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城子江景阅读答案及解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江城子江景阅读答案及解析
江城子江景
苏轼
凤凰山下雨初晴,水风清,晚霞明。

一朵芙蕖,开过尚盈盈。

何处飞来双白鹭,如有意,慕娉婷。

忽闻江上弄哀筝,苦含情,遣谁听。

烟敛云收,依约是湘灵。

欲待曲终寻问处,人不见,数峰青。

【注】本词写于作者任杭州通判时。

凤凰山,位于西湖边。

芙蕖,指荷花。

1、词的上阕描绘荷花的美丽。

请从艺术手法角度欣赏何处飞来双白鹭,如有意,慕娉婷。

(4分)
2、此词的下阕重在抒情。

请从情感抒发的角度,赏析欲待曲终寻问处,人不见,数峰青。

(5分)
参考答案
1.(1)侧面描写(或间接描写)。

通过写双飞的白鹭,羡慕荷花娉婷的姿态,表现荷花的美丽。

(2)拟人。

写白鹭时,用如有意慕,写荷花用娉婷,是把白鹭与荷花,赋予了人的情感和动态,生动可爱。

2.写景融情(借景抒情,1分)(手法)。

数峰青,写江上凄清寂寥之景,间接把作者因找寻不到弹奏古筝,让人浮想联翩的人所产生的落寞、失意之情,融合到这种江景之中(手法和情感解析,3分)。

言虽尽,而意无穷,耐人回味(效果,1分)。

【解析】
1.试题分析:此题考查赏析词句的能力。

解答此题,应根据常见的表现手法,例如描写、拟人、对比、借景抒情等手法,抓住关键词,分析其表达效果或情感。

如有意慕娉婷将白鹭、荷花人格化,故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

以白鹭对荷花的喜爱来赞美荷花的美丽,这种手法为侧面描写。

综合起来概括即可。

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能力层级为鉴赏
评价D。

2.试题分析:情感抒发的角度有很多种,例如,借景抒情、融情于景、直抒胸臆等。

分析时,应根据对整体意境的感知与理解,抓住关键词,展开合理的联想,然后用自己的话概括作答。

寻问处,人不见,表现的是作者因追寻不到令人浮想联翩的弹奏古筝的人的落寞诗意之情,数峰清属于景物描写,渲染的是凄清寂寥的氛围,将二者相结合起来思考,很容易得出作者采用的是借景抒情的手法表达内心情感。

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阅读练习二:
(1)上片运用多种手法描写弹筝女,请择其一种作具体分析。

(3分)
比喻、双关一朵芙蕖, 开过尚盈盈.,写花的美丽轻盈,其实是借出水芙蓉比喻弹筝的美人,一语双关。

衬托何处飞来双白鹭, 如有意,慕娉婷.将白鹭人格化,或许是因为仰慕美人,或许是因为音乐动听而停息,以此衬托弹筝女的美丽或音乐的动听。

(答案只要合情合理即可,不必拘泥于文字)
(2)下片重在写音乐,最后三小句意味深长,试作简要分析。

(3分)
最后三小句采用欲擒故纵的手法,未写人、写音乐,反而写曲终人散,只见青翠的山峰仍静静地立在湖边,仿佛那哀怨的音乐仍荡漾在山水之间,萦绕在人的心头,言有尽而意无穷。

(要扣音乐评论,点到言有尽而意无穷.)(3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