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榜学案】九年级语文上册-单元评价检测5-6配套课件-语文版(1)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B.《愚公移山》是古代寓言中的名篇,文中着重塑造了愚公的 形象。愚公移山的成功,表现了我国劳动人民改造自然的伟大 气魄和坚强毅力。
C.《扁鹊见蔡桓公》按时间顺序,记叙了事情的发生、发展和结局, 它告诫我们:要正视自己的缺点错误,不能拒绝批评帮助。 D.柳宗元的《捕蛇者说》旨在说明毒蛇之毒。 【解析】选D。《捕蛇者说》旨在说明“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
答案:这句话谦虚中透着自信,同时又表达了对对方的尊重。意思
是说,我做的工作只能促使你猛醒,要真正成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 科学家,主要还是靠你自己的变化。
第十九页,编辑于星期四:十三点 十三分。
12.从节选的文字中可以看出陈毅同志怎样的性格特点?(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坚定、豪爽、机敏、雄辩。
第二页,编辑于星期四:十三点 十三分。
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2分)
(1)聚室而谋曰
(2)使人索扁﹒鹊 (3)得而腊﹒之以为饵
()
() ()
(4)向吾不﹒为斯役
()
答案:﹒(1)谋划,商量 (2)找,寻找 (3)干肉,这里指把蛇
晾干 (4)假使
第三页,编辑于星期四:十三点 十三分。
3.翻译下列句子。(4分) (1)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苛政猛于虎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十页,编辑于星期四:十三点 十三分。
第十一页,编辑于星期四:十三点 十三分。
第十二页,编辑于星期四:十三点 十三分。
第十三页,编辑于星期四:十三点 十三分。
第十四页,编辑于星期四:十三点 十三分。
第十五页,编辑于星期四:十三点 十三分。
8.文中画线句子引用了一个典故________,它出自_______(作者)的 _________(书名)。此处的画线句要表达的意思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答案:主要不是写捕蛇者蒋氏。主要是通过捕蛇者蒋氏的叙述, 反映乡邻们因为苛政赋敛使得他们走投无路,只有死路一条, 而自己因捕蛇独存,从而揭示了文章的主题:赋敛之毒有甚是 蛇。
第三十二页,编辑于星期四:十三点 十三分。
第三十三页,编辑于星期四:十三点 十三分。
2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1分) (1)昔晋公子重耳出亡( )
答案:三顾茅庐 罗贯中 《三国演义》 陈毅市长请齐仰之出山的
决心十分明确而坚定
第十六页,编辑于星期四:十三点 十三分。
9.不答:“我们要办药厂”而答“人民非常需要”,对“人民” 一词的深意,理解不当的一项是(2分)( ) A.党和政府是按人民需要来办事的。 B.党和政府是为人民谋幸福的。 C.党和政府是代表广大人民利益的。 D.人民强烈要求这样做。 【解析】选D。“人民非常需要”一句的出发点是作为一名共产党 员的陈毅考虑到人民的幸福而说的。
第十七页,编辑于星期四:十三点 十三分。
10.陈毅针对齐仰之“这种化学,与我何干”的思想所说的一番话, 主要观点是什么?(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十页,编辑于星期四:十三点 十三分。
第二十一页,编辑于星期四:十三点 十三分。
13.解释下列加点的词。(2分)
(1)秋水时至

(2)百川灌河

(3)河伯始旋其面目
(4)以为莫己﹒若
()
()
()
()
答案:(1)﹒按时(2)指黄河(3)旋转,掉转(4)没有
第二十二页,编辑于星期四:十三点 十三分。
(五~六) (90分钟 100分)
第一页,编辑于星期四:十三点 十三分。
一、积累与运用(20分)
1.下列句子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2分)( )
A.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B.两涘渚崖之间,不辩牛马
C.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D.疾在腠理,汤熨之所及也
【解析】选C。A项“反”通“返”;B项“辩”通“辨”; D项“汤”通“烫”。
第八页,编辑于星期四:十三点 十三分。
7.读罢《愚公移山》,有的同学赞成愚公移山,有的同学却说愚公搬家 好。现在将双方分为正反两方,正方观点:愚公移山;反方观点:愚公 搬家。请就正反两方各写一段辩论词,分别在50字左右。(4分)
正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答案:(1)眼泪 (2)生病,﹒这里指困苦不堪 (3)以前
(4)这,指冒死亡的危险
第二十八页,编辑于星期四:十三点 十三分。
18.翻译下列句子。(4分)
(1)与吾父居者,今其室十无二三焉。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又安敢毒邪?
第二十五页,编辑于星期四:十三点 十三分。
第二十六页,编辑于星期四:十三点 十三分。
第二十七页,编辑于星期四:十三点 十三分。
17.解释下列加点的词。(2分)
(1)蒋氏大戚,汪然出涕。

(2)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
(3)曩与吾祖居者,今其室十无﹒一焉。
(4)岂﹒若吾乡邻之旦旦有是哉!
()
()
答案:社会若不起革命变化,实验室也无法进行化学变化。
第十八页,编辑于星期四:十三点 十三分。
11.说说“我只是一个剂,是个催化剂”这句话的言外之意。 (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郑君、虞君都是不听劝告而自食恶果,和我们学过的蔡桓公极其相似。
答案:《扁鹊见蔡桓公》。郑君、虞君的命运与蔡桓公的命运相 似。
第三十五页,编辑于星期四:十三点 十三分。
24.这篇短文为后人留下了一个成语,是什么成语?这个成语是 什么意思?(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唇亡齿寒。意思是嘴唇没有了,牙齿就会觉得冷,比喻 关系密切,利害相关。
第三十页,编辑于星期四:十三点 十三分。
20.蒋氏自述的核心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答案:则吾斯役之不幸,未若复吾赋不幸之甚也
第三十一页,编辑于星期四:十三点 十三分。
21.这段文字选自《捕蛇者说》,你认为这篇文章主要是写捕蛇者蒋 氏吗?为什么?(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翻译下列句子。(4分) (1)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河伯始旋其面目。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认为天下盛美的东西全部都在自己身上。 (2)河伯这才掉转他的面孔。
(4)《泊秦淮》中作者运用曲笔讽刺那些终日醉生梦死,不关心国事 的人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七页,编辑于星期四:十三点 十三分。
答案:(1)蓬山此去无多路 青鸟殷勤为探看 (2)大漠孤烟直 长河落日圆 (3)但愿人长久 千里共婵娟
(4)商女不知亡国恨 隔江犹唱后庭花
第五页,编辑于星期四:十三点 十三分。
5.很多不法分子,逆党和国家之挽救,____________,走火入魔,以致 引火自焚。(提示:联系《扁鹊见蔡桓公》填空)(2分)
答案:讳疾忌医
第六页,编辑于星期四:十三点 十三分。
6.按原文填空。(4分) (1)李商隐的《无题》中运用美丽的神话来表达自己美好愿望的诗 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王维的《使至塞上》一诗中表现沙漠特有景象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苏轼的《水调歌头》中表达作者美好祝愿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句(1)“居”应解释为
“生活”;句(2)是反问句,“安”解释为“怎能、哪里”。
答案:(1)与我的父辈们生活在一起的,现在十家当中没有 二三家生存下来。
(2)(我)又哪里敢怨恨这件差事呢?
第二十三页,编辑于星期四:十三点 十三分。
15.这则寓言的写法有两个方面的特色,它们是:(2分) 答:(1)__________________(2) 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短文写法特色的理解。课文主要运用 对比和设喻进行说理。 答案:(1)设喻说理 (2)对比突出寓意
反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九页,编辑于星期四:十三点 十三分。
答案(示例):(正方)我认为愚公不愚,因为愚公移山不是一 时头脑发热,是经过了深思熟虑的,是在为子孙谋福。今天如果 人人都有愚公这种精神,还怕中国不强大吗? (反方)愚公是愚的,他有勇无谋,不识变通。他缺少灵活性,不 思变通。倘若他当初选择的是搬家而不是移山,又何劳子子孙孙都 为此付出沉重的代价?
第二十四页,编辑于星期四:十三点 十三分。
16.这篇课文告诉我们什么道理?(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与把握。本文通过河伯 与海若的对话,告诉我们不要骄傲自满,否则就会贻笑大方。 答案:一个人见识有限,如果骄傲自满,就难免贻笑大方。

(2)然则叔瞻、宫之奇亦虞、虢之扁鹊也( )
答案:﹒(﹒1)逃亡 (2)(既然)这样,那么
第三十四页,编辑于星期四:十三点 十三分。
23.由这篇短文,你想到我们学过的与它相似的哪篇文章?郑君、 虞君的命运与谁的命运相似?(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课内外文章之间互相联系的把握能力。文中的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注意句(1)是省略句, “以为”指“以之为”;句(2)中“于”是“比”的意思。
答案:(1)医生喜欢给没病的人治病来捞取功劳。 (2)残酷的统治比老虎还要凶啊!
第四页,编辑于星期四:十三点 十三分。
4.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2分)( )
A.《秋水》节选自《庄子·秋水》。庄子,战国时哲学家,道家代 表人物。
第二十九页,编辑于星期四:十三点 十三分。
19.空缺处应填写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
这两句属于_________修辞。(2分)
【解析】本题考查句子的修辞。这两句属于互文修辞,互文
指古诗文的相邻句中所用的词语互相补充,结合起来表示一 个完整意思的一种修辞方法。 答案:叫嚣乎东西 隳突乎南北 互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