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玩具柜台前的孩子》教学设计
二年级下册《玩具柜台前的孩子》教案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2)学习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图片展示、小组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
(2)学会通过细节描写,表现人物品质和情感。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关爱他人的美好情感。
(2)教育学生学会珍惜亲情,懂得感恩。
二、教学重点:1. 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 学习生字词,提高词汇运用能力。
3. 通过细节描写,表现人物品质和情感。
三、教学难点:1. 学会通过细节描写,表现人物品质和情感。
2. 培养学生关爱他人、珍惜亲情的意识。
四、教学准备:1. 课文课件或黑板。
2. 生字词卡片。
3. 相关图片或玩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展示玩具图片,引导学生谈论自己喜欢的玩具。
(2)板书课题:“玩具柜台前的孩子”,询问学生对课题的理解。
2. 学习课文:(1)让学生自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
(2)教师讲解生字词,让学生跟读。
(3)分段朗读课文,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3. 讲解课文:(1)分析课文结构,讲解主要内容。
(2)通过提问,引导学生理解课文中人物的情感变化。
(3)讨论:为什么孩子最终没有买玩具?4. 练习表达:(1)让学生发挥想象,描述自己在玩具柜台前的经历。
(2)小组内分享,互相评价。
5. 情感教育:(1)引导学生谈谈自己对亲人的关爱。
(2)讨论:如何珍惜亲情?6. 总结:本节课,我们学习了课文《玩具柜台前的孩子》,了解了孩子关爱母亲、珍惜亲情的故事。
希望大家在日常生活中,学会关爱他人,珍惜身边的亲情。
7. 布置作业:(1)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2)以“我的亲情故事”为主题,写一篇小作文。
六、教学反思:1. 回顾教学过程,总结成功与不足之处。
2. 针对学生的反馈,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3. 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七、课堂评价:1. 学生朗读课文的情况。
二年级《玩具柜台前的孩子》教案设计

二年级《玩具柜台前的孩子》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习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课文讲述的是一个关于孩子在玩具柜台前的故事,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图片展示、小组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2)培养学生学会通过细节描述人物形象和情感。
(3)引导学生学会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学会关爱他人,懂得分享和谦让。
(2)培养学生学会珍惜亲情和友情,懂得感恩。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习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通过课文学习,培养学生关爱他人、珍惜亲情的情感态度。
2. 教学难点:(1)生字词的学习与运用。
(2)培养学生从细节中描绘人物形象和情感的能力。
(3)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培养批判性思维。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展示玩具柜台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玩具柜台前的孩子。
(2)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在玩具柜台前的经历,激发学生的兴趣。
2. 学习课文:(1)学生自读课文,理解大意。
(2)教师辅导学生学习生字词,巩固词汇。
(3)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课文描述人物形象和情感。
3. 小组讨论:(1)学生分组讨论,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培养批判性思维。
(2)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分享心得体会。
四、作业布置1. 家庭作业:(1)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2)根据课文内容,绘制一幅玩具柜台前的孩子的画。
(3)写一篇关于自己在玩具柜台前的经历的小作文。
五、教学反思1. 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 学生对生字词的学习和运用情况。
3. 学生参与课堂讨论的积极性和思维发展情况。
4. 教学方法的使用是否得当,是否需要调整。
5. 作业布置是否合理,是否有助于学生的复习与巩固。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积极性以及课堂纪律表现,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二年级玩具柜台前的孩子教案

二年级玩具柜台前的孩子教案一、教学目标1、认识 11 个生字,会写 8 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朗读感悟小男孩关爱父母的好品质。
3、学习从小关爱父母、关心他人的好品质。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认识 11 个生字,会写 8 个字。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文中人物的情感。
2、教学难点引导学生通过朗读感悟小男孩关爱父母的好品质,学习关爱他人。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朗读法、讨论法、情境教学法四、教学准备1、生字卡片、多媒体课件。
2、让学生提前预习课文。
五、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1、同学们,你们喜欢玩具吗?都喜欢什么样的玩具?2、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个与玩具有关的故事,题目是《玩具柜台前的孩子》。
(板书课题)(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把字音读准,把句子读通顺。
2、同桌互相认读生字,检查字音是否读准。
3、出示生字卡片,指名认读,正音。
4、再读课文,思考:课文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三)精读课文,感悟情感1、学习第 1 自然段指名读第 1 自然段,说说你知道了什么。
理解“目不转睛”的意思,从这个词你体会到了什么?指导朗读,读出小男孩对玩具的喜爱。
2、学习第 2-7 自然段自由读2-7 自然段,边读边想:小男孩看到了什么玩具?他想要吗?出示句子:“柜台前有个小男孩,只要看到谁买小汽车,他就马上跟过去,目不转睛地盯着柜台上跑动的汽车,眼里闪着兴奋的光芒。
他是多么喜欢小汽车啊!”从这句话中,你体会到了什么?小男孩那么喜欢小汽车,他会对妈妈说什么呢?可是当售货员阿姨让他买小汽车时,他却说:“不,我只看看,不要妈妈买。
”他为什么这样说?分角色朗读 2-7 自然段,体会小男孩的心情。
3、学习第 8-13 自然段默读 8-13 自然段,思考:小男孩的妈妈来了,他们说了什么?出示句子:“孩子的妈妈叹了口气,说:‘他爸爸常年病着,家里生活不富裕。
二年级语文下册《玩具柜台前的孩子》教案、教学设计

二年级的学生在语文学习方面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基础,他们已经掌握了基本的汉字读写能力,对文本内容有初步的理解和感悟能力。在此基础上,他们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具有强烈的求知欲和表现欲。《玩具柜台前的孩子》这篇课文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容易引起学生的共鸣和兴趣。然而,二年级学生的注意力集中时间较短,对抽象概念的理解仍有一定难度,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和具体直观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感悟课文。此外,学生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正处于塑造期,需要教师正确引导,培养他们健康的消费观念和人际交往能力。因此,在教学设计中,应充分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发展需求,注重启发式教学,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五、作业布置
1.词语书写练习:请学生课后认真书写本节课所学生字词写能力。
2.课文朗读与感悟:请学生课后再次朗读课文,尝试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内容,并分享给家人或朋友,感受课文中表达的情感,增强语言表达能力。
3.小练笔创作:根据课堂所学,以《玩具柜台前的孩子》为题,编写一篇小故事,描述自己在玩具柜台前的经历或想象中的情景,要求语句通顺,表达清晰。
7.课堂反馈:请学生针对本节课的学习,提出自己的疑问或建议,以书面形式反馈给教师,以便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调整教学策略。
(五)总结归纳
1.情感体验:让学生回顾课文内容,分享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感悟,引导他们认识到亲情、友谊的重要性。
2.知识梳理:对本节课所学的生字词、课文内容进行回顾,帮助学生巩固记忆。
3.价值观引导:教育学生要珍惜玩具,学会与家人、朋友分享快乐,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和人际交往能力。
4.课后作业布置:布置与课文相关的课后作业,如预习下一课、完成小练笔等,巩固所学知识。
玩具柜台前的孩子教学设计(优秀12篇)

玩具柜台前的孩子教学设计(优秀12篇)《玩具柜台前的孩子》教学设计篇一【教学目标】1、会认11个字。
2、默读课文,学习关爱父母、关爱他人的好品质。
【教学重点】在自读自悟中受到关爱父母、关心他人的思想教育。
【信息资料】字词卡片、课文插图。
【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流程】〖切入举偶〗1、启发谈话:同学们,你们喜欢玩具吗?你最喜欢的玩具是什么?你是如何得到它的?如果你见到一件自己非常喜欢的玩具,你会怎样做呢?(学生谈话)而今天我们来共同认识一位小朋友,他的做法也许会出乎你的意料。
2、观察说话:出示课文幅图。
引发学生思考:这是什么地方?什么时候?你是怎么看出来的?有什么人?(相机教学生字词“玩具”“柜台”“售货员”),读题设疑:这玩具柜台前的孩子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吗?(由学生的生活实际引出课文内容,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读书的欲望。
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和观察思维能力。
)〖对话平台〗一、初读1、组织学生自学课文。
划出生字词语,把生字所在句子认真地多几遍。
2、同桌互读,互相纠正读音。
3、全班交流识字方法,说说自己是怎样记住这些字的。
鼓励学生个性化的记字方法。
4、分段指读课文,师生评议正音。
(本课的11个生字只有认读的任务,所以这一环节应成为本课的一个着力点。
鼓励学生个性化的识字记字方法,对于学生自主识字能力的形成是一个有效地促进。
)二、朗读1、自主读第一节,启发思考:这个孩子在玩具柜台前想干什么?你读懂了什么?有什么感受?说说自己的理由。
2、组织学生进行交流,相机指导有感情地朗读。
可以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语深入体会小男孩对玩具汽车的喜欢之情。
如:目不转睛、兴奋的光芒、多么等等。
(从小男孩在玩具柜前的表现入手,抓住人物的外在表现,体会人物的内心世界,为理解下文小男孩的异常决定,体会人物的品质打下坚实基础。
自主讨论的方式,同有感情地朗读相结合,训练了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感受能力。
)三、讨论1、深入研读课文,分组研究讨论:小男孩那样喜欢小汽车,为什么不买一辆呢?2、教师巡视,引导学生抓住人物的对话进行体会。
二年级下册《玩具柜台前的孩子》教案

二年级下册《玩具柜台前的孩子》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认读和理解“玩具”、“柜台”、“孩子”等词语。
学生能够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 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图片,培养观察能力和想象力。
学生通过小组讨论,提高合作意识和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学会珍惜身边的亲人和朋友,培养感恩的心。
二、教学重点:1. 生字新词的学习与理解。
2. 课文的朗读与感悟。
三、教学难点:1. 生字新词的正确认读和书写。
2. 理解课文中所体现的亲情和友情。
四、教学准备:1. 课文课件或黑板。
2. 生字词卡片。
3. 相关玩具图片。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教师出示相关玩具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玩具的名称。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你们最喜欢的玩具是什么?为什么?2. 学习课文: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课文,让学生感受课文中孩子的情感。
教师引导学生理解课文中所提到的玩具柜台、孩子和玩具之间的关系。
3. 学习生字词:教师出示生字词卡片,引导学生认读和理解生字词。
教师选取几个生字词,让学生组词。
4. 小组讨论:教师引导学生分组讨论:你们觉得课文中的孩子是怎样的?他们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表现?每组派代表进行分享,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教师出示相关的情境,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解答。
6. 布置作业:学生回家后,向家长分享课文内容,让家长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学生完成课后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价:1. 教师通过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和小测验等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
2. 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表达能力、合作意识和情感态度等方面的表现。
七、教学反思:1. 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分析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情况。
2. 教师根据反思结果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八、教学拓展:1.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让学生体验课文中的情境,提高学生的表演能力和表达能力。
2.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绘画创作,让学生用自己的方式表达课文内容,提高学生的艺术素养。
二年级下册《玩具柜台前的孩子》教案

二年级下册《玩具柜台前的孩子》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认读“玩具、柜台、前面、后面、左边、右边”等词语。
(2)能够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3)学会用“前面、后面、左边、右边”等词语描述物体的位置。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图片展示、小组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2)运用角色扮演、情景模拟等方法,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和交际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关爱他人、乐于助人的品质,教育学生珍惜亲情和友谊。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认读生词,掌握词语的正确读音和书写。
(2)理解课文内容,能够讲述故事的大意。
(3)运用“前面、后面、左边、右边”等词语描述物体位置。
2. 教学难点:(1)生词的掌握和运用。
(2)描述物体位置的准确表达。
三、教学准备1. 教具:课文课件、图片、玩具等。
2. 学具:学生用书、练习本、文具等。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出示玩具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玩具的名称。
(2)学生分享自己最喜欢的玩具,简要介绍玩具的特点。
2. 学习课文(1)教师播放课文录音,学生跟读。
(2)教师带领学生逐段学习课文,引导学生认读生词,理解课文内容。
3. 课堂练习(1)学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模拟课文中的人物对话。
(2)学生用“前面、后面、左边、右边”等词语描述教室里的物品位置。
五、课后作业1. 家庭作业:(1)熟读课文,巩固生词。
(2)家长协助孩子用“前面、后面、左边、右边”等词语描述家庭物品位置,并记录在作业本上。
2. 拓展作业:(1)孩子与家长一起制作一个简单的玩具,下节课分享。
(2)家长和孩子一起讨论:如何关爱他人,乐于助人。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积极性、合作意识等,给予相应的鼓励和指导。
2. 课后作业评价:检查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对学生的学习成果给予肯定和指导。
3. 拓展活动评价:评价学生在拓展活动中的表现,关注学生的创新意识、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玩具柜台前的孩子》教案

《玩具柜台前的孩子》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描述,了解玩具柜台前孩子的表情和动作,提高学生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2)培养学生用词语合理搭配,丰富语言表达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和讨论,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
(2)通过小组活动,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和创新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关爱他人的情感,教育学生学会分享和谦让。
(2)培养学生对生活的热爱,提高学生的生活品质。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学会观察和描述人物表情和动作。
(2)学会用词语合理搭配,丰富语言表达能力。
2. 教学难点:(1)如何准确地表达人物情感和心理。
(2)如何合理运用词语搭配,使句子更生动有趣。
三、教学准备1. 教具:玩具柜台图片、人物表情图片、词语卡片等。
2. 学具:学生自带玩具、笔记本、彩笔等。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展示玩具柜台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玩具柜台的特点。
(2)请学生分享自己带来的玩具,介绍玩具的名称、特点和玩法。
2. 观察与描述(1)展示人物表情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描述孩子的表情和动作。
(2)学生互相交流,分享观察心得,教师给予指导和建议。
3. 词语搭配(1)出示词语卡片,如“开心、快乐、高兴、兴奋”等,引导学生合理搭配词语,描述孩子的表情和动作。
(2)学生分组讨论,教师巡回指导,选取优秀作品进行展示。
4. 小组活动(1)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个孩子表情图片,讨论并编写一个小故事。
(2)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学生丰富故事情节,提高学生创新能力和表达能力。
五、作业布置1. 根据课堂所学,让学生回家后观察家人或朋友的表情和动作,用所学词语编写一个小故事。
2. 家长签字确认,加强家校合作,共同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观察力、表达能力和合作精神。
2. 作业评价:评价学生作业的完成质量,包括观察准确性、词语搭配的合理性和故事内容的丰富性。
《玩具柜台前的孩子》教案

《玩具柜台前的孩子》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幼儿通过观察、体验和交流,了解玩具柜台前孩子们的行为表现和情感反应。
2. 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表达能力及社会交往能力。
3. 引导幼儿学会分享、排队等候、礼貌用语等社会行为规范。
4. 激发幼儿对家庭、亲人、朋友的爱,培养幼儿的爱心和感恩之心。
二、教学内容:1. 观察玩具柜台前孩子们的行为表现,了解他们的喜好和需求。
2. 学习使用礼貌用语,如“请问”、“谢谢”、“对不起”等。
3. 学习分享、排队等候、轮流玩耍等社会行为规范。
4. 通过故事、讨论、游戏等形式,培养幼儿的爱心和感恩之心。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观察幼儿在玩具柜台前的行为表现,培养幼儿的社会行为规范,激发幼儿的爱心和感恩之心。
2. 教学难点:让幼儿学会分享、排队等候、轮流玩耍等社会行为规范。
四、教学方法:1. 观察法:让幼儿观察玩具柜台前孩子们的行为表现,引导幼儿发现和总结社会行为规范。
2. 故事法:通过讲述故事,引导幼儿感受家庭、亲人、朋友之间的爱意,培养幼儿的爱心和感恩之心。
3. 游戏法:设计相关游戏,让幼儿在游戏中学会分享、排队等候、轮流玩耍等社会行为规范。
4. 讨论法:组织幼儿进行小组讨论,让幼儿分享自己的看法和经验,培养幼儿的表达能力和交往能力。
五、教学准备:1. 教具:故事课件、图片、玩具、感恩卡片等。
2. 环境:宽敞的教室,舒适的座椅,方便幼儿自由活动。
3. 材料:感恩卡片、贴纸、画笔等。
4. 提前了解幼儿的兴趣和需求,以便在教学过程中更好地引导幼儿参与。
六、教学步骤:1. 引入话题:带领幼儿观察玩具柜台前的孩子们,引导幼儿关注他们的行为表现和情感反应。
2. 讲述故事:《玩具柜台前的孩子》,让幼儿通过故事了解社会行为规范和爱心的重要性。
3. 分组讨论:组织幼儿进行小组讨论,让幼儿分享自己在家庭、亲人、朋友之间的关爱和感恩之心。
4. 情景模拟:设计情景模拟活动,让幼儿在实践中学会分享、排队等候、轮流玩耍等社会行为规范。
《玩具柜台前的孩子》教案三篇

《玩具柜台前的孩子》教案三篇《玩具柜台前的孩子》教案篇1【教材分析】课文讲述了玩具柜台前的一位小男孩,非常喜欢小汽车。
可是却不要妈妈买,也不要售货员阿姨送。
表现了小男孩对父母的关爱,售货员阿姨及女儿关爱他人的好品质。
【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学习课文中的人物关爱父母、关爱他人的好品质。
2、知识技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继续学习默读课文,学会认11个生字。
3、过程方法: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在读中感悟课文内容。
【教学重、难点】读好人物的对话,从具体的语言文字中感受小男孩关爱父母的好品质。
设计理念: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情感,让学生置身于情境中自主探究;鼓励学生放飞自己的个性,珍视学生的独特体验。
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准备: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课前谈话:一、回顾导入。
昨天我们学习了24课《玩具柜台前的孩子》,来,在读读课题——小朋友们,回顾一下,通过昨天的学习,咱们知道了些什么呀?昨天我们从第一自然段中体会到小男孩很喜欢小汽车,在读读吧(课件出示)齐读。
(相机板书:多么喜欢)二、默读课文2——13自然段,交流最感动的是什么。
1、过度:是啊,他多么喜欢小汽车啊,可是他却不要妈妈买!(板书:不买?)你是从哪里发现的呢?哪些地方让你感动?今天我们就来继续学习课文。
2、请默读课文第2——13自然段。
还记得默读的要求吗?——默读就是静静地把心贴近课文读,做到眼到、心到,不出声,不指读。
拿起笔开始读吧,边读边划出最让你感动的地方。
师巡视、指导。
3、请把让你感动的地方放声地读读,待会儿要比一比谁的朗读最能打动人。
4、谁来读读让你感动的句子?(指名读,指导点拨)预设一:“不,我只看看,不要妈妈买。
”男孩抢着说。
(1)是的,这个地方确实让人感动,需要细细地来品读,谁再来读读—(2)为什么读得这么急?你们从这个“抢”字体会出了什么?(3)瞧,他读得多干脆、多坚定呀,读出了‘抢“字的含义,都一起像他这样读读吧!师:是啊,一个抢字可以看出小男孩多懂事!(板书:懂事)预设二:阿姨的话。
《玩具柜台前的孩子》教案

《玩具柜台前的孩子》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描述玩具柜台前的孩子,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
(2)引导学生理解玩具对孩子的影响,以及如何合理选择玩具。
2. 过程与方法:(1)采用观察、讨论、分享的方式,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观察和表达。
(2)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关爱同伴、乐于助人的品质。
(2)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培养节约意识。
二、教学内容1. 课题:《玩具柜台前的孩子》2. 教学重点:学会观察和描述玩具柜台前的孩子,了解玩具对孩子的影响。
3.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合理选择玩具,培养正确的消费观念。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出示一些玩具图片,引导学生谈论自己喜欢的玩具。
(2)学生分享自己拥有的玩具,谈谈对玩具的看法。
2. 观察与描述:(1)教师带领学生观察玩具柜台前的孩子,引导学生关注孩子的表情、动作和言行。
(2)学生分组讨论,用恰当的词语描述所观察到的孩子。
3. 讨论与分享:(1)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玩具对孩子的影响,以及如何合理选择玩具。
(2)每组派代表分享讨论成果,其他学生进行评价和补充。
4. 案例分析:(1)教师展示一些关于不合理消费的案例,引导学生分析其负面影响。
(2)学生讨论如何引导孩子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培养节约意识。
(2)学生分享自己的收获和感悟,提出改进措施。
四、作业布置1. 观察身边的同学,描述他们在玩具柜台前的表现,以及玩具对他们的影响。
2. 写一篇关于如何合理选择玩具,培养正确消费观念的短文。
五、教学评价1. 学生观察和描述玩具柜台前的孩子的能力。
2. 学生参与小组讨论的积极性和提出的观点。
3. 学生对正确消费观念的认同和践行情况。
六、教学资源1. 教具:玩具图片、案例资料、多媒体设备2. 学具:笔记本、文具、小组讨论记录表七、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展示玩具柜台场景,引导学生回忆上节课的内容。
二年级下册《玩具柜台前的孩子》教学设计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玩具柜台前的孩子》教学设计人教版二班级下册《玩具柜台前的孩子》教学设计(精选15篇)人教版二班级下册《玩具柜台前的孩子》教学设计篇1教材解读:这是一篇洋溢着孩子对母亲对家庭从内心发出的一种真挚的理解和关怀的文章。
文本叙述一位母亲在“六一”这个特别的节日里带孩子去商场买药给生病的父亲,而孩子在一个玩具柜台前驻足观赏着心爱的汽车。
可是由于家庭条件的原因他却执意不要母亲买。
而在场的人都为孩子的这种懂事与对家庭和家人的理解深深感动着。
文本从一场场对话中让人感受这个孩子对家人深深的关爱和其中多个人物的不同美德,是一篇洋溢着浓浓情感的文章。
设计意图:由于文章主要以对话绽开,多个人物的品质和其情感表露也隐含在对话里。
所以教学中主要让同学在反复的朗读对话中感悟人物所表达的情感,把握语言中所透露的人文性。
学习目标:1、同学会认“具”等11个生字。
2、同学在默读课文的过程中中,在朗读感悟对话的过程中感受小男孩的品质,进而学习关爱父母、关爱他人的好品质。
教学重难点: 默读课文,通过自读自悟感受关爱父母、关怀他人的好品质。
教学流程:一、谈话揭题,学习生字小伴侣你们的节日是哪一天?“六一”儿童节快到了,商场里可喧闹了,我们去那里的玩具柜台前看一看。
1、学习生字:具、柜。
(板书:玩具柜台)出示图片,记住“柜”的字形。
2、联系实际说话。
出示图片,认读:药品柜台,认读“药品”,说说还有哪些柜台?3、看图说话:出示书上的图,站在柜台后面卖东西的我们称为——“售货员”,理解这是一种职业。
在公共汽车上卖票的是——售票员,理解“售”的意思。
4、揭题:细心的小伴侣都发觉这里有位小伴侣,这节课我们就去熟悉这位玩具柜台前的孩子齐读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自由读课文,借助课文的拼音读准生字词,读通顺课文,读好标上自然段序号。
2、再次快速读课文,文中除了这位小男孩还有哪些人物?3、沟通,板书:小兵妈妈售货员阿姨小女孩三、默读课文,体会情感1、默读课文,思索:男孩为什么站在柜台前?2、找出从文中哪些地方看出男孩喜爱小汽车,用横线划出有关的句子。
二年级《玩具柜台前的孩子》教案设计

二年级《玩具柜台前的孩子》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认读和理解“玩具柜台”、“孩子”等生词。
(2)能够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3)学会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图片展示、小组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
(2)运用角色扮演、情景模拟等方法,提高学生的交际能力。
(3)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合作学习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关爱他人的情感。
(2)教育学生学会尊重他人,关心他人的需要。
(3)培养学生懂得分享和谦让的品质。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认读和理解生词。
(2)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3)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2. 教学难点:(1)生字词的学习与运用。
(2)理解并体会到课文所传递的关爱他人、分享和谦让的品质。
三、教学准备:1. 教具准备:PPT、生词卡片、玩具模型等。
2. 教学场地:教室。
四、教学过程:1. 热身活动(5分钟)(1)引导学生谈论自己喜欢的玩具。
(2)邀请学生展示自己的玩具,并简单介绍。
2. 引入新课(10分钟)(1)展示玩具柜台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描述。
(2)引入课文主题,分发课文材料。
3. 课文学习(10分钟)(1)让学生自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和意思。
(2)老师讲解生字词,引导学生理解并运用。
(3)分段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4. 实践活动(10分钟)(1)小组讨论:学生们在玩具柜台前会选择什么玩具?为什么?(2)角色扮演:学生分组表演课文场景,others评价。
(1)让学生分享自己在活动中的收获。
五、课后作业:1. 家庭作业:复习课文内容,抄写生字词。
2. 拓展作业:观察身边的朋友,写一篇关于朋友的小作文。
六、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情况,包括发言、讨论、表演等,评价学生的积极性。
2. 生字词掌握情况:通过课后作业和课堂练习,检查学生对生字词的掌握程度。
二年级《玩具柜台前的孩子》教案设计

二年级《玩具柜台前的孩子》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诗歌;(2)理解诗歌内容,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情感;(3)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图片、实物等引导学生直观地理解诗歌内容;(2)采用分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表达能力;(3)运用想象、对比等方法,帮助学生深入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情感。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诗歌、喜欢阅读的习惯;(2)教育学生学会珍惜亲情,懂得感恩;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正确朗读和背诵诗歌,理解诗歌内容,学会生字词。
难点:深入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情感,运用诗歌中的词语到实际情景中。
三、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诗歌全文、生字词、图片等;2. 教学道具:玩具模型、礼物等;3. 教学资源:相关课外阅读材料、作业本等。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引导学生观察玩具模型,激发学生对玩具的兴趣;(2)提问:你们最喜欢的玩具是什么?为什么?(3)引入诗歌《玩具柜台前的孩子》,告诉学生诗歌讲述了作者在玩具柜台前的一个感人经历。
2. 朗读诗歌:(1)学生自读诗歌,注意生字词的读音;(2)教师辅导学生朗读,重点指导生字词的读音和节奏;(3)学生齐读诗歌,体会诗歌的韵律美。
3. 理解诗歌:(1)教师讲解诗歌内容,引导学生理解诗歌情节;(2)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对诗歌的理解和感受;4. 学习生字词:(1)学生自读诗歌,找出不认识的生字词;(2)教师讲解生字词,引导学生运用到实际情景中;(3)学生练习运用生字词,巩固学习效果。
5. 情感体验:(1)学生分组扮演诗歌中的角色,进行角色表演;(2)教师引导学生想象自己处在诗歌中的情景,深入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情感;五、作业设计:1. 抄写生字词;2. 背诵诗歌;3. 结合诗歌内容,写一篇小练笔,描述自己最喜欢的玩具。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诗歌《玩具柜台前的孩子》的教学,学生对诗歌内容有了深入的理解,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诗歌。
二年级下册《玩具柜台前的孩子》教案

二年级下册《玩具柜台前的孩子》教案玩具柜台前的孩子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学习课文中的人物关爱父母、关爱他人的好品质。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继续学习默读课文,学会认11 个生字。
3.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在读中感悟课文内容。
教学重难点在自读自悟中受到关爱父母、关心他人的思想教育。
教学准备学生课前预习课文,自学生字词,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情。
1. 同学们,你们喜欢玩具吗?你最喜欢的玩具是什么呢,你是如何得到它的?如果你见到一件自己非常喜欢的玩具,你会怎样做呢?(学生谈话)今天我们就来读一个故事,看看故事中的小男孩是如何做的。
2. 板书:24、玩具柜台前的孩子25、二、初读感知。
1、识记生字:分组识记生字2、全班交流识记方法,说说你在哪里遇到过这些生字。
引导学生在生活中主动识字。
3、出示生字芒兵咱抢裕玩具柜台售货员药品A借助拼音指名读、分小组读B去拼音后开火车读、齐读4、小老师带读长句识字过程体现循序渐进,先认读带拼音的,再进入词语连线的游戏中认读不带拼音的字,最后,由小老师带读有生字5、开火车分段朗读课文三、细读课文,了解内容。
1、默读课文,思考:男孩为什么站在柜台前?2、找出从文中哪些地方看出男孩喜欢小汽车,用横线划出有关的句子。
3、感悟句子:柜台前有个小男孩,只要看到谁买小汽车,他就马上跟过去,目不转睛地盯着柜台上跑动的汽车,眼里闪着兴奋的光芒。
他是多么喜欢小汽车啊!(出示)(1)理解“目不转睛”、“兴奋的光芒”。
(2)指导朗读。
让人感受到小男孩真的很喜欢小汽车。
随机评价指导。
4、还有其它哪些地方让你感到他还很喜欢小汽车?5、男孩这么喜欢小汽车,他得到小汽车了吗?为什么?自由默读2到13自然段。
6、感悟句子:(1)孩子的妈妈叹了口气,说:“他爸爸常年病着,家里生活不富裕。
孩子心疼我,什么也不让我给他买……” ①他还不让妈妈给他买什么?②难怪售货员阿姨让妈妈给他买小汽车,他抢着说——引读——(2)“不,我只看看,不要妈妈买。
《玩具柜台前的孩子》教学设计二年级

《玩具柜台前的孩子》教学设计二年级《玩具柜台前的孩子》教学设计二年级教学设计的目的是为了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使学生在单位时间内能够学到更多的知识,更大幅度地提高学生各方面的能力,从而使学生获得良好的发展。
今天应届毕业生店铺为大家整理了《玩具柜台前的孩子》教学设计二年级,欢迎大家阅读借鉴。
一、教材简说读罢本课,心情久久不能平静,眼前总是浮现一个孩子的身影:“柜台前有个小男孩,只要看到谁买小汽车,他就马上跟过去,目不转睛地盯着柜台上跑动的汽车,眼里闪着兴奋的光芒……”耳边总是回响着孩子那“言不由衷”的令人心灵震撼的话语:“不,我只看看,不要妈妈买。
”他知道,爸爸常年病着,家里生活不富裕,还得给爸爸买药,他懂得心疼妈妈。
也计,他幼小的心灵还没有感受到生活的艰辛,也许,他没有能力像前一课的儿子样为妈妈做一些尽孝道的事情,但是,能够理解妈妈,知道心疼妈妈,这就足够了,就足以让我们感慨万千了。
这个年龄的孩子,大都以自我为中心,常常以哭闹来换取自己想要的`东西。
真是难以想象,他小小年纪,该怎样忍受“强烈的渴望”和因心疼妈妈而“坚决不要”这种巨大心理反差带来的痛苦啊!读完课文,您可能会良久地沉默,会深深地叹息,更会感到深深的慰藉:为那懂事的男孩,为那心地善良的售货员阿姨,为那多病的爸爸,也为那无奈却又倍感欣慰的妈妈。
带着您的感受,与学生们一起交流,一起为那玩具柜台前的孩子自豪吧。
本课是一篇略读课文,教学时要以学生自读自悟为主。
学习目标1.会认11个生字。
2.默读课文,学习关爱父母、关爱他人的好品质。
学习重难点:重点:认读生字,自读自悟小兵的懂事、乖巧、疼爱父母的好品质。
难点:学习关爱父母、关爱他人的好品质。
教学准备:充分预习课文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一、直接揭题孩子们,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新的文章:玩具柜台前的孩子教学生字:玩具柜二、初读:正确、流利1、自读、注意生字词2、检查生字:卡片重点字词:找朋友富裕反义词贫穷售(卖)货员芒:光芒四射3、开火车分节读:你觉得玩具柜台前的男孩——小兵是个怎样的孩子?三、自读自悟1、默读:生汇报交流2、你又从文中哪些地方看出他是一个懂事、喜欢小汽车的男孩,请小朋友们在文中找出相应的句子用波浪线划出;找到句子之后认真读读,这句中的哪些词语最能反映出他的特点四、研读课文,体会小兵的懂事、心疼妈妈1、感悟男孩对汽车的喜爱——柜台前有个小男孩,只要看到谁买小汽车,他就马上跟过去,目不转睛地盯着柜台上跑动的汽车,眼里闪着兴奋的光芒。
玩具柜台前的孩子教案

玩具柜台前的孩子教案.docx教育【教学目标】、会认课文生字,能联系句子了解词语意思。
、通过朗读有关句子,明白文中小男孩喜欢汽车但不买汽车的原因,使学生对小男孩“关心妈妈、为妈妈着想妈妈”的品德有深刻印象和感染,大致了解课文内容。
【教学重点】体会小兵是个懂事的孩子【教学难点】在自读自悟中受到关心家人、为别人着想的思想教育。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一、激情导入1、创设情境,出示玩具2、(由玩具导入)在各式玩具中,你最喜欢什么?3、导入:今天还有个小男孩也被这些玩具吸引住了,一直站在柜台前,就让我们一起去和他交个朋友吧齐读课题玩具柜台前的孩子二、初读课文让我们打开书本去认识这个新朋友!要求小朋友们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边读边想:我们的新朋友是个怎样的孩子?1、课文读完了,我们来认识一下这课的词语宝宝吧,你会读吗?玩具柜台售货员药品光芒兴奋目不转睛咱们富裕抢着说2、(1)小朋友们读的真好!预设:小男孩他很喜欢小汽车却不让妈妈给他买。
师:你从哪里看出孩子很喜欢小汽车呢?请你默读课文划出句子感悟(喜欢)句子出示:、柜台前有一个小男孩,只要看到谁买小汽车,他就马上跟过去,目不转睛地盯着柜台上跑动的汽车,眼里闪着兴奋的光芒。
(1)我听出来了,小男孩很喜欢小汽车,而且不是一般的喜欢,我们带着这种感受一起读一读这句话。
(齐读)(2)想想句子的哪些词语让你感受到了这是一个非常非常喜欢小汽车的孩子。
:只要看到谁买小汽车,他就马上跟过去教师引读小男孩看到一个叔叔带着儿子来买小汽车,他就;看到一位阿姨领着女儿来买小汽车,他就;可见,他是多么。
板书:多么喜欢小汽车请小朋友们带着自己的感受读一读(自由读):目不转睛地盯着柜台上跑动的汽车,“目不转睛”是怎么样的神情?(做一个目不转睛的动作)目不转睛:眼珠子一动不动地盯着看。
形容注意力集中你们什么时候会目不转睛的看一样东西?是呀,小男孩就是这样,眼睛盯着小汽车一动也不动,被小汽车所吸引,可见,他是多么师指着板书生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年级《玩具柜台前的孩子》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会认11个生字。
2.默读课文,学习关爱父母、关心他人的好品质。
教学重、难点:
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读好人物的对话,从具体的语言文字中感受小男孩关爱父母的好品质。
体会关爱父母、关心他人的好品质。
教学准备:教学课件
教学时间:1课时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假如你和妈妈一起来到玩具店,看到一件你特别喜欢的玩具,你会怎么做呢?出示图片,有一个小男孩也随着妈妈来到了玩具店,看到了一辆自己非常喜欢的小汽车。
他是否买到它了呢?今天我们来学习24课《玩具柜台前的孩子》。
二、初读课文,识记生字
1.布置自学要求
(1)请你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把句子读通顺。
2.检查生字认读
出示课件读生字词语,先带拼音读,在去掉拼音开火车读。
具柜芒售
货药品兵
咱抢
裕
玩具柜台光芒售货员药品当兵咱们富裕
三、自主朗读,感悟体会
(一)感悟对玩具的喜爱
1.自主读第一自然段,启发思考:这个孩子在玩具柜台前想干什么?你读懂了什么?有什么感受?说说自己的理由。
2.交流:这个小男孩在玩具柜台前只能看却不买,他真不喜欢玩具吗?你从哪些地方看出来的?说说你的体会。
出示句子:“柜台前有个小男孩,只要看到谁买小汽车,他就马上跟过去,目不转睛地盯着柜台上跑动的汽车,眼里闪着兴奋的光芒。
”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语深入交流体会小男孩对玩具汽车的喜欢之情。
如:目不转睛、兴奋的光芒等等。
(从“只要……就……”可以看出他很喜欢玩具,商店柜台前挤满了人,只要有谁买,他就跟着看。
从“马上”这个词也可看出他很喜欢,不管谁买,他很快就跟过去。
从“目不转睛”也可看出他很喜欢,看得是那么认真,那么专注。
从“眼里闪着兴奋的光芒”可看出他看到玩具时的欣喜。
)
(二)体会人物的品质
1. 引读:他是多么喜欢小汽车啊,售货员阿姨也看出来了,于是他
们进行了一段对话。
此时小男孩的心思还是在小汽车上。
进一步说明了他对小汽车的喜爱。
当售货员阿姨劝他妈妈给他买小汽车时,他却抢着说,“不,我只看看,不要妈妈买。
”(师给“抢”字做记号)这个小男孩为什么这样说呢?赶快默读课文2-13自然段,找到有关句子读一读。
2.交流。
A、课件出示句子:孩子的妈妈叹了口气,说:“他爸爸常年病着,家里生活不宽裕。
孩子心疼我,什么也不让我给他买……”交流从这句话里你体会到了什么?
板书:妈妈为难
B、想象小兵在遇到这些情况时会怎样做,并练习说话:
当小兵的文具盒破了的时候,妈妈想(),小兵却不让妈妈买。
小兵考了100分,妈妈想奖励他),他不让妈妈买。
小兵的8岁生日到了,妈妈想给他买(),他不让妈妈买。
所以当售货员阿姨要给他小汽车时,他不要,多么懂事的孩子呀,你想对小男孩说些什么?
板书:小兵懂事
3.课件出示句子:听着听着,售货员阿姨的眼圈红了,说:“多懂事的孩子呀!这样吧,我买辆小汽车,送给他作节日礼物。
”
交流这是一位怎样的阿姨?你想对这位阿姨说些什么?
板书:阿姨善良
4.同学们读了课文都有自己的感受,下面咱们就分角色朗读课文看谁把自己的感受读出来了。
分四人小组,一人当售货员,一人当妈妈,
一人当小男孩,一人读旁白。
5.售货员阿姨回家后又是怎么做的?
轻声读后两段话,说说最让你感动的是什么?
感悟句子:女儿听了,连忙从玩具里找出一辆漂亮的小汽车,请妈妈带给那个男孩。
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小女孩?你读懂了什么?
板书:女儿有爱心
四、感情升华,指导实践
1.同学们,我们都是在爸妈手心里的宝贝在他们的疼爱下长大的,都是家里的小皇帝小公主,可是当我们渐渐长大,有的同学就开始粗声粗气地对他们说话,甚至不耐烦了,今天我们学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话想对爸爸妈妈说吗?
2.学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关爱父母关心他人
五、课后作业
1.把小兵的故事讲给身边的人听。
2.找一个关爱他人的故事来看看。
六.板书设计:
玩具柜台前的孩子
妈妈为难
关爱父母
男孩懂事
阿姨善良
关心他人
女孩有爱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