少; ②降水空间分布; ③降水旳时间分布; ④水热组合情况。
参照答案:
川东的地理名师推荐

川东的地理名师推荐川东地区位于中国四川省东部,地理资源丰富,风景如画。
在这片美丽的土地上,涌现出许多优秀的地理学者和教育家,他们对地理的研究和教学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在本文中,我们将向大家介绍几位川东地区的地理名师,他们的教学经验和学术造诣将为地理爱好者提供丰富的知识和启发。
1. 张教授张教授毕业于四川大学地理学系,并获得硕士学位。
他在川东地区的地理研究方面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主要专注于研究川东地区的地质构造和地貌演化。
他通过多年的实地考察和科学研究,深入了解了川东地区的地质特征和自然地貌。
他的研究成果发表在多个国内外地理学杂志上,并受到同行学者的高度赞赏。
作为一位出色的地理学者,张教授不仅在科研方面有着深厚造诣,他的教学也备受学生好评。
他注重理论与实践结合,通过实地考察和案例分析,使学生深入了解川东地区的地理现象和地理变化。
他的课堂生动有趣,通过丰富的图片和影像资料,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地理知识。
2. 王老师王老师是一位经验丰富的地理教师,拥有20多年的教学经验。
他毕业于四川师范大学地理系,并取得硕士学位。
他深耕于川东地区地理教育事业多年,对当地的地理特点非常熟悉,并且拥有丰富的教学资源。
王老师的教学风格以启发式教学为主,他鼓励学生通过实地观察和实际操作,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和创造能力。
他注重培养学生的地理观察和分析能力,通过实例分析和问题解决,帮助学生理解地理知识并应用于实际生活中。
3. 李教练李教练是一位地理竞赛领域的专家,他曾多次带领学生参加全国地理奥林匹克竞赛,并取得优异成绩。
他毕业于川东师范学院地理专业,对地理学理论和实践都有很深刻的理解。
李教练擅长培养学生的地理竞赛技巧和解题能力。
他注重理论和实践相结合,通过大量的模拟练习和考试讲评,帮助学生熟悉和掌握地理竞赛的题型和解题思路。
他还提供了丰富的参考资料和学习资源,使学生能够全面系统地学习地理知识。
4. 刘教练刘教练是一位多才多艺的地理教师,他毕业于北京大学地理科学系,并获得博士学位。
世界的地理学家与地理学派

世界的地理学家与地理学派地理学作为一门研究地球和人类与地球相互关系的学科,经历了漫长的发展历程。
在这个过程中,众多地理学家和地理学派相继涌现,不断推动地理学的进步和发展。
本文将介绍一些世界知名的地理学家以及他们所代表的地理学派。
一、亚历山大·冯·洪堡与区域地理学派亚历山大·冯·洪堡是德国地理学家、自然科学家和探险家,也被誉为现代地理学的奠基人之一。
他对地球各个领域进行了综合研究,提出了区域地理学派的观点。
他强调地理学应该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需要研究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相互作用。
这种方法为后来的地理学家提供了启示,并对地理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二、卡尔·劳特斯与人文地理学派卡尔·劳特斯是英国地理学家,被公认为现代人文地理学的创始人。
他将研究重点从自然地理转向人文地理,关注人类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劳特斯提出了人文地理学的基本概念和方法论,通过对人类社会、文化、经济等方面的研究,揭示了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之间的密切联系。
三、弗里德里希·拉策尔与景观地理学派弗里德里希·拉策尔是德国地理学家,提出了景观地理学的理论。
他认为地理研究应该关注地球上各种景观的形成和演变过程。
拉策尔认为景观是人类与自然相互作用的产物,通过研究景观可以了解人类活动与环境的关系。
景观地理学派的出现拓宽了地理学的研究范围,加深了对人地关系的认识。
四、托罗普与行为地理学派托罗普是美国地理学家,被誉为行为地理学的奠基人。
他强调地理研究应该关注人类行为与地理环境的相互关系。
托罗普提出了“行为空间”和“认知地图”的概念,通过对人类行为与地理环境的定量研究,揭示了人类对地理环境的感知和运动的规律。
五、默勒-忒伦与地理信息系统默勒-忒伦是加拿大地理学家,被认为是地理信息系统(GIS)的先驱之一。
他提出了地理信息系统的概念,并将它应用于地理学研究。
地理信息系统利用计算机技术和空间数据处理方法,将地理信息进行数字化和空间分析,为地理学研究提供了强大的工具。
北京师大附中--王树声--区域地理基础知识

(4)说明图中城市分布特点,概述城市化过 程中需要关注的问题。(8分)
答:分布特点:城市多分布在河流沿岸(绿洲) 和铁路沿线。
关注问题:环境污染,交通拥挤,住房困 难,失业人口增多等。
(5)简述途经乌鲁木齐的铁路线在国际贸 易中的作用(6分)。
例如:印度尼西亚是“飘扬在赤道附近的翡翠 之带”(位置、植被),厄瓜多尔是赤道国, 加拿大国土大部分在北纬50°以北,中国大部 分在北温带、小部分在热带等。
世界海洋表层洋流分布
3、按气候分类特征:
属于何种气候类型,它主要会影响到植 被分布、水文特征、农业类型等人类活 动等等。
例如:加拿大大部分属寒带苔原气候和亚 寒带针叶林气候,中国的气候特征是: “气候类型多样,季风气候显著,大陆 性较强”等。
农业:土壤肥沃,有利农耕, 可生产城市必需的农副产品; 河流与水资源:有河流经过, 提供城市、农业用水,以及可 能的水运(漕运)通道。
气候:西、北背靠群山,东南 面向(华北)平原(海洋), 可有效增加夏季(东南)风带 来的降水,减弱冬季(西北) 风的侵蚀。
(4)说明燕京在区际联系中地理位置的重要性。 (7分)
40.图9表示甲、乙两地年内各月气温与降水量, 甲地为苏联中亚某地(46°N,62°E),乙地为
我国吉林省某地(44°N,125°E)。
注:甲地应为哈萨克斯坦某地
(4)甲地属于
① 气候,对种植玉米不
利的气候条件是 ② ,适宜发展的农业
为 ③ 。乙地属于 ④ 气候,对
种植玉米有利的气候条件是 ⑤ 。中国的
答:位于几条古大道的交 叉点,对外联系方便; 东北可通往东北平原; 北可接内蒙古高原;西 可联系黄土高原并进而 联系大西北;南经华北 平原可通往东部平原地 区,且东南离海较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直到今天,台湾关于“是否放开美牛 肉进口”的问题仍在争论当中……
叁
人 文 地 理
人口、民族与语言
人 口、 民 族與 語 言 • 人口:2350万人 • 民族:汉族、高山族 • 语言:国语、闽南语、客家语
人口特征
人口特徵
a.西部多、东部少,平原多、山 地少,城市多、乡村少; b.男女比例较为平衡; c.整体处于老龄化阶段; d.”外省人“占台湾总人口约13 %
b.闽南民系使用的闽南语和客家民系使 用的客家语。此外马祖地区通行闽东语, 金门通行莆田话。台湾少数民族(高山 族)使用台湾南岛语群,但会使用母语 的人口逐渐下降;
c.最城市與鄉村
分布特征
城市较多分布于西部、海边,乡 村较多分布于中部与东部、山丘 中
主要城乡
台北市、新北市、台中市、台南 市、高雄市;花莲县、台东县、 南投县、九份村
台北:台湾省会,位于台湾北部台北盆地,台湾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新北:位于台北北部,台湾新兴城市,台湾省第一大城市
高雄:位于台湾西南部,台湾重要港口城市
农 农业 農業
台湾农业包括种植业、畜牧业、渔业和林 业四大部门 土地资源贫乏,耕地面积少,地块小
重视农业科技和水利设施,集约化,单产高
农业普遍采用小型农机,精耕细作
台湾水果
台灣水果
台湾进口美国牛肉问题
台灣進口美國牛肉問題
2003年美国出现狂牛症,被列为疫 区,各国家与地区纷纷禁止美国牛肉进口。 但2009年,国名党当局与美国签订扩大 美牛进口协定书,遭到了民间反对。在此 期间,作为在野党的民进党对此强烈反对, 干扰该协定在台立法机构的通过。
民族特征
民族特徵
a.有98 %的人口来自汉族,约2 % 的人口为1高山族(原住民); b.高山族聚居地区主要在台湾中部 山区、东部纵谷平原和兰屿岛上; c.台湾已确认的高山族族群为13个, 仍有多个族群未经官方确认
语言特征
語言特徵
a.国语和传统汉字是台湾地区法律公文、 学校教学、主要媒体通用的语言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